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一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doc
《人教高一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高一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doc(6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人教高一语文诗歌鉴赏 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一、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各题。 【黄钟】人月圆 雪中游虎丘① (元)张可久② 梅花浑似真真③面,留我倚阑杆。雪晴天气,松腰玉瘦,泉眼冰寒。兴亡遗恨,一丘黄土,千古青山。老僧同醉,残碑休打④ , 宝剑羞看。 【注】①虎丘:江南名胜之一,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于此。秦始皇东巡时曾来虎丘寻找阖闾殉葬的干将、莫邪、湛卢等宝剑。②张可久,元代著名散曲作家,多次担任下级官吏,时官时隐。③真真:唐代美女。④打:拓。 (1)“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倚阑杆”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修辞手法,描绘了雪中盛开的梅花美丽动人的姿态,细腻地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2)层次分明是这首元曲的特点。试从景和情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解析: (1)比喻;拟人 (2)全曲可分三层。①开头五句为第一层,写雪中游虎丘的所见(触景)。描绘出一幅清寒素洁的虎丘冰雪图。②六七八三句为第二层,写雪中游虎丘的所感(怀古)。无情的历史长河,把与虎丘有关的风云人物都变成一丘黄土,只有青山长在,千古不朽,抒发了人世沧桑、兴亡遗恨之感。③结尾三句是第三层,写雪中游虎丘的所叹(伤己)。因为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借酒浇愁,与“老僧同醉”,抒发了仕途失意、壮志难酬的羞愧与悲愤之情。 【解析】【分析】(1)“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倚阑杆”,雪后的梅花红润娇艳仿佛仙女真真姣好的脸面,吸引我凭依着栏杆久久流连。表现对雪中梅花的无限赞美和喜欢之情。把梅花比喻成美女,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既写出了梅花娴雅高沽的芳姿,又写出其悠闲淡泊不慕荣华的神韵。 (2)小令可分三层,开头五句写虎丘雪后的美丽景色。“梅花浑是真真面,留我倚阑干”,表现对雪中梅花的无限赞美和喜欢之情。把梅花比喻成美女,既写出了梅花娴雅高沽的芳姿,又写出其悠闲淡泊不慕荣华的神韵。“雪晴天气”三句写眼前实景,“玉”、“冰”紧扣雪字来写。“松腰”与“泉眼”可谓巧对。泉眼为俗用的现成的词语,而松腰则显然是作者精心选择和锤炼的语言,虽有斧斫痕迹,但并不生硬晦涩。后半部分由实转虚,抒发历史盛衰兴亡变化无常的深慨。“一丘黄土,千古青山”则用吴王阖间的丰功伟绩早已成了过眼烟云,而虎丘的青山却亘古永存这一现实来委婉地说明人生短暂,宇宙无穷这一直困扰着古人的深沉的人生哲理。这是第二层。最后三句是第三层,表现自己已完全被这里的美景所陶醉,又陷入到对宇宙与人生之奥秘的思索之中,敞对一切部不感兴趣了。不要说残碑无心去拍打,就连著名的剑池也无心再去观看了。全篇景起景收,情景交融,很有韵味。全篇由写景、怀古、伤今三部分组成,分别写出游虎丘时的所见、所感、所叹,意脉清晰,结构谨严。遣词造句都很精到,值得仔细回味和借鉴。 故答案为:⑴比喻;拟人; ⑵全曲可分三层。①开头五句为第一层,写雪中游虎丘的所见(触景)。描绘出一幅清寒素洁的虎丘冰雪图。②六七八三句为第二层,写雪中游虎丘的所感(怀古)。无情的历史长河,把与虎丘有关的风云人物都变成一丘黄土,只有青山长在,千古不朽,抒发了人世沧桑、兴亡遗恨之感。③结尾三句是第三层,写雪中游虎丘的所叹(伤己)。因为英雄无用武之地,只能借酒浇愁,与“老僧同醉”,抒发了仕途失意、壮志难酬的羞愧与悲愤之情。 【点评】⑴此题考查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借代是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 ⑵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抒情手法的鉴赏能力。古代诗歌的抒情方式分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入景)、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即事抒怀。