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层结构设计混凝土框架结构计算书.doc
《五层结构设计混凝土框架结构计算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层结构设计混凝土框架结构计算书.doc(5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 绪论 根据设计材料提供的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气象条件以及基本设计资料,确定计算方案。建筑物的设计过程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 1.1 结构设计部分 分别从结构体系、结构总体布置、屋盖的结构方案、基础方案的选择及结构计算等多方面进行了论述。 构件布置:按建筑方案中的平、立、剖面进行设计,确定各构件的截面及布置,绘出结构计算简图并初选梁、柱截面。 荷载统计:在选截面的基础上,按从到下的顺序进行,在荷载的取值按各房间的使用功能及位置查找荷载规范,完成恒载及活载的统计,并求出重力荷载代表值。 横向框架内力分析:分析了横向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用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梁端、柱端弯矩、剪力。 内力组合:对恒载、活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进行组合,找出最不利的内力组合,作为对框架梁、柱进行截面设计,和截面配筋计算的依据。 板的设计:用弹性理论对板进行设计,求出板的配筋。 1.2计算机应用 使用了、表格制作和进行了排版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我严格按照现行结构设计规范和现行施工组织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并取一榀框架进行内力配筋计算,绘制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还参考了有关房建、混凝土结构、抗震等教材。 2 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某学生宿舍楼 2 拟建地点:见总平面图。 3 建设规模:建筑层数为4层。 4 建筑面积:约2600 5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2.1设计原始资料 (一)气象条件 (1)气温 :北方寒冷地区。 (2)主导风向为北风,基本风压W0=0.75KN/m2。 (3)年降雨量:7至8月份为雨季,施工中应采用防范技术措施。 (二)地质条件 (1)场地描述:建筑场地地段情况见总平面图图所示,场地地势平坦。 (2)地质条件:根据勘察报告,建筑场地土类别为Ⅱ类,其它略。 (三)材料供应 (1)三材品种齐全,可生产C50以下混凝土。 (2)墙体材料:承重墙可供应页岩砖,填充墙用190规格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加气混凝土砌块或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 (四)施工条件 (1)合同工期:9个月 (2)水、电、路已通至现场 (五)基本资料 本建筑为某学生宿舍楼,共4层,室内地面标高:,室外标高:,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建筑混凝土强度 等级为,梁、板、柱受力钢筋采用级,箍筋采用级。 (六)建筑做法 1)屋面做法 防水层:两道3厚SBS防水层 找平层:15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找坡层:水泥珍珠岩2%找坡,最薄处30; 结构层: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保温层:100厚的棉板保温层 2)标准层楼面 面层:10厚地砖,素水泥砂浆填缝; 结合层:4厚水泥胶结合层; 找平层: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素水泥砂浆一道; 结构层: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3)卫生间楼地面做法 面层:10厚防滑陶瓷地面砖,稀水泥浆填缝; 结合层: 1:2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最薄处20厚,从门口向地漏找坡1%;素水泥砂浆一道; 防水层:高分子聚合物水泥复合防水涂料1厚,四周沿墙刷起250高; 结构层: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找平层: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素水泥一道 工具体情况实测后予以适当调整,用料必须满足各种强度要求。 3 结构设计 3.1 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横向承重)体系 下面以计算第榀为例计算: 3.1.1 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 结构平面布置如图(3.1)所示 图3.1 结构平面布置图 各梁柱截面尺寸确定如下: 边跨(、跨)梁:取,。 