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事后素”语义考辨.pdf
《“绘事后素”语义考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绘事后素”语义考辨.pdf(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第 25 卷第 3 期2023 年 8 月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Wuyi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Vol.25 No.3 Aug.,2023“绘事后素”语义考辨高查清1,蔡满园2(1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文理系,安徽 合肥 230051;2 信阳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摘要:以朱熹和郑玄为代表的两派对论语 中“绘事后素”之“后素”在解读上截然对立。前者解“素”为“粉地”,名词,解“后素”为“后于素”,即布好粉地然后在上面作画;后者解“素”为“以素粉勾勒”,动词,解“后素”为“后素之”,即绘画中“布
2、完众色之后以素粉分布其间”。二者均没有充分关注孔子“起予者商也”之内涵,亦没有将“绘事后素”之语义与整个对话语境结合起来加以审视。基于对论语 “绘事后素”章节文本结构的逻辑分析,从对话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参悟双方意图,推敲其“言外之意”,认为占据学术主流的“朱派”观点理据不足,“郑派”则对“后素”的本义作出了准确判断,惜乎对“素以为绚兮”的解释仍有失偏颇。关键词:绘事后素;逻辑分析;言外之意;语义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513(2023)03-0072-05 收稿日期:2023-03-04 基金项目:本文为安徽省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高职公共英
3、语教材文化板块文本研究”(批准号:2022AH040313)、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中国文化走出去中译者把关人角色研究以中国典籍英译为例”(批准号:SK2019A0926)、国家社科规划项目“事件概念化的心理路径起点及其功能的句法实现研究”(批准号:19BYY009)之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高查清(1968),男,安徽庐江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语言文学研究。一、导 言论语八佾第三中有如下对话: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1对这一段话的理解及翻译(包括古译今和中译外)
4、,特别是对文中“绘事后素”之“后”和“素”的确切含义,一直以来众说纷纭,甚至针锋相对,至今没有定论。其中争议最大、观点对立最为尖锐的当属对“后素”二字的理解:到底“后素”是“后于素”(即“素”居前),还是“后素之”(即“素”居后)?以朱熹为代表的一派(下称“朱派”)认为,“素”是作画的前提和基础,“后素”即“后于素”2。赞同这一观点的学者甚众,比较有名的有李泽厚3、丰子恺4、杨伯峻5、全祖望6等。朱派观点一直占据国内学术主流:元、明两代的科举考试皆以朱熹的论语集注为标准;中国教育部在现行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书目论语通译中也沿用了朱派对“绘事后素”的解释:“绘事,画画。后,后于,在之后。素,白
5、地子。意思说:画画总是先有个白地子,然后才能画。”7相应地,当前国内大多数语文读物,也都采用了这一解释。以郑玄为代表的一派(下称“郑派”)却与朱派持完全相反的观点,认为绘画的最后阶段要以“素粉”分布在各色之间,故“后素”的意思即是“素后”,即“素”居于他者之后。支持这一观点的人虽不比朱派,但亦有不少。较为有名的有三国时的何晏8、宋代的刑昺8、清代的孙诒让9、凌廷堪10、毛奇龄11,以及近代程树德10、钱穆12、刘宝 楠13等。二、两派论争的背景及持论依据朱、郑两派(以及其他相关各派)之所以对于“后素”的理解截然相反,根本原因在于子夏与孔子的该段对话在内容上跨度过大,或者说跳跃性过大,甚至所论之
