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简答综合题复习知识点大全-(12).doc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简答综合题复习知识点大全-(1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简答综合题复习知识点大全-(12).doc(2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简答综合题复习知识点大全 一、简答综合题 1.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 (一)走进人与自然和谐历史 (1)图1和图2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结果。居住在图2房屋的原始居民叫什么? (二)认识人与自然和谐事例 (2)远古时期,人类为了生存而改造自然的成功事例有哪些?战国时期,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成功典范又有哪些?(各答出一点即可) (3)春秋时期,谁提出了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他是诸子百家中哪一派别的代表? (三)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有和谐就有不和谐。试举出现实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两个事例。 (5)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2.文物是了解历史的重要史料。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据图1文物,指出北京人使用的主要工具及其所处的历史阶段。 (2)指出图2文物的历史地位及其发现与研究该文物的历史作用。 (3)据图3概括指出秦朝短暂而亡的主要原因。 (4)图4文物可以实证汉朝巩固大一统的哪项措施?该措施有何影响? 3.春秋战国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变动时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郑文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32年),助楚击晋。(郑穆公)三年(公元前625年),郑从晋伐秦。(郑襄公)元年(公元前604年),楚伐郑。郑背楚,与晋亲。(郑襄公)五年(公元前600年),楚复伐郑,晋来救之。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三 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是实现大一统的必然要求。富国是这时变法的重点,强兵是这时变法的另一项重要措施,加强君主的权力,强化中央集权是这一时期改革的主题和高潮。 ——摘编自萧平汉《战国变法运动与大一统的中央集权》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时期怎样的历史现象?据材料指出短短30多年间郑国在外交上的变化。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社会背景及其历史作用。 (3)据材料三,概括战国变法运动的主要目的。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4.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历史责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道德经》中有一句经典,“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材料二:韩非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惜用《管子·明法篇》中的话,即“成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成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故曰“威不两错” 材料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摘自《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据材料一,概括老子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材料二中的韩非是哪一思想学派的集大成者?“威不两错”体现了他怎样的政治主张? (3)据材料三,指出战国时期思想领城“熠生辉”局面的名称。并结合相关史实,概述该局面怎样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越来越多的考古学证据表明,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农业遗址已经发现了成千上万个,分布区域从岭南到溪北……尤以黄河流城和长江流城最为密集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史》 材料二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东汉)班固《白虎通》 材料三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用相关史实证明材料一中“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的观点。 (2)据材料二说明神农“教民农作”的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推动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6.春秋战国时期,经过长期的争霸和兼并战争,秦国最终成为实力最强大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赵王……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击秦。……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详败而走……秦军射杀赵括。赵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白起),……前后斩杀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司马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斯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着。……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秦发兵攻商君,杀之于郑黾池。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长期以来,我国封建社会,以高度发展经济、文化,屹立在世界文明的前列,而且能有效的抵制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的独立,这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的开创之功,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说明商鞅采取哪些措施,使秦国出现了“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的局面? (3)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商鞅的改革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阐述理由。 (4)根据材料三,结合具体史实,从经济、文化方面说明“秦统一的开创之功”?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郡、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变法的名称和结果 材料二 秦朝形势图 (2)请认真观察《秦朝形势图》,指出秦长城两端西起和东至点。 材料三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一法度衡石丈尺。 ——《史记》 (3)根据材料三,指出秦朝建立后实行的措施。 材料四 (4)根据材料三和四,概括这些制度或措施实行的意义。 8.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加强国家统一。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周朝实施哪一措施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这一措施的基础是什么? 材料二: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2)材料二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治所建立的什么制度?御史大夫的职责是什么? 材料三: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生活骄奢淫逸,政治上甚至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还企图谋反。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朝廷分庭抗礼。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3)根据材料三,概括西汉初年社会秩序混乱的原因。为此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 材料四: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引诱。结果,秦始皇失败了,汉武帝成功了。 (4)汉武帝利禄引诱“人民只读一种书”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材料三 (1)秦王指的是谁?“扫六合”是指什么? (2)材料二是‘他’在我国历史上开创的政治制度,其目的是什么?其中中央机构中的太尉负责管理什么? (3)‘他’在地方上又推行什么制度?有什么影响? (4)材料三是当时统治者采取的统一货币和文字的措施,请你写出秦统一后的货币和文字的名称。你还知道哪些其它的秦朝用来巩固统一的措施? (5)我们由“秦王扫六合”给社会带来的好处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治理好我们这样的大国,要理顺中央和地方职责关系,更好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这是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部署。而在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问题也是关乎到国家发展的根本问题,历朝历代都为此实行了不同的制度。 材料一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材料二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 (1)材料一反映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西周实行这种制度的积极意义? (2)从材料二可知,西周的这个制度能否保证周天子对广大疆域实行长久牢固的统治? 材料三 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不为置王,毋以填之(不设置诸侯王,就没办法镇守)。请立诸子(请皇上分封各王子功臣到地方去镇守)。”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去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采纳的是王绾的主张,还是李斯的主张?最终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制度? (4)此后他大力推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请在经济方面举一列加以说明。 