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异或趋同:学科分类视角下大学生学情过程性特征.pdf
《存异或趋同:学科分类视角下大学生学情过程性特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存异或趋同:学科分类视角下大学生学情过程性特征.pdf(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DOI:10.16382/ki.1000-5560.2023.08.002存异或趋同:学科分类视角下大学生学情过程性特征*康 敏(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州 350007)摘要:学科分类视角下大学生学情的过程性特征,反映了不同学科类型人才培养过程支撑的差异性和不同学科类型人才分类发展需求,研究该课题有助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和推动多元评价体系设计。基于“国家大学生学情调查研究数据库”,探讨我国不同学科类型大学生的学术性活动体验和社会化活动体验情况。研究发现大学生学术性活动体验和社会化活动体验呈正向相关,以高学术性活动体验和高社会化活动体验、低学术性活动体验和低社会化活动体验两种类型为主,理学
2、类大学生的“双低”类型所占比例最大,社会科学类大学生的高学术性活动体验和低社会化活动体验、低学术性活动体验和高社会化活动体验类型所占比例较大。研究结果表明,“工科教育理科化”的趋同育人模式已被打破,但理工科“实践教育狭隘化”现象依然存在,社会科学类大学生学术性活动体验和社会化活动体验类型出现“两极分化”,基础学科的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割裂化”。据此,提出结合学科类型特点形成特色育人的路径。关键词:大学生学习;学术性活动体验;社会化活动体验;过程性评价;分类特征 一、引言大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积极融入学术系统和社会系统,有助于大学生专业社会化发展。韦德曼(Weidman)将高校中的社会化定义为“
3、个体获得胜任专门职业的知识、技能和价值的过程”(Weidman,Twale,Stein,2001)。大学生专业社会化指的是在大学生与院校教育情境互动过程中,通过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参与真实情境的实践应用活动和社会性人际互动,主动内化学科专业文化,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和专业角色。学术性活动和社会化活动是促进大学生专业社会化的过程性因素和重要环节。学生参与理论所指向的是院校对大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支持是否充分,大学生是否有效利用院校资源,关注大学生学习的过程质量(史秋衡,王芳,2018)。因此,探究大学生参与学术性活动体验和社会化活动体验,能够有效反映大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过程质量。针对不同主体、
4、不同类型教育特点开展大学生学习情况的过程评价,把脉大学生学习情况的过程性特征,追求大学生学习的过程质量,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要求。2022 年教育部工作要点之一,即要求“按照基础研究、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的不同规律和需求标准,完善多元评价体系”。然而,当前不同学科专业育人模式的同质化现象突出,不同学科类型大学生的专业社会化存在一定问题。有研究发现不同专业大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术和方法方面存在低水平无差异现象(梁燕玲,蒙宗宏,2015)。研究不同学科类型大学生学习情况的过程性特征,分析不同学科类型大学生参与院校学术性活动和社会化活动体验,以及所获得的院校支持是
5、否存在趋同现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研究”(20ZDA070)。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No.8,202313象抑或呈现差异性,把握不同学科类型人才培养现实困境与理想进路之间的鸿沟,能够更好地回应学界关于不同学科类型人才培养需求标准的关切。二、文献述评和分析框架大学生个体与院校教育情境的双向互动过程,具体表现为师生互动、同伴互动、参与课内外教育活动等。通过参与学术性活动和社会化活动,大学生获得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内化专业的价值观念和角色定位,形成专业的认同
