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建设综合规划报告.doc
《农田水利建设综合规划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田水利建设综合规划报告.doc(5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 综合说明 1 2 基本概况 3 2.1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 3 2.1.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3 2.1.2 自然条件 4 2.1.3 社会经济 6 2.1.4 农业生产条件 8 2.3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12 2.3.1 全市土地资源总量 12 2.3.2 全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2 2.3.3 全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3 2.3.4全农田基本情况 14 2.4 与农田水利相关各部门规划编制情况 14 3. 农田水利建设的必要性 15 3.1 农田水利建设现状 15 3.2 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5 3.3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必要性 16 4 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18 4.1 指导思想 18 4.2 规划原则 19 4.3 规划依据 20 1.法规依据:《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 20 4.4 规划水平年 20 4.5 规划范围 20 4.6 规划目标与任务 21 4.6.1 规划目标 21 4.6.2 规划任务 21 5 规划分区和总体布局 23 5.1 规划分区 23 5.1.1分区划分 23 5.1.2分区水资源现状 24 5.1.3分区土地利用现状 24 5.1.4分区利基础设施现状 24 5.2 分区发展策略 24 5.3 分区水资源供需分析 26 5.3.1 灌溉设计保证率 27 5.3.2 分区需水量预测 27 5.3.3 分区可供水量预测 28 5.3.4 分区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28 5.4 分区工程布局 29 5.6总体布局 29 6. 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规划 30 6.1 分区工程规划 30 6.2工程量汇总 31 7. 环境影响评价 31 7.1 对环境的正面影响 31 7.2 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2 7.3 综合评价 32 8 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33 8.1 投资估算 33 8.1.1编制的原则与依据 33 8.1.2主要工程量 35 8.1.3项目投资估算 35 8.1.4资金筹措 37 8.1.5分年实施 37 8.2效益分析 37 8.2.1效益分析 37 8.2.2国民经济评价 38 9 管理与改革 42 9.1改革的基本思路 42 9.2改革的主要内容 43 10工程分期实施计划 45 10.1分期实施原则 45 10.2分期实施计划 45 11实施保证措施 45 11.1组织机构 45 11.2 投入机制 45 11.3 鼓励政策(土地、税收、补贴、信贷) 47 11.4 管护制度 48 7 附表目录:................................................................................... 附表.1.**市社会经济状况及规划预测表……………. ……………………7 附表.2. **市农田基本情况现状表……………. ………………………… 附表3 **市分区水资源利用现状表……………. ………………………… 附表4 **市分区土地利用现状表……………. …………………………… 附表5 **市分区水利设施利用现状表……………. ……………………… 附表6 **市分区水量利用预测表……………. ……………………………… 附表7 **市分区水量供需平衡表……………. …………………………… 附表8 **市分区工程配置表……………. ………………………………… 附表9 工程量汇总表……………. …………………………………………… 附表10 投资总估算表……………. …………………………………………37 附表11 建筑工程估算表……………. ……………………………………… 附表12分年度实施计划表……………. …………………………………… 附表13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 …………………………… 附表14**市分区经济基本情况表……………. ………………………… 附表15**市农田水利工程分区规划表……………. …………………… 附图1: 农田水利建设综合规划分区布局图 附图2: 农田水利建设综合规划全市总体布局图 1 综合说明 湖南省**市**市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是以湖南省水利厅《关于开展湖南省市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及编制提纲为依据,进行编写。 **,古称龙城,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县级市,位于湖南中部偏东,涟水河中游,地处东经111°59′至112°38′,北纬27°29′至28°3′,东邻韶山市和湘潭市,与湘潭市相距43公里,南接双峰县,西接娄底、涟源市,北靠宁乡市,有潭邵高速公路、320国道、湘黔复线、洛湛铁路穿行而过,交通十分发达。**1986年撤县建市,全市辖5乡、13镇、4个街道办事处,人口90.78万,其中农村乡(镇)18个,行政村708个,居委会45个,10125个村民小组28.15万户,农村人口78.4万,除集镇人口密度较大,其他人口不均匀分布各地。总面积2011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77.98万亩,其中水田65.66万亩,旱土12.32万亩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每年播种面积在102万亩以上。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市建成各类水利工程遍布全市,其中:有大型工程韶山灌区南、北干渠、中型水库5座,小(一)型水库41座,小(二)型水库134座,防洪堤长89.55km,撇洪渠33条,共长93 km,电力提灌机埠692处730台,17253kw,其中中型提灌站两个,排渍机埠55处66台,3200kw,山平塘64000口,泉井1800眼,小溪河坝1836座。