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电子教案.pdf
《基础心理学电子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心理学电子教案.pdf(10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基础心理学电子教案第一章心理学概述-3-本章要点:1.心理学及其研究对象;2.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与任务;3.心理活动的生理 基础;4.心理学的实质;5.心理学流派;6.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作业:心理学流派简介(任选一个流派)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过程也称认知过程,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情绪、情感过程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所认识的事物、所做的行为以 及对他人和自己的评价产生的态度体验。为了改造客观世界,一个人有意识的提出目标,制订计划,选择方式方法,克服困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心理活动过程,就是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 人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态度。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 观等。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组合,它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精神面 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心理状态是从心理过程到 个性心理特点形成的过程中一种相对持续的状态,她处于过度阶段。如:注意、灵感、心 境、犹豫不决等等。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进行中形成和表现的。心理过程的形成受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和制约。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也是密切联系的。心理状态具有稳定性,但更具有可变性;个性心理特征则更显示出稳定性。(演变:漫不经心一粗心大意;影响:内向、自尊一自 责)第二节心理的实质一、心理的发生从种系发生的角度看,凡具有一定神经系统的动物都有相应的心理活动,也就是说,动物发展到阶段,在机体上出现了神经系统,就开始产生了简单的心理现象。1、物质的反映属性:一个物体受到外来的影响,就以某种状态的改变来回答这种影 响。特点: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岩石风化、摩察生热、地壳运动、金属氧化等)2、生命物质的感应性:生物体对于跟它的基本机能有直接关系的外界一向的反映。-4-特点:生物体以一定的变化来回答外界的影响,以便能够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保持与环 境的平衡,维持生存(进食、同化、异化、防卫等)。(1)生物体发展到不同的阶段,其感应性的表现形式也不同。植物界:对单向环境刺激引起的定向运动。单细胞动物:能朝向食物运动,趋利避害。譬如草履虫和变形虫。其根本原因在 于身体结构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内浆和外浆,这是动物神经系统发生的前奏。属 于与基本生活机能有直接关系的生理反应而非心理活动。环境变化f生活条件变化一动物进化多细胞动物:身体的组成部分分化一特殊细胞一感受器一运动器官一神经系统一 感应性进一步分化。特点:不但能对具有直接生物学意义的刺激作出反应,而且能对那些只发出对有机 体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信号作出反应。这种对信号刺激进行反映的新的机能,就是心理 的反映形式。感觉阶段:无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 腔肠动物其特点是已经明显具有感觉细胞、运动细胞和神经系统的分化;每个神经细胞有丝状 突并联合成网,形成网状神经系统,具备反射弧的初型。如水娘、水母。环节动物出现了梯状神经系统,但头部神经节更是比较集中,是脑的最初形式,能感知周围固 体振动、分辨光暗,有了暂时联系的能力,是心理反映形式产生的标志。因此,动物心理 始于环节动物。如蚯蚓。节肢动物已经形成了较高级的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因其头部、胸部和腹部各有一个大 的神经节,并形成一条神经索,故称节状神经系统。但是,它们单一刺激或刺激物的个别 属性发生反映。如蜜蜂、蜘蛛等(蚂蚁靠触角对化学气味反映;蜘蛛靠触觉对网的振动进 行感受;)知觉阶段:低等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特点:能反映完整的对象和对象之间的联系,对复合刺激物能作出反映。如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鱼类,产生了神经系统和脑。有些鸟类还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思维的萌芽:高等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特点:能对某种对象的各种属性进行综合的反映,脑的不同部位出现了机能的分化。主要指捕乳类。食肉类、灵长类。