東亞佛典環流與越南禪史書寫——以越南《歷傳祖圖》的成書與流傳爲例.pdf
《東亞佛典環流與越南禪史書寫——以越南《歷傳祖圖》的成書與流傳爲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東亞佛典環流與越南禪史書寫——以越南《歷傳祖圖》的成書與流傳爲例.pdf(3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東亞佛典環流與越南禪史書寫 以越南 歷傳祖圖 的成書與流傳爲例黄 嶺一一 緒緒言言我們今天所説的“東亞漢文化圈”或者“東亞世界”,主要包括中國和受漢文化影響較深的越南、日本、朝鮮半島、琉球等中國周邊國家或地區,而漢字、儒學、律令和中國化的佛教四項要素則爲該文化圈的表徵。其中,漢字是該文化圈内各國家、地區之間交流的媒介,也是其他各文化要素的載體和工具。東亞漢文化圈内以漢字爲基礎,積累了大量承載儒學、律令、漢化佛教等知識和文化的漢籍文獻。這些漢籍文獻,也隨著東亞漢文化圈内人員和物品的頻繁往來而流動,形成“書籍之路”。在流動過程中,漢籍不斷被增添、减損,甚至重編,其文本承載的觀念和文化,也在不停地流
2、轉,甚至變異,由此呈現出“受容”或“變容”的多元面相,形成“書籍環流”現象。透過東亞漢文化圈内部人員對相關漢籍文獻直接或間接地閲讀甚陳尚勝 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 第1卷,世界知識出版社,2 0 0 2年,頁1 8 9。參見王勇等 中日“書籍之路”研究,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 0 0 3年;王勇主編 書籍之路與文化交流,上海辭書出版社,2 0 0 9年;王勇主編 東亞坐標中的書籍之路研究,中國書籍出版社,2 0 1 3年。參考張伯偉 新材料新問題新方法 域外漢籍研究三階段,見 東亞漢文學研究的方法與實踐,中華書局,2 0 1 7年,頁9、1 6、1 7。至誤讀諸環節,考察漢籍和以漢籍爲載體的觀念、
3、文化接受與變異的具體情形,可以揭示漢籍在東亞漢文化圈内的流轉與再生。作爲東亞漢文化圈構成要素的漢化佛教,其流播主要依靠佛教僧徒和漢文佛教典籍,佛教僧徒的觀念和知識也主要以漢文佛典爲載體進行流傳。這些漢文佛籍在東亞漢文化圈的流傳過程中,不斷被閲讀、接受、改造,由此形成了“佛典環流”。越南現今流行的佛教史籍 歷傳祖圖 一書,在東亞漢文化圈内經過多次流轉、增删,纔呈現出今天的面相。越南佛教史上存在過多種版本 歷傳祖圖,其祖本爲曠圓康熙三十年(1 6 9 1)的重編之本。曠圓編撰此書,與明末以來禪宗傳法著作興起以及明清之際嶺南、閩南禪師海外弘法的風氣相承。其成書則與木陳道忞 歷傳祖圖贊、隱元隆琦 佛祖
