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融合发展的机制、困境与路径研究——基于共生理论视角.pdf
《“三社”融合发展的机制、困境与路径研究——基于共生理论视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社”融合发展的机制、困境与路径研究——基于共生理论视角.pdf(1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第4 9卷 第5期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3年9月V o l.4 9 N o.5J o u r n a l o fS o u t h w e s tU n i v e r s i t y(S o c i a lS c i e n c e sE d i t i o n)S e p.2 0 2 3D O I:1 0.1 3 7 1 8/j.c n k i.x d s k.2 0 2 3.0 5.0 0 7乡村振兴研究专题“三三社社”融融合合发发展展的的机机制制、困困境境与与路路径径研研究究 基于共生理论视角王 琴1,2,李 敬1(1.重庆工商大学 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重庆1 0 0
2、 8 7 1;2.重庆财经学院 新媒体艺术学院,重庆4 0 1 3 2 0)摘 要:“三社”融合发展是贯彻“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的重要实践,也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载体。依据共生理论的“三要素、一界面”框架,在建构“三社”融合发展的共生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三社”融合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和嬗变过程,进而探寻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三社”融合发展的优化路径。分析结果表明提升共生单元的内生力、完善共生模式的分配力、增强共生环境的外驱力以及优化共生界面的传导力等是推动“三社”融合持续稳步发展的重要实践路径。“三社”融合发展问题纳入共生理论的解释框架,为深化“三社”融合发展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和
3、理论生成空间。关键词:“三社”融合;共生理论;作用机制;现实困境;实现路径中图分类号:F 3 2 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 3-9 8 4 1(2 0 2 3)0 5-0 0 7 7-1 2一、问题的提出在市场化进程中,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千家万户小生产”难以应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引发了愈发突出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此时亟须将“一盘散沙”似的农民组织起来。于是,2 0 0 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基于农户合作的农业产业化组织载体,具有推动小农生产组织化和规模化1、提升农户在市场中的谈判力量2、
4、通过合理的分红方式实现利益联结、带动农户增收3等突出功能,先后获得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特别是2 0 0 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正式实施以来,专业合作社发展进入高速增长期,截至2 0 2 2年3月底,全国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高达2 2 2.2万家,吸纳农户近一半4。专业合作社不仅在数量、规模上实现了快速扩张,在形式上也涌现出了劳务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旅游合作社、植保合作社等多种合作社新型样态,在功能上也从早期的单一服务拓展到为“产前产中产后”提供全程综合服务。目前,专业合作社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有效组织形式,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力量。尽管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在不断拓展,
5、但总体上偏重于农业生产,难以实现流通、金融要素的有效融合,农户仍然是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的群体。在此背景下,为增强生产能力、抗击市场风险、提升融资能力,集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应运而生。“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是现代农业生产最前沿的组织创新成果,其具有降低经营风险、促进规77作者简介:王琴,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乡融合发展视角下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研究”(1 9 A J Y 0 1 6),项目负责人:李敬;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数字经济赋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乡融合发展的机制及政策创新研究”(2 0 2
6、 2 N D QN 2 3),项目负责人:王琴;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成渝地区会展产业协同发展的多重困境及韧性优化研究”(2 I S K GH 3 1 0),项目负责人:王琴。模经济、扩大范围经济、增进收益水平等优势,最早是由习近平同志于2 0 0 6年1月在浙江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并在瑞安市付诸实践5。1 1年后,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正式进入了2 0 1 7年“中央一号文件”;2 0 2 1年“中央一号文件”则进一步强调,要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开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试点,健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综合平台。可见,“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已上升为新时代
