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漂移”的过程、动因与结果:一个整合的理论模型.pdf
《“使命漂移”的过程、动因与结果:一个整合的理论模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使命漂移”的过程、动因与结果:一个整合的理论模型.pdf(1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第 25 卷 第 4 期2023 年 7 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双月刊)Journal of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Vol.25,No.4Jul.2023DOI:10.13504/ki.issn1008-2700.2023.04.007“使命漂移”的过程、动因与结果:一个整合的理论模型苏 皑1,陶向南2(1.华南理工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2.澳门科技大学 商学院,澳门 999078)收稿日期:2022-10-21;修回日期:2023-03-11基金项目: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3 年
2、度共建课题“逆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使命的漂移与愿景的可持续性研究”(2023GZGJ54)作者简介:苏皑(1983),男,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陶向南(1966),男,澳门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通信作者。摘 要:近年来,由于“使命漂移”的现象在各类组织中频繁出现,“使命漂移”这一问题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以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三重螺旋理论为基础,借鉴使命陈述概念,对企业“使命漂移”的过程、动因和结果展开讨论。研究结果显示:首先,营利性企业“使命漂移”是包括使命陈述的聚焦、泛化和再选择三个阶段的一个过程。其次,营利性企业使命漂移的动因并非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选择的价值冲突,也非组织价值观的
3、复杂性或者合作伙伴之间的复杂关系,而是营利性企业的“趋利”价值取向,而且这一价值取向在营利性企业使命漂移过程中始终保持一致。最后,使命漂移可能存在“放弃型使命漂移”和“背离型使命漂移”两种不同的具体类型。关键词:组织使命;使命漂移;企业生命周期;营利性企业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700(2023)04-0099-14一、问题提出近年来,使命漂移(mission drift)逐渐变成一个热点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全球许多知名企业都出现了有违初创使命,或与初创使命不一致的行为1-2。现有研究多将企业“使命漂移”归因于环境压力下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选择的价值冲突,例如
4、:当小额金融机构使用更多的商业基金时,商业基金回报需求所产生的压力将直接导致其放弃为穷人服务的最初使命3。同样,社会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所承受的外部压力日益增长,这种压力的感知可能直接导致它们放弃社会使命和承诺,进而促使“使命漂移”现象的出现4。针对“使命漂移”动因的研究,学术界出现了一种“使命漂移”不可取的价值判断5。在这一价值判断的基础上涌现了大量关于如何有效阻止“使命漂移”的文献6-8。尽管已有研究对“使命漂移”这一问题展开了探讨,但目前学术界的研究还处于现象驱动的理论构建阶段。现有与“使命漂移”相关的研究成果在研究范围、动因分析和结果讨论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拓展空间。本文以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5、和三重螺旋理论为基础,借鉴使命陈述概念对营利性企业“使命漂移”的过程、动因和结果展开讨论。首先,阐述使命陈述与组织行为的逻辑关系,构建基于此逻辑992023 年第 4 期苏皑,陶向南:“使命漂移”的过程、动因与结果:一个整合的理论模型关系的“使命漂移”解释模型;其次,将营利性企业的“使命漂移”界定为一个使命陈述“聚焦泛化再选择”的发展过程,并提出了“放弃型”和“背离型”两种使命再选择的路径;最后,总结营利性企业使命漂移的动因,梳理驱动使命漂移发展过程的四类矛盾特征(四个主要的驱动力)。二、文献综述组织使命(organizational mission)是其业务方向与战略意图的总结与陈述,它既阐
