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标准.doc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标准.doc(4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标准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医学护理系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编码】23000607【适用专业】护理 【课 时】54学时【学 分】4学分【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课程性质: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与诊断及特异防治原则等。以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性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目的。它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主干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目标: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基础医学有关课程和临
2、床医学课程以及由微生物所致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奠定基础。教学要求:(一)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1、掌握微生物、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熟悉医学微生物学的性质、分类、地位、内容和范围。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及人体的分布以及微生物与人类和其它生物间的相互关系。2、熟悉细菌的大小、形态、基本结构与功能。了解细菌的理化性状、营养类型、营养物质、能量代谢。熟悉细菌生长的物理条件。繁殖方式及速度。掌握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菌细胞壁的主要组成、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医学意义。掌握常见细菌形态与结构检查法。了解培养细菌的方法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掌握细菌遗传的物质基础:染色体、质粒、转座子及噬菌体的概念和特性,质粒的种类及其作用。
3、掌握细菌遗传变异的机理。熟悉细菌变异的现象及变异的医学意义。3、掌握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和病原菌、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概念;病原微生物的致病物质及其作用现制、宿主与病原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抗感染免疫机制。熟悉感染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结局。4、熟悉病原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和螺旋体等所致疾病;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原微生物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5、熟悉真菌的形态与结构、培养特性、繁殖方式、抵抗力、致病性、免疫性以及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掌握皮肤癣菌和主要致深部感染真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熟悉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了解真菌毒素的医学意义。6、掌握病毒的
4、概念、病毒的结构、化学组成、复制周期与传播方式、感染类型和致病机理。熟悉病毒的形态、大小、测量方法、分类原则。了解亚病毒的概念、病毒变异规律及变异机理。熟悉引起常见病、多发病的病毒传播方式、致病特点、感染类型及免疫性。7、熟悉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掌握消毒、灭菌、防腐及无菌等的概念。8、 掌握生物安全的基本概念,了解其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二)基本技能1掌握微生物形态学常用检查方法。2掌握微生物学检测标本的采集、保存与送检。3熟悉常见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法。了解病毒培养技术。4了解实验动物的选择、饲养、感染接种、发病情况观察、解剖及鉴定。5熟悉消毒及灭菌的方法。掌握无菌操作技
