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岛”时期上海国际红十字会对残疾伤兵的救护.pdf
《“孤岛”时期上海国际红十字会对残疾伤兵的救护.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孤岛”时期上海国际红十字会对残疾伤兵的救护.pdf(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第39 卷第2 期Vo1.39No.2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Langfa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23年6 月Jun.2023“孤岛”日时期上海国际红十字会对残疾伤兵的救护崔龙健(安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安庆2 46 133)摘要:淞沪会战失败以后,有数百名残疾伤兵遗留在沪,未来得及遣送疏散。上海国际红十字会临危受命,开办残疾伤兵医院,组织优势医护力量予以收治,并在院内开设假肢制造工场,为他们装配假肢。为了安抚残疾伤兵们的精神创伤并助力其将来能自立谋生,上海国际红十字会还安排上海市商会童子
2、军青年教员义务讲授歌唱、算术和新文字等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并特别聘请各界热心技师传授制皂、针织、园艺、钟表修理和无线电报等工艺技能,取得了良好成效。这一考察,可为呈现红十字会抗战救护全貌增砖加瓦。关键词:“孤岛”时期;上海国际红十字会;残疾伤兵;抗战救护;自立教育中图分类号:K265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军队顽强抵抗,伤亡惨烈。由于战时医疗条件和水平所限,导致伤兵致残数量居高不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有18 万重度残疾军人,国民党军队中因伤致残12 30 17 人,因病致残19 16 44人。如何救治和安置这么大规模的伤残军人,成为抗战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难题。李常宝基于丰富史料,对抗战
3、时期正面战场的伤残及应对问题作了深入探讨,并以军政部荣誉军人第十八临时教养院为收稿日期:2 0 2 2-0 8-17基金项目:2 0 2 2 年“三全育人”试点省建设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计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sztsjh-2022-7-11)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崔龙健(19 8 8 一),男,安徽南陵人,博士,安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红十字运动。延安总部总卫生部一九四六年工作计划大纲(19 46 年),见后勤学院学术部历史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史资料选编:解放战争时期(第1册),金盾出版社,19
4、 9 2 年版,第2 44页。下修跃: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口损失问题研究(19 37 一19 45),华龄出版社,2 0 12 年版,第2 8 2 页。李常宝:抗战时期正面战场官兵伤残的国家应对一一基于民国档案的研究民国档案2 0 15年第4期。19 40 年之前的相关统计和报道,多称“残废伤兵”“残废军人”。19 40 年4月,迫于尊重抗日负伤将士的社会呼声,又恐“残废军人”称谓招致军人的不良情绪,国民政府军政部特令废除“残废军人”称谓,改称为“荣誉军人”。见抗战残废将士改称“荣誉军人”党军日报19 41年5月2 5日。李常宝抗战期间的国军伤兵群体考察一一以军政部荣誉军人第十八临时教养院为中心
5、近代史研究2 0 12 年第4期。王安:民国时期残疾军人社会保障研究,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 0 15年。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 7 4-32 10(2 0 2 3)0 2-0 0 7 4-0 8中心,考察了该院救治的伤残官兵的人数、年龄层级、籍贯分布、伤残等级和非战斗致残因素等问题。王安从社会保障的视角出发,对民国时期安置伤残军人问题作了多方位的研究,尤其梳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内建立的残疾军人社会保障体系。两位学者还都提及了中国红十字会在抗战期间对残疾伤兵的救护,可惜未做专论。中国红十字会是开展抗战救护的一支重要力量,仅在19 37 年淞沪会战战场上,“合
6、计先后救运受伤兵民凡四万四千三百八十九名”。池子华对其战地救护具体行动做了简论,但没有涉及对残疾伤兵救护的内容。因此,本文拟着重考察“八一三”抗战失败后中国红十字会对残疾伤兵的救护情形,以神于加深对抗战救护的了解与认识。一、淞沪会战与残疾伤兵救护问题的产生1937年8 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达到迅速灭亡中国的目的,悍然发动“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由此爆发。是役前后历时3个月,虽然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但是中国军队也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每小时的死伤轭以千计,牺牲的壮烈,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历史上,鲜有前例”。如,固守原宝山县城的第18 军9 8 师2 9 2 旅58 3团第3营500多