7、乡村振兴战略顶层设计的重要内容。从现有理论与实践来看,“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的实现路径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构建“三位一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即在专业社内设立生产服务部、销售服务部、信用合作部,形成以生产、供销、信用等多方面合作于一体6;二是通过供销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含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之间的融合发展,协同发挥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的合力。但由于我国多数专业合作社都很弱小,且在其内部开展信用合作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也未纳入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监管7,故大量形成“三位一体”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价值不大。而推进供销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社三者之间的深度融合,不仅与“三位一体”
8、综合合作的内涵相契合,也能克服合作社自身存在的规模小、资金实力弱、市场渠道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是“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的有效实践形式。笔者认为,“三社”融合发展的核心要义是通过生产、流通和信用三大主体相互融合,构成有效、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农业联合体,最终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衔接,具体如图1所示。三大主体虽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但各有侧重。其中,生产主体是指专业合作社,在生产供给端以生产合作为路径,提升农业生产集约化、组织化与规模化,从而实现农业生产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流通主体是指供销合作社,在生产合作的基础上,凝聚合力畅通销售渠道,以流通加速推动生产成果
9、的转化,进而实现“小农户”牵手“大市场”;信用主体是指农信社、农商行或农村合作金融,围绕生产合作、流通合作所需资金,发挥金融“以小搏大”“以长补短”的杠杆作用,继而实现农业培育长周期和供给短期限矛盾的统一。简言之,专业合作社是“三社”融合发展的基础,而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则分别是其主导与支撑。不过,当前“三社”融合发展正处于初级探索阶段,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三社”融合发展的研究空间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为此,本文以源于生物学的共生理论为指导,依据“三要素、一界面”框架建构“三社”融合发展的共生机制,在此基础上,洞悉当前我国推进“
10、三社”融合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和嬗变过程,进而探寻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三社”融合发展的优化路径。本文从共生理论的角度阐释了“三社”融合发展的演化规律,为探讨推动“三社”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图1“三社”融合发展推动“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架构87二、共生理论及其在“三社”融合发展中的适应性(一)共生理论及相关研究进展共生(S y m b i o s i s)起源于生物学领域,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最早提出8,它是指不同生物密切生活在一起。但这样的定义不够明确和清晰,导致当时学界对共生概念的理解和应用都存在很大的偏差。之后,经范明特、科斯基、保罗布克纳的发展与完善,进一步将共生拓展为不同种属按
11、某种物质联系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或者相互抑制的关系9。自2 0世纪中期以来,共生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视角、方法和框架在社会科学领域迅速发展。我国于2 0世纪9 0年代引入共生理论,袁纯清在其著作 共生理论 兼论小型经济 中最早以完整的共生理论研究范式,构建了经济学领域共生分析的解释框架1 0。随后逐渐应用到哲学、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诸多领域1 1-1 5,进而创生并丰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共生理论。该理论不再局限于“物竞天择,优胜劣汰、以强凌弱”的丛林规则,而是强调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互利共生是系统进化应遵循的演变规律1 6。近年来,也有个别学者关注合作社中的共生现象,如费淑静等1 7通过对
12、金融共生理论的再审视,认为农村信用社与农户之间满足共生的充分必要条件,并进一步探讨了二者共同进化、发展的目标模式;王雅卉等1 8从共生理论内涵出发,系统阐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村信用合作社共生的必要性、可能性、共生机理及对策建议;苏昕等1 9以共生理论为指导框架,聚焦于村干部领办型合作社,解析了其成长模式,同时以山东省南小王合作社为案例进行了验证;王长征等2 0基于生产传统与现代市场的共生视角,深入论述了农民合作社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机制研究。但从既有文献看,有关供销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农村合作组织的共生研究较少,尤其是针对不同类型农村合作组织间的融合共生研究更少;而且,少量的农村合
13、作组织共生研究的内容过于宽泛,在共生单元、界面、模式、环境等方面的剖析不足,尚未形成系统的共生解释框架。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三社”融合发展作为农村合作组织创新的前沿探索领域之一,能有效地提升农户组织化程度,协同发挥生产、供销、信用的合力服务“三农”。有鉴于此,本文基于既有的研究成果,以共生理论研究范式为分析框架,在满足适用性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三社”融合发展。(二)共生理论在“三社”融合发展中的适用性共生至少包含两个行动主体,本质特征之一是竞争与合作共存,主体间的合理分工是获取收益的主要渠道,此外共生还具有上下游产业关联、资源循环共享和生产成果增值等重要特征2 1。在共生系统演化过程中,行动
14、主体自身的特性不会出现根本性变化。换言之,也就是任何共生行动主体均拥有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从共生语境看,“三社”融合发展与共生理论强调的多元交互、互利共生具有很高的相通性。具体而言,一是“三社”融合发展突破了以往合作社的单一性,是供销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三类组织社共同参与的一项系统工程,有助于提升生产要素、流通要素和金融要素的整合力,是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的实践载体,超越了生产供销、生产信用、供销-信用的二重合作关系,这完全契合共生理论多元交互的基本内涵。二是“三社”融合发展具有类似于生物学的“互利共生特征”,即遵循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演化规律。在“三社”
