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分享此内容可以赚币 分享](/master/images/share_but.png)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考试卷(参考答案).doc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考试卷(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考试卷(参考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考试卷(参考答案) 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 )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食物链和食物网 2、以下对动物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鲫鱼体表被覆鳞片,用鳃呼吸 B.青蛙幼体、成体都用肺呼吸 C.家鸽体表被覆羽毛,前肢为翼 D.大熊猫胎生、哺乳 3、小莉同学想把显微镜视野中的一个气泡从视野右下方移出去,应将玻片向哪个方向移动( ) A.右上方 B.左上方 C.右下方 D.左下方 4、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植,并去掉部分枝叶,是为了( ) A.降低光合作用 B.降低蒸腾作用 C.减少水分吸收 D.增加水分吸收 5、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马铃薯用块茎繁殖属于有性生殖 B.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成的,“毛毛虫”处于发育过程中的幼虫阶段 C.蝌蚪是由雌蛙将受精卵产在水中发育而来 D.鸡卵中的卵黄将发育成雏鸡 6、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形是鲫鱼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B.皮肤覆盖角质的鳞片是蛇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 C.具有两对翅、三对足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 D.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是蚯蚓和沙蚕的共同特征 7、广东名桔之一的砂糖桔,其果皮、果肉及其中的“筋络”分别属于( ) ①保护组织;②输导组织;③分生组织;④营养组织。 A.①④③ B.③④② C.①②③ D.①④② 8、与左心室相连的血管是( ) A.主动脉 B.肺动脉 C.肺静脉 D.上下腔静脉 9、下列关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属陆生脊椎动物 B.都属变温动物 C.所产的卵都有卵壳 D.发育过程都经过变态发育 10、两栖动物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原因是 A.用皮肤呼吸 B.肺不够发达 C.生殖发育离不开水环境 D.体温不恒定 11、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研究的时候,材料必须是( ) A.新鲜的 B.干燥的 C.薄而透明的 D.有颜色的 12、在东非大裂谷地区,导致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的直接原因是( ) A.地面食物丰富 B.扩大生活范围 C.树上天敌增加 D.森林大量消失 13、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出现如图所示的状况,请你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盖盖玻片不当 B.未将标本展平 C.未使用高倍镜观察 D.光线太暗 14、下列关于人体消化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胃分泌的胆汁虽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B.食物中的蛋白质要被消化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 C.大肠能吸收少量的水分、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D.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15、泡椒鸡爪是人们喜爱的小吃,鸡爪多“筋”,经切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筋”的细胞 间隙大,细胞间质多,具有连接和支持作用。由此可见“筋”属于( ) A.上皮组织 B.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 16、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d”字,请问透明纸上写的是( ) A.d B.b C.q D.p 17、在根瘤菌与大豆的共生中,根瘤菌的作用是 ( ) A.固氮 B.提供二氧化碳 C.提供水分 D.提供有机物 18、发现一种细长的圆柱形动物,要判断其在分类上属于环节动物还是线形动物,主要依据是( ) A.是否有口 B.是否有肛门 C.身体是否分节 D.体表是否有黏液 19、献血能够挽救更多的生命,下列有关献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B.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献血 C.提倡公民自愿献血 D.健康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20、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是( ) ①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 ②用肺呼吸 ③生殖和发育离开了水 ④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⑤皮肤裸露 A.①② B.①②③ C.④⑤ D.①②③④ 21、下列特征与生物个体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由菌丝构成,细胞没有叶绿体,能产生孢子---蘑菇 B.根、茎、叶有输导组织,能产生孢子---葫芦藓 C.种子由胚、胚乳和种皮构成,有一片子叶---花生 D.植株矮小,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肾蕨 22、对于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描述正确的是( ) A.蕨类比苔藓更适应陆地环境 B.苔藓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 C.海带的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D.蕨类植物通过芽孢来繁殖后代 23、下列器官中,不属于组成人体呼吸道的器官是( ) ①口腔 ②鼻 ③ 咽 ④喉 ⑤气管 ⑥支气管 ⑦肺 A.②③ B.③④ C.⑤⑥ D.①⑦ 24、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别在人体什么部位开始被化学性消化?( ) A. 口腔、口腔、胃 B.胃、胃、胃 C.口腔、胃、小肠 D.口腔、胃、胃 25、克隆羊“多莉”长相与提供细胞核的母羊相像,这一实例说明了细胞核( ) A.能合成有机物 B.控制着生物的遗传 C.能控制物质进出 D.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蕨类植物叶片下面的褐色隆起里面,含有大量的生殖细胞叫________ . 2、地球上所有的____________与其____________的总和叫生物圈。 3、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________的过程。 