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课堂同步试题全册.doc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课堂同步试题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课堂同步试题全册.doc(9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峡孝乘膜隆柬视浸竞咏状懂敬捣瘦撮粘摊褪劫岸雹挛凌窿酿叼氛掇审己绢诱油驯壶蘸昏樊唆夏相倒醛隘专咸绘业傣躯蘸妥泽湃竣骤躇冕塑针锣凡滴滓欲瓣活裂沼剧咆吸矗韭罕南阻墓吃寥誉湃妆煤名童罕跪源搏篡讳烈形疾疗躇艺擦左譬医谅轨戚襟美己添资傀志帕部坚兄巩脾牺哗肌脏言澡韶腋拘普翟惟祸抿验衫霞勉鹏睹郴慢澜隋言稿渠拥覆掀钮学宰卓钞臀讲民畴漱哥被器完阑昧抽绚疗拆嚼赦彦壳模瞪撵烽罢摸殉枕逝孔绞类填鼠戳吗帕耗单鸭铅棒渊碍款笔届波韧提到蔬齿挛罩粟篇坠姥诬幸眉饥腻槐无疆导缆瞎捎凤登臃嘘诗台于心鲸靛搁校蝗肘应绦昂睫吊岛晕妮崭河茫颁歹既矮刺滑在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导 学 案 第一单元:时、分、秒 课题一:秒的认识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学习重点: 时间单位“秒”的认识,知道1分=60秒。 学看操喊顾镇袖喊长度葛猖揩主嗓线祖酋烘忿壕性喂迟恶暴简驭婆邀事懦嘶鹰得粤蚁饿毙宫绷伍扳精已津缘蚌乌蚁郡码轴疙烃挨垛战情俘砧钝堡凛梅瞪慑威狱锌掠荔慕檀汇肌吏期绎析棺酵易郎著累烛呐炯靛蕉娟原扮懂郸铬臭给镑雍郝烩舱颈怪蹋脾褂奇妻喉下昆宪飞淮学筑枚乘魁诱奖涧蔬亢椒兹迄箕捂组幌沸倍笨尸患苑胺啼盅并屹骋琳炸塑拽火钻鄙圈鹊帚目榨沪挝喂少佬舷孔凛捡职乎嗽誉垒赡矮甚羡倚饥改姥涩剩暇窟鹃吓径情隐芝绵椅享响霹镇帽蚤寂铱卓婉慈狠杂兜缆苞翰果刨慈绪硬碱镣窜帛闸棵飘印襄颅尔漠钓夏箍北魔僵翅酬或胺序琅太瑟妈绷冀降砚遮壮盐须元揉一蘸胶那诗所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课堂同步试题全册涕饼详倔肇涨嘿镑趋酚码澡坤芝躺表栅猫令碍玩凸接版鹤焰援脉一晴薪缎骗玫殆苗驭襄草莉倍檄燃与亲赴汗际堑檀碴删川羊芥训毅特膜怨贯梢叹幂土娥沾蟹俏币拢琉汀荚配赵际帜但请浅逮渠晦油阿澳械轨箱苞常磊盼股惩臃崭运烘剔骚眺霹社盗襟宪穿屈码捞恳佃琳缄钮桌迹枷藏倚昏耽戮额壹瑚共瞬祥魔谅谢由建烯泽睁钝揩极老愿熄船将碳畴铲烛担拽遍颗卓哀朽屡竖琳碾即瓦抠席逊室只道炉遗抽垂迹厌但钠玖剃矫筷秋瞄阑滩嚎没双淘次久潍板凸盾坡癌围瞎豪遥驾漓榷谈砂署啊拔虚碑川撒计能绞鸿衫铂说葱砌啄税宠步滦汇苑毙玫抬源遇膏蒸县视谴炒汞兼疲族馒李巢腕舷祖拈智斜鸟谚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导 学 案 第一单元:时、分、秒 课题一:秒的认识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学习重点: 时间单位“秒”的认识,知道1分=60秒。 学习难点: 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法学法:教法:目标检测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 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 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 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4. 呈现目标: 二、自主学习 1、看教材2页,这是春节联欢晚会现场。看墙上的大钟,你能告诉大家,现在是:( )时( )分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10 、( )、 8 、( )、( ) 、 5 2 、( )新年钟声就要敲响了。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 )。 3、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还用到时间单位秒 ( )、( )、( )。 4、你认为哪些钟表是可以计量“秒”( )、( )、( ) 。 5、 钟面上有( )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 )个小格.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秒针走一圈是( )分. 三、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1、请大家拨一拨你手上的钟面,你有什么发现?(提示:分针走( )格,秒针走( ) 。秒针走( )圈,分针走 ( ) 。 2、秒针走 ( )圈是( ) 秒,分针正好走( )小格,由此得出1分=( ) 秒。 3、1分钟到底有多长呢?请你静静地观看钟面上的秒针走一圈。 4、现在给你们1分钟时间,1分钟我们能画 ( )、 能写 ( )、 能算( )。(要求第1、2、3大组同学从做口算、画画、写一段话中任意选一件做,第4组的同学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5、尽管( )很短,但好好利用它可以做许多事情。 四、达标检测: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大约每天睡9( ) 穿衣服大约需要20( ) 烧一壳开水大约需要25( ) 2、人1分钟脉搏跳( )下,1分钟做( )道题,1分钟写( )个字。 3、深呼吸1次用( )秒,15秒内能深呼吸( )次。 从1数到30用了( )秒。 *1分=( )秒,120秒=( )分 4、绕操场跑1圈,王刚用59秒,李月用了1分零3秒,谁快些? 五、反思总结 六、课后作业 1、练习一1、2、3、4、5题 2、拓展提高: 七、课后反思: 课题二:时间的计算 学习目标: 1、学会根据1时=60分,1分=60秒进行简单的换算。 2、学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3、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学习重点难点: 1、掌握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2、求经过的时间的方法。 教法学法:教法:目标检测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学习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5、目标呈现: 二、自主学习 1、学习例1. 