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安全感.docx
《培育安全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育安全感.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不安全感和情绪有什么关系? 常见现象 一位学员在向我抱怨:“为什么我太太在出门前,总是要花很多时间,有时候我着急催一句,也不是很重的语气,也就是说:‘欸,差不多得了,该出门了!’,她就生气了:‘你着急你走啊,我不去了,你自己去。’然后,她就发脾气,我只好慢慢又把她哄回来。何必呢!不就是说了一句吗,事实上,也确实的太慢了。” 这里的心理学原理是什么? 或者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境。 伴侣平时脾气很好的,突然就爆了脾气? 比如当你男朋友在加班工作,你抱怨他不陪你出去玩的时候,你男朋友就很可能会发飙了。 又或者,当你那高冷的女朋友在犹豫选择穿哪件衣服出门的时候,脑子处于高度运作,此时如果你抱怨她怎么出门这么慢,她肯定会生气的。 为什么呢? 不安全感会导致情绪调节困难 安全型依恋个体的情绪调节障碍或困难水平相对较低。高依恋焦虑和高依恋回避的个体, 情绪调节障碍程度或困难程度相对更高。在生理学实证研究方面,年轻男性的迷走神经张力与依恋焦虑得分呈显著负相关,迷走神经越兴奋,焦虑水平得分越低,相反则越高。研究还发现,安全感更高的人能够更好地从愤怒情绪中恢复到平静的情绪,说明安全感高的人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迷走神经,Vagal tone, 一种反应情绪调节效果的生理指标, 该指标越高, 表明情绪调节的效果越好)。 在另一个实验研究中发现, 当人们在社交情境下,对悲伤、愤怒等消极情绪进行认知思考的时候,脑部杏仁核区域的兴奋和依恋回避正相关,脑部杏仁核越兴奋,回避越高,说明在社交情境下,依恋回避得分高的人激活杏仁核的区域,抑制杏仁核的激活失败,也说明依恋回避的人对于情绪管理的策略相对失效。 还有一些研究发现,依恋回避得分较高的女性在观看婴幼儿情绪图片的过程中,在脑部的边缘系统区域和脑部镜像区域过分激活,也许是在努力抑制该区域的兴奋,有可能导致情绪调节出现不顺畅。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非常高冷的人,很难在亲密关系里面体验到愉快的心理感受,因为需要个体努力地抑制神经系统的激活,这种抑制过程,是无意识控制的心理过程,个人很难知觉到心理过程如何发生,也不知道怎么面对这种负面的情绪体验,因此会认为不喜欢投入到亲密关系里面。如果说回避型的人显得非常高冷,那就要持续使用压抑情绪的方式来管理情绪。回避型依恋的人,会主动回避亲密关系,有人把这类回避命名为“防御性排斥”-为了减少自己情绪不被激活采取的主动隔离措施,可能使得他们更习惯下调自己的情绪,也会让自己表现出来的情绪更少一些 回避型依恋的人在调节情绪的时候,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在脑子不够使用的时候情绪调节出现明显的困难。 回避型依恋的人,在日常的情绪管理上和安全型的人是一样的,但是一旦回避型的人脑子超负荷的时候,情绪管理能力就下降了。 咨询室当中哪种不安全的类型多一些 我们在咨询案例中经常会接触到不安全依恋的来访者,有相当多的不安全感来访者是焦虑型,而来访者的伴侣却是回避型依恋,不论是哪种不安全依恋,都会让来访者导致非常不开心的互动体验,对于这类来访者,咨询师首先要让来访者知道自己的依恋类型,如果不知道依恋类型,咨询师也很难开展咨询工作,来访者也会觉得自己的问题没有被咨询师知觉到。 对比回避型的不安全感类型,焦虑型的情绪调节更困难,这也是为什么来找咨询师帮助的来访者大部分是焦虑型的原因。McDonald 等研究显示,个人的依恋焦虑得分和情绪调节困难得分具有中等程度的正相关,焦虑得分越高,有可能情绪调节越困难,焦虑得分越低,情绪调节越容易。也许成人的情绪调节困难要追溯到青少年时期,对青少年进行间隔两年的研究显示, 青少年的依恋焦虑得分与情绪调节障碍得分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也可能依恋类型属于人格特质,具有稳定性和一致性。 对于不安全依恋的人来说怎么办 我们经常听说“我emo了-我情绪不好” 经常说自己是emo的人,很可能是不安全的依恋类型。 那么,对于不安全依恋类型的人来说,怎么办呢? 情绪调节灵活性(emotion regulation flexibility)非常重要的了。 可是不安全依恋的人,在情绪调节灵活性上得分都不好。比如焦虑型的人,很容易激活焦虑情绪;而回避型的人经常采用防御型排斥策略,让自己不要卷入到亲密关系当中。 但是,要让自己的亲密关系改善,就不得不正确面对困难、正确面对问题,子曰:“知耻近乎勇。”明知自己不安全依恋,需要调节自己的情绪灵活性,为什么不可以进行自我改善呢,让自己情绪调节更有弹性呢? 什么是情绪调节灵活性 第一 , 情绪调节灵活性的首要原因在于情境的改变,包括主观、客观情境的改变。情境观理论解释了情境,具体可以参考《心理套娃》这本书。 第二, 调节的核心在于个人使用的调节策略,包括主动选择调节策略。比如夫妻吵架了,这时候,可以选择先离开一下,让自己情绪冷静一下。