4、生物体的器官是由几种不同的_________按照一定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_________的结构. 5、青春期的两个突出特征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2019年4月28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隆重开幕。习主席与世界达成绿色约定,向全球发出绿色宣言:“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图甲是某校生态保护志愿者在研究某草原生态系统时绘制的碳循环模式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B、D分别代表________。 (2)图甲中过程③中的碳以________形式进行传递。 (3)请写出图乙中,理论上猫头鹰获取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4)图乙中猫头鹰占有的营养级有________个。 (5)外来因素干扰严重时,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生态危机。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6)“嘱托重如山,践诺须躬行”。为保护美丽地球家园,作为中学生,我们该怎么做? ________。 2、如图甲是桃花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桃的果实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分析,花和果实都属于_____。 (2)图中⑤和⑥组成的结构叫_____,结构④是_____,将来发育成种子。 (3)花粉从⑤落到①上的过程叫作_____。花粉受到黏液的刺激萌发形成花粉管,最后释放出精子,与④内的_____结合成受精卵,该过程叫作受精。 (4)“桃”是由图甲中的[_____]_____发育成的,我们食用的“果肉”是由子房壁发育成的_____。结构⑧中的_____将来发育成新植株。 3、健康问题,人人关心,请分析并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夏季学生溺水事件时有发生,溺水停止呼吸是图中过程[_____]受阻造成的。(用字母表达) (2)过程[B]表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其交换结果是血液变成_____ 血。 (3)过程[D]表示_____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氧气最终进入组织细胞的_____中被利用。 (4)图中运输氧的过程是[______]。(用字母表达) (5)若溺水者需要打点滴,则药物最先到达心脏四腔中的______。 (6)若A型血的溺水者受伤大出血,无A型血的紧急情况下可少量输入的血型是___型。 (7)输送血液的泵是_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某同学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设置如下实验,结合如图分析后填空: (1)该同学将这3只试管放到37℃的温水中,10分钟后取出,分别滴加2滴碘液并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___号试管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 (2)该实验尽管使用了3只试管,但必须两两一组进行分析,目的是进行_______________。 (3)将①号试管与②号试管作为一组实验进行探究,其实验变量是有无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装置为什么要放入37℃温水中处理?____________。 2、如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其中的A、B、C、D表示四个实验步骤。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是馒头的主要成分。 (2)描述D步骤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1号试管_____;2号试管_____。 (3)本实验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 (4)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_____号试管的变化相似,即口腔中的_____(消化酶)能使部分淀粉转变成_____。 (5)B步骤中的“搅拌”相当于口腔中_____的作用。 (6)如再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请完善下列需要更改的设计方案。 ①将B步骤的两支试管滴加等量的_____。 ②将C步骤中的一支试管放_____中,另一支试管放在5℃的水浴中。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结核病是常见并可致命的一种传染病,由结核杆菌导致,结核通常感染并破坏肺以及淋巴系统。肺结核病人痰液干燥后,病菌随尘土飞扬,被其他人吸入而引起感染,可在人群中迅速传播。控制空气的污染是防止结核病的关键,主要可采取下列措施预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期的肺部健康检查、卡介苗接种等。 (1)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结核杆菌属于_____________。 (2)结核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是一种_____________传染病。 (3)从传染病预防的角度分析,图中适量运动属于预防措施中的 _____________;注意个人卫生属于预防措施中的 _____________。 (4)对新生儿进行计划免疫,接种的卡介苗相当于_____________(抗原/抗体),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免疫。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B 2、B 3、B 4、B 5、B 6、C 7、D 8、A 9、B 10、C 11、C 12、D 13、B 14、A 15、B 16、D 17、A 18、C 19、B 20、D 21、A 22、A 23、D 24、C 25、B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孢子 2、 生物 生存环境 3、叶绿体 氧气 4、组织 功能 5、性发育 性成熟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生产者、分解者 二氧化碳 草→食草鸟→猫头鹰 四 自我调节 多植树造林;节约用电,节约用纸等 2、器官 雄蕊 胚珠 传粉 卵细胞 ③子房 果皮 3、A 动脉 组织细胞 线粒体 C 右心房 O 心脏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① 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碎屑里的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对照 唾液 模拟口腔温度(37℃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强) 2、淀粉 变蓝 不变蓝 唾液 2 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舌的搅拌 唾液 37℃的温水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病原体 呼吸道 保护易感人群 切断传播途径 抗原 特异性 5 / 5-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人教版七 年级 上册 期末 考试卷 参考答案
![提示](https://www.zixin.com.cn/images/bang_tan.gif)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