这些设施提高了基本农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护和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是我省大、中、小相结合,防、排、灌相补充 的水利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为我市抗旱夺丰收、防汛保平安做到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由于这些工程都在上世纪六、七年代建成,且标准低、病害严重、渠系配套差,抗御连续干旱的能力低,这些诸多不足,严重制约着我市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一、项目建设方案 这次规划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包括水源工程、灌排渠道、涵闸和小型泵站改造、为灌区灌溉排水服务的农村小型河道治理等。新修渠渠道工程1266条,衬砌3423条,渠道长4612.8Km;逐年对35540口山塘加固改造,新修山塘913口;新装机容量5048kw,改造13517kw;新建河坝267座,改建2312座。 二、 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按《湖南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1992)、《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199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1991)以及湖南省水利厅湘水电水建字[1998]第5号文件进行编制,这次规划的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总投资为201957.6万元。 三、工程建设与管理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技术性强的综合性工作,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必须建立相应的职能机构,加强对工程的管理、监督、指导,才能确保工程质量,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一是加强领导,建立协调机构;二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三是严格质量管理;四是加强资金管理,建立健全项目财务管理制度,坚 持专款专用,专账核算的原则,严禁截流、挤占和挪作他用;五是严格工程验收;六是实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行用水协会管理组织。 四、效益分析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改善了受益群众的生存环境,生活条件,深受项目区群众的欢迎。非盈利性项目经济效益评价采用单位投资水平指标和项目运营效果指标。本项目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12.13%,经济净现值ENPV=52908.37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1.121,静态投资回收期为8.24年。项目利润率较高,回收期适中,该项目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请上级尽快批准立项实施。 2 基本概况 2.1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 2.1.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县级市,位于湖南中部偏东,涟水河中游,地处东经111°59′至112°38′,北纬27°29′至28°3′,东邻韶山市和湘潭市,与湘潭市相距43公里,南接双峰县,西接娄底、涟源市,北靠宁乡市,有潭邵高速公路、320国道、湘黔复线、洛湛铁路穿行而过,交通十分发达。**1986年撤县建市,全市辖5乡、13镇、4个街道办事处,人口90.78万,其中农村乡(镇)18个,行政村708个,居委会45个,10125个村民小组28.15万户,农村人口78.4万,除集镇人口密度较大,其他人口不均匀分布各地。总面积2011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77.98万亩,其中 水田65.66万亩,旱土12.32万亩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每年播种面积在102万亩以上,常年种植双季稻,近年来粮食总产量平均每年保持在5亿公斤左右。 2.1.2 自然条件 1) 地形地貌 **处湘中丘岗向湘江河谷平原过渡的地带。分Ⅰ西部丘岗区;Ⅱ西北部山地区;Ⅲ北部平岗区;Ⅳ中东部岗平区,Ⅴ南部山丘区。主要山脉有雄峙西北境内的褒忠山脉及南面的天门山脉、荆紫峰山脉三大山脉。全境大部分属丘陵区,大致是五山一水二分半地,其余是道路与家园,地势呈西高东低。涟水横贯市境南部,流经**汇入湘江。其他较大的支流13条,均从南北两个方向注入涟水。市境可划分为三大地貌单元:中部平原地带,南部丘陵区,西部、北部丘陵区。市境处于紫云山至沩山的大背斜北西向构造体系上。出露地层为元古界时期的板溪群变质岩和中生界时期的岩浆侵入花岗岩。大背斜两翼,有一些断层和小型褶皱。其成土母质由基岩的岩性和风化物属性决定。风化壳厚度一般为8至10m,花岗岩风化层较厚,可达几十米。花岗岩风化物和红砂岩抗冲蚀能力弱,是泥石流的固体物质来源。 2)土壤、植被 我市地貌类型和岩性类型多种多样,四种地地貌类型齐全,五大岩性各具特点。自然土壤的成土母质有花岗岩、变质岩、红岩、灰岩。四纪松散堆积物,通过土壤普查,共有5个土类、8个亚类、18个土属、27个土种。自然土壤以四纪红壤,花岗岩红壤,板页岩红壤,四 纪松散堆积物为主,占总山地面积的98.89%。有部分耕地地下水位高,潜育化次生潜育化现象严重。有潜育化田共13.08万亩,占总水田面积的21.5%,必须改良。 市域内属亚热带东部常绿阔叶林亚林带,按植被区系划分,属华中偏东亚系。现有林地面积137.58万亩,占山地面积的96.8%,其中用材林58.77万亩,经济林17.63万亩,竹林6.46万亩,其他林地15.26万亩,荒山35.14万亩。市境内野生植物资源较为丰富,名目较多,主要有林木类、竹类、药用植物类、花卉类等数百个品种。 3)水文气象 市域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降雨充沛、日照充足生长期长;并具有春温多变、夏初多雨、伏秋多旱。境内极端最高气温达41℃,最低为-10.8℃。