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论文开题报告乖孩子的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oc
《心理学论文开题报告乖孩子的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论文开题报告乖孩子的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oc(2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实施计划所在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培养类型 非全日制专业领域 研 究 生 指导教师 入学年月 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年 月 说 明一、培养类型是指:全日制教育硕士、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二、论文形式可以是“专题研究”,也可以是“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等形式。三、本表一式四份,二份交学院,一份由指导教师保存,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四、全日制教育硕士应在入学后的第二学期内完成开题报告,由所在学院于第三学期初交一份给研究生处备案;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应在入学后的第四学期内完成开题报告,由所在学院于第五学期初交一份给研究生处备案。五、开题报告作为学位论文撰写和学位申请的重要
2、材料,应及时完成,不得随意更改。确需更改开题报告,应由学生提出申请,导师签字同意,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查盖章后交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同意。一、 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 “乖孩子”的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形式专题研究调研报告案例分析其他1.选题的意义1.1问题的提出在我国很多父母和老师习惯用“乖”或“不乖”来评价孩子的一切行为表现,甚至把“乖孩子”作为“好孩子”的标准。在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听话教育”始终贯穿在孩子成长的全过程当中,我们要求孩子:在家,要听父母的话;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无论孩子其他方面表现如何,似乎只要听话,就能得到父母和老师的喜爱,被评价为“乖孩子、好孩子”。然而
3、,听话的乖孩子就是好孩子吗?新华网报道,北京市朝阳区一所幼儿园教师虐童行为被曝光,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这所幼儿园小班 21 名儿童,均被老师不同程度地殴打,被打的部位包括头、背、膝盖和小腿,孩子们挨打之后还被威胁不能告诉家长。这些孩子的“听话、乖”让人心疼、难受。韩国“岁月”号客轮失事事件中,船上 300 多名学生中大多数仍按船方指示留在船舱中待命,最终与客轮一同沉没,一些没有听从指示的学生反而因此获救幸存。通过这两个案例,我们是否应该反思:我们是该教育孩子绝对服从老师、长辈或权威的指令,还是质疑不合理的要求?长期以来,“听话的乖孩子”总会得到人们的喜欢,得到更多的夸奖。我们要求孩子听父母老
4、师的话、不违逆大人、对成人的命令深信不疑地服从,但这却违背了孩子的本性。因为孩子在稍微懂事之后,就会有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和自己的想法不同,却又强迫自己要听话,要做个父母眼中“乖孩子”时,孩子就只好压抑自己,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成为一个“乖孩子”,这会导致孩子出现内在的分裂,一边是父母老师的要求,一边是自己的想法和需要,当这两者出现矛盾冲突时,孩子若一味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和需要而迎合顺从父母老师的需要,就会产生心理问题。社会、学校、家庭普遍对那些后进生、调皮捣蛋的学生关注比较多,更多地认为他们存在问题,需要关注和进行教育转化,而对于乖孩子,他们会更多地觉得他们懂事、听话,他们不容易犯错,他们各
5、方面都表现不错,他们不需要老师和家长操心,甚至他们常常被老师和家长作为教育顽皮孩子的好榜样,在这种状况下,老师和父母都普遍对“乖孩子”的关注比较少。但近年来,“乖孩子”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是自杀的报道屡见报端。众人眼中的“乖孩子”反而常常会做出一些让人出乎意料的行为或举动,如因为父母批评几句而离家出走,沉迷于网络游戏,厌学,产生自闭、抑郁等心理问题。传统的以“乖孩子”作为“好孩子”教育标准的模式己经受到争议。我们教育孩子不是为了得到老师的关照、父母的欢心,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成长为拥有健全人格和创新意识的人,一个心身健康的孩子关乎一个家庭的幸福,也关乎一个民族的未来。“乖孩子”能否健康成长,不仅
