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pdf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pdf(25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关于教师素质的几点思考)威县教育局李金廷在谈教师素质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下,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2 0 0 4年9月11日关于“新 时代的教师图腾”的有关话题。这次作客中央教育台的教育名家是:上海金苹果私立双语学校校长贾世安,北京市教科所小 学教研室主任吴正宪老师,清华大学附小副校长、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关于“图腾”(英语音译),原始社会的人认为跟本氏族有血缘关系的某种动物或自然物,此 物即被尊奉为该氏族的图腾。图腾被称为民族的保护者和标志(中华民族图腾为龙、蒙古民 族图腾为狼等)。图腾即动物崇拜。新时代的教师图腾是什么?在这次名家对话中,围绕这一话题,更多的谈到了在新时期,在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师德修养问题。专家从各自不同的经历、角度和视 点畅谈了自己对教师职业的认识o我记得比较真切的一个是上海金苹果双语学校的贾校长的 谈话,一个是窦桂梅的观点。(窦桂梅的教学反思和教学艺术专章讲座)上海的贾校长认为,他从教47年,要当一位优秀的教师应具备三方面的素质:敬业、专业、精业。即良好的师德,扎实的基本功,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所从事的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的职业;是以其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享受教育过程带来的快乐;并在为教育事业奉 献的过程中,生命和才智不断获得更新与发展。因此,教师不仅仅是蜡烛,燃烧着自己,照 亮了别人;还应是朝霞祥云,在映红天空、照亮人间的同时,也展示出自身的魅力与绚烂。因此,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好差,也决定着全民教育程度的优劣。国务院 总理温家宝在第22个教师节前看望皇城根小学教师,在百忙之中听了一节五年级老师陈胜 昔的语文课之后,深情地说:“只有尊重教师,重视教育,国家才能兴旺发达。”并为该校亲 笔题词:“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为学校教育、教 师发展提出了高标准、新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第23个教师节前夕接见优秀教师代表时,提出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 存高远”的四点希望。总书记的嘱托和总理的题词充分表达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对教师 队伍建设、对倡导尊师重教风气的高度重视。教育部长周济刚上任时提出了一个口号,要“办 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现在,教育界又提出了一个富有新意的命题,即办好让教师自豪、学生幸福、社会满意的教育。大家知道,国家振兴在教育,教育振兴在教师。儒家认为,读 书人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则以“得天下 英才而教育之”为人生一大乐事。可见,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兴国育才的重任。作为新时 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粹其识”,还要“冶其德,更要精其业”,即要有渊博的学识,良好的 职业道德,扎实过硬的专业本领以及高超娴熟的教学艺术。有专家说,师德和师能是教师立 身谋事的两块基石,这个比喻是比较恰当的。可以说,高尚的师德是教师的灵魂,精湛的 师能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箴言是教师践行的准则。我觉得,陶行知、叶圣陶则应该是我们教师心中崇拜的偶像,霍懋征、魏书生、窦桂梅永远是我们教师学习 的榜样。这些大师,这些勇于改革创新的先锋,就是我们教师心中的明星,就是新时代的 教师图腾。清末民初大学问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古今之成就大事业、大学 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 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 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三种境界道出了做大学问、建大功业者的孤寂与惆怅的单调心 境,道出了他们的艰辛与希望的内心世界,道出了他们追求与成功相交织的酸甜苦辣。作为 新时代的教师,肩负着振兴民族教育,培养祖国栋梁的重任。可谓“天降大任与斯人也”,任 重而道远,艰巨而光荣。那么,当我们面对课改的新形势,应该怎样树立并实施新的教育理 念,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如何追求我们教师辉煌的人生坐标,怎样去实现学生人人成才、桃李满园芬芳的最高教育境界呢?