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季节转换前北亚平稳增温过程的热力学特征.pdf
《春夏季节转换前北亚平稳增温过程的热力学特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夏季节转换前北亚平稳增温过程的热力学特征.pdf(1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符诗怡,施宁,张东东,等.2023.春夏季节转换前北亚平稳增温过程的热力学特征 J.大气科学,47(4):11831195.FUShiyi,SHINing,ZHANGDongdong,etal.2023.ThermodynamicCharacteristicsoftheSteadyWarmingProcessoverNorthAsiaBeforetheSummerOnsetJ.ChineseJournalofAtmosphericSciences(inChinese),47(4):11831195.doi:10.3878/j.issn.1006-9895.2202.21238春夏季节转换前北亚
2、平稳增温过程的热力学特征符诗怡1,2施宁1,2张东东1谢作威3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南京210044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南京2100443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北京100029摘要本文利用 19582019 年日本气象厅逐日再分析资料(JRA-55),基于热力学方程,详细研究了北亚地区春夏季节转换前(第 19 至 28 候)平稳增温过程的热力学特征。结果表明,气候温度平流和非绝热加热有相反的变化趋势,它们先后主导着北亚春夏季节转换前的温度变化。在第 22 候之前,绝
3、热的气候温度平流主导着北亚地区的增暖过程。但随着欧亚大陆中高纬度上的非绝热加热逐步增强,气候温度平流逐渐变为冷平流,使得非绝热加热成为主导项。线性斜压模式结果表明,非绝热加热除直接加热局地大气外,它还会在北亚地区强迫出气旋式环流异常和上升运动,从而引导着原位于新地岛附近的低压系统向北亚地区移动,进而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引起绝热的冷平流。该冷平流部分抵消了非绝热的加热作用,最终在北亚地区形成平稳的增温过程。关键词北亚非绝热加热温度平流春夏季节转换文章编号1006-9895(2023)04-1183-13中图分类号P466文献标识码Adoi:10.3878/j.issn.1006-9895.2202
4、.21238Therm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eady Warming Process overNorth Asia Before the Summer OnsetFUShiyi1,2,SHINing1,2,ZHANGDongdong1,andXIEZuowei31College of Atmospheric Science,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Technology,Nanjing 2100442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n Forecast an
5、d Evaluation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CIC-FEMD)/Key Laboratory of MeteorologicalDisaster,Ministry of Education(KLME)/Joint International Research Laboratory of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Change(ILCEC),Nanjing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Technology,Nanjing 2100443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Climate
6、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100029AbstractThermodynamiccharacteristicsofthewarmingprocessbeforethesummeronset(frompentad19topentad28)over North Asia are studied based on the thermodynamic equation and the daily reanalysis data of the
7、 JapanMeteorologicalAgency(JRA55)from1958to2019.Resultsshowthatthetemperatureadvectionanddiabaticheatingsuccessively dominate the temperature tendency before the summer onset over North Asia.Interestingly,these twophenomenonshowanoppositetrendtoeachother.Beforepentad22,theadiabaticadvectionoftheclim
8、atologicalmeantemperature dominates the warming process over North Asia.However,after that,the diabatic heating enhances收稿日期2021-12-10;网络预出版日期2022-04-14作者简介符诗怡,女,1999年出生,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高纬大气环流研究。E-mail:通讯作者施宁,E-mail: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1630424、41975063,江苏省青蓝工程Funded by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