又比如上面的例子,妻子出门前要花很多时间化妆选衣服,此时,你可以自己刷一刷手机,静静等妻子选择结束再出门。没有必要因为小事情而争吵。夫妻之间,很多时候不是大原则的问题,而是因为许多小事情的摩擦、纠纷,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差,最终有可能导致离婚。 第三 , 关键在于要做一些改变。前面讲,个人首先要知觉到需要管理情绪,这属于情绪自我觉察。比如感觉到情绪低迷了,那么要运动起来,增加身体的能量,情绪一定会有改善。这个策略,在我的咨询室里面已经帮助了很多来访者。 个人还要当自己觉察到要管理情绪的时候,必须同步动作,比如发现自己夫妻吵架了,因为一点点小事情吵架,自己情绪开始准备爆发,那么这个时候要离开吵架的情境,让自己冷静一下,也要让对方冷静一下。有许多夫妻在吵架后会说:“离婚”,另一位说:“离就离!”然后就离婚。非常可惜。事实上,需要做好情绪管理,很多婚姻不会离婚的。 (有时间,我再跟大家讲一讲情绪调节的模型,今天先到这里了,要去吃饭了。大家好好吃饭。) 更多心理学知识,更多婚恋沟通技巧,记得关注哦! 文:吴翔 (心理套娃发明人 ,心理咨询师二级,网易特邀讲师,壹心理特邀直播、录播讲师;中山大学心理学硕士;心理艺术化创新实验室核心成员;TEDx演讲嘉宾;广东省心理健康协会危机干预委员会心理援助热线项目发起人之一;广州交警青年“路战队”学院策划者之一,广州青年就业创业导师 培育安全感 什么是安全感? 安全感是尘埃落定的安稳,是不离不弃的笃信。是一种心理感受,属于个人内在精神需求。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是个体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压力时,对自己能够应对和解决问题的信心和信念,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感。。它包括了生理安全、心理安全和社会安全三个方面。生理安全是指个体对生存环境的安全感,如食物、住所等基本需求的满足;心理安全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的认同感,以及对他人的信任和尊重;社会安全是指个体对社会制度、法律和道德规范的信任和遵守。 理论体系: 安全感作为一个重要概念见诸众多的心理学理论观点之中,其中研究最为详尽的是人本主义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其详细分析了具有安全感和不安全感的个体的具体表现。父母在儿童形成安全感方面有重要影响,安全感与神经症的发病密切相关。 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他现今闻名的需要层次理论,除了空气、水、食物和性等一些细节之外,他列出一些概括的需要层次,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指出:当生理需要被大部分满足之后,第二层次的需要就出现了。个体变得越来越对寻求环境的安全、稳定和保障感兴趣,可能产生了发展某种结构、秩序和某种限制的需要。个体变得忧虑起来,不是与饥渴这样一些需求有关,而是和他的恐惧和焦虑有关。马斯洛指出:心理的安全感(psychological security )指的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马斯洛还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编制了《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又称S-I问卷)。 马斯洛认为,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被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同义词。对于具有安全感和具有不安全感的人,马斯洛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其中,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感到被拒绝,感到不被接受,感到受冷落,或者受到嫉恨、受到歧视;感到孤独、被遗忘、被遗弃;经常感到威胁、危险和焦虑;将他人视为基本上是坏的、恶的、自私的、或危险的;对他人抱不信任、嫉妒、傲慢、仇恨、敌视的态度;悲观倾向;总倾向于不满足;紧张的感觉以及由紧张引起的疲劳、神经质、恶梦等;表现出强迫性内省倾向,病态自责,自我过敏;罪恶和羞怯感,自我谴责倾向,甚至自杀倾向;不停息地为更安全而努力,表现出各种神经质倾向、自卫倾向、自卑等。自私、自我中心。而具有安全感的人则感到被人喜欢、被人接受,从他人处感到温暖和热情;感到归属,感到是群体中的一员;将世界和人生理解为惬意、温暖、友爱、仁慈,普天之下皆兄弟;对他人抱信任、宽容、友好、热情的态度;乐观倾向;倾向于满足;开朗,表现出客体中心、问题中心、世界中心倾向,而不是自我中倾向,自我接纳,自我宽容;为问题的解决而争取必要的力量,关注问题而不是关注于对他人的统治;坚定、积极,有良好的自我估价; 以现实的态度来面对现实;关心社会,合作、善意,富于同情心。 