4、圖贊、即非如一 佛祖正印源流圖像贊 等流傳東亞的禪宗圖贊文獻有直接或間接關係。因此,對 歷傳祖圖 成書及流傳進行考察,有助於瞭解東亞漢文化圈内佛典環流的多元面相和明清之際閩南、嶺南禪師海外拓殖的歷史,以及中、日、越之間佛教互動的片羽吉光。二二 歷歷傳傳祖祖圖圖 的的編編者者 歷傳祖圖,又題 歷傳祖圖贊。署“敕封弘覺禪師住明州天童山弘法禪寺嗣祖沙門道忞撰”,但今天越南流傳的 歷傳祖圖,經過了道忞門人、廣東報資寺曠圓本果重編。關於曠圓事迹,五燈全書 四庫總目提要 湖北文徵 中皆有登録,但都較簡略,潘耒 報資禪院記、成鷲 挽碩堂老人十章歷序平生相遇之緣 等文獻則提供了更多綫索,李福標 靈山曠園果禪師
5、行實考略對此有所考證,以下結合中越相關資料,略依曠圓行年考述如下:釋本果,字曠圓,號碩堂、蕉庵、羅浮樵叟、鶴澤漁翁。據潘耒 報資禪院記:“十年前遊粤東,與師僅一再見而别。今兹復來,師年且七旬矣,骨堅神王如故。”考潘耒 遂初堂詩集 卷七 江嶺遊草,起康熙丁卯(1 6 8 7)271域外漢籍研究集刊 第二十四輯李福標 靈山曠園果禪師行實考略,載 廣東佛教2 0 1 8年第6期,頁8 28 9。潘耒 報資禪院記,見 清代詩文集彙編1 7 0册 遂初堂詩集遂初堂文集遂初堂别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1 0年,頁5 8 7。夏,盡戊辰(1 6 8 8)夏。其入粤之年在康熙戊辰年(1 6 8 8),集中
6、 大庾嶺 南雄 韶州至清遠道中雜詩 禮南華六祖真身 諸詩皆作於廣東,遊羅浮山記 亦此年之作,其間潘耒與鄭際泰、屈大均、陳恭尹、周道等交遊唱和,亦與本果相識。康熙己卯年(1 6 9 9),潘耒再作楚粤之遊,集中卷十三爲 楚粤遊草下,起己卯(1 6 9 9)夏,盡庚辰(1 7 0 0)夏,遊歷之所多在粤東。此年潘耒於報資寺又晤曠圓,并撰 報資禪院記,其時本果“年且七旬矣”。由此推知,曠圓生年約在1 6 3 0年。曠圓是湖北江陵人,爲“儒家子,早歲出家,遍參名宿,得法於弘覺國師”。康熙四年(1 6 6 5),木陳道忞隱棲於會稽化鹿山之陽明洞天,立塔於黄龍山,開立平陽堂。曠圓與傳聚隨侍左右,期間,曠圓
7、對禪宗宗派史籍産生興趣,“評騭五家宗派,歷若指掌”。本果初名行果,“行”字乃從臨濟下二十二世(天台下十五世)閩中雪峰祖定禪師演派“祖道戒定宗,方廣正圓通。行超明實際,了達悟真空”二十字,龍池幻有正傳下密雲圓悟、天隱圓修皆用此字派。幻有正傳傳密雲圓悟,密雲圓悟傳木陳道忞,木陳道忞因從剃度本師智明開山廬山時所用“開先法偈”,其弟子曠圓則依龍池幻有所傳演派,故名行果。木陳晚年退隱會稽時,又派出平陽法派偈,另演“道本元成佛祖先,明如杲日麗中天。靈源廣潤慈風溥,照世真燈萬古懸”二十八字,曠圓於平陽隨侍道忞,依平陽法偈,其“行果”又稱“本果”。康熙五年(1 6 6 6)左右,曠圓南遊至廣東,“禮塔曹溪,薄
8、遊廣城”。後371東亞佛典環流與越南禪史書寫潘耒 報資禪院記,見 清代詩文集彙編1 7 0册 遂初堂詩集遂初堂文集遂初堂别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 0 1 0年,頁5 8 7。釋成鷲 鼎湖山志,見 嶺南古寺志叢刊,廣東教育出版社,2 0 1 5年,頁1 1 3。此書卷六“禪餘詩”有 禮雲頂先老和尚塔 一首,題雲窩傳聚所撰。下有小傳云:“傳聚字中介,廣東海豐人,木陳道忞嗣子。”釋傳聚 宗派記跋,見本果編 宗派記,河内社會科學綜合圖書館藏HN.3 8 8號,頁9。釋守一 宗教律諸家演派,見 卍新續藏 第8 8册,N o.1 6 6 7宗教律諸家演派,C B E-T A 2 0 2 1.Q 2,X 8
