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计划(教案).doc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计划(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计划(教案).doc(4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目录 三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计划 1 一、复习内容 2 二、复习目标 2 三、复习重、难点 3 四、复习措施 3 教 案 首 页 4 教 案 续 页(第 1 课时) 6 教 案 首 页 12 教 案 续 页(第 1 课时) 14 教 案 首 页 21 教 案 续 页(第 1 课时) 23 教 案 首 页 31 教 案 续 页(第 1 课时) 33 教 案 首 页 39 教 案 续 页(第 1 课时) 41 一、复习内容 以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为主,适当补充拓展数学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应用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和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探究的意识,促进学生意志品质和学习水平的整体提高。 主要内容有: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空间与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千克和克,分数的初步认识;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复习目标 1、比较熟练地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增强估算意识;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乘法和除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2、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有余数的除法,会解决有余数除法的问题。 3、理解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和掌握计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估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并能够解决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实际问题。 4、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5、加深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能正确判断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并说明理由。 6、进一步感受单位质量千克和克,掌握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简单的换算; 7、初步认识简单分数的含义,初步体会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这样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都是分数;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计算。 三、复习重、难点 (一)复习重点: 1、计算,主要在计算方法的熟练掌握和计算品质的培养这两个方面加以努力。 2、解决问题: (1)从图片、文字、表格中获取信息,培养审题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2)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从题目中提炼,在练习中熟练。 3、用数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等。 (二)复习难点: 1、两位数除以一、两位数的计算; 2、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应用解题; 3、解决问题的策略,能从图中获取信息,解释现象,提出问题等。 四、复习措施 1. 视学困生为“复习重心”。 2. 复习着重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3. 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适当提供思维性强的情景或习题,在保障所有学生达到基本学习要求的情况下,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精讲精练,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真组织课后练习和综合练习,及时反馈,及时补差,及时改进。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总复习中,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等内容的应用本身就是解决问题;另外,让学生用有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分数的简单计算等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 案 首 页 课题 两、三位数乘 一位数复习 主备人 教学 课时 1 授课 时间 教 学 目 标 1.进一步掌握乘法口算、估算和笔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得数,能估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正确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 2.