9、Grants41630424,41975063),JiangsuQingLanProject第47卷第4期大气科学Vol.47No.42023年7月ChineseJournalofAtmosphericSciencesJul.2023gradually,whiletheadiabaticadvectionprocessweakensgradually,makingthediabaticheatingdominant.Basedonthelinearbaroclinicmodel,thenumericalresultsrevealthatthediabaticheatingovermid-and
10、high-latitudeEurasiacanheatthelocalairmassesaloftaswellasforceacycloniccirculationandupwardmotion.Circulationresponsesarefavorableforthesoutheastwardmovementofthelow-pressuresystem,whichisoriginallylocatedaroundNovayaZemlyatowardNorthAsia,leadingtotheformationofcoldadvectioninbothhorizontalandvertic
11、aldirections.Thecoldadvectionpartiallycounteractsthelocaldiabaticheating,formingthesteadywarmingprocessoverNorthAsia.KeywordsNorthAsia,Diabaticheating,Temperatureadvection,Summeronset 1 引言葉篤正等(1958)发现亚洲地区的大气环流会在六月初和十月中旬发生明显的突变。在“六月突变”中,副热带急流会发生减弱北移,高度场由三槽三脊转变为四槽四脊;“十月突变”则呈现相反的变化特征。两次突变分别对应着环流向夏季型和冬季
12、型的转换(葉篤正等,1958;张邦林和曾庆存,1998)。相较十月突变,六月突变在亚洲和北美地区均存在且十分确切,只是后者稍滞后两周左右(葉篤正等,1958)。为此,六月初通常被认为是亚洲春夏季节转换的时期。很多研究指出了春夏季节转换的其他主要环流特征。其中,黄士松和余志豪(1962)发现,在春夏季节转换时,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在亚洲季风区发生断裂。这种断裂最先发生在孟加拉湾到中南半岛一带,它可能与孟加拉湾和中南半岛的经圈环流因受感热和潜热的影响导致的下沉气流减弱有关(祝从文等,2004)。毛江玉等(2002a)研究了副热带高压的垂直结构特征,发现副热带高压会在 6 月初的印度中部形成一种脊面随高
13、度增加向北倾斜的夏季型结构。这种副热带高压形态的转变与中国江南地区春季降水所形成的非绝热加热有关(毛江玉等,2002b)。晏红明等(2020)发现大尺度环流的季节转换对孟加拉湾夏季风爆发早晚有影响。章基嘉等(1983)通过统计方法发现,东半球的低纬地区各层候平均风场的第二特征向量系数均在 6 月第 2 候至第 4 候发生着明显的符号转变,这与青藏高原加热场引起的垂直环流圈关系密切。此外,青藏高原南坡的非绝热加热垂直变化对春末夏初南亚高压北上高原也有积极作用(葛静等,2015)。实际上,数值试验也验证了青藏高原的加热作用对东亚地区春夏季节转换时的环流变化的重要作用(李慈等,1985;郑庆林和梁丰
14、,1999;王同美等,2009)。值得注意的是,除上述中低纬环流发生明显变化外,中高纬度的地表增温也是表征春夏季节转换的重要信号。Pea-Ortizetal.(2015)在研究欧洲春夏季节转换时,发现欧洲局地增温现象显著。在亚洲,Chyietal.(2021)指出在春末夏初,亚洲北部(5075N,70160E)的地表气温呈现出先迅速增暖后趋于稳定的明显特征。据此,他们利用北亚温度的一阶和二阶变化界定出春夏季节转换的气候平均时间为第 32 候(下文将用 Pn 代表第 n 候),该时间与葉篤正等(1958)通过环流变化界定出的结果基本一致。伴随着春夏季节转换,一个高度脊在东北亚对流层中上层形成(C
15、hyietal.,2021;布和朝鲁等,2022),这与青藏高原加热所强迫出的行星波变化有关(Xieetal.,2021)。在年际时间尺度上,北亚地区春夏转换时间的早晚与我国降水异常显著相关。具体而言,当北亚春夏季节转换提前时,夏季的内蒙古降水偏多或内蒙古东部降水偏多、西部降水偏少,否则反之(李妍等,2016);在季节转换偏早年,从东北亚中高纬、中国东北和日本以南地区出现了正、负、正的经向波列结构,其中东北亚脊建立的时间较早、强度较强,并能持续到梅雨期(陈沛宇等,2022),导致长江流域 6 月下旬至 7 月初降水偏少(Chyietal.,2021;陈沛宇等,2022)。由此可见,由北亚地区气
16、温所表征的季节转换不仅具有天气学意义,也具有短期气候预测的重要应用价值。加强北亚地区气温变化的机理研究,将为我们深入理解东亚地区春夏季节转换提供基础。关于北亚地区地表气温在春夏转换中快速增温的成因,Chyietal.(2021)通过热力学方程诊断发现,局地的非绝热加热增强是其主要原因。从其图 6a 中可以发现,在春夏季节转换前约两个月的时间内,即 P19 至 P32(五月至六月上旬),北亚地区实际上存在一个平稳的增温过程,尤其在 P19至 P28 的时间段内,其增温速率基本维持在+1.3Kpentad1左右,本文即将该时段中的温增过程称为大气科学47卷1184ChineseJournalofA
