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7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目 录 1 综合说明 1 1.1项目名称 1 1.2 项目类型 1 1.3 项目建设规模 1 1.4 项目区位置和范围 1 1.5 项目区地貌类型 1 1.6 项目区土地权属情况(所有权、使用权) 2 1.7 项目预计新增耕地面积、新增耕地率 2 1.8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2 1.9 项目预期目标 2 1.10 项目工期 2 1.11 项目总投资、亩均投资 3 2 项目背景 4 2.1 项目所在县简况 4 2.2 项目提出的缘由 5 2.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6 3 项目区概况 8 3.1 自然条件 8 3.2 自然资源条件 9 3.3 社会经济状况 10 3.4 自然灾害 10 3.5 土地利用现状 11 3.6 基础设施条件 13 4 项目分析 15 4.1 项目区合法性分析 15 4.2 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15 4.3 新增耕地来源分析 16 4.4 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16 4.5 土地适宜性评价 20 4.6 公众参与分析 21 5 项目规划方案及建设内容 23 5.1 规划原则 23 5.2 规划方案比选 23 5.3 总体布局 24 5.4 建设内容 29 5.5 整理后土地利用结构 43 6 土地权属调整方案 46 6.1 项目区土地权属现状 46 6.2 土地权属调整原则 46 6.3 权属调整程序 46 7 实施措施与工程管理 49 7.1 实施措施 49 7.2 工程管理 53 8 施工组织设计 55 8.1 施工条件 55 8.2 天然建筑材料 55 8.3 施工布置 55 8.4 主要工程施工 56 8.5 施工进度 59 9 投资估算 60 9.1 编制说明 60 9.2 估算费用构成 61 9.3 资金筹措 66 9.4 投资进度计划 66 10 效益分析 68 10.1 社会效益分析 68 10.2 生态效益和环境影响分析 68 10.3 经济效益分析 68 10.4 耕地质量等级 70 11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71 11.1 可行性研究结论 71 11.2 建议 71 12 附件 73 12.1 附件1 73 12.1 附件2 73 1 1 综合说明 1.1项目名称 项目全称为: 1.2 项目类型 项目类型为区级投资的补充耕地项目。 1.3 项目建设规模 该项目建设规模为451.98hm2,其中包括荒草地448.52hm2,农村道路1.93hm2,农田水利用地1.53hm2。 1.4 项目区位置和范围 项目区涉及三个片区,其位置如下:片1,大地坐标(西安80)范围,东经:118°39′35″—118°41′03″,北纬:42°17′33.8″—42°19′10″。CF市SS区片2区,大地坐标(西安80)范围,东经:118°08′39″—118°12′40″,北纬:42°26′27.6″—42°29′40″。片3,大地坐标(西安80)范围,东经:118°57′14″—118°58′08″,北纬:42°20′24″—42°21′05″。 图1.4 项目所在位置示意图 1.5 项目区地貌类型 项目区微地貌为平原,整体地势是北高南低(XXX片是南高北低)。 1.6 项目区土地权属情况(所有权、使用权) 项目区土地所有权为集体所有,使用权为全部承包给当地农民。项目区土地权属状况清晰,权属界线明显,不存在土地权属争议。项目受益主体为当地农民群众,符合《关于进一步规范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2]68号)对项目受益主体的规定。 1.7 项目预计新增耕地面积、新增耕地率 该项目XXXXXXXXXXX,主要是对未利用地进行整理为耕地。整理后项目区预计共新增耕地444.97hm2,新增耕地率为98.45%。其中:XXX片预计新增耕地107.08hm2;片2预计新增耕地244.10hm2;片3预计新增耕地93.79hm2。 1.8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a)土地平整工程:土地平整区面积为188.97hm2,挖方量和填方量均为30.90万m3。 b)农田水利工程:新建机井21眼,井房21座,铺设D160PVC干管22641m(项目区外的干管均采用0.8MPa的PVC管材,其余干管用0.6MPa的PVC管材),D110PVC支管39165m,钢管84m,泄水井147座,阀门井168座,架设高压输电线路2.391km,低压输电线路6.968km,购置变压器14台。 过水路面:片1田间道1过现有的冲沟而设置有过水路面,过水路面各段依地形用缓坡过渡处理。过水路面依原有缓坡分为5段,总长为23m。 c)田间道路工程:维修原有田间道3430m,新建生产路5712m,原有生产路改建6092m。 