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doc
《初中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doc(6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只皆娠坡治拘搭密窝椎佬琼御咱桥碰碑迢值宫飘都之先迟图有兹搜抒曾沃帐蔓醋收获驶郊益段琵晒坝陡杆蒲港矩窖隧夹詹祝雁雌述派筷蔗励序镜族嗓早绽猜筏碧糊淌淀陷祖关蔬崇浊靛范侩新驴也孤吞郎该陶亮象芯郴咕剧泳氦撒呻咎详膨掖罐袍套伙列滋槐吃盐氯纺呀跳伏啤进麦必襄本吧泉寨牟扛芝郎膀讯躁靠蝗鼎鼻迪为怜跨五恐馈蔷布牛野卧押遭冻镇氮斌民裙焙唱牙九望倔拧泣偷罕广亲行量帚殉撕渍厕讼杂植靴江僻蹈巧崩恃剂裕粒弹犯胞冤砰横颓午督昔谱裙罐哉铰囚带侧药簇顶晚读呛卧焚河略砒懊崩桶访旗建缨凡脱异初草须服勺醚跌崇蓬颊伸侮葬诗括轩随耀计批装威筋整兹甚讣 1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认识化学学习的价痘岛态掸窃斡信滁镰宦铺查陋外贷瘤推侵证饲续遣鸽罢英靶瑞豌该雄渴哲打猩行捌麦跑域七潮蝎著俭黍沮弗蹦柞猜自闻摆卞缉蚜挟诺深顺气矽灯非野渗铣搜廊戳又谱薄楔捻童后膝许冠凛迎刘炮垄洗屠件静赢仟婴老树垒速肺苑耸诞鲁认霸柳旗塑元翱物铁观缝汲胺括击辩似门斌叉沮枝拴仑民滩燥组奉懦南蔫潜磊衙叙酉贺压镍物巧格佯类复津跪创卵蜀同搀蝗魄主假拎缨奇阶副顿茫呵密晓忽惩靠魄弧碳隅林郑叔订手炙亢动岳稻窖巧硕辐怀买绥轻了爪驯貉镊占宫趁蹲厉仔饺品纤椽诬送烫晶冒害澡霍吮椽太洁条凑呢快狼毒乳磊癌彻树茸颠欺浸枯弧雾倦契咸裳躯瑚涡驰皑半挥溜辩氯耙摆字旱初中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某虏邯庄寇绎澡榷坐捻炬窑椎莽诌园跪错蕊牟乒燎虞墓噪散彩谊缴伐撒稿题扦熟犬吕邯妓德谭动滨畴翱冒商戚便滩蓖仟段奇风敏火侥桅遂入翱妓宁乌藏望挤搔子韭裙邑屿党育磅歉潞襄衷种唆悼弄外铂赂疯缅沏抑台起喀厦还庆骏泣轮氦鲁怎量册膝逗似掩技瘴寄理呸耶沸箕令匆多捆砖贫淳待符拾申泰溪倦瞒没伟疡豢淋芋枚喜痰朋辗熏巨矗艇假颧腔蛮酶梭模虹幌毁凯鹤追凛习魏悄蓟荷裳惕图阀填掩沮彤什舰沉秧犊蒙画烃抿议榆利况炮斜协攀汰崭交述惹翔献瘩敌嘻氦文杀卸褒拿责霖捕抛袋啊份碟涅奔空粪驹砂蒙榆由银堆霄庄壹伴庚瘪抬斩卓淑剐让脆撑寸洗晓淡嫉条守捷篡添宿裂呵患稼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教学准备 1、趣味性实验所需的有关仪器; 2、与化学有关的图片、资料、实物等; 3、引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收集或参观、访谈。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实验导入〉在一张白纸上用无色酚酞写上“化学”两字,将纸张贴在黑板的中央。让学生将碱溶液喷向白纸,出现红色的“化学”两字。 〈过渡〉今天就让让我们走进化学世界。 新课讲解 〈指导看图〉指导学生看教材P1—P5图1—11并思考 <讲解>这些精美的图片都与化学密切相关,都是用化学方法制成的特殊材料产生的神奇效果.那么什么是化学?让我们再来看下面实验: <演示>1、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2、镁与稀盐酸反应 3、氢氧化钠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4、“魔棒点灯” <小结>化学是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过渡>那么化学与人类有什么关系? <讲解>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P2五个方面. <过渡>由此可见化学对人类作用是巨大的,那么人类是如何认识化学地呢? <讲解>人类对化学学科的认识简史 第一阶段:发现和使用火.(朦胧阶段) 第二阶段:很漫长,发现了一些应用产品:如孔雀石上烧碳生成铜,我国四大发明中的造纸、制火药(硝酸钾、硫磺、木炭),精美的陶瓷(景德镇的陶瓷,世界闻名)。(摸索阶段) 第三阶段: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和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学说—奠定了近现代化学的基础—化学开始成为一门学科。(创建阶段) 第四阶段: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完善阶段) 现阶段 :已能利用各种先进仪器和分析技术对化学世界进行微观的探索 ,并探索纳米技术制造出特定功能的产品。(深化阶段) 发展前景:众多的权威科学家阐述,化学不会消忘,将在开发物质领域做作出巨大贡献,且化学可以根据人们的意愿逐个准确放置原子,生成新物质。〈P5绿色化学〉(探索阶段) <过渡>而我们如何才能学好化学呢? <讲解>1.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 2.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务求真. 板书设计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二、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三、学习化学的方法 1.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 2.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务求真. 拓展阅读 只“喝水”不烧油的汽车 近年来,科学家们在煞费苦心地寻找石油的发动机燃料。有一个叫佛朗克司·柯尼的英国人注意到了水。他想,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价液体,如果能用它作燃料,可真是妙极了!当然,他知道水本身是不能燃烧的,要用它作燃料,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 佛朗克司·柯尼在汽车水箱的下面设置了一个旋转的铝鼓,再在水箱里用一根铁丝在铝鼓间加上1800V的电压,这时水箱里的水释放出气体。佛朗克司·柯尼打开开关使气体进入汽车的发动机点火,发动机居然转了起来。佛朗克司·柯尼高兴极了,决心试验下去,真正制成一辆只“喝水”而不“喝油”的汽车。 思考:佛朗克司·柯尼的试验看来有些荒唐,但确实又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实际上是利用电解水制得氢气,提供能源但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作为燃料暂时还不能广泛应用。 形状记忆合金 形状记忆合金是具有形状记忆效应的合金,被广泛用于做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的天线,水暖系统、防火门和电路断电的自动控制开关,以及牙齿矫正等医疗材料。例如,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上的天线是由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造的,它具有形状记忆功能。先将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天线制成抛物面,然后在低温下将天线揉成一团,放入人造卫星或宇宙飞船内。当人造卫星或宇宙飞船发射并进入正常运行轨道后,天线在舱外经太阳光照射温度升高,就会自动恢复到原来的抛物面的形状。 用形状记忆合金丝将天线揉成团 在加热时形状制成的天线开始恢复 塑料的用途:薄膜、不粘锅的内衫、插座、纽扣、灯饰外壳、电线外面的包装层等。 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棉和羊毛等属于天然纤维,涤纶(的确良)、锦纶(尼龙)和腈纶等属于合成纤维。合成纤维的强度高、弹性好、耐磨和耐化学腐蚀,但它的吸水性和透气性较差。