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进校园”的历史溯源及长效机制探赜.pdf
《“劳模进校园”的历史溯源及长效机制探赜.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模进校园”的历史溯源及长效机制探赜.pdf(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大学生劳动教育 大学生劳动教育DOIDOI:1010.1358513585/ki.gxfdyxk./ki.gxfdyxk.20232023.0303.008008“劳模进校园”的历史溯源及长效机制探赜李红卫(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48)摘要:从20世纪50年代前期的应急式到90年代初期的制度化,再到新世纪的体系化,建构“劳模进校园”长效机制的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人们的期待还有距离。基于学校需要、助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部目的,外部推动与内部驱动相结合,以内部驱动为主,是构建“劳模进校园”长效机制的指导思想。关键词:劳动教育;劳模进校园;长效机制中图分类号:G64
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337(2023)03-0049-06通过选树劳动模范等榜样人物带动群众,历来是党和政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社会动员的一个重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通过劳模进校园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劳模精神的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不过,该项工作存在忽冷忽热、时断时续的问题。本文拟在历史回顾与省思的基础上,借鉴现代行为科学驱动力理论,探讨构建“劳模进校园”长效机制的指导思想。一、1949年以来三次较大规模的“劳模进校园”(一)50 年代前期:应急式的“劳模进校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在“教育向工农开门”办学方针的指导下,我国初等教育有了长
3、足发展,但由于国力有限,初级中学等高一级学校的数量还不能满足大量毕业生的升学需求,于是产生了较为突出的升学问题。1953年高小毕业生总数为260多万人,83万余人升学(扩招18万余人后的数字),约占31.6%1 331,近70%的学生不能升学。部分地方发生了“吵闹事件”,亦有地方“曾酝酿请愿”1 331。1954年的形势更为严峻,高小毕业生人数约429万人,加上1953年不能升学但仍有升学意愿的有500万人以上1 331。为解决这一严重问题,中共中央指示“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必须从速动手部署以教育行政机关为主”,其他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做好毕业生工作。各学校根据上级要求,迅速开展对毕业生
4、的劳动教育,动员引导毕业生投身工农业生产。把劳模、参加工农业生产取得突出成绩的毕业生代表请进校园,现身说法,是开展劳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自上而下,形式单一(主要是作报告、座谈),是这一时期“劳模进校园”的特点。此外,还有如下两个特点:一是针对性强,活动效果较好。作为劳动教育方式之一的劳模进校园,目的十分明确,即通过榜样示范。首先,让学生对升学和就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比如,1954年4月8日,山东潍坊市安丘县景芝镇第一小学聘请全国劳模吕鸿宾为师生作报告的题目即为“如何对待升学和参加生产劳动”2 30。其次,纠正影响毕业基金项目: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项目“增强劳模本科教育吸引力的对策研究”(18
5、YYJG002)。作者简介:李红卫(1972),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大学生劳动教育49大学生劳动教育生积极从事生产劳动的一些错误观念,比如,与参加工业生产相比,务农“没出息”、没前途;参加生产劳动后就没有学习文化和技术的机会了。山东掖县过西区后吕村高小毕业生徐建春,因为劳动好,18岁就成了全省知名劳模。山东蓬莱县潮水乡高小毕业生张淑梅,科学施肥,增产显著,被评为改良农业生产的模范1 329。以上事例即是对前一错误观念的有力驳斥。工业战线的赵占魁、王崇伦、郝建秀等,农业战线得到“爱国丰产金星奖章”的李顺达、郭玉恩、吴春安等,均为边工作边学习并取得优秀成绩的典
6、型1 329。这些事例则是对后一观念的有力回击。面对铁一般的事实,毕业生自然会走出观念误区,积极投身工农业生产。以劳模为榜样的劳动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教育部对此予以充分肯定1 450。二是突击性、运动式。为了较快解决这一棘手问题,中央要求除了教育、人事劳动、企业部门的同志,宣传部门、共青团的同志也要参加,故参与的部门及人员较多。部分同志在急于求成的思想指导下,宣传教育工作出现了明显偏差,甚至是“左”的倾向。比如,“片面地强调劳动光荣、升学不光荣”,甚至提出“万般皆下品,唯有农业高的错误口号,不恰当的批判升学思想,号召青年团员和好学生带头不升学”1 449。另外,不管是教育口还是共青团口,均有部
7、分同志是从“消极防乱”的思想出发,把教育说服工作当成了临时性的“突击工作”,所以,“经过一段突击,安定了他们的情绪之后,就觉得差不多了,放松了领导”1 452,产生了“松劲情绪”1 450。部分学校邀请劳模进校园开展劳动教育的热情开始降温,个别学校甚至暂停了相关工作。(二)90 年代初期:制度化的“劳模进校园”1991年9月,原国家教委、财政部、原人事部、原劳动部联合发布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先进模范青年的通知(以下称 通知)。1992 年 1 月,原国家教委制定 关于1992年部分普通高等学校试验招收先进模范青年的实施意见。根据这两个文件,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16所普通高校
8、开展了招收劳模等先进人物(以下统称劳模)的试点工作。为什么要开展此项工作?据通知前言,一是“为基层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二是“改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结构”。改善学生结构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改善学生结构?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调研。20世纪80年代,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一些大学生深受其害。邓小平同志分析个中原因,认为“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3 287。如何改进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原国家教委党组书记、主任的李铁映同志一直在思考这一问题。1991年初李铁