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话题。同时,我也想从诠释教师专业、敬业、精业内涵的角度,来具体解读王国维先生的三个境界。第一章 教师的专业能力(专业)所谓专业,从教育的角度讲,就是学科业务知识。小而言之,是一门学问;大而言之,是一 门科学。教师职业要求每个教师应具备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扎实的基本 功。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流程、教学方法、板书板画等,这里包含着教师的教育学、心理 学原理的理解,多元的知识结构,新课程标准的把握,新课程理念的运用等。可以说,扎实 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学科教学能力是每一个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也是敬业与精业的基础。第一节 教师的职业角色一、教师的类型目前,从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角度分析教师队伍,大致可以分为四个类型:1、激情型教师。这类老师通常是激情满怀的年轻教师,他们对教育教学工作充满热情,干 劲十足,信心百倍,很想在工作岗位上大展宏图。当他们富于理想的精神和现实发生冲突时,在工作中真正遇到挫折时,才会真正的面对实际、冷静地思考问题。他们对教师职业精神的 理解是激情而又模糊的,但他们职业精神的可塑性是最强的。2、职业型教师。这种老师往往是知识丰富,功底深厚。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了一定的荣誉,因此也就有吃老本的思想。他们在发现自我、证明 自我的同时,而又固步自封;看重事业而又缺乏强烈的责任感,虚荣心强而又进取心不足,对事业缺乏持久的动力。3、事业型教师。这种老师为了成就一番育人的事业而工作,经验丰富,成绩多多。他们在 传道授业的过程中,很注意用人格力量去影响学生。他们积极进取,治学严谨;追求卓越,为人师表。这部分大都能成为优秀教师,他们是教育的中坚力量,是真正的师魂。4、教育家型教师。这种老师爱满天下,倾心育人。他们以一种养育自己孩子的心态去教育 学生,不管经受什么样的挫折和磨难,总是无怨无悔。他们淡泊名利,求真务实,认识到自 己从事的工作是一切为了学生的明天。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最终成为 一代宗师。他们的名字灿若明星,流芳百世。(如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斯霞)一位美国管理学家说,把职业当工作,往往一事无成;把职业当事业,往往成就非凡。北师大二附中历史教师纪连海,从一位普通教师登上央视知名的“百家讲坛”,正说清朝二十 四臣,并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独具魅力的讲演风格。当中央电视台人 物新周刊主持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说:“我把中学历史教师当成一项事业,而不是一 个职业。”“我的阵地就是中学老师的讲台,我一直追求的就是我的课上,学生们能够不睡觉,专心听讲,喜欢上我的课,从我的课上能够有所得、有所悟。别的讲座、访谈都是身外之物。我经常提醒自己,我是一名中学教师,绝不能因为采访、讲座而耽误了学生的课。所以我接 受任何邀请都是兼职的,绝不会离开中学讲台这块阵地!”在他看来,工作有两种:一种是 职业,一种是事业。而当中学教师就是他的事业,而不是职业。他深深地热爱着他的学生,热爱着他的教育事业。的确,如果你把职业当作职业,你想到的就是一份工作,一种谋生的手段,就是挣钱养家;你可能因为工作压力、待遇不公、升迁无望等而生出诸多的怨言和愤懑,也会有不如意、不 称心的感觉。于是你的工作就变得无奈、被动、消极,一切都感到不顺心、不快乐。而你把职业当作事业时,工作就成了自己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你会愿做、想做,会有 强烈的求知、求好欲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追求生命的价值。不计名利得失,宠辱不惊,你的生活处处充满了阳光。一个国家须有国魂(坚强不屈、百折不挠、诚实善良、热情向上、开拓进取、富于创新的民 族魂),军队须有军魂(不畏强暴、勇敢向前、不怕吃苦、不怕牺牲、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的亮剑精神),教师队伍中也须有师魂。师魂就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终生不渝的“春蚕到死丝 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一片痴情,对学生永远不改的真、善、美、诚的大爱无疆之心;就是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楷模般的人格力量,无私的奉献精神。当一位教师只有把职业当 作事业来追求的时候,他才能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才能用事业精神支撑自己的职业未来,才能成就自己辉煌的教育人生。我们说,这样的教师也就具有了自己的灵魂师魂。二、教师的层次教师既教书又育人,在整个教师队伍中,由于教师的素质不同、追求不同、社会贡献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层次。教师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字之师、事之师和人之师。“学高为师,德 高为范”,教师的层次越高,他培养出的圣人和君子就越多。