6、事看似毫不相干,而以“绘事后73第 25 卷第 3 期高查清,蔡满园:“绘事后素”语义考辨素”之“素”解“素以为绚”之“素”,和子夏由“素”到“礼”的联想也过于新奇,再加上原文过于简略,缺少对谈话背景的必要铺陈,导致二者对话的信息沟(information gap)跨度过大,使读者产生疑问,出现了不同的理解甚至观点的对立。郑玄以绘画的技法和操作流程对“后素”的本义加以剖析:“绘画,文也。凡绘画先布众色,然后以素分布其间,以成其文。”8他把绘画理解为绘“文”,而“布色”是成“文”的必要步骤和手段。既然绘画要“先布众色”,后“以素分布其间”,那当然应该是“(色先)素后”,即原文所言之“后 素”了。
7、郑玄认为,孔子言“绘事后素”,意在“喻美女虽有倩盼美质,亦须礼以成之”8。以郑之见,孔子把庄姜的“倩盼美质”比作绘画中的“五采”,而把后天教化之“礼”喻为绘画中的“素(粉)”。如此,巧笑、美目礼教,得庄姜之美貌;五采素(粉),得画缋之“文”。宋邢昺引考工记原文疏曰:“考工记云:画绘之事,杂五色。下云:画缋之事,后素功。是知凡绘画,先布众色,然后以素分布其间,以成文章也。”8清孙诒让从洁净的角度作出如下的解释:“白色以皎洁为上,渍汙(污)则色不显,故于众色布毕后布之。若先布白色,恐布他色时渍汙(污)之,夺其色也。”9毛奇龄在论语稽求篇中云:“绘画之事,五采并设。素之色在五采之间,素固非所先也。然
8、而五采虽备,素反后设,若惟恐先素而汙(污)易滋者,是必俟众采先布而后各布素以成其章。”11可以看出,毛奇龄解释了先“采”后“素”的两种原因:五采并设,“素”居“五色”之间,故“素”非先;若“素”先设,则“汙易滋”,故“素”居后毫不奇怪。基于这二者的考虑,“素”居后乃自然、必然。凌廷堪曰:“窃谓诗云素以为绚兮者,言五采待素而始成文也。今时画者尚如此,先布众色毕,后以粉勾勒之,则众色始绚然分明子以绘事后素告之,则素以为绚之理不烦言而解矣。”10所释与前者 不二。与此相反,朱派则把“后素”解释为“后于素”,把“素”解释为“素地”“素色”“白色底子”,把“绘事后素”解释为“先有白色底子,后绘画”3。朱
9、熹在论语章句集注中原文是:“后素,后于素也。”2他把考工记原文“绘画之事后素功”解释为“先以粉地为质,而后施五采,犹人有美质,然后可加文饰”2。杨伯峻在朱熹之说的基础上,将“素以为绚兮”译作“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将“绘事后素”译作“先有白色底子,然后画花”5。丰子恺先是质疑绘画“先布众色,然后以素分布其间”之顺序“甚不合画理”,认为我国“绘画向重素地”,只有西洋画才会“不留余地,需白则用白粉涂抹”;且先色后白这种情况甚为“罕有”,觉得这种阐释“不易解”,故而“不从”4。全祖望将“素以为绚”之“素”解释为“素地”,将“绘事后素”之“素”解为“素功”,以支持解“后素”为“后于素”的观点:“论语
10、之说正与礼器相合。盖论语之素乃素地,非素功也,谓其有质而后可文也。夫巧笑美目,是素地也,有此而可加粉黛簪珥衣裳之饰,是犹之绘事也,所谓绚也。故曰绘事后于素也。”6可以看出,对于“绘事后素”的语义,两派都对自己的观点信心十足,都认为己方的观点信而有征,然而根据矛盾律原理,我们知道,其中必有一方的解释与原意相悖。三、对“绘事后素”两种解释的逻辑分析和语义探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要想准确把捉“绘事后素”逻辑线索及确切语义,不能抛开上下文的语义脉络,只盯着“绘事后素”这几个字,望文生义,而要把它放在对话的大背景中来加以审视,要考虑对话双方的身份,特别是他们所秉持的价值观、他们话轮转换的
11、前后逻辑联系,捕捉每一句话的“弦外之音”。首先,“绘事后素”这个表达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后素”的确切含义以及“后素”是“后于素”还是“后素之”。对于孔子“绘事后素”之说源自周礼考工记这一点,各家皆不持异议。考工记成书于战国初年,是一部有关手工业技术规范的汇集,分上、下二卷。上卷叙述了从王公到妇功的六种分工,强调了制作优质产品的四个原则,还按工种排序论及三十个工种,包括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搏植之工二。其中的“设色之工”包括“画、缋、钟、筐、”,这五个工种都与练染工艺有关。其“画缋”一节曰:画缋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
