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诗歌鉴赏培优诗歌鉴赏辅导专题训练附答案.doc
《20诗歌鉴赏培优诗歌鉴赏辅导专题训练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诗歌鉴赏培优诗歌鉴赏辅导专题训练附答案.doc(5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20诗歌鉴赏培优诗歌鉴赏辅导专题训练附答案 一、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东西船行 (宋)李浩 东船得风帆席高,千里瞬息轻鸿毛 西船见笑苦迟钝,汘流襻折百张篙 明日风翻波浪异,西笑东船却如此。 东西相笑无已时,我但行藏①任天理 【注】①《论语》载:“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行藏”一词,后来指行迹、出处。 (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歌首联写东船因为遇到顺风,扬帆前进,瞬息千里,舟行轻快,仿佛风送鸿毛。 B. 颔联写西船的篙师一边讥笑东船一边辛苦撑船,汗流浃背,甚至折断了许多船篙。 C. 诗歌颈联写第二天风向转变,波涛流势也随之変化,西船因处于顺境又讥笑东船。 D. 这首宋诗主要运用对比方法,语言平白如话,通俗易懂,质朴无华却引人深思。 (2)这首宋诗蕴含哲理,启迪人生,请分析其带给人的哲理启迪。 答案:B 解析: (1)B (2)①人生不会总是处于顺境或者逆境。处顺境不可自骄,处逆境不必自馁。②遇到顺境,洋洋自得讥笑他人,一旦困境来临,其下场比平时处于逆境者更惨。③操纵的主动权应在自己手中,无论处境顺利与否,顺其自然,便能怡然自适。 【解析】【分析】(1)B项,“颔联写西船的篙师一边讥笑东船一边辛苦撑船”分析错误,颔联“西船见笑苦迟钝,汘流襻折百张篙”意为“却笑那西去的船夫,汗流如雨,不知撑折了多少竹篙”,联系首联“东船得风帆席高”,即“东行的船遇到顺风,帆席高挂”,上下对比理解,答案应是东行的船只笑那西去的船。故选B。 (2)首联“东船得风帆席高,千里瞬息轻鸿毛”表现出遇到顺风,扬帆前进,瞬息千里,舟行轻快的状态;颔联“西船见笑苦迟钝,汘流襻折百张篙”,展现出逆风行使的船只,艰难而上,辛苦撑船,汗流浃背,甚至折断了许多船篙。顺风,逆风好比人生的顺境与逆境。颈联“明日风翻波浪异,西笑东船却如此。”第二天风向转变,波涛流势也随之変化,西船因处于顺境又讥笑东船。这就好比人生的境遇,否极泰来,没有永远的一帆风顺,也无永远的坎坷迷茫,重要的是不管处于人生何种境地都要“我但行藏任天理”,保持怡然自适的姿态,不要嘲笑他人遭遇。 故答案为:⑴B; ⑵ ①人生不会总是处于顺境或者逆境。处顺境不可自骄,处逆境不必自馁。②遇到顺境,洋洋自得讥笑他人,一旦困境来临,其下场比平时处于逆境者更惨。③操纵的主动权应在自己手中,无论处境顺利与否,顺其自然,便能怡然自适。 【点评】⑴本题综合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仔细阅读原诗,逐句翻译,理解诗歌内容,再阅读所给选项,结合作者身世及写作背景做出判断。 ⑵该题考查诗歌情感的把握。完成这类题型,需要看题目,知作者、懂关键词、把握意象、理解注释,读懂表层含义,读懂深层情感。这就需要考生平时多做练习,培养语感,熟能生巧。 2.阅读下列两首古诗,完成各题。 汴河曲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河怀古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注释】汴河,京杭大运河洛阳段,隋统一后,隋炀帝组织挖掘。 (1)两诗都以 ________为题材,从表达方式看,李诗主要运用描写,皮诗则主要运用________。 (2)简析这两首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解析: (1)汴河;议论 (2)①李诗借汴水东流、杨花纷飞的无限春意来反衬隋家宫阙的衰败,表达了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伤感情怀;②皮诗对隋亡于大运河这种论调予以批驳,认为汴河的开凿改善了交通,历史作用深远,如果没有发生“水殿龙宫”事件,其功绩堪与大禹治水相提并论。 【解析】【分析】(1)《汴河曲》《汴河怀古》可知,题材是“汴河”;“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作者从历史的角度对隋炀帝的是非功过进行了评价,这是议论,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2)李诗描写了汴河周边的景色,全诗从眼前的汴河引发出吊古伤今之情、历史沧桑之感,委婉曲折,感情深沉。