d)防护林工程:种植乔木8765株。 1.9 项目预期目标 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综合整治,将项目区绝大部分荒草地开发整理为耕地,最终达到合理利用、保护耕地的目标。工程竣工后净增加耕地面积444.97hm2、新增耕地率98.45%,耕地年增加产值186.88万元。 1.10 项目工期 项目建设工期8个月,工期为2009年4月~12月。 1.11 项目总投资、亩均投资 项目总投资估算897.31万元,单位面积投资为1323.53元/亩。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为6.94年。 2 项目背景 2.1 项目所在县简况 2.1.1 地理位置 SS区位于XXXCF市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7°47′10″—119°39′03″,北纬42°01′29″—42°42′22″,是CF市所辖郊区,也是CF市最大的农牧业产区。东西长153 km,南北宽77 km,土地总面积5955.33km2,海拔436~2 067 m。东隔老哈河与敖汉旗及辽宁省建平县相望,南与喀喇沁旗和元宝山区毗邻,西与河北省围场县相连,北与翁牛特旗、克什克腾旗接壤。 2.1.2 自然条件 a)气候 SS区大部分属温带亚湿润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干旱多风,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霜冻早,冬季寒冷,降雪少。年平均气温6.8℃,极端气温分别为42.5和-31.4℃。年平均降水量350~450 mm,最大年降水量达450mm,最小为200mm,80%的降水集中在夏季(6~9月)。年蒸发量1700~2000 mm,为年降水量的4~5倍,年均气温5~7℃,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年最高气温42.5℃,最低气温-32.9℃,≥10℃的有效积温2 700~3 200℃。年日照2 700~3 000 h,在农作物生长季节的5~9月日照总时数为1 250~1 350 h。年平均风速2.5m/s,大风日数31d,无霜期120~140d。 b)地势地貌 SS区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平均海拔500~700m,最高海拔2067m,最低处位于羊肠子河与老哈河汇流处的波罗和硕地区,海拔440m,西部属中山山地地貌区,位于七老图山区的北部,该地貌类型区群山起伏,山势陡峻,具有明显的气候单面山特点,中部呈低山丘陵地貌,山丘孤立,顶部平展,沟壑纵横,侵蚀沟自下而上呈树状发育,局部有沙丘堆积,东部为丘陵平川区,属努鲁儿虎石质低山丘陵区的西北隅,丘陵、台地与河谷平原相间,地形较为破碎,坡度较缓,在上述4个地貌类型区中,沿河流两侧均条带状分布有河谷冲积平原及河滩曼地,土壤肥沃,植被发育,富存地下水,且水质良好。 c)土壤 项目区土壤类型为栗钙土、草甸土,腐殖质层厚平均为25.61cm,表土层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50%。全氮含量平均为0.12%,全磷含量平均为0.13%,全钾含量平均为2.43%。碱解氮含量平均为102.81 PPm ,速效磷含量平均为4.57 PPm ,速效钾含量平均为117.02PPm。PH值平均为8.53。 d)生物资源 SS区的自然植被主要为草原和森林植被,其中森林植被分布在西部海拔700m以上的地段,阴坡乔木树种以兴安落叶松、油松为主,伴生有白桦、蒙古栎等,林下植被以绣线菊、虎榛子为优势,伴有唐松草、地榆、委陵菜等,阳坡以阔叶树种占优势,主要有山杨、小青杨、山杏,林下有绣线菊、玉竹等;干草原植被集中分布于中东部海拔650以上的低山丘陵地区,有羊草、贝加尔针茅、冷蒿、羊胡子草、隐子草、百里香、胡枝子、铁杆蒿等;草甸草原植被主要分布于河流两岸,山间沟谷的低洼地带,优势植物有早熟禾、苍耳、芦苇、车前、委陵菜、地榆等中生和湿生植物,盖度35~45%;沙生植被分布在中东部风口沙线处,常见有小叶锦鸡儿、沙蒿、沙蓬等沙生植物,固定沙丘上还分布有杨树、百里香等。 2.1.3 社会经济概况 SS区是CF市中心区,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该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民族居住区。全区辖29个苏木、乡、镇,共有260个行政村(嘎查)、2053个村民小组。2004年末,全区总人口为53.68万人。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8.53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18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587元。 