全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7.4℃;年均降雨量为1300-1400mm;降雨量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4-6月份,降水量850-920mm。占全年降雨量的45%。年均日照时数为1640小时,年总辐射量107千卡/立方c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429.3mm。无霜期265-275天。主要适合水稻生长。区内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为1300-1400mm;降雨量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4-6月份,降水量850-920mm。(其原因是春夏之交,南下冷气流因热气流的堵塞而停滞在南岭一带,造成持续阴雨,降水急剧),易形成暴雨洪涝。 4)河流水系 **境内河流密布,有长5KM以上河流59条,5KM以下河流6条,总长721KM。流域面积5-10平方公里的2条,10-20平方公里的27 条,20-30平方公里的12条,30-40平方公里的3条,40-50平方公里的5条,50-100平方公里的7条,100平方公里以上的2条。以涟水为主干,乌江、靳水次之。涟水横贯市境南部,流经**汇入湘江。其他较大的支流13条,均从南北两个方向注入涟水。 2.1.3 社会经济 **全市辖5乡、13镇、4个街道办事处,人口90.78万,总面积2011平方公里。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市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实施“工业带动、开放兴湘”的发展战略,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7.86亿元,实现全市财政收入4.01亿元,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民纯收入分别达到了11309元和4343元。近年来**市重视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2006年投入水利建设资金达1200万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3%左右。 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每年播种面积在68000公顷以上,常年种植双季稻,近年来粮食总产量平均每年保持在5亿公斤左右,1998年率先在全省双季稻成建制亩产过吨粮。牧业生产是该市的特色农业,每年出栏肉猪在160万头以上,全市农业总产值35.58亿元。 **有坚实雄厚的工业基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多家,建材、食品、机械、冶金、化工、电子、制革多门类的综合工业体系日益完善,硫酸锌、氟氯苯胺、金属铬、水泥、除尘器、皮革、铸造件等工业产品畅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工业总产值达到82.9亿元。 湖南省**市社会经济状况及规划预测表 附表 1 类别 项目 数据 2006 2020 自然地理 土地面积(万km2) 0.2 0.2 其中:山丘区面积(万km2) 0.03 0.03 平原面积(万km2) 0.05 0.05 年平均降水量(mm) 1311.5 1311.5 多年平均蒸发量(mm) 1435 1435 社会经济 人口(万人) 90.78 96.2268 农业人口(万人) 77.54 83.104 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 77.86 244.48 农业生产总值(亿元) 22.73 71.37 工业增加值(亿元) 4.93 15.48 粮食总产量(万kg) 5.72×107 7.61×107 经济作物总产值(万元) 3.58×106 5.77×106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4021 6470 灌溉情况 灌溉面积(万亩) 72.52 76.42 耕地面积(万亩) 77.98 81.14 有效灌溉面积(万亩) 59.77 65.52 其中:粮食作物灌溉面积(万亩) 65.3 68.78 经济作物灌溉面积(万亩) 6.5 12 林果灌溉面积(万亩) 1 2 2.1.4 农业生产条件 2006 年**市土地总面积为300.5万亩,各地类规模为:农用地 244.89万亩,其中耕地77.98万亩,园地8.42万亩,林地120.39万亩,牧草地3.1万亩,其它农用地39.06万亩;建设用地34.99.2万亩,其中居民点工矿24.78万亩,交通运输用地2.13万亩,水利设施用地8.08万亩;未利用地206.6万亩 ,其中未利用土地160.05万亩,其它土地 46.6万亩。区内气候温和,无严冬。多年平均气温17.1℃,全年≥10℃积温为5644.6℃,无霜期277天。年日照数达1795小时,属中部热量丰富区。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110.32千卡/cm2。区内良好的温、光、热条件,适合多数农作物特别是水稻和油菜、棉花的生长。境内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为1300-1400mm,水资源丰富,全市拥有水资源12.61亿方,多年通过投入建成大小水库180座,水塘62000处,可蓄水量达5.1亿方。灌溉设施也不断完善,形成较完整的灌溉体系,全市有效灌溉面积59.77万亩,旱涝保收面积达到47万亩。区内劳动充足,长期以来,项目区内的农民以土为本,在种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列入了全国重点产粮区,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2.2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2.1 全市水资源总量 我市水资源较为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大。水资源主要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组成。 1) 地表水资源 ① 市内产水:**市多年平均降水总量26.67亿立方米,年迳流量 12.61亿立方米,其余的14.06亿立方米消耗于蒸发及渗入地下。通过频率分析计算,保证率50%平水年迳流量为12.883亿立方米;保证率75%偏枯年为10.744亿立方米;保证率为95%的特枯年为8.362亿立方米。 ② 客水:**客水主要来自于涟水上游,外市汇入**市境客水面积为4637.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迳流量28.51亿立方米,其中涟水27.91亿立方米,其他0.6亿立方米。 ③ 地表水总量:**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41.121亿立方米,除去无能力控制的客水28.51亿立方米外,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实为12.611亿立方米。 2) 地下水资源 据湖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资料分析估算,**市地下水动储量约为2.64亿立方米,其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补给,其次是河道、水库、天然水体自然补给。地下水主要储存于泥盆地层和第四纪冲积砂石层。以各种灰岩中的喀斯特水最多,冲积砂石层中孔隙溶洞水次之。 综上所述,**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为12.61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动储量2.6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15.251亿立方米。 2.2.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目前**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地表水资源为主,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得相对较少,主要用于农业生产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小畜生活用水以及发电用水。全市其中耕地77.98万亩 ,其中水田65.66,旱地9.62万亩,需水量46227万方,工业用水752万方,(大厂矿用水0.5亿 方,主要从韶灌及涟水提水末计入),城乡人民生活用水4201万方,牲畜用水263万方,综上所述全市总需水量51443万方,可利用蓄、引、提水量50768万方,缺水6189万方。加上用水管理粗放,渠道渗漏严重,实际用水缺口更大。 2.2.3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1) 水资源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匀 我市年内降雨60%以上集中在春夏的三、四个月之内,而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超过现有工程的蓄水能力,多数流入江河。同时年际变化大,最多与最少年降雨量比值在2.0-2.8之间,造成丰水年雨水过多,产生洪涝,枯水年雨水过少,干旱缺水。我市真正的富水区在山区,而地处平原、丘陵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水资源相对较少。 2)部分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机电设备严重老化 但项目区主要灌排设施标准低,配套不齐,部分工程老化失修,功能衰退,发挥不出应有效益,不能充分利用水利资源。从项目区概述可知,设施、设备数量不少,可质量不高,基础设施大部分是上世纪60—70年代兴建,由于受当时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原因的制约,渠道没有防渗衬砌,经过几十年运行,部分渠段崩裂、塌陷,使灌区内的农田灌溉受到严重影响。同时,渠道灌溉面积大、渠线长,标准低、设施老化,至使灌区内部分农田旱不能灌、涝不能排;山平塘年久失修蓄水量少,易干涸,灌溉机埠功率小,不能满足辖区农田的灌溉用水。由于灌区内的农民尚不富裕,农民自己用于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较少,致使水利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生产条件难以改善, 农业生产长期在低水平、低效益状态下运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的发展难以有实质性的突破。 3)管理不善,水量浪费 我市农业灌溉用水量每年在4.6227亿m3,但农业用水长期沿用旧的灌溉制度和灌水方法,水量浪费,灌溉水的利用率仅在0.45左右,由于灌区未能合理的配套,再加上有的工程管理不善,水资源在输水过程中损失较多,管理工作比较混乱,灌区上游用水多,水量浪费严重,下游用水不足,争水抢水。 4)水质污染严重,局部地区饮用水困难 位于衡邵干旱走访廊上的龙洞、壶天等部分山丘区还存在干旱死角,干旱时节还存在季节性饮水困难,白田镇、金石、金薮一带氟化物超标,主要原因是本区域属花岗岩严重风化地区,紧邻宁乡灰汤温泉区,受地质条件影响导致大量含氟物质溶入地下水,污染了浅层地下水,导致区域性氟超标。另一方面由于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大量有害物已浸入浅层地下水,部份地区的水质已不能满足饮用卫生要求。根据此次调查统计结果,全市有20.72万人存在饮水安全问题,由于水质问题致使饮水不安全的人口为11.94万人,水源保证率不达标人数6.3万人,饮水方便程度不达标人数2.45万人。 2.3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3.1 全市土地资源总量 2.3.2 全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006 年**市土地总面积为300.5万亩,各地类规模为:农用地 244.89万亩,其中耕地77.98万亩,园地8.42万亩,林地120.39万亩,牧草地3.1万亩 ,其它农用地 39.06万亩;建设用地34.99.2万亩,其中居民点工矿24.78万亩,交通运输用地2.13万亩,水利设施用地 8.08万亩;未利用地206.6万亩,其中未利用土地160.05万亩 ,其它土地46.6万亩。 一、土地利用以林耕为主,建设用地比重大。林耕两类合计占土地总面积的65.85%;城镇村、工矿、交通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9.07%,比湖南省平均水平高3.57个百分点。 二、土地经济密度以林地和园地最低。96年的土地经济密度耕地为 8519元/公顷,园地为2293元 /公顷,林地为343元/公顷,水面为11702元 /公顷。 三、土地利用程度较低。土地利用率为 87.43%,比**市均值低4.64个百分点;土地垦殖率为27.37%,比**市均值低1.49个百分点;土地经济密度为17413元/公顷,比**市均值低16467元。 土地利用潜力: 一、待开发土地潜力不大。各类待开发土地2221.80公顷,其中90%是荒坡隙地,可开发耕地的只有521.60公顷。 二、已利用土地改造潜力较大。其土地整理规划区现有中低产田25610.80公顷,占全部耕地面积的46.70%,其中有1.33万公顷可以改造为高产稳产田。还有低产园地 2127.60公顷,低产林地13522.50公顷,低产水面4740.80公顷。