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新版-教科版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试卷.doc
《五年级新版-教科版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新版-教科版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测试试卷.doc(2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教科版(2017)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第一部分知识检测站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地势 。 2.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叫 。 3.长白山天池是由 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形成的原因是 。 4.河流会改变地形地貌: 作用会带走河流两岸的泥土, 作用会填平低要生出变文图洼的地形。 5.做实验研究植物对雨水侵蚀的影响时,我们改变的条件是 ,不 变的条件是 、 、 。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在地形图上,绿色表示草原。( ) 2.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沙、土壤运到远方,只留下砾石,就形成了戈壁。( ) 3.岩石在高温和高压下发生变化形成的岩石叫变质岩。( ) 4.水的作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林整黑博养突( ) 5.在地球的内部,越往下去,压力越大,温度越低。( ) 6.地震对地表的改变是剧烈的。( ) 7.黄河第一湾乾坤湾是由地震形成的。( ) 8.我们一般使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地震和火山的成因。( ) 9.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不会带来任何好处。( ) 10.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人海口往往是丘陵。(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内蒙古大草原很宽广,一望无际,它所处的地形属于( )。 A.平原 B.盆地 C.高原 2.中国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我国河流流向大多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3.如果把地球比作鸡蛋,鸡蛋的蛋壳相当于地球的(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4.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不断发生变化,下列现象中( )不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A、地震 B.岩石的风化 C.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 5.下列岩石中属于岩浆岩的是( )。 A.浮石 B.页岩 C.大理岩 6.地震带来的灾害不包括( )。 A.地面出现裂缝、塌陷 B.山体滑坡 C.烧毁森林 7.(以使地球表面的局部地表在瞬间发生较大变化的是( )。 A.风力侵蚀 B.河流的沉积 C.火山和地震 8.雅丹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火山喷发 B.风的侵蚀作用 C.风的沉积作用 9.我们研究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的影响时,使用的实验方法是( ) A.对比实验 B.模拟实验 C.理想实验 10.(黄河因泥沙沉积问题,目前变成了一条“地上河”(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治理黄河最好的方法是( )。 A.把河床中的泥沙挖去 B.黄河流域多植树造林 C.在上游多建水电站,拦住泥沙 11.地球表面有许多溪流和沟壑,这些现象主要是由( )形成的。 A.岩石的风化 B.流水的侵蚀 C.风力的作用 12.在“雨水如何影响土地”的模拟实验中,( )容易被雨水冲走。 A.小石子 B.细沙 C.黏土 13.小科在西藏某地旅游时,导游告诉他:当地山体中有很多不同种类的贝壳化石。小科的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远古人类曾将贝壳带上高原 B.这里曾发生了海陆变迁的地形变化 C.贝类原来生活在高山上,后来环境巨变,才适应到水中生活 14.钱塘江岸边的堤坝下部的岩石比上部的岩石要光滑这是由于( )石的作用引起的。 A.流水 B.风力 C.气温 15.(杭州期末真题)我国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原因是( )。 A.人们对木材的需求越来越大 B.放牧需要更多的草地 C.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现象比较严重 第二部分实验探究园 四、连线题。(共10分) 将图上的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并将地形与其特点用线连起来。 五、探究题。(共40分) 1.请在下图中填出地球结构的名称。(10分) (1)地震主要发生在这一部分,而火山喷发则与和的运动有关。 (2)火山喷发时产生的会使土壤更加肥沃。 (3)地球表面的岩石可分为和三大类。 2.