7、名官兵,在日军飞机、炮舰、战车和优势兵力的联合攻击下血战两昼夜,“卒以伤亡殆尽,无法支持,全营官兵自营长以下偕城作壮烈之牺牲”;又36 团第2 连驻守原宝山县城西面北泗塘公路桥附近的火药库,“死守不退,致全部轰埋土中,牺牲尤为壮烈。据统计,此役中国军队总计伤亡2 5万余人,“有10多万将士献出了宝贵生命”。可由于当时中国军队医疗救护体系不健全,“阵地离野战医院又相当的远”,导致前线伤兵大多处于胡兰生:中华民国红十字会历史与工作概述,见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编:中国红十字会历史资料选编1904一19 49,南京大学出版社,19 9 3年版,第50 5页。池子华:19 37 年中国红十字会淞沪抗战救护简
8、论,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0 3年第4期。唐德刚:李宗仁回忆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 9 5年版,第50 9 页。陈诚致蒋介石等密电(19 37 年9 月7 日),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凤凰出版社,2 0 0 5年版,第354页。顾祝同致蒋介石密电(19 37 年9 月10 日),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凤凰出版社,2 0 0 5年版,第356 页。?葛业文:淞沪抗战,团结出版社,2 0 0 5年版,第16 5页。杨克林、曹红:中国抗日战争图志,广东旅游出版社,19 9 5年版,第2 8 3页。8杨再思:抗战中的伤兵问题,全民出版社
9、,19 38 年版,第6 页。9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中国文史出版社,2 0 0 4年版,第7 3页。中华民国红十字会总会三年来总报告,中国红十字会月刊19 40 年第57 期。中华民国红十字会总会三年来总报告中国红十字会月刊19 40 年第57 期。淞沪战区之救护动态,中华医学杂志19 37 年第11期。无人救护的状态,只能靠自己爬出来,“受了重伤的,运到医院,伤口上长了,全都臭了。这样,不应当死的死了,不应当残废的,也残废了”。可见,战地伤兵救护刻不容缓。中国红十字会责任在肩,义不容辞。在经历“一二八”淞沪抗战、长城抗战和绥远抗战救护之后,鉴于第二次沪战风云日紧,中国红十字会积极谋划筹
10、备救护委员会,“对于药材之储备及学员之训练无不努力推行”。又发起成立上海市救护事业协进会,后协同上海社会各界改组为上海市救护委员会,并将其办事处迁移至新闸路八五六号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内办公,“在红十字会旗帜下,集中力量统一组织,依照日内瓦条例编练救护人员”。8 月13日下午,战火既燃,便马上召集接受过救护训练的人员编队出发,“在闸北、江湾、顾家宅、真茹(如)大场、南翔、吴淞、虹口、罗店、嘉定、殷行、浏河、浦东、白龙港、烂泥渡、南市、龙华等地冒炮火以抢救伤兵、伤民,并送人上海之各救护医院、昆山陆军医院,及苏州、嘉兴、杭州、无锡、常州、吴兴等地之医院内,俾受治疗”。整个淞沪会战期间,中国红十字会不遗
11、余力地开展救护工作,“在沪组有救护队十队,急救队十二队,救护医院二十四所,征集救护汽车九十八辆,另特约公私医院十六所,分布淞沪前线及上海市区,协75同一致执行救护、输送、医疗等作业”。然而,淞沪会战救护过程并不容易,中国红十字会遭遇了诸多困难和挑战。日军公然违背国际红十字会战地公约,残暴轰炸和杀害中国红十字会前线救护队员,“如八月十八日真如第二队驻所被轰炸,队长龚继长受伤,担架长张松林炸死,尚有队员数人受伤;十九日南翔第三队驻所被炸,当经另迁驻所,而于二十日又被轰炸,伤队员数人,死伤兵二人”;二十二日,第一队罗店分驻所被轰炸,次日,“副队长苏克已及医师护士陈秀美(芳)等均遇难”。日军的暴行严重
12、威胁到前线救护队员的生命安全,给救护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为了减少牺牲,救护人员只能改为昼伏夜出,“但夜间工作,困难殊多,以不准点灯火,且军用车来往频繁,以致时有互撞及翻车情事。而且,随着战线扩大,伤兵日增,耗费孔殷,“兹者救护费用枯窘异常,难以为继”,对救护工作产生了严重影响。为了争取更大范围内的同情和援助,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国际委员会(简称“上海国际红十字会”)应运而生。9 月18 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前会长颜惠庆主持召开筹备会议,组建了一个由16 名中外慈善界人士参加的执行委员会,开始筹建工作。10 月2 日,经过连日开会讨论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颁发授权许可证,上海国际红十字会宣告正式成立,中
13、华民国红十字会战时工作概要,见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编:中国红十字会历史资料选编19 0 4一1949,南京大学出版社,19 9 3年版,第519 页。上海市救护委员会工作概况,中国红十字会月刊19 37 年第2 7 期。上海市救护委员会工作概况,中国红十字会月刊19 37 年第2 7 期。上海市救护委员会工作概况,中国红十字会月刊19 37 年第2 7 期。救护会委员会劝购救国公债,申报19 37 年11月2 8 日。彭望荃上海国际红十字会报告,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国际委员会,19 39 年编印,第1页。本会国际委员会工作概况,中国红十字会月刊19 40 年第58 期。红会国际会定期举行募捐运动,中国