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梦 (唐)杜牧 寒空动高吹,月色满清砧。 残梦夜魂断,美人边思深。 孤鸿秋出塞,一叶暗辞林。 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秋夜高空凄清的声音和捣衣砧上清冷的月色,营造了清冷却又高远的意境,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B. 颔联写思妇因对远戍边塞的丈夫的深切思念而无法成眠,唯有在清冷的秋夜中体味深沉的孤独与痛苦。 C. 颈联“孤鸿”出塞、秋叶辞林,季节的更替,牵动着边塞和家乡两地的人,为尾联思妇给丈夫寄征衣的行为做铺垫。。 D. 这首诗虽写了思妇的孤枕之苦,但并没有流露出悲戚哀怨的情感,诗句中暗暗流露着作者的爱国思想。 (2)有人建议把诗歌尾联修改为“晨寄征衣去,迢迢织女心”,使诗意简明显豁。你觉得这样修改好不好?为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B 解析: (1)B (2)不好。“晨”字虽然清晰交代了时间,但其意蕴不如“又”字丰富。“又”字说明不是寄一次,而是寄多次,表达了对戍边丈夫的牵挂,对其守卫边塞的支持。“织女心”仅突出思妇的思念,“天外心”则既写出相距之遥远,又使“心”的包蕴更丰富:不仅是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也是支持丈夫戍守边塞的美好思想,还可包含对国家的担忧和热爱之心。诗贵含蓄蕴藉,作者将自己的爱国思想灌注到少妇思边的诗句中,摆脱了一般闺怨诗的俗套,具有撞人心扉的艺术力量。 【解析】【分析】(1)B项,“而无法成眠”错误。“残梦”说明是梦醒后留有余思,“夜断魂”也说明梦醒时分的现实与梦境的对照产生。而选项说成“无法成眠”,即没有入睡,与梦醒相矛盾,是曲解文意。不是彻夜难眠,是梦醒时分。故选B。 (2)本题考生要先明确表态,即“好”或“不好”,一般依从诗人的观点,即“不好”,然后分析诗歌尾联“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和题干中所给的改句“晨寄征衣去,迢迢织女心”之间的区别,主要针对改动的字分析,即原作中“又”“天外心”和改句中“晨”“织女心”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从诗歌的前面几联来看,诗中塑造了一位思妇的形象,她在秋夜醒来,想起远在边地的夫君,想起梦中赴边,探望自己远戍边关的丈夫的情形,于是“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诗中的“又”字表示动作或事情的重复或继续,说明“寄征衣”的行为发生不止一次,流露出对守卫边地的夫君的牵挂之深,也暗含对守卫边塞的支持;如果换用“晨”,则只能交代“寄征衣”的时间,却无法表露女子“寄征衣”的频繁,在情感的表达上逊色很多。再看“天外心”和“织女心”,“天外”言明距离的遥远,这“天外心”中包含的情感比“织女心”中包含的情感更多,如果说“织女心”中表达的是对丈夫的思念的话,这“天外心”中还有对夫君守边的支持以及对国家安危的担忧,而诗人则借助这种方式表达出自己的爱国思想,这就跳出了普通闺怨诗的天地,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故答案为:⑴B; ⑵不好。“晨”字虽然清晰交代了时间,但其意蕴不如“又”字丰富。“又”字说明不是寄一次,而是寄多次,表达了对戍边丈夫的牵挂,对其守卫边塞的支持。“织女心”仅突出思妇的思念,“天外心”则既写出相距之遥远,又使“心”的包蕴更丰富:不仅是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也是支持丈夫戍守边塞的美好思想,还可包含对国家的担忧和热爱之心。诗贵含蓄蕴藉,作者将自己的爱国思想灌注到少妇思边的诗句中,摆脱了一般闺怨诗的俗套,具有撞人心扉的艺术力量。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⑵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含义的个性化解读的能力。理解诗句含义的几种方法:①抓住关键词语理解;②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③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个性化的解读,虽然有自己的独特的情感体验,但也要扎根文本。本题先要明确修改的内容,再回答这样修改好不好,然后结合诗句作出简要分析。如:修改了这两处,把“又”改为“晨”;把“天外心”改为“织女心”。改后不好,因为“晨”字虽然清晰交代了时间,但其意蕴不如“又”字丰富。“又”字说明不是寄一次,而是寄多次,表达了对戍边丈夫的牵挂,对其守卫边塞的支持。“织女心”仅突出思妇的思念,“天外心”则既写出相距之遥远,又使“心”的包蕴更丰富:不仅是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也是支持丈夫戍守边塞的美好思想,还可包含对国家的担忧和热爱之心。