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统编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学案.doc
《【历史】统编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统编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学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历史】统编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学案 第 4 课 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课标导航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1. 通过了解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 通过了解两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1. 了解汉武帝即位之初的历史状况,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推恩令”实施的作用。 2. 了解汉武帝北击匈奴、张骞出使西域等史实,从“史料实证”“家国情怀”角度认识汉武帝开疆拓土对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意义。 3. 结合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独尊儒术”的实质目的。 4. 搜集有关两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的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两汉衰亡的原因。 知识点1·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1. 西汉的建立 (1)建立:公元前 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 (2)“汉承秦制”: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代。 (3)地方体制 ①概况:汉高祖先后分封了大批诸侯王势力增强,而中央直辖的郡只有15个,这对中央集权构成严重威胁,为王朝的统一稳定埋下了隐患。 ②结果 在位时,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了吴楚等7国叛乱,最终被平定。 2. “文景之治” (1)原因 (2)举措:减轻赋税、 和刑法,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3)意义: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 知识点2·汉武帝时西汉的强盛 1. 加强中央集权 (1)政治上 (2)经济上 (3)思想上:接受卫绾、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儒学 地位确立。 2. 开拓疆域 (1)北击匈奴,设立河西四郡 ①任用卫青、 为将,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②在河西走廊设立酒泉、 、张掖、敦煌4郡。 (2)出使西域,开通 :募遣 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 随堂演练 1.阅读教材 P22 “史料阅读”:分析“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 试答: 2.阅读教材 P23 的“思考点”:汉武帝为什么要建立刺史监察制度? 试答: 3.阅读教材 P23 “历史纵横”:为何有“汉之号令班西域矣”之说? 试答: 4.阅读教材 P23 “史料阅读”:分析董仲舒“尊崇儒术”的原因及实质目的。 试答: 5.阅读教材 P26 “学思之窗”:谈谈阅读上述诗赋的感受体会 试答: 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联系。 (3)经营东南和西南:汉对 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控制也比以前更加稳定。 知识点3·东汉的兴衰 1. 王莽政权 (1)背景: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剧烈,赋税徭役沉重,社会动荡。 (2)建立:9年,外戚 夺取皇位,改国号为 ,西汉灭亡。 (3)改制: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措施不切实际,激化社会矛盾。 (4)灭亡:23年, 击败王莽军队主力,攻入长安,王莽政权被推翻。 2. 光武中兴 (1)东汉建立:25年,西汉宗室 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2)“光武中兴” 3. 东汉衰败过意舒土出 (1)社会危机 (2)黄巾起义 知识点4·两汉的文化 1. 史学成就 (1)《史记》:西汉中期 撰写,以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形式,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年间约3000年的历史,首创了 通史体裁,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 (2)《汉书》:东汉中期班固撰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 。 2. 文学成就 (1)汉赋: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讲究 ,辞藻华丽。 (2)乐府诗:是国家专管音乐的机构采集民歌修改而成的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 (3)五言诗:民间流行, 、生动,传播广泛。 3. 科技成就 (1)医学 (2)数学:《 》在代数和几何学上贡献突出,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3)造纸术: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为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教材剖析 1. 阅读“西汉驷马安车”(见教材P22) 信息解读:“驷马”指驾一车之四马,“安车”是古时的一种坐乘车。西汉初年经济凋敝,“驷马安车”充分体现了地位显赫。 2阅读“卫青墓”和“霍去病墓”(见教材P24) ▲卫青墓 ▲霍去病墓 信息解读:在汉武帝时代,卫青和霍去病为平定匈奴北犯边境做出了巨大贡献,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后,汉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以开拓和稳固。 3.阅读“丝绸之路线路图”(见教材P24) 信息解读:“丝绸之路”把西汉同中亚、西亚、欧洲和非洲许多国家联系起来促进了它们之间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文化的交流 4.