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doc
《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doc(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优秀说课稿 --------一个数除以小数教学设计 一、 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方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之上。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 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笔者认为教学中成功的关健在于:教师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 1、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出发,激发探索知识的愿望,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存在差异,处于同一阶段的不同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也存在着差异。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的人长于计算,有的人擅长逻辑思维,这就是学生 的实际。教学要越贴近学生的实际,就越需要学生自己来探索知识,包括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既明于心又说于口。 2、遇到课堂中学生分析问题或解决问题出现错误,特别是一些受思维定势影响的“规律性错误”比如学生在处理商的小数点时受到小数加减法的影响。教师针对这种情况,是批评、简单否定还是鼓励大胆发言、各抒己见,然后让学生发现错误,验证错误?当然应该是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想法。学生对自己的方法等于进行了一次自我否定。这样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就比较深刻,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分析或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自我否定,有利于学生促进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 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数学语言分析它,用数学方法解决它,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教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因此,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教学思路 一个数除以小数”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的重点知识之一。本节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小数点的移位法则。其关键是根据“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1、 调查分析 在教学小数除法前一个星期,笔者对曾对班内十五位同学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调查,(调查结果见附表)笔者认为学生存在很大的教学潜能,这些潜在的“能源”就是教学的依据,教学的资源。从上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学生对小数除法的基础掌握的比较巩固。 (2) 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但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潜力。 (3) 优秀学生与学习困难生对算理的理解在思维水平上有较大差异。但对竖式书写都不规范。 笔者认为小数除法如果按照教材按部就班教学是很不合理的,不仅浪费教学时间,而且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小数除法,不利于知识的系统性的形成,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因此,笔者选择了重组教材。(把例6例7与例8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2、利用迁移,明确转化原理 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的算理是“商不变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后就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进行计算。为了促进迁移,明确转化移位的原理,可设计如下环节: (1)、小数点移动规律的复习 (2)、商不变规律的复习 (3)、移位练习 3、试做例题,掌握转化方法 明确转化原理后,让学生试算例题。在试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抽象出转化时小数点的移位方法,最后概括总结出移位的法则。具体做法如下: ①.学生试做例题6例题7,并讲出每个例题小数点移位的方法。 ②.学生试做例8 ③.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转化时移位的方法,同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在得出计算法则后,还要注意强调: (1)小数点向右移动的位数取决于除数的小数位数,而不由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确定。 (2)整数除法中,两个数相除的商不会大于被除数,而在小数除法中,当除数小于1时,商反而比被除数大。 (3)要注意小数除法里余数的数值问题。对这一问题可举例说明。如:57.4÷24,要使学生懂得余数是2.2,而不是22。 4、专项训练,提高“转化”技能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被除数可能出现以下情况:被除数仍是小数;被除数恰好也成整数;被除数末尾还要补“0”。针对上述情况可作专项训练: ①.竖式移位练习。练习在竖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要求学生把划去的小数点和移动后的小数点写清楚,新点上的小数点要点清楚,做到先划、再移、后点。这种练习小数点移位形象具体,学生所得到的印象深刻。 ②.横式移位练习。练习在横式中移动小数点位置时,由于“划、移、点”只反映在头脑里,这就需要学生把转化前后的算式建立起等式,使人一目了然。 (1)判断下面的等式是否成立,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要使下列各小数变成整数,必须分别把它们扩大多少倍?小数点怎样移动? 1.2 0.67 0.725 0.003 2.把下面的数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是多少? 1.342, 15, 0.5, 2.07。 