诗贵含蓄蕴藉,作者将自己的爱国思想灌注到少妇思边的诗句中,摆脱了一般闺怨诗的俗套,具有撞人心扉的艺术力量。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从军行 张祜 少年全紫①就光辉,直指边城虎翼②飞。 一卷旌收千骑虏,万全身出百重围。 黄云断塞寻鹰去,白草连天射雁归。 白首汉廷刀笔吏,丈夫功业本相依。 【注】①金紫:金印紫绶,唐宋的官服和佩饰,亦用以指代贵官。②虎翼:古战阵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金紫”暗示了少年的身份,“直指”“虎翼”既写出了少年的用兵,也衬托了少年形象。 B. 打败了“千骑虏”,杀出了“百重围”,展现出少年的勇猛也流露了作者对少年的赞美。 C. “黄云断塞”“白草连天”勾勒出夕阳下的云彩满布天空、枯草连绵一望无际的边塞景象。 D. “寻鹰去”和“射雁归”,都从侧面表现了少年的箭术高超,使得少年的形象更加丰满。 E. “从军行”本为乐府旧题,格律、不拘对仗,但本诗对仗工整,已深得近体诗的精髓。 (2)在情感内容上,本诗末两句与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C 解析: (1)C,D (2)相同的是:两者都表达出了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强渴望。不同的是:前者是少年满怀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后者则是英雄垂暮,壮志难酬悲叹。本诗尾联借少年之曰,说大丈夫与建功立业本就相依,宁可在边塞从军,也不愿在朝廷中担任文职,白首无为。辛词也说想要替君主完成才统一天下的大业,争取生前死后都留下为国立功的勋名,但无奈“白发生”。 【解析】【分析】(1)C项中,“黄云”理解为“夕阳下的云彩”有误,正确的解释是“黄土烟尘”;D项中,从侧面表现少年剑术高超,表述错误。正确的表述是“寻鹰去”和“射雁归”,都从正面表现了少年的箭术高超,使得少年的形象更加丰满。故选CD。 (2)本题中,在情感内容上,本诗末两句与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两首诗的相同点:两者都表达出了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强渴望.不同的是:前者是少年满怀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后者则是英雄垂暮,壮志难酬悲叹。本诗尾联借少年之曰,说大丈夫与建功立业本就相依,宁可在边塞从军,也不愿在朝廷中担任文职,白首无为。辛词也说想要替君主完成才统一天下的大业,争取生前死后都留下为国立功的勋名,但无奈“白发生”。 故答案为:⑴CD;⑵ 相同的是:两者都表达出了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强渴望。不同的是:前者是少年满怀着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后者则是英雄垂暮,壮志难酬悲叹。本诗尾联借少年之曰,说大丈夫与建功立业本就相依,宁可在边塞从军,也不愿在朝廷中担任文职,白首无为。辛词也说想要替君主完成才统一天下的大业,争取生前死后都留下为国立功的勋名,但无奈“白发生”。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 ⑵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不同的诗人或者同一诗人在不同阶段,在诗歌中出现同一内容,往往寄托着不同的情感,抒发着不同的情志,这都是由个人所处时代及经历的不同而导致的。解答此题要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境遇,分析作者的心情,根据诗歌的类型,分析诗人所表达的感情,结合全诗内容,分析诗歌主旨,进行恰当的鉴赏。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长安遇冯著① 韦应物 客从东方来,衣上灞陵②雨。问客何为来,采山因买斧。 冥冥③花正开,飏飏④燕新乳。昨别今已春,鬓丝生几缕。 【注】①冯著:韦应物友人,他约在大历四年应征赴幕到广州。十年过去,仍未获官职。②灞陵:即霸上。在今西安市东。③冥冥:悄然。④飏飏:鸟儿轻快飞翔的样子。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全诗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以问答方式渲染气氛。语言生动活泼,又真挚感人。 B. 首联真切地写出了冯著从长安东边赶来,一路风尘,身上还带着灞陵雨水的情景。 C. 颔联中,表面上写冯著来长安是为采铜铸钱以谋发财的,但只得到一片荆棘,还得买斧斫除。其实寓意冯著谋仕不遇,心中不快。 D. 