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山东省济宁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
《题目山东省济宁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题目山东省济宁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1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济宁市二0二0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1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Mg-24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其中,1~4小题各1分,5~10小题各2分,本大题共16分)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金具有黄色金属光泽 制作饰品 B.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作除味剂 C. 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作干燥剂 D. 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 作制冷剂 【答案】C 【解析】 【详解】A、金具有黄色金属光泽,制作饰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的结构疏松多孔,可以吸附有异味、有颜色的物质,具有吸附性,做吸附剂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名,氧化钙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是因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因此,作干燥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D、干冰升华是指固态二氧化碳变为气态二氧化碳,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吸收大量热,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2.对下列物质构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铜是由铜原子构成的金属单质 B. 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气体单质 C.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D. 氯化钠是由氯化钠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说法正确; B、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说法正确; C、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化合物,说法正确; D、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说法错误。 故选:D。 3.对CO2、C2H2、H2CO3、Ca(HCO3)2、Na2CO3五种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 C2H2、H2CO3都是有机物 B. CO2、H2CO3都属于氧化物 C. Ca(HCO3)2、Na2CO3都属于盐 D. H2CO3、Na2CO3溶液都显酸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C2H2是有机物,H2CO3是无机物,错误,不符合题意。 B、CO2属于氧化物,H2CO3是酸,不是氧化物,错误,不符合题意。 C、Ca(HCO3)2、Na2CO3都属于盐,正确,符合题意。 D、H2CO3是碳酸,其溶液显酸性,Na2CO3溶液显碱性,错误,不符合题意。 因此本题选择C。 4.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镁条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发生氧化 B. 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C. 稀盐酸去除铁钉锈渍有气泡产生 D. 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置发生变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A、镁条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发生氧化生成的物质应当是氧化镁MgO,反应方程式:,故A选项错误; B、缺少反应条件,该反应条件应该是高温,反应方程式:,故B选项错误; C、气泡的产生原因是稀盐酸与铁发生反应,生成物是氯化亚铁与氢气,而不是氯化铁,反应方程式:,故C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置发生变质原因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反应方程式:,故D选项正确。 故本题选D。 5.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过程 A 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在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倒入1/3的水,拧紧瓶盖,振荡,塑料瓶迅速变瘪 B 浓盐酸的挥发性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细口瓶,瓶口有白雾产生 C 鉴定某溶液是氯化铁溶液 向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D 硫酸铵是一种铵态氮肥 硫酸铵样品与熟石灰混合后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倒入1/3的水,拧紧瓶盖,振荡,塑料瓶迅速变瘪,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设计合理; B、浓盐酸易挥发,HCl极易溶于水,易结合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白雾,设计合理; C、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应是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的不一定是氯化铁,也可能是硫酸铁、硝酸铁等,设计不合理; D、硫酸铵是一种铵态氮肥,硫酸铵样品与熟石灰混合后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因为硫酸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磷酸钙、水和氨气,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设计合理。 故选:C。 6.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不能实现下列物质间转化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碳在氧气不充分的情况下燃烧会生成CO,故A选项能实现; B、过氧化氢可以分解生成氧气,故B选项能实现; C、氯化钡与氢氧化钡都是能溶于水的化合物,氯化钡通过一步化学反应无法成为氢氧化钡,故C选项不能实现; D、氯化钠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故D选项能实现。 故本题选C。 7.10℃时,将3g甲、乙两种可溶性固体分别放入盛有10mL水的试管中。两种物质的溶解情况(见图I),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见图Ⅱ)。下面对甲、乙两物质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 1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 温度升高至25℃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 C. 甲物质对应的溶解度曲线为a D. 可用降温结晶法分离甲、乙两种物质的混合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A、10mL水合10g水,10℃时,根据曲线b,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大于30g,10g水溶解该物质的最大质量大于3g,此时该物质的溶液不是饱和溶液,说法错误; B、温度升高至25℃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均为40g,10g水最多可以溶解甲、乙均为4g>3g,此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说法正确; C、根据图1,10℃时,甲物质未全部溶解,可知此时甲溶解度小于乙,观察曲线a、b,甲物质对应的溶解度曲线为a,说法正确; D、甲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乙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可用降温结晶法分离甲、乙两种物质的混合物,说法正确; 故选:A。 【点睛】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为鉴别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硫酸钠四种物质的溶液,设计如下实验: 下面对试剂①、试剂②和试剂③的选择,合理的是 A. ①酚酞②稀盐酸③氯化钡 B. ①酚酞②稀盐酸③稀盐酸 C. ①石蕊②氯化钡③稀盐酸 D. ①石蕊②氯化钡③碳酸钠 【答案】A 【解析】 【分析】 (1)通常情况下酚酞遇酸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也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 (2)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生成。 (3)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 【详解】A、试剂①酚酞,遇碱变成红色,遇中性溶液也不变色,因此可以区分碱性溶液氢氧化钠、碳酸钠和中性溶液氯化钠和硫酸钠;试剂②稀盐酸,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生成可以区分碳酸钠和氢氧化钠;试剂③氯化钡,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可以区分氯化钠和硫酸钠,符合题意。 B、试剂①酚酞,遇碱变成红色,遇中性溶液也不变色,因此可以区分碱性溶液氢氧化钠、碳酸钠和中性溶液氯化钠和硫酸钠;试剂②稀盐酸,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有气泡生成可以区分碳酸钠和氢氧化钠;试剂③稀盐酸,不能区分氯化钠和硫酸钠,不符合题意。 C、试剂①为石蕊,不能区分碱性溶液和中性溶液,不符合题意。 D、试剂①为石蕊,不能区分碱性溶液和中性溶液,不符合题意。 9.在两只烧杯中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镁、锌两种金属,然后向两只烧杯中分别倒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消耗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综合以上信息得到以下结论,合理的是 A. 从图象可以看出,金属镁比金属锌的活动性强 B. 若两种金属都有剩余,二者得到的氢气质量相同 C. 若硫酸有剩余,二者得到氢气的质量相同 D. 若两种金属完全溶解,二者消耗硫酸的质量相同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图像体现的是产生氢气质量与消耗硫酸质量之间的关系,没有体现时间关系,无法比较镁、锌反应的速率,无法得出镁和锌的活动性强弱,说法错误; B、若两种金属都有剩余,则消耗的硫酸质量相等,根据氢元素质量守恒,产生的氢气均来自硫酸中的氢元素,故二者得到的氢气质量相同,说法正确; C、若硫酸有剩余,根据,可知,相同质量的镁、锌产生氢气的质量为:镁>锌,说法错误; D、若两种金属完全溶解,根据,可知,相同质量的镁、锌与硫酸反应,消耗硫酸的质量为:镁>锌,说法错误。 故选:B。 10.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过滤。下面对反应结果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 若反应后溶液为蓝色,滤渣中一定不含有Zn B. 若反应后溶液为蓝色,滤渣中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 C. 若反应后溶液为无色,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 D. 若反应后溶液无色,滤渣中一定不含有Zn 【答案】D 【解析】 【详解】向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生成硝酸锌和银,硝酸银反应完全后,锌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 A、若反应后溶液为蓝色,说明硝酸铜有剩余,锌与硝酸铜反应不能共存,滤渣中一定不含有Zn,说法正确; B、若反应后溶液为蓝色,滤渣中一定含有Ag,若硝酸铜部分参加反应,则滤渣含有铜,若硝酸铜未参加反应,则滤渣没有铜,说法正确; C、若反应后溶液为无色,说明硝酸铜已全部反应,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说法正确; D、若反应后溶液为无色,说明硝酸铜已全部反应,锌可能有剩余,滤渣中可能含有Zn,说法错误。 故选: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4分) 二、填空与简答(共17分) 11.按要求用符号回答下面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单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硝酸钾溶液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l (2). N2 (3). CH4 (4). 【解析】 【详解】(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Al。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单质是氮气N2。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4)硝酸钾溶液中含有钾离子与硝酸根离子,阴离子即为硝酸根离子。 【点睛】地壳中排名前四的元素分别是:氧、硅、铝、铁,因此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12.2019年碳家族再添新成员,某研究小组合成出第一个由18个碳原子构成的环状纯碳分子,其结构如图所示。回答: (1)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其最外层电子数是 (2)尝试写出环状纯碳分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4 (2). (3). 【解析】 【详解】(1)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可见其最外层电子数是4。若碳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4价,符合要求的化合物可以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或碳酸等)。 (2)环状纯碳分子由18个碳原子构成,化学式为。 13.家庭或企业加工馒头、面包和饼干等食品时,常在面粉中加入膨松剂(如碳酸氢钠),蒸制或烘焙食品中产生大量气体,使面团疏松、多孔,制作的食品松软或酥脆,易于消化吸收。阅读上面信息后,回答: (1)信息中提供的膨松剂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碳酸氢钠是一种______________性的化合物(填“可溶”或“不溶”); (3)碳酸氢钠能使蒸制或烘焙的食品疏松多孔,原理是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答案】 (1). NaHCO3 (2). 可溶 (3). 【解析】 【详解】(1)信息中提供的膨松剂是小苏打,即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3。 (2)由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可知,碳酸氢钠是一种可溶性的化合物。 (3)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大量二氧化碳,使蒸制或烘焙的食品疏松多孔,化学方程式为:。 14.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大量的金属镁是从海水或卤水中提取的,其主要步骤见下图: (1)了使MgSO4转化为Mg(OH)2,试剂①可以选用_________________ 。 (2)加入试剂①后,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 (3)试剂②可以选用_________________ 。 (4)通电后,MgCl2分解生成Mg和Cl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溶液 (2). 过滤 (3). 稀盐酸 (4). 【解析】 【详解】(1)与反应生成了 和,方程式为:,能除去硫酸镁且不引入新的杂质,因此试剂①可以选用溶液; (2)因沉淀不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过滤; (3)与HCl反应生成了MgCl2和H2O,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稀盐酸(HCl); (4)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会产生Mg和Cl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5.某未知溶液,可能含有Na+、Cu2+、Ba2+、SO42-、Cl-中几种,为确定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实验如下:①取未知溶液2~3mL于试管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②取①中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③另取未知溶液2~3mL于试管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分析实验过程,回答: (1)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Cu2+、SO42- (2). Ba2+ (3). Na+、Cl- 【解析】 【详解】硫酸根离子能与钡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步骤①中向未知溶液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所以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一定不含Ba2+;氯离子能与银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步骤②中取①中上层清液,滴加AgN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则①中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氯离子,但步骤①加入BaCl2溶液后引入了Cl-,所以未知溶液中可能含有Cl-;铜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步骤③中向未知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后,有蓝色沉淀生成,则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Cu2+;由上述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无法得出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Na+,则未知溶液中可能含有Na+。 (1)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Cu2+、SO42-。 (2)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Ba2+。 (3)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Na+、Cl-。 三、实验与探究(共11分) 16.某实验探究小组为验证氢气的还原性,在教师指导下: 【查询资料】Ⅰ.反应原理: Ⅱ.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状固体,遇水变蓝色 【实验过程】 分析实验过程,回答: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D处硬质玻璃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④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⑤氢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为确保实验安全。实验中,需要持续通入一段时间氢气,再点燃D处酒精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分液漏斗 (2). 酒精灯 (3). (4). 黑色粉末变红 (5). 干燥氢气 (6). 检验生成物水 (7).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解析】 【详解】①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仪器b的名称是酒精灯。 ②A装置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装置D处,氢气与黑色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红色的铜和水,故硬质玻璃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黑色粉末变红。 ④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氢气,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装置E的作用是检验生成物水。 ⑤氢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为确保实验安全,实验中,需要持续通入一段时间氢气,再点燃D处酒精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间的反应以及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 17.小雨同学为验证镁、铁、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 ①实验中,小雨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镁>锌>铁; ②小明还补充了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由此得出铁、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铁_____________铜(填“>”“=”“<”)。 【答案】 (1). 盛有镁片的试管中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盛有铁片的试管中反应较缓慢且有少量气泡产生;盛有锌片的试管中反应较剧烈且有较多气泡产生 (2). 铁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3). (4). > 【解析】 【详解】①镁与稀硫酸反应时,试管中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铁与稀硫酸反应时,试管中反应较缓慢且有少量气泡产生;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反应较剧烈且有较多气泡产生。由三种金属与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镁>锌>铁。 ②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硫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所以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可观察到铁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铁能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说明铁、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铁>铜。 四、分析与计算(共6分) 18.人们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组织会供氧不足,导致产生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过度堆积,引起肌肉酸痛。回答: (1)乳酸分子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 (2)乳酸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答案】(1)1:2:1;(2)6:1:8 【解析】 【详解】(1)1个乳酸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的,乳酸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3:6:3=1:2:1。 (2)乳酸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3):(1×6):(16×3)=6:1:8。 19.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分别利用2g铜粉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见右图。课外兴趣小组为研究实验中铜粉的氧化情况,又进行以下实验: ①兴趣小组将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硬质玻璃管中的残留固体全部取出,称量后,置于烧杯中; ②在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使之充分反应,将剩余固体过滤、洗涤、干燥、称量;相关数据见下表: 甲组 乙组 丙组 反应前固体质量 2.016g 2.016g 2.024g 反应后固体质量 1.936g 1.936g 1.904g (1)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甲、乙两组实验数据相同,残留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__,丙组残留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通过分析数据得出:甲、乙两组实验数据更接近实际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丙组差异较大。你认为丙组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可能存在的操作失误是_________。 【答案】 (1). (2). 0.08g (3). 0.12g (4). 实验过程中,有空气进入装置,使得与铜反应的氧气偏多。 【解析】 【详解】(1)稀硫酸可以与残留固体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填写:; 铜在空气中受热,容易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稀硫酸能发生反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因此,由表可知,反应前固体包括铜和氧化铜,反应后固体只有铜,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残留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为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之差,故填写:0.08g;0.12g; (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过程中要不断推拉注射器的活塞目的是使装置中的氧气充分与铜粉接触,完全反应,如果实验过程中,有空气进入装置,会使与铜粉反应的氧气偏多,生成的氧化铜多,由(2)可知,丙组残留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多于甲、乙两组,故填写:实验过程中,有空气进入装置,使得与铜反应的氧气偏多。 本试卷的题干、答案和解析均由组卷网()专业教师团队编校出品。 登录组卷网可对本试卷进行单题组卷、细目表分析、布置作业、举一反三等操作。 试卷地址:在组卷网浏览本卷 组卷网是学科网旗下的在线题库平台,覆盖小初高全学段全学科、超过900万精品解析试题。 关注组卷网服务号,可使用移动教学助手功能(布置作业、线上考试、加入错题本、错题训练)。 学科网长期征集全国最新统考试卷、名校试卷、原创题,赢取丰厚稿酬,欢迎合作。 钱老师 QQ:537008204 曹老师 QQ:713000635-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解析 山东省 济宁市 2020 年中 化学试题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Fis****91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Fis****91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Fis****91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Fis****91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