-5-二、发展的规律 如:儿童动作的发展(整体到局部;中央到边缘;上到下;大肌肉到 小肌肉;无意识到有意识);儿童道德的发展(他律到自律;效果到动机);思维的发展 三、科学的心理观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1、人的心理是物质运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心理的器官。从种系发生的角度从个体发育来看从黑猩猩到现代人的脑重:黑猩猩:400g;大猩猩:540g;猿人:8501000g;现代人:14001500g;从婴儿到成人的脑重:新生儿:390g;9个月 以后660g;2岁半到3岁9001000g;7岁1280g;12岁接近成人1400g左右。现代科学研究积累的资料增加了佐证说话中枢在额叶,受损伤就不能说话或说不出成句的话,也不能很好地根据言语信 息调节自己的行动;阅读中枢在枕叶,受损伤,随视觉正常,但看不懂文字的意思;边缘系统受损,情绪活动、内脏器官的活动、短时记忆、寻食、防御、生殖行为均受到影 响;从清醒安静到深睡:o-B-e-Y波动2、心理现象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只有客观事物作用于脑,才有心理现象。有脑,无客观刺激,无心理现象;有客观刺激,无脑,也无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来源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现实(自然和社会)人的心理来源于客观现实,主要是社会现实人的心理发展主要受到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兽孩)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按照内容来说是客观的,按照形式来说是主观的。4、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积极能动的四、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神经元功能:兴奋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整合的功能:整合各方面传来的兴奋,使之加强、减弱和抑制;传导的功能:把整合后的信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经由轴突传向下一个神经元。神经元兴奋和冲动的传导有两种形式:电传导:同一神经元内的传导;化学传导:神经 元之间的传导。二、突触(S ynaps):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特化的相接触部位,是神经元在机能上 发生联系的部位,是信息传递与整合的关键。-6-三、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1、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2、神经冲动的电传导四、神经系统脑功能的各种学说:定位说;整体说;机能系统学说;模块说半球功能单侧化: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活动既有相互独立的特殊性,又有相互配合 的统一性。就某一具体的皮层高级功能而言,一侧半球起着另一侧半球起不到的优 势作用(仅强10%左右),单侧化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不是天生的,而是出 生以后逐渐获得的。单侧化随语言的发展而出现,年龄较小的儿童在单侧化尚未完 成时,左半球遭损伤后,其言语功能可由另一半球代替。单侧化的表现:1、在言语功能上:语言的优势半球与左半球关系较大2、在信息加工方面:左耳对非言语刺激(如音乐)辨别准确(右脑);右耳对言语刺激辨别准确(左脑)。文字材料呈现在右视野易认识,说明左半球对文字材料占优势;非文字材料呈现在左视野易认识,说明右半球对非文字材料占优势;3、在分析和整体认知方面:左半球属于分析性的,抽象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较强,较少依赖于环境信息;右半球属于整体性的,比较重视信息的整体性,根据刺激的完形进 行判断,擅长表象信息加工、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4、情绪方面:左半球处理、管理积极情绪,右半球则相反。但在情绪的识别、表达 和有关行为的控制上,右半球占优势。5、性格特征:左半球活动超过右半球者往往乐观愉快,反之,则抑郁忧伤。研究发现:10个月婴儿的大脑活动模式倾向可能标志着终生的性格。研究同时显示,10个月婴儿离开母亲哭泣时往往右半球活动较强,不哭时左半球活动较强。6、记忆方面:意大利一家科研小组通过反复研究确认,在人的大脑中存在着“掌握记忆的特殊区 域”,他们分布在大脑的左、右两侧。位于大脑左半球的记忆区主要负责临储存新信息的 任务,而位于大脑右半球的记忆区主要负责把可利用的信息进行记忆化处理。五、反射与高级神经活动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来说,是脑的反射活动。著名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用条件反 射的方法对动物进行系统的研究,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从宏观上阐明了大脑的活动 规律,对人脑和行为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匕反射(Reflex)-7-基本概念反射: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客观刺激物所做的有规律的反应。谁的功能?原因是什么?结果是什么?规律是什么?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感觉器官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由感觉(传入)神经传 入中枢(脑和脊髓),再由运动神经(传出)神经传达到效应器(肌肉、腺体等),最后产 生反应。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机能的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 和效应器。