5、术。6熟悉常用血清学实验技术。掌握其结果判断。【教学时间安排】课程学时分配如下:章节及内容理论学时实验序号及实验教学内容实验学时第1章 绪论1.0实验一 细菌形态学观察2.0第2章 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2.0实验二 病毒2.0第3章 感染2.0实验三 厌氧性细菌、呼吸道感染细菌和动物源性细菌2.0第4章 抗感染免疫1.0第5章 遗传与变异0.5第6章 医学微生态学与医院内感染0.5第7章 消毒与灭菌0.5第8章 病原学诊断与防治1.0第9章 细菌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0.5第10章 化脓性细菌1.0第11章 肠道感染细菌1.0第12章 厌氧性细菌1.0第13章 呼吸道感染细菌1.0第14章 动物源性
6、细菌第15章 放线菌与诺卡菌第16章螺旋体第17章 支原体和脲原体第18章 立克次体第19章 衣原体第20章 呼吸道感染病毒1第21章 肠道感染病毒1.0第22章 肝炎病毒1.5第23章 虫媒病毒和出血热病毒0.5第24章 人类疱疹病毒1.0第25章 反转录病毒1.0第26章 其他病毒0.5第27章 朊粒0.5第28章 皮肤与皮下组织感染真菌0.5第29章 深部感染真菌0.5合计216【教学内容要点】【理论要点】第一章 绪 论目的要求1掌握微生物、病原微生物及医学微生物学的概念,真核细胞型、原核细胞型及非细胞型的生物学形状。2熟悉微生物学的概念及其任务,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及其与人类的关系。3
7、了解微生物学发展简史与现状,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微生物学的进展及其展望。教学内容1 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2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3 医学微生物学进展。自学内容:微生物学发展简史与现状。第二章 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目的要求1掌握细菌的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细菌的代谢产物在医学上的意义。2掌握病毒的结构与化学组成。3熟悉细菌的结构与致病的关系、细菌的大小与形态、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与生长繁殖的规律、细菌在人工培养基上的生长现象。4熟悉病毒的基本形态、熟悉病毒的培养与复制过程。5熟悉真菌的结构、熟悉真菌的繁殖方式。6了解细菌L型的特点、了解细菌的新陈代谢特点。7了解病毒的异常增殖、了解病毒的分类。8了解真菌的
8、形态、培养特点。教学内容1细菌的大小与形态、细菌的基本结构与特殊结构、细菌的新陈代谢、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培养。2病毒的大小与形态、病毒的核酸与蛋白质、病毒的增殖、病毒的异常增殖。3真菌的形态与结构、真菌的繁殖与培养。自学内容:1.细菌形态与结构检查法、细菌的理化性状、细菌的分类。2病毒的培养、病毒增殖的细胞效应、病毒的遗传与变异、病毒的分类。3真菌的变异性与抵抗力。第三章 感 染目的要求1掌握细菌的致病机制。2熟悉细菌性感染的来源和传播途径。3掌握细菌感染的类型4掌握病毒的传播方式和感染途径。5掌握病毒感染的类型及其特点。6掌握病毒的致病机制。7掌握真菌的致病性与感染特点。8了解真菌在机会感染中
9、的重要地位。教学内容1基本概念。2细菌的致病机制。3细菌性感染的类型。4病毒的传播方式和感染途径:(1)方式: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2)途径:粘膜、血液、皮肤、胎盘、产道和哺乳等5病毒感染的类型及其特点。6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1)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2)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7真菌的致病性及其特点。8细菌性感染的来源、传播途径。自学内容:细菌性感染的来源、传播途径。第四章 抗感染免疫目的要求1熟悉抗微生物感染的免疫机制。2掌握抗菌、抗病毒、抗真菌免疫的特点。3掌握干扰素的概念、生物学活性、抗病毒作用机制和抗病毒作用特点教学内容1抗感染免疫力的来源。2抗菌、抗病毒、抗真菌免疫的特点。
10、3.干扰素的概念、生物学活性、抗病毒作用机制和抗病毒作用特点。4抗菌、抗病毒、抗真菌免疫具体过程。自学内容:抗菌、抗病毒、抗真菌免疫具体过程。第五章 遗传与变异目的要求1熟悉DNA的结构与功能。2了解基因与基因的转录。3熟悉遗传、变异、基因型、表型、基因型变异及表型变异等概念。4熟悉常见的细菌变异现象。5掌握细菌遗传的物质基础:染色体、质粒、噬菌体和转座因子6掌握细菌基因型变异(遗传性变异)的机制7熟悉细菌变异的实际意义。教学内容1遗传与变异的原理及遗传、变异、基因型、表型、基因型变异及表型变异等概念。2细菌的变异现象:形态结构、毒力、耐药性、菌落、抗原性等变异现象。3与细菌遗传变异相关的物质