通过口算、笔算和估算的复习,沟通计算内容的联系,整理、归纳计算方法,提高乘法运算能力,发展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3.进一步培养认真计算、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 教 学 重 点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 教 学 难 点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笔算。 教具学具 准备 课件 教 学 反 思 教学得失细节陈述 归因 分析 改进 措施 教 案 续 页(第 1 课时) 目标达成 教学流程 补充修改 时间分配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2 一、回顾引新 l.回顾内容。 谈话:小朋友,我们已经完成了这学期数学内容的学习,大部分小朋友都学得不错。学期也快结束了,今天起我们就要复习这学期的学习内容了。 引导:现在请大家回顾一下,这学期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能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吗?有困难的也可以看一看数学课本。 交流:能把这学期学过的主要内容说一说吗?这些内容里具体有哪些知识,还记得吗? 引导:回顾这学期的数学学习过程,你有哪些体会?比如哪些内容怎样学习的,你最喜欢哪些内容,哪些内容你觉得还存在一些问题或不懂的地方?同桌先互相说一说,再填写课本上的表格。 交流:哪位说说你是怎样填写的?(指名说一说) 2.引入课题。 揭题:一个学期过得很快,学习了这么多内容,今天复习什么呢?我们就先复习第一单元学习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熟悉乘法口算、笔算的计算过程,而且能归纳出口算和笔算的方法,并且能估计一些简单计算的积大约是多少。 二、复习口算 1.做期末复习第1题。 让学生按题组口算,填写得数。交流得数并呈现。结合交流选择2~3道要求学生说说算法,有错的自己改正。 比较:第一组是怎样的口算,口算方法是怎样的?第二组题的口算过程相同在哪里?有没有不同的地方?第三组题的得数为什么不同,你认为口算要注意什么?(看清乘数) 提问:你能根据这里的两类口算题,总结一下方法吗? 指出: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用0前面的数乘,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末尾添上几个O;两位数乘一位数,先算几十乘几,再算几乘几,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要注意个位相乘的满几十时要加几十或几十几。 2.做期末复习第2题。 用4分钟时间测试,交流得数。 注意统计全对的人数和错1~2题的人数,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训练。 三、复习笔算 1.做期末复习第3题。 让学生按题组独立笔算,指名两人板演。 检查交流:看一看黑板上的笔算,第一组前两题是怎样算的?(检查计算过程)第三题为什么这样列竖式? 第二组题算得对不对? 比较:这里每组三道题的乘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请你比一比三道题笔算的过程,对于笔算方法有什么想说的吗? 指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起按顺序乘,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那一位上;哪一位上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呈现板书:从个位起按顺序乘,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那一位上;哪一位上相乘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如果乘数中间有0,就根据法则从个位起按顺序乘,不能漏乘十位上的O;如果乘数末尾有0,可以列竖式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乘得的数后面添上相同个数的0,这样比较方便。 2.先估算,再笔算。 出示:48×6 42×6 (l)让学生估计得数大约是多少,并交流估算结果。(板书:300 240) 提问:都是40多乘6,估计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接近50和接近40) 指出:两位数乘几的估算,可以看两位数接近几十,就按几十乘几的口算估计得数大约是多少。 (2)要求:请小朋友笔算得数,再和估算结果比一比,看看是不是差不多。学生笔算(指名两人板演)。检查:笔算得数和估计的差不多吗?看看笔算对不对。 3.做期末复习第6题。 让学生读题,了解题意。 引导:同桌互相讨论一下怎样估计,再估一估,把每个年级估计的结果写在表格的下面。 交流:安排哪个年级比较合适?你是怎样估计的? 指出:把两位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估计,可以看出二年级不满200人,一年级和三年级实际人数都比200多,所以安排二年级去是合适的。 四、复习小结 1.小结收获。 提问:这节课复习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你有哪些收获? 2.布置作业。 完成期末复习第4题、第5题和第6题,并且和同桌说说第7题是怎样想的。 2分 10分 5分 5分 8分 10分 3分 2分 课堂 练习 设计 先估算,再笔算。 48×6 42×6 当堂达标 反馈 达标检测题目 有4行树苗,每行28棵。已经浇了38棵,剩下多少棵没浇? 题号 抽测人数 达标人数 百分比 归因分析 作业 设计 必 做 1、 不计算,估下面各式的积是几位数。 251×8 ( ) 39×2 ( ) 82×4 ( ) 632×3 ( ) 311×8( ) 9×67 ( ) 2、 ()07×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 ()35÷6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 预估时间 5分 完成时间 选 做 无 预估时间 完成时间 教 案 首 页 课题 两、三位数除以 一位数复习 主备人 教学 课时 1 授课 时间 教 学 目 标 l. 