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doc
《2017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2017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1~8小题每小题1分,9~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织丝成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水蒸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或颗粒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横、二放、三慢竖”)进行分析判断。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解答】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向试管中装锌粒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锌粒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分析】A、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 B、根据维生素的作用来分析; C、根据均衡膳食的原则来分析; D、根据蛋白质的作用来分析。 【解答】解:A.钙是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缺钙易引发佝偻病或骨质疏松。因此,人体每日必须摄入足够量的钙,选项说法正确; B.维生素可以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应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选项说法错误; C.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不能过量食用,否则会导致不同的病症,选项说法错误; D.蛋白质、脂肪、糖类是给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不能缺少,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4.【分析】A、根据氯化钠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进行分析判断。 C、碳酸氢钠本身受热易分解,同时由于是碳酸氢盐,遇到酸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根据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氯化钠是重要调味品,要适量食用,不能长期大量食用,否则易患高血压等疾病,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该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故选项说法错误。 C、碳酸氢钠本身受热易分解,同时由于是碳酸氢盐,遇到酸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用适量小苏打做糕点,使它更松软,故选项说法正确。 D、霉变的大米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毒素,即使洗净煮熟后也不能食用,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的热点,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有毒物质(甲醛、黄曲霉素等)、盐的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解题时根据物质的性质来分析。 【解答】解:A.氧气具有助燃性,没有可燃性,所以不可作燃料,选项说法错误; B.钨的熔点高,可以作灯丝,不能做保险丝,做保险丝需要熔点低,选项说法错误; C.银是导电性最好的金属,但是银的价格高,且储量小,所以不能用银全面取代铜、铝作导线,选项说法错误; D.CO2不可燃,一般也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通常可用来灭火,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的知识。 6.【分析】A.根据无机物与有机物的判断方法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解答】解:A.甲烷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甲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3:1,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化学式可知,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每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甲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3:1,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分析】A.根据除油污的原理来分析; B.根据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来分析; C.根据防治“白色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D.根据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来分析。 【解答】解:A.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所以可用洗涤剂除油污,选项说法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选项说法错误; C.废弃塑料很难降解,造成白色污染,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少用塑料袋可以缓解白色污染,选项说法正确; D.镁是一种活泼的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此反应过程中会放出热量,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乳化原理、氧气的化学性质、防治白色污染的措施、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难度不大。 8.【分析】A、根据泥沙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空气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判断。 C、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催化剂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泥沙难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氧气占21%、氮气占78%,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其他成分占1%,故选项说法正确。 C、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和熟石灰混合研磨,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尿素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说法正确。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包括加快和减慢)化学反应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铵态氮肥的化学性质、催化剂的特征、空气的组成成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品红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 B、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是因为过氧化氢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水分子、氧分子,故选项解释正确。 C、CO有可燃性,CO2没有可燃性,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D、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分析】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本题还要注意溶液呈无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解答】解:A、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但Cu2+的水溶液显蓝色,故选项错误。 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C、Ag+、Cl﹣能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H+、CO32﹣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是特定离子的颜色。 11.【分析】A、根据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再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结合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进行分析判断。 D、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纸张炭化,浓盐酸不能,故选项说法错误。 B、能和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C、若溶液显酸性,则用蒸馏水润湿后,溶液的酸性变弱,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则测得的pH结果比实际值偏大。若溶液显碱性,则用蒸馏水润湿后,溶液的碱性变弱,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则测得的pH结果比实际值偏小。若溶液显中性,则用蒸馏水润湿后,溶液仍呈中性,测得的pH结果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纯碱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物是盐和酸,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的特征、浓硫酸具有脱水性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分析】A、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B、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C、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 D、硫酸钾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除去硝酸钡带入硫酸钾。 