6、感和归属感,实现专业社会化。大学生学术性活动参与中的师生互动,有助于其专业社会化发展(郭卉等,2018)。专业社会化是个体社会化的形式之一。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社会学的功能主义和解释论学派分别从个体适应和内化社会价值规范、个体主动参与获得知识和技能以建构社会角色两个层面赋予个体社会化的内涵。理论学习和真实情境的实习实践是促进专业社会化的重要环节(陈林,2021)。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为目标(潘懋元,2012)。因而,专业社会化是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专门人才实践活动的旨归。大学生与院校教育情境的交互,是促进其专业社会化的关键因素。比彻(TonyBec
7、her)等根据学科知识的特点,将学科分为纯硬科学、纯软科学、应用硬科学、应用软科学等四个学科群体,认为不同学科的研究内容、研究风格、认知特点存在差异。认为“作为学科群体的一员,获得身份认同和个体责任感的学科社会化过程,很可能在大学本科就开始了专业态度和专业价值观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以及学生与导师、学生与工作的互动而逐渐形成”(比彻,特罗勒尔,2018)。郭卉等发现学术性活动的师生互动对大学生的专业社会化有较高的解释力,同伴互动对大学生的社会性能力发展有较高解释力(郭卉,韩婷,2018)。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大学生学习参与理论认为师生互动、同伴互动、课内外教育环境等反映大学生参与学术系统和社
8、会系统的过程性因素,影响了大学生专业社会化发展。阿斯汀(Astin)提出学习参与概念是指学生投入到学术经历中的身体能力和心理能量的总和,既包括学术性投入、社会性投入,也包括课外活动投入。一方面,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到他们所处的院校环境中,另一方面教育管理者和教师也需要为学生提供参与课堂内外活动的机会(Astin,1984)。库(Kuh)进一步指出学生参与既指学生投入活动的时间和精力,也包括院校推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力度(Kuh,2001)。基于参与方式,从行为、情感、认知层面构建大学生学习参与的结构要素是国内研究者普遍认可的研究视角(汪雅霜,2013),一般分析学生参与到有效教育活动中的程度以及学生对
9、支持学习和发展的院校环境的感知程度(吕林海,2016)。汀托(Tinto)认为大学生学习的持续性与院校学术系统和社会系统密切相关,学术融入和社会融入是大学生在参与院校正式和非正式活动交互过程中形成的认知反应,积极的师生互动、同伴互动、学术参与和社交活动导向学业成功,消极的应对方式则会导致辍学现象。社会融入促进大学生的目标承诺和组织承诺,进而推动学术融入(Tinto,1975)。课内外的学术性活动体验和社会化活动体验是大学生专业社会化的影响因素,也是大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重要指标。师生互动、同伴互动、课程、教学等是影响大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教育环境因素(Evans et al.,2010)。师生互动不
10、仅直接影响大学生成长,而且通过影响大学生跨专业学习、课堂参与、课外参与间接影响大学生学术成长和社会性成长,其中对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参与的影响最大,课余活动次之,跨专业学习最小(朱红,2010)。在一项院校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的研究,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合作学习、课外活动等作为学生学习经历的过程变量(Ro,Terenzini,Yin,2013)。通过中美大学生学习过程指标比较,有研究发现清华大学与美国大学在师生互动层面上存在差距,表现为超过 1/3 的清华大学生在职业发展、人生观或价值观等方面缺乏教师指导(罗斯等,2008)。鲍威提出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是大学生与院校之间的互动过程,通过正规教学
11、环境和非正规教学环境两大核心路径发挥院校影响力,其中正规教学环境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效应等,非正规教学环境指的是实习实训环节、同伴互动效应等(鲍威,2014)。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 年 第 8 期大学生学情14综上所述,已有研究主要从大学生学习结果的影响机制方面研究大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因素,较少从大学生与院校环境交互作用层面专门分析大学生学习的过程质量,也缺乏描绘不同学科类型大学生学术性活动体验和社会化活动体验的特征差异,且大学生学习过程质量研究中对思政教学因素的探讨稍显不足。高等教育是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