由此可看出:对于缺乏安全感的人来说,外界环境中的任何一个影响,每一个作用于有机体的刺激物,都或多或少的更易于以一种不安全的方式,而不是以一种具有安全感的方式来被解释。我们会看到,安全感强的人具备较高的接纳和自我认同,而不安全感强烈的人往往隐藏着强烈的自卑和敌对情绪。马斯洛在其研究后期,与Mittelenmn一起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其中第一条就是个体要“有充分的安全感”。 安全感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 精神层面。当一个人在精神、情感方面得不到足够的安全感时,Ta便会追求物质方面的安全感,来抵制精神/情感方面的安全感缺失。二、物质层面:当一个人追求物质方面的享受的时候,在得不到充分满足的时候Ta就会通过精神方面追求新的精神替代,来满足在物质方面的安全缺失。情感与物质的安全感很难让一个人同时得到,而通过婚姻这种方式来提升安全感,便是大多数人最乐意的方式。 安全感缺失的七方面: 一、情感的安全感:(1)和所爱的人在一起。父母离婚或恋人分手都会消减情感的安全感。 (2)和所爱的人彼此深爱。丈夫出轨或妻子出轨都会消减情感的安全感。二、身体的安全感:不得病, 不受伤。三、社会关系的安全感:不得罪人,不被人伤害。四、遵纪守法,会用法律保护自己。五、物质、经济的安全感:有一定的经济和物质基础,且收入稳定。 不为吃穿住行、就医上学等生活发愁,有归属感。六、 没有后顾之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七、生活环境的安全感:干净整洁,无污染。生活设施,办事机构设置齐全。 安全感缺失的八个类型: 工作安全感:指员工对目前自身工作稳定性及对未来职业前景的心理期望和感知。从个体层面出发,是个体进行自我表现和展示时,不必担心其个体形象、职业地位、职业生涯遭遇反向评价的感知程度 。从团队层面出发,心理安全感是团队的一致信念,当个体认为自己在团队中拥有安全的人际关系时,能够促进其在团队中踊跃表现 。从组织层面出发,心理安全感是员工对组织环境是否安全的察觉 。与其相对应的是工作不安全感,指的员工在受到威胁的工作情境中,对于如何维持期望的连续性而感知到的一种无力感 。既可能是感知到工作本身会有丧失的危险,还可能是感知到有价值的工作特征面临威胁。 情绪安全感:是一种情感,指人们在客观事物能够满足安全需要的情况下所感受到的来自自身情感体验。情绪安全感会在彼此信任的人之间产生,可以说“信任”是这种安全感产生的基石。这种信任是怎么出现的呢?当一个人相信对方能够无条件接纳自己时,一个人相信对方在乎他的情绪,当他表达自己情绪时,对方不会无视他、忽略他、嘲笑他、批评他,以及一个人相信对方愿意为他们这段关系投入精力时,这种“信任”就会建立起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情绪安全感的”存钱罐,每次这种信任被加强的时候,人们就会放进一枚硬币。这种信任往往都存在于生活中的各种小事情中。 比如,子女在经历或目睹父母冲突后形成的消极反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情绪反应,具有破坏性并反映出重大的婚姻不和谐冲突,会使儿童的消极情绪唤醒感增强,出现难过、害怕、恐惧等情绪反应。二是内部表征,过去的破坏性婚姻冲突经历增加了子女消极的认知期望,包括对父母关系的消极认知(破坏性表征),儿童卷入父母的婚姻冲突之中,认为父母冲突和自己有关(蔓延性表征)。三是行为反应,父母冲突可能引起儿童的行为反应(如逃避、卷入或调解等) 再比如,当夫妻彼此给不到对方这种安全感的时候,他们就会对彼此失去信任。和一个“不能信任”的人生活在一起,是一件让人非常恐慌的事情。大部分“抱怨的”“愤怒的”妻子,本质上只是一个“恐慌的”女人。 比如,丈夫晚上想约朋友看球,但是妻子告诉他“我心情不好,今晚想你在家陪我。”如果丈夫选择陪伴妻子,妻子心中的“情绪安全感”存钱罐就会放进一个硬币——因为她看到了丈夫重视自己的情绪;如果丈夫选择和朋友看球,这个存钱罐中的硬币就会被取出一枚;再比如,当丈夫愿意花时间和妻子一起做家务时,这个存钱罐也会放入硬币,因为妻子会感觉到丈夫愿意为两人的生活投入精力;如果丈夫总是拒绝和妻子分担家务,这里的硬币也会减少。 此外,丈夫如何处理妻子与自己生活中其他人的关系矛盾,也决定着这个罐子里的钱是被存进去,还是取出来。在中国,这种关系矛盾一般都是“婆媳关系”。很多丈夫面临这个问题的时候,要么选择背叛妻子,站在自己母亲那边,要么选择背叛母亲,站在妻子那边,或者两边都不管,选择无视她们之间的矛盾,所有这些行为都是在取钱。尤其是背叛,简直是在撒钱。 社会安全感:是社会公众对于生活环境的安全与保障的整体感知,这种感知会伴随着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其可作为区域社会治安衡量的指标,也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存在较大的联系 公众安全感:是指公众对社会安全状况的主观感受和评价,是公众在一定时期内的社会生活中对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受到或可能受到侵害、保护程度的综合心态反应,也表示公众对社会治安状况的认知,对社会发展。 