诗人运用对比手法,以汴水春色与隋宫成尘对照映衬,使隋炀帝自取灭亡的历史教训更加深刻,以隋朝兴亡之感寓唐代盛衰之忧,寄寓深远。皮诗从隋亡于大运河这种论调说起,接着反面设难,批驳了修大运河是亡国之举的传统观点,从历史的角度对隋炀帝的是非功过进行了评价。 故答案为:⑴汴河;议论 ⑵①李诗借汴水东流、杨花纷飞的无限春意来反衬隋家宫阙的衰败,表达了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伤感情怀;②皮诗对隋亡于大运河这种论调予以批驳,认为汴河的开凿改善了交通,历史作用深远,如果没有发生“水殿龙宫”事件,其功绩堪与大禹治水相提并论。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的题材的能力。特点诗歌的题材有: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派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歌咏田园生活,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怀古咏史诗,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或感慨岁月倏忽变幻,或讽刺当政者的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思乡怀远(人)诗/思乡怀人诗(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凉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边塞诗,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 ⑵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情感题,不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 3.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曲江二首①(其一)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②,苑边高冢卧麒麟③。 细推物理④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注:①曲江:长安城南游赏胜地。作此诗时杜甫因屡次进谏,被皇帝疏远冷落。②巢翡翠:指楼堂废弃,引来翡翠鸟作窝。 ③卧麒麟:指墓前麒麟状石雕因荒废而倒卧。 ④物理:事物的变化规律。 (1)下面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首联中借“一片花飞”“风飘万点”,极言春意盎然之景。 B. 颔联中“莫厌”是指诗人提振情绪,抓住时机赏花饮酒。 C. 颈联中诗人笔锋一转,以“巢”“卧”来折射人事的变迁。 D. 尾联中用“何用浮荣”,暗示出诗人对于自身境遇的慨叹。 E. 全诗弦外有音,景外有景,情外有情,真正体现了“神余象外”的艺术特点。 (2)结合全诗,简述诗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答案:A 解析: (1)A,B (2)看到春花飘落,春意消退,诗人油然而生惜春之情;想到花将飘尽,人生无依,愁情难消。看到小堂废弃,墓石倒卧,内心充满无奈;想到自己为功名所牵绊,却又仕途不得志,内心惆怅。 【解析】【分析】(1)A项,“极言春意盎然之景”错误,“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首联是说,落下一片花瓣让人感到春色已减。如今风把成千上万的花打落在地,怎不令人发愁?“一片花飞”“风飘万点”,描写春天消逝的景色;B项,“指诗人提振情绪,抓住时机赏花饮酒”错误,“莫厌”,不再厌烦。吃酒为了消愁。一片花飞已愁;风飘万点更愁;枝上残花继续飘落,即将告尽,愁上添愁。因而“酒”已“伤多”,却禁不住继续“入唇”。故选AB。 (2) “风飘万点”,“一片花飞”,透露了春天消逝的消息,“正愁人”三字,见景生情,惜春之情油然而生;“巢翡翠”“卧麒麟”翡翠鸟在曲江上的楼堂上作巢,原来雄踞的石麒麟现今倒卧在地上。经过安史之乱,曲江往日的盛况远没有恢复,诗人触景伤情,人生无依,内心充满无奈;“莫厌伤多酒入唇”“须行乐”“何用”联系注释一中“作此诗时杜甫因屡次进谏,被皇帝疏远冷落”可知,所谓多酒、行乐,不过是诗人所说的“沉饮聊自遣”,仕途不得志的惆怅。 故答案为:⑴AB; ⑵看到春花飘落,春意消退,诗人油然而生惜春之情;想到花将飘尽,人生无依,愁情难消。看到小堂废弃,墓石倒卧,内心充满无奈;想到自己为功名所牵绊,却又仕途不得志,内心惆怅。 