14、红十字会月刊19 37 年第30 期。中外人士组国际委员会,中国红十字会月刊19 37 年第2 9 期。上海募捐定期举行,救灾会刊19 37 年第11期。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国际委员会为难民伤兵请命,中国红十字会月刊19 37 年第2 9 期。红十字捐运动周今日结束,中国红十字会月刊19 38 年第31期。国际红会救命会会员踊跃,中国红十字会月刊19 38 年第32 期。饶神父在美电告一碗饭捐得美金百万,中国红十字会月刊19 38 年第38 期。上海国际红十字会医事委员会报告中华医学杂志19 38 年第1期。76“分设办事处于静安寺路国际饭店及河南路华洋义振(赈)救灾总会内,开始办公”。为了满足“
15、今后六个月应用之计划”,上海国际红十字会成立后就提出募集10 0 0 万元的目标。鉴于当时上海方面“除乐善好施之士自动输助外,尚未公开征集”,上海国际红十字会通过多方举措向社会各界广为劝募:除在各报刊登募捐启事之外,特别举办形式多样的红十字募捐周,募得经费“当在七万元以上”;又创立“三元救命会”,“不论何人,只须月纳三元,即可为该会会员”;还向海外华人华侨和友好人士个人及团体广泛劝募,并委派该会难民委员会主席、法籍天主教神甫饶家驹赴北美募捐,“颇得当地人民之热烈响应”。上海国际红十字会所募经费主要用于救济难民,但也支持救护伤兵。该会成立之初便设立了伤兵救护委员会,专门负责伤兵救护工作,但因在战
16、火中仓促创建,“并无其自身之技术人员及设备”,无法组织救护队开赴前线展开战地救护。于是以人员指导和拨助经费的方式,同其他善团或个人合作开办伤兵医院。获得该会授予番号和经费支持的伤兵医院计有5所,其中位于宁波路大陆舞场旧址的第五伤兵医院,由上海市新药业公会筹备开设,内部医护人员和医药设施较为完备,收容伤兵17 0 余名,“深得社会各界之称许”。对于其他伤兵医院,上海国际红十字会亦给予经费补助,“每一伤兵每天补助五元,共计拨给补助费17 16 16.9 7 元。但随着淞沪会战失败,伤兵救护力量西移,留沪残疾伤兵救护成为遗留问题。11月11日,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训政处和上海市市长俞鸿钧分别发表告
17、示,宣布弃守上海,中国军队撤退,上海沦陷。由于此战局变化,中国红十字会不得不改变救护计划,“除原来第一、二、五三大队尚在前方,第九及十一急救队甫经出发苏州继续救护工作外,其留沪之各救护队均暂令解散”,“至十一月中旬止,尚留租界之伤兵七千余人,当即分别遣送他处”。至19 38 年2 月,留沪治疗的伤兵已不足千人,各伤兵医院相继结束,但其中有数百名残疾伤兵未告痊愈。如何安置他们,成为上海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问题。5二、上海国际红十字会开办残疾伤兵医院为了集中收治留沪残疾伤兵,上海国际红十字会特别开办残疾伤兵医院 一所。1937年底至19 38 年初,上海各处伤兵医院陆续关闭之时,对于如何安置还未痊愈的
18、留沪伤兵问题,有一位外籍基督教医师向上海国际红十字会提出建议,“开设一残废伤兵医院,以事收容失腿失臂之兵士”。上海国际红第五救护院结束,中国红十字会月刊19 38 年第31期。上海国际红十字会报告,上海医事周刊19 39 年第2 5期。红十字会救护队着手改编,申报19 37 年11月18 日。中国红十字总会救护伤兵工作,大公报19 37 年12 月9 日。许多伤兵医院近期关门,上海现有中国伤兵不足千人,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U1-16-784,缩微号:149。原名“残废伤兵医院”,19 40 年之前的相关报道也多称“残废伤兵”。具体参见前文注释。7邓淑媛:上海各教会于非常期间之工作,申
19、报19 39 年4月10 日。残废伤兵医院近况中国红十字会月刊19 38 年第38 期。上海国际红十字会残废伤兵医院报告,上海医事周刊19 38 年第45期。遗留沪滨的残废战士,中国红十字会月刊19 38 年第34期。苏迅:残废伤兵医院,中国红十字会月刊19 38 年第35期。上海国际红十字会残废伤兵医院报告,上海医事周刊19 38 年第45期。遗留沪滨的残废战士,中国红十字会月刊19 38 年第34期。残废伤兵医院工作报告,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国际委员会救济月刊19 38 年第2 期。十字会审时度势,采纳了这位外籍医师的建议,由其伤兵救护委员会负责具体筹办事宜,“特设残废伤兵医院于古拔路”,并于
20、19 38年1月10 日开始收治留沪伤兵,“由国际红十字会第廿三医院送来断肢伤兵共48 名”。2月1日,上海国际红十字会伤兵医院迁人原上海商界开办的第17 伤兵医院,医疗设施和环境大为改善。该处位于古拔路(今富民路)和蒲石路(今长乐路)交叉口,“当初曾以孤儿救祖记与火烧红莲寺之类的影片奠定了中国初期电影基础的明星公司的旧址”。淞沪会战爆发以后,上海商界在此开办伤兵医院,“后来为了经费的关系,改为中国红十字会上海国际委员会残废伤兵医院”。原有一幢三层大厦,可容纳10 0 张床位,但随着收治残疾伤兵人数的不断增加,逐渐不敷应用,遂又搭盖4间棚屋,增加床位6 0 个,加之后续搭建的棚屋,“近十座的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孤岛 时期 上海 国际红十字会 残疾 伤兵 救护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