9、 8,n o.1 6 6 7,p.5 5 9 b 2 3c 5。釋守一 宗教律諸家演派,見 卍新續藏 第8 8册,N o.1 6 6 7宗教律諸家演派,C B E-T A 2 0 2 1.Q 2,X 8 8,n o.1 6 6 7,p.5 6 0 c 2 02 4。潘耒 報資禪院記,見 清代詩文集彙編1 7 0册 遂初堂詩集遂初堂文集遂初堂别集,頁5 8 7。至佛山,住鐵門簾某寺。敕賜河中寺焕碧禪師塔記銘 記載:“(元韶)禪師原籍廣東潮洲府程鄉縣,謝氏子,生於戊子年(1 6 4 8)五月十八日戌牌。十九辭親出家,投入於報資寺曠圓和尚,法名元韶,字焕碧。”則此年原籍廣東潮州程鄉的元韶焕碧(1 6
10、 4 81 7 2 8)依本果出家,時年十九。此處所言元韶“投入於報資寺曠圓和尚”,系追述前事,説元韶之師爲報資寺曠圓,而不是説曠圓此時住潮州報資寺。康熙六年(1 6 6 7)前後,曠圓與坐館佛山的成鷲過從甚密。這點可從成鷲 挽碩堂老人十章歷序平生相遇之緣(以下簡稱“挽曠圓詩”)其一中見出,其詩言:“四十年前早識翁,鐵門簾下挹清風。章縫把結投衙去,昨日高談是夢中。”詩下自注曰:“最初見翁於佛山之鐵門簾,日夕論辯,時余猶經生。”按成鷲作此組詩之年,依 挽曠圓詩 其二“三十年來覲本師,見翁方恨識翁遲。雜華林下曾相許,負荷深懸石洞兒”之自注“予年四十一,禮石洞本師出家,謬辱許可”,可知成鷲作此挽詩時
11、年七十一。成鷲生於崇禎十年(1 6 3 7),按其 紀夢編年 自記年歲,七十一歲之年當在康熙四十六年(1 7 0 7),故四十年前佛山鐵門簾初識曠圓之年當在康熙六年(1 6 6 7)前後。康熙八年(1 6 6 9)以後,曠圓經廣州遊羅浮山,在廣州與同門傳聚相遇。傳聚籍屬廣東海豐,曾與曠圓在平陽同侍道忞,後歸廣東;又經四載,曠圓作羅浮之遊,與傳聚遇於五羊。傳聚校訂刊行曠圓所編 宗派記,此書後被曠圓門人元韶帶往越南,并在越南平定十塔彌陀寺重刊,流傳至今。按傳聚歸廣東時,曠圓尚在平陽隨侍道忞。其後不久,曠圓亦南遊粤東,停471域外漢籍研究集刊 第二十四輯越南順化富春山國恩寺保泰十年(1 7 2 9)
12、所立的 敕賜河中寺焕碧禪師塔記銘。徐文明 廣東佛教與海上絲綢之路,羊城晚報出版社,2 0 1 5年,頁2 3 5。成鷲 紀夢編年 記:“歲在丙午,碧江梁氏復延居師席復館二年。”參見釋成鷲 紀夢編年,見 廣州大典 第4輯 嶺南遺書 第6册,廣州出版社,2 0 0 8年,頁4 9 0。釋成鷲 咸陟堂詩集,見 四庫禁燬書叢刊 集部第1 4 9册,北京出版社,2 0 0 0年,頁4 5 7。釋成鷲 咸陟堂詩集,見 四庫禁燬書叢刊 集部第1 4 9册,北京出版社,2 0 0 0年,頁4 5 7。釋傳聚 宗派記跋,見 宗派記,頁9。駐佛山,其年約在康熙五年(1 6 6 6)。考道忞康熙四年(1 6 6 5