【点评】(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2)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题前先要基本读懂诗歌,然后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还要结合诗题和注释进行分析。从而把握诗歌表达的情感。 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再示儿① 袁枚 山上栽花水养鱼,卅年沈约赋郊居②。 书经动笔裁提要,诗怕随人拾唾余③。 三代文章无考据,一家人事有乘除④。 阿通词曲阿迟画,都替而翁补阙如。 【注释】①此诗作于诗人81岁时。②沈约:南朝文学家,曾作《郊居赋》。诗人三十多岁时购置随园,开始了郊外生活。③唾余:唾液之余,喻人的只言片语。④乘除:人或事物的消长盛衰变化。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首联中,诗人以沈约自比,概述了自己曾经经历的闲适的郊居生活。 B. 诗歌第六句中,诗人语重心长地教导儿子们要以平静的心态对待人事变化。 C. 尾联中,诗人赞扬了儿子们在词曲、绘画方面的长处,并为此感到高兴。 D. 诗歌首尾联均以叙述为主,诗中虽使用了典故,但整体诗意仍较为浅显。 (2)在学习与诗文创作方面,诗人除了建议儿子们不要从事考据之学外,还提出了哪些建议?请简要概括分析。 答案:B 解析: (1)B (2)①读书学习要学会做笔记。读书时,诗人希望儿子们养成用笔勾画、提炼要点的习惯。②创作诗文要有创新意识。作诗文时,诗人希望儿子们不要总是模仿他人,要有自己的创见与新意。 【解析】【分析】(1)B项,“诗歌第六句中,诗人语重心长地教导儿子们要以平静的心态对待人事变化”曲解文意,“三代文章无考据,一家人事有乘除”,让他们要记住,写诗不能捡别人的陈词滥调,也不要去从事考据之学,因为这些都会埋没掉自己,而没有了“自我”也便淹没了性情。第六句中,袁枚在强调诗里要有自我,正是因为都是自己的东西,而每个人的性情是不同的,因而所创的作品才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也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2) “书经动笔裁提要,诗怕随人拾唾余。”让他们要记住,读书时,诗人希望儿子们养成用笔勾画、提炼要点的习惯,写诗不能捡别人的陈词滥调。“三代文章无考据,一家人事有乘除”,也不要去从事考据之学,因为这些都会埋没掉自己,而没有了“自我”也便淹没了性情。袁枚强调的诗的“新”也就是强调诗里要有自我,写出自己真性情的诗便是新诗。这一切都在表明袁枚鼓励人们从传统精神的桎梏里解放出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个体价值,去努力追求自己理想中的生活。 故答案为:⑴B; ⑵①读书学习要学会做笔记。读书时,诗人希望儿子们养成用笔勾画、提炼要点的习惯。②创作诗文要有创新意识。作诗文时,诗人希望儿子们不要总是模仿他人,要有自己的创见与新意。 【点评】⑴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内容,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⑵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在学习与诗文创作方面,诗人除了建议儿子们不要从事考据之学外,还提出了哪些建议?请简要概括分析”,这是针对全篇设题,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寓居吴兴 曾几① 相对真成泣楚囚②,遂无末策到神州。 但知绕树如飞鹊,不解营巢似拙鸠。 江北江南犹断绝,秋风秋雨敢淹留? 低回又作荆州③梦,落日孤云始欲愁。 【注释】①曾几:两宋之际诗人。此诗作于宋室南迁之后。②楚囚:《世说新语•言语》载晋室南渡后,士大夫多聚会新亭相视流泪,王导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③荆州,指汉末王粲见天下大乱,遂去荆州依托刘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用典,慨叹白己只能徒作楚囚相对,无计克服神州,流露出诗人极大的无奈。 B. 颔联连用两个比喻,由国事到伤感自己颠沛流离,无处栖托,表达惆怅不平之情。 C. 颈联内容上紧承颔联,直写国家沦亡后南北音讯断绝诗人不能滞留风雨中的凄清。 D. 尾联写国事和家事如此,自己又漂泊落魄如此,诗人不由得徘徊低迷,心怀郁郁。 (2)有论者认为诗中的“秋风秋雨”“落日孤云”具有某种象征意味,简要说说你的理解。 答案:C 解析: (1)C (2)四个意象都是诗人眼前的真实自然之景,但还有抽象意义。①“秋风秋雨”象征了当时混乱而让人心伤的政治形势;②“秋风秋雨”还寄寓了诗人悲秋的愁闷,愁绪如风雨般侵袭笼罩;③“落日孤云”象征了诗人漂泊无依而不知归宿何处的处境。 