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吉林省长春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长春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doc(1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2019年长春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共6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阅读(60分) (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 1.(1)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2)__________,__________。星汉灿烂,(曹操《观沧海》) (3)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木兰诗》) (4)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5)李白《行路难》中充满信心展望未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景有冬景、表达惊喜之情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 (8)《过零丁洋》中表现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生死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⑴切问而近思 (2). ⑵日月之行 (3). 若出其中 (4). ⑶关山度若飞 (5). 寒光照铁衣 (6). ⑷会当凌绝顶 (7). 一览众山小 (8). ⑸长风破浪会有时 (9). 直挂云帆济沧海 (10). ⑹忽如一夜春风来 (11). 千树万树梨花开 (12). ⑺但愿人长久 (13). 千里共婵娟 (14). ⑻人生自古谁无死 (15). 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对课内古诗词的默写和理解的掌握。(1)—(4)是上下句默写,要注意:关山度若飞的“度”,会当凌绝顶的“绝”。 (5)《行路难》情感有次起伏变化,前三联抑郁愤懑的,第四联引用姜子牙和伊尹的典故流露出一丝希望,接着四个短句又再次表现出苦闷迷茫,最后一联引用典故表达了对理想实现的自信,故应是最后一联。 (6)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采用比喻,把雪花比成梨花,生动写出塞外冬景的美丽,把春景的生机寓于其中,惊喜之情流露出来。 (7)整首词的心理变化:对天宫的向往—矛盾—留恋人间—怨恨—理解—祝福。最后两句即使表达对天下离人祝福。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在生与义之间,文天祥做出了选择,生命总会消亡,但是忠贞与正义却亘古长存。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①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②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2. 本文作者是_____代文学家____(人名)。 3.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向( ) (3)负箧曳屣 ( ) (4)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 4. 选择文中恰当的画线句,将其序号填写到对应横线上。 作者家贫无书,却能“遍观群书”,离不开他“_______”的勤奋刻苦精神,离不开他“_______”的诚信守时品质。 5. 阅读选文结尾句,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6. 学完本文后,小强同学想结合文章内容写一副对联,请你使用以下短语帮他将对联补充完整。 圣贤之道 德隆望尊 色恭礼至 君子之名 上联:先达_______传_______ 上联:弟子_______成_______ 【答案】2. (1). 明代 (2). 宋濂 3. (1). (1)借,求借 (2). (2)拿 (3). (3)背着 (4). (4)破旧 4. (1). ① (2). ② 5. 作者通过自谦,来表达自己经过刻苦努力终有所成的经历,来勉励那些真正有才干的人,必更会得到人们的厚爱,目的在告诫人们学习要像自己一样不畏惧艰苦,最终都会有所成就。 6. (1). 德隆望尊 (2). 圣贤之道 (3). 色恭礼至 (4). 君子之名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宋濂,明朝开国文臣之首,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经常向有藏书人家借,“假”和“借”都是“借”的意思。 (2)从乡之先达执经叩向:向当地学术界的前辈拿着经书请教,“执”是“拿、握、端”的意思。 (3)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拽着鞋子,“负”一词多义,有“背着、遭受、依靠”等意思。 (4)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待在他们中间,“敝”是一词多义,指“破旧的”,也指“谦辞,用于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①句“弗之怠”等词突出寒冷天气里不停笔的抄写,与题干中“勤奋刻苦”照应。②句“不敢稍逾约”不敢稍稍超过还书的约定日期,突出还书时严格遵守时间,与题干中“诚信守时”相照应。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首先,审题:尾段,写作目的。写作目的某种程度和文章主旨相关,答题语言可以是:通过…写出…。选文前两段写读书中遇到的困难时展现出来的勤奋、刻苦,最后一段则自谦的写出自己的成就。作者写此当然不是为了自我赞美,结合选文最后一句话可知是为了鼓励激励后人: 努力刻苦,最终会收获成就。 【6题详解】 首先,审题,对联的相关规则了解: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内容相关。其次,结合文意,分析四个四字词语:“德隆望尊”和“色恭礼至”词性相对,都是名词+形容词+名词+形容词的形式;“圣贤之道”和“君子之名”形式相同。根据课文内容,“先达”对应“德隆望尊”“圣贤之道”,“弟子”对应“色恭礼至”“君子之名”。 【点睛】译文: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许多书籍。到了成年时,愈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游,曾往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道德高,名望大,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覆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旅馆主人处,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穿有珠穗、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则穿着破旧的衣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念头。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就是这样。现在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关中书院学程①(节选) [清]李颙 每晚初更,灯下阅《资治通鉴纲目》。阅讫②,仍静坐,默检此日意念之邪正、言行之得失,苟一念稍差,一言一行之稍失,即焚香长跽③,痛自责罚。如是,日消月汰④,久自成德。即意念无差,言行无失,亦必每晚思我今日曾行几善,有则便是“日新”,无则便是“虚度”。昔有一士自课,每日必力行数善,或是日无善可行,晚即自恸曰:“今日又空过了一日。”吾人苟亦如此,不患不及古人也! (摘编自《中国历代书院学记》商务印书馆) 【注】①“关中书院学程”是由书院主讲李颙制定的,对书院学者每日学习、修身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的准则。②讫:终止、完毕。③跽:长跪。④日消月汰:每天都改掉自己身上的一些缺点。⑤课:督促。 7. 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默检此日意念之邪正() (2)即意念无差() 8.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人苟亦如此,不患不及古人也! 9. 选文对书院的学者提出了什么要求? 【答案】7. (1)查验 检讨 (2)差错 错误 8. 我只要像这样,就不用担心我的品性不能达到古人那样。 9. 每晚静坐反省此日言行之得失,每晚反思今日行善有几.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1)默检此日意念之邪正:默默地查验这一天思想的好坏。“检”一词多义,有“检讨”和“约束”两意。 (2)即意念无差:就是思想没有差错。“差”是多音字,这里是(chà)的音,差错、错误的意思。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注意;“苟”,只要。“患”,担忧。“及”,赶得上。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大意的理解和内容信息的筛选。首先,审题:对书院学者提出的要求。文章中并没有直接写出对书院学者的要求,而是记叙了自己的行为,通过阅读,作者对自己的行为的介绍就是对其他人的要求。其次,梳理文章内容。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从开头到“久自成德”,写每晚反思自己一天意念之邪正、言行之得失;第二层从“即意念无差”到结尾,写每晚反思曾行几善。