反射环:实现反射活动并包括反馈环形通路的机能结构。有机体作出一项反应或回答后,反射活动并未终止,反应本身和所产生的结果,又可 以作为原因而引起一定的神经冲动返回大脑,大脑根据反馈回来的信息对应答行为进行检 查校正,使反馈更加准确。所以,实现反射活动的结构不是一个简单的反射弧,而是一个 复杂的有环形回路的反射环。匕经典条件反射的形成条件反射形成的条件:无关刺激物(铃声)要比无条件刺激物(食物)稍前或几乎 同时出现,才能变成条件刺激物,引起条件反射;必须用非条件刺激物(食物)多次强 化;必须作用于健康、觉醒的有机体;无其它干扰性刺激。匕条件反射的抑制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兴奋过程是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或加 强相联系的;抑制过程是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的。二者既相互对立,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条件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但有时随环境条件的变化,已经形成的条件反 射会减弱甚至消退,这就是条件反射的抑制1.非条件性抑制:外抑制;超限抑制(保护性抑制)2.条件性抑制(内抑制):消退抑制;分化抑制:有机体辨认活动的重要基础;延缓抑制匕条件反射的系统性生活、学习中的条件反射不是单一的,而是一系列的。动力定型:按一定顺序出现的一系列刺激和反应经多次反复而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 系统。特点是:定型化、自动化、概括化、稳定性、可塑性(譬如体操动作、不良习惯等)两种信号系统条件反射就是信号反射,条件反射的形成就是一个条件刺激物成为无条件刺激物的信-8-号,从而引起无条件刺激物所产生的反应。条件反射系统也就是信号系统。人类有两种信 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是以可直接感知的具体刺激物为信号的条件反射系统。特点是:人 与动物共有;是对现实中可直接感知的具体事物的反应。第二信号系统是以语言为信号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特点是:人类特有;是对事 物概括性的反映;语言是信号的信号,反映事物有间接性。注解:第一信号系统是第二信号系统形成的基础;第一信号系统是第二信号系统的 调节者,第二信号系统不断地接受第一信号系统的矫正而愈来愈正确与充实,从而保证第 二信号系统不脱离现实。同时,第二信号系统又以其本身非常灵活的机能不断地补充、替 代或指导第一信号系统。第三节心理学性质、任务与研究取向一、心理学的性质交叉(边缘)科学,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二、心理学的任务1.描述 心理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目的在于其对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状况作出准确的 描述。这是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例如,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经常需要描述被试的 思维发展水平、学生的能力状况、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在团体中的社交地位、被试的性 格特征等基本情况,只有在正确描述了这些状况的基础上,才可能进一步揭示现象或事物 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成因。2.解释 这个目的的作用是对心理和教育现象的活动过程与特点的形成原因、发展 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等做出说明。如果说描述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的话,那么解释就是 说明“为什么”。例如,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记忆能力回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皮革马利翁”效应?等等。解释这些问题,就需要借助心理学的科学理论 作出回答。3.预测 预测是根据建立起来的某一科学理论,通过一系列的逻辑推理,对研究对象 以后的发展变化和在特定情境中的反应做出推断的过程。科学理论是正确预测的重要工 具。例如,根据行为主义“强化理论”,研究者可以预测,如果某一行为在发生之后受到 奖励,就会怎加这一行为发生的概率。4.控制 心理科学研究的最高目标是控制,也是最难以达到的目的。控制就是根据科 学理论操纵研究对象某一变量的决定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使研究对象产生理论预期的-9-改变或发展。例如,欲增加儿童的助人行为,就可依据强化原理,通过对偶然出现的助人 行为的奖励,达到助人行为频率增加的目的。控制也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三、研究取向心理学各流派简介第四节研究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一、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研究者要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反映 事物。对心理学的研究来说,就是要从心理活动产生所依存的客观条件及其表现和作用来 揭示心理的产生、发展的规律。由于人的心理活动纷繁复杂,很容易产生猜测、武断和 片面的错误,因此,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更应注意遵循这一原则。