9、映同志到大庆油田视察,在与劳模座谈时,了解到部分劳模有进高校深造的愿望。这便启发李铁映同志,如果高校招收部分劳模学员,让这些劳模散在普通大学生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岂不是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好办法?在李铁映同志的领导和推动下,原国家教委有关司局很快就将这一工作提上了日程,当年即有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完成了两个专业(“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原理”)50名劳模的招生工作。在普通大学生中“掺入”先进模范,这就是文件所提“改善高校学生结构”的含义。有人形象地称这一做法是“掺沙子”。“掺沙子”的说法表明,普通高校招收先进模范的初衷之一,即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
10、治教育工作,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一方面,劳模学员是单独组班,即所谓的“劳模本科班”,与普通大学生的接触有限。另一方面,劳模学员参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受到校方一定的约束。劳模学员刚入学时,参加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做报告、参加座谈会、接受媒体采访等,较好地发挥了榜样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但是,较多的社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与专业学习产生了冲突。劳模学员文化基础较差,同样的学习内容,与普通学生相比,他们需要更多的学习时间。此外,学校认为,他们的身份主要还是学生,学习才是第一位的任务,于是加强了对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和规范。尽管招收劳模助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有限,另外,由于符合条件的生源不
11、足,50大学生劳动教育多数高校只招收了两届劳模学员,但却是一次劳模进校园、制度化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益尝试,为后来的相关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首先,国家给劳模提供上大学的机会,劳模帮助国家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种互利双赢的思路值得推广。其次,如何协调解决劳模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专业学习间的矛盾需要思考。据有关资料,一些单位和企业给劳模安排的社会活动过多,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本职工作4 119。笔者的调查亦显示,认为自己被评劳模后,参加的社会活动“非常多”和“比较多”的比例合计为60.7%5。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可能会影响劳模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再者,普通高
12、校招收劳模,不同高校态度迥异。有高校招办主任基于自己学校的红色基因,对劳模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所以认为做好这项工作义不容辞。亦有高校招办主任认为给劳模优惠上大学的机会,有违教育公平,所以态度消极,“给计划就招,不给计划就不招”,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所以,有必要思考把“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要我做”与“我要做”结合起来的问题。(三)新时期:体系化的“劳模进校园”进入新世纪,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重视。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所以劳模精神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胡锦涛、习近平等领导同志多次发表讲话,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大力宣传劳
13、模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劳模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提供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在中央领导的重视和推动下,劳模进校园工作进入了体系化深入开展的阶段。首先,劳模进校园的方式日益丰富。2010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的通知(以下称2010年通知)提及作报告、座谈、对话、担任校外辅导员和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等5种方式。2015年全国总工会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的通知(以下称2015年通知),在前述方式基础上,增加了劳模讲堂、主题班会、担任兼职教师、在有条件的学校设立劳模工作室、开设主题教育活动专栏、利用校园网、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阵地进行劳模典型事
14、迹宣传、组织学生开展“劳模伴我成长”“我心中的劳模”等主题征文、演讲比赛、组织学生到劳模所在单位参观、实习、观摩劳模的发明创造成果等11种方式。2017年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开展“工匠进校园”活动的通知(以下称2017年通知),增加的方式有现场教学、聘任客座教授、工匠大师与学生师徒结对、开展学习工匠大师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联合举办全国性示范报告会、深度参与学生主题党日、团日等活动、与学生开展个别谈心和集体谈话、共建教育实践基地、访谈先进人物等则为2019年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奋斗的我最美的国”新时代先进人物进校园工作的通知(以