这两点即是作者对书院学者的要求。 【点睛】译文:每晚晚上七点到九点,在灯下读《资治通鉴钢目》。阅读完毕,仍然静静地坐着,默默查验这一天思想的正邪、言行的正确与否,只要有一个念头的错误,一句话一个行为稍稍有失误,就焚香笔直长跪,自己严重的责罚自己。像这样,每天都改掉自己身上的一些缺点。长久之后自己形成了好的品德。就思想没有错误,言语行为没有过失,也一定每天晚上思考我今天曾经做了几件好事,有就是“日新”,没有就是“虚度”。过去有一个士自己完成规定的学业,每天一定亲自做数件好事,有时这一天没有好事可做,晚上就自己痛哭说:“今天又白白过了一天。” 我只要像这样,就不用担心我的品性不能达到古人那样。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杨花与柳絮飘飞的日子 张抗抗 ①1977年初夏,我离开生活了八年的北大荒鹤立河农场,去哈尔滨市的黑龙江省艺术学校报到。记得猛烈的春风摇撼着路边高大的白杨树,眼前一片扬花飞舞,简陋的站台上,覆盖了一层薄雪似的杨花,车轮起动时,斑斑驳驳的白色仍然依依惜别地缠绕着,看上去有些伤感。 ②当时知识青年大返城还没有开始。我这个南方知青,去哈尔滨读书,是为了实现自己多年来渴望求学的梦想,期待接受正规教育,读别人的好书,好写自己的书。 ③临近毕业,校方找我谈话说,省里希望能多培养一些青年作者,你这几年已经发表了不少作品,如果把你分配去搞专业创作,你还想回南方吗? ④我似乎是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愿意搞专业创作。我,不回杭州了。 ⑤我知道这句话不是随便可以说的,它意味着一种最终的选择,一种志向的确定,甚至是一种“牺牲”——我将放弃己怀念巳久的温暖舒适的南方生活,为了从事我一直渴求的文学创作,从此留在这举目无亲陌生城市哈尔滨。 ⑥我的返城,就这样连自己都意想不到地,“返回了”,实际是留在了哈尔滨。但后来的许多年里,我仍然没有后悔当年留在东北的抉择。我觉得为自己一生热爱的事业付出代价很公平,因为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比生活本身更重要的东西。 ⑦然而离开农场的集体生活,“返城”在没有家的哈尔滨,过单身生活,就有许许多多的麻烦和困难。首先是住房——省文联刚刚恢复建制,根本没有房子给我这样新来的年轻人住。我从艺术学校毕业分到省作家协会工作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仍然借住在艺校的教师宿舍,与三位女教师挤在一个房间里。我只能在屋角加一张床,放一张吃饭、洗脸、写字多用的桌子,算是我的一方天地。就连艺校教师宿舍我的单人床和那张多功能的桌子,也是与校方多次交涉后借来的。 ⑧我就是这样开始了我所谓的“专业作家”的生活。 ⑨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我就被京剧科、评剧科、器乐科的校友们喊嗓练琴的种种“噪音”吵醒,起床在学校食堂吃过稀饭、咸菜的简单早饭,等几位同屋的老师陆续上了班,我才可在自己的小桌上看书写作。但往往是好景不长,刚有了一点思路,情绪就被打断了,不是某某回来取什么东西,就是某某来找某某。到了下午和晚上,宿舍里吹拉弹唱,终日不得安宁。如此一天下来,什么都写不出来。 ⑩万般苦恼之中,一次去师范学院看望一个老友,她说,你干吗不到我们学院的阅览室去写呢?那儿又安静又宽敞,从上午一直到晚上8点,可以整整写一天呢。反正你也和我们“七七”届的学生一个年龄,我把校徽借给你戴,你就当自己是这个学院的学生。有人问,千万别发慌…… ⑪喜出望外地接受了她这个“雪中送炭”的宝贵的主意,顿时觉得前途很是光明。第二天一早,悄悄别上了那枚借来的校徽,背一只黄布书包,从艺术学校步行十五分钟到师范学院(即现在的哈尔滨师范大学),心虚胆战,低眉敛胸地混入进校的人群,在入校的高峰时间溜进图书馆的阅览室,动作迅速地占上一个座位,心突突狂跳,不敢左右环顾,一头扎在宽大的桌子上,埋头苦“写”起来。那种偷偷摸摸的感觉,就好像自己真的想要当冒牌大学生,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诡计似的。 ⑫到了中午和晚餐时间,把自带的椅子垫留在座位上“占座儿”,溜出来到附近一家极其简陋的小饭馆里,吃一碗淡而无味的打卤面。隔三差五的,买一盘三毛钱的豆腐慰劳自己,算是奢侈的了。吃完了饭,有时阅览室还没开门,只好在图书馆外面的小路上,绕着圈儿走。从秋到冬,眼看着校园里的杨树叶子一层层黄了,又一片片飘落下来,在土路上打转,像是我脑子里日日盘旋的小说。冬天的校园一片银白,那条小路上铺满新雪,倘若无人走过,一脚踏上去,松软的雪地便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像是充满了生气和生命的呐喊,或是如一支轻捷和快乐的歌。我无数次在严寒的雪地上,使劲跺着双脚试图使自己暖和些,许多的“灵感”的电光石火,就是在那种时刻,涌泉似地喷发出来、闪现出来的。 ⑬那段日子持续了差不多整整一个冬天。如此有效安静的写作几乎每天都让我兴奋不已,使我忘掉一切。在以后多年的写作生涯中,我再也没有那样不受干扰地专心写作过——这使我对于图书馆抱有永远的好感和感激之情。 ⑭不过每天晚上图书馆打过最后一遍铃,我终是不得不随着“下课”的同学退出阅览室。然后顶着寒风独自一人走过黑暗的大街,匆匆走回艺术学校宿舍去。同屋教京剧的小徐老师对我挺好,每天晚上9点以后,她把办公室的钥匙留给我,让我到她那儿去写两三个小时。