6、关系到学生自身、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良性运行,而且关系到教育工作的成败得失。“乖孩子”的心理上的偏差,不仅反映了孩子自身在人格上的问题,也折射出了我们在社会要求、家庭教育模式、学校教育机制上存在的偏差,本研究拟通过关注“乖孩子”背后存在的心理问题,探讨这些问题的表现形式,解析其形成的原因,使之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可操作性的教育引导对策体系。 1.2研究意义:1.2.1理论意义 (1)探讨“乖孩子”背后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分析其形成的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因素,探讨对其进行有效教育引导的策略,有利于促进“乖孩子”的教育理论的完善。 (2)“乖孩子”作为特殊社会群体,同时也是社会的有机
7、构成部分,对“乖孩子”背后心理问题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必然会丰富和充实现有教育理论。 (3)对“乖孩子”心理问题的研究涉及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方方面面,论文研究成果对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理论的研究,也都具有完善和丰富的作用。 1.2.2实践意义(1)通过对“乖孩子”背后心理问题的探讨,促进家长和老师关注被忽视的“乖孩子”群体,促进家长和老师反思自己的教育和思维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促进这部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2)深入分析“乖孩子”心理问题的成因,是为了有效解决“乖孩子”存在的心理问题,在把握“乖孩子”心理问题成因的基础上,在实践转化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教育引导策略,这对于学校和
8、家庭教育如何在现实中有针对性地、有实效性地对存在心理问题的“乖孩子”进行教育引导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价值。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解决这部分孩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论文研究成果将会在实践中促进“乖孩子”自身的健康成长,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矫正提供借鉴和参考,使“乖孩子”自觉改变自我成为可能。 2.文献综述2.1乖孩子2.1.1 “乖孩子”的定义在新华字典中“乖”有两种基本解释:一是不顺,不和谐的意思。二是机灵,伶俐,如乖乖、乖巧,乖顺。在我国“乖孩子”多指小孩子表现好,听从教管;顺从,听话在线新华字典,2007。儿童在家庭中,如果在学习、勤劳、懂事三个方面有好
9、的行为表现,并且能够较多的顺从、孝顺父母,就会被父母评价为“乖孩子”丁浙英,2008 。综合以上观点,将“乖孩子”定义为, 在家庭和学校中,听从父母和老师的管教,顺从父母老师的指令和安排,在学习上态度认真端正,能认真完成学习任务,遵守学校纪律,在家能积极主动帮父母做家务,在校能积极参与班级劳动,对人有礼貌,会较多地考虑别人的需要,很少表达自己的需要和负面情绪。2.1.2“乖孩子”的行为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乖孩子”的行为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类: (1)顺从表现。在很多老师和家长看来,只要是大人说的话,孩子就得认真听,大人提的要求,孩子就得绝对服从。顺从是“乖孩子”最突出的行为表现。尊师重道是被公认的
10、美德,家长普遍教育孩子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因此,孩子尤其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和小学生往往把老师的话奉为绝对权威,很多孩子“唯师命是从”,听老师的话胜过听家长的。鲁迅先生曾经说:“中国的一般趋势却是只在向驯良之类静的方面发展,低眉、顺眼、唯唯诺诺才是一个好孩子”张丽,2005。Parpal和Maccoby等人提出:“顺从是指儿童对父母要求的服从”陈会昌、夏美萍,2006Susan Crockenberg则认为,儿童遵从父母的命令和要求,做出与其一致的行为就是顺从行为。虽然这些界定的表述有所差异,但本质是相同的,正如Kopp指出的,“顺从包括对成人要求的积极反应,或是长久的遵守一系列的规则”。即强调儿
11、童对成人命令或要求的听从、执行和配合。 互惠理论认为顺从有两种,一种是以互惠为基础的“接受性顺从”,另一种是“情境顺从”Maccoby&Martin,1983,此时儿童的顺从是出于情境的压力,如父母施以惩罚的威胁或许诺给予奖励等。对儿童顺从行为的研究大多从其与父母(特别是母亲)控制关系入手。考察父母的控制类型、父母的态度、情绪情感在顺从情境中的作用。有研究表明:母亲过度控制,儿童可能会对此产生消极的反应Julia,Molly&Cynthia,1997。提出要求时的情境所具有的情绪氛围以及要求者和儿童之间关系所具有的情绪特征都能影响顺从。由于父母和儿童间的社会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Kochanska