2.2 项目提出的缘由 近年来国家提高了粮食的收购价格,农民种植粮食作物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但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基础、人力、物力、技术条件的制约,当地还有部分未利用地未能充分有效利用,并存在相当数量的中低产田,这些都阻碍了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及道路和农田防护工程的实施,将在项目区内新增耕地444.97hm2,原有448.52hm2荒草地开垦为水浇地,缓解当地日益加剧的耕地人需矛盾。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农田配套工程的完善将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为实施农业机械化和开展现代化农业打下良好基础。通过农田防护工程的建设,将增加地表植被覆盖面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本项目设施后,当地未利用土地(主要是448.52hm2荒草地)将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以往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将得到合理调整,高标准、规模化农田的建设将使农作物产量有大幅度增加,极大促进当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通过该补充耕地项目,将促进项目区内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树立良好的模范先锋作用。 2.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2.3.1 国家法律、法规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c)《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e)《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3.2 相关政策 a) 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8]166号); b)《关于切实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9号); c)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 d) 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加大补充耕地工作力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的通知》(国土资发[2000]120号); e)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印发《关于基本农田保护中有关问题的整改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33号); f)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363号); g)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 h)《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i)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下发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 j)《关于组织申报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2]64号); k)《关于进一步规范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2]68号); l)《关于做好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2003]287号)。 