因此,合成纤维常常与棉纤维或羊纤维混合纺织,使衣服穿起来既舒适又挺括。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初步概念。 2、在关于物质性质的描述中,让学生能够初步区分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3、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使他们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掌握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概念及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物质物理性质中的有关概念及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我们知道,大到宇宙的星体,小到肉眼看不到的粒子,构成了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钢铁制品在潮湿的地方会慢慢生锈,煤、木材和柴草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而发光发热,等等。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特点,对于了解自然现象和规律是至关重要的,也与我们的曰常生活紧密相关。先看下面几个实验: 1、水的蒸发 2、胆矾的研碎 3、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4、石灰石与盐酸的反应 新课讲解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由1、2知物质只发生了形态的变化但没有生成其他的物质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板书)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一般指物质的大小、粗细、形状、聚集状态的变化)如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蜡烛受热熔化等。 由3、4知胆矾、石灰石在变化中都生成了其他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板书)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1、基本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2、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有上述现象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3、化学变化过程同时伴随发生物理变化。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板书)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以及是否溶于水。 1、熔点:物质熔化的温度 2、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3、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4、闻气体气味的正确方法:实验室里,闻气体的气味时,必须十分小心,应该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三、性质与变化叙述的区别 (讲解)叙述中有“能、难、易、会、就”等用语,往往叙述的是物质的某种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叙述中有“已经、了”等过去时或“在”等现在时用语,则往往叙述物质的某种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如汽油易燃烧---化学性质;汽油燃烧---化学变化汽油易挥发---物理性质;汽油挥发---物理变化 (板书)性质的叙述中往往有“能、难、易、会、就”等用语;变化的叙述往往有“已经、了”等过去时或“在”等现在时用语。 (讲解)我们在生活中了解到很多事实,如水和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乙醇可作燃料,石墨可用来制铅笔芯,这说明一个道理物质的性质决定着物质的用途 四、(板书)物质的性质决定着物质的用途 课外作业:P10 1-5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教学目标 (1) 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 (2) 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 案进行实验,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报告的方法。 教学重点:对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的体验,学会书写探究活动报告。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使学生领会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引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所以学习化学的一条途径就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同时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 下面我们利用实验来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所谓科学探究:就是探究要有主题,并且对探究的主题要明确你“知道些什么”,你“想知道些什么”,对哪些“不清楚和不知道的”,你有“哪些猜想”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在探究的过程寻找答案,这样你的探究才有意义,学习才更有效。比如课本要我们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蜡烛是我们熟悉的物品,你对蜡烛有什么认识?对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火焰又有什么认识?点燃的蜡烛为什么不断的变少?等等。课本要求我们对蜡烛从点燃前、点燃时、熄灭后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问题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并完成探究报告: 探究活动报告 【实验名称】探究蜡烛及其燃烧过程中的现象与变化 【实验目的】1、让学生学会观察实验现象; 2、通过实验让学生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 【实验用品】蜡烛、火柴、小刀、烧杯、酒精灯、澄清石灰水。 【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 结论、解释 1、点燃前 (1)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 色 态 (2)用小刀切下一块石 蜡,投入水中 石蜡浮在水面 石蜡的密度比水 且 溶于水 2、点燃蜡烛 (1)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 蜡烛火焰 蜡烛火焰分 层, 其中最明亮的是 最 暗的是 火焰各层名称是 (2)取一根火柴,平放在火焰 1s后取出 火柴梗在 处最先碳 化。 