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届高中地理复习区域地理中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pptx
《安徽省届高中地理复习区域地理中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届高中地理复习区域地理中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pptx(3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第1页页第第1页页【考点3】河流和湖泊 (1)外流河水文特性差别及原因第第2页页第第2页页第第3页页第第3页页 (2)内流河水文特性及成因第第4页页第第4页页 (3)长江、黄河特性及其开发利用与治理第第5页页第第5页页第第6页页第第6页页第第7页页第第7页页 (4)长江中下游地域洪水成因第第8页页第第8页页 (5)主要湖泊 我国湖泊众多,分布不均,以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分布最为集中。青藏高原湖区多内流湖、咸水湖,青海湖是我国最大咸水湖;东部平原湖区多外流湖、淡水湖,鄱阳湖是我国最大淡水湖。第第9页页第第9页页【例3】(北京)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第第10页页第第10页页(1)描述图示地域主要地形区别布情况。(2)简述黄河乌海至磴口段河流流向及水文特性。(3)指出河套平原年降水量分布特性,并分析原因。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4)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限制性自然原因,并阐明进行改造方式及也许引起问题。第第11页页第第11页页【解析】第(1)题,从图中找出主要地形区并指出分布方向。第(2)题,依据地形可拟定河流流向,水文特性可从流量、含沙量、结冰期、凌汛等方面选择分析。第(3)题,降水分布特性可从图中分析出答案,原因应从海陆分布角度分析。第(4)题,农业发展条件应从光照、热量、水分、土壤、地形等角度分析,本区主要限制性原因是降水少。第第12页页第第12页页答案:(1)阴山山脉位于北部,呈东西走向;河套平原位于中部,东西延伸;鄂尔多斯高原位于南部,沙漠广布。(2)从南(西南)向北(东北)流动(或从低纬向高纬流动);流量大,含沙量高(或含沙量比中下游低),有结冰期,冬春季有凌汛。(3)年降水量大多在15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自西向东逐步增多;自西向东距海越来越近,受夏季风影响逐步增强。(4)降水;引黄河水浇灌;土壤盐渍化;下游水资源短缺。第第13页页第第13页页【规律技巧总结】河流水文特性及主要影响原因:(1)从气温来看,内流河径流季节改变特点决定于气温改变;气温高下与外流河结冰期长短相关,一月均温0亚热带、热带河流无结冰期,一月均温在0下列河流有结冰期,冬季越长,气温越低,结冰期越长。(2)从降水影响来看,以雨水补给为主河流径流季节改变和年际改变随降雨改变而改变,降雨季节改变大河流,径流季节改变也大。降水量多少影响河流水量大小,亚马孙河流域位于多雨热带雨林区,是其成为世界上流量最大河流主要原因之一。第第14页页第第14页页 图解河流水文特性、水系特性及影响原因:第第15页页第第15页页【变式训练3】下面是“黄河干流沿程年径流量和含沙量改变图”。读图,回答(1)(2)题。第第16页页第第16页页第第17页页第第17页页(1)兰州至河口段水量改变自然原因是()A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域,蒸发量大B农业引水浇灌C沿途植被覆盖好,河水下渗严重D有支流汇入(2)在含沙量改变图中,正确反应黄河含沙量沿程改变折线是()A折线 B折线C折线 D折线第第18页页第第18页页【解析】第(1)题,兰州至河口段水量下降,从自然条件看是由于蒸发量大,无河流注入;从人为原因看是由于农业浇灌用水增长,工业生产耗水多。第(2)题,黄河自河口至旧孟津段是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域,河流含沙量急剧增长。答案:(1)A (2)D第第19页页第第19页页【考点4】自然资源 (1)基本国情总量丰富、人均不足陆地矿产耕地河流森林评价总量居世界位次33466总量丰富,资源大国人均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不足1/3不足1/2只有1/3仅为1/4只有1/5人均不足,资源小国第第20页页第第20页页 (2)我国主要自然资源对比类型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特点总量丰富,分布不均类型多样,百分比不妥分布广泛,相对集中条件优越,类型丰富第第21页页第第21页页分布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西北更少;时间分派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各年之间变率大耕地:平原、盆地和低缓丘陵地域(湿润、半湿润区)草地:北方高原、山地和青藏高原(干旱、半干旱区)林地:东北、西南深山区和东南部山地煤、铁、石油产区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南方居多鱼类:集中于东海(舟山渔场)海盐:集中于渤海(长芦盐场)石油:集中于渤海、东海、南海第第22页页第第22页页问题水土资源配合欠佳,淡水日趋紧张,浪费现象突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严重、森林资源减少、草场资源超载乱采滥挖、破坏环境、浪费严重过度捕捞、海洋污染对策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依法管理“开源”“节流”建设和保护落实矿产管理法,合理使用、综合利用捕捞期与休渔期结合,防治污染第第23页页第第23页页【例4】读图,回答(1)(2)题。