婚恋安全感:对个体的亲密关系有重要影响,一方面被视为产生亲密关系的前提,在对方能够给予较多的安全感时,更有可能进一步的发展亲密关系 。另一方面被视为影响婚恋关系中的人际沟通、交流策略、对事件的知觉与解释、思想与行为反应的重要因素 。缺乏婚恋安全感或安全需求较多的个体总是怀疑自己的价值,抵制来自于伴侣的积极反馈,对伴侣持消极的评价,低估自己对伴侣的爱等 。 八个重要的安全感 一、情感的安全感: (1)和所爱的人在一起。 (2)和所爱的人彼此深爱。 二、身体的安全感: (1)不要得病。 (2)不要伤残。 三、社会关系的安全感: (1)不得罪人。 (2)不被人伤害。 四、法律的安全感: (1)不犯法。 (2)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 五、收入的安全感: (1)收入能满足普通生活。 (2)收入稳定。 六、福利的安全感: 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 七、房子的安全感: 在工作的城市,拥有自己的房子,心中才有归宿感。 八、生活环境的安全感: (1)生活便利:购物 、医疗 、上学、办事、出行等生活实施及机构齐全。 (2)生活环境干净整洁、空气质量好。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模型 一个安全感足够好的人,他会敢于尝试,敢于向外界呈现他自己。 而一个安全感低的人,他会很想尝试,但却不敢向前迈出一步。 安全感低的人,内心深处有许多恐惧,他怕许多东西。 比如: · 他怕别人不喜欢自己; · 他怕自己在关系里受伤; · 他怕自己把事情搞砸; · ...... 为了让自己感到安全,他会回避社交,回避做事。但是,尽管他在回避,内心的不安全感也并未真的降低,因为回避了外界,他要面对的是自我的责难与批判。 比如: · 你怎么那么懦弱! · 你怎么什么事都做不好! · 你没有一点儿价值! · ...... 经过自我的贬低之后,安全感不增反降。 这种状态就好像,家长通过批评孩子的方式希望孩子变的自信一点,结果孩子反而越来越抬不起来头。 我想,没有一个孩子能够在批评声中感受到自信和安全的。 安全感越低,人就会越封闭自己。安全感低的状态下,人们会想既然我那么糟糕,还是不要被人看见就好了。 除了封闭自己,安全感低的人还会活得小心翼翼,并因此会错失掉一些机会;他会对他人和这个世界不够信任;又或者会将自己置于不断犯错的状态中去;也有可能,他会拼命的想要抓住一些人一些事,结果却是事与愿违。 那么,如何才能提升内心的安全感呢? 不安全感也是负性情绪的一种表现,主要有: 焦虑 对事物有不必要的过度担心,缺乏自信,过于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关键时刻总是希望依靠别人,希望别人能够帮助自己,同时,内心深处对自己和别人又都不够信任,对生活周围的人与事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有的人还会总觉得自己生病了,对死亡异常的害怕。缺乏安全感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常有以下表现: 1.检查门锁 无论是早上出门后还是晚上入睡前,不再去检查一遍门锁是不行的:万一门虚掩着呢?万一只是撞上了门呢?万一钥匙忘了拔下来呢?万一……总之不看一下是难以放心的。 2.坐靠里朝外的座位 独自一人进饭馆或者酒吧时,是不是马上就奔向一个比较靠里且面向门口的座位?说不清在担心什么,但是这样坐下心理踏实多了。要是只能坐门边或者背对门口,一顿饭就会吃得很忐忑。 3.经常换密码 银行密码一月一换,换到最后自己都不知道用的是哪个密码了。网上银行就换得更勤了,谁叫木马、黑客那么多呢?每次在网上购物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改密码。 4.开灯睡觉 大多是从小养成的习惯。怕黑睡不着,爸妈又不能陪着睡,只好开盏小灯。一来二去就改不掉了……不过长期下来电费貌似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 5.睡觉抱东西 不抱个东西睡就不踏实。冬天好说抱着被子,夏天抱什么呢?安全感和凉爽不可兼得啊! 6.家中预备应急物资 把方便面、矿泉水、医药包往家里囤,每个房间都要备好,心里总想着万一地震被压了就能靠这撑上十天半个月……不过家里明显感觉挤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做批发的呢。 7.关心人事调动 只要公司关于人事调动有个风吹草动,就开始提心吊胆议论纷纷,生怕自己在领导眼里是吃草不产奶的牛给裁了…… 8.渴望结婚 恋爱一个月,"咱们结婚吧!"因为太怕这一次又无疾而终,太怕这一次对方或者自己又中途变卦,太担心种种不测,于是用婚姻给自己的爱情上把锁! 9:心里希望有个人保护你 因为经常被人欺负,或者哪怕是一次对你伤害最深的欺负,比如说被家人殴打,他心里就真的很害怕,令你不寒而栗,这时候你就真的想要找到一种被人保护的感觉,所以你就像找一个人保护,所以女生为什么要嫁给男生,有时候男生也会喜欢上男生,就是因为被保护的人希望找到可以保护自己的人。 