17、tmosphericSciencesVol.47“平稳增温”过程。显然,该“平稳增温”过程并不对应着逐步增强的局地非绝热加热(其图 6a),这表明绝热过程在北亚地区的热量收支平衡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该时间段内,绝热的气候温度平流与非绝热加热之间存在着明显相反的趋势变化,这暗示两者之间可能并不相互独立。可能是非绝热加热改变了低层环流,通过绝热的平流过程造成了气候温度变化,从而造成了平稳的增温过程,这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实际上,在夏季,东亚北部非绝热加热可在对流层低层东亚北部地区维持一个低压环流(LinandBueh,2021)。受此启发,随着从春至夏的季节推进,北亚甚至是欧亚大陆上非
18、绝热加热的季节性增强,它们将如何影响低层环流进而影响北亚地区的热量收支平衡,最终使得北亚地区形成一个平稳的增温过程?为此,本文将主要基于 Chyietal.(2021)的结果,通过热力学方程和线性斜压模式,进一步来探究春夏转换前的北亚地区平稳增温时的热力学特征。本文第 2 节为资料和方法,第 3 节为北亚气候平均温度变化,第 4 节为通过数值试验揭示的非绝热加热的影响,第 5 节给出结论和讨论。2 资料与方法 2.1 数据本文使用日本气象厅提供的逐日再分析资料(JRA-55)(Kobayashi et al.,2015),时 间 段 为19582019 年。要素包括位势高度场(Hgt)、风场(
19、u,v)、气温(T)、垂直速度()和非绝热加热率。其中,非绝热加热率由五项构成,即对流加热率(Convectiveheatingrate,简称 Cnvhr)、大 尺 度 凝 结 加 热 率(Large scale condensationheating rate,简 称 Lrghr)、长 波 辐 射 加 热 率(Longwave radiative heating rate,简 称 Lwhr)、太阳短波辐射加热率(Solarradiativeheatingrate,简称 Swhr)、垂直扩散加热率(Verticaldiffusionheatingrate,简称 Vdfhr)。Cnvhr 和 L
20、rghr 分别是由凝结造成的潜热释放所产生;Lwhr 和 Swhr 分别是由长、短波辐射通量的辐合造成的加热效果;Vdfhr 主要刻画了边界层中因湍流运动而引起的感热加热。这五项非绝热加热率分量均在等压面上。水平分辨率为 1.25(经度)1.25(纬度),垂直方向上取 1000hPa 到 50hPa 共 20 层。与 Chyietal.(2021)利用剩余法计算非绝热加热项不同,本文利用的是 JRA-55 提供的五项加热率数据来计算非绝热加热项,这可以进一步分析出各种非绝热过程的相对重要性。实际上,本文也利用 NCEP/NCAR(NationalCenterforEnvironmentalPr
21、ediction/NationalCenterforAtmosphericResearch)(Kalnayetal.,1996)和ERA5(thefifthgenerationofEuropeanCentreforMedium-RangeWeatherForecastsReanalysis)的再分析资料,通过剩余法计算出非绝热加热项,其结果与本文所用的 JRA-55 五项加热率之和基本一致,尤其是 ERA5 的结果和本文的结果更为一致(图略)。2.2 诊断方程本文采用线性化后的热力学方程对 925hPa 北亚气候平均温度变化进行诊断(HeandBlack,2016):Tt=uTx|z HADV
22、c1vTy|z HADVc2|z HADVc+RTpcp|zVMc1Tp|z VMc2|z VMc+(VT)|z HEHFc+(pT+RpcpT)|z VEHFc+Q(1)RdTQ其中,是气体常数,取 0.287kgkg1g1;cp定压比热容,取 1.004kgkg1g1。方程中的“”表示气候候平均,“”表示相对气候平均的候异常。本文在计算中,先将日平均数据处理成候平均,然后再计算了方程(1)中的各项。方程(1)左边为气候平均候温度变化,某一候的温度变化为该候的温度与前一候温度的差值,记为。HADVc 表示气候平均风场对气候平均温度的水平平流项(简称水平平流项),它由气候纬向温度平流(HADV
23、c1)和气候经向温度平流(HADVc2)构成。VMc 表示气候平均垂直运动引起的温度变化项(简称垂直运动项),它由气候平均垂直运动热通量项(VMc1)和气候平均温度垂直输送项(VMc2)构成。HEHFc 表示气候瞬变涡动水平热通量的辐合项(简称水平涡动项),VEHFc 表示气候涡动垂直热通量项(简称垂直涡动项),表示气候非绝热加热作用。与 Chyietal.(2021)所用方法一样,对气象要素数据进行 30 天低通滤波以去除高频扰动并突出环流的季节变化特征。2.3 线性斜压模式本文使用的数值模式为线性斜压模式(Linear4期符诗怡等:春夏季节转换前北亚平稳增温过程的热力学特征No.4FUSh
24、iyietal.ThermodynamicCharacteristicsoftheSteadyWarmingProcessoverNorthAsiaBefore.1185BaroclinicModel,简称LBM),此模式是日本东京大学气候系统研究中心(CCSR)和日本环境研究 所(Center for Climate System Research andNationalInstituteforEnvironmentalStudies)基于大气 环 流 模 式(Atmospheric General CirculationModel)共同发展的线性版本的干模式。该线性模式为覆盖全球的原始方程
25、模式,采用了三角形截断的谱展开方法。本文中使用 NCEP/NCAR 资料春季 34 月气候平均场作为基本态,水平分辨率为T21,垂直方向为 坐标,共 20 层。水平扩散系数为 81016m4s1,对应最大波数的 e 折尺度 1 天。在 0.9 各层上 Rayleigh 摩擦和牛顿阻尼设为0.5d1,在 0.03 各层上设为 1d1,其他层则为20d1。有关该模式的详细动力框架及参数设置参见 WatanabeandKimoto(2000)。本文将非绝热加热场当做强迫场,考虑了地形的作用,对此模式进行 25 天的积分,并将第 16 天至第 20 天的平均积分结果当做大气的稳定响应。3 北亚气温变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夏季 转换 前北亚 平稳 增温 过程 热力学 特征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