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doc
《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doc(2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单元备课教案教学设计 单元概述 本单元以“自然、科技”为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一篇略读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一次口语交际“说新闻”;一篇习作“我的奇思妙想”;一个“语文园地”,一次“快乐读书吧”。 本单元课文都与自然科学有关,利于学生接触科学、了解科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引导学生积极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了解课文中句子表达的准确性,并进行交流体会。 1.掌握本单元的重点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3.体会句子表达的准确性。 4.照样子完成小练笔。 5.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 重点 1.阅读时能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2.理解课文中的科学术语,用自己的话表述课文中的科学用语。 3.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 难点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不懂的问题。 《琥珀》2课时 《飞向蓝天的恐龙》2课时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2课时 《千年梦圆在今朝》1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习作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快乐读书吧1课时 这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课文生动、具体地描写了这块奇特的琥珀形成的过程,交代了想象琥珀形成的科学依据,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化石的科学认识。 本篇课文与自然科学密切相关,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不懂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他们提出不懂的问题,并鼓励他们用各种方式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课文语言朴实自然,叙述生动具体,要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切感受作者语言的生动准确性;体会作者推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教学中要重朗读、重感悟、重情感、重创新。要在听、说、读、写中落实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生字,书写重点字词。 2.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默读课文、提出问题的能力。 2.联系琥珀形成的过程,说出作者的推测依据,让学生体会科学用语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重点 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难点 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老师:本课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琥珀的资料。 2课时 1.认读、书写本课生字。 2.初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说说这块琥珀的形成的过程。 3.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重点 整体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 难点 在阅读的过程中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科学小品文。大家知道琥珀是什么吗?(出示琥珀图片),琥珀是一种树脂化石,燃烧时有香气,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那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1.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理解词语的意思:推测、前俯后仰、澎湃。 你们知道什么是琥珀吗?(琥珀是松脂的化石,可以做装饰品。) 三、朗读课文,梳理课文内容 1.提出要求:认真阅读课文,想一想,这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形成的?它有什么价值?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交流。 (1)这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这块琥珀是透明的,一只苍蝇和一个蜘蛛好好地躺在里面,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还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 (2)课文中哪一部分讲了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从“一个夏日”到“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 (3)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块琥珀形成过程的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形成过程。 (4)课文的其他部分是讲什么的?(从“海风猛烈地吹”到“这是很少见的”,讲这块琥珀是怎么被发现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讲这块琥珀的具体样子和它的科学价值。) (5)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尝试解决,解决不了的,留待下一节课师生共同解决。 四、指导写字 1.教师指导书写:餐、辣、挣。 2.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琥 珀 思考: 这块琥珀是什么样子的? 它是怎么形成的? 它有什么科学价值? 1.