6、明了组织的生存基础和发展目标,又表达了组织承担社会责任的意愿和态度9-10。克莱姆等(Klemm et al.,1991)指出组织使命是包含组织的价值观并帮助企业管理者有效发挥领导作用的重要工具11。从功能构建的视角看,组织使命往往被视为组织身份与行为之间的纽带,它阐明了组织存在的目的和行为准则,以及通过组织行为的管理,实现和遵循组织目的和行为准则的路径12-13。当前基于组织层面的使命研究多关注非营利组织和营利组织的管理与实践:一方面,“使命”在当代非营利组织管理中备受推崇14-16;另一方面,“使命”在营利组织管理中同样受到重视,例如将“使命”作为公司战略工具、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企业价值观
7、延续传承和知识管理的手段17-19。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背离最初使命的现象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且出现了大量针对“使命漂移”现象的分析与探讨。(一)基于“使命漂移”动因的价值判断米亚和李(Mia&Li,2017)研究发现资金来源对小额金融机构的“使命漂移”起到重要作用,他们发现当小额金融机构在其所开展的业务中更多地使用商业基金时,小额金融机构将更加关注商业利益(资产回报和业务可持续性)的获取,从而偏离为穷人中最贫穷的人服务的最初使命3。小微金融企业普遍存在更加注重财务绩效而牺牲其双重目标中的社会绩效的现象。有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均等的前提下,企业的信贷经验与企业提供小额贷款、向年轻和残疾客户提供贷款
8、之间呈现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而设计合理的信贷激励与培训机制能够有效防止小微金融企业的“使命漂移”6。雷默斯和瓦卡罗(Ramus&Vaccaro,2017)指出外部压力是社会企业使命漂移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其在发展过程中所承受的外部压力日益增长,对这种压力的感知可能成为它们完成社会使命和承诺的直接威胁;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和社会审计的结合能够有效平衡企业在创造经济财富和实现社会价值之间的定位,有效解决企业“使命漂移”的问题4。非营利性扶贫小额信贷机构的信贷代理人在以还款为主要绩效考核指标的情境下,大多会选择贫困程度较低但偿还能力更强的“穷人”作为贷款对象,促使贷款逐渐远离真正的穷人。对代理人行为
9、的审计以及向代理人提供充分的激励是防止这类“使命漂移”的有效手段7。当非政府组织小额贷款机构从依赖政府拨款转向依赖商业资金时,机构对贷款专员实施更多的商业激励,可以有效影响他们在服务穷人和追求营利能力两个竞争性目标之间的平衡,此时选择具有农业或地方政府工作经历的贷款专员可以有效防止企业的“使命漂移”8。克莱因等(Klein et al.,2021)对社会目的组织展开研究发现,利益相关者的作用和任务过程的透明度是防止使命漂移的关键20。埃斯波西托等(Esposito et al.,2023)基于可持续社会企业的研究发现,当企业同时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目标时,企业使命漂移的压力会增大21。(
10、二)“使命漂移”的界定与测量格兰姆斯等(Grimes et al.,2019)指出以组织价值观为主的企业特征是决定企业使命漂移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复杂性价值观情境下,组织行动的不一致性将受到鼓励,从而促进“使命漂移”现象的出现。他们指出,“使命漂移”的结果存在矛盾的特性:一方面,“使命漂移”可能导致企业对利益相关方的承诺减弱,企业的声誉受损;另一方面,“使命漂移”又是复杂环境下企业适应环境和生存的必要前提5。巴蒂拉纳等(Battilana et al.,2012)对“使命漂移”进行了界定:在同时兼顾社会责任与经济责任双重目标的情景下,当社会企业作出放弃社会使命转而支持经济使命的价值选择时,企业
11、的使命就发生了漂移22。明科夫和鲍威尔(Minkoff&Powell,2006)从两个维度界定了“使命漂移”的概念:维度 100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双月刊)2023 年第 4 期是为了组织的生存利益而出现的组织目标偏移的过程;维度 2 是当组织重点推进的战略目标已经无助于获得应有的战略结果时,组织目标已经完成了偏移的过程23。刘志阳等(2019)从企业所服务的地理范围视角将社会企业的使命漂移界定为“地理范围组织注意力分配使命偏离”的过程,其中组织注意力分配起中介作用24。基于创新基金支持的创新合作伙伴关系视角,维克凯尔索等(Vikkelso et al.,2022)将使命漂移界定为:由于合