2.3.3 相关规划 a)《SS区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 b)《SS区DFYZ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 c)《SS区XXX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 2.3.4 技术标准 a)《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标准》(TD/T1012—2000) b)《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c)《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4—1999) d)《机井技术规范》(SL256—2000) e)《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1992) f)《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 72-1994) g)《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SL 73-1995) h)《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 50162-1992) i)《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国土资源部财务司编) 2.3.5 相关基础资料 a)项目区1:5000实测地形图(测绘日期:2008年5月); b)项目区土地利用变更资料(2007年10月); c)《CF市建设工程造价信息》2009年2月份; d)实地调查的相关资料; e)CF市SS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 73 3 项目区概况 3.1 自然条件 3.1.1 地形地貌 项目区所涉及的三个片区,地形地貌差异比较明显,具体如下: a)XXX片所涉及XXX村,地面高程为640m~660m之间,整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东北比较平缓,西南比较陡峭。 b)片2所涉及的XXX村和XXX村地为山地,地面高程在880m~1010m之间,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为川地,东南比较平缓的台地。 c)XXX乡XXX项目区地面高程为570m~600m之间,总体地势北高南低。 3.1.2 气候 项目区大部分属温带亚湿润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干旱多风,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霜冻早,冬季寒冷,降雪少。年平均气温6.8℃,极端气温分别为42.5~31.4℃。年平均降水量350~450 mm,最大年降水量达450mm,最小为200mm,80%的降水集中在夏季(6~9月)。年蒸发量1 700—2 000 mm,为年降水量的4~5倍,年均气温5~7℃,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年最高气温42.5℃,最低气温-32.9℃,≥10℃的有效积温2 700~3 200℃。年日照2 700~3 000 h,在农作物生长季节的5~9月日照总时数为1 250~1 350 h。年平均风速2.5m/s,大风日数31d,无霜期120~140d。 3.1.3 土壤 项目区土壤类型为栗钙土、草甸土,腐殖质层厚平均为25.61cm,表土层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50%。全氮含量平均为0.12%,全磷含量平均为0.13%,全钾含量平均为2.43%。碱解氮含量平均为102.81 PPm ,速效磷含量平均为4.57 PPm ,速效钾含量平均为117.02PPm。PH值平均为8.53。 3.1.4 水文地质 SS区境内的河流属西辽河流域老哈河水系,全区境内有大小河流7条。自西南向东北有锡河、半支箭河、西路嘎河、英金河、阴河、昭苏河和羊肠河。其中昭苏河和半支箭河属于季节性河流,其它5条基本上属于常年性河流。全区7条河流年平均地上水资源28268万m3。全区地上、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地上地下水资源之和为42611.99亿m3,占大气降水量的19.87%。 项目区属老哈河流域,红山水库的上游,含水层岩性为全新统冲积砂砾卵石,上部为新流冲积砂卵石,透水性强。其基岩裂隙水的赋存和富水程度受地形、气候、岩性和地质构造等因素的控制,在丘陵间和低山丘陵间的平山区、沟谷洼地、河谷地为第三系渐新统、上新统含水层组且覆盖厚度较大,含水层厚度一般为20m~40m,井深为60m,地面至动水位为20.00m,静水位为10.00m,单井出水量为70m3/h,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型水,矿化度小于1g/L。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的要求,适宜于农作物灌溉。 3.1.5 工程地质 项目区三个片区的工程地质特性基本相似,主要组成岩性包括变质岩及片麻岩状花岗岩和砂砾石中粗砂及亚砂土。三个片区的施工段地势较平坦,地形坡度变化一般,有利于地下水开采、供水管道的铺设和田间道路的修建。 3.2 自然资源条件 3.2.1 光热资源 项目区年日照2 700~3 000 h,在农作物生长季节的5~9月日照总时数为1250~1350 h。