进一步掌握除法口算和笔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以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能正确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并掌握除法的验算。 2. 使学生通过口算、笔算的复习,沟通计算内容的联系,整理、归纳计算方法,提高除法口算和笔算能力,发展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3.进一步培养认真计算、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 教 学 重 点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培养学生自觉检查的习惯。 教 学 难 点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 教具学具 准备 课件 教 学 反 思 教学得失细节陈述 归因 分析 改进 措施 教 案 续 页(第 1 课时) 目标达成 教学流程 补充修改 时间分配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2 一、揭示课题 谈话:上节课我们复习了乘法计算,有了许多收获。今天我们复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板书课题)看了这个课题,你想到要复习除法里的哪些知识呢?说说看。 小朋友都想到了要复习除法口算、笔算、验算等知识,那今天通过除法计算的复习,大家要进一步掌握除法的口算、笔算,正确算出除法的商,归纳除法口算、笔算方法,并且能验算除法,提高除法计算能力。 二、复习口算 l.做期末复习第8题。 让学生按题组口算,填写得数。交流得数并呈现,有错的自己改正。 比较:第一组是怎样的口算,口算方法是怎样的?第二组题是怎样算的?(400÷5是怎样算的,要注意什么?) 第三组题的口算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提问:你能联系这里的三组口算题,总结一下方法吗? 指出: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除以几,只要先按表内除法用口诀直接算,再看被除数末尾剩下几个0没有算,就在末尾添几个0;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算十位上得几十,再用余下的数除以一位数得几,然后用几十加几得几十几。 2.做期末复习第9题。 用4分钟时间测试,交流得数。 注意统计全对的人数和错1~2题的人数,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训练。 三、复习笔算 1.做期末复习第10题。 让学生说一说每组题的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l)让学生独立笔算第一组题,指名板演。 检查比较:仔细观察黑板上的笔算,这三道题都是先算哪一位,再算哪一位?为什么商个位上的数不一样? 上面两道个位上也能商0吗?为什么? 指出:这三道题笔算都是先算十位,再算个位,当个位不够商1时就商0。每次的余数要比除数小。(呈现板书:每次余数要比除数小) (2)让学生按题组独立笔算第二、三组题,指名两人板演。 检查:小朋友自己先看看这里第二组题算得对不对,有错的请指出来错在哪里。(及时板书订正) 比较:比一比,这三道题都是按怎样的顺序除的?为什么第三小题商是两位数?(学生交流后,呈现板书:从高位除起,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第三组后两题的商都有0。检查一下,每题是在什么时候商0的?(检查计算过程,呈现板书:不够商1就商0) 小结:你能联系三道题的笔算过程,说说除法笔算要注意什么吗? 指出: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从高位起按顺序算,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哪一位不够商1就商0;每次余数要比除数小。 2.说说下列各题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再笔算并且验算。 出示:156÷4 621÷3 (1)让学生估计得数大约是几百多或几十多。(板书:30多200多) 提问:你是怎样估计的? 指出:除法估计可以看最高位或前两位上的商,估计出大约是几百多或几十多。 (2)要求:请小朋友笔算得数,再和估算结果比一比,看看是不是在估计的范围里。 让学生笔算、验算。(指名两人板演) 检查:笔算得数和估计的差不多吗?验算的积和被除数比较,这里的商是不是都正确? 提问:除法的商可以怎样验算? 指出:除法的商可以用乘法验算,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3)下面的被除数各是多少? ( )÷7=12 ( )÷9=30……8 学生计算,交流方法和结果。 提问:你能说说除法里除数、商和被除数之间的关系吗? 3.做期末复习第12题。 学生自己读题,交流题意。 让学生独立解答。 交流:这里三道题各是怎样解决的?(板书算式)为什么前两题都用除法算?第三题为什么要用乘法? 指出:根据倍的含义,求篮球和足球的个数各是排球的几倍,就是求篮球的个数和足球的个数里面各有几个8,要用除法算。所以像这样已知两个数量,求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用除法算。羽毛球的个数是篮球的3倍,羽毛球的个数就有3个16,要用乘法算。所以像这样已知一个数量,要求它的几倍是多少,就是算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算。 4.做期末复习第13题。 让学生独立读题、列式解答。 交流:你是怎样算的,结果怎样?(板书算式) 提问:最多能穿多少串,你是怎样想的?(余下的1个不够再穿一串) 如果全部穿在小棒上,至少要多少根小棒呢?为什么要25根?(余下的1个也要串1根) 指出:我们要根据问题这样想:因为余下的个数不够再穿1串,所以商是几就最多穿几串;全部穿上要多少根小棒,那余下的穿起来也要1根,所以比商要多1根,是25根。 四、复习小结 1.小结收获。 提问:这节课复习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你有哪些收获? 2.布置作业。 