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分享此内容可以赚币 分享](/master/images/share_but.png)
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pdf
《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pdf(7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摘要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教育”也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话题。在信 息技术快速发展,移动通讯不断更新以及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微课如雨后春笋般诞 生了。微课起源于美国,在中国起步较晚。中国微课大部分应用在中小学各学科之中,尤其理科。然而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的应用极少。传统“填鸭式”、“以教师为 中心”的高中英语教学模式已不合时宜。微课的出现为高中英语教师改变传统教学 模式提供了出路。但由于微课自身的短板导致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寥寥无 几。本研究旨在针对微课“难着陆”于高中英语教学这一现象进行了探索,根据微 课“以生为本”的理论,建构了“课前一课中课后”微课教学模式,并将这一模式 应用到高中英语课堂。首先,通过对高中英语教师的问卷调查探究微课在高中英语 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为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开展做好前期分析。接着,根 据微课学科导向性、学生主体性、情境趣味性以及资源整合性等原则,本研究具体 设计了“课前-微导入、课中微讲授、课后微练习”的微课教学模式,并以普通高 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二中的第一单元Cultural relics”阅读课为例开展设计。最后,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前后实验测试以及访谈提纲的方式开展微课在高中英 语教学中的实施。通过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本研究分析了微课这一教学模式是否更能够 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效率和改善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提高了学生 个性化和自主化学习。同时,本研究还探讨了微课是否能够成为常规法出现在高中 英语课堂。关键词:微课:教学模式;高中英语I71994-201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AbstractAbstractWith the advent of the era of Internet Internet+education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education.The microlecture has sprung up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mobile communication and the educational reform.It is like the breeze diving into education,the microlecture has become the heated topic between education experts and teachers.The microlecture originated in the United States,and it started relatively late in China.The majority of the microlectures are applied to various subject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especially to some science subjects in China.While the microlecture applied to senior English teaching in the high school,is very rare.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like“cramming and teacher-centered”has been misplaced.The emergence of microlecture offers a way f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However,due to the microlectures weakness itself it leads to the rare microlecture application to senior English teaching.In this paper,it aims at exploring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microlecture has trouble landing into English class in high school.According to the student-oriented microlecture theory,this research constructs a new microlecture teaching mode pre-learning-while-learningpost-learning.And this microlecture mode is applied to senior English class.First of all,this study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state of microlecture in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to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s;it can offer the preliminary analysi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lecture in senior English teaching.Then,according to microlecture teaching principles such as subject-oriented,students,subjectivity,situation interests and resource-integrated,the study design the microlecture mode “pre-learning-micro lead in,while-learning-micro teaching,post-learning-micro practicing w.And this study takes the 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studenfs book2 Unitl“Cultural relics”as an example.Finally,this study carries out the microlecture in senior English class by questionnaire,experiment test and interview outlineThis study analyzes and studies whether the microlecture teaching mode