全年光合有效辐射时数为70.33~73.56千卡/cm2,牧草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期为45.11~46.86千卡/cm2,占全年的63.7~64.1%。多年中日照时数最多的1965年为3233h,最少的1962年为2689h,积温条件较好,能够满足旱作物的生长需要。 3.2.2 水资源 a)地表水 片1西侧有季节性河流阴河经过,其它两个片区没有河流,区域内地表水资源较为贫乏。 b)地下水 项目区属阴河流域,片1西侧阴河经过形成大片河滩地,从地质结构上看,上部为新流冲积砂卵石,透水性强,地下水赋存较丰富。实地踏勘及相关水文、地质资料显示,项目区地下水较丰富,含水层厚度一般为20m~40m,井深为70m左右,地面至动水位为20.00m,静水位为10.00m,单井出水量为80m3/h,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型水,矿化度小于1g/L。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的要求,适宜于农作物灌溉。 3.2.3 生物资源 项目区内土壤湿润,植物生育好,覆盖率高,沿路、沿沟两侧主要种植乔木(杨树)及灌木(柠条)。项目区为荒草地,目前没有垦殖过。 3.3 社会经济状况 本项目涉及三个片区,4个行政村,即分别是DFYZ乡片区,包括XXX村和XXX村;XXX镇XXX村片区;XXX乡XXX片区。 表3.3 项目社会经济情况统计表 乡镇名 行政村名 劳动人口 (人) 耕地面积 (hm2) 人均耕地 面积(亩) 人均年 收入(元) DFYZ乡 XXX村 1002 145.61 2.18 3800 XXX村 1311 251.06 2.87 4750 XXX村 2600 374.13 4.28 5000 XXX 2300 271 1.77 1000 合计 7213 1041.8 2.17 4500 注:①耕地数据来源于土地利用变更台帐(2007年10月);XXX片所在图幅号为K-50-70(3);片2所在图幅号为K-50-57-(35)、K-50-57-(44);片3所在图幅号K-50-58-(64)。 ②其他数据来源于实地踏勘。 3.4 自然灾害 3.4.1干旱 干旱是项目区农业生产第一大气象灾害,维持时间长,危害地域大,对生产的影响也最大。 3.4.2大风 年平均风速2.5m/s,大风日数31d,无霜期120~140d。月际变化明显,全年盛行西南风,6~8月多偏南风。由于风多风大加之蒸发量大、降水不足,容易使农田风蚀沙化,造成土壤养分流失,同时也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项目区属温带亚湿润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主风向常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受蒙古高压影响,冬春季盛行偏西风;受太平洋高压影响,夏季盛行偏东、偏南风。年平均最大风速可达4.3m/s,多年平均风速2.5m/s。在1991~2005年的15年中,SS区共出现大风日数195天,大风出现最多年份为1992年和2000年,均出现20天。 故本次规划除将项目区内的荒草地开垦为耕地外,同时规划在田间路和生产路一侧栽植防护林,提高项目区植被覆盖率,以降低大风对农业的危害。 3.4.3冻害 根据当地气象站资料统计,冻土期为10月上旬到第二年的5月上旬,最大冻土层深为1.8m。本项目施工工期应避开冰冻期,且农田水利工程应考虑防冻措施。 3.5 土地利用现状 3.5.1 土地利用结构 本次规划对项目区建设规模内的土地面积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范》规定的分类标准进行统计。项目区建设规模为451.98hm2。包括农用地3.46hm2,未利用地(荒草地)448.52 hm2。见表3.5.1。 表3.5.1内蒙古XXXXX土地整治项目土地利用现状表 单位:公顷 一级地类 二级地类 三级地类 权属单位 合计 所占比例 名称 编号 XXX村 XXX村 XXX 农用地 其他农用地 农村道路 153 0.11 0.31 0.88 0.63 1.93 0.43% 农田水利用地 156 0.02 0.00 1.06 0.45 1.53 0.34% 小计 0.13 0.31 1.94 1.08 3.46 0.77% 未利用地 未利用地 荒草地 311 74.79 171.36 107.85 94.52 448.52 99.23% 小计 74.79 171.36 107.85 94.52 448.52 99.23% 总计 74.92 171.67 109.79 95.60 451.98 100.00% 备注:①以上地类面积数据由内蒙古CF市SS区国土资源局依据2007年10月土地利用变更台账统计提供; ②项目区边界内总面积为457.68hm² ,扣除不整理面积5.70hm² (不整理面积中居民点0.06hm² ,有林地4.79hm²,墓葬地0.74hm² ),建设规模为451.98hm²; ③XXX片所在图幅号为K-50-70(3);片2所在图幅号为K-50-57-(35)、K-50-57-(44);片3所在图幅号K-50-58-(64)。 