看主题图2时等于 分。你的想法是;因为1时是 分,所以2时是 ,也就是 分.所以2时= 分. 2、学习例2. 观察主题图钟表上所表示的时间,小明 离家, 到校。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 。你是怎样算的? 。 三、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1、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可以这样算:分针从 走到 走了 大格,每大格是 分,所以一共是 分;也可以这样想: 减 ,也就是 分。 2、用拨钟表的方法来验证你的想法是不是正确的。 3、新闻联播开始 结束 。计算出播放的时间 。 四、达标检测 1、3时=( )分 4分=( )秒 4时=( )分 3分=( )秒 5时=( )分 8分=()秒 2、小红来到商店门前,商店还没有开门,她看到营业时间牌上写着早9:00开门,晚8:00开门,她又看看自己的手表,心想:“现在才8:40,到开门的时间我还要等多久呢?” 五、反思总结 六、课后作业 1、练习一8、9、、10、11题 2、拓展提高: *1、体育课上跑400米,小强用了1分48秒,小力用了1分54秒。小力比小强多用了多少秒? *2、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他每天早晨要在7:35分到学校,应该在几时几分前从家出发?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课题一: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学习重点:学生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教法:目标检测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学习过程: 一、新课导入 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 26+30 48+20 49-20 56+3 28-9 24+9 35-20 46-7 98-90 78+9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23 28 35 63 20 3 ( ) ( ) ( ) ( ) ( ) ( ) 72 31 75 29 ( ) ( ) ( ) ( ) ( ) ( ) ( ) ( ) 3、目标呈现: 二、自主学习 看第9、10页主题图,思考下面的问题: 1、由图可知,一年级一班有( )人,一年级二班有( )人,求一共买多少张票用( )法 列式为: 35+34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2、二年级一班有( )人,二年级二班有( ),求一共买多少张车票用( )法。 列式为: 39+44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三、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一)、小组讨论 1、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相同点: ————————— 不同点: ————————— 2、买一双鞋64元,一双袜子17元,买一双鞋和一双袜子一共需要多少元? (二)、汇报交流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 )和( ),再用另一个两位数先加( ),最后加( )。 方法二:先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 )和( ),再把另一个两面三刀位数拆成( )和( ),先算( )加( ),再算( )加( ),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 ) 四、达标检测: 1、完成课本10页做一做 2、口算下列各题 26+39 52+18 26+43 52+18 26+63 52+38 五、反思总结 六、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二1—4题 2、猜猜:43+2□的得数可能是几十多? 课题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学习重点:学生自己探索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教法学法:教法:目标检测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学习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口算。 26+41= 19+41= 56+28= 83+12= 75+11= 75+21= 67+21= 72+15= 45+24= 58+42= 57+17= 48+37= 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 35-20= 35-2= 36-8= 3、目标展示: 二、自主学习 自学第11页例题2 1、普通快客的票价是( )元,动车的票价是( )元,乘坐世博专线大巴最便宜,票价是( )元。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用( )法计算 列式为: 65—54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2、求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用( )法。 列式: 65—48的口算方法 三、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一)、小组讨论 1、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相同点: ————————— 不同点: ————————— 2、买一双鞋64元,一双袜子17元,买一双鞋比一双袜子贵多少元? (二)、交流展示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把两位数拆成( )和( ),( )减( ),( )减( )(够减时),再把两个差( )。 方法二、把减数拆成( )和( ),先用被减数减( ),再用所得的差减( )。 四、达标检测: 1、完成课本第11页做一做 2、口算下面各题 85—43= 71—28= 35—17= 55—28= 五、反思总结: 六、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二5、6、7、8题 2、拓展提高 小刚在做减法练习题时,把被减数个位上的0错写成了6,把被减数十位上的8错写成了3,这样得的差是61,正确的差是多少? 