阅读“东汉集市画像砖”(见教材P25) 信息解读:东汉建立后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轻徭薄赋,出现了“光武中兴”的盛况。画像砖描绘了各行各业忙碌的场景,是社会稳定和繁荣的表现。 探究一 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史论要点 1. “大一统”的内涵 “大一统”不仅包含“一统”的思想,而且包含“一统”的地理范围,以及为达成“一统”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汉武帝“大一统”的国家观包含四个方面:在主权统一方面,对内强调中央权威,对外反对少数民族入侵;在民族统一方面,主张民族统一;在疆域统一方面,维护疆域统一;在思想方面,主张统一思想。 2. 汉武帝的“大一统”举措及意义 (1)对内:实行大一统政策,加强中央集权 ①政治:实行内外朝制度、察举制、刺史制度、监察制度等制度,颁布“推恩令”。 ②经济:改革币制,铸币权收归中央,实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平抑物价,征收大商人、高利贷者的财产税。 ③思想: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思想大一统。 (2)对外:积极开拓疆域,加强中外联系,基本奠定中华疆域,形成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①北伐匈奴,基本解除匈奴对汉的威胁。 ②经营西域,设置河西四郡。 ③经营西南夷,促进民族交融。 ④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对点训练 1. 下图为汉武帝晚年的郡国形势图,灰色区域代表当时的封国。此图表明 ( ) A.西汉末年王国有死灰复燃之势 B.王国对中央已不构成严重威胁 C郡县制暂时又让位给了分封制 D.封国存在有利于抵御外族入侵 2. 右图是西汉政府授予边疆民族首领的铜质官印的印文,该印出土新疆沙雅什格提遗址。这印证了当时这一地区 ( ) A.与西汉王朝结盟 B.为西汉王朝的附属国 汉归义羌长 C.正式归属西汉王朝 D.是西汉王朝的联姻国 探究二 汉代治国思想的演变 史论要点 1. 全面理解汉初的“黄老思想” (1)含义:“黄”指黄帝的学说,修身,养生。“老”指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 (2)特点:“无为而治”。 (3)认识:黄老思想主要就是汉初的统治思想,即“休养生息”。经过六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社会繁荣,国力日盛。但是,社会也潜伏着危机。 2. 多元视角认识汉武帝的“独尊儒术” (1)背景:汉武帝时期,中央与地方藩王势力矛盾激化越来越严重,统治者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思想来加强中央集权。 (2)提出:董仲舒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主张在政治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 (3)意义: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儒学开始居于主导地位,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对点训练 1. 汉初,统治者推行“无为而治”的政策,主张“顺民之情,与之休息”。其思想来源于 ( ) A.道家学说 B.墨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儒家学说 2. 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 ( ) 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交锋此消彼长的残酷性 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 C.道学理论存在明显缺陷而新儒学博大精深 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 探究三 (核心素养)两汉衰亡的原因 素养解读 1. 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西汉衰亡的原因 西汉后期朝政腐败,政治黑暗,土地兼并剧烈,赋税徭役沉重,社会矛盾尖锐,农民纷纷起义。 2. 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外戚和宦官专权的影响 史料 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解读 材料意思是:做人太过刚直,最后只能死在路边。如果做人懂得迂回,最终却能封侯。这反映了当时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任用亲信,排除异己,正直官员受排挤的现状。 对点训练 1. 东汉后期,皇权逐渐失去了对全国政局的有效控制。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礼乐制度破坏 B.外戚宦官相互勾结 C.以“柔道”治天下 D.地方豪强势力膨胀 2. 阅读“东汉后期10位皇帝的继位年龄及寿命”,回答问题。 东汉后期10位皇帝的继位年龄及寿命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地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继位年龄 10 1 13 11 2 8 15 12 14 9 寿命(岁) 27 2 31 30 3 9 36 34 14 54 史料反映了东汉皇帝继位的什么特点?对当时的朝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统编版部编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 上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东周历史分期以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战争、经济发展、变法运动、诸子百家的基本史实 2.通过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之间的关系,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 3.学习春秋战国时期各民族的交流发展,加深民族认同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铁制农具、牛耕的推广;商鞅变法;诸子百家 难点: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体现的时代发展潮流;诸子百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知识概览】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是西周之后东周的相关内容。