11、:(1)细菌染色体;(2)质粒;(3)噬菌体;(4)转位因子。4细菌变异的机制:(1)细菌的突变;(2)基因的转移与重组。5微生物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意义。自学内容:病毒的遗传与变异。第六章 医学微生态学与医院内感染目的要求1掌握医学微生态学和医院内感染的基本概念。2掌握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微生态平衡与菌群失调的概念。3熟悉正常菌群的分布、生理作用及菌群失调的主要原因。4了解机会性感染、医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教学内容1正常菌群:(1)概念、分布及特点;(2)生理作用。2微生态平衡与失调:(1)微生态平衡;(2)微生态失调的主要原因、菌群失调及二重感染:(3)微生态失调的防治。3机会
12、性感染的特点和易感因素、条件致病菌、内源性感染。4医院内感染: 基本概念、分类、主要微生物及其特点、预防和控制自学内容:人体各部位的微生态系。第七章 消毒与灭菌目的要求1无菌操作和防腐,掌握消毒、灭菌的概念。2熟悉常用物理和化学消毒灭菌法的原理、方法和指标。教学内容1.消毒、灭菌、无菌与无菌操作的概念。2物理消毒灭菌法的种类、原理、应用范围。3化学消毒剂的种类、名称、作用对象、使用浓度及其影响因素;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自学内容:1.化学消毒剂的种类、名称、作用对象、使用浓度及其影响因素。2.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第八章 病原学诊断与防治目的要求1掌握致病菌、病毒、真菌的检查程序。2熟悉细
13、菌感染的血清学诊断。3掌握病毒的分离与方法。4. 熟悉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5. 了解病原性真菌的检查与鉴定。6. 了解特异性预防与治疗。教学内容1病原菌检测标本采集与送检原则。2病原菌检测的方法:(1)形态结构检查;(2)分离培养鉴定;(3)抗原检测;(4)其他检测法。3血清学诊断常用方法。4病毒学诊断标本采集与送检原则。5病毒的分离与鉴定一般程序。6病毒分离培养方法:(1)动物接种;(2)鸡胚培养;(3)细胞培养。7病毒在细胞中增殖的指标:(1)细胞病变效应;(2)红细胞吸附;(3)干扰现象。8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1)中和试验;(2)血凝抑制试验。自学内容: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真菌学诊断
14、和特异性预防与治疗。第九章 细菌的耐药性与控制策略目的要求1了解细菌的耐药性。2掌握细菌药性产生的机制。3了解细菌耐药性的控制策略。教学内容1细菌耐药性分类:(1)固有耐药性概念;(2)获得耐药性概念及产生的原因。2细菌药性产生的机制:(1)产生钝化酶的机制;(2)药物作用的靶位发生改变的机制;(3)胞壁通透性改变的机制;(4)抗生素外排增加的机制。3细菌耐药性的控制策略。自学内容:细菌耐药性的基因控制、抗菌药物的使用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第十章 化脓性细菌目的要求1掌握葡萄球菌属的分布、形态培养,致病性和致病菌株的鉴定。2掌握链球菌属的分布、形态、培养和致病性,抗链“0”试验。3熟悉肺炎链球菌
15、的致病性。4熟悉淋病奈瑟菌的形态,致病性与防治原则。5.熟悉脑膜炎奈瑟菌的形态、培养和抵抗力。了解标本采集和送检的注意事项和所致疾病。6掌握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学性状,抗原结构,致病性及防治原则。教学内容1球菌概述。2葡萄球菌属:(1)分布、形态与培养特性、生化反应、抗原结构、分类、抵抗力。(2) 耐药菌株问题。(3) 溶血毒素、杀白细胞素、凝固酶与致病性的关系。(4)肠毒素与食物中毒。(5)葡萄球菌所致疾病。(6)免疫性及微生物学检查法。(7)致病性葡萄球菌的鉴定。3链球菌属:(1)分布、形态与培养特性。(2)分类(根据溶血性能、抗原结构)、抵抗力。(3)脂磷壁酸、M蛋白、透明质酸酶、链激酶、
16、链道酶、溶血毒素O与 S、致热外毒素与致病力的关系。(4)临床所致疾病,多种急性与慢性感染、链球菌与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关系。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关系。(5)微生物学检查法及防治原则。4肺炎链球菌:形态与培养特性、生化反应,变异性,肺炎球菌的致病物质。5奈瑟菌属:(1)概述;(2)脑膜炎奈瑟菌:形态与培养特性。防治原则,特异性预防;(3)淋病奈瑟菌:形态与培养特性。抵抗力。传染方式,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微生物检查及防治原则。6铜绿假单胞菌:(1)生物学特性,抵抗力,抗原结构(主要掌握OEP的定义及特点)。(2)致病特点及防治措施。第十一章 肠道感染细菌目的要求1.掌握肠道杆菌的共同特性