中跨(跨)梁:取,。 边柱连系梁(轴、轴):取=×。 中柱(轴、轴)连系梁:取=×。 柱截面均为=×。现浇楼板厚。 各梁柱构件的线刚度经计算见图3.2 其中在求梁截面惯性矩时考虑到现浇楼板的作用,取=2(为不考虑楼板翼缘作用的梁截面惯矩)。 、跨梁:= 跨梁: 上部各层柱: 底层柱: 3.2 荷载统计 3.2.1 恒荷载计算 ① 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厚1:2水泥砂浆找平 水泥珍珠岩2%找坡 100厚钢筋混凝土楼板 屋面恒荷载 因此作用在顶层框架梁上的线荷载为: =2.204 (注:下标4代表第四层及顶层框架梁) ② 楼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 10mm厚地砖 120mm厚钢筋混凝土面板 15mm厚纸筋石灰抹灰 楼面恒荷载 边跨梁及其粉刷 中跨框架梁及梁侧粉刷 2.204 因此作用在中间层框架梁上的线荷载为: g=g=2.204+8.5=10.704 g= g=g= g= ③ 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边柱连系梁自重 粉刷 0.9 m高女儿墙自重 粉刷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顶层边节点集中荷载 中柱连系梁自重 粉刷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 顶层中节点集中荷载 ④ 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边柱连系梁自重 6.6 粉刷 0.63 钢窗自重 窗下墙体自重 粉刷 窗边墙体自重 窗上墙体自重 框架柱自重 粉刷 0.80.023.317=0.84 连系梁传来楼面自重 中间层边节点集中荷载 中柱连系梁自重 6.6 粉刷 0.63 内纵墙自重 扣除门洞重加上门重 框架柱自重 13.2 连系梁传来楼面自重 =10.40 3.31.84.12=12.24 过梁自重 中间层边界点集中荷载 ⑤ 恒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 恒荷载作用下结构计算简图如下图3.3 3.2.2楼面活荷载计算 楼面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如图3.4所示 图中各荷载值计算如下: 顶层: 3.33.30.5=1.36 标准层: 3.3内力计算 3.3.1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恒荷载(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采用分层法。 标准层: 由图3取出中间任一层进行分析,结构计算简图如图(a)所示,图中除底层柱外其余柱的线刚度取框架柱实际线刚度的0.9倍。 图3.5-(a)中梁上分布荷载由矩形和梯形两部分组成,根据固端弯矩相等的原则,先将梯形分布荷载及三角形分布荷载,化为等效均布荷载如图3.5(b)所示,等效均布荷载的计算公式如图所示。 图3.5 分层法计算简图 图3.6荷载等效图 把梯形荷载化作等效均布荷载 =20.96 图示结构内力可用弯矩分配法计算并可利用结构对称性取二分之一结构计算,各杆的固端弯矩为: =20.96=50.93 7.7=3.70 7.7=1.85 0.316 0.316 0.278 0.234 0.324 0.324 0.118 A上 A下 AB BA B上 B下 BC CB -50.9 50.93 -3.7 -1.85 16.10 16.10 18.73 0.5 9.365 -6.62 0.5 -13.24 -18.34 -18.34 -6.67 -1 6.67 2.09 2.09 1.840 0.5 0.92 -0.11 0.5 -0.215 -0.30 -0.30 -0.10 -1 0.10 0.03 0.03 0.02 18.22 18.22 -36.44 47.76 -18.64 -18.6 -0.77 4.92 图3.7 标准层弯矩分配法计算过程 图3.8标准层恒荷载弯矩图 顶层: 由图中取出顶层进行分析,结构计算简图如图(a)所示,图中除底层柱外其余柱的线刚度取框架柱实际线刚度的0.9倍。 把梯形荷载化作等效均布荷载 =13.32 =8.172 图示结构内力可用弯矩分配法计算并可利用结构对称性取二分之一结构计算,各杆的固端弯矩为: =13.32=32.36 8.172=3.92 8.172=1.96 弯矩分配法计算过程如图3.9所示,计算所得结构弯矩图见图3.10 0.581 0.419 0.347 0.48 0.173 A下 AB BA B下 BC CB -32.36 32.36 -3.92 -1.96 18.8 13.56 1/2 6.78 -6.79 1/2 -13.58 -18.78 -6.78 -1 6.78 3.94 2.845 1/2 1.42 -0.25 1/2 -0.49 -0.68 -0.25 -1 0.25 0.15 0.10 1/2 0.05 -0.015 -0.027 -0.009 -1 0.009 22.89 -22.90 26.52 -19.484 -10.96 5.08 图3.9 顶层弯矩分配法计算过程 图3.10 顶层恒荷载弯矩图 底层: 把梯形荷载化作等效均布荷载 =20.96 