1、字之师。教学生如何学会书本知识,只求分数,不求其他。至于学生的道德、品行等人 生极为重要的东西,一概不予关心过问,或很少关心。2、事之师。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最大的能力不是读几本书的能力,也不 是考试得高分的能力,而是融会贯通、透悟人生的能力,事之师就注意引导、培育学生形成 这种能力。3、人之师。是做教师的最高境界,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奋斗目标。人之师即教学生如 何做一个有品德、有修养、有才能、有情趣的人。司马光说:德才兼备为圣人,德大于才 是君子,才大于德为小人,无德无才是愚人(资治通鉴)。圣人、愚人少,更多的是 常人。要想做一名合格的人之师,首先要素质全面、学识丰富,其次要处理好“成人与成才 的关系,按照国家教育方针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在中国社会,传统文化主导下的“学而优则仕”,往往是读书人追求的境界。读书人入不了仕而教书应该说是读书群体中的不得志者。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读书人当老师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阶层,教师成了一种职业。在教师群体中,有为人师表的“领头雁”,有吃苦耐劳的“孺 子牛”,有爱岗敬业的“千里马”。从人类社会的角度,从人类文明的角度,从奉献精神的角度,教师既是经师,更是人师。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太阳 底下最神圣的职业,这种称誉是恰如其分的第二节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指教学能力、教育测量评价能力、组织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研 究能力、反思能力等,最主要、最根本的应是教学能力和教育测评能力。一个教师必须具 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测评能力,这就好比一个医生必须具备诊断病情的能力与开药方的 能力一样。这是教师职业不同于其它职业的典型能力特征。(譬如语文教师要具备并提高自 己的语言文字、文学、文艺批评和写作能力,能有效地搜集、选择和把握相关的学术信息,对语文学科的专业感受和专业拓展能力等)。一、中国教师的优良专业传统中国教师的优秀代表将求知视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教学则被视为激励、优化求知生活的上佳 途径,通过它可以发现、培养志同道合的学友与学生,由此不仅可以消除求知道路上的孤独,更是使自己本就快乐的求知生活多了一重快乐。广大教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专业境界 追求以及教师们与学生之间达成的教学相长、薪火相传的真挚情谊,是由优秀教师的优良专 业传统缔造的。求知与教学,作为优秀教师的生活方式,中外教育史上都有着共同的优良传统。从古希腊的“雅典学派,开始,西方优秀教师就将求知定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与之相比,中国优秀教师的 光荣传统自先师孔夫子起,就已形成了求学、教学的生活方式,而后又被历代教师的优秀代 表视为专业生活的精神动力。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他的生活体验在论语里有过许多描述,其中最能体现孔子专业精 神的开篇之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 君子乎?”孔子的体会非常清楚,首先应该不断的求知,求知是快乐的;在政治理想不能实 现的时候,通过求索历史文化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告慰自己的心灵。孔子的一生堪称求知的 一生,因此他最有资格成为“先生”,也使一大批人心悦诚服地跟随他求学。(号称“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到过孔府的人都应该知道,孔府里有孔子传道授业的杏坛,进大门后东边还 有一块后人立的“万世师表”大石碑。)光求知就已经让孔子快乐了,为什么他还要教别人呢?这一方面是因为别人不远万里投到他门下做学生,表明别人认可了他的学问,他应该善待别 人对他的信任以及虚心求教的热情;另一方面,孔子也觉得如果没有人来求学,不仅觉得孤 独,而且学问也不会进步更快。难怪孔子感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正揭示 了孔子对于教学的基本看法:通过教学可以拥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古人云:同学为朋,同志为友),进而促使自己的求知,收获“亦师亦友”的真挚情谊。当然,如果遇到了得意门生,那无疑可以收到更大的教学快乐。孟子曾言“得天下英才而教 育之”,乃生平之最大快乐。孔子的期望也是如此,并遇到了诸多得意门生。孔子对他们悉 心引导、大力栽培,“偏心程度几乎令当代教师难以想象。而更难以想象的是,那些被孔子 相对冷落的学生似乎并没有因此而忿忿不平。论语中时常可以看到他们或坦言自己不如 同学颜回,或虚心接受孔子的责骂,因为他们非常清楚,老师喜欢的是刻苦好学、志向远大 的学生。孔子、孟子等儒家教师的专业生活体验,在以朱熹为首的宋代儒家教师身上得到了延续,而 且,朱熹还费了很大功夫研究怎样教学生学。毋庸置疑,儒家教师缔造的专业传统不同程度 的影响了现代教师的求知与教学生活。