某科学小组用右图中装置模拟火山喷发,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实验中,土豆泥模拟番茄酱模拟番茄酱受热从土豆泥中喷出来的过程模拟 (2)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加热来模拟地球内部的热量用酒精灯加热时,应该用( )加热。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保护我们(3)番茄酱受热从土豆泥中喷出来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危险,我们应该使用的眼睛。 (4)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哪些严重的灾难? 3.下面是上网查询的一条河流长期变化的记录图。A、B、C、D、E、F、G、H是图中河道两岸的不同地点。(10分) (1)河道的这些变化主要是侵蚀造成的。 (2)在C和D中,河岸泥沙不断堆积的是;河岸不断被侵蚀的是 (3)在A、B、C、D、E、F、G、H中,变化与C相似的是;变化与D相似的是 4.以下是小明研究“雨水对土壤的侵蚀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方案:(8分) (1)在小明的方案中,主要采用了( )的实验方法。 A.对比 B.观察 C.转换 (2)在小明的方案中,实验组与对照组控制的不同条件是( )。 A.雨水多少 B.土壤构造 C.植被覆盖情况 (3)如果实验成功,我们可以观察到( )。 A.有植被覆盖的组径流更清澈 B.无植被覆盖的组径流更清澈 C.两组现象相同 (4)除了小明研究的影响因素以外,我们还知道 会对雨水侵蚀土壤的程度造成影响。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知识检测站】 一、1.西高东低 2.岩浆岩 3.火山喷发 地震 4.侵蚀 沉积 5.有无植物覆盖 土地的坡度 降雨 量的大小 降雨的高度 二、1.× 2.√ 3.√ 4.× 5.× 6.√ 7.× 8.×解析:研究地震和火山的成因时,我们使用的方法是模拟实验。 9. × 10. × 三、1.C 2.A 3.A 4.B 5.A 6.C 7.C 8.B 9.B 10.B 11.B 12.C 13.B 14.A 15.C 【实验探究园】 四、 五、 (1)地壳 地幔 地壳(2)火山灰 (3)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2.(1)地壳 熔岩 火山喷发 (2)A (3)护目镜 (4)烧毁森林、房屋,掩埋农田和城市,污染空气,导致滑坡、山崩、泥石流、地震等。 3.(1)流水 (2)C D (3) BFG A EH 4.(1)A (2)C (3)A (4)降雨量的大小、土地坡度 一、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选择题 1.下列物体中,都属于光源的是( )。 A.萤火虫、彩虹 B.镜子、打火机、夜光玩具 C.点燃的火柴、太阳 解析:C 2.漆黑的晚上,在你面前放一个苹果,然后关上门,并把灯都关上,制造一个完全黑暗的环境,那么你( )这个苹果。 A.不能看到 B.适应后能看到 C.能看到 解析:A 3.如图,小刚同学在研究“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他将玻璃换成( )时,仍然可以看清杯子的细节。 A.一张很薄的铝箔纸 B.一块干净的木板 C.一块干净的冰 解析:C 4.小刚同学将手伸人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的水中,旁边的小红同学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手在水面处“折断”了 B.水中有两只手 C.以上现象都有可能看到 解析:C 5.选择题。 (1)用手电筒在同一位置分别垂直照射距离墙面远近相同、大小不同的圆盘,所产生的影子( )。 A.大小相同 B.大小不同 C.方向不同 (2)在灯光靠近墙的地方,用手做出各种手势,在墙上形成手影,当电灯保持静止,手向电灯靠近时,在墙上的手影将会(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3)物体影子的方向与( )有关。 A.光源照射的方向 B.光源和物体的距离 C.物体的大小 (4)物体的影子总在( )的一面。 A.向光 B.背光 C.无法判定 (5)用手电筒分别从上面和侧面照射同一个文具盒,产生的影子( )。 A.形状完全相同 B.形状可能不同 C.方向相同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有光源和屏就可以得到影子 B.手术室里使用的无影灯也会产生影子 C.有光就能产生影子 【答案】 (1)B (2)B (3)A (4)B (5)B (6)B 【解析】【解答】(1)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所以用手电筒在同一位置分别垂直照射距离墙面远近相同、大小不同的圆盘,所产生的影子大小是不同的。 (2)距离光源越近,影子的大小就越大。 (3)物体影子的方向与光源照射的方向有关。 (4)物体的影子总在背光的一面。 (5)用手电筒分别从上面和侧面照射同一个文具盒,产生的影子形状可能不同。因为文具盒的大小可能是不同的。 (6)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所以手术室里使用的无影灯也会产生影子。 【分析】了解影子长短变化和什么因素有关,是常考点。 6.用手电筒相同方向照射距离墙面不同远近、长短相同的物体,所产生的影子( )。 A. 长短相同 B. 长短不同 C. 方向不同 【答案】 B 【解析】【解答】因为手电筒相同方向照射不同远近、长短相同的物体,因为照射方向相同,所以影子方向相同,因为离墙面距离不同,所以影子长短不同。 【分析】本题考查影子方向与光源照射方向的关系。 7.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都是( )。 A. 平面镜 B. 凹面镜 C. 凸透镜 【答案】 A 【解析】【解答】潜望镜的两块镜片都是平面镜。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的反射制成的。 【分析】本题考查潜望镜的镜子。 8.