3.填写下表。 根据上表,说说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填空,并说明理由。 (1)5628÷28=201; (2)56280÷280=( ); (3)562800÷( )=201; (4)562.8÷2.8=( )。 (重点强调(4)的理由。(4)式与(1)式比较,被除数、除数都缩小了10倍,所以商不变,还是201,即562.8÷2.8=5628÷28=201) (该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学生的讲与练,理解其转化原理是:当除数由小数变成整数时,除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被除数也应扩大同样的倍数。) (二)探究算理 归纳法则 1.学习例6: 一根钢筋长3.6米,如果把它截成0.4米长的小段。可以截几段? (1)学生审题列式:3.6÷0.4。 (2)揭示课题: 这个算式与我们以前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同?(除数由整数变成了小数。)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个数除以小数”。(板书课题:一个数除以小数。) (3)探究算理。 ①思考: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现在除数是小数该怎样计算呢? (把除数转化成整数。) 怎样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呢? ②学生试做: 板演学生做的结果,并由学生讲解: 解法1:把单位名称“米”转换成厘米来计算。 3.6米÷0.4米=36厘米÷4厘米=9(段)。 解法2: 答:可以截成9段。 讲算理:(为什么把被除数、除数分别扩大10倍?) 把除数0.4转化成整数4,扩大了10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要使商不变,被除数3.6也应扩大10倍是36。 小结:这道题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 (①改写单位名称;②利用商不变的性质。) (3)练习:完成例7 思考:你用哪种方法转化?为什么? 同桌互相说说转化的方法及道理。独立计算后,订正。例7里的余数15表示多少? 强调: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多少倍,由哪个数的小数位数决定? (由除数的小数位数决定。因为我们只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就成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如0.756÷0.18=75.6÷18。) (设计意图:在试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转化时小数点的移位方法,为自主概括法则作铺垫) 2.学习例8:买0.75千克油用3.3元。每千克油的价格是多少元? 学生列式:3.3÷0.75。 (1)要把除数0.75变成整数,怎样转化?(把除数0.75扩大100倍转化成75。要使商不变,被除数也应扩大100倍。) (2)被除数3.3扩大100.倍是多少?(3.3扩大100.倍是330,小数部分位数不够在末尾补“0”。) (3)学生试做: (3)比较例6、7与例8有什么不同?(被除数在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在末尾用“0”补足。) (4) 练习:课本P49练一练第三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归纳小结。 (设计意图:对被除数小数点移位后补“0”的方法,教师可作适当点拨。学生试做后先不急于讲评,让他们对照教材中的两个例题,启发学生观察、比较两道例题的不同点与计算时的注意点。引导学生分析、比较,逐步抽象出移位的方法。让学生在充分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归纳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会收到水道渠成的效果) (三)展开练习 深化认识 1. (1)不计算,把下面各式改写成除数是整数的算式。 (2)下面各式错在哪里,应怎样改正? 2.根据10.44÷0.725=14.4,填空: (1)104.4÷7.25=( );(2)1044÷( )=14.4; (3)( )÷0.0725=14.4;(4)10.44÷7.25=( ); (5)1.044÷0.725=( );(6)1.044÷7.25=( )。 3. (3)选出与各组中商相等的算式。 A.4.83÷0.7 B.0.225÷0.15 483÷7 0.483÷7 48.3÷7 225÷15 2.25÷15 22.5÷15 4.口算: 1.2÷0.3= 0.24÷0.08= 0.15÷0.01= 2.8÷4= 2.6÷0.2= 4.6÷4.6= 3.8÷0.19= 2.5÷0.05= (设计意图:旨在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法则,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四)回顾总结 思考: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应怎样计算?讨论得出(填空):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 )的小数点,使它变成( );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 )移动( )(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 )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 )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看书P46--49,划出重点词语。 100以内数的认识-小学数学说课稿 教材分析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1单元《生活中的数》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且基本上已能数百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旨在让学生在掌握数序的同时,了解数数方法的多样化及如何按规律选择合适的方法数数,这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百以内写数、比大小的基础。 设计思路 1.体现数与生活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数。据此,课前安排小调查,课中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分类、数数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 2.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课中安排两次小组合作学习。第一次8人小组合作分类、数数,在活动中让学生试着与他人分工、合作。第二次小组合作学习设计综合练习——“去公园”,如果说第一次合作学习是教师安排的话,这次合作可属于学生自发行为,当学生独自未数清画面数量时,自发产生小组分工、合作的需要,从而再次数数。 