图示结构内力可用弯矩分配法计算并可利用结构对称性取二分之一结构计算,各杆的固端弯矩为: =20.96=50.93 7.7=3.70 7.7=1.85 弯矩分配法计算过程如图3.11所示,计算所得结构弯矩图见图 0351 0.377 0.272 0.240 0.308 0.308 0.120 A上 A下 AB BA B上 B下 BC CB -50.93 50.93 -3.7 -1.85 17.88 19.20 13.58 1/2 6.925 -6.5 1/2 -13.00 -16.68 -16.68 -7.80 -1 7.80 2.28 2.28 1.77 1/2 0.885 -0.106 1/2 -0.212 -0.272 -0.272 -0.129 -1 0.13 0.036 0.04 0.03 20.196 21.69 -41.886 45.528 -16.95 -16.95 -11.629 6.08 图3.11 底层弯矩分配法计算过程 图3.12 底层恒荷载弯矩图 将各层分层法求得的弯矩图叠加,可得整个框架结构在恒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很显然,叠加后框架内各节点弯矩不一定能达到平衡,这是由于分层法计算的误差所造成的。为提高精度,将节点弯矩再分配一次进行修正,修正后竖向荷载作用下整个结构弯矩图如图3.13所示。并进而求得框架各梁柱的剪力和轴力图3.14 在求得梁端支座弯矩后,欲求梁跨中弯矩,则需根据求得的支座弯矩和各跨的实际荷载分布按平衡条件计算而不能按等效分布荷载计算。框架梁在实际分布荷载作用下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如图3.15所示。 图3.13 框架在恒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KN·m) 图3.14 框架在恒荷载作用下的梁剪力、轴力图(KN) 图3.15 结构弯矩调幅: 考虑结构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影响,在内力组合之前,对竖向作用下的荷载的内力进行调幅,将杆端弯乘以0.9,支座剪力相应改变。考虑梁端弯矩调幅,并将梁端节点弯矩换算至梁端柱边弯矩以便内力组合使用,如下图: 图3.16 框架恒荷载条幅并算至柱边截面弯矩图 3.3.2 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法。由抗震规范,对于一般民用建筑不考虑活荷载的不利布置,梁跨中弯矩乘以增大系数1.2。同样采用弯矩分配法计算,考虑弯矩调幅,并将梁端节点弯矩换算成梁端柱边弯矩值。计算过程同恒荷载内力计算。 活荷载(竖向荷载)作用下内力采用分层法。 标准层: 由图3.18取出中间任一层进行分析,结构计算简图如图(a)所示,图中除底层柱外其余柱的线刚度取框架柱实际线刚度的0.9倍。 图3.17(a)中梁上分布荷载梯形组成,根据固端弯矩相等的原则,先将梯形分布荷载及三角形分布荷载,化为等效均布荷载如图3.17(b)所示,等效均布荷载的计算公式如图3.17所示。 图3.17 荷载的等效 图3.18 分层法计算简图 把梯形荷载化作等效均布荷载 = 6.6=5.60 6=3.75 图3.19示结构内力可用弯矩分配法计算并可利用结构对称性取二分之一结构计算,各杆的固端弯矩为: =5.60=13.608 3.75=1.8 3.75=0.9 两边跨满布: 0.361 0.361 0.278 0.234 0.324 0.324 0.118 A上 A下 AB BA B上 B下 BC CB -13.608 13.608 4.91 4.91 3.78 1/2 1.89 -1.813 1/2 -3.627 -5.02 -5.02 -1.83 -1 1.83 0.66 0.66 0.50 1/2 0.25 -0.05 -0.085 -0.085 -0.03 -1 0.03 5.58 5.58 -11.16 12.06 -5.1 -5.1 -1.86 1.86 图3.19 弯矩分配法计算过程 图3.20两边跨满布的梁柱弯矩图(KN·m) (括号内为梁端弯矩经调幅并折算至柱边截面的弯矩) 中跨满布: 0.361 0.361 0.278 0.234 0.324 0.324 0.234 A上 A下 AB BA B上 B下 BC CB -1.8 -0.9 0.225 1/2 0.45 0.58 0.58 0.19 -1 -0.19 -0.081 -0.081 -0.062 -0.081 -0.081 0.167 0.426 0.59 0.59 -1.60 -0.28 图3.21 弯矩分配法计算过程 图3.22 中跨满布梁柱弯矩图 (括号内为梁端弯矩经调幅并折算至柱边截面的弯矩) 左边跨加中跨: 0.361 0.361 0.278 0.173 0.241 0.241 0.346 0.346 0.241 0.241 0.173 0.278 0.361 0.293 A下 A上 AB BA B下 B上 BC CB C下 C上 CD DC D上 D下 -13.61 13.68 -1.8 1.8 4.91 4.91 3.78 1.89 -1.18 -2.37 -3.3 -3.3 -4.7 -2.35 0.43 0.43 0.33 0.16 -0.06 -0.05 -0.05 -0.03 -0.015 0.005 -0.03 -0.04 -0.04 -0.05 5.34 5.34 -10.68 13.25 -3.34 -3.34 -6.55 -0.61 -0.05 -0.05 -0.23 -0.01 0.005 图3.23 弯矩分配法计算过程 图3.24 顶层: 由图中取出顶层进行分析,结构计算简图如图(a)所示,图中除底层柱外其余柱的线刚度取框架柱实际线刚度的0.9倍。 