can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increase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improve students5 grades in seniorin71994-201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福建师范大学邹瑞霞硕士学位论文English learning by microlecture application in senior English class.And this study explores whether this mode can promote students5 individual learning and autonomous learning.Meanwhile this study still studies whether the microlecture in senior English class can be used as a routine method.Key words:microlectures;teaching mode;senior EnglishIV71994-201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中文文摘中文文摘在“互联网+”时代的推动下,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随着一系列“微”产品的出现,如微博,微信等社交产品,微课也开始在教育界崭露头角。微课这一 新兴的教学形式的出现使得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微课起源于美国,具有短小精 悍,信息传播速度快,便捷等特点。自从2010年,一阵“微”风吹过,在中国掀起 了一股热潮,从此拉开了微课在教育界的序幕。我国微课研究的首个专家是胡铁生,他对微课定义、开发、设计以及实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取到了巨大的成效。如今微课应用在中小学的各个学科中,尤其一些理科。然而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的应用微乎其微。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高中英语课堂中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太 过老旧,导致学生们失去了对英语的兴趣。高中英语课堂本应活泼开放,学生们热 烈激情的讨论问题,而如今高中英语课堂真可谓“鸦雀无声”。为了改变高中英语课 堂的现状,改变教学方式,结合现代教育技术,本研究根据微课建构了“课前-课中 课后”的教学模式,宜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性,促进学生自主化学习和个性 化发展。本研究运用文献法探讨国内外微课的理论基础与教学发展。同时,通过问卷调 查和访谈调查分析了微课在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发现了其存在的问 题。首先,高中教师对微课了解甚微,缺乏对微课知识的探究;其次,教师使用微 课缺乏创新,易模仿,忽视了与教学内容的衔接;接着,微课的开发制作困难,教 师缺乏微课技能;再次,微课的教学设计过于简单,缺乏实用性;最后,微课应用 成效不佳,学生英语学习效果不明显等。根据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构了微课“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模式,并将该模式应用到高中英语教学。本研究根据建构的微课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并提出微课设计原则。依据微课教 学原则,本研究将微课应用到实际高中英语课堂中,并开展实施了为期两个多月的 微课“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模式。通过实验法和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提纲,本研 究探讨了微课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效果。但由于高中联系着高考,教学进 度比较紧张,学生学习压力大,导致微课并不能长期在课堂中使用。所以微课只能 成为英语课堂的辅助性教学,而不能成为常规性教学法。本研究在开发、设计、实施微课时发现微课过于碎片化,教师一定要结合英语 v71994-201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福建师范大学邹瑞霞硕士学位论文教材内容,对教材进行相应的调整与分析,使得知识具有系统性和整合性。同样微 课的选材很重要。并不是高中英语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可以用微课模式进行教学,需要教师有所选择,选择知识点明确,教学内容适中的文章。还有,教师在实施微 课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参与性,鼓励每一位同学参与。在课下,学生可以根据微视 频自学,巩固知识。总之,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受时 间、能力以及技术的限制,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还需进一步探究与发展。本文共有七章。第一章为引言。本章探究了微课的研究背景,研究目标及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内容和框架。在“互联网+教育”时代的背景下,微课是互联网与 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国内学者对微课在各个学科的应用研究十分火热。英语作为国 际交流的工具,在现代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高中英语课堂中,由于传 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学生们失去了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发掘新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 兴趣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需要。微课的出现活跃了整个英语教学氛围,本研究就此设 想微课在高中英语中的教学会产生怎样的化学作用。第二章为文献综述。这一部分主要了解国内外微课的研究现状。一方面,介绍 国外微课的研究现状,另一方面介绍国内微课的研究现状。根据国内外微课的研究 现状,发现缺口,并为后面章节建构微课教学模式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为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本章分析归纳了微课的定义,特点以及微课所 涉及的相关理论。根据国内外对微课的定义的发展,本研究重新归纳了微课的定义 与特点,并通过查找文献,分析了微课的理论基础,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自主学 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理论基础的探究为后文微课教学设计提供坚实的理论 依据0第四章为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前期分析。本章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提纲对 福州四所高中学校的英语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高中英语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现 状。