我—直写到半夜,才蹑手蹑脚地悄悄回寝室休息。 ⑮哈尔滨多雪的冬季,雪花飘飞,落地成墙,筑成厚实的雪城冰房。 ⑯那个冬天,稿纸如雪花片片垒叠,白色的稿纸上落满黑色的钢笔字。 ⑰就有了《夏》,有了《白罂粟》,有了《波淡的晨雾》,还有其他的文字。 ⑱春天快到来的时候,我接到中国作家协会的通知,让我去北京参加文学讲习所第五期的学习。1980年4月,我到达北京的时候,大街两侧的国槐刚刚发出翠绿的嫩叶。却不知何处飘来星星点点洁白的柳絮,如烟如云,在空中盘旋飘飞…… ⑲想起了离开农场那一日车站漫天飞舞的杨花,想起哈尔滨一冬晶莹的白雪。“杨花柳絮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从农场到城市,我在一个美丽而艰辛的梦里挣扎拼搏的同时,也享受着杨花和柳絮给我带来春天的愉悦。 (摘编自《张抗抗文学回忆录》广东人民出版社) 10. 给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1)摇撼( )(2)毫不犹豫( )(3)抉择( )(4)蹑手蹑脚( ) 11. 文中哪些事对作者的写作生涯产生了积极影响?请写出其中两件。 12. 请准确、工整地抄写下面的句子。 我觉得为自己一生热爱的事业付出代价很公平,因为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比生活本身更重要的东西。 13. 请简要分析第⑧段在结构方面的作用。 14. 第⑬段中提及的“那段日子”具体指哪段日子?作者对这段日子怀有怎样的情感? 15. 写出你对第⑭段画线句子的理解。 不过每天晚上图书馆打过最后一遍铃,我终是不得不随着“下课”的同学退出阅览室。 16. 文章结尾句意蕴丰富,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自己的体会。 【答案】10. (1). hàn (2). yù (3). júe (4). niè 11. 示例:(1)毕业前答应留在哈尔滨搞专业创作。(2)冒充师范学生,在图书馆阅览室内安静环境专心写作。(3)图书馆外秋冬美景激发我创作灵感。(4)小徐老师把办公室给我用,可以一直写到半夜。 12. 我觉得为自己一生热爱的事业付出代价很公平,因为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比生活本身更重要的东西。 13. 第八段是一句过渡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总结上文,交代“我”成为“专业作家”前的学习经历。引出下文,详写“专业作家”创作的艰辛经历。 14. 那段日子具体指的是:从秋天到冬天,我冒充师范大学生,利用师范学院图书馆阅览室安静的环境进行创作以及优美的校园环境对我创作灵感的激发的那段时间。作者对这段日子怀有感激和怀念之情。 15. 作者用了“不得不”双重否定句来加强语气,表达出作者对图书馆安静的环境的渴望,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对创作的投入和执着。 16. (1)结尾句与文章首段相互照应(首尾呼应),虚是写景,实是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内心在创作之路上的伤感与愉悦的思想变化过程,虚实结合。(2)作者通过借用“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诗句,一方面自愧自己如杨花柳絮一般“无才思”,唯是像漫天飞舞的杨花,四处漂泊。另一方面也写出了作者为梦想奋斗过程中的艰辛与快乐。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的读与写。摇撼:摇动(树木、建筑物等)。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情节概括能力。首先,审题。两点:专业创作、积极性事件。其次,梳理文章情节。 ①②写“我”到哈尔滨读书,为写作做准备;③-⑥写“我”毕业前答应留在哈尔滨搞专业创作;⑦-⑨写我因为环境嘈杂无法安心创作;⑩⑪写朋友借给我学生证,让我冒充师范学院学生,在图书馆阅览室内安静环境专心写作;⑫⑬写图书馆外秋冬美景激发我创作灵感。⑭写小徐老师把办公室给我用,可以一直写到半夜。⑮-⑱写自己取得的一些成绩。概括之后可知,只有⑦-⑨、⑮-⑱这两处不是对我写作产生积极影响的事件,其他都是,任选其中两处即可。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规范书写能力。书写时一要注意准确性,二要注意美观性。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段落的结构作用。文章中某个段落的结构作用有以下几种可能情况:1)过渡,承上启下;2)为下文做铺垫;3)为下文埋伏笔;4)照应上文某段或题目;5)引出下文;6)是插叙。本文第八段只有一句话,其中“就这样”具有指代性,这里指上文①-⑦自己学习经历和如何留在哈尔滨走专业创作道路的介绍;而加引号的“专业作家”四个字,则具有别有意味暗示的作用,具体在下面的⑨进行介绍,突出环境的嘈杂。结合第八段语句,联系上下文,判断出其“过渡,承上启下”的作用后,具体写出其承接上文:我成为“专业作家”前的学习经历,引出下文:“专业作家”艰辛的创作历程。