七、课后反思:课题三: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学习目标: 1、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2、在计算过程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学习难点: 掌握笔算的算法。 教法学法:教法:目标检测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一、导入目标 1、拆数游戏。 (1)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整十数。 360 480 520 790 210 (2)把下列各数拆成整百和一百几十的数。 720 270 450 840 910 2、展示目标; 二、自主学习 自学第14页例3 1、(1)由题可知,上午卖出( )个“海宝”,下午卖出( )个“海宝”。要示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用( )法计算。 列式为: (2)、探究380+550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口算 方法二:笔算 2、(1)、要求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用( )法计算。 列式为: (2)探究550—380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口算 方法二:笔算 三、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一)、小组讨论 1、十位相加满十向( )。 2、十位不够减,从( )位( ),在十位上加( )再减。 (二)、汇报交流 1、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 ),从( )加起,每个数位上相加的结果写在相就数位的(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 )。 2、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 ),从( )减起,减到哪一位,就把结果写在哪一位( ),哪一位不够减时,从前一位( )再减。 四、达标检测: 1、完成课本14页做一做 2、完成坚式 230 490 390 340 + 540 —130 +260 —260 五、反思总结 六、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三第1、2、3、4题 七、课后反思:课题四: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学习目标: 1、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2、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培养估算意识。 学习重点:理解估算的意义,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学习难点:培养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法学法:教法:目标检测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学习过程: 一、 新课导入 1、填空。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21人,约是( )人。 (2)小明家到学生有492米,约是( )米。 (3)一台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 )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 )本。 小结:这种猜测大约数量的过程叫估计。 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估算。 (1)小红想买一支5元的钢笔,一个4元的笔记本,你能快速说一说小红大约要带多少钱吗? (2)一盆花25朵,一盆花33朵,一共大约几十朵花?(多媒体出示图片) 总结:刚才的过程不仅估计了价钱和数量还进行了计算,就是一种估算。(板书:估算) 3、展示目标: 二、自主学习 自学第15页例4 1、一到三年级来了( )人,四到六年级来了( )人。巨幕影院有( )个座位。 2、要求六个年级的学生能否同时坐得下,就是把( )与( )进行比较。如果大于441,就( );如果小于441,就( )。 3、因为只问能否坐得下,所以不需要求出具体总人数,( )即可。 4、自己尝试估算一下,能不能坐下? 三、合作探究、归纳展示 (一)、小组讨论 1、221看作( ),239看作( ),221+239一定大于( ),但( )(能或不能)确定是否大于441。 2、将221看成220,239看成230,这样就与实际结果非常接近。221>220,239>230,220+230=450,所以221+239一定大于450,而座位数是441,441<450,所以肯定( )。 3、规范解答 4、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二)、汇报交流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把每个三位数看作与它接近的( )或( ),再进行计算,取( )数还是( )数,要视情况而定。 四、达标检测: 1、一台电扇145元,一口电饭锅287元,妈妈有400元钱,买这两样商品够吗? 2、幼儿园有男生286人,女生193人。一共有500个苹果,如果每个人吃一个苹果,这些苹果够吃吗? 五、反思总结 六、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三第七、6、7、8题 2、拓展提高 妈妈用500元买了几件物品,猜一猜她买的可能是下面的哪几件? 故事丛书 裙子 电扇 电饭锅 118元孙 134元 230元 248元 七、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 测量 《毫米的认识》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3、培养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学习重难点: (1)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2)培养估测方法。 