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东周开始,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一个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大解放的时期,历史发展的轨迹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1.大动荡:(军事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2.大变革:(政治上)为富国强兵,各国通过改革变法,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3.大发展:(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4.大解放:(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PPT 夏禹铸九鼎 教师:鼎是最重要青铜器物种之一,是古代中国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相传,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令九州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象征九州,将全国九州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鼎成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同学们听说过问鼎中原的典故吗?那么,“楚王问鼎”的典故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东周时期王权衰落,礼崩乐坏。 【讲授新课】 『新知讲解』 教师:展示PPT ,讲解东周历史分期及春秋战国名称由来 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 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自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周敬王卒,因鲁史《春秋》记录了这一阶段的历史而得名。 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前人称之为战国。把“战国”作为时代名称,开始于西汉末年刘向汇编的《战国策》。 『新知讲解』 一. 春秋战国时期之社会——大动荡 教师出示PPT 春秋列国示意图 学生:找出春秋五霸的相应国家及位置 教师补充:春秋五霸还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的说法,教材采用了流传较广的说法。 教师出示战国示意图 教师:春秋后期,晋国公室逐渐衰落,士大夫崛起。公元前475年,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了晋国的领土,晋国灭亡。这一时期,公室丧失政权的还有东方的齐国,齐国本是姬姓吕氏的封国,从公元前489年-公元前379年,陈国田氏逐步取代了吕氏,成为齐侯,史称田氏代齐。从此,东周进入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七个实力比较强大的国家,史称“战国七雄”。 学生:明确战国七雄的位置及国家名称。 『材料引导』 思考:这三幅图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怎样的社会现象? 学生思考并回答:社会动荡、战争不断;国家数量不断减少,呈统一的趋势。 教师出示材料:材料:春秋中期,随着中原各国的强大与争霸,戎狄蛮夷先后被征服、吞并,如西戎为秦所驱,赤狄、白狄为晋所灭,莱夷为齐所灭,濮夷为楚、鲁所灭,蛮为楚所灭。到春秋末年,戎狄蛮夷逐步被华夏所同化,华夷差别慢慢地消失了。 思考:诸侯争霸的消极影响是显著的,但有什么积极影响呢? 学生回答:中原各国居民与周边民族的联系进一步密切,推动了华夏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教师补充:华夏族是中华民族最早最受各界认同的民族称号,华夏也称“夏”、“诸夏”。华夏又称中夏。华与夏曾相互通用,“中夏”又称“中华”。居于中原地区的居民自称华夏,周边民族也认同了华夏观念。东汉以后华夏族开始接受“汉人”的称呼,但是华夏这个称谓并没有因此消失,而是延续至今。 『自主学习』 二.春秋战国时期之经济——大发展 教师布置自主学习任务:依据教材P10-11,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提示:从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概括学生完 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教师出示PPT,介绍生产工具的演变:原始社会时期的石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使用的铁器,通过工具材质的演变让学生感受生产能力的提高。 介绍都江堰: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 [1] ,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 教师出示PPT,出示战国时期各国的货币,通过介绍各国不同形制的货币让学生体验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许多富甲一方的大商人。如春秋时期著名的大商人有郑国的弦高、孔子的弟子子贡、范蠡和猗顿;战国时期著名的商人有魏国的白圭、吕不韦、管仲。 范蠡,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大商人。相传,范蠡助勾践复国之后,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后定居于宋国陶丘(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南),自号“陶朱公”,被后人尊称为“商圣“。 『新知讲解』 教师出示PPT,总结春秋战国经济 三.春秋战国时期之政治——大变革 教师出示PPT,出示春秋战国时期形势示意图,教师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战役: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让学生感受春秋战国时期战争不断、社会纷乱的局面。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是当时的统治者,你最关心的是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目标:富国强兵 变法运动:越国公仲连改革、魏国李悝改革、齐国邹忌改革、韩国申不害改革、魏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 结论:春秋战国时期变法运动成为一股潮流 结果: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郡县官僚制国家建立起来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变法就是秦国的商鞅变法了。 『新知讲解』 教师播放视频,地处西陲的秦国为什么也走上了变法的道路呢?同学们看这段视频,边看边了解秦国进行商鞅变法的背景。 