第第24页页第第24页页(1)为了加强水土保持,甲、乙、丙、丁四地段中,最应退耕还林(草)是()A甲 B乙C丙 D丁(2)甲、乙、丙、丁四地段中,浇灌条件最好地段是()A甲 B乙C丙 D丁第第25页页第第25页页【解析】第(1)题,甲、乙、丙、丁四地段中,乙处坡度大,最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甲、丁处地势平坦,丙处坡度小,且位于山脚,均不易引起水土流失。第(2)题,丁耕地地形平坦,临近河流,浇灌最以便。答案:(1)B(2)D【规律技巧总结】我国土地资源面临问题与对策第第26页页第第26页页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酸化污染原因地形、土壤、气候、植被等自然原因,不合理垦殖等人为原因气候变暖、干旱、风沙侵蚀等,滥垦滥挖、过度放牧、乱砍滥伐造成植被破坏气候干旱、半干旱地域大水漫灌,地下水位上升,沿海地域过度抽取地下水,海水倒灌酸雨、大量使用化肥大气、水污染,工业、生活固体废弃物堆放,农业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第第27页页第第27页页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碱化酸化污染危害土地生产力下降、农业减产沙漠面积扩大、耕地减少、风沙危害、沙尘暴等耕地退化、农业减产土壤酸度增大、板结间接污染水源、食品,危害人们健康对策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植树种草、退耕还林、退耕还牧完善排灌系统,利用水利和生物等配套技术施有机肥、加熟石灰预防为主,治理污染源第第28页页第第28页页【变式训练4】(杭州月考)读我国各地域水资源、人口总数、耕地资源比较表,回答(1)(2)题。水资源人口总数耕地资源东北5.56%8.76%16.97%46.44%19.55%14.44%33.72%38.04%25.40%6.14%26.01%31.19%8.14%7.03%11.99%第第29页页第第29页页(1)、序号所相应地域依次排列分别是()A东南、西南、华北、西北 B西南、东南、华北、西北C东南、西南、西北、华北 D西南、东南、西北、华北(2)、序号所相应地域,人均耕地资源至少是()A BC D第第30页页第第30页页【解析】第(1)题,西北地域人口总数至少,故为西北地域,华北耕地比重最大,故为华北地域,东南地域人口总数比西南大,故为西南地域,为东南地域,因此B选项正确。第(2)题,人均耕地耕地资源/人口总数,由计算可知地人均耕地至少。答案:(1)B (2)B第第31页页第第31页页 (福建福建)入海河流三角洲土地利用类型受河流淡水和海洋咸水共同影响。某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该三角入海河流三角洲土地利用类型受河流淡水和海洋咸水共同影响。某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该三角洲地域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如表洲地域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如表1所表示。完毕所表示。完毕78题。题。表1旱地林草地盐荒地滩涂其它累计占总面积百分比(%)1712321821100第第32页页第第32页页7.该三角洲地域最有也许位于图4中()A甲 B乙 C丙 D丁第第33页页第第33页页8.在三角洲向海洋推动过程中,土地利用类型改变普通趋势是()A滩涂盐荒地旱地 B盐荒地滩涂旱地C旱地盐荒地滩涂 D林草地旱地滩涂【题眼】河流三角洲;土地利用类型【解题思绪】第7题,甲、乙、丙、丁分别是尼罗河三角洲、恒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显然水资源丰富恒河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属于湿润地域,不也许有17%旱地,更不也许有32%盐荒地(盐荒地主要分布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域)。黄河含沙量与输送泥沙能力远不小于尼罗河,因此黄河三角洲第第34页页第第34页页更具备“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这一特性(即C项更符合题意)。况且由于阿斯旺水坝修建,尼罗河带来泥沙减少,尼罗河三角洲海岸被海水侵蚀后退,三角洲面积甚至在减小。第8题,海岸在没有形成较大面积三角洲之前,是一个沿海滩涂地带,形成较大面积三角洲之后,就有也许被人类利用,成为耕地(湿润地域水田为主、其它地域以旱地为主),即:三角洲向海洋推动过程,本来靠近海洋地方形成滩涂,三角洲面积不断扩大,离海越来越远,由滩涂变为盐荒地,进而变为旱地。【参考答案】7.C8.A第第35页页第第35页页-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高中地理 复习 区域 地理 中国 自然环境 自然资源 公开 一等奖 优质课 大赛 获奖 课件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安徽省届高中地理复习区域地理中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公开课一等奖优质课大赛微课获奖课件.pptx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5154831.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5154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