13、)方退居平陽,傳聚在平陽侍奉道忞一段時間後,在康熙四、五年之際即歸廣東。據此,傳聚、曠圓二人廣州相遇之年至早也在康熙八年(1 6 6 9)以後。曠圓遊羅浮後,曾於羅浮某寺住持。清初黄鶴仙 寄懷曠圓禪師 詩云:“炎蒸方逐客,選勝寄行蹤。好景應題遍,名峰住幾重。雲深徒憶雁,地迥恍聞鐘。深怪羅浮蝶,終宵與夢逢。”從“名峰住幾重”“地迥恍聞鐘”等句眼可知,黄鶴仙曾在羅浮山某寺與曠圓相識,當時曠圓應在羅浮山某寺住持。從曠圓“羅浮樵叟”之號,亦可知其於羅浮山停駐有年。曠圓從羅浮山歸來後,被新州龍山國恩寺四衆延請爲住持,其時至少在康熙十六年(1 6 7 7)以前。曠圓至廣東後,“禮塔曹溪,薄遊廣城”,又在佛
14、山、羅浮山等地弘法數年,由此“道望翕然”,名聲漸起。六祖故居新州龍山國恩寺四衆,遂延曠圓住持該寺。至於其住持國恩寺之年,可引曠圓門人元韶航海南渡至越南中部傳法的康熙十六年(1 6 7 7)爲參照。元韶在越南中部割據政權阮主治下的歸仁府開十塔彌陀寺,1 6 8 21 6 8 4左右,又在順化富春山開創國恩寺,該寺名國恩寺即呼應新州龍山國恩寺。由此推知,元韶南下之前便在國恩寺隨侍曠圓。一如隱元隆琦開化日本,在日本所立寺名即與在福建長住的“黄檗寺”同。康熙十七年(1 6 7 8)後,時任廣東提學陳肇昌應曠圓父友胡在恪之托,爲曠圓護法。曠圓“有父友胡念蒿,致書粤東學使陳省齋,囑爲之護法,省齋亦自重師”
15、,胡念蒿即胡在恪,與曠圓同爲湖北江陵人,爲曠圓父友。陳省齋即陳肇昌,字扶升,湖北江夏人,順治戊戊年(1 6 5 8)進士,康熙十七年(1 6 7 8)三月,以户部郎中爲廣東按察使司僉事,提調學政。陳肇昌督學廣東期間,對振起廣東學風、士風用力頗多,也支持佛教事業。不僅護持曠圓,對木陳系的離幻元覺也頗支持,元覺所撰 華林寺開山碑記 即由陳肇昌書丹。康熙二十年(1 6 8 1)五月,曠圓仍住持新州龍山國恩寺,是月有詩賀鼎湖山慶雲寺弘贊七十大壽,見釋開潙等輯 鼎湖山慶雲寺外集。據 報571東亞佛典環流與越南禪史書寫温汝能輯,吕永光等整理 粤東詩海,中山大學出版社,1 9 9 9年,頁9 2 4。阮元(
16、道光)廣東通志 卷二百五十六,清道光二年刻本。釋開潙 鼎湖山慶雲寺外集 卷二,上海圖書館藏清刻本,編號:線普長3 9 1 3 7 9。資禪院記,曠圓在新州龍山國恩寺“有不適意”,便辭去住持之職。得此消息,即將任滿的陳肇昌爲留曠圓於廣州,“見西郊外有廢藩支子海州之墅園,池竹最爲清幽,捐俸倡募,以官價得之,改爲招提,請師開法其中,此壬戌春事也”。潘耒記爲“壬戌”(康熙二十一年,1 6 8 2),實則前一年陳肇昌將離廣東之際,此事已措置妥當。成鷲 挽曠圓詩 其五云:“手辟名園作報資,法堂明月接清池。一回相見一回老,入室升堂知是誰。”自注曰:“翁開創報資寺,予常晋謁,恨未久侍。”據此,報資新寺爲曠圓在
17、陳肇昌支持下開創。康熙二十年(1 6 8 1)十月,華林寺住持離幻元覺圓寂,其弟子成鷲從羅浮山趕回華林寺奔喪,寺衆擬推成鷲接任住持,但成鷲遵元覺生前“只可住山,不可爲人速還羅浮,勿返願也”之囑,堅辭住持之職。華林寺衆遂請時在廣州的木陳系前輩曠圓會同東莞東湖庵契公、佛山仁壽寺純覺等,處置華林繼任住持事,議定依兄終弟及之例,先請元覺師弟鐵航任華林住持,其後識此元印、天藏元旻依次接任,三年一輪换。成鷲 挽曠圓詩 其三亦記此事,詩云:“羅浮歸來執心喪,提奬全辜老法王。落節删枝成敗種,不承當也却承當。”自注:“先師示寂,予執喪華林,承提奬出世,愧碌碌至今。”康熙二十三年(1 6 8 4),曠圓回新興龍山