完成期末复习第11题、第14题,并且说说第14题可以怎样想。 7分 10分 5分 10分 6分 2分 课堂 练习 设计 下面的被除数各是多少? ( )÷7=12 ( )÷9=30……8 当堂达标 反馈 达标检测题目 植物小组培育了60盆花,放在礼堂24盆,剩下了平均放在3个会议室里。每个会议室里放多少盆? 题号 抽测人数 达标人数 百分比 归因分析 作业 设计 必 做 练习册1、2、3 预估时间 5分 完成时间 选 做 拓展应用 预估时间 3分 完成时间 教 案 首 页 课题 图形与几何知识复习 主备人 教学 课时 1 授课 时间 教 学 目 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周长含义的认识,能比较熟练地测量边长,计算平面图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加深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认识,能正确判断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并说明理由。 2.体会整理、归纳知识的方法与过程,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归纳、概括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在联系概念进行比较、分析、判断、说明的活动中,培养简单的演绎推理能力,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充分体验,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价值,在运用知识、方法的过程中增强掌握数学知识的信心。 教 学 重 点 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计算,平移、旋转、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教 学 难 点 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计算,平移、旋转、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教具学具 准备 课件 教 学 反 思 教学得失细节陈述 归因 分析 改进 措施 教 案 续 页(第 1 课时) 目标达成 教学流程 补充修改 时间分配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2 一、回顾导入 l.回顾内容。 引导:我们已经复习了这学期学习的乘法和除法。除了乘除计算,我们这学期还学习了平面图形和物体运动方式的知识。小朋友回顾一下,这学 期学习过这方面哪些内容?如果不太清楚,可以在课本上看一看,再和大家交流。 交流:关于平面图形和物体运动学过哪些内容? 2.引入复习。 谈话:大家都已经清楚,这学期我们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计算,还有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这些都是图形与几何知识,今天就复习这些知识。(板书课题)复习时,小朋友要积极回顾、整理和思考,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周长的含义,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周长;还要更清楚地掌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知识。 二、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周长 1.整理图形特征。 引导:我们已经认识过长方形和正方形,那怎样的图形是长方形,怎样的图形是正方形呢?请小朋友回忆一下,画出图形并按图形整理出它们的特征,填写在你的表格里。(出示事先给学生准备的表格) 交流:你能根据整理的表格和大家说说你对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以及正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联系吗?(指名学生展示整理的表格,介绍整理的结果) 指出:(指表里图形)经过整理,大家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它们的4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不仅对边相等,而且4条边都相等。 2.整理周长概念并计算。 提问:除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还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什么内容? 观察期末复习第15题的图形,先说说什么是周长,再指一指每个图形的周长。(指名学生说说周长的含义,再指一指哪里表示的是周长) 追问:要算这些图形的周长,需要知道这些图形的什么? 指出:周长是指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呈现板书:周长——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根据周长的含义,你能先量一量,再计算周长吗? 让学生独立测量、计算,指名三人板演,完成期末复习第15题。 交流:测量出每个图形边的长度各是多少? 黑板上算得对不对?(检查周长计算) 提问:每个图形怎样算可以简便一些? 指出:计算图形的周长,可以根据边长的特点,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 比如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可以用一条边长乘2再加第三边;六边形的六条边相等,只要用边长乘6就能很方便地算出周长。 3.求下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提问:长方形周长怎样算比较方便?正方形呢? (板书:算出长加宽的和,再乘2=长方形周长边长×4=正方形周长) 4.口算下列各题,说说是怎样想的。 (1)-块正方形的手帕周长是80厘米,它的边长是( )。 (2) 一个长方形的宽是4厘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 )厘米,周长是( )厘米。 