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孔孟”:黄道周《榕坛问业》对明代理学的反思.pdf
《“回归孔孟”:黄道周《榕坛问业》对明代理学的反思.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归孔孟”:黄道周《榕坛问业》对明代理学的反思.pdf(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第 卷第期 年月泉州师范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Q u a n z h o u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V o l N o A u g “回归孔孟”:黄道周榕坛问业对明代理学的反思卢珊(山东大学 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 济南 )摘要:明代儒学大家黄道周在 榕坛问业 对 大学 进行的讨论,阐述了明善见性、物格知至、万物同体思想,彰显了尊道问学、体认先天、恢复本性、静定知止的工夫,试图解决当时朱、陆两家互为犄角及阳明后学悬空蹈虚之弊端,以汇合先秦儒家思想,进而重构理学性体.文章体现了明代末年天崩地解时期思想的复杂性和深刻性,展现了 大学 诠释的丰富
2、性,具有引领后人不可偏执一隅、受限于朱陆之争,而应合理审视当下的思想冲突及对前人取精去粕化为己用的学术研究之精神.关键词:黄道周;榕坛问业;理学;反思中图分类号:B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卢珊(),女,江西宜春人,博士生,主要从事宋明理学研究.黄道周和刘宗周是明末深具创造力的位儒学大家.两人面对晚明逐渐僵化的朱子学与日益空疏的阳明后学两大思潮,都试图通过批判反思前人的思想以挽救当时两大思潮造成的恶劣影响,“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清代学人总结二人学术思想时认为,“盖宗周以诚意为主,而归功于慎独,能阐王守仁之绪言而救其流弊;道周以致知为宗,而止宿于至善,确守朱
3、熹之道脉而独遡宗传”.但黄宗羲在 明儒学案 中将黄道周安置在“诸儒学案”,对其学问归属判定不明,足见其思想独见独知.四库全书评 榕坛问业,“书内所论、凡天文地志经史百家之说、无不随问阐发、不作性命空谈”,彰显道周之学涵盖范围之广、思想之精深.在融会宋明理学的同时,追溯孔孟儒学的根基,好友徐霞客胜赞“至人唯一石斋,其字画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宇第一,其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第一”.本文拟从 榕坛问业 入手,结合黄道周其他相关著作,考察其理学思想和学术立场,以期厘清黄道周复杂的学术思想,推进晚明学术思潮研究.一、格物致知 榕坛问业 开篇即以“格物致知、物格致知”为第一要义.“此义明时
4、,虽仲尼、子渊,坐晤非远;此义不明,虽祖朱祢陆,到底不亲.”卷一与黄道周同时代的刘宗周说:“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可见,格物在明代已经成为学者十分关注的问题.东汉郑玄曰:“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 至.”郑玄将格物致知解读为对事物规律的认识,并无其他深层含义.宋代程颢和程颐将格物致知与自家的天理联系起来,认为格物致知即格物穷理,“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二程由此提出积习格物的方法,“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朱熹继承并发展二程的格物论,不仅将 大学 原文拆分为经传
5、,而且作格物补传,“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 大学 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此谓格物,此谓知之至也”.朱熹把格物概括为“即物而穷理”,囊括了郑注和二程关于“物”的范围,即为天下事事物物的各种定理,这种定理又因理一分殊下总而为天理.朱熹外向性的格物论引起了王阳明的猛烈攻击.王阳明认为,求理于外是错误的,至龙场悟道确立心才是理的宗旨.值得注意的是,王阳明独特的儒学起点即格物,并且把格物诠释为格心,认为格物即正其心之不正以归其正.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何晚明儒者