【解析】【分析】(1)C项,“紧承颔联”错,从内容上看,应该是承接首联的。同样,尾联是承接颔联的。故选C。 (2) “江北江南犹断绝,秋风秋雨敢淹留?”江北江南,相望不远,也已音讯断绝;在这秋风秋雨中,我又怎能在吴兴滞留岁月。秋风秋雨,既可看作实事,表现自己悲秋的愁闷,也可看作国家的象征,这番萧杀的状况,正同眼前国家面临的局势,怎能不使人忧虑万分、感慨系之呢?“低回又作荆州梦,落日孤云始欲愁”伤心流连,我想找个有力的朋友避乱托身,却只是梦想;抬起头,眼见那天边夕阳西坠,孤云飘浮,禁不住忧愁悱恻。“落日孤云”在这里是写景,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他感到自己正像黄昏中飘浮的一朵云彩,不知何处是归宿。这样一结语意双关,余情不尽。 故答案为:⑴C; ⑵四个意象都是诗人眼前的真实自然之景,但还有抽象意义。①“秋风秋雨”象征了当时混乱而让人心伤的政治形势;②“秋风秋雨”还寄寓了诗人悲秋的愁闷,愁绪如风雨般侵袭笼罩;③“落日孤云”象征了诗人漂泊无依而不知归宿何处的处境。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诗词中情与景的关系。解答此类题目,①要分清楚词句中哪些是写景、哪些是写情;②要结合整首词弄明白作者的感情是什么,进而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 径 保暹 杉竹清阴合,闲行意有凭。 凉生初过雨,静极忽归僧。 虫迹穿幽穴,苔痕接断棱。 翻思深隐处,峰顶下层层。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古悲秋诗文非常之多,可本诗却借秋径赞美了秋天的清静和活力。 B. 诗人对秋径深处和峰顶下的层层岩洞,足可隐居的遐想,加深了意境。 C. 本诗由小及大、由细到粗地描写了大自然可爱的生物,语言颇见匠心。 D. 诗中“静极忽归僧”,与王维的《鸟鸣涧》描写环境,用了相同的技巧。 (2)诗的首联写“闲行意有凭”,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答案:C 解析: (1)C (2)①“闲”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是“闲适”。②“行”呼应标题,并表明移步换景的写法。③“意有凭”,统领下文作者的所见所思。 【解析】【分析】(1)C项,“由小及大、由细到粗”说法错误,因为首联先写一条小径,曲曲弯弯,路旁的杉树与绿竹,枝叶茂密,把路的上空遮盖,然后颈联用工笔的手法,细写路边松软的泥土,那一个个小小的洞穴,虫子钻过的痕迹宛在;一块块石板的断处缝边,长满了暗绿的青苔。因此,本诗的写法是“由大及小、由粗到细”;故选C。 (2) “闲行意有凭”,从内容上,是说“我”乘闲来到这条小径,眼前的一切,都与我的心情相融,化成一块;从结构上,“行”字呼应了标题,并表明移步换景的写法,“意有凭”,统领下文作者的所见所思;从效果上讲,“闲”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是“闲适”。题干要求回答作用,可以把内容部分省略。 故答案为:⑴C; ⑵①“闲”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是“闲适”。②“行”呼应标题,并表明移步换景的写法。③“意有凭”,统领下文作者的所见所思。 【点评】(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诗句作用,要理解诗句含义,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 【译文】 一条小径,曲曲弯弯,路旁的杉树与绿竹,枝叶茂密,把路的上空遮盖。我乘闲来到这里,眼前的一切,都与我的心情相融,化成一块。 刚下过一阵小雨,迎面吹来的风儿,带着丝丝凉意;万籁寂静,忽然远远传来了轻轻的脚步声,原来是山中寺庙的僧人归来。 我细细地品味着四周的一切,路边松软的泥土,那一个个小小的洞穴,虫子钻过的痕迹宛在;一块块石板的断处缝边,长满了暗绿的青苔。 望着远方,我想到那小径深处,那高峰下层层岩洞,一定有高士隐居在苍烟暮霭。 7.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古风(其二十四) 李白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中贵①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 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怵惕。 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注】①中贵:宦官又称“中贵人”,简称中贵。