17、。2了解大肠埃希菌在卫生检验上的意义,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分类和致病性。3掌握伤寒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及肖氏沙门菌和希氏沙门菌的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法,肥达反应及意义。其它沙门菌的致病性。4掌握志贺菌属的致病性。5了解伤寒带菌者及慢性痢疾在疾病传播上的意义。6掌握霍乱弧菌的形态,培养,分型,致病性,免疫性及预防。7了解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性。教学内容1肠道杆菌一般通性、分类。2大肠埃希菌:(1)主要生物学特征;(2)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抗原构造与分型;(3)所致疾病;(4)微生物学检查法;(5)大肠埃希菌在卫生检验上的意义。3沙门菌属:(1)培养与生化特点;(2)致病性,伤寒、副伤寒致病过程;食物中毒
18、;败血症感染;(3)病程与微生物学检查的关系;(4)微生物学检查法;(5)肥达反应及其意义;(6)防治措施。4志贺菌属:(1)致病物质(菌毛、内毒素、外毒素);(2)临床各种急慢性菌痢类型;(3)慢性痢疾在传播上的意义;(4)微生物学检查法。5. 菌的一般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弧菌的种类。6霍乱弧菌:(1)形态与培养特点;(2)分型,致病性;(3)霍乱肠毒素的致病机理;(4)免疫性及防治原则。7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预防原则。第十二章 厌氧性细菌目的要求1、掌握:厌氧性细菌的种类、感染特点;厌氧芽孢杆菌属的生物学特性与鉴别要点,致病物质、所致疾病及其特异性防治;无芽孢厌氧菌的种类、致病条件和感染特
19、点。2、熟悉:厌氧性细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防治原则。3、了解:艰难梭菌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性,无芽孢厌氧菌的种类。教学内容1厌氧菌概述、种类与分布、感染特点及培养。2厌氧芽孢杆菌属的生物学特性与鉴别要点重点。3厌氧芽孢杆菌属: (1)破伤风梭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物质、致病条件、致病机制、所致疾病与症状及其特异性防治,抗毒素和类毒素的使用原则。(2)产气荚膜梭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气性坏疽的发病机理及致病特点,肠毒素与食物中毒,微生物学检测方法,防治原则。(3)肉毒梭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肉毒中毒的致病物质及致病机制。注意肉毒中毒与婴儿肉毒病、其它食物中毒的区别。微生物
20、学检测方法,防治原则。4无芽孢厌氧菌的分类及生物学性状。5无芽孢厌氧菌的致病性、致病条件和感染特点。6无芽孢厌氧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防治原则。自学内容:艰难梭菌。第十三章 呼吸道感染细菌目的要求1掌握:结核分枝杆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与变态反应关系,结核菌素试验原理,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防治原则;白喉棒状杆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2熟悉:麻风分枝杆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微生物学检查;白喉棒状杆菌的免疫性及锡克实验原理和结果判定;白喉杆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防治原则。3了解: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组和致病性;棒状杆菌属的分类和分布;了解其他的呼吸道致病性细菌。教学内容1分枝杆菌属概述与分类。
21、2结核分枝杆菌:(1)生物学特性;(2) 结核杆菌细胞壁主要成分与抗酸染色、超敏反应的关系;(3)结核杆菌形态与染色、培养特性、抵抗力、变异性;(4)致病性机理和特异性防治。3麻风分枝杆菌致病特点与微生物学诊断。4非结核分枝杆菌致病性以及与结核分枝杆菌和区别。5棒状杆菌概述、白喉杆菌与类白喉杆菌的主要区别。6白喉杆菌::(1)生物学特性:形态、结构、染色和培养特性与鉴别诊断的关系;(2)致病性:白喉外毒素致病机理;(3) 检查与诊断:白喉杆菌微生物学检查、锡克试验原理及其意义、特异性预防和治疗。自学内容:嗜肺军团菌, 百日咳鲍特菌, 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第十四章 动物源性细菌目的要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 病原微生物 免疫学 课程标准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