通过数据整理统计与分析,本章探究其存在的问题,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 提出相应对策,从而指导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更好的发展。第五章为高中英语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建构。本章主要根据国内外微课的研究 以及微课的理论基础和高中微课教学现状建构了“课前课中一课后”微课教学模式。同时本章提出微课教学设计原则,并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二中的第 一单元“Culturalrelics”一课为例设计微课教学模式,为下一章的微课实施提供框 架。VI71994-201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中文文摘第六章为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本章运用实证研究法在高中英语课堂 中应用微课教学模式。本章分析了实验研究目的和实验对象,对实验研究进行设计,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访谈法探索微课模 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效果。“课前-课中课后”微课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 的乐趣,提高了英语学习成绩和英语学习素养。第七章为结语。本章总结了研究结论,研究发现及其教学启示以及研究不足与 展望。本研究发现微课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学生的英语 水平有所提高。但由于微课开发、设计、应用的局限性,微课教学模式并不能成为 高中英语教学的常规法,而只能成为辅助性教学法。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研究与发展是一个长远而又复杂的过程,需要广大教 师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一起奋斗来开发研究微课,使得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展现 其独特的魅力,大放异彩。VII71994-201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目录目录摘要.IAbstract.Ill中文文摘.V第一章引言.第一节研究背景.-1-第二节研究的目标及意义.-2.第三节研究方法.-3-第四节研究内容及框架.-3-第二章文献综述.-5-第一节国外微课研究现状.5第二节国内微课研究现状.-6第三节研究反思.-7-第三章 微课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9-第一节微课概况.-9.第二节微课教学理论基础.-11-第四章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前期分析.15.第一节高中英语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现状.-15-第二节成因分析.-21-第三节应对策略.-22.第五章高中英语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建构.-25-第一节高中英语微课教学设计原则.-25-第二节高中英语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27-第三节高中英语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课前课中课后”设计案例.30第六章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35-第一节 实验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35-第二节实验研究设计-35-第三节实验结果与分析.-37-第七章结语.-43-rx71994-201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福建师范大学邹瑞霞硕士学位论文第一节研究结论.43第二节 研究发现及教学启示.44-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45附录一.-47-附录二.-49-附录三.-51-附录四.-53-附录五.-55-附录六.-59-附录七.-63-参考文献.-65-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69-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71.致谢.-73-x71994-201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第一章引言第一章引言“微课”作为微时代的产物,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得以发展与应用,尤其在教育 领域。微课在教育中的应用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需求,也是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的突破 点,更是改善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本章分别从研究背景、研究目标及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内容和框架对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为本研究 后续的开展奠定坚实的背景基础。第一节研究背景“微课”是“互联网+教育”与教育改革的有机契合点。在现今教育改革的大背 景下,微课的产生有效的活跃了整个教育界。现今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弊 端是当代教育者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微课的诞生为高中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 了一条途径,为教育者指明了教育改革的方向。一、“微课”“互联网+教育”的必然需求随着信息计算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类已经完全进入全 媒体、全信息时代。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等一系列“微”产品的相继出现 已完全影响了人类的思维思考方式,现今人们每天淹没在各种各样的信息海洋。同 时伴随着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转型,国际化和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必 然趋势,特别是“互联网+教育”的出现,各种新奇概念层出不穷:“微课”、“慕课”、“翻转课堂”O在“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微”风的侵入,使得教学的 形式化,多样化,个性化以及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变得越来越重要,学习不再仅仅局 限于教师和课堂,而是需要新的突破和发展。因此,微课的出现犹如及时雨一般,滋润活跃了课堂。二、深化新课程教育改革的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促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即在教育教学中全面使用现代教育 技术,而“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即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在新课程改革大背 景下,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发展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能力。