尾联写作者感叹,相逢的时候正是春天,你鬓发又生出不少,意在勉励冯著还处盛年,大有可为。 (2)诗的颈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A 解析: (1)A (2)①繁花正悄然开放,燕子飞得那么欢快,因为它们刚哺育了雏燕。②以“花正开”寓意生活美好,不要因暂时失意而不快,表达对朋友的劝慰之情(理解、同情、体贴)。③以“燕新乳”寓意为关爱,表达对朋友的关爱之情(对朋友情深意长)。 【解析】【分析】(1)A项,“全诗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 错误,这首诗有叙事与抒情,但没有议论这种表达方式。故选A。 (2)此题抓住诗句中的关键意象“花正开”、“燕新乳”分析其蕴藏的含意。“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该联的字面意思是:繁花正悄然开放,燕子飞得那么欢快,因为它们刚哺育了雏燕。不难理解,诗人选择“花正开”这样的形象,正是为了意味深长地劝导冯著不要为暂时失意而不快不平,勉励他相信大自然造化万物是公正不欺的,表达对朋友的劝慰之情。以“燕新乳”寓意为关爱,前辈关切爱护后代的感情是天然存在的,要相信自己正如春花般焕发才华,会有人来并切爱护的。 故答案为:⑴A;⑵ ①繁花正悄然开放,燕子飞得那么欢快,因为它们刚哺育了雏燕。②以“花正开”寓意生活美好,不要因暂时失意而不快,表达对朋友的劝慰之情(理解、同情、体贴)。③以“燕新乳”寓意为关爱,表达对朋友的关爱之情(对朋友情深意长)。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主要内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的结构内容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重点把握诗歌的表达意蕴。 ⑵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赏析诗句,首先要明白该句在诗中的意义,即解说或概括诗句内容;其次要看诗句有什么特点,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当然任何赏析都离不开诗的主旨,即诗人的情感,所以一定要分析诗句中包含的情感。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完成各题。 书愤① 陆游 白发萧萧卧泽中,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③。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注】①本诗作于庆元三年(1197)春,其时陆游73岁,退居山阴,南有鉴湖,北有大泽。②张巡,唐朝将领,安史之乱时死守睢阳数月之久,最终力尽城破,被俘后嚼齿吞舌,尽忠而死。③上林苑,秦时宫苑名,在陕西省,泛指皇家园林,当时在沦陷区。洛阳宫,汉时东都洛阳宫殿,当时也在沦陷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首联写苏武白发苍苍被困鉴湖,只有天地还见证着他的一片忠心。 B. 诗歌颔联借“久”和“空”写苏武和张巡,既有诗人对他们一片忠贞的赞美,又有对英雄难展怀抱的怅惘之情。 C. 颈联描写了细雨中的上林苑和夜月下倾颓的洛阳宫,为最后一联直抒胸臆作铺垫。 D. 本诗笔调雄健,充满昂扬的爱国主义精神,充分体现了陆游诗歌的特点。 (2)梁启超在《读陆放翁集》中曾评价陆游“亘古男儿一放翁”;本诗是如何体现陆游“亘古男儿”本色的?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A 解析: (1)A (2)诗人陆游以一颗报国的壮志雄心尽显其英雄男儿本色。①首联用“孤忠”统摄全诗,直接抒发诗人对国家的一片赤诚。②中间两联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矢志不渝的情怀,以及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③尾联直抒胸臆,进一步抒写自己年华虽老但壮心依旧,就算死去,也要成为鬼中之雄的豪情,语气慷慨激昂。 【解析】【分析】(1)A项,首联写陆游自己被困鉴湖,依然忠心不改。故选A。 (2)本诗抒发了自己满怀壮志和一片忠心不被理解的愤懑。其时,诗人年迈力衰,远离朝廷。他想到,光阴既不待我,衷肠亦无处可诉,只好凭天地来鉴察自己的一片孤忠。紧接着,诗人抚今追昔,想起了古人。苏武厄于匈奴,餐毡吞雪而忠心不泯。安史乱中,张巡死守睢阳数月,被俘后仍骂敌不止,最后竟嚼齿吞牙,不屈而死。此联补足上联之意。“上林苑”和“洛阳宫”都是代指皇宫所在之地。首联写陆游自己被困鉴湖,依然忠心不改。用“孤忠”统摄全诗,直接抒发诗人对国家的一片赤诚。颔联借“久”和“空”写苏武和张巡,既有诗人对他们一片忠贞的赞美,又有对英雄难展怀抱的怅惘之情。首二联情绪激昂。