朱自清在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期间,鼓励自己的学 生去中学当语文教师,并给他们额外开了一门课一一“中学国文教学法”朱先生自己从中学到 大学,始终都是一位认真治学、用心教学的师之楷模。当代中国教师的优秀代表无论任职于何种学校,都会坚持求知,同时积极研究如何搞好教学,将学生引上自己期望的求知道路。教育家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陶行知都认为:“教师 应当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教育家钱穆做小学教师时喜欢读论语,为此撰写了一 部论语文解来优化自己的论语教学;南开中学的郑新亭老师更是使班上40%的学 生喜欢上了化学,并考入名校的化学系。使学生爱上自己所教的学科,把教师手里的“金针 度于学生,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收获快乐的学习生活,这是 名师们孜孜追求的一种教育境界。优秀教师全身心的投入教学,其热情和心血必然会感染学 生,进而会使学生中渐渐冒出得意门生来。培养出一批得意门生是对教师辛苦劳动的最大酬 劳,陶行知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培养出令自己崇拜的学生。如果期望变成现实,那么教师 就会在他们身上寄托自己父母亲一般无私的爱,使他们在学问、道德方面皆能成才。在我们 为教的生涯中,可以找到很多感人的师生情谊和故事。正如各种回忆师恩的文章所描绘的那 样,好学乐教的教师沉浸在自己所教的学科中,努力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文化知识的 魅力,连那些原本对教师所教学科不感兴趣的学生听起课来也仿佛有一种春风化雨的感觉,从此谜上了自己最初不喜欢的学科。有的学生甚至将恩师的专业生活定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学业有成后回到母校,像自己的恩师那样执起教鞭,和恩师一起研讨教学改革,不断演绎着“薪火相传的动人故事。北京四中特级教师李家声的理解也许能够代表对教师专业的观点。他说教师是个求知的职业”,“什么叫做先生啊,就像孔子说的那样,比你们大几岁,我先学 了,所以教师的定位应该在求知上”。李家声老师体会到了教师专业传统的核心精神,即教 师对学科知识的钻研与对教学的琢磨、对教学方法的探究、对学生的理解研究上。二、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简言之,是指教师不断提高、不断发展的自身学力、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在孔子看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两个重要品质。“学而不厌”体现着教 师内心的开放、自强不息和不断进取,而“诲人不倦”体现着教师的爱心、耐心和敬业精神。学而不厌是诲人不倦的前提、基础和条件,诲人不倦是教书育人的追求和境界。陶行知先生 认为:“唯其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如果天天卖旧货,索然无味,教师的生活当然就感 到厌倦了。所以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即现在的“继续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作为教师,只有学而不厌,才能保持内心的开放和鲜活,才会有博学多识之后的灵动和快感,才有桃李满天下的光荣与幸福。否则,诲人不倦只能是 无休无止的唠叨,只能是空洞的说教或教参的翻版,只能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就可能是教师教得低效、学生学得无效。教师学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参加教师继续教育、观摩名师讲课、请专家讲座引领、经常的自我反思、同事结伴互助等。作为教师,如果没有好学之心,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笃爱,即使再高明的教育专家,恐怕也不能对其起到专业引领的作用。“我们可以把马牵到河边,却不能强按着马的头让它饮水”。(美杜威语)如果我们把参加继续教育当作凑热闹、走过 场,把教学反思当作应付检查,把结伴互助当作一种形式,那我们永远只能徘徊在教学水平 的谷底,当一个让别人瞧不起的庸师。“学而不厌与“诲人不倦”体现着教与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对此,学记中也有精辟的表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 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半,其此之谓乎?”(兑命,即说yue命,尚书中的一个篇名。学学半,前一学字音读xiao,指教人;后一学字音读xue,指向人学。意思是说教占学的一半。)学与教两者相互促进,“学”因为“教而日进,而日深;“教”因为“学”而益精,而益新。俗话说,打铁还得本身硬。医生只有具备高尚的医德和高明的医术,才能手到病除;老师必 须具有良好的师德、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并懂得教育教学的规律,才能“严而有方”,取得良 好的教学效果。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不严,师之惰一文中举了一个事例:1995年4月8日,我应 江苏省教委之邀,出席在南京召开的小学语文教改成果汇报会,并上了一节观摩课。执教的 是马背上的小红军。