12、作伙伴之间的时间表、计划、视野、目标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形成了创新合作伙伴关系之间的信任、目标设定、学习和协调等方面的挑战,进而产生目标妥协或预期目标调整的行为结果25。马等人(Ma et al.,2018)采用“使命对齐”这一基于数据科学的创新方法,就不同收入来源在多大程度上影响非营利性组织任务一致性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基于此提出企业“使命漂移”的测量标准26。斯特斯森斯(Staessens,2019)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创建了基于不同计量单位的复合产出计量指标,基于此对社会企业的整体绩效进行评估,并对社会企业可能出现的不同类型的“使命漂移”展开了探讨27。赵(Zhao,2014)从经
13、济和社会绩效两个维度构建了企业“使命漂移”的测量方法:将社会绩效低于样本中位数水平,而经济绩效高于样本中位数水平的企业界定为发生了“使命漂移”28。(三)文献评述尽管学者们从“使命漂移”的概念、理论构建以及形成原因等维度展开了研究,但就已有的成果来看目前的研究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在研究范围、概念测量和动因分析等问题上还存在较大的拓展空间。首先,当前“使命漂移”研究的范围存在局限性,研究对象集中在小额金融机构、社会企业和非营利机构等类型的组织,对营利性企业产生“使命漂移”的问题鲜有涉及,而营利性企业“使命漂移”的现象已经较为普遍,如何界定这类“使命漂移”的现象,目前学术界并没有给出清晰的答案。其次
14、,对“使命漂移”结果的界定还不清晰,例如巴蒂拉纳等(2012)指出使命漂移是社会企业放弃社会使命转而支持经济使命的价值选择22。刘志阳等(2019)指出使命漂移属于战略指导文件的范畴,使命偏离是过程,而使命漂移是最终的结果24。维克凯尔索等(2021)指出使命漂移是组织目标的妥协或预期目标的调整结果25。那么“使命漂移”到底是“组织价值选择的结果”,是“组织战略指导文件的影响结果”,还是“组织目标的妥协或预期目标的调整结果”,是否还存在其他界定与测量标准,现有研究并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结论。最后,基于“使命漂移”的动因分析还存在一定的拓展空间,现有研究将“使命漂移”归因于社会责任与商业利益的选择
15、冲突5以及组织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复杂关系25。而对于营利性企业来说,“使命漂移”是否存在其他动因有待进一步研究。三、营利性企业使命漂移的整合理论模型当前有关“使命漂移”问题的主要研究,集中在社会企业、小额金融机构和非营利机构等类型的组织,这些类型的组织与营利性企业存在较大的差别。首先,社会企业是非营利性组织与营利性企业的一种混合体29。与传统营利性企业相比,社会企业强调以市场化的方式来解决社会性问题,并以完成社会价值的创造(非经济收益)为企业战略的侧重点30-31。其次,小额金融机构一般都肩负着扶贫的社会使命,即使是商业类的小额金融机构也要在追求商业目标的同时兼顾社会目标32-33。最后,非营利
16、组织的首要目标是完成社会价值的创造,但由于其缺乏“造血”功能,因此只能靠社会捐赠与政府拨款来获得组织活动所需的资源29。当前有关“使命漂移”问题的主要研究对象或者同时肩负着社会目标与商业目标,或者以单一的社会目标为主,与之相比,传统营利性企业的主要目标和关注重点在于商业利益。由此可见,继续沿用现有“使命漂移”的动因分析逻辑对营利性企业“使命漂移”的现象进行界定是不合实际的。因此,需要一个全新的理论模型来解释这一现象。(一)使命陈述与使命漂移的逻辑关系模型企业必须有明确的使命与宗旨,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清晰而现实的业务目标34。使命陈述是对企业1012023 年第 4 期苏皑,陶向南:“使命漂移”
17、的过程、动因与结果:一个整合的理论模型发展目标与战略雄心的阐述,既是企业行动的向导,又是企业文化的象征35。使命陈述具有以下重要而关键的作用:确定企业发展的方向与目标;是保证企业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的一种控制机制;有助于企业进行日常的决策,以及对员工的激励36。“使命漂移”是复杂的价值观所造成的与企业承诺不一致的组织行为,在规范性承诺(声明)与组织行为的差异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判定企业发生了“使命漂移”5。可见使命陈述实际上是组织的一种规范性承诺(声明),采用使命陈述界定“使命漂移”现象,首先要探究使命陈述与组织行为之间的关系。如图 1 所示,组织行为是组织使命陈述的逻辑支撑,也是组织作出
18、使命陈述的重要依据。因此组织行为 A 将从逻辑上支撑组织做出与组织行为 A 相匹配的使命陈述 A,当组织行为 A 演变为组织行为 B 且保持一段时间以后,使命陈述 A与组织行为 B 就构成了“使命漂移”的结果。这一逻辑过程是可重复的,而在使命陈述 A到使命陈述 B的变化过程中,实际上已经蕴含了一个使命漂移的过程。基于以上逻辑关系可知,尽管使命陈述不能直接反映组织行为,但是使命陈述的变化客观上映射组织行为的变化。如图 1 所示,由于企业使命陈述的调整时间落后于组织行为,因此实际上反映了企业存在使命陈述 A与组织行为 B 构成的“使命漂移”的结果。因此本文采用使命陈述的变化来界定“使命漂移”现象,