12、,1997,儿童本身的一些气质特点也会影响父母的反应或是决定顺从的类型。这些研究从儿童的反应性、活动水平、畏惧感、努力控制方面考查,结果表明儿童气质、母亲控制、儿童顺从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其中儿童的气质可能在其中起到了一个调节的作用,影响母亲的控制策略和儿童的顺从类型Ujile, 1997。跨文化研究发现,日本和西方文化背景下自主性要求、反抗、自我发展等行为的表现方面有非常大的不同Ujile,1997。陈欣银等人在对中国和加拿大儿童的实验室观察研究后得出:中国儿童在自愿顺从上高于加拿大儿童,而加拿大儿童在情境顺从和反抗上要多于中国儿童。这可能是由于西方家长教育儿童协调个人需要和他人需要,而东
13、方家长更多要求儿童学会自控,学会关心集体的利益陈会昌、夏美萍,2006不顺从的研究。随着对顺从研究的发展,人们对儿童不顺从行为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转变。起初,不顺从被父母视为儿童最严惩的行为问题之一Forehand,1977。Patterson认为早期的不顺从易使儿童在与家庭成员交往时受压抑、同伴关系不好、学习成绩不好、违法以及在以后的生活中出现各种问题Patterson,1982。但是我们知道来自正常家庭的儿童也表现出很多不顺从,有报告显示10-11岁男孩的不顺从率为40%-50%Patterson&Forgatch,1987。这就很难说不顺从是儿童期的机能障碍。同时,有研究表明不顺从行为对儿
14、童社会性发展有积极的作用:(1)儿童在亲子关系中坚持自己的自主性;(2)儿童发展了用社会认可的方式表达自主性的社会技能和策略Kuczynsiki,Kochanska,Radke-Yarrow&Girnius-Brown,1987 (2)懂事表现懂事的基本解释是了解别人的意图或明白事理。懂事一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懂事,是指脱离幼稚,懂得人事;广义的懂事,则是指通晓事理,能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处理人生事务和人际关系,即知道应当怎样做人。大人嘴里的“懂事的孩子”,通常是那种对大人言听计从的孩子,他们严格遵守家长、教师订立的规矩,身体力行。他们就算成绩不是最优秀,学习态度也非常端正,常常成为老师
15、为其他小伙伴树立的榜样。因为“懂事”,这样的孩子常常会陷入过分追求完美的心理泥潭难以自拔。为了得到家长或者老师的赞美,他们就算处于众所周知的“青春反叛期”,也会表现得过分顺从。他们会把对家长的不满压在心里,甚至拒绝承认自己的不满情绪。太“懂事”的孩子由于整个童年期乃至少年期,都处于成人信条的“阴影”中,渐渐只能定格在墨守成规的人生道路上难以突破。他们长大后仍会显得有几分天真幼稚缺乏创新能力,最大特点就是“人云亦云”,他们甚至还可能缺乏健康人格。因为刻意追求成功,“懂事”孩子心理压力很大,长此下去容易缺乏自信,意志消沉,脾气暴躁,各个方面的进取心都可能遭到干扰乃至扼杀。为求成功,他们往往在学习时
16、过度透支体力和脑力,再加上沉重的心理压力,极可能引发各种没有明显病因的症状,其中包括头痛、肚痛、疲乏、消化不良、血压升高、食欲不振、睡眠不佳等等,严重的还可能出现神经官能症和心理疾患。孩子的青春期叛逆期,本来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发展自己独立个性的必经之路。但太“懂事”的孩子,刻意压抑自己的观点与态度,也压抑了正常的心理发育,他们的“叛逆期”可能会姗姗来迟甚至从不出现。这些孩子在性格脾气、行为准则上,有时可能跟大多数小伙伴“格格不入”。比如:有的喜欢以“小老师”自居,老师不在场时爱对同学们发号施令;有的喜欢打“小报告”;有的自以为是,看不起小伙伴的“傻帽”表现。长此下去,他们可能明显不合群,朋友也
17、很少,早早就有了成年人才有的世故或孤傲的心态。在所有这些现象背后,极可能隐藏着“自己不被理解”的“苦衷”,时间久了。就可能导致性格怪诞或扭曲。美国的一些儿童心理教育专家提醒说,太“懂事”的孩子,容易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心理失衡,更容易患上各种没明显病因的疾病,早熟少女甚至更易遭受性引诱而致“早孕”。(3)孝顺表现孝顺原指爱敬天下之人顺天下人之心的美好德行。后多指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 国语楚语上:“勤勉以劝之,孝顺以纳之,忠信以发之,德音以扬之。” 晋代袁宏后汉纪安帝纪上:“观人之道,幼则观其孝顺而好学,长则观其慈爱而能教。”自汉朝公开标榜“以孝治天下”,孝不仅成为支撑中国古代政治的伦理精
18、神支柱,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发挥了重要影响,同时也使孝的观念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人的内心世界,积淀成民族的文化心理,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家庭教育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因此,能否尽心孝敬父母,顺从父母,关心父母,让父母省心,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也成为了“乖孩子”的重要表现之一。 (4)学习表现学习表现也是“乖孩子”行为表现的一个重要标志,他们多数学习成绩优秀,即使“乖孩子”学习成绩不是很优秀,他们的学习态度也是非常端正的,他们会按照父母和老师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上课认真听讲,做笔记,不违反课堂纪律。他们会把课余时间更多地放在学习上,而不是玩耍上。对“乖孩子”学习表现的重视程度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有关系:(1)与