老师们对我一丝不够的板书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不错,为了写好板 书的那些字,我是认真的做了准备的。一天,儿子看到他订阅的一张报纸上写满了“马背”、“口吻”、“牛膝(xi)骨”之类的字词,问:“爸爸,你怎么写了这么多的马背?您是不是有点 着魔了!”是啊,不着魔,老师都写不好这些字,怎么给学生示之以范,指导学生写呢?指导学生朗读 的课文,首先自己读好;指导学生用词造句,首先自己造好;指导学生要说的话,首先自己 得说好;指导学生写作文,首先自己得写好否则,无论多么想教好,多么严格认真,也 严不到点子上,出不了好成绩。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一首诗写得很好:“妙算还从拙中来,愚公智叟两分开。日久方显愚公 智,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是第一,熟能生出百巧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 分才!”警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典故“悬梁刺股”、“囊萤映雪”,说的都是 勤学苦练、立志成就大业的道理。我国著名跳水运动员、世界冠军高敏说过:“我在跳台上 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汗水和泪水泡出来的。”乒乓球前世界冠军、大满贯获得者邓亚萍,为 了弥补先天不足,7、8岁时腿绑着沙袋、使用铁球拍练球,每天接打球一万多次。名言也 好,故事也罢,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勤奋,就是励志,就是着魔,就是应该有点痴迷劲儿。常 言道,“严师出高徒”(名师出高徒)。三字经也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当老师的一要以身立教,二要严谨治学。学生放飞理想,是因为有严师引导;而教师自身的 专业成长,则关乎学生理想风筝放飞的高低远近。如果我们教学水平不高,管理能力有限,学生跟我们学习几年就可能成不了才,也有可能一辈子不成器。要不然怎么会把有一个好老 师当作人生一大幸呢!不当教书匠,要当教育家;不做经师做人师,这应当是每一个人民教师的最高目标。过去我 们经常讲,“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要给学生以营养,教师必须自己先吸收 营养,成为学养丰厚的专家。要想做一名优秀教师,就应该笃学博识,教学相长。要追求做 名师、人师、教育家,就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扎实的基本功,深厚的专业知识,精湛 的教学艺术;更要具有一颗爱满天下的大慈大爱之心。名师的成长舞台是课堂,是一堂课一堂课脚踏实地磨练出来的。一杆粉笔任我叱咤风云纵横 天下,三尺讲台尽显教师学识魅力。课堂是教学知识的主渠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我们要喊响“向课堂要效益、向45分钟要质量”,而质量又是学校教育发展的生命。怎样才 能实实在在的上好每一堂课呢?首先要备好课,备课要备教材、教法,备学生、学法,备教 具、学具等,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课堂教学过程中,怎样导入,怎样设疑、激趣,怎样评价学生,课堂怎样互动,板书怎样设计,怎样处理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教学目标是否 完成,学生学得是否兴趣盎然,怎样结课,怎样设计练习作业等等,这既是对一个教师不断 学习、不断发展的时代要求,又是一个教师专业能力的具体体现。三、关于备课备课是课前对课堂所讲知识的教学准备。备课是课堂讲授的前提,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课 程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教师讲课的水平,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学识水平和 教学能力,但认真备课对于保证讲授的效果,有直接的意义。可以说,备课质量的高低决定 着教学质量的好差。不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必须认真备课,撰写教案,不能写一次 教案用多少年不变。因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不断发展,教学对象也有所不同,教学的难点、重点及教学方法、手段也应做某些必要的调整。因此,教师每次上课都必须认真地重新备课。1、备课的方法及意义在备课和教案设计上,上海建平中学校长、著名语文特级教师程红兵说:要一万的准备,万 一的实施。这句话虽有点夸张,但说明备课的重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在学校 工作了 33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邻校的一位老师问他,“你的每一句 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历史老师回答说:“这 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毕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我只用了大约十五分钟这位历史教师 就是让苏霍姆林斯基极为推崇的“用一生备课师的老师”。正如一位老教师所说,“不是因为他 们是名师而用整个生命去备课,而是因为他们用整个生命去备课才成为名师的;成为名师并 不难,难的是用整个生命去备课。”