据分析测算,如对“四低”资源实施综合开发措施,本规划区每年可增粮食1.2—1.5万吨,增加水产品175吨,增收茶叶500多吨,增产水果 800多吨,增收茶油 22-34吨。 三、已利用土地整理潜力大。规划区地块分散,地块面积小,散碎地块数量多,造成田埂面积过大,占规划区土地总面积的 7.20%,耕地与田埂面积比高达 1:0.26,通过田埂整理补充耕地潜力大;农村居民用地分散,每户宅基地平均占地在 1亩左右,若按法定每户高限宅基地 0.33亩的标准,并按 1:1留出其他用地,把多余宅基地调整成其他用地潜力大,土地整理可补充耕地2395.1公顷。 2.3.3 全市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一、建设占用大量耕地,耕地数量日益减少。1992-2006年,全市各项建设占用耕地达 627.3公顷,占耕地减少面积的77.30%,并且城镇周围和交通干线优质耕地减少多,这些耕地很难靠开发同等数量荒地来弥补。 二、土地利用不尽合理,部分土地未得到充分利用。由于对生产与建设用地缺乏合理的协调规划和配置,在用地上存在乱占滥用等违法用地现象,造成了土地的浪费。有的农地遭受破坏较严重,肥力较低,质量下降。在建设用地中,农村居住用地分布较散,空坪隙地较多,利用不够充分。 三、土地利用举措失当,土地生态环境退化严重。由于乱确滥砍滥伐山林,加上适当的围垦造林及陡坡开荒,乱刨草皮,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面积已达 56185.20公顷。 四、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配不均,导至汛期易发涝灾,秋季又易发生旱灾;水利设施渠系配套差、标准低、病害严重,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2.3.4全农田基本情况 我市总耕地面积77.98万亩,其中水田65.66万亩,旱土12.32万亩,灌溉设施也不断完善,形成较完整的灌溉体系,全市有效灌溉面积59.77万亩,旱涝保收面积达到47万亩。详见附表2 2.4 与农田水利相关各部门规划编制情况 我市“十五”及“十一五”期间与农田水利有关的规划如表2.4 **市与农田水利相关规划编制情况调查表 表 2.4 序 号 规划名称 规划布置单位 规划报告 编制单位 规划编 制时间 规划水平年 规划总 投资 (亿元) 规划农田水利方面的投资 (亿元) 规划实施的程度 1 **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湖南省国土资源厅 **市国土资源局 2003 2000 1.267 0.4 完成20% 2 **市利用亚行贷款建设现代农业项目规划 **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2007 2006 0.4 0.24 0 3. 农田水利建设的必要性 3.1 农田水利建设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我市的水利事业有了长足发展。水利工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目前为止,我市建成各类水利工程遍布全市,其中:有大型工程韶山灌区南、北干渠、中型水库5座,小(一)型水库41座,小(二)型水库134座,防洪堤长89.55km,撇洪渠33条,共长93 km,电力提灌机埠692处730台,17253kw,其中中型提灌站两个,排渍机埠55处66台,3200kw,山平塘64000口,泉井1800眼,小溪河坝1836座。这些设施提高了基本农田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护和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是我省大、中、小相结合,防、排、灌相补充的水利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为我市抗旱夺丰收、防汛保平安做到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由于这些工程都在上世纪六、七年代建成,且标准低、病害严重、渠系配套差,抗御连续干旱的能力低,这些诸多不足,严重制约着我市农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3.2 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存在诸多不足,需值得重视和急待解决。 1、水利工程年久失修,机电设备严重老化,特别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成的水利工程和电力提溉站带病运行; 2、渠系配套建设缓慢,灌溉保证率一直处于低水平运行; 3、商品水的意识不强,以至于征收水费困难重重; 4、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难于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5、末能建立确保各类小型水利工程的有效的投入和管护机制,确保各类小型水利工程的长久有效的运行,重建轻管。 3.3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必要性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进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提高水利用效率与效益,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为国家的粮食安全、用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目前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搞好“民生”水利,构建和谐**的必要。 1)保证和提高现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须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农业是稳定天下的产业,粮食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是农业大市,是产粮基地。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这既符合农村的实际,又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关键又是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那么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则是基础的基础。