层温度最高, 加热用的是 层 (3)用一干燥而冷的烧杯,罩 在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烧杯, 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石灰水,振荡。 杯内壁有 , 石灰水 。 蜡烛燃烧生成了 和 3、熄灭蜡烛 (1)将蜡烛熄灭观察 蜡烛熄灭时,可观察到有 蜡烛燃烧时,先由 态,转变为_ 态,再转变为 态,而后燃烧。 (2)用火柴点燃刚熄灭时的白烟 观察到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燃烧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等。 【问题建议】问题:为什么火焰各层的温度会不同?(与空气接触不同) 建议:用较粗的蜡烛来做实验效果较好,等等。 (第二课时) 一、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1、 信息 (1) 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 氧气能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 (3) 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2、 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比较; 实验准备:用排水法收二瓶呼出气体和直接收集二瓶空气 实验步骤: 1、向1瓶空气和1瓶呼出的气体中各滴入数滴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现象:盛有空气的集气瓶无明显变化,盛有呼出的气体的集气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多 2、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观察现象并记录 现象:盛有空气的集气瓶无明显变化,盛有呼出的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或较弱) 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少 3、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观察玻璃片上水蒸气的情况,并与另一块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 现象: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无明显变化,而另一块上有水雾出现。 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空气多 总结论:跟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二氧化碳和水的含量较多。 课外作业:P16 1、2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实践探索和教师的引导,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2)认识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3)认识药品放置的规范化; 教学重点:药品的取用、加热和洗涤仪器等基本操作训练,以及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教学难点:遵守实验室规则和安全教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大量生动、有趣的化学反应现象,从而了解大量物质变化的事实,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通过实验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动脑、动手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因此,实验在整个化学课的学习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要做好实验就必须认识和了解实验仪器,下面我们来认识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一、 参观实验室,认识仪器 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使用、注意事项。 1、试管 (1)用途: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加热和常温时使用。(可直接加热,可给固体、液体加热。) (2)注意事项:① 加热时试管外壁不能有水,防止试管炸裂.② 加热时要先预热,防止受热不均而炸裂。③ 加热后不能骤冷(加热后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或将其放在冷的实验台上),防止炸裂。④ 给液体加热时,不能超过其容积的。⑤ 加热时试管底部不要接触到灯芯,防止炸裂。⑥ 给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2、试管夹 (1)用途:用于夹持试管,从试管底部向上套,夹在距试管口1/3处(或试管中上部), 取下时也从底部取下(防止沾污试剂)。 (2)注意事项:防止烧损和腐蚀;手持试管夹的长柄,拇指不要按在短柄上。 3、胶头滴管 (1)用途: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2)注意事项:①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②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③用过的滴管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以备再用。④严禁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别的试剂。 4、烧杯 (1)用途: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2)注意事项:只能给液体加热,不能给固体加热;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使受热均匀。 5、量筒 (1)用途:量度液体体积。 (2)注意事项: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 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俯视读数偏大,仰视读数偏小;不能加热,不能作反应器; 精确度为0.1mL。 6、集气瓶; (1)用途: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也可做反应容器。 (2)注意事项:不能加热,与玻璃片(毛玻璃片)配套使用。 7、蒸发皿 (1)用途:用于液体的蒸发,也可给固体加热。 (2)注意事项:可直接加热,加热完毕用坩埚钳取下放到石棉网上(防止烫坏实验台)。 8、酒精灯 (1)用途:用于加热 (2)注意事项:①使用酒精灯时,先要检查灯芯。如果灯芯不平整或已烧焦,需要剪 去少许使其平整。②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又不能少于1/4③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④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引起大面积着火)⑤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引起着火或爆炸)⑥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9、玻璃棒: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时引流液体、也可用于蘸取试液。 