三、复习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1.引导回顾。 (l)引导:复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我们还要复习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想一想,平移、旋转各是怎样的运动,它们有什么不同,能用你的方式告诉大家吗? 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示并说明各自特点。 归纳:教师用手势表示并说明平移是物体沿着直线运动,物体不能转动方向;旋转是物体围绕一个固定点转动。(板书:平移——沿着直线运动 旋转——绕着一点转动) (2)引导:那怎样的图形是轴对称的呢?你能举出轴对称的例子吗?(学生交流) 指出:一个图形如果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它就是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 2.做期末复习第17、18题。 要求学生做第17题和第18题,其中第18题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的打“√”,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打“×”。 交流:第17题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第18题哪些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怎样看出来的?哪些不能看作轴对称图形,为什么? 追问: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的依据是什么? 四、拓展提高 1.思考交流。 (1)能摆多少种不同的长方形? 引导:如果给你14根1厘米长的小棒,你能摆出多少种不同的长方形呢?同桌合作,讨论可以怎样想,能有多少种不同摆法。如果有困难,可以试着画画图,想一想。 交流:你找到了哪些摆法?(指名回答,引导思考方法,有序列举、整理) 说明:用14根1厘米长的小棒摆成长方形,它的周长就是14厘米,长加宽的和是7厘米,这样就可以一个一个地、有序地摆出有多少种不同的长方形。 2.解答下面问题。 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长8厘米,宽5厘米。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引导学生用事先准备的长方形纸折一折,思考怎样算,计算出剩下长方形的周长。(指名板演) 交流:你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结合折纸理解方法:可以先求剩下长方形的宽,再算周长) 启发:有没有简便一些的方法呢?用纸折折、想想看,看谁有聪明的办法。[结合交流,引导学生折出剩下的长方形,看长和宽的和就是原来长方形的——(长)] 现在你知道剩下的长方形周长怎样算比较方便了吗?自己列出算式计算。(原来长方形的长×2) 五、总结、作业 1.复习总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复习,你进一步理解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新的收获? 2.布置作业。 完成期末复习第16题。 3分 5分 15分 7分 5分 3分 2分 课堂 练习 设计 一张长方形的纸,长8厘米,宽5厘米。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当堂达标 反馈 达标检测题目 一块长方形菜地,长20米,宽8米。如果要给这块菜地围上篱笆,篱笆的长是多少米? 题号 抽测人数 达标人数 百分比 归因分析 作业 设计 必 做 练习册1、2、3、4 预估时间 完成时间 选 做 练习册:拓展应用 预估时间 完成时间 教 案 首 页 课题 千克、克和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 主备人 教学 课时 1 授课 时间 教 学 目 标 l.进一步感受单位质量千克和克,掌握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简单的换算;进一步认识分数的含义,能用分数表示一个图形或物体的几分之几,能比较分数大小,能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2.进一步体验物体质量,能说明相应分数的含义,深化对简单分数的认识;体会发现简单规律的思维过程,发展探究能力。 教 学 重 点 千克、克的认识和分数含义。 教 学 难 点 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具学具 准备 课件 教 学 反 思 教学得失细节陈述 归因 分析 改进 措施 教 案 续 页(第 1 课时) 目标达成 教学流程 补充修改 时间分配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目标2 一、揭示课题 谈话:今天,我们复习千克、克和分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通过复习,小朋友要进一步掌握千克、克的认识,能比较熟练地应用这些单位;要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进一步巩固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二、复习千克和克 l.回顾千克和克。 引导:大家来回忆一下计量物体轻重所用的单位,还记得是哪些吗?小朋友一起说一说,我们学习过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有——(千克和克)。(板书:千克克) 你能举例说说哪些物体的重大约是1千克吗?1克呢? 千克和克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1千克=1000克) 指出:千克是比克大许多的计量单位,超市的2袋食盐是1千克,15个鸡蛋大约1千克;而像1枚2分硬币重大约是1克,4粒黄豆大约重1克。 2.估计体验。 你知道下面物体的重大约是多少吗?自己估一估、说一说。 (l)1个鸡蛋; (2) 30个鸡蛋; (3)小朋友装了书的书包; (4)1个乒乓球。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校正。