师生共同解决上节课阅读中留下的问题。 2.联系琥珀形成的过程,说说文中作者的推测依据。 3.体会作者是怎样进行合理推测的。 重点 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难点 体会作者推测的合理性。 一、回顾初读内容 1.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松脂化石,它叫什么?(琥珀)谁能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琥珀? 2.课文围绕琥珀写了哪些内容? 二、深入学习课文 (一)理解松脂化石形成的必备条件,体会作者推测的合理性。 1.同学们默读课文,分析一下松脂化石的形成需要哪几个必备条件,并说说理由。 (1)第一个条件必须是夏天,因为只有夏天天气热。 (2)要有阳光,而且强烈,这样,松脂才会不断往下滴。 (3)要经得起几万年的漫长时间考验。 板书:阳光强烈,天气炎热,时间漫长 2.请同学们找找,文中有几处是描写太阳的,分别是怎样写的,气温的变化集中体现在哪几个词上。(有三处:①太阳暖暖地照着;②太阳照得火热;③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气温的变化体现“暖暖”“火热”“热辣辣”等词语上。) 3.阳光的变化点明了天气的炎热,为下文做了铺垫。那么还需要什么条件呢?(①苍蝇必须飞在松树上,只有松树才有松脂;②苍蝇必须落在一棵老松树上,只有老树才会掉大滴大滴的松脂;③不凑巧也不行,必须是蜘蛛刚扑向苍蝇时,吧嗒,松脂滴下来了刚好把它们包在里头。) 板书:蝇、蛛、老松树、巧遇、一大滴松脂 4.由此可见,作者在推测过程中已经把各种条件都考虑到了。还有必需条件吗? (“松脂继续滴下来”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只有那么一滴,俩家伙没准儿还能挣扎出来。如果没有“松脂继续滴”也许无法形成球,松脂球太小了,也经不起几万年时间的考验。) 板书:松脂继续滴 (二)指导学生说说推测依据。 出示句子,学生交流推测依据。 ◇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许多老松树渗出厚厚的松脂,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 (热辣辣的太阳光,才会让老松树渗出更多的松脂,厚厚的松脂才能把两只虫子包裹起来。) ◇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刚好”体现了松脂落下来的位置准确无误。) (三)了解松脂化石形成所需的必备条件,体会作者推测的合理性。 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看松脂球变成化石要有什么必备条件。 (松脂球变成化石必须具备2个条件。“几万年: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又是几千年过去了”,说明时间长;“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说明地壳发生过变化;这又是两个条件。) 板书:时间漫长、地壳变化 三、解决疑问 1.请学生提出自己还不懂的问题。 2.全班共同交流。 四、课堂小结 1.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 2.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还初步体会到了作者推测的合理性,真是收获不小哇! 琥 珀 本课以介绍琥珀导入新课,学生较感兴趣,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提出不懂的问题,能解决的自行解决。再围绕琥珀形成的条件和过程,引导学生说出句子的推测依据,从而体会作者推测的合理性。最后引导学生交流在阅读过程中不懂的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是一篇科普文章,主要向人们介绍了科学家们根据研究提出一种假说:鸟类很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20世纪末,我国科学家在辽西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为人们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文章既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科学探索之门,唤起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这篇科普文章融知识性与科学性于一体,从标题到内容都吸引着学生的好奇心,同时文中的恐龙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因此,他们能跟随老师一起,进入恐龙飞向蓝天这一演化过程的探究中。 “教有多法,但无定法。”在本课教学可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通过展示课件让学生能更好感知课文内容,情寓其中,从而激起学生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并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品味,更好地理解课文。自觉主动地学习,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弄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 2.写下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3.理解课文内容,能简单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4.体会文中句子表达的准确性。 5.完成小练笔。 【过程与方法】 1.采用质疑、自主、合作、探索的方法,弄明白恐龙飞向蓝天的大致过程。 2.通过仿写语段,提高学生仿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精神。 重点 弄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大致演化过程。并试着解决不懂的问题。 难点 体会文中句子表达的准确性。 老师:本课课件。 学生: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 2课时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难点 体会为什么说“辽西的发现”是“点睛之笔”。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关于恐龙的课文。板书:恐龙。 2.大家了解恐龙吗?谁能简单介绍一下?(2~3人) 3.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恐龙(2种)的图片,想看吗?想认识它吗?大声叫出它的名字(霸王龙、马门溪龙)。 看过了图片,恐龙在你的脑海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难怪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最初把它叫做“恐怖的蜥蜴”! 