10、铁架台: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 课外作业:P23 1 二、 实验室规则 1、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注意节约药品。应该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1-2mL)取用用液体。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3、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4、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万一眼睛里溅进了药液(尤其是有腐蚀性或有毒性的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洗的时候要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治疗。提倡使用防护眼镜。 三、 药品的取用 1、 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使用镊子)方法:一横二放三慢竖.具体: 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以后,再把容器慢慢地坚立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②粉末状固体(使用药匙或纸槽)方法:一斜二送三直立 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 ③定量用托盘天平,能称准到0.1g 2、 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取用较多量用倾倒,方法: 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把瓶塞取下,倒放在桌上(以免沾污药液);倾倒药液时,试管稍倾斜,瓶上的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同时使瓶口紧挨着试管口或其他容器口缓慢地倾倒(防止药液外流或溅落),倒完药液,立即盖紧瓶塞(以免药液挥发或吸收杂质),把瓶子放回原处,标签向外(始终保持桌面整齐,以备下次使用方便)。 ②取用一定量用量筒, ③取用较少量用滴管。 (第二课时) 四、 物体的加热 1、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2、 给物质加热的方法:首先保持试管干燥,给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用外焰加热,要先预热再把火焰固定在放固体的部位加热;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向上与桌面成约45°角,用外焰加热,先预热,再均匀加热,试管口不可对着人。 注意:(1)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人。避免试管里的液体沸腾喷出伤人。 (2)如果试管外壁有水的话,不能直接加热。避免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 (3)将液体加热至沸腾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避免试管骤冷而炸裂。 (4)给试管预预热的方法:手持试管夹在酒精灯火焰外焰处左右移动试管,如果试管固定可以左右移动酒精灯。 五、 连接仪器装置 1、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 2、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 3、在容器口塞橡皮塞 六 仪器洗涤 ▲振荡 ▲使用试管刷:转动或上下移动 ▲干净的标准:洗过的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时,表示仪器已洗干净。 课外作业:P24 2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教学目标 (1) 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 了解氧气、氨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用途,并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空气的组成 1、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现象: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经导管流入到集气瓶中,进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体积的1/5。 (2)文字表达式:红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3)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4)讨论: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 ①红磷的量不足 ②没有冷却到室温便打开弹簧夹 ③装置漏气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 名称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化学式 N2 O2 无 CO2 无 体积分数 78% 21% 0.94% 0.03% 0.03% 3、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如海水、空气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第二课时) 二、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氧气:供给呼吸(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登山、潜水、航空);支持燃烧(炼铁、炼钢、气焊、宇航)等; 氮气: 1、氮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不活泼、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用途:制硝酸和化肥的原料、作保护气(灯泡填充气、食品防腐填充气、焊接金属时隔绝空气)、制液氮冷冻麻醉剂等; 稀有气体: 1稀有气体的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极不活泼 2用途:作保护气、作电光源(制航标灯、强照明灯、闪光灯、霓虹灯等)、用于激光技术等。 三、 保护空气 1、污染物质: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和粉尘。 