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考查指代类内容的习题,一般先要回到文章相关具体位置,然后在句子或词语前后结合句子内容进行寻找。1)从“一个冬天”和“如此有效安静的写作”这两个关键词和⑫“从秋到冬,眼看着校园里的杨树叶子一层层黄了”“ 许多的“灵感”的电光石火,就是在那种时刻,涌泉似地喷发出来” 相照应,可总结“那段日子”指代的是“从秋天到冬天,我冒充师范大学生,利用师范学院图书馆阅览室安静的环境进行创作以及优美的校园环境对我创作灵感的激发的那段时间。”2)首先,回归文本文段,在文段中找出流露情感的词语,有“兴奋不已”“再也没有那样不受干扰地专心写作过——这使我对于图书馆抱有永远的好感和感激之情”,可以总结出“感激和怀念之情”。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首先,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终是”“不得不”。然后分析这两个词语,“终是”体现一种不愿意接受的心理,“不得不”更是双重否定表现一种勉强,二者共同表现了作者对阅览室这样一个安静的创作环境的渴望,这种渴望的根本原因则是对创作事业的执着追求,语气强烈。 【16题详解】 首先,审题,抓住关键词“意蕴丰富”“感受”,可知,题干是要求从内容上谈出一点看法。 其次,抓住语段中富有深意的词句。1)结尾段里“想起了离开农场那一日车站漫天飞舞的杨花,想起哈尔滨一冬晶莹的白雪。”和第一段的“眼前一片扬花飞舞,简陋的站台上,覆盖了一层薄雪似的杨花”相照应,两段提到的是一个场景, 但首段的场景是实写,而尾段的场景是回忆,是虚写,同一个场景,不同时段的感受并不相同。首段时作者从农场离开去哈尔滨读书,从“依依惜别”等词中可以看出是一种惆怅,尾段中“春天的喜悦”中可以读出一种愉悦。2)尾段引用诗句,从诗意中看,作者以杨花柳絮自比,说自己无才思,只能随风而舞,化作满天飞雪。但正是这份自谦才更突出了下面句子中流露出来的追求梦想的执着和拼搏,收获成功的喜悦。二者相互映衬,表现了作者为理想奋斗的艰辛与快乐。 【点睛】句子理解类习题,首先要抓住句子中的具有深层含义或者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然后,把有深层含义的词语用最普通的语言解读出来,把有表现力的词语的效果解读出来。最后,把握住句子中所流露出的情感和思想。 (四)名著阅读(5分)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甲】操曰:“徐庶之才,比君何如?”昱曰:“十倍于昱,”操曰:“惜乎贤士归于刘备!羽翼成矣!奈何?”昱曰:“徐成虽在彼,丞相要用,召来不难。”操曰:“安得彼来归?”昱曰:“徐庶为人至孝,幼丧其父,止有老母在堂。现今其弟徐康已亡,老母无人侍养,丞相可使人赚其母至许昌,令作书召其子,则徐庶必至矣。”操大喜,使人星夜前去取徐庶母。 【乙】孙乾密谓玄德曰:“元直天下奇才,久在新野,尽知我军中虚实。今若使归曹操,必然重用,我其危矣。主公宜苦留之,切勿放去。操见元直不去,必斩其母。元直知母死,必为母报仇,力攻曹操也。”玄德曰:“不可。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众皆感叹, (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17. 以上两则选文出自名著《____》,作者____(人名) 18. 依据选文[甲]说明曹操想要“召来”徐庶的原因。 19. 由【甲】【乙】两则选文可以看出曹操和刘备在品性上有什么不同? 【答案】17. 三国演义 罗贯中 18. (1)徐庶之才十倍于昱。(2)若归于刘备,羽翼成矣。 19. (1)曹操利用徐庶之孝待其母,召其归之,可见曹操品性奸诈虚伪,但也有爱惜人才一面。(2)刘备通过反对孙乾留元直一事,反映出刘备“仁义”,通过讲究“仁义”来留住人才。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内容分析类的习题,理清文章思路是做题的第一步,也是基础,思路理清楚了,问题自然就解决了。选文[甲]主要是对话描写,从内容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从开头到“奈何”是第一层,写曹操“召来”徐庶的原因:一是其才能高,二是其在刘备阵营,帮助刘备成就羽翼。从“昱曰:“徐成虽在彼”到结尾,写曹操获得“召来”徐庶的办法:以其母为质。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人物形象分析与概括。人物形象概括抓住两点:一是事件,二是人物描写。通过事件中人物的思想与表现,描写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分析人物的处境、性格、品质、情感。【甲】文主要展现了曹操的形象,从“惜乎贤士归于刘备!羽翼成矣!”可以看出他对贤能人才的看重,从他赞同挟持徐庶母亲来“召”徐庶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奸诈虚伪的人。【乙】文主要展现的是刘备的形象。当徐庶被以母为质召去曹营,孙乾提议阻止甚至计划利用曹操杀死徐庶母亲,激化双方矛盾,以便让徐庶更为刘备所用时,刘备断然拒绝,说“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突出了刘备爱才,仁义的品性。 【点睛】译文: 【甲】曹操说:“徐庶的才能,和你相比怎么样呢?”