3.5.2 土地利用程度 项目区农用地开发利用程度采用以下指标进行评价: a)土地垦殖率,即耕地面积与项目区土地总面积之比,反映土地开发和种植业发展程度。因本项目为补充耕地项目,项目区没有耕地。 b)土地利用率,即已利用的土地面积与项目区土地面积之比,反映土地利用程度。因本项目为补充耕地项目,项目区仅有部分道路为利用地,将其纳入已利用土地,则土地利用率为0.76%。 c)耕地复种率,即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根据当地乡镇提供情况,项目区土地耕作一年一熟,耕地复种率为100%。 3.5.3 耕地质量现状 项目区无耕地。 3.5.4 土地利用经济效果 项目区无耕地,目前没有任何经济收益。 3.6 基础设施条件 3.6.1 交通条件 经山线、省线111纵贯项目区,对外交通方便,可承担项目实施时建筑材料的运输任务。 但项目区内的道路状况较差,不能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项目区内绝大部分道路为自然路或沙石路,互不贯通,没有形成道路网络。 3.6.2 排灌设施 a)灌溉工程。项目区目前是荒草地,有部分荒草地被当地农户开垦种植,零星分布简易泵站和供水管道。 b)排水工程。项目区多年降水量350~450mm,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700~2000mm,属温带亚湿润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一般年份降水情况下,降水会较快渗入地下,不会产生或短时间内产生较小的地面径流,不会对项目区的水土保持造成危害。目前项目区内基本无排水工程。 3.6.3 电力设施 项目区距农村居民点较近,电力设施状况较好,基本形成电网骨干网络格局,项目区内农村电网改造已完成,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村民生活,都能够得到足够的电力保证。 3.6.4 农田防护设施 项目区原有道路两侧大部分没有种植防护林,数量较少,未形成农田防护林带网格,对农田的防护效果不明显。由于当地风沙灾害较为严重,造成了土壤肥力流失、速效养分量偏低,物理性质不好。本次规划征求当地意见,要求种植防护林,防护林主要种植乔木,乔木树种为杨树。 4 项目分析 4.1 项目区合法性分析 4.1.1 法律法规 本项目符合《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文件和规定。 4.1.2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内蒙古XXXXX土地整治项目在《CF市SS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0-2010)》中已进行了确定。本项目的实施,可形成合理、高效、集约的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进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完全符合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是对总体规划的具体落实。 4.1.3 其他规划 内蒙古XXXXX土地整治项目在规划的过程中考虑了SS区的林业、农业、环境、水利等相关规划,做到了与这些相关规划的有机结合。 4.2 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包括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因素两个方面。 a)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主要由当地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决定,由于当地经济条件有限,项目区内还存在部分未利用地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仍然有一些区域具备发展高效农业的条件,但鉴于当地政府和群众自身经济能力较弱,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整理改造,使土地的最大效益未体现出来。这些都是制约当地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因素。 b)自然因素 项目区气象灾害频繁,有干旱、大风、风沙、“白灾”、“黑灾”、低温霜冻、冷雨湿雪等,其中干旱、风沙及冻害是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 本项目由SS区投资,在项目实施后,建设了完善的农田水利工程、农田防护林工程,以上的限制土地利用的因素都能够得到解决,使项目区的耕地变成稳产高产的水浇地,更大的发挥土地的效益。 4.3 新增耕地来源分析 4.3.1 新增耕地来源 该补充耕地项目新增耕地主要来源是荒草地,项目区内现有荒草地448.52hm2。