12、谓之玄,742023 年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五采备谓之绣。土以黄,其象方,天时变。火以圜,山以章,水以龙,鸟兽蛇。杂四时五色之位以章之,谓之巧。凡画缋之事,后素功。14可以看出,“画缋”一节介绍了“画缋之事”中涉及的各种色彩的表现寓意及其搭配规律,还指出了土、天、火、星、山和水等物的象征性表现手法。这一段的最后,提到了“凡画缋之事,后素功”。短短的这几个字,并没有明确在“画缋之事”中,到底是“后素”还是“素后”,即没有明确“素”在“绘事”中的先后顺序。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二。其一,考
13、工记文本本身就有不少缺损,对某些信息的交代含糊不清,以至于疑点甚多。比如,考工记中与练染工艺有关的“设色之工”包括“画、缋、钟、筐、”五个工种,其中钟氏染羽,氏湅(练)丝,筐人只列出条目没有进一步介绍14,而“画”和“缋”本来分属两个不同的工种,原文却将其合而为一,笼统加以介绍,令人生疑。对此,考工记解早有质疑:画缋二官今记中只曰画缋之事,必有缺漏,不全。恐画是为墨本者,缋是用采色者。钟氏染羽,筐氏已阙,或是绣作之工。防氏练丝,汉武帝画周公辅成王,则画工自古有之矣。书曰作绘语曰:“绘事后素”,是防色之工也。15足见持疑者久已有之。此其一。其二,考工记所言“后素功”意义未定。不妨把“后素功”分为
14、“后素”与“素功”分别进行考察。先查“后素”一词。汉典释曰:在众色间敷以白色。又引何晏集解:“凡绘画,先布众色,然后以素分布其间,以成其文”再列朱熹观点曰:一说先敷白色后施彩色。又引朱熹集注:“后素,后于素也谓先以粉地为质,而后施五采”二者观点截然相反,孰是孰非并无定论。再查“素功”一词。汉典释曰:1)施以白彩;不加雕饰。2)引申为不彩绘不雕镂不用华饰之谓。3)素王之功德。第三条解释与语境不符,取前两条释义。“后”与“素功”接,则“后施以白彩”似更贴切。但因为“后素功”语块的切分到底是按“后素-功”切分还是按“后-素功”切分,并不明朗,所以“素”之先后仍然不得而知。汉典只是把两种对立的观点一一
15、列出,至于其确切含义,仍需读者自己取舍。其次,没有把“礼后”与“素以为绚”以及“绘事后素”结合起来考虑。子夏说“礼后”,孔子给予高度赞赏,说明二人对“礼后”持一致态度,也间接说明二人承认“礼”之前必有更重要的东西存在。换言之,“礼”是第二性的,“礼”之前的存在物才是第一性的。在孔子心目中,还有什么比“礼”占据更为重要的位置呢?纵观论语,排在“礼”之前的概念恐怕只有“仁(义)”了。在孔子看来,“仁”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秉性,乃人之“质”;而“礼”则是一个人后天的教化,乃人之“文”。“质”乃人之“本”,是先天的,第一性的;“礼”乃人之“文”,是后天的,第二性的。尽管孔子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16、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换言之,只有“文质相半”,才能成为谦谦君子。但从其“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以及“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逊)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等言辞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礼”尽管很重要,但仍然是第二性的,“仁(义)”才是第一性的。没有“仁”这个基础,“礼”对于人的改造是力不能逮的,礼教也就难以达到其最终目的。据统计,在论语中除了“焉”“哉”“乎”“也”等虚词,“礼”总共出现了 74 次。比“礼”出现频率更高的有两个词:“仁”和“道”,其中“仁”105 次,“道”89 次。但需要注意的是,“道”在论语的不同位置所指并
17、非同一概念。比如在“本立而道生”“道千乘之国”“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力不足者,中道而废”等几处,每个“道”的含义都有不同。所以尽管“道”的出现频率看似高于“礼”,但与“本立而道生”之“道”含义一致的,却尚不及“礼”的总数。“仁”在论语中的反复出现,也从侧面说明孔子对于“仁”的高度重视。既然“礼”为第二性,居后,则勾起“礼”之联想的“素”也应该是第二性的,亦居后。所以,在“素以为绚兮”和“绘事后素”中,“素”亦当居后。如此,朱派认为“绘事后素”之“素”为作画之依靠的“粉地”,或者“素底”,很显然就站不住脚,而郑派所言“素”乃白彩,待众彩完毕,最后布素之论断则顺理成章。正是这个原因,清凌廷75第