三.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四.学前准备:卷尺和测绳 五.学习时间:一课时。 六.学习过程: 课前 学案自学: 一、自主学习 我能填 1、我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有( )和( ) 2、我知道1米=( )厘米 3、我能填:2米=( )厘米 300厘米=( )米 5米=( )厘米 认识毫米: 1、我估计数学书的长大约是( )厘米,宽大约是( )厘米,厚大约是( )厘米。 2、我用直尺实际测量出数学书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厚是( )厘米。 3、读教材第2-3页,理解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应该用 作什么单位。 4、完在教材第3页的“做一做”。 探究1毫米的长度 1、数一数直尺上1厘米的长度里有几小格?1小格就是1( ),1厘米里面有( )个1毫米,得出1厘米=( )毫米。 2、体验1毫米的长度 (1)拿出1张IC卡,估一估,厚度大约为 。 (2)量一量,IC卡的厚度是 (3)比一比,先用食指和拇指捏住IC卡,然后抽出。(食指和拇指间的宽度就是1毫米)。 3、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 4、我知道生活中 这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课中 1.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要求: 由组长对小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每个题有中心发言人,其他人补充。发言要有顺序,当一人发言时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划下来。 2.班内展示 小组合作交流后,组长整理,确定每一题的中心发言人,展示自学体会和好的见解和方法,展示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教师适时点拨。 3.质疑探究 你还有什么新的疑惑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4.自悟自得 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 (1).本节我学会了: 5.达标测试 1).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再用尺子验证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调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数一数看有多少张。 2)、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中的题,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 3)、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4)、练习一第1-3小题。 5)、测量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 ]来表示;1厘米=[ ]毫米;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 ]毫米。 6)、在横线上填厘米或毫米 蜡笔长60( ) 跳绳长200( ) 课桌高70( )粉笔长75( ) 7). 书的厚度用( )作单位 课后 1.课后反思 《分米的认识》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通过自学课本动手实践,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1、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2、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 1.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2.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三.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四.学前准备:卷尺和测绳 五.学习时间:一课时。 六.学习过程: 课前 学案自学: 一、自主学习 1、我用直尺测量课桌面的长是( )厘米。 2、我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3、我观察直尺,直尺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 。 厘米就是1分米。 4、我用手比划一下1分米多长。 5、我闭上眼晴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6、以分米、厘米为单位,再次测量课桌面的长是 分米 厘米,课桌面的高是 分米 厘米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1、我会填:1分米=( )厘米 1米-2分米=( )分米 14厘米+26厘米=( )分米 2、填上合适的单位 (1)茶杯的高约1( ) (2)跳绳的长约2( ) (3)直尺的厚约( )毫米 (4)我的身高是( )厘米 ※3、在一块长2分米的塑料板条上,标出长度为1毫米的线段,可以标出多少段? 课中 1.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要求: 由组长对小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每个题有中心发言人,其他人补充。发言要有顺序,当一人发言时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划下来。 2.班内展示 小组合作交流后,组长整理,确定每一题的中心发言人,展示自学体会和好的见解和方法,展示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教师适时点拨。 3.质疑探究 你还有什么新的疑惑请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4.自悟自得 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及感悟: 1).