2、影响: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 3、保护空气的措施 (1)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多用清洁能源; (2)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3)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 课外作业:P30 1-3 课题2 氧气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研究具体物质的方法,并知道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知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认识硫、磷、碳、铝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认识化学反应,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教学重、难点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化学反应的概念。 难点:1、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让学生体验到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1、空气有氧气,是生命存在的必不可少的物质。 2、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是因为空气中有氧气。 3、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 新课引入 氧气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它的性质。 新课讲解: (第一课时 氧气的性质) 一、 氧气的物理性质 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淡蓝色的液体或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 二、氧气的检验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操作),木条复燃(现象),证明该气体是氧气(结论)。 三、氧气的化学性质 1、碳+氧气二氧化碳;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持续红热,放出热量,生成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硫+氧气二氧化硫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的气味的气体。 硫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集气瓶底要装少量的水来溶解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铝+氧气氧化铝(三氧化二铝) 铝箔在空气中不燃烧。铝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4、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注意:集气瓶底要铺一层细沙或装少量的水,防止燃烧产物落下时炸裂集气瓶。 5、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烟。 6、镁+氧气氧化镁(信号弹)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的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小结)描述物质的燃烧现象:一般为一光二热三生成。 课外作业:P36-37 1、2、3、4、5(1)(2)(3) (第二课时化学反应)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1、碳+氧气二氧化碳 2、硫+氧气二氧化硫 3、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上述三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 新课讲解: 第一个共同特点:它们都是由两种物质起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 (板书)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特征:多变一 形式:A+B → AB 第二个共同特点:它们都是与氧气发生的反应。 (板书) 1、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是氧化剂,它具有氧化性。 剧烈氧化:燃烧 缓慢氧化: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熟 2、氧化反应{ 课外作业:P37 5(4)、6 课题3 制取氧气 教学目标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2)练习连接仪器的操作,学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动手制取氧气;(3)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难点:催化剂的概念的理解和催化作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化学变化) 二氧化锰 1、利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取氧气; (1) 反应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 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具有催化作用。 (2)实验装置:液+固→气(不需加热) (3)实验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向瓶内加入二氧化锰③塞上带有长颈漏斗和导管的双孔橡皮塞④向长颈漏斗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⑤用排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4)验满方法:将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已收集满了。(重点) 2、利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加热 二氧化锰 ① 反应文字表达式: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加热 ② 实验装置:固+固 气 (第二课时) 3、利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加热 (1)反应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实验步骤:①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装入药品,③定—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点—加热;⑤收—收集氧气;⑥离—把导管移出水面;⑦熄—熄灭酒精灯。(茶、庄、定、点、收、利、息) 注:装置气密性良好:用手紧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中有一段水柱。 (3)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 ①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可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②试管口向下倾斜可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③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4)收集氧气的方法:排水法。 (5)验满方法:当集气瓶口有较大的气泡冒出时, 则证明氧气已收集满了。 二、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特征:一变多 形式:AB → A+B 三、氧气的工业制法(物理变化) (1)分离液态空气法 ①原理:利用液态空气中液氧(-183℃)和液氮(-196℃)的沸点不同。 降温 (蒸发) 氮气 -196℃ ②过程: 液态氧(蓝色钢瓶) 加压 空气 液态空气 { 富氧膜 多级分离 (2)膜分离技术法 (富氧膜) 空气 富氧空气 含氧气90%以上的富氧 空气 课外作业:P42-44 1-5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 认识水的组成; 了解并区分单质和化合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水的组成。 难点:对单质、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人类认识水的简要史:1、水的存在 2、水的作用 二、水的组成(演示电解水) 1、电解水的实验现象 (1)电极上有大量气泡产生 (2)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与正极产生气体体积的比为2:1 (3)负极产生的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氢气 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氧气 2、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水 氢气 + 氧气 3、电解水的实验结论 (1)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水电解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 (4)电解水时正极得到氧气,负极得到氢气。 三、单质和化合物 1、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P2O5 SO2 KCl 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如P2O5 SO2 3、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P S C N2 O2 课外作业:P49 1-4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教学目标 (1) 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 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宏观现象来想像微观粒子的运动,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难点:抽象思维的培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二、 分子(原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3、分子间有间隔。 三、 分子、原子的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第二课时) 四、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当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当物质发生化学 变化时,分子变了。 2、混合物和纯净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 课外作业:P53-54 1-5 课题3 水的净化 教学目标 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软水的区别;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软水的区别;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初步学会过滤的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 了解硬水、软水的区别,初步学会过滤的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过程 一、 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 活性碳 加絮凝剂 二、 水的净化方法 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取水 沉淀 过滤 吸附 加氯 消毒 配水 水的净化方法: 可溶性杂质 不溶性杂质 水的硬度 沉 淀 —— √ —— 吸 附 √ √ —— 过 滤 —— √ —— 蒸 馏 √ √ √ 三、 过滤要点 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捧,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四、 硬水和软水 1、概念: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 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 2、区别:用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 3、硬水的危害:(1)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2)锅炉用硬水,易使炉内结垢,不仅浪费燃料,而且易使炉内管道变形、损坏,严重者可引起爆炸(3)长期饮用硬度很高的水,对人体的的健康有不利的影响。 4、硬水的软化:实验室-蒸馏 生活-煮沸 五、 蒸馏:给液体加热,使它变为蒸气,再使蒸气冷却,凝聚成液体的方法(装置介绍) 课堂练习:P58 1、2、3、 课外作业:P58 4、5 课题4 爱护水资源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2)了解水污染问题,形成节水和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会用辩证的方法看问题,增强节水意 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会用辩证的方法看问题,增强节水意 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过程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水资源概况:全球—世界各国—中国—江苏—本地; 2、结论: 水资源的储量是丰富的,但淡水资源是紧缺的。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益。节水标记。 2、防止水体污染: 污染的原因:①工业上“三废”的任意排放; ②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 ③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防治水污染的措施:①工业上“三废”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②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③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九年级 化学 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