要想实现新课标的要求就需要将教育与现代教 育技术相结合,共同解决学生发展问题。但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也需注意 71994-201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福建师范大学邹瑞霞硕士学位论文教育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有效的解决“学生能否保持长时间的学习兴趣、学生全体 能否参与学习、学生能否独立思考以及创新解决问题”等一系列问题。然而这场“微”风的袭入,更好满足了深化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三、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需要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2004)明确要求要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要积极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拓 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将高中英语教育有效的和信息媒体技术相结合。现今在高中英 语课堂中老师都在使用PPT进行教学,但大部分老师只是流于形式上的需要,而没 有真正的将PPT有效的利用起来,没有将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发展结合起 来。然而微课的出现活跃了整个外语教学,大部分微课设计只是应用于小学、初中 等各门科目中,而对于如何应用到高中英语这个领域研究还较少。鉴于此种现状,本研究试图探索微课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了解微课在高中英语 课堂中的应用情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个性化学习能力以及碎片化学习能力o第二节 研究的目标及意义“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要求将互联网与教育结合起来,共同促进教育 的发展。其实作为教师而言,微课能火的原因很简单,微课改变了传统知识的呈现 模式,进而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如今社会也朝着多元化的,国际性的方向 发展,所以英语在整个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交际作用。英语作为一种工具,传递 着国际间的文化与信息,所以英语的社会地位十分重要。教师在教学中也要重视英 语,英语在教学中涵盖面广,包括听、读(输入型)、说、写(输出型)、译等各个 方面。由于受到应试高考评判制度的影响,高中英语教学模式一直采用传统的英语 教学模式,然而它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且阻碍了学生个性化、自主化的发 展,限制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本研究将现代流行的微课与英语教学有机结合 起来,转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改善高中生英语学习现状。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引用微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有意义、有趣的情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英语 学习乐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会英语,享受英语,提高英语各个方面的 能力,发展英语潜能。在这个“互联网+”盛行的时代,教育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至关重要,微课作为互-2-71994-201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第一章引言联网发展的产物,其在教学中以独特的魅力存在着。由于现今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着 巨大的缺陷,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减弱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然而微课可以 有效弥补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不足。微课与英语教学的有效结合可以改变传统的填 鸭式教学以及教师一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的现状,二者的结合有效的提高学生英语 学习水平,增强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空间。基于自主学习 的微课教学模式既让学生追寻着现代的潮流,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又发展了学生英 语学习能力,真可谓一举两得。第三节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访谈、实证研究以及实验的手段对微课在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首先,本研究运用文献法了解国内外微课教学的 研究和设计、开发以及应用现状,为微课进一步的开发应用做好理论基础。接着,本研究利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了解我国高中英语教师和学生对微课的了解情况,并 重点了解教师对我国高中英语课堂微课的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根据调查 情况研究其成因,提出策略。接着,本研究以微课的相关理论为支撑,提出高中英 语微课教学的相关模式。之后,本研究通过实验法进一步整理资料,为文中提出的 理论假设展开探究。再次,利用数据、图表和教学案例对各学校微课的了解程度、使用情况、设计开发情况等资料做出进一步的整理,从而更加具体的了解微课的现 状,为将微课应用到教学中作好铺垫。最后,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微课 教学的模式下他们的英语兴趣是否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是否增强。通过前测和后测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实验结束后,采用前后测的实验方法验证微课是否适 合高中英语教学,其是否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具有有效性,是否应该作为常规法 应用在高中英语课堂。第四节研究内容及框架本研究以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为探讨内容。本论文分为七个章节。第 一章为引言,介绍了微课教学的研究背景、研究目标及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内 容和框架。第二章文献综述,着重研究国内外对微课研究的现状。第三章微课的相 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简要的概述了微课的含义以及微课教学的理论基础,如建构主 义学习理论、自主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为微课的研究提供有利的理论3 71994-201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福建师范大学邹瑞霞硕士学位论文基础。