18、25 卷第 3 期高查清,蔡满园:“绘事后素”语义考辨堪校礼堂文集 中所释:“盖人之有仁、义、礼、智、信五性,犹绘之有青、黄、赤、白、黑五色是也。礼居五性之一,犹素为白采,居五色之一也。五性必待礼而后有节,犹之五色必待素而后成文,故曰礼后乎,本非深文奥义也。”10则言之有理。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很多研究者忽略了孔子“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这句话所蕴含的弦外之音。查汉典 “起”字条“详细解释”计 35 释,符合句意者只有“启发 arouse ”一释,此释之后所举之例正是“起予”,释曰:“能启发自己的观念和想法;指启发他人”。可见“起予者商也”的意思正是“是商(子夏)启发了我呀!”商(
19、子夏)给了孔子什么启发呢?二人短短的对话中,答案一目了然:给孔子以启发的正是子夏由“素”到“礼”的联想!既然是子夏启发了孔子而非相反,那么孔子“以素喻礼”的说法又从何而来呢?如果果真是孔子“以素喻礼”借以开导子夏,那他对子夏“礼后乎”作出那么热烈的回应,给予那么高的评价,乃至发出“起予者商也”的喟叹,又作何解释呢?所以,仅从此句即可看出,孔安国、郑玄等认为孔子“以素喻礼”的观点是经不起推敲的。合理的解释是,在子夏发出“礼后乎”之问前,孔子本人并没有把“素”与“礼”联系起来。惟其如此,“起予者商也”才有起码的逻辑基础,孔子师徒的对话才能够形成语义上的呼应。既然孔子在对话中根本没有主动地“以素喻礼
20、”,则“素以为绚兮”之“素”以及“绘事后素”之“素”皆与“礼”无涉,则郑玄“喻美女虽有倩盼美质,亦须礼以成之”,邢疏“言庄姜既有巧笑、美目、倩盼之容,又能以礼成文绚然。素,喻礼也”,以及孔安国“孔子言绘事后素,子夏闻而解,知以素喻礼,故曰礼後乎”16,皆成无确证之玄论,不足为训。第四,从绘画技巧的角度并不能确定布素之先后。有研究表明,在我国,“先敷白底以绘彩与绘彩之后再用白粉勾勒”两种画法一直以来“都被人使用”,在“堪称彩绘之祖的史前彩陶工艺”中,两种画法都存在:“有的是先在陶面涂一层浅颜色的陶衣,然后再用深颜色绘上图案;也有的是先绘黑色线条,然后在黑线条周边镶绘白色线条,或在黑底上缀饰白色圆
21、点”17。换言之,先布色后布素之作画方法古已有之,况凌廷堪所言“今时画者尚如此,先布众色毕,后以粉勾勒之”亦非无据,故丰子恺断言此法“不合理”“罕有”,与事实相悖。第五,从汉语句法、文意、词语搭配、上下文语义脉络以及其他相关典籍的相关背景入手,可以靠近真相,参透原文本义。李沁锴认为,子夏与孔子的对话“强调礼对人的调整作用”,为了使人的美质有最好发挥,就不能任由人的天性随意发展,而必须加以规范,以礼节之,“就好像当时的画绘工艺,最后需要使用素色勾勒形成边界从而令作品达到完美状态一样”。子夏从“素以为绚”的画绘手法联想到“礼之别而能彰的内涵”,得出“礼后”的体认,“也正符合孔子对礼的看法”,在此基
22、础上,子夏更先一步抓住了礼与“绘事后素”之“素”之间的联系,“所以得到孔子的大加赞扬”18。至此,通过仔细审视词语出处,分析语出背景,推敲对话的逻辑脉络,可以将子夏与孔子的对话翻译如下:子夏问:“笑容娇俏亮丽,眼眸黑白分明,素粉将她装扮得美丽动人啊。这怎么理解呢?”孔子回答:“是说绘画先布众色,然后以素分布其间。”子夏说:“这是不是就像修身一样,礼其实是后施之力呀?”孔子说“是你启发了我呀!现在我可以和你谈诗了。”四、结 语我们在感知、分析事物的时候,要全面、系统地看问题,要以普遍联系、变化发展的眼光来审视认识对象;不能把局部与整体割裂开来,以局部代整体,以局部的特性判断整体的特性。我们不能一
23、叶障目不见泰山,犯盲人摸象、以偏概全的错误。吕氏春秋察今有言曰:“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在探索“绘事后素”语义的过程中,我们不能隔断历史,断其渊源而追索其义,不能蔽其背景,将它从具体的语境中剥离而望文生义,而是要返璞归真,并密切结合上下文的逻辑脉络,综合加以考量和判断,如此才能准确把捉其内在含义。注释:查现代汉语工具书,对“缋”的解释是:同“绘”,绘画painting,并举例:缋事(绘画之事):缋画(即绘画)。也就是说,“画”与“缋”基本上是一回事。再查词条“画缋”,762023 年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汉典 曰:1 亦作“画绘”。2 绘画。可见,不少权威的工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事后 语义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