导致不安全感的思维模式 不安全感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然不安全感的病因十分复杂,但是人们的思维模式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负面的思维方式会导致人们对自己、他人和世界的看法变得消极,进而引发和加重不安全感。了解导致负性情绪的思维模式,能帮助我们正确积极地制定应对策略更好地应对负性情绪。 1、无助感思维模式:无助感思维模式是一种长期存在的消极思维方式,患者认为自己对生活中的事件没有任何控制力,无论做什么都无法改变现状。这种思维方式使人感到无望和无力,从而减少了内心归属感,加重了不安全感。应对策略包括培养积极的自我评价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2、拔河思维模式:拔河思维模式是一种将生活看作是一场与他人竞争的比赛的思维方式。患者常常把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对自己的不足感到焦虑和自卑。要应对这种思维模式,需要培养自我接纳和积极的自我价值观。 3、过滤思维模式:是一种将注意力过度集中在负面事物上的思维方式。患者往往忽略了生活中的积极和正面因素,只看到负面的一面。对抑郁症患者来说,重塑积极的思维方式非常重要,可以通过记录积极事件和感激日记等方式来改变过滤思维。 4、极端(绝对)思维模式:是一种将事物过分绝对化的思维方式。患者常常以黑白分明、非此即彼的方式看待问题,缺乏灰色地带的思考。培养相对主义思维,学会看到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可以帮助改变这种思维模式。 5、反刍思维模式(rumination):反刍思维。顾名思义,就像食草动物把吃进去的草料再返回嘴里反复咀嚼,然后,再慢慢咽下去一样。对过去的经历、决策或情感进行深入剖析。当我们陷入反刍,可能是在为一个错误的决定懊悔,或者是在为一段未竟的感情惋惜。我们会问自己:“如果我当时……会怎样?”“我是否可以做得更好?”这种反思并非无意义的自我苛责,而是自我提升的催化剂,让我们有机会学习,成长。然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多把反刍思维指向反复关注自身消极情绪以及相应事件的思维方式。所以,反刍思维并不总是阳光明媚。过度的反刍思维使人们过度消耗精神能量:反复回想自己的错误会让自己陷入内耗,让我们的精力注意力都飞速下降。使个体被动,沉浸在负面想法中无法自拔,难以建立社交关系:总是对自己增加负向自我关注,增加内心对社交的焦虑,就像吞食了过多的忧虑,可能会变成一种焦虑的源头。让我们陷入自我怀疑的泥沼,无法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导致不安全感,影响我们面对当下的勇气和决心。 6、预测思维模式:是一种过度担心未来的思维方式。患者常常预先设想最坏的结果,并对此感到焦虑和恐惧而导致内心不安。 7、 完美主义思维模式:是一种追求完美和对自己和他人要求过高的思维方式。患者常常对自己的表现感到不满意,从而产生自卑、焦虑和不安全感。 缺乏安全感的原因:缺乏不安全感的原因: 不安全感的外因:1.不确定感或不可控制感,所谓“天有不测风云”,其重点就是说危险的发生具有不可预测性,这种不可预测性会让人感到特别的不安。 2.不完善感,因为当一件事情即使是比较保险的,但是只要不完善,不可控制,只要存在“万一”,人们就不会放心,就会产生不安全感 。 不安全感的内因:1、缺乏自信心:对于那些过度缺乏自信、不相信自己能力的人来说,他们往往会出现严重的缺乏安全感等情况。这些人可能担心自己无法胜任工作或任务,或者认为自己无法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标,这都可能导致不安全感。2、心理身体因素:如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曾经遭受过严重的心理或身体伤害,比如虐待、性侵或车祸等,他们可能会对外界环境和社会存有戒备的心理,这可能导致不安全感。3、心理依赖性:有些人会对某一个人或一类人存在心理依赖,他们希望被别人关注并获得关注和认可。当他们感觉到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或者认可时,他们可能会出现害怕等症状,产生不安全感。 1、我们的不安全感恰恰来自从小到大对安全的认知。长辈总告诫我们什么样的工作安全,什么样的人可靠,什么样的处事方式安全,于是我们便朝着这些方向去寻觅,结果发现事与愿违。其实一开始我们就错了,错把目光放在了“外部”而不是“内部”,放在了现象而不是觉悟。安全感别人给不了,必须自备若干。真正的安全感只可能来自于一个地方,那就是你的内心。有安全感的人不一定占据着社会上最稳固的资源,但一定占据了这样的天赋——“不在乎有的,不惦记没的,不害怕失去的,不追求强扭的。觉得什么都是自己的,万一什么都不是了也无所谓。对得到适可而止,对失去心无畏惧。 2.不确定感或不可控制感,所谓“天有不测风云”,其重点就是说危险的发生具有不可预测性,这种不可预测性会让人感到特别的不安。 3.不完善感,因为当一件事情即使是比较保险的,但是只要不完善,不可控制,只要存在“万一”,人们就不会放心,就会产生不安全感 。 导致不安全感的客体 1.人类以外的事物或事件,如意外事件、疾病 2.