18、國恩寺住持。此年成鷲遊海南歸來,往國恩寺謁曠圓。成鷲 挽曠圓詩 其四曰:“海内歸來禮國恩,祖庭收拾領兒孫。龍山山色今猶昨,祗樹秋高不忍諭。”自注:“予歸自珠崖,謁翁於國恩寺之丈室。”據越南僧人阮净行所編 釋窗祖印集,第三十二世曠圓本果、第三十三世元韶超白,記元韶“時有三弟子,一曰明鋐子融,二曰明海法寶,三曰諱明白一知,同住廣東省報資、國恩二寺。(元韶)祖師與三671域外漢籍研究集刊 第二十四輯潘耒 報資禪院記,見 清代詩文集彙編1 7 0册 遂初堂詩集遂初堂文集遂初堂别集,頁5 8 7。釋成鷲 咸陟堂詩集,見 四庫禁燬書叢刊 集部第1 4 9册,頁4 5 7。釋成鷲 紀夢編年,見 廣州大典 第
19、4輯 嶺南遺書 第6册,頁4 9 1。釋成鷲 咸陟堂詩集,見 四庫禁燬書叢刊 集部第1 4 9册,頁4 5 7。釋成鷲 咸陟堂詩集,見 四庫禁燬書叢刊 集部第1 4 9册,頁4 5 7。公弟子同心化道,不嘆死生,借船來於南,即越南順化京城境界”。可見國恩、報資二寺與曠圓淵源深厚,皆有本果門人。如前所述,元韶在越南順化開國恩寺,明鋐子融住持過的慈曇寺(即印宗寺)又名“慈曇龍山寺”,與國恩寺的别名龍山寺相應。曠圓離開國恩寺後,在廣州開創報資新寺,三年後又回國恩寺住持。國恩寺爲南華寺下院,而清初南華寺住持,多出密雲圓悟門下,這當是曠圓能擔任國恩寺住持的主要原因之一。或可引南華寺住持三年一任之例,來解
20、釋本果康熙二十年(1 6 8 1)之離開國恩寺,三年之後又回國恩寺住持。故此,成鷲雲遊海南之前見本果於廣州報資寺,雲遊歸來後則謁本果於國恩寺方丈。康熙二十四年(1 6 8 5)仲冬,曠圓又回廣州報資寺住持,此年參加法性寺雅集。法性禪院倡和詩 有曠圓詩作 乙丑仲冬同藻庵、師杲二法侄赴遠公佳名,小偈奉謝 戊辰中秋後四日答心公 庚午孟夏賦謝遠公 奉宋遠公駐是 岸 精 舍,前 三 首 分 别 作 於 康 熙 二 十 四 年(1 6 8 5)、二 十 七 年(1 6 8 8)、二十九年(1 6 9 0),最末一首作年不詳。康熙二十七年(1 6 8 8),潘耒初遊廣東,與報資寺住持曠圓相識。據潘耒 報資禪
21、院記:“十年前遊粤東,與師僅一再見而别。今兹復來,師年且七旬矣,骨堅神王如故。”康熙二十八年(1 6 8 9)左右,曠圓門人元韶受廣南阮主阮福溱(1 6 8 71 6 9 1在任)之命,返粤延請僧人、經書、佛像往越南。元韶在招募僧人方面,曠圓在報資和國恩二寺弟子成了優先考慮的對象,明鋐子融、明海法寶、明白一知等皆隨元韶航海而南。771東亞佛典環流與越南禪史書寫阮净行 釋窗祖印集,潘切德勝禪林寺啓定八年(1 9 2 3)刊本,頁4 b,越南胡志明市社會科學圖書館藏HNV.2 7 4號影印本。阮净行 釋窗祖印集,潘切德勝禪林寺啓定八年(1 9 2 3)刊本,頁5 a。周瓠輯,林子雄點校 法性禪院倡