昱说:“是我的十倍,”曹操说:“可惜呀这样贤能的人归顺刘备了!刘备的势力成熟了!怎么办呢?”昱说:“徐庶虽然在刘备阵营里,丞相要任用他,把他召来却不难。”曹操说;“怎么样能让他归顺到我这呢?”昱说:“徐庶做人非常孝顺,小的时候失去了父亲,只有老母亲还在世。现在他的弟弟徐康已经去世了,老母亲没有人侍奉养活,丞相可以派人诓骗他的母亲到许昌,让她写书信召来她的儿子,那么徐庶应到。”曹操非常高兴,派人连夜前往去接徐庶母亲。 【乙】孙乾暗中对刘备说:“徐庶是天下的奇才,长时间的在新野,我们军中的虚实他全都知道。现在如果让他归顺曹操,一定得到曹操的重用,我们一定危险了。主公应该苦留下他,一定不要放他离开。曹操发现徐庶不去,一定杀了他的母亲。徐庶知道他的母亲死了,一定为他的母亲报仇,尽全力进攻曹操。”刘备说:“不可以。让人杀了他的母亲,我却使用他的儿子,这是没有仁义;留下他不让离开,来断绝他们母子之间的方法,这是没有义。我宁可死也不做不仁不义的事情。”众人都感慨叹息。 二、综合实践与作文(60分) (一)综合实践(10分) 20.按照要求完成任务。 我和我的祖国 【可爱的中国】 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誉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爰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 方志敏 (1)请在语段中找出两个给你带来美好憧憬的词或短语。 【庄严的国歌】 1949年9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在座谈会上,马叙伦等主张暂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因歌词有“中华民族到了我危险的时候”等历史性词句,郭沫若、田汉等建议将歌词修改一下,但张奚若、梁思成认为这首歌曲是历史性产物,为保持其完整性,词曲最好不作修改。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副主席赞成这种“安不忘危”的思想,认为新中国要达到真正安定、安全,还需要与内外敌人及各种艰难困苦奋斗。周恩来副主席说:“用原来的歌词才能鼓动情感。修改后,唱起来就不会有那种情感。” (摘编自2017年6月7日《人民日报》) (2)关于《义勇军进行曲》歌词不作修改的原因,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义勇军进行曲》是历史性产物,应保持其完整性。 B.歌词体现了“安不忘危”思想,新中国仍需要这种意识。 C.修改后的歌词唱起来不能像原歌词那样鼓动情感。 D.《义勇军进行曲》只是暂时用作国歌,歌词不用修改。 【中国少年说】 (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广泛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学校拟开展“祖国,我想对你说”主题活动。请写出你想对祖国母亲说的话。(不少于50字) 【答案】(1)示例:活跃跃的创造 日新月异的进步 (2)D (3)示例:祖国,我想对你说:“70年的痛苦与艰辛,70年的拼搏与奋斗,成就了您!您是世界东方刚刚腾飞的巨龙,不再屈服西方列强的蹂躏;您是华夏大地冉冉升起的明灯,永远照亮炎黄子孙的心扉!”祖国,我想对你说:“我因你而自豪!我你而骄傲!”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与感悟。首先,抓住题干中的“美好憧憬”,理解其意义:带给人希望、美好未来的意思。然后,在语段中找出能够让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词语,例如:活跃跃的创造,日新月异的进步 ,欢哥,笑脸,康健,智慧,富裕,友爱,生之欢乐,明媚的花园等。 (2)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义勇军进行曲》歌词不用修改的原因不是因为它只是暂时用作国歌,而是因为它是历史性产物,要保持其完整性,也认为它能鼓动情感,改动后不能,所以D错误,选D。 (3)审题,一是人称:第二人称;二是内容:要和祖国相关;三是字数:50字以上。表达上基本要求是流畅、自然,从内容上看还要富有情感。 示例:祖国,我想对你说:“这是漫长的70年,这70年里流淌着每个华夏儿女的汗水;这是短暂的70年,这70年里闪烁着智慧的火光。祖国母亲,您用70年,让中国旧貌换新颜;您用70年带领您的儿女们走向每个辉煌的明天。我相信,未来的每一个明天,都伴随着祖国母亲您的笑颜。 (二)作文(50分) 21.以下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听,那动人的声音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传统节日活动形式多种多样,这些活动率富善我们的生活,构建着整个民族的共同记忆。 清明节:祭祀祖先、郊野踏青、放风筝、画彩安…… 端午节:吃粽子、插艾叶、缠五彩线、赛龙舟…… 春节:贴春联、吃团圆饭、放秋炮。