人类成员自身,如打架、杀人、抢劫、强奸等 。 缓解不安全感的非理性表现 1.过度控制:这种过度控制有控制别人和控制自己两种表现形式。控制别人是指即使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对的,也要逼着对方给自己答案。为了获得某种意义上的安全而竭尽全力,但在获取安全的过程中,却事与愿违地将自己推向了不安全的边缘。控制自己是指控制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在极端的情况下,人们甚至想通过控制自己的表现去控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做法。当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做法不符合自己的预期时,就会感到绝望,然后再变本加厉地试图控制自己。这样就会让自己在他人面前变得更加紧张不安,对人际关系敏感,极端表现形式就是社交恐惧症。 2.创建属于自己的“个人迷信”:是人们指望通过某些做法来控制、把握、支配那些个体本来无法把握或没有信心把握的事情,以此缓解内心的不安全感。比如,睡觉前如果将鞋子的方向摆正了,睡眠效果就好,摆不正睡眠效果就不好。 3.逃避或不愿意面对现实:比如对自己的工作能力缺乏自信,在单位发生人事变化之前辞职,这样就不会经历被辞掉的尴尬 不安全感对人的影响 增强安全感的好方法 也许明天疾病就会从天而降; 也许明天行业就会一夜蒸发; 也许明天他突然就不爱我; 没关系,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所有, 而这所有的付出必定有其价值; 此外,我也做好了一切准备, 准备好了面对一切可能会发生的...... 安全感是个体的一种主观感受和体验,与个体所处环境具有关联性。同时,安全感更大程度上是个体的内在心理状态,事实上不安全感是人类共同的特质,只是不同的人程度不同而已。安全感水平不同的人对来自外界的刺激的行为反应不同。安全感应该由个体的内部生发、自我滋养,支持个体在应对外界纷繁复杂具有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稳定性。的变化时,维持自身心理状态稳定、主观体验良好。安全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如何建立安全感呢? 安全感缺乏安全感其实是种放大心理,把自己的负担放大,把后果的痛苦放大,所以没有安全感的人对“失去”看得格外严重。没有什么是固定属于谁的,财富、地位、权势和情感无一例外。唯一属于我们的是自己的感知和经验,或许可以说“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来自于对人生不安全感的充分体验”。 适度放弃,轻松获得;有时候,为了追求安全感,我们不得不放弃一些东西。比如,你明明知道晚上吃辣的容易消化不良,但你还是义无反顾地大快朵颐,这时候,放弃对美食的执着就是为了获得身体的安全感。古人云:“破财免灾”; “失之东隅,得之桑榆 ” ;“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记住:天无绝人之路,地有好生之德。花有荣枯之期,水月无尽之流。 生活在别处 安稳在心中:我们的不安全感恰恰来自从小到大对安全的认知。长辈总告诫我们什么样的工作安全,什么样的男性安全,什么样的处事方式安全,于是我们便朝着这些方向去导觅,结果发现事与愿违。其实一开始我们就错了,错把目光放在了“外部”而不是“内部”,放在了现象而不是觉悟。安全感别人给不了,必须自备若干。 真正的安全感只可能来自于一个地方,那就是你的内心。有安全感的人不一定占据着社会上最稳固的资源,但一定占据了这样的天赋——“不在乎有的,不惦记没的,不害怕失去的,不追求强扭的。觉得什么都是自己的,万一什么都不是了也无所谓。对得到适可而止,对失去心无畏惧。 学会选择并负责:加拿大心理学家威廉·布列茨认为,安全感是人在自然奋斗中主宰行动并对行为后果负责的过程。可见,做出自己的选择,完成目标并对选择的结果负责,可以使个体获得掌控感进而促进个体内在安全感的构建。 我们通过正念冥想、呼吸练习、身体放松,体育锻炼等方式培养应对压力的能力:来强大自己,缓解压力,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提升安全感。 培养生存技能,建立现实基础:安全感的建立需要一定的现实基础,一般情况下,朝不保夕、风餐露宿、居无定所的生存状态很难会感受到安全。培养基本的生存技能,是建立安全感的现实基础。虽然安全感核心在“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但是客观世界依旧是主观体验的基础,为自己营造稳定、安全、有秩序的生存环境,有助于安全感的建立。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所以,物质上的安全感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想要真正的放心,你必须具备物质上的安全感,也就是得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且收入稳定不为吃穿住行等生活所需发愁 ,这是一条相当重要的因素。 