12、统一(鲍威,2010)。思政课是一种人文教育课程,个体的和谐发展需要融合专业知识技能和人文智慧(喻学林,2008)。因此,本研究探究不同学科类型大学生学术性活动体验和社会化活动体验的总体特征和分类特征,表征不同学科类型大学生学习过程质量,以反映不同学科类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形成分析框架(图 1)。既关注反映师生互动水平的“以学习为中心”教学、以文化人的思政教学、科教协同的跨学科研究性学习等有利于大学生学术性发展的过程性因素,也关注真实情境的实践教学、反映同伴互动的合作学习等有助于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过程性因素。大学生学情的过程特征学术性活动体验社会化活动体验“以学习为中心”教学思政教学实践教学
13、跨学科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图 1 分析框架 三、数据来源在文献述评和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本研究基于国家大学生学情调查数据库问卷调查数据的描述性分析,探究不同学科类型大学生的学术性活动体验和社会化活动体验。(一)问卷编制基于表征大学生学习情况的过程性因素以及文献综述为基础的理论维度建构,设计我国大学生学习情况过程性特征的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和数据来源于史秋衡教授主持的“国家大学生学情调查数据库(NCSS)-2021 年本科生数据库”。调查问卷分为学生背景信息、学术性活动体验、社会化活动体验三个部分。学生背景信息包括学科类型、性别、年级、院校地区、院校类型等 5 个变量。学术性活动体验是指在大学生与学术
14、系统的交互过程中,对学术支持体系中的师生互动和个体学习投入情况的感知。学术性活动体验包括“以学习为中心”教学、思政教学、跨学科研究性学习等 3 个变量。社会化活动体验是指在大学生与社会系统的交互过程中,对社会支持体系中的实践应用活动和同伴互动的感知。社会化活动体验包括实践教学、合作学习等 2 个变量。根据学术性活动体验和社会化活动体验的操作性定义,编制了 28 个具体题项。“以学习为中心”教学是指院校教师以大学生学习和专业社会化发展为目标开展教学,包括教师教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教师对我们的作业做出有益的反馈等 9 个题项。思政教学是指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情况和大学生投入情况,包括思政课教师教学水
15、平、我对思政课的兴趣程度等 5 个题项。跨学科研究性学习是指大学生参与研究性活动和跨学科及跨专业学习情况,包括参加学术沙龙或实验室活动、阅读其他专业文献等 4 个题项。实践教学是指实习实训环境和大学生实习实训投入情况,包括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实践经验丰富、我积极参加学校的实习实训活动等 6 个题项。合作学习是指大学生主动与同伴交往的社会性人际互动,包括我经常和同学分享学习经验、我积极参加小组讨论等 4 个题项。(二)调查对象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全国抽样的协作高校大学生,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工学等九个学科大学生的有效问卷为 128 602 份。样本分布情况如表 1
16、所示,其中人文康敏:存异或趋同:学科分类视角下大学生学情过程性特征15类大学生样本 16 501 份,所占比例为 12.83%;理学类大学生样本 18 656 份,所占比例为 14.51%;社会科学类大学生样本 43 624 份,所占比例为 33.92%;工程技术类大学生样本 49 821 份,所占比例为 38.74%。表 1 样本分布情况科类性别年级院校地区院校类型合计男女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及以上东部中部和东北部西部“双一流”建设高校普通本科院校人文2 60413 8975 4214 9624 1172 0019 7772 3874 3372 20614 29516 501理学8 8999 7
17、576 6205 4014 4632 17210 5823 5214 5535 14413 51218 656社会科学12 20531 41913 296 10 948 11 7157 66524 7079 6879 2303 64139 98343 624工程技术33 69816 12315 953 13 451 13 1267 29127 014 12 8219 98611 36338 45849 821 (三)问卷信效度检验根据结构方程拟合指数和准则标准,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 N1 000,因此结构效度不使用卡方准则(温忠麟等,2004)。组合信度 CR 都大于或接近 0.8,整份量表的内