这句话既说明了备课的真谛,又道出了名师成长的艰辛。用整个生命去备课,一个多么崇高的梦想和誓言在这些名师脚下不断延伸,并清晰地展现在 我们面前。北师大教授肖川先生主编的名师备课经验一书,提倡教师备课要真正做到既用心又用力。所谓用心,就是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全身心地去备课。教师作为孩子的母语教师,在学生最 美好的成长阶段,该播下怎样的种子,怎样播下?老师们需要有一双孩子的眼睛,一颗孩子 的童心,应是一名“长大的儿童”。教师首先要以孩子的视觉、孩子的角色、孩子的心理去阅 读教材,理解教材;其次应在学生们微妙的不同的理解中进入孩子的心灵,捕捉到他们心灵 的火花。所谓用力,是指全方位的备课,把每一篇课文当作一个文本来解读,了解作者的生 活背景、写作背景,了解相关的资料,了解学生的问题和学习方法,而不是仅仅对课文进行 简单的朗读和分析。有着40多年教学经验的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提出的“隐性备课”的观点,倡导备课要以“备学生、备教材、备学法、备教法”为主。备课不仅仅是备教学的过程,也是备 学生的学习方法的过程。所谓备学生,是指教师在备课时要把学生有可能问到的问题考虑周 全。(比如他在备圆明园的毁灭时,就专门翻看了中国通史有关的章节:教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专门在网上搜集了很多关于海洋的资料。)除了针对某一篇文章进行 的备课活动,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平时的资料搜集上,通过读书看报积累知识,以 备不时之需。所谓备方法,侧重讲的是针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学生的成绩、爱好不同,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经 验的教师都很重视备课。他们认为,备课要备到每一句话,不能有一句闲话。当然,更不能 有一句废话。可以这样说,备课过程是一个博观约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怎样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请看案例:【案例】西沙渔人西沙渔人是小学四年级语文苏教版的一篇课文。教学设计时,徐老师考虑到学生对“西 沙渔人”很陌生,于是想了很多办法,如播放录像,试图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凭经验她 认为班上学生对一无所知的“西沙渔人”一定会有许多疑问。可出乎她的意料,当常规性的 讲了课文内容后,学生为有多大反应,课堂气氛显得很沉闷。这一“闷”,引起了徐老师的反思,教研组的老师也凑到一起探究起学生对课文教学不感兴 趣的原因。他们发现,关键在于教学没有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如导入空洞,从中国说到 西沙,从西沙谈到捕鲨鱼,学生只是一味的接受。在这种单纯的“你说我听”的氛围中,他 们当然无从提问,课堂也不会活跃。徐老师立刻调整了教学方案,从“备教材”转到了“备学 生”。上第二堂课时,她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发表意见:“你怎样看待西沙渔人的捕鲨行 为?”学生中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课堂成为辩论赛场。这时,徐老师则通过提供相关的 阅读资料,使学生渐渐明白捕鲨鱼是西沙渔人赖以生存的方式,可以捕,但又不能没有限 度的捕杀,要考虑生态平衡。【评析】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是一个例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今天,我 们应怎样理解叶圣陶先生这句话。所谓“用教材教”,是指教材只是一篇例文,要教会学生 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既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跟课文相关的知识要有所拓展、延伸,不能囿于课文本身,不能唯教材,也不能为教材而教材,不敢越雷池一步。同是一 篇课文,两种不同的上法,效果反差很大。教材是固定的,而学生的认识是不同的;教师 要从学生乐意接受的角度去备课,要让学生有兴趣的去用教材,而不是设计一个用教材“喂”学生的场面。无论是从教学反思的角度,还是实实在在追求教学效果的层面,西沙渔人 这一教学课例的修正,都是值得老师们在备课时加以思考和借鉴的。2、备课“四步曲”一是把握教材,搜集材料。阅读、分析、钻研教材,把握课程内容及课程体系,掌握教材重 点、找准教材难点;同时广泛阅读教参、讲过的教案及相关资料(包括多媒体课件等媒体资 料),从优取舍教学要点、方法、案例和例题等。另外,还要注意搜集与教材有关的国内外 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专业课),及时纠正删除过时或有错的内容,增补最新的信息。二是确定课型,编写教案。这是备课的具体过程,是教师深入具体织教材和教学活动及教 师思维活动的过程。根据单元和章节要求来安排课时,在钻研、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精心构 思课堂教学的内容、环节,选择教学方法,选用教学手段,确定教学重点、难点,设计板书 板图(画),包括课内课外作业的设计,并按照自己的逻辑思维路线,用自己的语言撰写。要注意教案不是上课的备忘录,更不是要教师上课照着程序做,要熟记在心。青年教师第一 次上课难免紧张,故备课讲稿更要详细、具体、层次清晰、标注明确。