最近网络上流传着一句话:“如果没有很多很多的爱,那就要很多很多的钱。”许多人为了追求这种安全感,不辞辛劳地工作,拼尽全力去赚钱。他们认为当自己能够买得起商场里的所有商品时,就能够获得真正的安全感。但是,即使拥有万贯家财,有的人仍然会感到缺乏安全感。金钱无法填补人们内心的空虚和孤独。我们经常听到身边的人说,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有安全感。真正的安全感应该源于自身。 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要忽视内心的需求。我们需要更多的爱和关心来支持我们成长。不要忘记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找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真正稳定不离不弃的不是物质和他人,而是自身抗风险的能力。即使有一天所有人都离你而去,你依然无所畏惧这就是来自你本身的能力。学会应对压力,是建立安全感的关键。 1. 时刻关注自己,学会察觉自己的情绪,增强自我认知:情绪有好有坏,我们每个人都有情绪。但是当不好的情绪出现的时候,我们要及时发现,然后去调整,治愈。不要放任情绪泛滥,不然很容易导致你的不安。学会察觉自己的情绪,当我们愤怒,高兴,失落或者悲伤的时候,我们能及时去了解背后情绪产生的原因,想法不等于现实:有时候,人们会为了一些虚无的担忧、想象而感到惊恐。为了渡过这些担忧,我们需要学会分清现实与想象。当你为想象中的东西而担忧时,你可以问自己,“这真是事实吗?”,并找到证据来支持或反驳这种想象。只有将想象与现实分开,才能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减少不必要的担忧。 了解到我们的真实需求和想法,然后去满足,去找东西来平衡这种情绪。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我们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克服困难和挑战。同时,我们还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这样我们就能迈出一大步,变得勇敢。塑造积极的价值观:一个积极的价值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从而建立起稳固的安全感。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关注自己的内心成长和发展,追求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方法二:学会关心自己,满足自己的需求,完善人格,建立独立安全感: 有一些人的安全感是来自于别人,他们通过去讨好别人的方式在别人那里获取安全感,这种方法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因为安全感是要靠自己给予的。如果寄托在别人身上去得到安全感的话,那当这个人离开或者是对你冷淡了以后,你就失去了安全感,从而感到恐慌,不认可自己。所以要试着静下心来问问自己,自己是怎样的人,自己想要什么,当你弄懂自己的想法以后,就不会感到不安了。 建立完善的人格被视为“自我成长”的终极目标。拥有完善的人格,意味着对“自我”有稳定的确定感,可以抵御因外界环境、评价发生变化时产生的焦虑和不安感;拥有完善的人格是建立独立安全感的重要基础,“独立”意味着个体的安全感由其内部产生,不依赖外界环境或他人,具有稳定性和恒常性。 方法三:学会认可自己 许多时候,我们内心的不安全感,并非是外界带来的,而是来源于我们对自己的责难。但是此刻,我不是想要你放下自责,自责是不容易放下的。既然如此,不妨我们深入到自责的情绪当中,去看看这个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昨天,我就经历了一番自责,原因是当我打开自己的咨询页面时,发现可预约时段是全部关着的。那一刻我想的是,我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不小心关掉了所有时间呢,这让来访者还怎么预约我。尽管我立即又把时间添加了上去,但是责备的声音并没有停止。不仅如此,自责的声音还在放大,我联想到自己各种没有做好的事情,得出一个结论:我不是一个好的咨询师。 尽管我知道,一些声音是非理性的,但是似乎感觉才更为真实,感觉就是我犯了错,我不该犯错,想到这里,我的心是沉重且不安的。 自责就是这样发生的,从一件小事,延伸到许多事,再到对自己整个人的否定,之前良好的感觉瞬间倒塌。 我感受到自己在紧紧的抓住失误的自己不放,这个时候,我离自己这么近,我要如何将自己与自己分开,我要如何带自己走出自责的感受呢?我无法劝解自己说没关系,这样的声音对我不起作用。此时,我给了自己一个新的视角,那就是也许,我在用自责的方式在保护自己。就像一个父母在批评自己的小孩,他不过是在用笨拙的方式表达着对孩子的关怀。除此之外,自责还有别的什么意义吗?我在寻找。 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次自责的体验,会帮助我了解自责的发生,我在仔细的体会,自责的每一个片刻里,内心的所感所思。