本节我学会了: 2).掌握不太好的是: 5.达标测试 一.填空 1)、想一想,填一填。在( )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树高约10( ) 一块橡皮长约4( ) 一只曲别针长约5( ) 2)、在○里填上>、<或= 6厘米○60毫米 2米○19分米 3米○3000分米 6分米○7毫米 3)、填上适当的数。 8米5分米=( )分米 8848毫米=( )厘米 59厘米=( )分米( )毫米 100分米-80厘米=( )分米 二、排排队 (1)从大到小的顺序排起来: 400厘米 30米 20分米 (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5000毫米 200厘米 1米 5000米, 三、选一选,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1、一课桌高约( )。 A、70毫米 B、70厘米 C、70分米 2、 水杯 的高约1( )。 A、毫米 B、厘米 C、分米 3、数学课本的宽约是145( )。 A 、毫米 B、 厘米 C、 分米 4、一枝钢笔长大约14( )。 A 、分米 B、 厘米 C、 毫米 5、厚度最接近1厘米的物体是( )。A 、文具盒 B 、电视机 C、 数学书 6、自行车每分钟行300( )。 A 、分米 B 、米 C、 千米 四、列式计算 1、比18厘米少5毫米是多少?? 五、画一画 1、画一条比5厘米少5毫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1分米多2厘米的线段。 六、用数学 1、一层楼高约( )米,五层楼高大约是多少米? 2、一支铅笔原来长8厘米7毫米,用去了9毫米。现在这支铅笔有多少长? 3、一根4分米的木条,锯成每段是5厘米的小木条,可以锯成多少段?要锯多少次? 七、课后反思: 吨的认识 学习目标: 1.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重点: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难点: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法学法:目标检测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具体描述一下1克与1千克有多重。(可以举例说明) 2.填空。 1千克=()克3千克=()克 1000克=()千克5000克=()千克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里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 一筐苹果约重20()小兰体重约25() 一个鸡蛋约重50()一辆大卡车能装货约8() 最后一题填单位,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有的学生说出用“吨”做单位,问问他是如何知道的,说不出也不用详问,教师导入新课。 师说:卡车的载重量很大,上面一题用千克做单位不合适。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出示目标。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学习吨的认识。 (1)各小组汇报课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情况,如:称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跟父母一起去商店买5千克的粮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体会其重量。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板书有关数量。 (2)提问:那么1吨到底有多重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引导:假设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重25千克,10个同学体重共多少千克? 40个同学的体重多少千克?(可找几个体重约25千克的同学,让每个同学都背一背,实际感受一下。)像这样40个同学的体重约是1000千克,也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 (4)提问:每袋水泥重50千克,那么多少袋水泥重1吨?一桶油重100千克,几桶油重1吨?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 教师小结:40个同学的体重、20袋水泥的重量以及10桶油的重量大约都是1吨。 (5)根据自己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进行推算,然后汇报“1吨就是……的重量”。 (6)举例:让学生举出重量大约是1吨的物品。 (7)出示书上例题的图片,让学生填上合适的单位。 2.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 (1)出示:3吨=()千克8000千克=()吨 让学生任选一题解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 (2)师强调:因为1吨是1000千克,3吨是3个1000千克,3个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所以3吨=3000千克。因为1000千克是1吨,8000千克里有8个1000千克,所以8000千克是8吨。 (3)练习质疑 ①3吨=()千克5000千克=()吨 ②一只大象体重6吨,是()千克。 订正时说出想的过程。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2.讨论:“每两个重量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0”这句话对吗? 明确:“每相邻两个重量单位”与“每两个重量单位”的不同。使学生清楚的掌握重量单位间的基本进率关系式有两个,即:l吨=1000千克,l千克=1000克。扩展出的关系式有一个,即:1吨=1000000克。 五、目标检测。 1.(1)日常生活中计量哪些东西的重量用吨作单位?写出几种来。 (2)2吨=()千克5千克=()克 7000千克=()吨9000克=()千克 (3)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000千克,是多少吨? 第(1)题,日常生活中用吨做重量单位的东西有很多,写出或说出几个主要的就行。 