2.发展性原则: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永远处于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之中,作为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的心理活动,当然也不可能是固定的、静止的。不仅如此,人脑这 一心理活动的物质承担者,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这就要求研究者必须遵循发展性原则,历史地研究人类的心理活动规律,包括研究人类产生以前动物的心理特点和发展变化的规 律。发展性原则是把心理活动看作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因此,是一个强调在发展中研究 心理 活动的原则。在发展中研究心理活动,就是要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发展阶段上的心 理的发生和发展。一个人从初生到老年,每个阶段都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研究心理活动,不仅要阐明人以往已形成的一些心理品质,也要阐明那些正在形成和刚刚 表现出来的新的心理特点,并且还要预测可能会出现的心理特点,以便创造有利条件,让 其顺利发展。3.系统性原则。4.实践性原则:一方面要求心理学要研究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另一 方面要求应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5.教育性原则:强调研究学生心理的目的 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学生,其研究成果要为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服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 量服务。6.伦理性原则。二、心理研究的主要方法G8 观察法(observation method)自然条件下对行为进行系统观察分析而得出规律适用条件:优点:保持自然性和客观性-10-缺点:难以重复验证;难以精确分析;研究现象没有出现;观察容易 各取所需GS 测验法(measurement method)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基本要求:G8信度:测验的可靠程度8效度:测验的有效性优点:对心理现象进行量化分析;同时分析多个变量的相关缺点:难以推出因果性的结论GS 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种类:8实验室实验: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8自然实验:在正常的生活情境中进行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优点:设计严密,具有可重复性;研究有主动性,可得出因果结论GS 个案法(case method)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优点:收集资料深入详尽缺点:适合个别情况,难以推广运用8其它方法调查法;临床法;作品分析法第一章 注 音-11-本章要点:1注意的概念和特点;2注意的种类;3注意的理论;4注意的规律性 自学思考:如何利用注意达成有效学习?第一节心理状态概述一、心理状态的概念苏联心理学家比门.列维托夫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与个性 心理特征三种形态。心理过程是不断变化着的、暂时性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稳固的,而心 理状态则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是联系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的过度阶段,既有暂时性、又有 稳固性。心理状态是指人在某一时刻的心理活动水平。心理过程都是在一定的心理状态的背景 中进行,都表现为一定的心理状态,心理状态的不同,可能使心理活动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性,如注意的分心与集中;思维的明确性、迅速性和“灵感”状态;情绪的激动与沉着;意志方面的果断与犹豫;一个人在一定时间里是积极向上还是悲观失望,是紧张、激动还 是轻松冷静等。特点:动态性;直接现实性;综合性第二节 注意一、注意概述次概念: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的特点:指向性:即 注意的对象或中心,是指人在每一瞬间,其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 略了另一些对象。集中性: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次注意的意义3注意对心理活动起着积极的维持和组织作用,使人能及时地集中自己的心理活动,清晰地反映事物,更好地适应环境,并改造世界。0注意是掌握知识,从事实践活动必不可少的条件。荀子:君子一教,弟子一学,亟成。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把注意形象地比喻为通向心灵的“唯一门户”,知识的阳光只 有通过注意这扇门户才能照射进来。马克思:“在劳动的全部历程中,他还必须有那种有目的的意志,也就是要把注意 集中起来。并且一种工作的内容和进行方法对劳动者越少有吸引力,他越是不能把这个工-12-作当作自己的体力和精力的活动来享受,这种注意就越是必要。”总结:注意的功能:选择、保持、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二、注意的生理机制朝向反射与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的建立注意是一种朝向反射:是由情境的新异性所引起的一种复杂而又特殊的反射,它由 新异刺激引起,并伴随着无关运动的停止。