学生观看视频体会商鞅变法的背景 『新知讲解』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实行变法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 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于是让人在城门立了一个木桩,说如果有人能把这要木桩搬到南门,赏金十两。开始,人们半信半疑,议论纷纷,但是没有人去搬。于是,商鞅就把赏金提高到了二十两。这时,都有人做到了,那个搬木头的人也获得了赏金。这就是立木为信的典故,通过这个事情,商鞅获得了人们的信任。那么,商鞅采取了哪些变法措施呢? 『自主学习』 依据教材,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并完成下列表格 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教师讲解商鞅变法的措施内容及其作用。 商鞅变法特点:持续时间最长;涉及范围最广;改革最彻底 评价:改革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 『新知讲解』 教师出示PPT商鞅被车裂图。 教师:商鞅个人最终结果如何?学生回答 商鞅个人命运非常悲惨,但他主持的变法运动结果怎么样?学生回答 教师:变法结果成败与否,不以变法者个人的命运为评价标准,而是看它的变法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思想问题: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及变法运动的主要措施等内容,分析各国为什么开展变法运动? 学生回答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从军事、政治、经济 、思想等方面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变法的主要措施 结合春秋战国时期时代背景和变法运动的主要措施,总结变法运动开展的原因 教师出示PPT 『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1.商鞅变法的改革者最终命运如何?学生回答 2.商鞅变法的措施被废除了吗?效果如何?学生回答 3.商鞅变法结果如何?为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最后总结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1.根本原因: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2.改革措施全面彻底 3.政治保障: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4.充分的舆论宣传,取信于民 5.有利的社会环境 『自主学习』 四.春秋战国时期之思想——大活跃 教师布置自主学习任务:依据教材P12,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的主要背景(原因) 学生回答: (1)经济: 土地私有和铁犁牛耕的出现,井田制逐步瓦解。 (2)政治: 分封制崩溃,宗法制遭破坏,诸侯争霸与兼并。 (3)阶级关系: 士阶层崛起。 (4)思想文化: 私学兴起 (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自主学习』 依据教材P11-12,概括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新知讲解』 1.孔子: 生平: 春秋晚期鲁国人,曾周游列国,晚年潜心办学和著述,被尊为“至圣”。 思想主张: 核心观念:“仁”; 爱惜民力,实行德政 个人修养:克己复礼为仁 社会规范: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 教育方面:“有教无类”,推动私学发展 主要事迹: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主要思想:弟子整理为《论语》 补充:“克己复礼”克:克制。复:实践,实行。克制自己,践行礼仪。能使自己品行提升,才可能达到“礼”(西周之礼)。其意思是约束自己,使言行符合于礼。 教师出示PPT论语经典语句,学生阅读体会孔子的思想 『新知讲解』孔子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他的思想又有哪些局限性?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积极性:孔子的政治思想有利于社会关系和谐; 孔子的教育思想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有利于教育发展。 局限性:孔子主张维护周朝的礼乐制度,具有保守性。 2. 生平: 道家学派创始人,姓李、名耳,字聃,春秋后期楚国人,代表作是《老子》(《道德经》)。 主要思想: 哲学核心:“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哲学思辨:朴素的辩证法,事物互相依存、相互转化; 方法论:物极必反、以弱胜强、柔能克刚 政治主张: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教师出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荀子;道家代表人物:庄子 3. 墨家—墨翟:主张“兼爱”、“非攻”,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法家—韩非:适应专制集权的社会趋势,主张以法治国,君主独裁,反映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思想 兵家—孙武:讨论军事理论,代表作《孙子兵法》 名家—公孙龙:研究逻辑学 阴阳家—邹衍:试图说明事物运动变化规律 『合作探究』 1.孔子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主张,但并未被统治阶级所认可。为什么? ① 奴隶制度趋向瓦解、封建制度正在确立,孔子的主张(如“礼”等)落后于形势的发展。 ②儒家思想提倡“仁”、德治,无助于统一,不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需求,必然受到冷落。 2.假如你是战国时期某国的国君,你更欢迎诸子百家中哪个学派的观点?为什么? 法家 因为: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君主独裁,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加强的要求,有利于增强国力。 『知识小结』 依据表格,总结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主要派别、代表人物以及主要观点主张。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他们的阶级立场。 『课堂总结』 构建本课知识体系 『拓展探究』学生思考讨论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等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总结认识: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统编 高中 必修 中外 纲要 西汉 东汉 统一 民族 封建 国家 巩固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