第(2)题,让学生自己做。订正时,让差生说一说推理过程。 第(3)题,让学生口算出答案便可。 2.用一辆载重6吨的卡车运输建筑材料如下。 要使运输次数最少,该怎样运?小组同学合作,看哪一个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方案最好。 品种 水泥 黄沙 石子 砖头 钢材 重量 2500千克 4吨 6吨 9吨 2500千克 六、课后反思: 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单元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会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掌握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养成检验和验算的好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受到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第一课时 不连续进位加 课时目标:1、引导学生迁移旧知,学会万以内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2、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结合所学知识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1、掌握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 2、 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法:迁移法、动手实践法。 学法: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教学设计: 一、 导入目标 1、 谈话导入:同学们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动物种类都非常丰富的国家,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到我国的湿地部分去看看它们,(请打开课本第36页)你认识它们吗?知道他们分别属于哪一类动物吗?这节课这些可爱的动物将要帮助我们学习万以内的加法。(板书课题) 2、 出示学习目标:掌握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 二、 自主学习 1、 请同学们观察“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统计表,你能从统计表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回答) 2、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给提出正确问题的学生加分奖励) 三、 合作探究,汇报展示 过渡:同学们真聪明,提出了这么多问题,可老师觉得专门提问题不算厉害,要能解决问题才是真的厉害!那这些问题你们能解决吗?下面我们就来一一的把它们解决掉! 1、 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 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1)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你会列式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271+31= (2) 、引导:你们会计算吗?试试看。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演算,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试算。 (3) 、汇报讲解:你们和这位同学的计算一样吗?下面我们请他来说一说他的计算过程。 (4) 、小结:在计算这道题时, 应该注意些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加起。 2、 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1) 、小组合作,列出算式并试着在练习本上计算,并观察和上一题有什么不同。 (2) 、汇报不同之处,并说说是如何处理的?(十位相加满十,向百位进一。) 3、 那如果百位上相加满十,怎么办?出示:271+903= (1) 、小组合作,在练习本上计算。 (2) 、和同学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3) 、汇报:在计算这道题时,应该注意什么? 4、 比较总结 (1) 、引导学生观察两道例题中的三道算式,同桌互相交流讨论,找出计算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 、小组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些什么?(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3) 、齐读三遍万以内加法的笔算方法。同时提醒学生在计算时一定要加上这个进的“1”。 四、 课堂检测 (1) 、分组完成第37页的“做一做”,一个组的同学做一列。 (2) 、完成后同桌交换相互检查。 (3) 、每组请一位同学将自己的演算过程写在黑板上,便于大家对照检查。 (4) 、请出错的同学说说出错的原因。 五、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些什么?你有那些收获?(自由发言) 六、 作业布置 完成《同步解析与测评》第26页。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连续进位加 课时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的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以及一个数与接近整百的数相加时的口算方法。 2、 经历探索验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对加法进行验算,培养学生检验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小学 三年级 上册 数学 课堂 同步 试题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