当你看到“飞向蓝天”这四个字时,你又想到什么?(出示两张鸟的图片)是啊,鸟类是我们心中轻灵自由的天之骄子。 这篇课文的题目却是“飞向蓝天的恐龙”。当你第一次看到课题时,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看来大家的疑问是一致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吧。 4.出示课后资料袋。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2.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请学生读一读,相机纠正读音。 3.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1)请一组同学每一个人各读一段。其他同学认真听,一边听一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读后交流,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科学家是怎么发现,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的呢? 4.默读课文,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探寻答案 1.同学们,回到刚才的问题:鸟儿和恐龙之间有什么关系?你找到答案了吗? (鸟类很有可能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课件出示这句话) 2.原来如此呀。这么说,窗外树枝上那只小鸟,竟然是很久很久以前的恐龙的一支演化而来。这个说法,可是要有根据的呀。要不,我才不信呢。你有什么依据吗? 3.请同学们再读第2自然段,看能不能找到有力的证据。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后交流自己的看法。 4.出示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图片。 同学们可真是读书的高手!通过读课文竟然发现这么多的知识。正如刚才这位同学所说的: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课件出示这个句子) “点睛之笔”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辽西的发现”,是这幅画卷的“点睛之笔”呢? (“点睛之笔”指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古生物学家们漫长的研究历程与取得的成果比作“画卷”。而要证明恐龙的一支最终演化成鸟儿,“羽毛”是非常关键的证据。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的发现,为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加速了这项研究的进程。因此,说它是“点睛之笔”。) 5.小结: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可见在很久以前,有些恐龙是长羽毛的,和鸟儿很像。这更有力地证明了鸟类是由恐龙的一支演化来的。 飞向蓝天的恐龙 恐龙的一支鸟 1.精读课文第4自然段,列出提纲,简单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2.读语段,照样子写一段话。 重点 1.讲清楚恐龙飞向蓝天的主要过程。 2.随文解决之前写下的不懂问题。 难点 1.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性。 2.仿写一段话。 一、复习导入 1.读准课文中的生词。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3.自由读文,回忆: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合作学习,了解过程 恐龙的一支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恐龙 类别 时间 特点或变化 第一种恐龙出现 约两亿 四千万 年前 繁衍成庞大家族 数千万 年后 生活习性方面 体态大小方面 食物方面 (其中的)一些猎食性恐龙,, 变化1:身体逐渐变小,越来越像鸟类。 变化2: 变化3:脑颅膨大,行动敏捷。 变化4: 变化5:体表长出美丽的羽毛。 变化6:1.恐龙怎么就飞向蓝天变成鸟儿了呢?课文中哪一部分介绍了这一过程?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这一自然段,看看你有什么新的收获?知道了哪些新知识? 2.自读这一段后,你有什么新收获? 3.同学们,你们真是一群会学习的孩子。仅仅通过自己读课文,你们就知道了这么多的知识。真了不起!但是同学们,仅仅了解到这些,还远远不够。恐龙究竟是怎样飞向蓝天的呢?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好吗? 4.根据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课件出示导学案) 讨论:A.恐龙是怎样演化成鸟类的?B.通过填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5.合作学习后交流:哪一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恐龙是怎样演化成鸟儿的?(各小组派代表汇报) 6.理解重点句:“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了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 “形态各异”是什么意思?都有些什么样的恐龙呢? 7.(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说一说你看到的景象。这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界呀? (大屏幕出示句子: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一句话。 8.梳理过程:恐龙演化成鸟儿,大体经历了几个阶段?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好吗?(师根据学生复述课件逐步出示恐龙演化成鸟儿的大体过程) 三、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其表达的准确性 1.(大屏幕出示句子: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同学们,你们看加点的这些词语“一支”“漫长”“最终”,自己再仔细默读一下这个句子,体会一下这些词语用得有什么好处?(学生思考,发表自己的意见) 2.语句表达准确,是科普类文章语言的一大特点。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吗?找一找,和同桌交流一下。 四、阅读语段,完成练笔 1.出示语段: 数千万年后,它的后代繁衍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庞大家族。