15、下称2019年通知)增加的方式。其次,对活动长效机制的探索越来越重视、举措越来越有力。2010年通知要求“营造氛围”。2015年通知明确提出“探索常态化、长效化的活动机制”。2017年通知提出,把工匠大师事迹和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内容”,“把学习宣传工匠精神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形成长效机制”。关于2019年通知,首先,文件不再将劳模等先进人物进校园称作“活动”,而是改用“工作”一词。从这两个词的含义来看,“工作”更具可持续性。其次,对工作长效机制进行了较为系统和科学的建构:一是提供制度保障,将此项工作与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结合,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16、“将此项工作与学校人文创新学分、社会实践学分、形势与政策课或其他必修学分结合起来”;二是提供人员保障,高校内部“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人”,外部“建立先进人物资源库”,推动高校与先进人物结对;三是提供经验服务,“把先进人物进校园的经典案例转化为原创文化作品、网络文化作品、辅助教材讲义等”,总结凝练“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四是加强督导检查,“各地教育部门每半年要将相关情况报送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综上所述,新时期体系化的劳模进校园工作成效明显,但问题依然存在。首先,全面开展劳模进校园工作,离不开教育部的介入,但51大学生劳动教育十余年来教育部具体介入的司局并不固定(2010年是思政司,2015年是
17、职成司,2017年是关工委,2019年又是思政司),显然这不利于经验的总结和积累,从而影响相关工作的持续改进和发展。其次,具体到学校,有的至今未搞过一次相关活动。笔者近期面向所在高校本科生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仅有17.3%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劳模报告会等相关活动6。吴沛东2018年完成的调查亦显示,受访对象(本科生)在初中和高中阶段接触过劳模精神教育的比例分别为27.1%和27.0%,大学阶段的比例为18.9%7。据访谈,个别已开展过相关活动的学校,有为完成任务而开展活动之嫌。部分学校开始反思:“学校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如何把劳模精神进校园活动融入学校教育活动的整体规划中,有计划、
18、有层次、有系统地结合到教育教学之中”8 21呢?二、建构“劳模进校园”的长效机制(一)外部推动:建构“劳模进校园”长效机制的外部因素从20世纪50年代前期的应急式到90年代初期的制度化,再到新世纪的体系化,建构“劳模进校园”长效机制的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央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是一重要的外部推动因素。50年代前期,教育部、团中央拟定的加强劳动教育、动员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的文件均由中共中央批发或批转,彰显了中央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90年代初期,普通高校试验招收劳模学员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铁映同志的倡议。新时期,“劳模进校园”中央层级四个文件的出台,均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有关。2
19、010年通知的颁布,是根据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当年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即“让全体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都懂得并践行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的真理”。2015年通知和2017年通知的出台,主要是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炼意志、提高自己”。具体而言,构建“劳模进校园”的长效机制需要外部推动的必要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自上而下、外部推动的优点是工作可以迅速开展、工作效果可以很快显现。1953年暑假,全国出现了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升学问题
20、的紧张状态”,8月,中央批发教育部关于解决高小毕业生问题的请示报告,各地相关部门快速行动,当年增招高小毕业生18万人,再加之迅速而有效的教育动员,紧张状态很快就缓和了1 331。1991年2月,李铁映同志赴大庆视察萌生了高校招收劳模的想法,很快相关工作提上日程,宣传、报名、考试、录取在几个月内即告完成。2010年4月27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发表讲话,1个月后,即5月27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的通知发布。自上而下、外部推动的工作机制及效果可见一斑。其次,部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外部推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以学生全面发展为
21、目标的素质教育,在我国中小学已开展多年,但“素质教育热热闹闹、应试教育踏踏实实”的状况在个别地方并未有较大改变。于是,个别学校的德育工作依然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与中学相比,大学的育人环境较为宽松,但德育工作的落实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与专业教育相比,德育的地位及受重视的程度依然较低。作为公共课的思政课与专业课、德育实践与专业实践在师生心目中的地位很难相提并论。所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包括劳模进校园、劳动教育实践等在内的教育活动,许多情况下还离不开教育主管部门的推动,比如,发布开展某项工作的通知、对相关工作进行检查、考核、评比、奖惩等。再者,做好服务是一
22、种特别的外部推动。一方面,一定的外部推动或者说外部管理是必要的。比如统筹制定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实施大纲、组织起草全国或地方性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划、开展地方或全国性德育工作的督导和评估等。另一方面,需要把管理与服务结合起来。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学校可能会遇到劳模信息有限、活动经验不足、教育材料缺乏等突出问题。现代行为科学认为,“工作让52大学生劳动教育人崩溃的原因之一是人们必须做的事情和他们能够做的事情之间不匹配”9 175;心理学研究亦表明:如果工作现状与目标“距离太大,动机对活动的激发作用就很小了”10 132。如果政府主动作为,把建设模范人物数据库、组建劳模讲师团、选编主题教育活动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模 校园 历史 溯源 长效机制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