第四章主要详细分析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分析其原因,最 后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促进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第五章为高中英 语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建构。本章为重点章节,本研究从高中英语教学的另一方 面探寻微课的教学模式,并提出一个较为新颖的微课教学模式“课前课中一课 后二接着本章将这种模式应用到高中英语课堂,对其进行设计开发,目的是为了提 高高中生英语学习兴趣以及个人自主学习能力。第六章为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 实施。本章将微课“课前一课中-课后”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中,通过前测和后测对 班级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得出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有效的分析,探讨其未 来的可能性。第七章结语。本章就微课“课前课中课后”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 学中应用总结主要发现、概述该模式对英语教学中的启示、该模式存在的不足以及 其发展前景。-4-71994-201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第二章文献综述第二章文献综述微课作为21世纪的新产品,其开发、设计以及应用都得到了教育领域专家们的 关注。微课最早出现于美国,在国外得到快速发展。然而微课在中国的研究则起步 较晚,不太成熟。本章主要探究微课在国内国外的研究现状,尤其分析探究国内外 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为高中英语教学中微课的实施提供坚实的理论 依据。第一节国外微课研究现状微课作为新时代“互联网+教育”潮流下的产物,以其“微”风潜入夜的速度快 速席卷整个教育领域。“微课”作为微型网络课程的代名词,它是在多重因素的推 动下迅速在国内走红。微课作为全世界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 论下的微课教学模式。众多国外学者和专家对微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开发,在“微 课是什么”、“如何开发制作微课”以及“如何拓展微课的应用领域”方面取得重大 进展。1960年,微课首先被美国学者提出,美国北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的有机化学教授 LeRoyA.McGrew(LeRoy A.McGrew,1993)提出的“60 秒有机化学课程”(60Second Course),之后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1995)详细 介绍了一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cture,简称OML),他们两人主要探索了微课 的雏形、微课的核心概念、微课的最初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并对如何进一 步开发微课做出了进一步研究。1998年,新加坡的大臣们开始实施微课项目,他们在众多学科领域开发微课,将微课与各门学科有效结合起来,并训练教师如何建立微课,开发微课。这次新加 坡的微课项目开展将微课与学科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统一起来,为以后学者对微 课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定的基础。2008年,来自美国新墨西哥州胡安学院(San Juan College)的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首创微课程,并被人们称为“一分钟学者”(the one Minute Scholar)。戴维 彭罗斯(DavidPenrose,2009)提出了微课这一概念,他认为微课并不是微学习下 的微内容,而是利用视频录制60分钟的微课程学生们通过在线自主学习和移动化 学习,一方面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化学习能力和个性化发展,另一方面,微课又培养-5-71994-201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福建师范大学邹瑞霞硕士学位论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真可谓一举两得。2009年,谢依(Shea P,2009)提出具体的微课程是由具体的活动组成,同时微 课正处于一种半生不熟的过程中,微课的设计与开发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克拉 尼(Kr可ewskiB,2009)探讨了微课的研究领域,随着全球化发展,微课逐渐由起 初中小学研究领域扩展到今天的高等水平的教育领域。另外,来自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University)(Brady,2009),美国西佛罗里达 大学(University of West Frorida)(2009),洪堡州立大学(Humboldt State University)(HSU,2011)的学者们都认为微课是21世纪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教学手段,并且将线上 线下教学与微课相联系,既促进了教师职业的发展,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现今,国外对微课的研究不断发展不断延伸,“可汗学院”(Khan Aca)与“TEDed”也迅猛发展起来,对微课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国外对微课的研究与开发比中国较早,技术放面也比较成熟。其中微课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也是比较成熟的,我们可以看 到许多成功的事例,如“翻转课堂”、“慕课”、“公开课”等。但对于微课概念还是 比较模糊,没有统一的定义,同时微课过于碎片化,教学完整性较差,微课评价系 统不够完善等问题还有待解决。第二节国内微课研究现状微课在中国的研究相对比较晚。但是近几年,我国学者对微课的研究不论是理 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探索。我国首次提出微课这一概念的是胡铁生,他对微课的定义、微课的开发设计以及实施都作出详细的探究,并取得一定的成就,为中国微课的研究与应用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随着微课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 微课的研究数量不断激增,研究方面不断拓宽。微课在中小学以及高中的研究也不 断增多,尤其在中小学。然而微课在高中教学,尤其是高中英语教学的研究还相对 比较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胡铁生(2011)提到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围绕某一主题、概念为讲解对象,利用教学设计、教学任务开展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胡铁生、詹春青(2012)对微课 的定义进行了重新概述,从新课程发展的角度重新定义微课,从而更深层次的理解 微课。