刺激物一旦失去新异性,朝向反射也不 会发生了。注意状态下,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便产生一个优势兴奋中心,而临近区域则处于不 同程度的抑制状态。“如果能够透过头盖骨来看,如果大脑两半球具有优势兴奋性的地方能够发光,那 么,我们在思考着的有意识的人的脑中,就会看见一个发光的斑点是如何地沿着他的大脑 两半球移动着;这个斑点的奇妙而不规则的轮廓,无论在形式或大小上都经常地变化着,而且这个斑点是被大脑两半球所有其余空间内或深或浅的阴影围绕着。”一巴甫洛夫 三、伴随注意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1、适应性运动“举目凝视”、“呆视”、“侧耳倾听”表现为感官朝向刺激物。2、无关运动的停止3、呼吸运动的变化轻微而缓慢;呼与吸的比率发生变化,一般是吸短呼长,当注意高度集中时,出现屏 息现象。4、紧张时的心跳加速,牙关紧闭,握紧拳头。:注意通过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并伴随某些特殊的动作。注意和外部表现并不一一对应。四、注意的种类(一)不随意注意: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刺激物自身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一声巨响、一道强光、一种浓烈的气味无意注意基本上服从刺 激的强度规则,但也有例外。实际上,在无意注意中,起决定作用的往往不是刺激 的绝对强度,而是刺激的相对强度,即刺激强度与周围物体强度的对比。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强度、颜色、形状、大小、持续时间等等。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流星、霓虹灯、活动玩具等-13-刺激物的新异性:个体本身的状态同样的事物,可引起有的人注意,另外的人则不然?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人当时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心境;疲劳等(二)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主动地服从于既定的目的或任务,受人的意识的自觉调节和控制。此时,客观 刺激并不一定吸引人的注意,但又是应当去注意的事物,这就需要有一定的意志努力。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加深对活动的目的或任务的理解培养间接兴趣合理地组织活动,把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有助于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b提出问题有利于加强注意,根据任务的需要,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经常提醒自己保持注意历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做斗争。(三)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 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心理机制一信息加工视域中的注意理论(一)注意的选择功能20世纪6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对注意的选择功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 模型。这些理论解释了注意的选择作用的实质,以及人脑对信息的选择究竟发生在信息加 工的哪个阶段上。G8过滤器理论(瓶颈理论、单通道理论)早期选择模型3人物:布罗德本特(英)(1958)G8观点:8神经系统在加工的容量方面是有限度的,不可能对所有的感觉刺激进行加 工。8当信息通过各种感觉通道进入神经系统时,要先经过一个过滤机制。只有一 部分信息可以通过这个机制,并接受进一步的加工;而其它的信息就被阻断 在它的外面,而完全丧失了。8过滤器位于语义分析(知觉)之前。-14-力困难:无法解释人对有意义材料的信息加工和注意分配等现象。次衰减理论一中期选择模型8人物:特瑞斯曼(美)(1964)8观点: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 了,而不是完全消失。假定长时记忆中已储存的项目具有不同的激活阈限。8外周过滤器位于语义分析之前,对刺激给予不同程度的衰减而不是完全阻 断;中枢过滤器在语义分析之后,它是根据在回答反应组织中起着巨大作用 的范畴、语义特征进行选择的。8过滤器与衰减理论的共同之处:主张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容量有限;都假定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对信息的充分加工之前。力后期选择理论(完善加工理论、反应选择理论、记忆选择理论)8人物:多伊奇(1963),诺曼(1968)8观点:所有输入的信息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经受到充分的分析,然 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的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 段。8过滤器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事实上,该模型假定信息到达了长时记忆 并激活其中的项目,然后竞争工作记忆的加工。次 贡献和困难:很好地解释了注意分配现象,因为输入的所有信息都得到了加工;能 很好解释特别有意义的信息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此类项 目激活阈值是很低的。