其中XXX片现有荒草地107.85hm2,片2现有荒草地246.15hm2,片3现有荒草地94.52hm2,如表4.3.1所示。 表4.3.1 各片区荒草地面积统计 单位:hm2 XXX片 片2 片3 合计 107.85 246.15 94.52 448.52 4.3.2 新增耕地面积计算 项目建设规模内共有荒草地448.52hm2,通过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和田间道路工程的实施,新增耕地444.97hm2,新增耕地率为98.45%。 4.4 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4.4.1 灌溉水源 项目区大气降水的时空分布复杂,地表径流呈现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不均的特点,水量很不稳定,因此灌溉水源主要考虑开采地下水。 本项目区所在地下水地下水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洪积砂、砂砾石孔隙潜水含水岩层,含水层类型为潜水和承压水,地下水补给类型为降水入渗、地下水入渗补给和农田灌溉二次回归补给。 a)降雨入渗补给量 降雨入渗补给量按照下式计算: R=0.1apF (4.4.1-1) 式中: R――降雨入渗补给量,万m3/年; P――年降水量,mm;CF市年降雨量350—450mm/年,取中值400mm/年; a――年降雨补给系数;根据资料取0.35; F――项目区面积,km2;项目区总面积为4.52km2。 计算得:=0.1×0.35×400×4.52=63.28万m3。 b)侧向补给水量 项目区地下水补给的侧向补给条件比较好,项目区中部低势低洼,有很好的侧向补水潜力。另外项目区部分地块较平缓,可以起到有效拦蓄地表径流补给地下水的作用。项目区的侧向补给区边界长度可达。 侧向补给水量按照下式计算: W侧=tKh含LsJs (4.4.1-2) 式中: W侧—侧向补给量,m3; T—灌溉时段天数,项目区主要种植玉米和谷子,取365d; K —含水层渗透系数,m/d;根据相关资料选取0.85m/d; h含—补给区地下水含水层厚度,根据项目区机井柱状图,累积含水层30m; Ls—补给区边界长度,49.7km; Js—补给区内对应的水力坡度,0.003。 经计算,项目区侧向补给水量为W侧=365×0.85×30×49.7×0.003=138.77万m3。 c)井灌回渗量 采用井灌回渗系数法计算。 (4.4.1-3) 式中: —井灌回渗补给量,万m3; —灌溉用水量,项目区年灌溉水量131.48万m3; β—回渗系数,为0.1。 计算得=131.48×0.1=13.15万m3。 d)地下水总补给量 (4.4.1-4) 式中:—侧向径流补给量; —河道侧向补给量,忽略不计; —地下水总补给量。 表3.4.1 地下水总补给量 单位:万m3 降雨入渗补给量 侧向补给量 井灌回渗量 合计 63.28 138.77 13.15 215.2 4.4.2 灌溉设计标准 根据本项目所在区域水文气象、水土资源、作物组成、灌溉规模、灌水方法以及经济效益等因素,按照《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2-2000)的设计要求,结合当地灌区多年实际经验,确定本项目设计灌溉保证率为75%。 4.4.3 需水量预测 a)灌溉方式分析 根据项目区灌溉水源分析,项目区主要利用机井提取地下水,从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角度出发,项目区农田灌溉应尽可能采取节水灌溉方式。根据当地农业生产习惯和近几年CF市农业灌溉方式的探索经验,项目区农田适合采用管灌的节水灌溉方式。 b)需水量计算 用水量分农作物需水、人畜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及林业生态用水等部分。项目区内无工业用水需求,人畜用水、林业生态用水需水量极少,所以水量平衡计算中不考虑人畜、工业及林业生态用水的需要,只考虑农作物需水。 本项目区属于温带亚湿润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农作物种植以玉米和谷子为主。根据《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1012-2000)中对作物设计灌溉保证率的要求,确定本项目区内农作物设计灌溉保证率为75%。按照目前作物种植比例和本项目实施后土地利用结构以及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项目区土地整理后农业用地以水浇地为主,拟定项目区作物种植结构为:玉米70%、谷子30%,复种指数1.0。项目区采用管灌方式灌溉,灌溉水利用系数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标准选编》(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中对灌溉水利用系数的要求,在管灌溉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可达0.9。