22、和詩,見 海雲禪藻集(附 法性禪院倡和詩),廣東旅遊出版社,2 0 1 7年,頁4 1 7。潘耒 報資禪院記,見 清代詩文集彙編1 7 0册 遂初堂詩集遂初堂文集遂初堂别集,頁5 8 7。阮净行 釋窗祖印集,潘切德勝禪林寺啓定八年(1 9 2 3)刻本,頁4 b。越南胡志明市社會科學圖書館藏HNV.2 7 4號刻本。康熙三十年(1 6 9 1)秋,本果仍住廣州報資寺,應弟子元韶之請,以即非如一 佛祖正印源流祖圖贊 爲藍本重編 歷傳祖圖。此年仲冬,歷傳祖圖 編竣,并寄往越南中部,由元韶重刊。後世越南僧人據此本續編,成爲越南中南部通行的臨濟宗宗門史籍。康熙三十二年(1 6 9 3),本果開始編著
23、正弘集,其自序署“時康熙癸酉秋七月江陵釋本果書於仙城西疇之報資方丈”,後序 署“時康熙乙亥九月十七日江陵釋本果碩堂題”,可見此書成於康熙三十四年(1 6 9 5)。此時本果仍在廣州報資寺。康熙三十六年(1 6 9 7),本果已移住潮州靈山寺。此年周瓠輯成 法性禪院倡和詩,其 續集 卷五“釋本果”條云:“釋本果,字曠圓。湖北江陵人。潮州靈山寺僧。編有 靈山正弘集。”康熙三十八年(1 6 9 9),潘耒再遊廣東,又於報資寺訪曠圓。曠圓囑潘耒爲 報資禪院記。據記中“吾願後之繼師居此者,皆體師之心,行師之道”之語,可知此時本果即將離開報資寺。康熙四十一年(1 7 0 2)九月之後,曠圓又回報資寺住持,
24、與成鷲書信往來頻繁,成鷲亦常往報資拜謁。成鷲有三封 上報資和尚,其一記“大作垂示,法音宣疏,頑石點頭,肸蠁布寫,連時病作,未得恭詣法筵,頂禮鳴謝奉和,漫成四首,録呈記室,乞有以教之”云云。其三言“寒食時恭謁丈室,深荷存注,别後嘗銘諸懷。連日滯霪前,有離支之約,恐不能踐,敬致一筐,少充法喜。樹漸老果漸酸,大通守院僧,亦復如此。大人何以藥之?”此三封書信皆寫給住持報資寺的曠圓。考康熙四十一年(1 7 0 2)秋九月十日,成鷲受請住持坐落在廣州珠江南岸大通烟雨寶光古寺,并在該寺七年之久,從成鷲信中“恭詣法筵”“寒食時恭謁丈室”之句及其題 爲“報 資 和 尚”來 看,成 鷲 時 常 探 訪 曠 圓,通
25、 信 之 時 二 人 同 在871域外漢籍研究集刊 第二十四輯 歷傳祖圖,胡志明市慧光禪院 慧光佛典叢刊 第5 3 9號,頁13。周瓠輯,林子雄點校 法性禪院倡和詩 續集卷五,頁4 1 7。潘耒 報資禪院記,見 清代詩文集彙編1 7 0册 遂初堂詩集遂初堂文集遂初堂别集,頁5 8 7。釋成鷲 咸陟堂詩集,見 四庫禁燬書叢刊 集部第1 4 9册,頁6 8 3。釋成鷲 咸陟堂詩集,見 四庫禁燬書叢刊 集部第1 4 9册,頁6 9 0。廣州。康熙四十六年(1 7 0 7)冬末,曠圓卒。據成鷲 挽曠圓詩 其二,成鷲寫此組詩時七十一歲,住持大通寺。成鷲生於崇禎十年(1 6 3 7),其七十一歲時爲康熙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歷傳祖圖 佛典 環流與 越南 禪史書寫 成書與流傳爲例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