模型不经济,因为它假定所有的输入信息都被中枢加工,这就不能很好解释早期选择现象。次多阶段选择理论选择理论、衰减理论和后期选择理论都假设注意的选择过程发生在某个特定阶段上,着意味着信息加工系统是非常刻板的。约翰斯娟人(1978)提出了一个较灵活的模型,认为选择过程在不同的加工阶段上都有可能发生,这就是多阶段选择理论。其主要假设是:在进行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要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选择发生的阶段依 赖于当前的任务要求。由于强调了任务要求对选择阶段的影响,避免了过于绝对化的假设 所带来的难题,此一理论就看起来更有弹性。(二)认知资源理论前述理论在试图解释注意对信息进行选择的机制时都假设注意是一个容量有限的通 道,认为进入感觉器官的刺激必须经过它,才能够得到后续的加工。认知资源理论则是从-15-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注意,即注意是如何协调不同的认知任务或认知活动的。不同的认知活动对注意提出的要求不同。例如,熟练的司机可以毫无困难地边开车边 与别人交谈,但当交通非常拥挤时GS观点::注意不是一个容量有限的加工通道,而是一组对刺激进行归类和识别 的认知资源或认知能力。这些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对刺激的识别需要占用认知资源,当刺激越 复杂或加工任务越复杂时,占用的认知资源就越多。*当认知资源完全被占用时,新的刺激将得不到加工。输入刺激本身并 不能自动地占用资源,而是在认知系统内有一个机制负责资源的分 配。卡尼曼(1973)最初提出智源限制理论把注意看作是心理智源,认为对输入进行 操作的智源在数量上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任务没有用尽所有的智源,那么注意就可以指向 另外的任务。诺曼和博布罗(1975)扩大和精确化了智源的概念,区分出了两种类型的限 制:一种是作业成绩已经达到了最佳的水平,再增加努力也不可能提高作业成绩,这类任 务称为“资料限制”任务。另一类是通过增加更多的努力可以提高作业操作水平,这类任 务称为“智源限制”任务。(三)双加工理论8人物:谢夫林(1977)G8观点:。人类的认知加工有两类:自动化加工和受意识控制的加工。*自动化加工不受认知资源的限制,不需要注意,是自动化进行的。这 些加工过程由适当的刺激引发,发生比较快,也不影响其他的加工过 程。意识控制的加工受认知资源的限制,需要注意的参与,可以随环境的 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六、注意的特征注意的稳定性: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狭义:同一对象。有注意的起伏现象。广义:同一活动。保持总任务不变。分心:离开了当前应当指向和集中的对象而指向其它对象。这与无关刺激的干扰、单 调刺激的长期作用、不良的教育等有关。-16-注意的范围(广度):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影响因素:知 觉对象的特点。对象越集中、排列越有规律,越能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个人 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注意的分配: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例如:教师、汽车司机等注意分配是有条件的:熟练;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的关系很重要,如自拉自 唱、载歌载舞注意的转移: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带另一个对象或另 一种活动上去。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和引起注意转移的新 的对象(或活动)的性质思考:次注意的转移和注意的稳定性是彼此紧密联系的,注意的稳定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 的。决 注意的转移和注意的分配是彼此紧密联系的,每一次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分配也必 然地发生变化次注意的转移和注意的分散是不同的。第三章感觉与知觉-17-本章要点:1感知觉的定义;知觉与社会知觉的分类;2感觉与知觉的关系;3感觉 的规律性;4社会知觉中的偏见;5知觉的特征作业:怎样才能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影响?第一节感觉一、感觉及其意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意义:感觉是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开端;是维持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二、感觉的产生GS条件要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刺激物要有适宜的具有一定强度的刺激要有接受刺激的相应的感受器,并经由一定的分析器来完成各种分析器都是由反射弧前三个环节构成的:外周感受器是把外界刺激的能量转换为 神经冲动的转换器;神经通道把神经冲动传给皮层;皮层感觉中枢是感觉器官的终端部分,感觉即产生于此。8从种族的起源来看,感觉的发展是有机体积极适应环境的结果。譬如:人眼只能对一定范围的电磁波发生反应,从生物适应的观点看是合理的。人类 视觉的产生是眼睛对太阳散射在地面上的光相适应的结果。因为紫外线停滞在大气的臭氧 层中,对有机体的定向不起作用;红外线是人体内的射线,可以由身体的一切组织(包括 眼内壁)反射出来。而人眼如果对红外线有较高的感受力,那就会只看见眼睛内部,而看 不见周围的各种事物,人类的一切活动将不可思议!南美洲的四眼鱼的眼睛是适应浅水生活的结构,上半部分有透镜状的水晶体,下半部 分则是球状的。8感觉在个体身上的发展,与人的生活实践密切相关。