18、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 0.7 以上,5 个因子的累积解释变异量为 71.3%,RMSEA 为 0.065(小于 0.08),GFI 为 0.868(接近 0.9),TLI 和CFI 分别为 0.924 和 0.932(均大于 0.9),量表题项的信效度良好(如表 2)。表 2 学术性活动体验和社会化活动体验量表的信效度水平因子题项数组合信度CRCronbachs 系数量表Cronbachs 系数累积贡献率结构效度RMSEAGFITLICFI学术性活动体验“以学习为中心”教学90.9450.9430.94971.3%0.0650.8890.9240.932思政教学50.8980.893跨学科研究性
19、学习40.7900.783社会化活动体验实践教学60.9310.929合作学习40.8970.896 四、不同学科类型大学生学术性活动体验和社会化活动体验的特点表征基于大学生学术性活动体验和社会化活动体验的分析框架,关注不同学科类型大学生学术性活动体验和社会化活动体验的相关性、类型特征、差异特征,以及不同学科类型大学生“以学习为中心”教学、思政教学、跨学科研究性学习方面等学术性活动体验和实践教学、合作学习方面等社会化活动体验的差异情况。(一)不同学科类型大学生的学术性活动体验和社会化活动体验呈正向相关根据本研究的分析框架,构建“学术性活动体验社会化活动体验”矩阵。从各学科类型大学生样本中随机抽
20、取 500 个样本,得到不同学科类型大学生群体分布特征。大学生的学术性活动体验和社会化活动体验具有正向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为 0.751(P社科理学、工程技术思政教学18.893*社科、工程技术理学、人文跨学科研究性学习29.840*工程技术、社科理学、人文总体18.358*社科工程技术人文理学社会化活动体验实践教学108.377*工程技术社科、理学人文合作学习109.098*社科、人文工程技术理学总体42.574*社科工程技术人文、理学注:*P0.001康敏:存异或趋同:学科分类视角下大学生学情过程性特征17对不同学科类型大学生的学术性活动体验和社会化活动体验具体维度自评得分进行差异分析。从学
21、术性活动体验层面看,人文类大学生在“以学习为中心”教学方面的自评得分较高,在思政教学和跨学科研究性学习方面的自评得分较低。工程技术类大学生在思政教学、跨学科研究性学习方面的自评得分较高,在“以学习为中心”教学方面的自评得分较低。社会科学类大学生在思政教学、跨学科研究性学习方面的自评得分较高。理学类大学生在“以学习为中心”教学、思政教学、跨学科研究性学习方面的自评得分都较低。从社会化活动体验层面看,工程技术类大学生在实践教学方面的自评得分较高。社会科学类大学生在合作学习方面的自评得分较高。人文类大学生在合作学习方面的自评得分较高,在实践教学方面的自评得分较低。理学类大学生在合作学习方面的自评得分
22、较低。五、结论与建议大学生学术性活动体验和社会化活动体验的过程性特征研究,反映了当前我国本科教育改革的成效,能够回应当前不同学科类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是否存在同质化现象的问题。在分析不同学科类型人才培养成效和问题的同时,进一步反思如何结合学科类型特点破解学科育人困境,引导不同学科形成特色育人路径。(一)研究结论1.打破“工科教育理科化”的趋同育人模式工程技术类大学生的实践教学自评得分较高,在“以学习为中心”教学和合作学习方面较为欠缺。长期以来,我国存在工科教育和理科教育模式同质化问题,工科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工科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脱节等深层问题(孙康宁等,2014)。赵蕾等研究发现工程专业大学生
23、的学习行为与其他专业大学生具有同质性,理论导向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较为突出。传统教学模式下工程专业大学生的团队合作学习表现弱于人文社科专业大学生,但优于科学专业。工程专业大学生课堂参与性学习表现弱于人文社科专业大学生(赵蕾,常桐善,2020)。“新工科”建设有力推进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实践教学资源投入日益完善,工科技术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实践教学观念更新,正在打破“工科教育理科化”的传统育人模式,工程技术教育不再因循理科教育重理论教学而轻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惯性,工程技术学科育人的实践性更加突出。2.理工科“实践教育狭隘化”现象依然存在虽然工程技术类大学生的实践教学自评得分相对较高,但是工程技术类和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趋同 学科 分类 视角 大学生 过程 特征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