拜年、发微信红包…… …… 时代在发展,有些传统节日的活动形式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但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传统文化一直被珍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从未间断,文化自信也愈加坚定。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 (1)表达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4)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5)不少于600字。 【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详解】1.本题是命题作文的写作,其审题是第一步。审题要审出这样几项内容:题眼,人称,范围,限制词。审题时首先找出题眼:动听的声音。其次,解读题眼,“动听的声音”是偏正短语,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动听的”和“声音”两部分。“声音”可以分为动物的声音,植物的声音,人的声音,无生命物体门、鞋等发出的声音,自然现象风、雨等发出的声音,历史或文学史著作中发出的声音,如屈原的呐喊,苏轼的高歌,李清照的低吟,自己内心的声音等,“声音”表明上是耳朵所能感知到的,但是却并不绝对,有些声音不能被耳朵听到,但是可以被心灵的耳朵听到,这样的“声音”也许更有“听”的价值。“动听的”对“声音”进行了限制,要求所表现的描写的“声音”必须悦耳,悦心,让内心感到愉快,精神振奋,这一定程度上排除了那些令人厌恶与痛苦的“声音”,对选材有比较明确的限制。再次,关注其他限制性词语:听。它是一个动词,是一种现在进行的状态,在文章中要呈现这种当时当地的“听”的感受。 人称是审题第二项内容。本题的作文题目虽然没有直接点出人称,但是和大部分作文题目一样,都是第一人称:我听到某种动听的声音。 写作思路举例:根据审题思考,可以有以下写作思路。 1)初中生活被忙碌和烦躁塞的满满的,妈妈特意带我出来散心,坐在公园长椅上,看到一棵不甚茁壮的小树,不禁有些怜惜,此时听到风拂过树叶的声音,却是那么悦耳,那么动听,传递着生命的活力,让处在昏暗天空下的我再次听到生命的律动,让我对自己的生活以及生活态度有了新的认识。 2)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了李清照的词集,听到了她幸福时光里“惊起一滩鸥鹭”的欢快,也听到了凄风苦雨里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呐喊,那动听的声音为我打开了一扇美丽的大门,引领了一条风采绝伦的道路。 2.本题考查的是材料作文的写作。 首先,审阅材料,抓住关键词句。一般而言,材料结尾部分议论抒情句子都是关键词句,可以提炼观点。从材料中结尾部分可以提取关键词: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文化自信,形式改变等。结合材料提炼观点:文化自信来自对文化的尊重;文化与精神的传承需要不同时代不同形式的承载;文化是民族的根,是自信的基石等。 其次,明确体裁。材料作文体裁选择自由度比较大,可以是议论文,记叙文,甚至散文。但是从“思考和感悟”这两个词看,题干缩小了体裁范围,写议论性文章比较合适。议论文的写作第一是明确观点,其次是能够组织丰富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进行论证,再次逻辑思路要清晰,最后,雕琢语言,或者朴实、或者内涵丰富、或者生动有趣、或者贴近生活。 写作思路举例: 《根与花的秘语》: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是根,展现出来的文化自信是花。开篇提出论点,解读论点,然后运用举例论证证明,例如吉鸿昌、徐悲鸿等人在留学国外时遭受侮辱,却能以强烈的自尊去迎击,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着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尊重,才能洋溢着如此的自信,才能取得傲人的成就。接着联系生活实际,我们普通学生因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而生出文化自信的事例,最后可总结论点。-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长春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吉林省 长春市 2019 年中 语文试题 解析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Fis****91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Fis****91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Fis****915】。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Fis****915】,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