6、黄道周把格物致知作为榕坛论道的首讲.黄道周认为,所谓“知”是要“知止”,“此 知 字只是知止,试问 止 字的是何物?象山诸家说向空去,从不闻空中有个止宿;考亭诸家说逐物去,从不见即事物止宿得来”卷一.可见,黄道周对陆朱两派的观点均有所批评.陆学尊德性,不落于实处,不于文字上下工夫,止字蹈空没有归宿;朱学道问学,追逐外在事物的定理,学问虽精深庞大,却没有深究事物的归宿.黄道周既反对陆九渊心学的从未有个切实的归宿,又反对朱子追逐外物而忽视道德主体的价值.黄道周的立场是寻求能够弥补朱陆缺陷的学问,所以找个“止”字只是至善,而这个至善并非是朱熹所强调的从物上而过,而是从活泼泼的人身上证得.其实,黄道周
7、强调的有点:其一,至善不能是空头;其二,至善是关于人的学问.黄道周认为,至善不是从物上而过,而是要挺立人的主体性去寻求,“此止字只是至善,至善说不得物,毕竟在人身中”卷一.以朱熹格物致知思想为导向的修身工夫可能会导致向外求理的偏颇,而至善的真正挺立是在个人的意识活动之中.朱熹认为,不同的道德主体所遵循的行为准则也不尽相同,“致知、格物,大学 中所说,不过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 之类.古人小学时都曾理会来.不成小学全不曾知得.然而虽是 止于仁,止于敬,其间却有多少事.如仁必有所以为仁者,敬必有所以为敬者,故又来 大学 致知、格物上穷究教尽”.因此,为学的不同主体有不同的表现行为.由于朱
8、熹过于强调外在的行为规范,难免繁琐支离,工夫难以尽善.黄道周多次使用“物”这个概念,“继天成性,包裹天下,共明共新,不说物不得”卷一.“说物不得”和“不得物”虽均使用“物”字,但它们所代表内涵却有所不同.“不得物”的“物”是前文朱熹提到的“逐物去”的外在事物.黄道周认为,世人在这件事情上,仍处于未觉醒状态,只看到事物的浅层,很难发现整个存在世界的本质,“世人只于此处不明,看得吾身内外,有几种事物,著有著无,愈去愈远”卷一.“物不得”正是“此物粹精,周流时乘.在吾身中,独觉独知,是心是意;在吾身对照过,共觉共知,是家国天下”卷一.此物是主客观合体.从自身的角度而言,此物从身上发出便是心和意;受此
9、物的影响,则与其产生共鸣,是家国天下.这个“物”十分精粹奥妙、变流四方.存于自己身上的时候,只有自己可以察觉到,从心发出,即意;而从自己身上关照而过,便是家国天下.把“此物”放入 大学 的框架中理解,从“三纲”的角度分析,是先恢复自己的明德,然后助他人脱去旧污,最后达到至高至极的至善境界;从“八目”而言,首先需经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再经过修身齐家治国,最后达到平天下的大同社会.黄道周认为,“此物”为知为意,是家国天下,即“此物”贯穿 大学 成己成物过程的始终.实现整个社会的昌平,并非来自个人的力量,而是多数人的觉醒.只有一群已经觉醒的独立个体形成集体,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共治.紧接着黄道周说:圣
10、人看得世上只是一物,极明极亲,无一毫障碍.以此心意澈地光明,才有动处,更无邪曲,如日月一般,故曰明明德于天下.学问到此处,天地皇王都于此处受名受象,不消走作,亦更无复走作那移去处,故谓之止.自宇宙内外有形有声,至声臭断处,都是此物贯第期卢珊:“回归孔孟”:黄道周 榕坛问业 对明代理学的反思澈,如南北极,作定盘针,不由人安排得住.继之成之,诚之明之,择之执之,都是此物.指明出来则直曰性,细贴出来则为心、为意、为才、为情.从未有此物不明可经理世界、可通透照耀.说此话寻常,此物竟无着落.试问诸贤:家国天下与吾一身,可是一物,可是两物?又问吾身有心、有意、有知、梦觉、形神,可是一物两物?自然谺然,摸索
11、未明.只 此是万物同原,推格不透处.格得透时,麟凤虫鱼,一齐拜舞;格不透时,四面墙壁,无处藏身 卷一.陈来先生认为,作为至善的“此物”是一个特别的哲学概念,而不是某一种限于特定时空的具体存在物.“此物”是使整个宇宙得以贯通统一的所以然,至善在此具有本体的意义 .可见,黄道周的“此物”即至善,而至善贯通于主客体,并通过个人展现出来.“极明极亲”,达到了“明明德亲民”的极致.正如朱熹在 大学章句 中的注释,“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因此,此物是万物同体的本原所在,格物只是格此至善,推格透彻之后,便能达到“一齐拜舞”,即儒家的万物同体的境界.黄道周高度赞赏张载 西铭 的“以仁为