只有加强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解决农村“三农”问题的需要;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的稳定,**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历年来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粮食,为全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水利基础设施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在农村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没有过硬的农业基础设施,粮食安全就没有保障,农业不可能稳定持续地发展,农民生活不可能稳步地提高。近年因水利基础设施老化溥弱,水患灾害频繁,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出现局部抛荒现象,因此,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努力建立一个完善、先进的水利工程体系,保障农民的利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3)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目前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实施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集约化、机械化、规模化经营和产业结构调整已是农村的发展优势。这些对水利灌排条件等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许多地方原有设施的标准和功能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必须主动调整思路,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改造原有工程,建设节水高效工程。新时期农业发展要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但要有一定规模,还要有较高的质量,要不断创新、发展,跟上新时代农业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形势。 4)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区域生态环境的需要; 随着我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在加剧,人们的生存环境在不断恶化。要建设社会主新农村,实现村容整洁,为村民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就必须在一个流域、一个区域甚至更大的范围内,统筹考虑水污染、水土流失等一系列问题的防治措施。而全国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项目、水污染治理等水利、水电和水环境工程,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农村水利的重点内容和重大使命,也是维持我市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保护人民居住生活环境的需要。 5)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水利是农业命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不去,就谈不上农业的稳定增长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农村经济越发展,水利设施的地位就越显得重要。我市的水利设施严重不足、水利基础脆弱,难以抗御大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我市经济的健康发展,当务之急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文件的精神,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切实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持我市经济的可持续续发展。 4 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4.1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业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关方针政策,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以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为目标,统一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统筹使用农村各类涉水资金,以规划为龙头,把以工代赈、农业综合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土地开发整理等专项中用于农田水利的资金相对集中,整合使用,按照“统一规划、项目管理、渠道不变、各计其功”的原则,以 规划整合项目、项目整合资金,提高涉水资金的使用效率。推进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提高水利用效率与效益,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为国家的粮食安全、用水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4.2 规划原则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是农田基本建设的总体安排,也是指导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的重要依据,其基本原则除需执行国家制定的有关路线、方针、政策外还需遵循以下原则 1) 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重点放在粮食主产区及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包括粮食增产潜力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的区域;农民民主管理意识强、自愿申请加快建设的区域和已落实工程管理责任,特别是建立了规范的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的区域; 2) 