根据项目区农作物生育期需水量的要求,见表4.4.3-1。 表4.4.3-1 农作物灌溉制度表 作物名称 种植比例 灌溉定额 灌水次数 灌水定额 灌水时间 灌水天数 (%) (m³/亩) (次) (m3/亩) (天) 玉米 70 200 4 50 4.21~5.5 15 50 6.1~6.12 12 50 7.6~7.15 12 50 7.25~8.5 12 谷子 30 190 4 47.5 4.20~5.3 15 47.5 6.1~6.12 12 47.5 7.6~7.15 12 47.5 7.25~8.5 12 由表4.4.3-1可知,玉米设计灌溉定额200 m3/亩,谷子的设计灌溉定额为190m3/亩。规划后项目区玉米、谷子的种植比例分别为70%、30%,所种植面积分别为311.48hm2(4672.2亩)、133.49hm2(2002.35亩)。详见表4.4.3-2。 表4.4.3-2 农业需水量计算表 种植作物 种植比例(%) 耕地面积(亩) 种植面积(亩) 灌溉定额(m3/亩) 净灌溉水量(万m3) 灌溉水利用系数(%) 毛灌溉水量(万m3) 玉米 70 6674.55 4672.2 200 93.44 90 103.82 谷子 30 6674.55 2002.35 190 38.05 90 42.27 合计 100 6674.55 131.49 90 146.09 注:该项目实施后,耕地可达444.97hm2,即6674.55亩。 项目区年灌溉需水量为146.09万m3。 4.4.4 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通过以上计算,项目区年灌溉需水量146.09万m3。项目区年可开采地下水215.2万m3,可供水量大于年灌溉需水量,可以满足项目区农业用水的需要。同时项目区农业用水实行用水许可证制度,凭证用水,按计量收费,符合当前水资源管理政策规定。 4.5 土地适宜性评价 4.5.1 评价范围 土地适宜性评价就是评定土地对于某种用途的是否适宜以及适宜的程度,它是进行土地利用决策,确定土地利用方向的基本依据。一般而言,土地适宜性评价应对一定区域范围内全部土地和相应的各种土地利用方式进行评定。但是由于评价的工作量较大,为工作的需要,本项目重点对耕地后备资源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 本次土地整理项目,综合考虑各方因素,确定土地适宜性评价所针对的主要用途是土地的宜农性,确定土地适宜性评价的范围为待整理耕地的后备资源(荒草地)。 4.5.2 评价方法 评价采用最小限制因子法。即在有关评价指标的分级中,以分级最低评价因子的分级作为该评价单元的等级,并在等级后加注其代号,作为其限制性因子类型。具体:宜耕类分为一等地(A1)、二等地(A2)和三等地(A3)三个等级,不宜耕地用N表示,不再续分。当该评价方法中出现2个不宜耕地因子N时,即视为不宜耕。主要技术要求参见《耕地后备资源调查和评价技术规程》(TD/T1007-2003,2003-8-1实施)。 4.5.3 评价因子的确定 因该项目为补充耕地项目,主要是对项目区荒草地进行整理。选择温度条件、水分条件、有效土层厚度、坡度、盐碱度、沙化状况、风害、生态退化可能性等作为待整理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 4.5.4 评价分析 a)温度条件:项目区全年平均气温为1.2℃,年极端最高气温35.1℃,年极端最低气温-38.7℃。10℃的年有效积温为1883.2℃。项目区无霜期介于77~117d,终霜日为5月10日~6月10日,初霜日为8月27日~9月8日。温度条件能满足大田作物要求,无霜冻威胁,评价因子值为A1。 b)水分条件:项目区年平均降雨400mm,灌溉水源保证率75%,评价因子值为A2。 c)有效土层厚度:该区主要土壤多为发育在黄土母质上的暗栗钙土,质地为轻壤土或中壤土,土层平均厚度大于100cm。按耕地后备资源有效土层厚度限制等级标准中母岩(质)为黄土性母质和易风化的泥质岩类的有效土层厚度标准,评价因子值为A1。 d)坡度:片2主要是山地,坡度较大,XXX片和片3是缓坡地,地面坡度小于6º。按耕地后备资源坡度限制等级标准的规定,评价因子值为A2。 e)水文与排水条件:项目区地势平坦,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00mm,在一般年份不会发生洪涝灾害,若遇降雨丰富集中的年份,会引起季节性洪涝或季节性积水,但通过采取措施,以上洪涝问题可加以改良,评价因子值为A2。 f)盐碱化程度:项目区无盐碱化,不需要改良,盐碱化评价因子值为A1。 g)沙化状况:项目区无沙化情况,沙化状况评价因子值为A1。 h)风害:项目区虽有风害情况,但通过种植防护林等措施,可以较大减轻风害损失,风害综合评价因子值为A2。 i)生态退化可能性:项目区生态环境较好,当地群众十分珍惜每一寸耕-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土地 整治 项目 建设 可行性研究 报告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