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用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只有几千克。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2.指名学生读语段。 3.想想这段话有什么特点? (第一句是整段的总起句,分别用了三个“有些……有些”……句式,写出了这个庞大家族的特点。 4.仿写语段。 5.全班交流。 五、总结深化,让学生诉说心声 1.学完了课文,现在你最想去干什么?(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2.课后请同学们都去收集恐龙的有关资料,准备举行“恐龙知识知多少”主题活动。 飞向蓝天的恐龙 第一种恐龙(约两亿四千万年前)→庞大家族(数千万年后)→猎食性恐龙(其中一些)→最终飞向蓝天(亿万年前) 教学本课时,我重点指导学生弄清楚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首先借助一个表格,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来了解清楚这一过程。再让学生借助表格,讲清楚演化过程,从而突破重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揣摩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是本课的难点。因此我先引导学生一起体会“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这句话中“漫长的”“一支”这类词语的准确性,然后让学生去全篇文章搜索哪些句子也让你感受到语言的准确性。最终学生找得准,体会得也很不错,效果很好。小练笔这一环节,由学生自读语段,感悟语段特点,仿写后全班交流,培养学生互相交流、欣赏的习惯。 作者以大胆的想象,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纳米技术的神奇,展示了纳米技术在生活应用上的美好前景。文中有较多的科技术语,要引导学生读正确,同时指导学生发挥想象,纳米技术还可以运用于生活的哪些地方。 这个学段的学生对一切新鲜事物、新鲜名词都表现出特别的兴趣,而“纳米技术”这一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才兴起的。近几年经过科学家的不断探索,纳米技术这一概念才慢慢广为人知,因此学生对“纳米”并不感到陌生;同时纳米技术可以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妙而多彩,这又给“纳米”增添了浓郁的神秘色彩,使得学生对它有了较高的了解欲望。正是基于以上两点,这篇文章激发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此文难度不大,力求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阅读,把握文章的重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纳米技术可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改变。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的生字。 2.朗读课文,提出疑问和同学交流。 3.抓住关键语句,有目的地筛选信息,了解纳米技术。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合作探究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的具体体现。 2.体会作者深入浅出介绍科学知识的方法。 3.培养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查找的资料理解句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重点 1.抓住关键语句,有目的地筛选信息,了解纳米技术。 2.自主、合作探究纳米技术的“新奇”。 难点 1.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 老师:课件。 学生:课前查找资料,了解纳米技术。 2课时 1.学习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问题和同学交流。 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 提出问题和同学交流。 一、激趣导入 1.课件播放1986年版《西游记》中孙悟空变成一只小虫飞入铁扇公主的肚子片段。 2.学生把观看到的内容讲给大家听,并谈谈自己感受。 3.教师小结:虽然这是神话,但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还有比神话更神奇的。 4.课件展示纳米技术相关的图片。 5.板书课题: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6.学生针对课题提出疑问,师生随机交流。 二、朗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认读。 3.读准文中的科技术语。 纳米 微米 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天梯 纳米吸波材料 病灶 光学显微镜 4.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第1自然段:21世纪必将是纳米的世纪。 第2自然段:介绍纳米技术的含义。 第3自然段:纳米技术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 第4自然段: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健康。 第5自然段:纳米技术的未来前景。 三、再读课文,提出疑问 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自己的疑问。 2.指名学生说疑、答疑。 四、指导写字 1.学生自认田字格的生字。 2.同桌互相说说哪些字难写及其写字要领。 3.教师提示“箱、臭、碳”这三个字的写法。 4.学生抄写生字。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纳米 微米 病灶 碳纳米管 纳米吸波材料 碳纳米管天梯 光学显微镜 1.抓住关键语句,有目的地筛选信息,了解纳米技术。 2.结合课文内容和查找的资料,理解句子。 重点 抓住关键语句,有目的地筛选信息,了解纳米技术。 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和查找的资料,理解句子。 一、复习引入 1.复习生字。 2.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理解什么是纳米技术。 1.究竟什么是纳米技术?请同学们默读第2自然段,画出有关语句。 2.指名回答,区别下面的两句话。 十亿分之一米等于一百万分之一毫米,拿出尺子,看一看一毫米有多长,想一想它的一百万分之一又是一个什么样的长度。 作者列出具体的数字,说明了纳米的具体长度,让我们形象地感受到纳米这一神奇的长度单位。这种说明方法叫做列数字。 3.齐读第2自然段,感受纳米技术的新奇。 (二)了解纳米技术的应用和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好处。 1.现在我们都是纳米技术的研究人员,我们一起去研究纳米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分成两组:第一组研究纳米技术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第二组研究纳米技术让人们更加健康。 2.分小组讨论学习: (1)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课文第3自然段分别举了哪些例子说明? (2)在人类健康问题上,课文第4自然段举了哪些例子来说明? 3.先小组讨论,然后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第一研究小组: (1)冰箱里的纳米涂层,具有杀菌和除臭功能,使蔬菜保鲜期更长。 (2)“碳纳米管”比钢铁结实,而且非常轻。未来有可能坐上“碳纳米管天梯”到太空旅行。 (3)纳米吸波材料用在战机上,能够把探测雷达波吸收掉,让雷达看不见它。 第二研究小组: (4)纳米检测技术,可以实现疾病的早期检测与预防。 (5)纳米机器人可以循着血管直达病灶。 (6)纳米缓释技术能够让药物效用时间延长。 4.小结:是啊,作者举了这么多的例子是为了告诉我们,纳米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来分享每个同学的讨论结果,一起来了解这新奇的纳米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5.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资料。 三、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最想用纳米技术来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呢?说说你的想法,并仿照课文第4自然段的写法,动手写一写吧。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本文虽然是一篇介绍高科技的科普文,但作者没有使用大量的专业术语,没有对深奥抽象的理论进行阐述,因此大大降低了阅读难度,使学生的阅读兴趣极大加强,他们完全被纳米技术的新奇所吸引,对纳米技术产生了无限的神往。课前我让学生收集关于纳米技术的资料,课中指导他们读好科学术语,从而读通顺课文。然后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内容,提出疑问,并和同学交流,培养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习惯。最后,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有目的地筛选信息,理解句子。 课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尝试和追求,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一系列成就。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知晓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从中体会中国航天人所体现的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年级学生对航天知识可能所知有限,但对科学故事、科普文章很感兴趣。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关于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资料,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概况;课中,可以将这些搜集到的资料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补充、丰富和拓展课程内容;课后,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和搜集的资料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编小报、办墙报、搞展览等。 1.课文不但叙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今朝得以实现的过程,而且用大量的事实来说明“梦圆”背后的精神力量,这是研读课文的重点。研读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过程方面,在千年的圆梦过程中,中华民族充分表现了炎黄子孙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二是探索方面,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最新成就。 2.千年梦圆在今朝,既是中国人的一件大喜事,也是值得全体炎黄子孙自豪的事。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 2.培养学生默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 3.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默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2.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历程和千年梦圆的经过。 3.合作探究,体会中国航天人的科学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体会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 重点 1.培养学生默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 2.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难点 学习作者在具体的事例描述中,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收集“神舟五号”“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的有关情景。 学生:课前搜集中国以及世界载人航天飞行的有关资料。 1课时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激情导入:2003年10月15日早晨9时,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的飞天梦想。 2.同学们,此刻,看着这一幕,你们想说些什么? 3.揭示课题,学生质疑。 (1)板书:千年梦圆在今朝。 (2)质疑:“千年梦”指的是什么?怎么圆的?(学生思考) 4.教师小结:现在让我们跨越历史的长河,沿着时间的隧道,一起去追寻千百年的中华民族飞天梦。 