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协调各行业的用水需求,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行改造与改革、骨干与田间、灌溉与排水相结合; 3) 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改造方案,同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4) 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根据国家财政投入及地方财力的可能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建设目标和操作性较强的措施; 5) 坚持以改革促进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农田水利工程投资、融资体制、水价形成机制、工 程产权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充分发挥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的效益,促进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4.3 规划依据 1.法规依据:《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 2.政策依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50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意见的通知》((湘政2007)45号); 3.各相关技术规程规范; 4.《**市农业区划报告集》 5.《**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年) 6.《**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 7.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市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建设现代农业项目规划 4.4 规划水平年 规划基准年为2006年,规划水平年为2020年。 4.5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主要为韶山灌区末级渠系、五座中型水库灌区、胜前机埠、观音阁两处中型提灌站,及175座小型水库灌溉的小型灌区,排 水区和抗旱水源工程建设为主,包括水源工程、灌排渠道、涵闸和小型泵站改造、为灌区灌溉排水服务的石狮江流域、肖家河流域、虞塘河流域等农村小型河道治理等。 4.6 规划目标与任务 4.6.1 规划目标 通过对我市的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确保灌溉面积稳步增长,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根据农田水利工程的性质和特点,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有效的投入机制、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工程效益,调动受益农户投工投劳的积极性,促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持续健康发展,满足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4.6.2 规划任务 根据保障**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等需求,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我市规划农业至2020年,农业总产值达到42亿元,农业产值年均增长8%,粮食生产总量达到50万吨以上,优质无公害农产品达到50%以上,人均占有粮食稳定在500公斤以上。为达到这一目标,我市规划通过对我市65个开发复垦项目的实施,新增耕地3.16万亩,同时由于我市用水尚缺水量6189万方,必须实行节水灌溉,新开水源,实行管理体制改革。总体任务是: 1)通过65个开发复垦项目的实施增加溉灌面积3.16万亩,耕地总面积达到80.43万亩。 2)实现农业综合开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项目实施后,为开发林、果、桑、鱼、禽等立体型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对8.09万亩冷浸田进行改造,对30万亩农田实行节水灌溉,节约用水2000万方。 4)新建水塘913口,增加蓄水730万方,新增提水机埠311处,计5084KW。 5)实行管理体制改革,对全市所有水库和中型提灌机埠及排渍站建立用水管理协会,80%的塘坝的产权实行拍卖。 规划总投资额为201957.6万元,筹集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必须建立稳定、多元化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大争取中央投资和地方各级财政投入力度,整合土地开发整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和小水利建设等涉水建设项目资金,实行统一规划,项目管理。 2)采用“一事一议”等方式调动受益农户筹资筹动积极性,受益农户根据生产需要自主决定水利设施投入的力度。 3)继续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推动民营水利发展,聚集民间资本,变存量资产为增量资产;创造条件,出台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水利建设。 4)规划期内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额201957.6 万元, 该规划项目的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为1)经济内部收益率 EIRR=12.13%,经济净现值,ENPV=52908.37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1.121>1。 5 规划分区和总体布局 5.1 规划分区 5.1.1分区划分 根据我市灌区的灌溉特性分为四个区,第一区为中部韶山灌区自流灌溉区,位于涟水两岸,包括虞塘、棋梓、-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田水利 建设 综合 规划 报告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