19、具有逻辑和现实的合理性。KE33=$#K33=#KE#$K33=$/$/33KE33KE图 1 企业使命陈述与使命漂移的逻辑关系模型(二)使命陈述的三重螺旋关系模型已有文献从使命陈述的编写、组成部分、对员工的影响以及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等四个方面展开了讨论37。对使命陈述的研究涵盖了旅游与酒店企业38-39、商业教育机构40、科技园区41、医院14和非营利组织42等多个视角。对相关文献梳理后发现,大多数研究直接引用或间接引用了皮尔斯和大卫(Pearce&David,1987)43所提出的使命陈述界定的 9 个要素:目标客户和市场的识别;主要产品和服务的确定;地理领域的确定;核心技术的识别;表达对生
20、存、增长和营利能力的承诺;公司理念的声明;对公司自我概念的认同;确定公司所期望的公众形象;员工关系。使命陈述的编写与组成部分是企业使命的关键形式要素,既能够反映企业的发展目标与战略意图,又承载了企业的文化和宗旨。本文以营利性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且没有基于行业特征对研究对象进行细分。因此,本研究直接借鉴皮尔斯和大卫(1987)43的使命陈述概念,从使命陈述的编写与组成部分两个维度来界定营利性企业使命陈述的具体内容。1.使命陈述内在逻辑关系根据使命陈述 9 个要素的特点及相互的逻辑关系,本文将使命陈述划分为三个独立的逻辑主体。第一,“使命陈述的战略定位”包括 4 个要素:目标客户和市场的识别、主要
21、产品和服务的确定、地理领域的确定、核心技术的识别。第二,“使命陈述的行为”包括 2 个要素:表达对生存、增长和营利能力的承诺;公司理念的声明。第三,“使命陈述的结果”包括 3 个要素:对公司自我概念的认同;确定公司所期望的公众形象;员工关系。三个逻辑主体的划分,既具有理论上的递进关系,又具有实践上互为因果的201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双月刊)2023 年第 4 期联系,基于此进一步借鉴三重螺旋理论构建了企业使命陈述的内在逻辑关系。埃茨科威兹和莱兹多夫(Etzkowitz&Leydesdorff,2000)对三重螺旋理论模型进行了界定,并提出了“大学-产业-政府”的三重螺旋模型。他们指出,与“大
22、学-产业-政府”的静态关系模型和“大学-产业-政府”的自由放任关系模型相比较,三重螺旋模型的关键在于“交迭”,具体是指知识、基础设施等条件在各个机构中同时出现,并促成各方的互动,进而影响制度的演化44。三重螺旋模型能够促进创新的关键在于大学、产业和政府之间的“交迭”,在知识转化的过程中,三方的联动与相互作用推动了创新以螺旋的方式上升45。企业使命陈述符合三重螺旋理论构建模型的要求:第一,三个逻辑主体的独立性,即使命陈述的战略定位、使命陈述的行为和使命陈述的结果是相对独立的主体。从各个主体所构成的要素来看,三个逻辑主体在实施的时间上存在明显的区隔:先是“使命陈述的战略定位”,再是“使命陈述的行为
23、”,最后是“使命陈述的结果”。三个逻辑主体在实施的内容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具体表现在要素的数量和内容阐述的不同。第二,逻辑主体的“交迭”效应,即使命陈述的战略定位、使命陈述的行为和使命陈述的结果三者之间相互联系且存在“交迭”效应。首先,使命陈述的战略定位和使命陈述行为的“交迭”。使命陈述的行为选择与战略定位的要素之间存在一个行为的反馈与调整过程:一方面,在检验使命陈述行为的选择与战略定位的要素是否匹配的过程中,企业将通过相应的战略行为调整匹配战略定位的要素需求;另一方面,在检验使命陈述行为的选择与战略定位的要素是否匹配的过程中,企业也会根据其战略行为的能力调整战略定位的要素需求。其次,使命陈述的
24、行为和使命陈述结果的“交迭”。使命陈述的行为与使命陈述的结果之间存在一个互相反馈与自我调整的过程。一方面,企业会根据已有的使命陈述结果调整自身的使命陈述行为;另一方面,使命陈述行为的调整会进一步影响使命陈述的结果。最后,使命陈述的结果和使命陈述战略定位的“交迭”。使命陈述的结果与使命陈述的战略定位之间存在一个互相反馈与自我调整的过程。一方面,企业会根据已有的使命陈述结果对当前使命陈述的战略定位进行验证、分析和调整;另一方面,企业使命陈述战略定位的变化和调整也将对使命陈述的结果产生影响。第三,“交迭”结构的螺旋式推进模式。企业使命陈述三个逻辑主体的相互独立性和“交迭”效应,促使企业使命陈述的战略
25、定位、使命陈述的行为和使命陈述的结果形成了一个两两互动的三重“交迭”结构。经过时间的演化,各主体互相反馈与自我调整,最终使得企业使命陈述的三个逻辑主体,以三重“交迭”结构的螺旋推进模式,形成稳定成熟的企业使命特征(具体的逻辑关系图因篇幅所限未展示,备索)。2.使命陈述系统框架以三重螺旋理论为基础,根据使命陈述 9 个要素的特点及相互的逻辑关系对企业使命的架构与具体内容进行界定。第一,使命陈述的战略定位。新制度主义理论指出企业必须在适应环境的前提条件下才能够生存,这就造成了处于相同环境中的企业往往会出现特征趋同的现象46。合法性机制是新制度主义理论对组织行为和组织结构设计等组织现象的解释工具。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使命 漂移 过程 动因 结果 一个 整合 理论 模型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