【解答】解:A、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选项方法不正确; B、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加足量稀硫酸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铜,该选项方法正确; C、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不溶于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泥沙,不能得到氯化钠,该选项方法不正确; D、硫酸钾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钾,除去硝酸钡带入硫酸钾,该选项方法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 13.【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铁原子表示为2Fe;故填:2Fe; (2)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其中的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所以氢氧根离子表示为OH﹣;故填:OH﹣; (3)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表示为H2;故填:H2; (4)氨气的化学式为NH3;故填:NH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4.【分析】(1)根据电解水的原理、现象与实验结论来分析; (2)根据净化水的原理来分析; (3)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4)根据节约用水的做法来分析。 【解答】解:(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故填:氢元素与氧元素; (2)静置沉降可以除去水中较大的难溶性杂质、吸附沉降可以除去水中的悬浮杂质、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难溶性杂质、蒸馏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所以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蒸馏;故填:d; (3)由于硬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少,软水遇肥皂水产生的泡沫多,所以,可向该净化后的水样中加入肥皂水来检验其是硬水还是软水;故填:肥皂水; (4)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很多,如随手关闭水龙头、淘米水浇花、洗衣服的水拖地等;故填:淘米水浇花(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节水的做法、电解水的实验结论、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净化水的方法的知识,属于课本中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15.【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来分析; (2)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3)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来分析; (4)根据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来分析。 【解答】解:(1)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故填:14; (2)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C、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故填: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BCE是原子,故填:BCE; (4)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B、C、D、E四种微粒中B与D的质子数相同,所以二者属于同种元素;故填:B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6.【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取蒸馏水的体积为82mL,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烧杯,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图1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 (2)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 (3)计划要称量的质量为10g+5g+3g=18g。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取蒸馏水的体积为82mL(合82g);则该实验小组原计划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8%。 故答案为: (1)烧杯;玻璃棒; (2)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 (3)18%。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简答与推断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7.【分析】(1)根据纤维的分类以及鉴别方法来分析; (2)根据常见的化石燃料、酸雨的成因来分析; (3)根据造成雾霾的原因来分析。 【解答】解:(1)涤纶属于合成纤维,棉纤维属于天然纤维;棉纤维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纤维,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会产生烧纸气味的是棉纤维,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纤维;故填:涤纶;灼烧,闻气味; (2)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常见的化石燃料。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故填:石油;二氧化硫; (3)雾霾的形成原因除了气候因素外,煤、汽油和柴油燃烧时产生的炭粒或烟尘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浮尘也是重要原因;故填:炭粒。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18.【分析】(1)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2)铁与水、氧气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使铁制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以防止生锈。 (3)可从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的角度,进行分析解答。 (4)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铜强,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铁、铜弱,将一定质量的锌和银投入含有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银不能与硝酸铜、硝酸亚铁反应,锌先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硝酸铜反应完,若还有锌粉,锌才能与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 (2)为防止自行车链条生锈,可采用涂油的方法,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 (3)推广使用共享单车,能减少空气污染,节约化石燃料等。 (4)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铜强,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铁、铜弱,将一定质量的锌和银投入含有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银不能与硝酸铜、硝酸亚铁反应,锌先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硝酸铜反应完,若还有锌粉,锌才能与硝酸亚铁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铁,充分反应后过滤,若滤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说明溶质是硝酸锌,锌可能与硝酸铜、硝酸亚铁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是锌有剩余,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银、铜、铁,可能含有锌。 故答案为: (1)Fe2O3+3CO2Fe+3CO2; (2)涂油; (3)减少空气污染(或节约化石燃料等); (4)银、铜、铁。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防止铁生锈的措施、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工业上炼铁的反应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1)物质的溶解度; (2)物质的结晶方法; (3)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4)图2中,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升高。 【解答】解:(1)t2℃时,A的溶解度是50g;故答案为:50; (2)B中混入少量的A物质,提纯B的常用方法是蒸发结晶,因为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故答案为:蒸发结晶; (3)分别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因为降温后B的溶解度大于A,C的质量分数不变,还是最小;故答案为:B>A>C; (4)在t1℃时,将盛有C的饱和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2),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后,试管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小试管底部有固体析出,因为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升高,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因此有C析出;故答案为:小试管底部有固体析出。