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大约重多少千克或多少克吗?(学生联系实际自己举例) 你对千克和克有哪些感受? 说明:小朋友举出了许多用千克或克作单位的例子,感受千克比较重,克很轻。有时候我们可以看一看,根据平时的经验知道要用什么单位;有时候可以掂一掂,感受有多重,知道要用什么单位。 3.做期末复习第19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填空。交流:你是怎样填的,是怎样想的? 追问:一袋水果为什么要填成大约重3千克?一盒饼干重为什么填成 500克? 指出:我们一般可以联系平时的经验,根据对物体有多重的感受来使用单位名称,比较重的物体一般用千克作单位,比较轻的物体一般用克作单位。根据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可以把千克和克进行换算。 4.做期末复习第20题。 呈现第20题,让学生填空。交流结果,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指出:单位间的换算可以根据单位间的进率来推算,几千克就是几个1000克,反过来几个1000克就是几千克。比如3千克就是3个1000克,是3000克;9000克里有9个1000克,是9千克。 三、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 1.做期末复习第22题。 让学生看图填空。 交流:你是怎样填的?(呈现相应的分数)这三个分数的分母为什么不同?为什么第一个分数的分子是1,后两个分数的分子都是27 你能结合图形说说这几个分数各表示什么意思吗? 提问:1/4里有几个四分之一?2/3和2/5里各有几个几分之一呢? 指出:把一个图形或物体平均分成几份,这样的一份是几分之一,这样的几份是几分之几。 2.下面图里的阴影部分表示4/7的是哪个? 学生判断、选择。 提问:为什么第二个图中阴影部分表示4/7?另两个图中阴影部分各表示几分之几? 3.口答。 (l)5/9里有5个()/(); (2)7/10里有( )个1/(); (3)4个1/5是()/()。 4.做期末复习第23题。 出示题里的表格。 让学生把一张长方形纸依次对折,在表格里填写每次对折后平均分成 的份数,在表格下面写出每份占纸的几分之几。 交流:每次对折后平均分成的是多少份,每份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在表格上呈现结果) 引导: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每次折的结果,能发现什么?同桌讨论一下。 交流:从表格里你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每次平均分成的份数和对折的次数间有怎样的关系?每次对折后得到的几分之一的大小是怎样变化的?) 指出:我们通过对折、记录和观察比较,发现了一个规律:每对折一次,平均分成的份数就是原来的2倍;对折几次,平均分成的份数就是几个2连乘的积。比如对折3次,3个2连乘得8,这张纸就平均分成8份;对折4次,4个2连乘得16,这张纸就平均分成了16份。对折的次数越多,平均分成的份数也越多,得到的几分之一就越小。 5.比较分数大小。 (1)在O里填写“>”或“<”。 (2)下面分数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4/5 1/6 1/5 学生口答并说明理由,板书呈现。 提问:能说说怎样比较分数的大小吗? 指出:分子都是1,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小。(板书:分子是1,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大) 6.分数加、减法。 让学生写出每题的得数,并交流、呈现。 提问:你知道分母相同的分数是怎样加和减的吗? 指出: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减,只要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7.口答期末复习第24题。 学生读题。教师说明大长方形表示一块布,让学生用不同颜色分别表示做上衣、裤子的布,并交流。提问:上衣的布是怎样表示的?为什么这样表示? 从图上看,上衣、裤子一共用了这块布的几分之几?上衣比裤子多用了这块布的几分之几? 四、总结、作业 1.总结。 引导:你对千克和克有哪些认识?能说说对分数知识有哪些认识吗? 这节课你还有哪些收获? 2.布置作业。完成期末复习第21题和第24题。 2分 15分 17分 20、在观星过程中,我们看到的天空中有一条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一个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我们生活的地球在银河系。 答:①可以节约能源;②减少对环境的污染;③降低成本。 答:①我们每个人要做到不乱扔果皮,不随地吐痰,爱护花草树木,搞好环境卫生,保护好身边的环境。②力争做一个环保小卫士,向身边的人宣传和倡议环保。 18、北斗七星构成勺形,属于大熊座,北极星属于小熊座。 答:如水资源缺乏,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品种咖快灭绝,地球臭氧层受到破坏,土地荒漠化等世界性的环境问题。 6、二氧化碳气体有什么特点? 1、说说你身边物质变化的例子。 11、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绝大多数的水污染都是由人类的活动引起的。 答:燃烧的蜡烛变得越来越短,发光发热并伴有气体生成。 6分 4、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这种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熄灭,这样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课堂 练习 设计 你知道下面物体的重大约是多少吗?自己估一估、说一说。 (l)1个鸡蛋; (2) 30个鸡蛋; (3)小朋友装了书的书包; (4)1个乒乓球。-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小学 数学 三年级 上册 期末 复习计划 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