对于微课的概念和特点五花八门,学者们至今也没有提出一个具体的概念,微课概念具有模糊性和多样性。胡铁生(2013)提到微课资源的发展途径、微课开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微-6-71994-201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第二章文献综述课的制作研究方法。吴秉键(2013)阐述了国外微课资源开发与设计对国内微课发 展的启示和建议。国外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制作比较成熟,国内在国外微课发展的基 础上,根据自身的国情开发适合本国学生的微课资源,以及制作方法。胡铁生(2013)探讨中小学微课建设应用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焦建利(2013)提到微课的新型应用模式并促进了微课在各门学科应用的发展。李玉平(2014)详 细的讲述了微课的制作与应用,与其团队一起开发制作微课,并应用到小学学科中。同时李玉平建立“微课程研究团队”QQ群,建立“优酷微课”,将制作的微课上传 到优酷中,供老师们学习利用。孙莲(2015)探究了基于活动课的微课设计原则,并提出设计微课教学活动的策略,从而更好的辅助英语教学。杨秀瑛(2014)分析 了微课的主要特点,微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意义以及微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该 遵循的原则。蒋春荣(2014)研究了微课在不同的英语教学课型中采用不同的微课 方法,如阅读课,则设计组合式专题微课;语法课则使用思维导图。采用不同的微 课教学模式开展英语活动。黄晓容(2015)提到如何将微课应用到高中英语阅读课 中,运用的原则与策略,并提出相关微课课例设计方案。她以人教版新课标必修五 第二单元Reading部分的Puzzles in geography为例,用微课进行了课堂设计与教学,其步骤为情境导入微视频整体阅读理解微视频有关文本文化的微视频。其 应该算是比较新颖的微课阅读教学模式。张玉琴(2015)重点在分析高中学习特点 与微课设计的原则的基础上,研究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并提出相应建议。然王冉(2014)较新颖的运用了一种微课教学模式“CEE”,并将其有效的运 用到高职英语课堂中,产生了一定的效果。第三节研究反思通过对国内外微课的分析,本研究发现了以下五个问题。首先,从图1国内外 论文发表的情况可以看出(如图1)国外微课的研究起步早研究相对比较完善,成 果明显。然而国内对微课的研究较少,微课在教育中的应用还不完善。其次,高中 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技术匮乏,微课与高中英语教学资源的整合分离,有待提 高;接着,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少之又少,微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 开发、制作和应用在国内外教学中都存在很大的不足,如知识过度碎片化、教师信 息技术掌握不足等。再次,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高中新课标改革的条件下,国内急需 将微课与高中英语课堂结合起来。最后,国内将微课模式如何应用到英语教学中,-7-71994-201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福建师范大学邹瑞霞硕士学位论文尤其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还比较匮乏,有待提高。图1国内外微课论文发表情况至此,本研究从前人收集的资料入手,致力于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高 中英语教学中微课教学的应用现状如何?其次,解决如何建构和实施高中英语教学 中微课教学模式?再次,高中英语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怎样?最后,微 课是否可作为高中课堂上的常规法进行英语教学?-8 71994-201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第三章微课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三章微课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随着“微”风的吹入,“微博”、“微信”、“微小说”等一系列“微”产品的出现 席卷了整个社会。“微课”也不例外成为信息化发展的产物。随着“互联网+”时代 的到来,微课更以速雷不及掩耳速度快速发展,将其应用到教学中成为教育必不可 少的手段。本章主要介绍微课的概念以及微课的理论基础,使其能够更好的为教学 服务。第一节微课概况一、微课的界定众所周知,“微”即“小”、“少”、“精深”。伴随着快节奏生活方式的发展,“微”与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如“微信”、“微店”等。而随着碎片化学习的出现,“微”与教育也紧密联系起来,如“微课程”、“微视频”、“微教育”。微课作为信息技术的 产物,作为“互联网+教育”时代的需求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微课在教育的改革过 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学者对微课都在展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与探讨。然 而对于“什么是微课?”,国内外学者都没有统一的概念,众说纷纭。“微课是什么呢?”依据国外最早提出微课这一名词的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所言微课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在一定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的基础上,以 某一个主题或问题为教学内容,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形成60分钟微课程。同时戴维 彭罗斯(David Penrose)把微课程称为“知识脉冲(knowledgeburst)。而我国最 早提出微课这一概念的专家即胡铁生。胡铁生(2011)提出微课的概念:微课是微 型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 点、难点、疑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 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之后,他又对微课定义进行 不同程度的修改与完善。黎加厚对微课则定义为:微课是在“翻转课堂”的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微课程,它是以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为基础,结合教学活动,以录屏软 件(如Camtasia Studio)录制视频的全过程。随后,李玉平在微课研究过程中也提 出微课是以一些小故事为单位,结合教师技能和学生发展目标,采用PPT软件录制 视频的过程。赵国栋(2014)提到微课是以混合式教学为指导思想,以翻转课堂为 基本应用模式的一种课件设计方案,强调学-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英语 教学 中的 应用 研究
![提示](https://www.zixin.com.cn/images/bang_tan.gif)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曲****】。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曲****】,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