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来到长安,车行于大路,扬起漫天飞尘,显示出“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气概。 B. 诗人描写长安街头宦官们高耸连云的府宅,是为了显示出唐代都城富庶、豪华的气派。 C. 诗人渲染斗鸡者辉赫的冠盖、冲天的气焰、悚人的气派,表达了愤懑之情与讽刺之意。 D. 末句与《窦娥冤》中“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相似,都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苦闷无奈。 (2)诗中“洗耳翁”指的是哪一位上古人物?诗人用此典故有何用意。 答案:C 解析: (1)C (2)“洗耳翁”指的是许由。结尾两句在描摹无不尽其极之处骤然反跌,带出诗人饱蘸感情的醒世之笔。远古时期,尧帝欲让位给许由,由以此言有污双耳,即以清凉泉水洗之。诗人以许由自比,有世人皆醉唯我独醒之感叹,对当时的政治提出了强烈的质疑与不满。 【解析】【分析】(1)A项,“诗人来到长安,车行于大路,扬起漫天飞尘,显示出‘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气概”错误。“车行于大路,扬起漫天飞尘”有误,写的是宦官的车马扬起飞尘;“显示出‘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气概”有误,和作者的情怀无关。B项,“诗人描写长安街头宦官们高耸连云的府宅,是为了显示出唐代都城富庶、豪华的气派”后面的“显示出唐代都城富庶、豪华的气派”有误,写的是宦官得势。D项,“末句与《窦娥冤》中‘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相似,都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苦闷无奈”有误,“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苦闷无奈”谈不上,表现的是诗人以许由自比,有世人皆醉唯我独醒之感叹,对当时的政治提出了强烈的质疑与不满。故选C。 (2)“洗耳翁”上古时的许由听说帝尧欲将王位禅让给他,他就逃于颍水之阳;后尧又欲召他为九州长,他遂以水洗耳。诗中以他来喻指不慕名利。“洗耳翁”指的是许由。“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结尾两句在描摹无不尽其极之处骤然反跌,带出诗人饱蘸感情的醒世之笔。远古时期,尧帝欲让位给许由,由以此言有污双耳,即以清凉泉水洗之。当今君王耽行乐,哪辨什么奸与宠呢。中贵人与斗鸡者,飞扬跋扈为谁雄?纷纷扰扰的世事背后却是才能与身份的错位,品行与地位的错位。世上已无如许由那样的不慕荣利之人,哪里还有人去分辨什么忠奸贤愚。诗人以许由自比,有世人皆醉唯我独醒之感叹,对当时的政治提出了强烈的质疑与不满。 故答案为:⑴C; ⑵“洗耳翁”指的是许由。结尾两句在描摹无不尽其极之处骤然反跌,带出诗人饱蘸感情的醒世之笔。远古时期,尧帝欲让位给许由,由以此言有污双耳,即以清凉泉水洗之。诗人以许由自比,有世人皆醉唯我独醒之感叹,对当时的政治提出了强烈的质疑与不满。 【点评】(1)此题综合考查把握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把握诗歌内容大意的基础上,对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及意境、表现手法、语言以及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诗中诗人所塑造的人物的行为、神态、心理、性格、情感、观点、处境等内容,把握人物形象的个性特征。具体分析思路与方法:知人论世,结合背景了解人物当时的情境;分析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把握人物特征;抓住表露人物情感或思想的词句;借助意象和典故,展开联想和想象,感知形象。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感愤① 陆游 今皇神武是周宣② , 谁赋南征北伐篇? 四海一家天历数,两河百郡宋山川。 诸公尚守和亲策,志士虚捐少壮年! 京洛③雪消春又动,永昌陵④上草芊芊。 【注释】①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十年冬,时年59岁的陆游已退居于山阴家中。②周宣:即西周周宣王,他任用贤臣仲山甫等人讨伐周边部族,使衰落的周王室权威得到恢复。③京洛:指北宋都城汴京和洛阳。④永昌陵:指宋太祖赵匡胤陵墓,在今河南省巩义市。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题目可知本诗为感怀诗,诗人表达自己对国家政事的看法,抒发浓郁深沉的感慨。 