把梯形荷载化作等效均布荷载 =1.40 0.75 图示结构内力可用弯矩分配法计算并可利用结构对称性取二分之一结构计算,各杆的固端弯矩为: =1.4=3.4 0.75=0.36 0.75=0.18 弯矩分配法计算过程如下图所示,计算所得结构弯矩图见图(a)。 两边跨满布: 0.581 0.419 0.347 0.48 0.173 A下 AB BA B下 BC CB -3.4 3.4 1.98 1.425 1/2 0.712 -0.715 1/2 -1.43 -1.97 -0.712 -1 0.712 0.415 0.300 1/2 0.15 -0.025 -0.05 -0.07 -0.03 -1 0.03 2.40 -2.41 2.78 -2.04 -742 0.742 图3.25 弯矩分配法计算过程 图3.26 两边跨满布梁柱弯矩图 (括号内为梁端弯矩经调幅并折算至柱边截面的弯矩) 中跨满布: 0.581 0.419 0.347 0.48 0.173 A下 AB BA B下 BC CB -0.36 -0.18 0.062 1/2 0.125 0.173 0.06 -0.06 -0.036 -0.026 -0.013 -0.036 0.036 0.112 0.173 -0.3 -0.24 图3.27 中跨满布弯矩分配法计 图3.28中跨满布梁柱弯矩图(KN·m) (括号内为梁端弯矩经调幅并折算至柱边截面的弯矩) 左边跨加中跨: 0.581 0.419 0.295 0.41 0.295 0.395 0.41 0.295 0.419 0.581 A下 AB BA B下 BC CB C下 CD DC D下 -3.4 3.4 -0.36 0.36 1.98 1.42 0.71 -0.103 -0.209 -0.29 -0.21 -0.10 0.06 0.043 0.022 0.019 0.039 0.041 0.02 0.01 -0.005 -0.005 2.04 -2.04 3.923 -0.29 -0.551 0.299 0.041 0.02 0.005 -0.005 图3.29左边加中跨弯矩分配法计算过程 图3.30 边跨加中跨满布作用下弯矩图(KN·m) (括号内为梁端弯矩经调幅并折算至柱边截面的弯矩) 底层: 把梯形荷载化作等效均布荷载 = 6.6=5.60 6=3.75 图示结构内力可用弯矩分配法计算并可利用结构对称性取二分之一结构计算,各杆的固端弯矩为: =5.60=13.608 3.75=1.8 3.75=0.9 弯矩分配法计算过程如下图所示,计算所得结构弯矩图见图 两边跨满布: 底层弯矩分配 0.273 0.298 0.421 0.289 0.188 0.210 0.313 A下 A上 AB BA B下 B上 BC CB -13.68 13.68 3.97 4.07 5.64 2.82 -2.55 -0.840 -0.53 -0.59 -0.88 0.88 0.70 0.76 1.07 0.54 -0.08 -0.16 -0.10 -0.11 -0.17 0.17 0.02 0.02 0.03 4.69 4.85 -9.57 16.04 -0.63 -0.7 -1.05 1.05 图3.31 两边跨满布弯矩分配法计算过程 图3.32 两边跨满布梁柱弯矩图 (括号内为梁端弯矩经调幅并折算至柱边截面的弯矩) 中跨满布: 底层弯矩分配 0.273 0.298 0.421 0.289 0.188 0.210 0.313 A下 A上 AB BA B 下 B上 BC CB -1.8 -0.9 0.26 0.52 0.34 0.77 0.56 -0.56 -0.07 -0.08 -0.11 -0.06 0.01 0.02 0.01 0.01 0.02 -0.02 -0.003 -0.003 -0.004 -0.073 -0.083 0.246 0.48 0.35 0.78 -1.22 -1.48 图3.33 中跨满布弯矩分配法计算过程 图3.34 中跨满布梁柱弯矩图(KN·m) (括号内为梁端弯矩经调幅并折算至柱边截面的弯矩) 左边跨加中跨: 0.273 0.298 0.421 0.289 0.188 0.210 0.313 0.313 0.210 0.188 0.289 0.421 0.298 0.273 A下 A上 AB BA B下 B上 BC CB C下 C上 CD DC D上 D下 -13.608 13.608 -1.8 1.8 3.71 4.06 5.73 2.87 -0.42 -0.83 -0.54 -0.60 -0.89 -0.45 0.115 0.125 0.18 0.09 -0.07 -0.14 -0.09 -0.08 -0.14 -0.07 -0.03 -0.017 -0.02 -0.029 0.03 0.02 0.02 3.825 4.185 -8.118 15.708 -0.557 -0.62 -2.79 1.21 -0.09 -0.08 -0.14 -0.04 0.02 0.02 图3.35 左边加中跨弯矩分配法计算过程 图3.36 左边加中跨满布梁柱弯矩图(KN·m) (括号内为梁端弯矩经调幅并折算至柱边截面的弯矩) 3.4 地震作用计算 3.4.1 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总重力荷载代表值为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为: =371.36kN + 516.48kN + 516.48kN + 531.54kN =1935.86kN 3.4.2抗侧刚度D值计算 