19、传统文化有关,如古语有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2)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有关。由于中国经济不发达,生存压力大,是个“学历社会”,行业流动性差,所以中国人往往把一生的幸福都压在某种职业上,选择面窄。中国父母认为学业成绩好,找到好工作,求得一生安稳,是一个人最好的出路。因此,中国父母的教育目的就是学业成绩优秀,能考上好学校,能获得高学历黄河清,2003。再也可能与现行的教育体制有关。现实生活中,儿童往往也能够因为学习成绩优秀而“一俊遮百丑”。2.1.3“乖孩子”的文化背景 “乖”与“不乖”是我国特有的对孩子表现的评价,有时甚至成为唯一的判断标准,我国老师和家长特别地偏爱“乖孩子”,是有其特定
20、的文化背景的。 我国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思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道德体系的核心,对中国传统基本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三纲指三种人伦从属关系: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外国,父为子纲,父不正,子奔他乡,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三纲之观念来自法家,韩非子中讲:“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五常指五种儒家认定的人伦关系的原则:仁、义、礼、智、信。三纲与五常之间是不可分离的。三纲五常和名教观念,为封建阶级统治和等级秩序的神圣性和合理性而辩护,成为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基本理论,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所维护和提倡。三纲五常作为封建社会的最高道德原则和观念,被写进封建家族的族谱中,起着
21、规范、锢人们思想、行为的作用。两千多年来,它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国民性。在道德层面,要求个体遵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及“父慈、子严、兄爱、弟敏”等伦理规范要求自己。这无形之中忽略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培养了奴性。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弟子规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弟子规中也强调“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中国以河谷平原为主的自然地理环境及随之而来的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生产活动,使中国人呈现出温和、持中,思维方式较封闭、保守,易顺从的特点高殉,2008。在社会上听从国家,在家庭中听从尊长,从整体上讲二者又是一致的。顺从成了中国人的特色思维方式。也就是说孩子
22、在与父母的相处过程中,应以顺为先。这无形之中忽略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因此,有人说中国几千年的教育发展就是两个字“听话” 张丽,2005。2.2心理问题及产生机制所谓心理问题是与心理健康相对应的概念,是指由个体神经、生理变化、外界刺激或认识偏激而引发的在认知、情感、意志和性格等方面的各种心理失衡状态和异常现象。在康静梅等人的研究中认为心理问题是个体在应激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消极的内在心理状态。心理问题的根源是个体需要与个体认识到能满足需要的现实间的差距。当这种差距拉大,个体心理问题的强度也就相应增大,当然,人的需求往往不止一个,所以表现出来的往往是多方面心理问题的总和。导致心理问题原因有公认的生物性、
23、个体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心理问题同样是一定社会文化背景的产物,因为社会环境刺激虽然要通过人的一定认识(即心理过程)才能发挥作用,但一切心理过程都脱离不开无所不在的社会文化土壤的滋养与培植。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经历心理问题。由于处理问题的方法不同,后果也不同既意味着问题,又隐含着机遇:顺利解决问题,并学会处理问题的方法策略,就会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反之,如果经不住强烈的刺激而影响对社会的适应甚至自伤自毁,便会出现严重的心理危机,依据影响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心理失调、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由于人的心理是在动态中变化发展的,心理问题的产生发展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由心理健康状态过渡到心理异常或心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学 论文 开题 报告 乖孩子 心理 问题 对策 研究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