颈联描写了细雨中的上林苑和夜月下倾颓的洛阳宫,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尾联一吐胸臆,直抒胸臆,进一步抒写自己年华虽老但壮心依旧,就算死去,也要成为鬼中之雄的豪情,语气激昂,情绪悲壮,表现了“亘古男儿一放翁”的英雄本色。 故答案为:⑴A; ⑵诗人陆游以一颗报国的壮志雄心尽显其英雄男儿本色。①首联用“孤忠”统摄全诗,直接抒发诗人对国家的一片赤诚。②中间两联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矢志不渝的情怀,以及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③尾联直抒胸臆,进一步抒写自己年华虽老但壮心依旧,就算死去,也要成为鬼中之雄的豪情,语气慷慨激昂。 【点评】(1)本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诗歌的理解,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雪后黄楼寄负山居士 (宋)陈师道 林庐烟不起,城郭岁将穷。 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 人行囹画里,鸟度醉吟中。 不尽山阴兴,天留忆戴公。 【注】①黄楼:元丰年间苏轼任徐州知州时建于徐州城东门,称为黄楼。负山居士:陈师道的友人张仲连的号。②尾联运用了王徽之的典故,指王徽之居住在山阴时,一日忆及戴逵,就冒雪连夜前往,却在到了后不登门拜访,而是返舟回去,问及理由,他说:“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访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二句描绘了一幅雪后黄昏空明澄净的图画。向晚时分,林中屋舍已无炊烟缭绕,城垣上的积雪,预示一年将尽。这两句颇切合雪后登楼的情景。 B. “鸟度醉吟中”,似乎鸟之飞来亦属有意入诗,平添了一种奇趣。颈联雪地里的行人,空中的飞鸟,城楼上的诗人,都被置于同一个画框之中,物我交融,互为映衬。 C. 尾联正用王徽之雪夜访戴的典故,指王徽之因访戴逵而起访问之兴,兴尽之后,忆戴逵的念头亦平息。而诗人宁可不去拜访张仲连,使自己兴不尽,这样就可长忆友人。 D. 全诗结构谨严,写景则精微细腻,写情则深远绵邈。前六句景中有情,后两句在感情的流露及景观的表现上神韵天然,清新淡泊。 (2)《诗林广记》评“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二句时说“两句如善画,作诗之妙,至此神矣”,还有人认为这两句的写景更表现出陈师道烹字炼句的功力。请赏析这两句的妙处。 答案:C 解析: (1)C (2)①这两句的意思是日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映照着松枝上的积雪,显得格外明亮;溪水纵横的山间吹进晚风,又带来了阵阵寒意。②“日”是“云日”;“雪”是“松雪”;“山”为“溪山”;“风”是“晚风”,都力图用最简炼的字句传递出尽可能多的意象。③这四组景物,两两相对,中间以动词“明”、“进”维系,整个画面便动了起来,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解析】【分析】(1)C项,“尾联正用王徽之雪夜访戴的故事”错。陈师道在这里更深一层发掘其意义。意指王徽之因访戴逵而起访问之兴,兴尽之后,忆戴逵的念头亦平息。而诗人宁可不去拜访张仲连,使自己兴不尽,这样就可长忆友人。此二句,既可见诗人冲淡的情怀,又可见其友情的诚笃,把这个用滥了的典故翻出了新意。而且这里既契合雪后的环境,又切合寄友的诗题,可见陈师道用典的精密。应是“尾联反用王徽之雪夜访戴的故事”。故选C。 (2)“云日明松雪,溪山进晚风”,这一联一字一意,绝无冗赘之语。“日”并非普通的日,而是“云日”,这就将雪后薄云遮日的景象表现了出来;“雪”是“松雪”,具有立体感,使人马上想到那枝头积满白雪的青松,描绘出一幅青白交映的松雪图;“山”,不是孤立的山,而有溪流陪伴,为“溪山”,可以想见此时溪水已经冰冻,洒满白雪,与山高低相间,起伏分明;“风”是“晚风”,自然使人感到阵阵寒意。都力图用最简炼的字句传递出尽可能多的意象。这四组景物,两两相对,中间以诗眼“明”、“进”维系,整个画面便动了起来,好像都变活了,令人如见雪景,如闻风声。 故答案为:⑴C; ⑵①这两句的意思是日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映照着松枝上的积雪,显得格外明亮;溪水纵横的山间吹进晚风,又带来了阵阵寒意。②“日”是“云日”;“雪”是“松雪”;“山”为“溪山”;“风”是“晚风”,都力图用最简炼的字句传递出尽可能多的意象。③这四组景物,两两相对,中间以动词“明”、“进”维系,整个画面便动了起来,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点评】(1)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炼字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字往往是在该诗句中最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比如动词、形容词、数词、修饰词语、表示声音和颜色的词语等。