工作要求不同,就要求有相应 的感觉机能状况。如音乐家高度精确的听觉;调味师发达的味觉和嗅觉;盲人发达 的触觉;内蒙古鄂温克族第二节感觉的规律-18-一、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sensitivity)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 灵敏程度。人的感觉能力可以通过训练加以提高(P53)。每个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 力(即感受性)是不同的(P53)O感觉能力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的。感觉阈限(sensory threshold)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绝对感受性: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之间呈何关系?差别感受性:刚刚能觉察出同类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觉察出同类刺激的最小差别量在中等强度般娜范围内,差别感觉阈限(【)与原刺激量(I)的比值是一个常数(K)o韦伯定律:K=AI/I二、感觉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光的暗适应:感受性提高光的明适应:感受性降低重量气味温度三、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同时对比:儿个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继时对比: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引起的变化四、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即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官 的感觉和表象五、后像: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并不随即消失,而是保持一个极短的时间的感觉现象 电影、动画、霓虹灯都是感觉后像正后像:后像保持原刺激所具的品质负后像:后像性质与原刺激性质相反六、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对其它感觉器官的感受性造成的 影响七、不同感觉的补偿:当某种感觉受损或缺失后,由其它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盲人的听觉和嗅觉可以达到“以耳代目”和“以嗅代目”的程度为什么?一各种刺激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19-第三节知觉一、概念与分类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参与下,对输 入的客观事物的感觉信息的命名、解释过程。感觉与知觉的关系区另I:感觉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感觉器官的生理活动以及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知觉是在感 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加以综合和解释的心理活动过程 感觉反应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和意义的解释 从严格意义上讲,感觉是天生的反应,而知觉却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从生理机制来看,感觉是单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是多种分析器活动的结果。联系:感觉和知觉同属认识的初级阶段,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知觉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是感觉的 有机综合感觉和知觉两者同时发生,合称感知分类年根据感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视知觉听知觉味知觉嗅知觉触摸知觉后空间和时间是物体存在的两种形式,运动又是一切物体的基本属性之一。所以,根 据知觉对象的空间特性、时间特性和运动特性,又可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 觉和运动知觉Q空间知觉:对物体的距离、形状、大小、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次距离知觉判断距离的条件单眼线索。遮挡(对象重叠):一个物体部分地掩盖了另一个物体,遮挡物体知觉为近些,被 遮挡物体知觉为远些。线条透视:同样大小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视像大的知觉为近,小的知觉为远-20-。空气透视:物体的清晰程度作为估计距离的一种信号受空气透明度的影响。天气晴 朗。空气透明度大,物体清晰,知觉时觉得近些。反之,由于天气阴暗,物体清晰 度相对变小,知觉时就会觉得远些。明暗和阴影:明亮的物体显得近些,灰暗和阴影中的物体显得远些。运动视差:头只要稍微一转动,物体与视野的关系就变了。这种由于头和身体的活 动所引起的视网膜影像上物体关系的变化称为运动视差。视野中各物体运动速度的 差异,是我们估计它们相对距离的重要标志。周围物体固定而观察者的头或身体移动时,由于在同一单位时间内不同距离的物体的 视角变化的差异(近物视角变化大,远物视角变化小),便引起相对运动的知觉:近物被 知觉为向相反方向运动;最近的物体向后移动较快,较远的物体向后移动较慢,遥远的物 体向观察者相同的运动方向移动。结构级差:视野中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大小和密度有层次变化时,也就提供了 人知觉距离的线索。