B. 首联诗人把宋孝宗比作周宣王,赞美皇帝神武,只是遗憾当朝缺乏能征善战的贤臣。 C. 颔联写四海之内百郡山川为宋土,这是天命所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信心与期待。 D. 颈联写当权的大臣们拘守“合约”、不愿北伐,有志报国之士宏愿落空、虚度年华。 (2)本诗和陆游的《书愤》,两首诗尾联所运用的手法、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B 解析: (1)B (2)本诗尾联运用了寓情于景(象征)手法,表达了重振太祖雄风、收复中原的坚定信念。《书愤》尾联以诸葛亮自比,追慕先贤的业绩,表达诗人恢复中原之志无法实现的悲愤。 【解析】【分析】(1)B项,“赞美皇帝神武”错误。首联两句的意思是,希望孝宗皇帝能像周宣王一样任用贤才北伐,从而收复中原。不是赞美皇帝。故选B。 (2)本诗尾联的意思是,北宋都城汴京和洛阳冰雪消融,春意萌发,宋太祖陵墓上的草茂盛的生长。运用了寓情于景(象征)手法,大地回春,雪消草长,春草的茂盛象征着生机,表达了重振太祖雄风、收复中原的坚定信念。《书愤》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意思是,诸葛亮的《出师表》名传后世,千年以来,无人可与相提并论。尾联以诸葛亮自比,追慕先贤的业绩,表达诗人恢复中原之志无法实现的悲愤。 故答案为:⑴B; ⑵本诗尾联运用了寓情于景(象征)手法,表达了重振太祖雄风、收复中原的坚定信念。《书愤》尾联以诸葛亮自比,追慕先贤的业绩,表达诗人恢复中原之志无法实现的悲愤。 【点评】(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手法、思想感情的能力。赏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抓住带感情色彩的关键词语,还应该联系作者的生平遭遇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来考虑,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要“知人论世”。 9.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满庭芳•夏日溧水①无想山作 (宋)周邦彦 凤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② , 飘流瀚海③ , 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注释】①溧水:今江苏省县名,周邦彦贬任溧水县令,本篇为此间所作。②社燕:春社时飞来,秋社时飞去,故称。③瀚海:大海。这里泛指遥远、荒僻的地方。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阕开篇用词新颖,“老”写出雏鸟在风雨中羽毛渐丰、历练成长的过程;“肥”写出了梅子因受到雨水滋润而圆润饱满的形态,富有动感。 B. 上阕“人静”句,“自乐”写出乌鸢在夏日宁静的山间无拘无束、自得其乐的情境,反衬出词人因公务劳顿无暇消遣而对乌鸢生出的羡慕之情。 C. “新绿溅溅”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来写,既描绘了溪水映衬碧树的绿意,又仿佛能够听到悦耳的潺潺流水声。 D. 从“黄芦苦竹”“九江船”“急管繁弦”等词语可以看出词人以白居易自比。因为词人处在“地卑山近”的溧水,与当年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环境相似。 (2)下阕措辞婉转,情感曲折多变。请结合词句,对此加以分析。 答案:B 解析: (1)B (2)①作者先以“社燕”自比,“年年”写出多年宦海漂泊、无处寄身的愁苦;②“且”字婉转地写出作者寻求暂时的解脱,借酒浇愁,忘记身外的功名利禄;③“不堪听”又进一步写出江南游子听到管弦声所产生的伤感;④最后“先”“容”又是权宜之计,姑且借醉卧而眠忘记眼前烦恼。⑤作者处处想摆脱,处处又有愁绪,曲折地表达了无法排遣的愁苦之情。 【解析】【分析】(1)B项,“因公务劳顿无暇消遣”表述错误,这里突出的是自己仕途不顺,并非说的是公务繁重,这里表达出内心的无奈。故选B。 (2)此词的特色是蕴藉含蓄,词人的内心活动亦多隐约不露。本题要求鉴赏下片,下片笔锋一转再转,曲折传出作者流宦他乡的苦况,他自比暂寄修椽的社燕,又想借酒忘愁而苦于不能,但终于只能以醉眠求得内心短暂的宁静。《蓼园词选》指出:“‘且莫思’至句末,写其心之难遣也,末句妙于语言。”这“妙于语言”亦指含蓄而言。换头“年年”三句自叹身世,曲折道来。作者在此以社燕自比,社燕每年春社时来,秋社时去,从漠北瀚海飘流来此,于人家屋椽之间暂时栖身,这里暗示出他宦情如逆旅的心情。