3.促进学生主动、个性化地学习。数数中请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或自认为最快的方法进行,对于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在数格子时,请学生当小老师,讲自己巧数的方法,其他学生可对其随时发问,了解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充分体现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地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PGN0086.TXT/PGN>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调查、数数活动,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数出百以内的数,知道10个10是100。 3.通过选择合适的数数方法,初步培养观察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流程 一、汇报调查结果。 请学生课前调查:生活中哪些方面存在着数,说一句含有生活中的一个实际数字的话。 教师询问调查结果。 学生汇报调查情况。 【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对100以内的数有一个初步感知。】 二、开展分类、数数活动。 1.创设智慧老人和大家做游戏的情境。 2.讲清活动(游戏)要求: (1)8人一组在组长带领下将盒中东西分成四类,由组长分配好哪两人分哪一类。 (2)两人合作用最快或最喜欢的方法一起数清各类东西的数量。 (3)每类东西都数正确的小组获胜。 3.学生游戏。 教师激情引入,电脑显示活动要求,了解学生的数法,观察他们能否熟练数数,对不同数法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 学生看看盒中有哪几样东西。小组合作学习,先分类,再动手数数。 【8人小组的分类活动,旨在体现学习中的分工与协作。两人合作的数数活动,使学生在操作中了解数序,在共同数数中互相提示、检查。用最喜欢的方法数数,旨在体现个性化的学习。】 4.交流、汇报数数方法。 (1)请学生讲讲自己是怎样数的?</PGN0087.TXT/PGN> 教师激励评价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数数。 学生展示数数方法,集体接数。 【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成果。】 (2)每当出现一种新的数数方法,教师及时鼓励学生。当出现下列几种情况,请全班学生用此方法数数。 1个1个数——随意接数;2个2个数——数至50;5个5个数、10个10个数——数至100。 【只选此四种方法请学生接数,原因在于这四种方法学生易于接受,旦生活中较为常用。】 5.理解10个10是100。 (1)小棒演示。 ①(电脑显示:一捆一捆出示小棒。)提问:看看这有几个10? 教师操作媒体,引导学生探究。学生观察并思考。 ②(教师出示 9捆小棒后)提问:几个10?是多少?再添1个10呢?引入:10个10是100。 教师操作媒体,引导学生探究。学生议论并归纳。 【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初步感知“10个10是100”。】 (2)小树演示。 ①(电脑演示先出示1棵树,再出示1排树——10棵,最后出示10排树。)提问:估计一下共有多少棵树? 教师要求说明估计的理由。学生观察并估计,讲清理由。 ②验证:得出10个10是100棵。 学生数数。 ③提问:100里有几个10? 学生进行逆向思维。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明确“100里有10个10”,学习逆向思维。】 ④进行环保教育。 (3)伸手指游戏。 ①提问:每人有几根手指?请小组同学把手伸在一起,数数看有几根手指?</PGN0088.TXT/PGN> 学生进行伸手指活动。 ②给第二组再添两个人,提问:几根手指? 学生观察并相互交流。 【再次直观地使学生体验100有多少,加深对“10个10是100”的理解。】 6.展示数数本领。 (1)学生小组成员展示。要求:1个1个接数,每人只接1个数。 (2)反应训练:按要求抢答,每次只接1个数。1个1个数(59、79),2个2个数(48、68、78、88),5个5个数(95)。 (3)实际生活中数数,提问:我们班多少人?添上我和听课老师呢?(齐数)得出:数数时既不能多数,也不能少数。 教师提出生活问题。学生通过数数解决问题。 【在需进位处加强练习,提高学生数数正确率。能运用数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7.综合练习——去公园。 (1)创设情境。提要求。 (2)播放多媒体:在《春天在哪里》的乐曲声中出现:天空中飞的鸟(5只5只飞),水中游的鸭(2只2只游),地面上的绿树(1棵1棵排)和鲜花(2朵2朵排列)。 学生欣赏音乐、画面,部分学生可能会数数。 (3)教师启发学生分工、合作。汇报说说看到了什么?有多少? 学生进行汇报并相互交流。 (4)商议再次数数的形式。 (5)小组分工,再数一次。说说:怎样数的? 学生进行分工合作数数。 【让学生通过前、后两次数数,体会到分工合作的必要性,同时也是对各种数数方法的再次综合应用,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字概念。】 三、选择数数方法。 1.生活中数不同东西要学会选择比较合适的数法,举例数楼层、数本子。 教师进行操作和演示。学生观察并思考,可举例。</PGN0089.TXT/PGN> 2.数点子。 (1)(黄点子)提问:总数有多少个?你怎样这么快数出来? 教师操作电脑,横排出示点子图。学生观察,讲数的方法。 (2)交流后得出:数排列较整齐的物品数量时要先找规律。 (3)(蓝点子)先观察,后自己在书上圈,再在展台上展示、讲评。 教师操作电脑,竖排出示点子图。学生圈点子,也可小组议一议。 【数实物过渡到数点子,看看学生是否能选择较合适的方法,但不作统一要求。】 3.看谁数得快。 (1)(出示方格图)提问:怎样数得快?可先观察,再小组讨论。 (2)请学生当小老师上台指屏幕讲解。 教师配合学生讲解,课件演示(移动、凑十、同样多)。 学生有不明白的地方可直接向小老师发问。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善于表达、敢于发问的良好习惯,学生当小老师随时发问,体现平等交流、个性化的学习氛围。】 四、小结。 1.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如认为本节课自己做到: (1)能用不同方法进行数数。 (2)认真听别人发言。 (3)很好与他人合作,就可以给自己打☆☆☆。如做到两项,打☆☆。做到一项打☆。 2.根据不同的数数方法自编接数游戏,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 【培养学生结合实际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 评析 本节课除在分类、数数活动中,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数数、汇报,收效很好外,还有以下两处较有特色。 一、开展小调查活动。 课上请学生汇报“生活中哪些方面有数,请说出含生活中实际数字的一句话”。课堂上有学生说:“钢琴有88个键”、“我家上月水电费94元”、“我</PGN0090.TXT/PGN>家电视有50个频道”、“今天最高温度18℃,最低10℃”……当有一个学生说“我有30颗牙”时,另一名学生迫不及待地说:“对了,我掉了3颗牙”,逗得大家都乐了。