材料四 如图是西汉初期中央与封国力量对比 (5)如图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 (6)汉武帝采纳了谁的什么建议解决这一问题? 11.农业经济是立国之本,固国之本。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文物反映的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的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汉景帝)诏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国郡务劝农桑……” (2)材料二、表明了汉景帝怎样的观点?为此他实施了怎样的政策? 材料三:(东晋建立后)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土地……荆城(今荆州)跨南楚之畜,扬州有全吴之沃……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3)根据材料三,简述东晋建立后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材料四、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尤以江苏一带为多:有一部分流民继续南下,进入今天的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奈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4)根据材料四,概括江南经济发展原因。 12.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政治方面: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方面;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军事方面: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请你写出横线部分商鞅变法中确立封建经济制度的关键措施。你认为商鞅变法哪一项内容对后世行政制度影响最为深远? (2)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商鞅变法为秦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北魏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迁都洛阳后,北魏仿照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鲜卑人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与汉族通婚等。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4)材料二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的北魏皇帝是谁?根据材料二回答“一系列改革”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5)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13.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 材料三 太和十八年(494年),他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也改姓“元”。 请回答: (1)请依次写出材料一中图1反应的战争的名称和图2中“魏”的建立者。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1和图2之间有何关系? (2)请分别写出材料二中①和②所对应的政权名称。 ① ▲ ② ▲ (3)材料三中的“他”是谁?这场改革的历史作用如何?(写出两点作用) (4)根据材料三,谈一谈这场改革对我国的发展有怎样重要启示?(一点即可) 14.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的内容 政治 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2.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4.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经济 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 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役;3统一度量衡。 军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据材料一 ,“商鞅变法”中土地制度出现怎样的变化?其哪一内容直接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材料二: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秦成为第一强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国新法”对秦国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3)材料三中的“魏主”是谁?根据材料三概括他为“变北俗”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至少答两点) 材料四: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 (4)结合材料四,请你归纳材料三“魏主”的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15.中国古代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劳动人民不断的实践和创造,推动古代农业不断向前发展。 材料一: (1)分别写出居住图中房屋的原始居民,并指出其主要种植的农作物。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都江堰发挥的作用,简要说明它对周边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 (3)根据材料指出甲、乙对江南地区的经济状况的描述的不同点,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4)综上所述,概括推动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简答综合题 1.(1)河姆渡原始居民。 (2)大禹治水。修建都江堰。 (3)老子。道家。 (4)沙尘暴、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环境污染等。(符合题意的任意两个事例即可) (5)应该树立环保意识,尽自己的一份力,去保护 解析:(1)河姆渡原始居民。 (2)大禹治水。修建都江堰。 (3)老子。道家。 (4)沙尘暴、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环境污染等。(符合题意的任意两个事例即可) (5)应该树立环保意识,尽自己的一份力,去保护大自然,让大自然为人类造福。 【解析】 (1)依据所学可知,图2是干栏式房屋,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干栏式房屋; (2)依据所学可知,禹吸取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 历经十年终灭水患; (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老子提出了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老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4)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沙尘暴、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环境污染等。 (5)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应该树立环保意识,尽自己的一份力,去保护大自然,让大自然为人类造福。 2.(1)工具:打制石器。 阶段:旧石器时代(或:原始人群时期、原始社会)。 (2)历史地位: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历史作用 解析:(1)工具:打制石器。 阶段:旧石器时代(或:原始人群时期、原始社会)。 (2)历史地位: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历史作用: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或:便于我们了解、研究商朝的社会情况等历史)。 (3)主要原因:秦朝的暴政(或:秦朝法律的严苛)。 (4)措施: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影响:加强了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详解】 (1)第一小问工具,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图片体现的是打制石器。第二小问阶段,依据所学可知,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处于旧石器时代或原始人群时期、原始社会时期。 (2)第一小问历史地位,依据所学可知,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第二小问历史作用,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便于我们了解、研究商朝的社会情况等。 (3)依据“图3:秦朝的刑具”并结合所学可知,图片体现的是秦朝的暴政(或:秦朝法律的严苛)。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收到牵连。 (4)第一小问措施,依据“图4西汉五铢钱”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第二小问影响,依据以上分析,结合所学,汉武帝采取的经济措施加强了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3.(1)现象:诸侯争霸。 变化:从与楚结盟到与晋结盟。 (2)背景:伴随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新旧制度更替,社会矛盾尖锐;为了解决社会问题,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作用:促进了 解析:(1)现象:诸侯争霸。 变化:从与楚结盟到与晋结盟。 (2)背景:伴随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新旧制度更替,社会矛盾尖锐;为了解决社会问题,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作用: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文化发展;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 (3)富国、强兵、加强君主集权(或:权力)实现大一统。 (4)大动荡、大变革、大争鸣、大发展。 【详解】 (1)依据材料一“助楚击晋”“郑从晋伐秦“”楚伐郑。郑背楚,与晋亲”“楚复伐郑,晋来救之”可知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互相攻伐的的历史现象。据材料可知,短短三十多年间,郑国在外交上开始是与楚国结盟,后来则变为与晋国结盟。 (2)据材料二“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社会背景:伴随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新旧制度更替,社会矛盾尖锐;为了解决社会问题,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各自不同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据材料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分析其历史作用: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文化发展;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 (3)据材料三“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是实现大一统的必然要求”概括战国变法运动的主要目的:实现大一统;据材料三“富国是这时变法的重点,强兵是这时变法的另一项重要措施,加强君主的权力,强化中央集权是这一时期改革的主题和高潮”,概括战国变法运动的主要目的:富国、强兵、加强君主集权(或:权力)。 (4)综合上述材料,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可见当时的时代特征是大动荡;材料二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局面,可见当时的时代特征是大争鸣、大发展;材料三则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运动,可见当时的时代特征是大变革。 4.(1)主要观点: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背景:经济发展;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2)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3)局面:百家争鸣。举措: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 解析:(1)主要观点: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背景:经济发展;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2)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3)局面:百家争鸣。举措: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激烈辩驳,互相抨击,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促成了思想文化的空前繁荣。 【详解】 (1)观点:根据材料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无为而民自化”可概括其主要观点为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历史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在政治上,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 (2)学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末期的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政治主张:根据材料中的“成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成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3)名称:根据材料中的“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可知其名称为百家争鸣;举措:根据所学正所知识可知,战国时期,旧的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说,各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激烈辩驳,互相抨击,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百家争鸣促成了思想文化的空前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5.(1)距今(2018年)约六、七千年的半坡人已能种植粟,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 (2)原因:“人民众多,禽兽不足”(或:人口多而食物不足)。 (3)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4) 解析:(1)距今(2018年)约六、七千年的半坡人已能种植粟,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 (2)原因:“人民众多,禽兽不足”(或:人口多而食物不足)。 (3)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4)农作物培植;生产工具革新;耕作技术进步;因地制宜等。 【解析】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人已经开始农业生产,他们主要种植粟,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大量的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因此半坡居民种植粟、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证明了“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 (2)根据材料二“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可得,神农“教民农作”的原因是“人民众多,禽兽不足”。 (3)根据材料三“战国时期的农具”、“战国青铜牛尊”结合所学知识可得,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4)根据材料一可知,半坡人开始种植粟、河姆渡人可是种植水稻,因此可知农作物培植推动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发展;根据材料三“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可得,生产工具革新、耕作技术进步推动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发展。所以推动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农作物培植、生产工具革新、耕作技术进步、因地制宜等。 6.(1)长平之战;此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或秦国成为战国后期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 (2)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加强了中央集权;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促进了封 解析:(1)长平之战;此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或秦国成为战国后期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 (2)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加强了中央集权;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调动了士兵的积极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使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 (3)成功了。因为评价一场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是否有利于提高生产力,是否促进社会进步,是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商鞅虽死,秦国继续推行其变法的措施,使得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秦国国富兵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为此后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4)经济: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有利于加强经济管理,促进经济的交流和发展;文化:统一文字。有利于政令的推行,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详解】 (1)依据材料一“秦军射杀赵括。赵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白起),……前后斩杀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可知,材料一描述的是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此后,东方各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的进攻;或秦国成为战国后期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使秦国出现了“兵革大强,诸侯畏惧”局面的是商鞅变法采取了以下的措施: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加强了中央集权;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调动了士兵的积极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使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我们认为商鞅的改革是成功了;理由是评价一场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是否有利于提高生产力,是否促进社会进步,是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商鞅虽死,秦国继续推行其变法的措施,使得经济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秦国国富兵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为此后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因此商鞅的改革是成功的。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可知,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经济上:统一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有利于加强经济管理,促进经济的交流和发展;文化上:统一文字,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了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有利于政令的推行,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7.(1)商鞅变法;秦国富强 (2)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写辽东,临洮不给分) (3)郡县制;度量衡。 (4)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有利于促进各地 解析:(1)商鞅变法;秦国富强 (2)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写辽东,临洮不给分) (3)郡县制;度量衡。 (4)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有利于促进各地经济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详解】 (1)依据材料一“商鞅合并小郡、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可知,这一变法的名称是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经济上,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其结果是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2)仔细观察材料二“秦朝形势图”可知,秦统一后,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3)依据材料三“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一法度衡石丈尺”可知,秦朝建立后实行的措施是郡县制和统一度量衡;秦统一后,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长官称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为改变以前各诸侯国使用的长度、容量和重量标准不一的状况,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制度,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4)依据材料三及材料四信息“秦统一货币”“秦统一文字”概括可知,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有利于促进各地经济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8.(1)分封制,依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的大小 (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制)。监察 (3)诸侯王势力强大以及地方豪强地主的发展;实行推恩令 (4)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 解析:(1)分封制,依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的大小 (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制)。监察 (3)诸侯王势力强大以及地方豪强地主的发展;实行推恩令 (4)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任意两点即可) 【详解】 (1)依据材料一“周初形势图”中镐京的周边分布着大量的封国,可知这是西周的分封制。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依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的大小,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2)依据材料二《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可以看出反映了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因此御史大夫的职责是监察。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由此可知材料二反映了秦朝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御史大夫的职责是监察。 (3)依据材料三“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生活骄奢淫逸,政治上甚至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还企图谋反。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朝廷分庭抗礼。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分析可知,西汉初年社会秩序混乱的原因是诸侯王势力强大以及地方豪强地主的发展;为此汉武帝采取了实行推恩令来加强中央集权。为消除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巩固国家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势力越弱,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逐渐消除,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使西汉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4)依据所学可知,汉武帝利禄引诱“人民只读一种书”的具体措施有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9.(1)嬴政或秦始皇统一天下或统一中国 (2)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军事 (3)郡县制加强了对全国的控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4)小篆半两钱 统一度量衡,统一道路和车辆的宽窄,开凿 解析:(1)嬴政或秦始皇统一天下或统一中国 (2)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军事 (3)郡县制加强了对全国的控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4)小篆半两钱 统一度量衡,统一道路和车辆的宽窄,开凿灵渠,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焚书坑儒等 (5)只有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民族团结,才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使国家繁荣富强。(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王嬴政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准备,公元前230年,开始了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战争,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目的:根据材料二可知,该政治制度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该制度;太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使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地方上,秦朝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战国时,七国的文字书写各异,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将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此外采取的措施有统一度量衡,统一道路和车辆的宽窄,开凿灵渠,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焚书坑儒等。 (5)启示: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可以从维护国家统一重要性这个角度去谈启示,如只有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民族团结,才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使国家繁荣富强。 10.(1)分封制;保证了周王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2)不能 (3)李斯;郡县制 (4)统一度量衡或统一货币 (5)封国实力强大威胁到了中央政权 (6)主父偃;推恩令(没有先后顺序) 解析:(1)分封制;保证了周王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2)不能 (3)李斯;郡县制 (4)统一度量衡或统一货币 (5)封国实力强大威胁到了中央政权 (6)主父偃;推恩令(没有先后顺序) 【详解】 (1)依据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和所学可知,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分封制的实行,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稳定了政局,成为了一个强盛的国家。 (2)依据材料二“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可看出,西周的这个制度不能保证周天子对广大疆域实行长久牢固的统治。诸侯之间象仇敌一样彼此进攻,导致了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分裂割据时期的出现。 (3)依据材料三“诸侯初破,┅,不为置王,毋以填之(不设置诸侯王,就没办法镇守)。请立诸子(请皇上分封各王子功臣到地方去镇守)”可知,丞相绾主张推行分封制。据材料“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置诸侯不便”可知,李斯主张实行郡县制。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他采纳的是李斯的主张,最终在地方上实行了郡县制度;加强了皇帝和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4)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秦始皇规定以秦国货币圆形方孔钱为标准样式,统一全国货币。又规定了统一的度量衡,改变了战国以来度量衡的混乱局面,便利了经济交流和发展。 (5)依据材料四“西汉初期中央与封国力量对比示意图”可知,示意图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诸侯国势力的发展,诸侯王控制的人口和辖郡超过了中央政府,严重威胁到中央政权统治的问题。 (6)依据所学可知,为解决地方势力过大的问题,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推恩令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其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这样诸侯国越分越小,解决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11.(1)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的深耕细作,扩大了耕地面积,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提高。 (2)重视农业;提倡以农为本,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3)江南地区农业得到了 解析:(1)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促进了农业的深耕细作,扩大了耕地面积,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提高。 (2)重视农业;提倡以农为本,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3)江南地区农业得到了很大发展;手工业有了快速进步,商业和海上贸易兴盛等。 (4)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详解】 (1)依据材料一“铁制农具”“穿鼻环的牛尊”可知,材料一中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文物反映的当时我国-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七 年级 历史 上册 期末 综合 复习 知识点 大全 12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