“且莫思”两句,劝人一齐放下,开怀行乐,词意从杜甫诗“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尊前有限杯”中化出。“憔悴”两句,又作一转,飘泊不定的江南倦客,虽然强抑悲怀,不思种种烦恼的身外事,但盛宴当前,丝竹纷陈,又令人难以为情而徒增伤感,这种深刻而沉痛的拙笔、重笔、大笔,正是周词的特色。“歌筵畔”句再转作收。“容我醉时眠”,用陶潜语:“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南史·陶潜传》)李白亦有“我醉欲眠卿且去”之句,这里用其意而又有所不同,歌筵弦管,客之所乐,而醉眠忘忧,为己之所欲,两者尽可各择所好。“容我”两字,极其婉转,暗示作者愁思无已,惟有借醉眠以了之。这首词较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个宦途并不得意的知识分子愁苦寂寞的心情。上片写江南初夏景色,将羁旅愁怀融入景中。下片抒发飘流之哀。此词整体哀怨却不激烈,沉郁顿挫中别饶情味,体现了清真词一贯的风格。 故答案为:⑴B; ⑵①作者先以“社燕”自比,“年年”写出多年宦海漂泊、无处寄身的愁苦;②“且”字婉转地写出作者寻求暂时的解脱,借酒浇愁,忘记身外的功名利禄;③“不堪听”又进一步写出江南游子听到管弦声所产生的伤感;④最后“先”“容”又是权宜之计,姑且借醉卧而眠忘记眼前烦恼。⑤作者处处想摆脱,处处又有愁绪,曲折地表达了无法排遣的愁苦之情。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10.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渔家傲 苏轼 临水纵横回晚鞚① , 归来转觉情怀动。梅笛烟中闻几弄。秋阴重,西山雪淡云凝冻。 美酒一杯谁与共,尊前舞雪狂歌送。腰跨金鱼②旌旆拥。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 注:①鞚,有嚼口的马笼头。②金鱼,宋代高级官员的一种佩饰。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临水纵横回晚鞋”,词人骑马奔驰于水滨,很晚才踏上归程。此句凸显了词人豪迈英武的气势。 B. “归来转……闻几弄”,骑马归来,耳闻暮霭中传来笛奏的乐曲,词人情绪发生转变,若有所悟。 C. “秋阴重……云凝冻”,秋天阴暗沉重,西山去雾笼罩,天寒雪淡。景物反衬出词人内心的郁闷。 D. “美酒……旌旆拥”,饮酒话别,席前歌舞狂欢;词人腰挎金鱼饰,护卫前呼后拥,场面壮观。 (2)“尊前舞雪狂歌送”一句中,“舞雪”形容舞姿回旋如雪花飞舞。这里把人比作物去写,给人一种别样的美感。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一手法写人的一项是( ) A.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 B.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C.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D.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赵嘏《江楼感旧》) (3)苏轼常以“梦”感叹人生。此词结语“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结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分别表达了苏轼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C 解析: (1)C (2)D (3)“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这些威严和排场又有什么用呢?不过是如梦人生中的一点装饰罢了:“将何用”的反问,表达了词人对权势、名利的轻蔑,“只堪”句则表现了词人“浮生若梦”的思想。词人并非消极或颓废,而是不为外物所惑,始终保有的一种人生认识和精神追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如梦,只好以一杯清酒祭奠江月。表达了词人追慕英雄,想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对年岁将老、生命短暂的感伤:词人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寄情于江月,也表现出词人乐观洒脱的旷达情怀。 【解析】【分析】(1)C项,“景物反衬出词人内心的郁闷。”表意错误。应该是“衬托出词人内心的压抑”。故选C。 (2)A项,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像二月初含苞待放的一朵豆蔻花。