板书设计应提纲挈领、画龙点睛,彰显特色,形成风格。三是教学法准备。一堂课的教案写好后,还要进行教学法的准备,主要包括课堂讲授的组织 和设计,如采用什么手段、运用什么教具,什么时候引出问题、什么时候引导启发思考,什 么时候互动及方式,板书、板图(画)的位置及粉笔颜色选用,课件与板书结合的方式,课 件画面切换的时间和方式等,四是课前准备。临上课前(如果第二天上午有课,不管课备得多么充分,头天晚上要认真阅 读自己的教案)要作课前准备,对本堂课的主要内容、教学方法再熟悉一遍,将自己即将讲 授的内容、活动环节等再重现一遍,做好充分的心理和体力准备,只有这样,上课时才能“胸 有成竹”,得心应手。否则,即使你课备得再详细,讲课水平再高,但你不做课前准备,休 息不好,精神疲倦,那也是上不好的。3、备课“八忌”在备课上,我们还应注意八方面的问题:一忌脱离教材。教材是备课的蓝本,教师应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把握教材的内涵和外延,挖 掘教材的智力因素,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理解上的难点来确定讲授的重点。二忌不管学生。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在备课时总是考虑学生的知识底细和接受能力,提出切 合实际的要求,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三忌照抄照搬。对于出自名家和行家的优秀教案、备课手册等,不能照抄照搬,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加进自己的思想和独到见解,做到去粗取精,为我所用。四忌过于简单。备课简明扼要是可取的,但教学的目标、要求、方法、流程等,都必须一目了然。不管教师年龄大小,记忆力好坏,都不能写那种流水式的教案。五忌缺少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备课也是这样。诸如谈话法、提问法、游戏法、引入 法、读书法、讨论法、图示法、实验法等,教师可以择其所需而顺手拈来,写进教案。课堂 单调、方法简单,是很难启迪学生进入课堂教学的佳境,也很难收到预期效果的。六忌出现纸漏。对于自己把握不准的问题,备课时应尽可能弄通弄懂。不管是板书,还是讲授的内容都应该准确无误。七忌缺乏新意。课程改革给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不论上课、备课,教师都摒弃旧观念,倡导新理念,用新课程标准来统一思想,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八忌字迹潦草。教案主要是自己用,也有别人看的时候,龙飞风舞,叫人羡慕;行草得体,使人钦慕;蝇头小楷,令人仰慕。切忌潦潦草草,混划涂鸦,别人一看就头疼。【案例研讨】上面谈了备课的方法步骤,列举了一些常见问题,我们在备课时既要掌握运用好这些有效的 方式方法,又要高度注意那些容易出错的问题;既要整合教材,又要注意具备或突出学科特 点。下面,就备课环节中不易发现而在上课当中出现的问题,举出两个案例供大家研究:【案例1】“天衣无缝的备课也会出问题”(李明赞,北京四中历史特级教师,北京市历史学 科带头人。)让我记忆最深的公开课,是我在29中任教的时候,北京教育学院“高级教师研讨会”让我上 的一节课。我上的是古代战争中的“泗水之战”。那节公开课我准备了很久,也自认为准备得 很好,讲起来也很舒心。下课铃响,我的最后一句话也讲完了。可评课时,我却被听课的老 师们泼了很多冷水,被说的这儿是毛病,那儿也是毛病,甚至说我写的司马睿的“睿字少些 了一笔。刚开始,我很受打击、很沮丧,但马上又清醒过来,觉得自己认为备得天衣无缝的 课被“高手”跳出这么多毛病、不足,应该是我的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所以那节课给我的印 象最深刻,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天外有天。就像有人说的,上课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所以现在 每节课后我都会反思教学,为的就是更好的改进。李明赞老师课备得那么认真细致,还被专家们挑了一堆毛病,何况我们呢?因此,当我们因 为备课不细心出现了维漏时,当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会做的题而被学生难 住时,面对这些尴尬的情景,你是如何处理的呢?假如你诚实的承认自己不会、不懂,倒可 能赢得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假如你深刻的反思自己,很可能“吃一堑,长一智”,在“跌倒”后 变得更加坚强起来,这就是进步!下面进行案例研讨:【案例2】“掰”有反义词吗?(选自教师博览20036)课堂上,正学习“掰”字,认读字音、识记字形、分析字义,我按部就班的引导讲解,学生 马小华忽然站起来问:“老师,掰有反义词吗?”说实在话,我还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为避免尴尬,我稳了稳情绪,又把皮球踢给了马小 华:“你说呢?”“我想掰应该有反义词。”马小华扑闪着眼睛说。“哦?说来听听。”“掰的反义词与掰的结构相似,两边各有一个手字,中间应该是分的反义词合字,它 表示双手合拢的意思。”马小华边说边做了一个两手并拢的动作,那模样,既憨态可掬,又 略显自信。看他分析的头头是道,我不由得暗暗佩服。究竟有没有这个字呢,我心里没有一点儿底。怎么办呢?情急之中,我想到了那位不会说话的“老师”,赶紧就坡下驴:“请同学们查查字 典,看究竟有没有这个字。教室里立马响起了翻字典的哗哗声。可不大一会儿,学生们便失望了,尤其那个马小华,更是犹如一只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无精打采、一动不动的瘫坐在座位上。