二、初读课文,自定目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结合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和课文前的提示,自己来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全班交流,确定本节课共同的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说说为什么千年的飞天梦能在今朝实现。 (2)查资料,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自读自悟,合作交流 1.自读课文,完成学习目标。 2.小组合作,互检互评自学效果,深化提高。 3.全班交流。 (1)各小组派一名代表,轮流读课文,教师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 (2)交流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是怎样实现的,顺势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行文线索。 (3)交流本文在表达方法上(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 四、拓展读写,升华情感 1.“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飞行成功,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并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谈一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飞行成功的历史意义。 3.“千年梦圆在今朝”,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怎能不高兴自豪?怎能不欢欣鼓舞?结合课文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4.时代在发展,科学在进步。“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仅仅几年,“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船又飞上了太空。(播放多媒体课件)同学们,请你们来为本文作者填补这一空白:把“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飞行也写进课文中,加在你认为合适的地方。 5.请2~3名学生读自己写的内容,互相评议。 千年梦圆在今朝 古代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 ↓ 万户利用火箭上天——大胆的尝试 ↓ 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 ↓ 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 ↓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 ↓ “嫦娥四号”月球成功着陆——又一座里程碑 本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为实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尝试和追求,重点记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教学本课,要让学生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千年梦圆的经过,体会我国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靠的是一代代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技工作者以及他们的科学精神,以此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这次口语交际是引导学生了解新闻,从借助报纸、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介看到或听到的新闻中,选一则感兴趣的和同学交流,交流时要说明新闻的来源,把新闻讲清楚。注重培养学生关注新闻的意识,引导他们搜集、处理新闻信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新闻”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个比较新颖的话题,让学生交流新闻是让学生对新闻的概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能把自己搜集到的一些新闻进行归纳,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并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关注一些时事新闻,不能停留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的阶段。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知识的积累,还需要加深情感上的熏陶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学生不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而应是学习上的“主体”。因此在老师示范的基础上,不仅要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所搜集的新闻信息,准确传达信息,清楚、连贯地讲述新闻,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发表看法的能力,还要让学生在交流和表达中体会和感悟新闻,在团队合作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 1.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新闻,并了解什么是新闻。 2.引导学生清楚地说出新闻的来源及内容,准确传达信息,清楚、连贯地讲述新闻内容。 3.在讲述时不要随意更改内容,说出自己对这则新闻的看法。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了解和收集新闻,训练学生搜集材料的能力。 2.通过交流新闻,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关注生活的兴趣。 1.准确传达新闻信息。 2.清楚、连贯地讲述新闻内容。 教师:课件。 学生:通过报纸、网络、电视等渠道,搜集新闻。 1课时 一、字谜导入,认识新闻 1.(看图猜字)门里面一只耳朵,猜猜这是什么字。(闻)同学们能给这个字组词吗?(新闻、闻鸡起舞、闻风而动……) 2.刚刚有同学组了“新闻”这个词,同学们认为什么才叫新闻? 3.那么是不是所有最近发生的事都是新闻呢?除此之外,新闻还有哪些特点?(待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之后,教师出示新闻的特点:及时性、真实性、有价值)。 