这里把十三四岁的女子比作月初待放的花;B项,寞忧愁颜,面上泪水长流,犹如春天带雨的梨花。这里把面带忧愁的女子比作春天带雨的梨花;C项,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这里把自己比作玉壶。D项,把月光比作水。故选D。 (3)作答本题,首先要理解两首诗的意思。“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的意思是:这些威严和排场有什么用呢?不过是如梦人生中的一点装饰罢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意思是:人生如梦,只好以一杯清酒祭奠江月。然后再结合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和诗歌写作背景分析诗人的情感。 故答案为:⑴C;⑵D; ⑶“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这些威严和排场又有什么用呢?不过是如梦人生中的一点装饰罢了:“将何用”的反问,表达了词人对权势、名利的轻蔑,“只堪”句则表现了词人“浮生若梦”的思想。词人并非消极或颓废,而是不为外物所惑,始终保有的一种人生认识和精神追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如梦,只好以一杯清酒祭奠江月。表达了词人追慕英雄,想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对年岁将老、生命短暂的感伤:词人迅速从惆怅失意中解脱出来,寄情于江月,也表现出词人乐观洒脱的旷达情怀。 【点评】(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赏析写作技巧的能力,作答时需要结合句子进行分析。 译文: 在临近水的地方随意地骑马迟暮归家,到家反而心情不平静。在暮霭中听到几支笛奏的乐曲,秋天的天气阴暗沉重,西山已见淡雪,浓云也已为之凝冻了。 谁与我共饮一杯美酒呢,席中用妓妾的歌舞下酒。腰带佩系着金鱼袋,出外时被仪仗旗帜簇拥。鱼袋旌旆的荣华富贵义有什么用呢?只能作为如梦的人生中一个装饰而已。 (3)本题考查对诗句情感与手法的对比鉴赏能力。解答时可先分别分析两首词(诗)的句子各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情感,然后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夕次蒲类津① 骆宾王 二庭②归望断,万里客心愁。 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 晩风连朔气,新月照边秋。 灶火通军壁,烽烟上戍楼。 龙庭但苦战,燕颔③会封侯。 莫作兰山④下,空令汉国羞。 【注】①这首诗大约写于薛仁贵兵败大非川以后,诗人随军征战到蒲类津就地宿营时有感而发。蒲类津:渡口名,在唐庭州蒲类县,今属新疆。②二庭:指匈奴的南庭、北庭。③燕颔:指班超,相士认为他相貌威武,有封侯之相。④兰山:兰皋山。李陵投降匈奴的地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二句中的“愁”既指个人的思亲、念友、恋乡,更是对战争进展不顺而产生的忧虑之愁。 B. 三四两句以山路和河源一南一北两个典型场景表达了诗人进退维谷的矛盾。 C. 五六两句中的晚风、朔气、新月、边秋等意象,渲染了边塞悲凄、肃杀的氛围。 D. 七八两句中“通”字表现出营垒相接、声势浩大的场景,“上”字体现了战火之紧急。 (2)最后四句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B 解析: (1)B (2)①用典和对比;②以班超建立功勋的威武和李陵投降匈奴的可耻形成对比;③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崇尚勇武、宁死不屈的英勇气概。 【解析】【分析】(1)B项,“表达了诗人进退维谷的矛盾”错误,从诗中来看,“山路犹南属,河源自北流”,这里表现的是征人不论奔到哪里,心里始终系念着祖国家园。故选B。 (2)“龙庭但苦战,燕颔会封侯”,意思是“在边疆只要奋力作战,就会像班超一样得到封侯”,这是写交战前夜诗人的情感,汉班超曾在蒲类津打过仗,在西域立下不朽的功勋,诗人渴望能出现班超式的英勇人物,克敌制胜,赢得功名利禄。结尾“莫作兰山下,空令汉国羞”意思是“不要作兰山下投降的李陵,平白地让大汉帝国蒙受羞辱”,这是借汉李陵战败投敌之事表示宁死不屈的气概,按《旧唐书·薛仁贵传》记载,将军郭待封尝为鄯城镇守,但为耻居薛仁贵之下,不听从薛仁贵指挥,以致贻误战机,一败涂地。倒数三、四-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 诗歌 鉴赏 辅导 专题 训练 答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