答题时,先要解词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词语放回到诗句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 (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句子的能力。炼句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句往往是在该诗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答题时,先要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句子放回到诗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门人欧阳秀才游江西 (宋)梅尧臣 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 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 我家无梧桐,安可久留凤。 凤巢在桂①林,乌哺不得共。 无忘桂枝荣,举酒一相送。 【注】①桂:古时称科举及第为“折桂”。 (1)依据诗意,欧阳秀才游江西的目的不会是( ) A. 游学 B. 宦游 C. 交游 D. 游历 (2)对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对方着笔 B. 比喻新颖贴切 C. 以落花写离情 D. 以西江梦点题 (3)后六句不抒离情而写别意,结合内容作赏析。 答案:B 解析: (1)B (2)C (3)先以“无梧桐”自谦,将门人赞喻为凤凰,希望他振翅高飞;又提醒他去江西后善自择居,不与乌哺类卑俗之人交往,并叮嘱他不忘游学 为科举的梦想,最后举杯祝福他异日折桂。句句用喻,含蓄又形象地表达了师长对门人的赞誉、叮咛和期望。 【解析】【分析】(1)“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春风一吹,草木都开始萌芽,欧阳秀才心中也像草木发芽一样,产生了出游的愿望;“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由荫芽而开花,花又被风吹落,飞向天空,欧阳秀才的心,又随着落花,飞向西江,“西江梦”指想象中即将开始的江西游历生活,由这些内容可知,欧阳秀才出游江西可能是为了“游学”,也可能是为了交游,还可能是为了游历增长自己的见识,但不可能是“宦游”,“宦游”指为求做官而四方奔走,也指在外做官,诗歌最后两句说“无忘桂枝荣,举酒一相送”,“无忘桂枝荣”,就是要欧阳秀才不要放弃科举,举酒相送既是送别,也是祝愿他异日科举及第,不负所学,施展平生的抱负,且他此时是“秀才”的身份,不可能是做官,故选B项。 (2)本题中,“客心如萌芽,忽与春风动。又随落花飞,去作西江梦”,首句的“客”即指在汴京作客的欧阳秀才,由此可知,这是从对方着笔,即从欧阳秀才着笔;“客心如萌芽”意思是“客人的心像草木在萌芽”,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客心”比作“草木萌芽”;第四句中“去作西江梦”中的“西江梦”点明标题中的“游江西”;“又随落花飞”的主语是“客心”,这是说欧阳秀才的心又随着落花,飞向西江,此处的“落花”飞举飘扬,充满生机,诗人不是“以落花写离情”,故选C项。 (3)从诗歌标题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诗歌的前四句从对方着笔,写门人欧阳秀才即将启程出游,后六句转到作者方面,正面写送别,全用比喻,用凤凰比喻欧阳秀才,是说他才华出众,非常人可比,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赏,同时也是希望他以后能为朝廷建功立业。“家无梧桐”既是诗人自谦,也是对门人的勉励,愿他振翅高飞,奋力进取。门人即将远行,作老师的对他将来的一切非常关心,下面两句就是对他的谆谆嘱咐。“凤巢”两句即暗用其意,是要欧阳秀才去江西以后,善自择居,慎于交友,不要同卑俗之人居处和往来;同时也是奖誉欧阳秀才,说他今后前程远大,绝非“乌哺”辈所能相比。这是作者的临别赠言。结尾紧接“桂林”,举酒相送,以功名相期,补足送别之意。“无忘桂枝荣”,就是要欧阳秀才不要放弃科举;举酒相送既是送别,也是祝愿他异日科举及第,不负所学,施展平生的抱负,作者以此作结,郑重叮咛,表达了对门人的殷切期待。 故答案为:⑴B;⑵C; ⑶先以“无梧桐”自谦,将门人赞喻为凤凰,希望他振翅高飞;又提醒他去江西后善自择居,不与乌哺类卑俗之人交往,并叮嘱他不忘游学 为科举的梦想,最后举杯祝福他异日折桂。句句用喻,含蓄又形象地表达了师长对门人的赞誉、叮咛和期望。 【点评】⑴此题考查把握诗歌内容的能力。这首诗前四句先从对方着笔,写门人欧阳秀才即将启程出游。