15、融合发展中,分工、协作是“三社”间的连接机制,通过明确在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的分工实现“三社”间的优势互补,进而产生协同效益,能使“三社”间形成互惠互利的关系。例如,供销合作社对有信贷需求的专业合作社进行实地考察、筛选、把关,择优推荐给信用合作社,并为合作社97提供贷款担保;信用合作社针对专业合作社资金需求的周期性特征,为专业合作社提供方便、快捷、实惠的信贷服务,及时有效满足专业合作社的资金要求;专业合作社根据产业特点和自身优势,提高农业生产规模与品质。通过上下游业务供需的联结,信用合作社能够取得利息收入,专业合作社因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提升而增强盈利能力,同时因“产”和“销”的紧密联系又促
16、进供销合作社业务进一步扩大,表明“三社”通过分工合作,都可以从融合发展中获得收益。由此观之,共生理论可作为进一步深入推动“三社”高质量、可持续融合发展,构建“涉农服务合作社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工具,为“三位一体”农村合作组织体系演化提供科学的理论启迪。三、“三社”融合共生系统的作用机制由共生理论可知,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三要素共同构成共生系统,并通过共生界面实现沟通互动和相互依赖2 2。其中,共生单元是共生系统资源交换的基本单位,共生模式则反映了单元联结的强度和方式,共生环境则推动着单元与模式的演变和发展。本文按照共生理论的“三要素、一界面”框架对“三社”融合发展的作用机制进行系统阐述,
17、具体如图2所示。图2“供销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信用合作社”共生系统架构(一)共生单元:“三社”融合发展的联动机制共生单元即共生关系联结的各行动主体,在共生系统中负责共生动力生产和交换2 3。迁移至“三社”融合共生系统中,供销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是该共生体中最为关键的共生单元。尽管这三类共生单元均是以“为农服务”为宗旨,致力于乡村振兴发展,但却是经营着不同商品的经济单位,在融合发展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其中,供销合作社是主要进行农副产品销售的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是主要从事农副产品生产的经济单元,而信用合作社则是经营特殊商品 货币的企业,因此,这三类合作社是异类共生单元。在共生系统演进中,只有
18、当共生单元间至少具有一组兼容质参量时,它们才能彼此亲密联系以构成共生关系2 4。对“三社”融合共生系统而言,供销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的主质参量分别是农产品流通服务、农产品产值与利润、涉农贷款余额。明显地,“三社”主质参量间存在产品(服务)的供需,或是资金的供需,较易以协议、合资、联盟等合作模式形成共生关系,具体如图3所示。具体言之,一方面,信用合作社的贷款增加有利于专业合作社向高附加值农业转型,获取相对于传统农业更高的利润,专业合作社盈利能力增加的同时也会进一步带动信用合作社涉农贷08款业务增长。可知,专业合作社与信用合作社在资金上的相互需求,能促进二者主质参量间进行相互影响。另一方
19、面,供销合作社通过提供质高价低的农产品流通服务,有助于促进专业合作社的产能扩张增速、盈利能力提升,而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又会带动供销合作社流通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同理,供销合作社和专业合作社在产品上的相互需求,能促使二者主质参量间实现相互转化。由此可以看出供销合作社流通功能提升,不仅可以帮助专业合作社扩能,也能扩大信用合作社贷款业务,“三社”间因业务联结关系满足共生质参量兼容的要求,彼此具有稳定的关联度。当“三社”间协作与互补优势占据主导时,会释放“1+1+13”的共生动力;但当“三社”间排他性与对抗性处于强化态势时,便会触发“1+1+13”的倍增效应。(二)完善共生模式的分配力,提升“三社”共
20、生联结力度共生模式决定着“三社”融合发展中共生关系的稳定与发展。连续性对称互惠共生模式或一体化对称互惠共生模式能有效实现“三社”融合发展的合理分配。针对当前“三社”融合发展存在的利益分配不均问题,主要的解决方案有两个。一方面,合理有序引导“三社”间的利益联结由松散型逐渐走向半紧密型、紧密型。在确保“三社”融合发展中各参与主体基本利益诉求一致的前提下,通过采取组织融合、服务融合、经营融合等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动“三社”间形成资源、资金、市场共享,经营、利益、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同时,也要认识到建成“三社”利益联结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阶段性与差异性。不顾实际情况,盲目追求生产和交易属性
21、、社会关系网络以及风险水平等迥异的“三社”建立起相同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模式,极易产生“水土不服”的问题。因此,在推动“三社”融合发展中,应结合“三社”自身发展的实际,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稳定型、长效型利益联结模式。另一方面,要着力健全完善收益共享分配机制。积极引导“三社”间在平等自愿、充分协商、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形成深度融合关系,并明确三者各自的产权责任,以防止在“三社”融合发展中出现权益分配不公的现象。同时,为防范由不可控主客观因素可能引发的违约风险,可建立健全农业保险保障机制、风险共担补偿机制、纠纷仲裁解决机制等,不仅可以保障“三社”融合发展生成的增值由三方共同分享,也可以保证产生的风险由三方共同
22、承担,从而激发“供销社专业社信用社”参与“三社”融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龙岩市建立“三社”融资风险补偿处置机制为例,市级和县级供销合作社分别成立农业服务公司,其中,市级供销合作社出资4 9%,县级供销合作社出资5 1%,共同作为风险补偿资金存到银行。银行按照风险补偿资金按照11 0比例放大安排贷款资金,与供销社合作社各按照一定比例承担风险,这样既能以低贷款利率满足专业社的资金需求,又能达到分担银行资金风险的目的。(三)增强共生环境的外驱力,促进“三社”共生稳健发展只有营造积极的共生环境因素,克服逆向环境的诸多负面影响,才能真正有效地推进“三社”持续深入融合发展。针对当前“三社”融合发展
23、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完善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第一,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要实现“三社”融合融通,离不开数字基础设施的支撑与保障。以供销社、专业社、信用社为重要联结点,加强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支撑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三社”间搭建起一座“数字桥梁”,促进“生产流通信用”要素流动畅通、资源配置效率快速提升,进而实现“三社”融合互动和共建共享发展。第二,提高政策体系引导作用。政策体系引导机制是指通过所在地区政府制定一系列适应“三社”融合发展的政策法规以及相关制度的实施细则。政府部门应加快提升政策机制的引导作用,帮助“三社”快而准地找到切合本地实际需求的融合发展项目,从而减少合作的盲目性和不切实际性。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融合 发展 机制 困境 路径 研究 基于 共生 理论 视角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