原来,新华字 典里根本就没有这个“掰”字!马小华呀马小华,你把“掰”字描述的活灵活现,好像你有十足的把握似的,甚至把我也给 唬住了!想不到闹了半天,竟是你一个人的凭空捏造!一想到这里,我气就不打一处来,先是狠狠的瞪了他一眼,继而又劈头盖脸的将他数落一通:”以后不要在课堂上胡思乱想,提那些毫无根据的问题,免得浪费同学们的宝贵时间。”直到马小华的头低下去了,我的心情才稍稍平静了一些。我就是要杀杀马小华的傲气,看 你以后还敢乱说不!“老师,我查到这个字了,是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查到的,读ge,,是用力抱的意思,不信你看。”吃罢午饭,马小华抱着厚厚的现代汉语词典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看到词典里的“掰”字,我傻眼了,呆呆的站在那儿,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评析】这则课例正好应了备课八忌中的第六忌,备课出现了维漏,让学生给问倒了,老 师显得尴尬,学生受到委屈,勤学好问的精神也受到了打击。这则课例不仅说明了老师备 课一定要认真细致,而且要求教师精通教材、学识渊博,还要求教师严谨治学,虚心、策 略地对待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囿于一己之见、一孔之识。否则,就会出现“掰”与“掰(ge)”的笑话,在学生中留下类似“造诣(yi)”读成“造诣(zhi)”的笑柄。4、怎样编写教案、学案(1)教案编写(2)学案编写(3)教案与学案应合二为一(4)增补式教案如果说教学是一种个性化的具有创造性的劳动成果,那么备课就是默默无闻、搜肠刮肚的酿 造过程。“看似简单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教案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凝结着教师 的心血和汗水。今天,面对的学生千差万别,个性、特点、性格、爱好截然不同,我们面对 课堂的姿态、解读课文的视角、切入教学的端口,都在不断地探索之中,没有固定的模式可 依,也没有现成的方法拿来套用,因此,每一个教师必须不断思索、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从备课到课堂教学的过渡能力,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感受到教师的魅力,体会到更多 的精彩。四、关于上课课堂是教师讲授知识的主渠道,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有人说,课堂是一个舞台,教 师是个演员。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教案、不同的教法、不同的教态,教师不仅是教学的组 织者、促进者、平等中的首席,还应该是一个技艺高超的“演员”。所以,教师在上课前起码 要做两种准备:一种是知识准备,一种是情感准备。(还应准备教具、学具、实验器具等)下面,从课堂教学流程、怎样上课、课堂的导入、创设教学情境、课堂的结语等几个方面讲 起。(一)课堂教学流程什么是课堂教学流程?它包括哪些教学环节呢?教学流程就是教学过程结构设计。它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征,对教学中 师生的活动过程、形式、媒体的使用时机和次数等多种要素进行整体化的安排,形成特定教 学结构的过程。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是教师、学习内容、学生、媒体几个基本要素之间存在的各种关系。这几 个基本要素之间的作用不同,产生的教学结构流程也各有千秋。设计教学结构流程是非常富 有创造性的活动,教师利用类似于计算机的流程语言,将教学活动的基本程序在时间和空间 关系上展开,合理组合设计形成的教学结构流程图,直观、简明、清晰、明确揭示了教学的 具体活动程序,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依据。教学流程设计案例【案例1】桃花源记第一课时:1预习,2正课(导语、作者简介、检查预习),3课文分析(朗读课文、齐读课文、掌握 重点词语、小结),4作业。第二课时:1导入,2课文分析,3总结结构、思考问题,4作业。附板书设计:发现桃花源:景色优美进入桃花源:所见生活安定所闻与世隔绝环境良好所历民风淳朴离开桃花源:似有而无理想社会【案例2】珍珠鸟第一课时:1激趣导入,探求新知;2自读课文,整体感知;3朗读课文;4教师板书;5全班学习交 流活动;6教师总结;7课堂巡视,点拨指导;8教师梳理质疑;9学生读写;10结束。【案例3】识字、写字教学(2004年课改培训班语文出版社娄相生教授一年级语文的 流程设计)。教法建议:听读教学法教学流程:(六步)1、读音:普通话范读23遍听准读音拿书姿势学会“指读”(书本平放,左手压书,右手食指指字读。通过指-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程 背景 教师应 具备 职业 素养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曲****】。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曲****】,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曲****】。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曲****】,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