后六句转到作者方面,正面写送别,仍然全用比喻,诗中用凤凰比喻欧阳秀才,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赏,同时也是希望他以后能为朝廷建功立业。 ⑵此题考查对前四句的理解力。前四句先从对方着笔,写门人欧阳秀才即将启程出游。诗中用了两个比喻。首句的“客”即指在汴京 作客的欧阳秀才。春风一吹,草木都开始萌芽,欧阳秀才心中也像草木发芽一样,产生了出游的愿望。“忽与春风动”点出时间。“忽”字、“动”字下得特别精当。春天的花草树木,往往头一天看还光秃秃的,第二天却忽然绽出颗颗新芽来了。“动”字不仅是说萌芽的发生,还指它在春风吹拂下不断成长;它一经萌芽,不久就要长出枝叶,开出鲜花。出游的念头也是如此,它一经产生,就不断滋长,变得愈来愈强烈。 ⑶理解古诗词的思想感情要充分利用诗词本身的暗示信息,这些暗示信息可以是诗歌的标题,可以是诗前的小序,也可以是诗后的注解。这些内容,有的给我们提供了创作的时代背景,有的介绍了作者的经历,有的交代了作者的创作动机或创作经过,有的则直接指向作者的情感基调。 8.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① , 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注】①中酒:喝醉酒。 (1)根据形式判断,本词的词牌名是( ) A. 踏莎行 B. 青门引 C. 诉衷情 D. 如梦令 (2)对本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写词人对春日里天气频繁变化的感受:天暖之感为“乍”;天冷之感为“轻”;风雨之定为“方”;“还”则点出冷暖交替频繁。 B. 第二句写词人独处庭轩,面对风雨吹打后的残红狼藉,更是万端愁绪袭上心头,无计自持,只好以酒解闷,以致“中酒”。 C. 第三句写词人在雕梁画栋处流连,被凉风吹醒,夜色浓浓、门户重重反衬出周边环境的宁谧,无限凄凉之感随醒而复炽。 D. 全词融情于景,虚实交融,抓住“清明”的时令特征,营造了孤苦、寂寞、凄美的意境。 (3)结合全词内容,赏析“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句。 答案:B 解析: (1)B (2)C (3)词人妙用对比。下片写眼前寂寞庭轩,入夜后重门深锁,心情愈发沉重;而此时明月朗照,却送来别院秋千影动,今昔虚实对比,以乐衬哀,旧时往事历历涌上心头,秋千影动,荡秋千之人却渺然不知所之,此情此景,情何以堪?突出春日怀人之悲。 【解析】【分析】(1)词牌每句都有规定的字数,选项中“青门引”较为生疏,其余三个都学过相同的词,注意结合学过的词分析,如“如梦令”可参照李清照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诉衷情”可参照陆游的“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踏莎行”可参照柳永的“雾失楼台,月迷津渡”,这三个和本词均不符,故选B。 (2)C项,“反衬出周边环境的宁谧”,应为周围环境的“寂静”衬托内心的“孤寂”。故选C。 (3)“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句中“明月朗照”与前面的“寂寞庭轩,重门深锁”对比;“明月”“秋千影”虽美好,荡秋千之人却渺然不知所之,以乐衬哀,表达内心的怀人之悲。 故答案为:⑴B;⑵C; ⑶词人妙用对比。下片写眼前寂寞庭轩,入夜后重门深锁,心情愈发沉重;而此时明月朗照,却送来别院秋千影动,今昔虚实对比,以乐衬哀,旧时往事历历涌上心头,秋千影动,荡秋千之人却渺然不知所之,此情此景,情何以堪?突出春日怀人之悲。 【点评】⑴此题考查把握词牌名的能力。青门引,词牌名,属小令,又名“玉溪清”。以张先词《青门引·乍暖还轻冷》为正体,双调五十二字,前段五句三仄韵,后段四句三仄韵。代表词作有王质《青门引·寻梅》等。 ⑵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⑶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句子的能力。炼句是诗歌鉴赏的高频考点,所炼之句往往是在该诗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子。答题时,先要释句,然后指明手法,最后分析表达效果;分析表达效果时要将句子放回到诗中,体会其表情达意上的妙处。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② , 力耕不吾欺。 【注】①将:岂。②纪:经营。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全诗以描写美好的人际关系为主,最后四句以议论作结。 B. “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 C. “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D. 