抗侧刚度D值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见下表 抗侧刚度D值计算表 楼层 构件名称 4层 A1A2 (A2A3) (A3A4) 2×3.95×1042×6.46×104=0.594 0.096 6833.72 3层 B1B2 (B2B3) (B3B4) 2×2×8.8×1042×6.46×104=2.724 0.393 27975.53 2层 C1C2 (C2C3) (C3C4) 2×2×8.8×1042×6.46×104=2.724 0.393 27975.53 D1D2 (D2D3) (D3D4) 2×3.95×1042×6.46×104=0.594 0.096 6833.72 =2×27975.53kN∕m +2×6833.72kN∕m=69618.5kN∕m 楼层 构件名称 1层 A0A1 3.95×1044.68×104=0.844 0.140 6066.67 B0B1 2×8.8×1044.68×104=3.760 0.483 20930 C0C1 2×8.8×1044.68×104=3.760 0.483 20930 D0D1 3.95×1044.68×104=0.844 0.140 6066.67 =2×20930kN∕m +2×6066.67kN∕m=53993.34kN∕m 表3.4.1 抗侧刚度D值计算表 ⑶结构自振周期计算(顶点位移法) 按顶点位移法,将结构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作为水平作用,施加到各层质点上,计算结构顶点位移。计算过程见下表3.4.2 层号 4 371.36 371.36 69618.5 0.0005 0.0689 3 516.48 833.84 69618.5 0.0119 0.0654 2 516.48 1350.32 69618.5 0.0194 0.0536 1 531.48 1881.8 53993.34 0.0348 0.0335 . 表3.4.2 考虑到填充墙对结构刚度的贡献,取周期折减系数=0.7,计算公式为:=1.8×=1.8×0.7× =0.33 s 水平地震作用系数:7度抗震设防,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二类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0.08,=0.35 s 由于=0.33 s =0.35 s 且 =1.0 则:=0.08 由于=0.33 s <1.4=0.49 s,故无需考虑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 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基底剪力标准值为: =0.08×0.85×1935.86=131.64kN 按底部剪力法,各层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第一层: =531×3.6×131.641/(531×3.6+516.48×6.9+516.48×10.2+515.01×13.5) =14.22kN 第二层: =516.48×6.9×131.64/(531×3.6+516.48×6.9+516.48×10.2+515.01×13.5) =26.51kN 第三层: =516.48×10.2×131.64/(531×3.6+516.48×6.9+516.48×10.2+515.01×13.5)=39.20kN 第四层: =371.36×13.5×131.64/(531×3.6+516.48×6.9+516.48×10.2+515.01×13.5) =37.30kN 各层水平地震作用力计算结果如图所示。 图3.37水平地震作用 ⑷楼层最小地震剪力验算 根据《抗震规范》5.2.5条,结构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应符合式>λ的要求。 由《抗震规范》5.2.5可知,λ=0.016。 =14.22kN >0.016×371.36kN =5.94kN =14.22kN + 26.51kN =40.70kN >0.016×833.84kN =13.34kN =40.70kN + 39.20kN =79.9kN >0.016×1350.32kN =21.60kN =79.9kN + 37.30kN =117.2kN >0.016×1881.8kN =30.10kN 经验算,满足要求。 ⑸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弹性侧位移验算 根据《抗震规范》5.2.1条要求,钢筋混凝土框架梁弹性层间位移1550。验算过程及结果见表3.4.3。 楼层 相对值 限值 4 37.30 14.22 69618.5 0.0004 1/8250 1/550 3 39.20 40.70 69618.5 0.0013 1/2538 2 26.51 79.9 69618.5 0.0018 1/1835 1 14.22 117.2 53993.34 0.0023 1/1565 3.4.3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框架梁层间侧位移计算表 经验算,结构层间最大侧位-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结构设计 混凝土 框架结构 计算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