4.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要求我们从小要养成了解新闻、关注新闻、分享新闻的习惯。同学们课前都按照老师的要求搜集了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了吗?我们今天就来交流交流。 二、新闻热身室——一句话新闻 1.同学们都已经搜集了自己感兴趣的新闻,现在老师有点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同学们都搜集了哪些新闻。我们先来一个小小的新闻热身。请同学们用一句话介绍今天你要说的新闻的标题,并说出你的新闻是从哪里搜集来的。仿照屏幕上面的句式: 屏幕出示:我是从________搜集的,我搜集的新闻题目是________。 2.看来同学们搜集的新闻真是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让我们足不出户也能尽知天下事啊!刚刚我们进行了一个小小的热身,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新闻实训室——组内讲新闻 三、新闻实训室——组内讲新闻。 1.方法指导。 (1)同学们,我们手上都搜集了各种各样的新闻,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将新闻发布出去,让别人更好的理解吸收呢?先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 (2)视频里讲的新闻内容你听清楚了吗?这个发言人讲得怎么样?好在哪里?(板书: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连贯讲述、准确表达) (3)我看到我们有的同学搜集的新闻很长,如果你想一字不落地讲给同学听,恐怕还没有讲完就下课了。所以我们要熟悉自己的新闻,挑重要的内容来讲。请看大屏幕。(屏幕出示新闻范例) 这是一篇典型的新闻范例,分为标题、导语、正文三部分。一般看新闻的标题和导语就能了解到新闻的主要内容,所以为了节约时间,在组内交流时,同学们只讲标题和导语就行了,讲完后还可以说说自己的看法。如果有一些同学讲得很好,我们再请他来给我们具体地讲一讲。 (4)现在我们请一个同学来示范一下。(我今天要发布的新闻题目是……以上新闻由XXX为您发布。谢谢大家!)好的同学们,就这样轮着讲,讲完以后互相评一评,选一个讲得最好的代表各个组给大家讲。 2.组内试讲。 同学们,给你们6分钟时间,组长组织好,看哪个组最认真。下面我宣布,组内新闻发布会现在开始。(小组交流开始,老师巡视指导) 四、新闻播报台——评评谁最棒 1.刚才老师看到同学们交流得非常热烈,请各组汇报一下你们组选出的代表是谁,准备讲什么新闻。 2.老师期待你们的新闻大餐已经很久啦!现在我们就请各组推荐的新闻发言人,上台给我们说一说新闻,时间控制在三分钟以内。我们的“新闻播报台”就以黑板上这四点来作为评比标准,评出一名“最佳新闻发布人”。下面的同学认真听,有感兴趣的新闻还可以举手谈谈感受。 3.发言人依次上台说自己的新闻,并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老师从中串联。 4.请同学们说一说,以上新闻,你对哪条最感兴趣?为什么?说说你的看法。 5.评选今天的“最佳新闻发言人”。 6.请“最佳新闻发布人”谈谈自己的获奖感言。 五、交际例文 我国预计在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 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透露:“此次中国将通过火星卫星,火星着陆器,火星车联合探测火星,目前火星车已做好。”在本次计划中,中国将完成“绕”“落”“巡”三大任务,这在中国航天史上属于首次。 六、师生总结 1.精彩的新闻发布会结束了,通过今天的小小新闻发布会,你有何收获?既可以谈谈从别人那里学到的,也可以谈谈自己的不足,畅所欲言。 2.总结:同学们,在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每天都有许多新鲜事,每天都有许多新闻,希望大家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多读多看新闻,在新闻中增长见识,在新闻中成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你们都表现得特别棒!来,让我们用掌声为自己新的成长加油! 说新闻 声音响亮 吐字清楚 连贯讲述 准确传达 课前我让学生搜集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并留心新闻发布的方法、语言、形式等。在教学时,我先通过一句话新闻让学生了解交流新闻时要说明新闻的来源;然后通过一个视频,教给学生具体说新闻的方法,让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新闻在小组内交流。同时,我深入到小组内了解情况,并实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指导。最后在班级新闻发布会时,我发现孩子们新闻发布前的台词、流程都慢慢地规范起来。 此次习作要求写一些自己想发明的东西。你想发明什么?它是什么样子?有哪些功能?课文给予了相关的写作指导,借助表格或者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完成习作。 神奇的想象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宝贵的财富。他们的头脑中存在着无数的奇思妙想,这次习作就为他们写下自己的奇思妙想搭建了一个平台,让他们写自己所想,鼓励他们将自己的所想变成现实。 1.变重形式、轻内容为坚持内容为主入手,教师通过举例,拓展学生的思路。 2.变老师指导习作为主为学生自主习作为主。要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学生讲得好的地方,不管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哪怕是一个词,教师也要及时予以表扬鼓励,以此培养学生独立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先说后写,从口头作文到书面作文。 【知识与技能】 1.把自己想发明的东西画出来或者画出思维导图。 2.能用通顺、具体的语言写下这种东西的样子、功能等。 3.学生写完后,互相交流、欣赏习作。 4.修改习作,讲评习作。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画思维导图或者列提纲的方法完成习作,让学生养成习作的好习惯。 2.通过互相交流、欣赏习作,让学生养成与他人分享习作的习惯。 3.通过互评、讲评,让学生养成修改习作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合理想象,富有新意。 写清楚自己想发明的东西的名字、样子、功能。 教师:课件、例文。 学生:课前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画一画自己想发明的东西。 2课时 指导-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下册 语文 第二 单元 备课 教案 教学 设计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