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2)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答案:B 解析: (1)B (2)第一问: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第二问: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解析】【分析】(1)B项理解不正确,“有酒斟酌之”一句中“斟酌”应为“倒酒、喝酒”之意,并非“边饮酒边斟酌诗句”。故选B。 (2)本诗写诗人移居之后,与邻人融洽相处的情味。如,“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言笑无厌时”等。诗人选取农村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场面进行描写,以“春秋”发端,说明一年四季中常有生活的乐趣。对作者来说,新迁南村,登临胜地,更觉欣慰。除登高赋诗之乐外,更有与邻人过从招饮之乐,忙时闲聚之乐。 故答案为:⑴B; ⑵ 第一问: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第二问: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注意结合作者和注释理解诗歌。通过理解作者和注释,正确理解出诗歌的写作背景和诗歌的基本内容,再逐一辨析选项。 ⑵本题考查的是诗歌内容的赏析能力,注意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来作答。阅读诗歌,根据题干找出相关的诗句,分析其内容特点,抓住重点词结合具体内容来组织答案。 【附诗歌赏析】 这看似平淡无奇的诗句,却描绘了一幅诗人移居南村后,和村居文士们经营耕作,时时相聚,乐数晨夕的图画。 一开头,作者就勾画出了登高赋诗,不虚佳日的场面: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春秋两季有很多好日子,我经常同友人一起登高赋诗。能赋新诗,可以看出这些人自然不是一般的农民,而是同作者志趣比较相投的士人。这登高赋诗,也自是文人骚客特有的生活情趣。登高之时,一有良辰美景为之助兴,二有素心人相伴,他们地敞开心扉,赋诗言志。在赋诗中忘却尘网之苦,获得精神上的莫大安慰。这是一个生活场面。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朋友过门,互相招呼,相聚在起,如果有酒,大家一起斟酌品尝。我们仿佛听到了那亲切的招呼声,仿佛看到了他们喝酒时那悠然自得的样子。这里,人与人之间率真融洽的关系表现出来了。这又是一个生活场面。他们农务各自归,但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这里紧接上两句,写闲暇时的情景:思念的时候,大家就披衣相访,聚集在一起谈谈笑笑没有厌足的时候。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意思是说,这种登高赋诗、饮酒言笑的生活的确很美好,不能轻易地抛弃它。将,即岂的意思。胜,美好。这两句诗是诗人对南村生活的感慨。表面上平平淡淡,而实际上却蕴含着深深的慨叹:登高赋诗、斟酒品尝、躬耕田野、披衣相访,这种生活是多么惬意,而官场上有的却是明争暗斗、尔虞我诈。有此对比,所以诗人才说:无为忽去兹。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厌恶,和自己永远躬耕田亩的决心。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这两句诗是这首诗的又一个层次,是诗人对劳动生活的认识。就是这两句诗,使全诗的内容更加丰富深刻。诗的意思是:穿的吃的需要自己亲自去经营,只要努力耕作,就不会徒劳无所得。可以看出虽然诗人在南村的生活中有时也过着登高赋诗、饮酒言笑的生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放弃躬耕,实际上他不仅没放弃躬耕自资的生活,而且认识到了衣食固其端。他知道登高赋诗、饮酒言笑的生活,是要有衣食作保证的。这两句诗可说是《移居二首》的灵魂,没有它,什么素心、高趣也就不存在了。共同的躬耕自资 的生活,正是维系他们感情的纽带,是他们欢乐的根源啊。 这首诗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诗人注意选取农村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场面进行描写,比如:登高赋诗、斟酒品尝、躬耕农田、披衣相访。既写了室内生活,也写了室外的生活;既写了躬耕的辛劳,又写了赋诗言笑的畅快。这些不同地点的生活场面,构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充分地表现了农村的那种自在的生活气氛。另外,典型细节恰到好处的运用-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高一 语文 诗歌 鉴赏 知识点 总结 答案 解析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