就这样,内心的不安感、沉重感与紧张感在一点点的松解。你无法左右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可以左右的是你如何对待自己。自责也是一个人对待自己的方式,对于有的人来讲,他就是会忍不住就对自己发飙,我常常会说,自责的状态会削弱我们自身的力量和信心。 通过昨天的体验,我意识到自责其实也不要紧,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深入的去了解自责,去关注自己的起心动念,然后再从自责的情绪中走出来。 没有安全感的人,他们往往很在意外界对他的评价,从而忽略了对自己的认知。一个懂得认可自己的人是自信的,因为他知道外面的评价与他没有任何相干。没有安全感的人太依赖外界的眼光来衡量自己的价值。他们往往不够信任自己,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感。所以一个人想要增加自己的安全感,必须要去重新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学着自己去评价自己,然后从心底认可自己的存在价值。 在多数时候,我们是在使用自己的各种功能的。我们更关心的问题是我们有没有把自己的功能和价值发挥好。 2. 社会关系的安全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稳定性是一个人安全感的关键因素之一。当你有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交网络,你会感到更加安全。在构建这个社交网络的过程中,需要积极主动与他人沟通,成为一个主动与他人交往的人,可以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兴趣小组等,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多交友,睦邻里,不得罪人,不伤害人,坦坦荡荡做人,实实在在做事。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动,是建立安全感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需求,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选择。同时,我们还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让他人了解我们的需求和期望。 缺乏安全感的人在人际关系中常因收不到及时的回应,担忧关系的崩坏,表现出回避、退缩,甚至是离开关系。训练耐受一定水平的焦虑,尝试小的“冒险”,体验“幸存”有助于建立安全感。比如,当对方没有及时回应时,尝试耐受焦虑,试着相信对方虽然没有及时回应,但依旧是在意、关注你的,当耐受过焦虑后,感受到对方的回应、关心,知道关系依旧是良好的,体验到“幸存”。经历这一过程,可以修正“想象灾难——感到焦虑——回避逃跑”这一典型的缺乏安全感的行为模式,建立新的、安全的行为模式,实现安全感的重建。 学会放弃与放下 安全感低的人,更容易关注的是消极的、负面的信息,甚至,他还会放大负面信息及痛苦。别人对他的一个眼神,一个评论;丢了或者弄坏了一点东西,都会让他久久不能释怀。所以没有安全感的人对他人的评价或 “失去”看得格外 重要。殊不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适度放弃,轻松获得,上帝关上了一扇窗,也会为你打开一扇门,天无绝人之路的道理。没有什么是固定属于谁的,财富、地位、权势和情感无一例外。唯一属于我们的是自己的感知和经验,或许可以说“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来自于对人生不安全感的充分体验”。有时候,为了追求安全感,我们不得不放弃一些东西。比如,你明明知道晚上吃辣的容易消化不良,但你还是义无反顾地大快朵颐,这时候,放弃对美食的执着就是为了获得身体的安全感。 当有人不高兴了,他会认为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对负面情绪以及错误的过度关注,使他无法松懈自己,仿佛暴风雨随时都可能会到来。这种状态,是对自我保护功能的过度使用,渐渐地,它也会成为一种惯性。我发现,有一些人,对于善意的,美好的内容是忽略和屏蔽的,因为负面的才会让他感受到真实,而积极正向的东西,他是不相信的。如果我们-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培育 培养 安全感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老金】。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老金】,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老金】。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老金】,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