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0.【分析】B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高温分解生成E和F,与A反应生成三种物质,由碳酸钙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与酸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A由两种元素组成,A是盐酸,则B为碳酸钙,E为二氧化碳,F为氧化钙,C是氯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则D为水,G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则H为氢氧化钠;K是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铜;盐酸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氯化铜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B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高温分解生成E和F,与A反应生成三种物质,由碳酸钙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与酸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A由两种元素组成,A是盐酸,则B为碳酸钙,E为二氧化碳,F为氧化钙,C是氯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则D为水,G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则H为氢氧化钠;K是蓝色沉淀,为氢氧化铜;盐酸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氯化铜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则J为氯化铜。 (1)A、J的化学式分别为HCl、Cu(OH)2。 (2)操作①是将沉淀与滤液分离,得到H溶液的操作①是过滤操作。 (3)G→H,即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4)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分别属于分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图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 (1)HCl;Cu(OH)2; (2)过滤; (3)Ca(OH)2+Na2CO3═CaCO3↓+2NaOH; (4)置换。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21.【分析】(1)根据实验装置、反应的原理与实验现象来分析实验结论; (2)根据实验装置、反应的现象来分析; (3)根据过滤操作过程中仪器的作用来分析; (4)根据反应的原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要求来分析。 【解答】解:(1)足量的红磷燃烧耗尽了装置内的氧气,当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杯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原空气体积的,进入的水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所以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故填: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2)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均与氧气接触,但是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而白磷发生了燃烧,由此现象可知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填: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C图所示实验为蒸发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受热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填:搅拌,防止局部受热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4)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该实验是在烧杯中进行的,生成的气体逸出,导致反应后天平不平衡;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填: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是。 【点评】本题考查了蒸发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等,需要同学们在熟悉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综合分析实验目的。 22.【分析】(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 (3)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能够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产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 【解答】解:(1)标号X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通过分液漏斗可以向容器中添加液体。 故填:分液漏斗。 (2)在装置B中进行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应该是利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故填:2H2O22H2O+O2↑。 ②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应从a端通入。 故填:a。 ③实验中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小涛同学提出可以将装置B换为图中的装置C,通过分液漏斗能够控制液体药品流量,从而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故填:C。 (3)CO2制取方法有多种,若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制取CO2,反应物是固体,需要加热,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 若用D装置收集CO2,验满方法为: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若用G装置来干燥CO2,瓶内通常装入的试剂是浓硫酸。 故填:A;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浓硫酸。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3.【分析】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是显碱性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 能和空气中的成分反应的试剂应该密封保存。 【解答】解:【猜想假设】 猜想一:氢氧化钠没有变质时只有氢氧化钠; 猜想二:氢氧化钠完全变质时只有碳酸钠;猜想三:氢氧化钠部分变质时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故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实验探究】 ①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是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猜想一不成立。 故填:一。 ②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BaCl2溶液,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Cl2+Na2CO3═BaCO3↓+2NaCl。 故填:白色沉淀产生,溶液变红色;BaCl2+Na2CO3═BaCO3↓+2NaCl。 【问题讨论】 其他同学认为此方案不可行,原因是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影响对氢氧化钠的检验。 故填: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影响对氢氧化钠的检验。 【反思交流】 氢氧化钠溶液敞口放置容易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 故填:密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24.【分析】(1)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消耗的碳酸钙的质量; (2)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参加反应的HCl的质量,然后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公式计算该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由图示提供的信息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设生成4.4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消耗HCl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44 x y 4.4g x=10g,y=7.3g (2)该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7.3% 答:该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故答案为: (1)4.4;10; (2)7.3%。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2/1/24 21:47:47;用户:微信用户;邮箱:orFmNt6JxbombNK--PZkfnvM8130@;学号:42171657 第14页(共14页)-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7 辽宁省 鞍山市 中考 化学 试卷 解析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Fis****91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Fis****91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Fis****91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Fis****91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