在笑声中,学生不知不觉赋予了一个个数特别的意义,从而对数字产生亲切感,进一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 二、综合练习——“去公园”。 在数数活动之后,教师设计了综合练习——去公园,首先创设情境:春天来了,教师带大家到公园看一看,请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接着在电脑播放轻快的《春天在哪里》乐曲声,天空中飞过小鸟(5只5只),水里游过小鸭子(2只2只),地面上有绿树(1棵1棵)、鲜花(2朵2朵)。学生一下被这种情境所吸引,不知不觉拍着小手跟着唱了起来,一遍乐曲结束,学生意犹未尽,七嘴八舌地说看见了什么。由于很多学生刚才只是纯欣赏,只关注到种类,对于有多少,大家争议很大,说不清楚。交流后得出:有人刚才只顾看,忘了数了;有的说一个人既要数鸟,还要数花、小鸭和树,忙不过来。趁此机会,教师引导:“我们小组8人可以怎么样?”“分工、合作。”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于是教师顺势请小组长分配组内哪两人数哪一类。接着开始第二遍听音乐、看画面数数。这一次有了明确目标,数得又快又准,学生异常兴奋,体会到了分工、合作的必要性,使学生从第一次只看到种类,发展到关注数量,很好地发展了学生的数字概念,体会到生活中也要试着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同时,也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再次综合运用各种数数方法 小学数学《9加几》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的说课内容是“9加几”,这个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它是学生掌握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进位加法的基础。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和“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 通过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中完成教学,并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富有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容易疲劳,因此,我以学生熟悉的运动会为切入点,将数学知识融于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之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中,我不打算强调各种计算方法的优或劣,也不刻意去提示学生用哪种方法简便,而是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我尽量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开放性的讨论中架起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去获取新的知识,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方法的过程中,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发现不同于常规的思维方法和途径。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五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以学生熟悉的运动会为切入点,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小朋友们,四月份是我校的体育节,我们学校不仅举办了盛大的开幕仪式,还举行了全校运动会。看,比赛开始了,运动场上多热闹哇(出示课件一——主题图)!跑道上正在进行二年级的60米跑决赛,运动场的中央还进行着跳绳、踢毽和跳远等比赛项目。在操场四周的看台上,同学们正在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加油。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课件二)这样,直接引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观察为运动员准备的盒装饮料,激起学生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意识。 第二个环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是获取新知的过程,教学中我将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这个环节我将分三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骤是讨论交流,得出方法。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组织学生讨论“还有多少盒”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议一议每种方法。在学生评议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赞扬和鼓励。根据学生的发言,屏幕上逐一显示各种解决方法。在交流过程当中,学生探讨出的方法有很多种,思维比较凌乱。可能出现的情况有:(课件三) (1)依次一个一个的数1、2、3、4、……12、13; (2)先数箱子里的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 (3)9和4合起来是13 (4)先拿一盒放进箱子里,补足十,再想“10+3=13” 教师引导学生将第四种方法的思维过程用下图表示出来,想:9加1得10, 10加3得13。 9 + 4 = 13 (课件四) 1 3 10 通过直观的分析比较,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方法。 第二个步骤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我设计了一个比赛环节:利用主题图让小组成员互相提出加法计算的问题,看谁提得多,并给予奖励。运用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巧妙自然地将9加几的问题搬到黑板上,例如: 踢毽组和跳绳组一共有多少人? 9 + 3 踢毽组和跳远组一共有多少人? 9 + 7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寻找要解决的问题,并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只起引导作用。-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优秀 说课稿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仙人****88】。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仙人****88】,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