12、本”的万物一体思想.谈论圣门的仁是不是格物致知的含义,黄道周曰:“为有此个,才看得万物皆备,古今来只有 西铭 极透此意,勿说万物一体是腐生之陋谈.”卷一可见,西铭 所表达的万物同体思想,是儒家仁爱思想从亲亲等差发展到万物同体在宋明时期已成为一个趋势,黄道周认同这种看法,并且给出自己关于儒家孜孜不倦讨论的“仁”的诠释 仁即此物,此物即至善,至善即万物一体之仁.二、明心见性朱子所诠释的至善较为复杂,从其在 大学章句 中的注释来看,为“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至善是含有本体意义的天理;而在至善与明明德与新民的关系上,至善则为“明明德”“新民”,两者工夫做到极处.学界普遍认为朱子的“明德”包含
13、心、性方面的含义.学者对此多有讨论,大多肯定明德中蕴含天理.朱子说:“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万物禀受,莫非至善者,性;率性而行,各得其分者,道”.“人之所得乎天”表示明德来自于天,在此保证了由明明德工夫做到极致的至善的普遍性.“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是指心具有感觉思维的能力,而不昧指心原本的湛然状态,由明明德和新民共同组成的内圣外王的至善即同时具备了心体与工夫的含义.从朱熹在 大学章句 中的说法“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可以
14、看出,大学 是一篇以讨论为学次第为主的文章.黄道周对此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 大学 讨论心体,而 中庸 才讨论工夫,“大学 直指心体,中庸 才说圣功.心体自是天道,雷电破山,与碧落何涉;圣功自是人道,迅雷风烈,亦要变动一番.中人所患,不见心体,常被事物惊怪;贤人所患,不见功夫,便落无忌惮里去.看 大学 中庸,前后照管,才知古人用心之微”卷十二.黄道周认为,本体与工夫不可偏废,若不守心体,则难以处定;若不守工夫,则容易落入不敬.因此,对于 大学 中出现的致知格物,黄道周认为,所格之物就是“此物”,“此物”就是至善的性.黄道周在人性论的问题上,主张性一元论,回归孟子的性善论,他否定将气质之性作为性的
15、观点.黄道周的至善即性至善,同时他反对以无善无恶来说性善,并且认为至善是万物的本体,“说气质则有智愚之异等,说人性则以至善为宗”卷十七.黄道周认为之所以有上人与下人之别,不在于气质之性的差异,而在于后天的行为积累,“上知下愚俱是积习所成,积习既成,迁改不动.如他性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年月初,何曾有上智下愚之别?切勿如程伯子所云气质不同变化未易也”卷五.陈来先生认为,明代后期学者力图消解宋儒人性二元论,取消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分别,主张气质之性的一元论.黄道周正是反对这种人性论,认为“止”就是止于至善,止于至善的方法就是“尽性格物”.弟子唐伟伦问黄道周至善究竟为何物,“至善果是何物?如是明新大业,
16、穷极到头,无一缺陷,虽千万年,尧驰舜骤,无有止法,则此止字,是不止义.如是性分原头,继成本事,无一夹杂,虽一晌间渴睡打坐,亦关至极,则此止字,是顿悟法也”.可见,黄道周提出的“至善”包含两层意思:其一,大学 纲领明明德新民做到极致,没有一丝一毫的缺陷.虽然距离尧舜圣王的年代已经十分遥远,但至善仍是现在统治者的目标.在此,黄道周的至善意义与朱熹所提的别无二致.其二,至善是性的源头,不仅在日用常行之内,也关乎到了内在的性发显,这是教人顿悟明至善之性.从他对止的种解释,一个是从天理的至极的程度上说的,另一个是从人性本就存于心中讲的,所以时时刻刻都在心中.作此问题,不免有心理两派的分别.黄道周认为,要
17、看至善在根本的重要源头作用.至善作为善性的源头,是明德新民的导向,“看大业做本分也走,看本分做大业也走”.唐伟伦对此提出质疑,“此则是参驳止法,如何是至善本义,莫是如西山所云同原太极否”卷十六.将至善解读为太极,朱子就提过这样的想法,“太极只是个极好至善底 道 理.人 人 有 一 太 极,物 物 有 一 太 极.周 子 所 谓 太 极,是 天 地 人 物 万 善 至 好 底 表德”.此处,弟子将至善定为太极义,是从每个个体都拥有至善来说的,即用太极体现至善是性体与本体在“大业”与“本分”上的共在.弟子又问:“止至善之学,自夫子始明之.尧舜传授不说至善,只说精一,精一即至善之旨也.且如孟子说性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榕坛问业 回归 黄道 明代 理学 反思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