水晶体的调节:有睫状肌的紧张度引起的水晶体曲度的变化也构成距离知觉的一个 线索。当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水晶体比较扁平;当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 紧张,水晶体比较凸起。但这个调节只在10米的范围内起作用。双眼线索。双眼视轴的辐合:在观察物体时,两只眼睛的视像落在中央窝这一视网膜上感受性 最高的区域,才能获得清晰的视像。为了作到这一点,视轴必须完成一定的辐合运 动:看近距离物体时,视轴趋于集中;看远距离物体时,视轴趋于分散。双眼视差:当注视一个平面物体时,物体的每一点都落在视网膜的对应点上,视像互相吻合。当注视一个立体物体时,由于两眼间距65 mm,两眼视像则不完全对应部位,这时左眼看 物体的左边多一些,右眼看物体的右边多一些。次形状知觉物体的形状是靠视觉、触摸觉和动觉来感知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影的形状,眼睛观 察物体时沿着对象轮廓进行运动的动觉刺激都是物体形状的信号;在用触摸觉感知物体 时,运动觉也起着重要作用。所有这些连续性刺激给大脑提供了物体形状的信号,经过大 脑的分析、综合运动就产生了形状知觉。海方位知觉是对物体的空间关系、位置和机体自身在空间所处的位置的知觉。主要由视觉、动觉 和前庭分析器来完成。-21-不同物种在方向定位中凭借的感官不完全相同:鸽子重要接受地球磁场的影响;蝙蝠 主要根据它自己飞翔时发出的超声波的回声来指导飞行;狗重要凭借视觉、听觉和嗅觉来 定向;对人类来说,视觉与听觉在定向中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视觉的方向定位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的相对位置的不同提供了它们的空间方位的信号人的视觉定向必须借助于各种主客观的参照物:判断东西南北?太阳的位置和地球的磁 场;上下?天空和地面;前后左右?人体和外物的关系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习惯采用的定向指标困难不一样。我国南 方人习惯用自己的身体定向,而北方人则惯于用太阳做定向的指标。,听觉的方向定位人利用听分析器来知觉声源的方向。在没有其它分析器参加的时候,人对声音的方向 定位表现为以下四条规律(音笼验证):a声音在左右耳两侧时,很少发生辨认混乱a当确定声音是来自前方,前方水平线上的声音(左一前一右)辨认最准确。人对处 于前方声音的定位的误差不会超过3。,当声音偏向左右两侧时辨认准确性较差。割人对来自上下或前后方向的声音容易混淆割用联接两耳的直线为轴,以直线的中点为顶点,向两侧各作一个圆锥,圆锥围线与 轴成45角,这样,每一耳朵都仿佛延伸出一个喇叭筒形的圆锥面(甲一乙一丙 一丁),在每侧耳朵圆锥面上的各个声音容易相互混淆单耳线索:单耳不能有效地判断声源的方位,但是可以有效地判断声源的距离。人 耳在判断声源的远近时大多是根据声音的强弱,即声波振幅的大小来进行的,声音 强为近,声音弱为远。双耳线索:人为什么能分辨声音的方位?人的双耳相距27.5cm。时间差:声源在正前方,与两耳的距离相等,声音同时传入两耳,时差为0;当声 源偏离头部3时,两耳的时差为0.00003秒;当声源在头部一侧90时,两耳的 时差最大,约为0.0006秒0.0008秒。人耳能分辨的时差为0.00001秒。由于这 样精细的分辨能力,因而可以对声源的方向作出准确的判断。强度差:同一声源从不同方向传到两耳时,在两耳造成的强度差别。例如,当声 源在头部一侧90时,声音的频率为10000Hz,两耳的强度差可达20dBo两耳的 强度差随声音频率的不同而不同。低频声音的波长大于头宽,它的传播不受头部的 阻挠,因而在两耳造成的强度差较小;高频声音的波长小于头宽,在传播途中受头-22-部阻挠,因而两耳的强度差较明显。位相差:同一声源传到两耳时造成声波位相(波形的不同部位)上的不同而形成 的差别。由于波形的不同部位处产生的压力不同,从而使双耳鼓膜所受到的声压产 生差异。ffl时间知觉:人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匕衡量时间的媒介:外在标尺自然界的周期变化、其它客观的自然现象、计时器:太阳升落、月亮盈亏、昼夜交替、季节变化、时钟、日历等等匕衡量时间的媒介:内在标尺人体内部的一些有节律的生理过程和心理活动,如皮层细胞的。波,每秒8次13次;心跳和脉搏,每分钟60次70次;从进食到饥饿,每个周期为4小时6小时;觉醒与睡 眠,每个周期24小时;患有躁狂一抑郁型精神病的病人,每隔18个月24个月,病情就 会由躁狂转向抑郁等等匕时间知觉的四种形式面对时间的分辨:能够按时间顺序把活动区分开来。如:午饭后,休息一会儿,接着 客人来访所 对时间的确认:今天是.,去年是.曾对持续时间的估量:年对时间的预测:两个月半后就是元旦了匕影响时间知觉的各种因素,感觉通道的性质:在判断时间的准确性方面,听觉最好,触觉次之,视觉较差。例 如:当两个声音相隔1/100秒时,人耳就能分辨出来;而触觉分辨两个刺激物间的 最小时距为1/40秒;视觉为1/10秒1/20秒。后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和性质在一定时间内,时间发生的数量越多,性质越复杂,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短;而事件的数量少,性质简单,人们倾向于把时间估计得较长。在回忆往事时,情况相反。同样一段时间,经-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 心理学 电子 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曲****】。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曲****】,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曲****】。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曲****】,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