平面镜里的像都与物体( )。 A. 相同 B. 左右相反 C. 上下相反 【答案】 B 【解析】【解答】平面镜中像的大小与实物的大小相同,但左右相反,上下相同。 【分析】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9.下列物体中,反光性能最好的是( )。 A. 平面镜 B. 白色的墙 C. 水泥地面 【答案】 B 【解析】【解答】白色的物体反光性能最强。 【分析】本题考查反光性能强的颜色。 10.树林中地面上形成一个个圆形的“光斑”是( )。 A. 树叶的影子 B. 太阳的像 C. 树叶间的空隙的像 【答案】 B 【解析】【解答】太阳光沿直线传播,透过树叶之间的小孔,在地面上形成太阳的像。 【分析】本题考查小孔成像原理。 11.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每秒。 A. 30千米 B. 30万千米 C. 300万千米 【答案】 B 【解析】【解答】光传播的速度是30万千米每秒。 【分析】本题考查光传播的速度。 12.光在空气中是以( )形式传播的。 A. 曲线 B. 直线 C. 波浪线 【答案】B 【解析】【解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分析】本题考查光传播的路径。 13.太阳光到达地球的时间约需要( )。 A. 8秒钟 B. 8分钟 C. 8小时 【答案】 B 【解析】【解答】光传播的速度是30万千米每秒,光从太阳发出到达地球需要8分钟。 【分析】本题考查光从太阳发出到达地球需要的时间。 14.下列例子不能用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来解释的是( )。 A. 日食和月食 B. 影子的形成 C. 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答案】 C 【解析】【解答】日食、月食和影子的形成都是因为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传播的速度比声音快 【分析】本题考查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现象。 15.下列物体与潜望镜利用的原理相同的是( )。 A.放大镜 B.医生用的额镜 C.近视眼镜 解析:B 二、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选择题 16.在用可乐瓶制作水钟时,关于刻度的划分正确的是( )。 A. 从瓶底开始 B. 从瓶底以上形状规则的部分开始 C. 从任意地方开始 【答案】 B 【解析】【解答】再用可乐瓶制作水钟,由于水钟的原理是等时性,所以各单位的距离要均匀统一,所以只能从瓶底以上的部分进行划分。 【分析】水钟利用的是等时性,所以各单位的距离要统一、均匀。 17.我们从( )可以追寻时间的痕迹。 A. 大树的粗壮 B. 大树的高度 C. 大树的年轮 【答案】 C 【解析】【解答】大树每经过一年就会长一个年轮,所以由此可以寻找时间的痕迹,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树木年轮是在树木茎干的韧皮部里的一圈形成层。 18.时间流逝的速度是( )。 A. 白天快,晚上慢 B. 白天慢,晚上快 C. 一样快 D. 没有一定的规律 【答案】 C 【解析】【解答】时间以恒定的速度在流逝,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掌握时间的概念。 19.日晷是根据阳光下直立物体的影子( )制作的。 A. 长短变化规律 B. 移动的规律 C. 长短变化和方向移动的规律 【答案】 C 【解析】【解答】古代人还用光影来计时。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由晷针和晷面组成的,是根据阳光下直立物体影子移动的规律制作的。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掌握日晷的制作原理和用途。 20.用流水来计时如果解决好( ),计时将更准确、更方便。 A. 水流速度 B. 水流量 C. 水质的处理 【答案】 A 【解析】【解答】水钟是一种利用水流速度一定来计时的,因此水的流速一定是计时的准确性的保障。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掌握影响水钟的计时准确性的因素。 21.我国古代的水钟,最先是( )型的。 A. 受水 B. 泄水 C. 吸水 【答案】 B 【解析】【解答】中国的水钟,最先是泄水型,后来泄水型与受水型同时并用或两者合一。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水钟在中国又叫做“刻漏”,“漏壶”。根据等时性原理滴水记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把水漏完的时是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装满是受水型。 22.在观察摆的活动中,我们发现( )。 A. 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摆动的速度也越来越小 B. 摆动的幅度保持不变,摆动的速度却越来越小 C. 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摆动的速度却保持不变 D. 摆动的幅度保持不变,摆动的速度也保持不变 【答案】 C 【解析】【解答】我们做的摆摆动的幅度由于受空气阻力作用,越来越小,但摆动的速度却保持不变,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掌握我们做的摆的特征。 23.计时工具( )的提高要靠技术、材料等的改进。 A. 美观性 B. 准确性 C. 实用性 D. 时尚性 【答案】 B 【解析】【解答】计时工具其对准确性要求较高,在早期简单计时工具到现在的钟表,其准确性越来越高,它的发展经过一系列的技术和材料的改进,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掌握常见计时工具以及它们的准确性。 24.我们用秒表测得一个摆在1分钟内摆动了60次,那它在2分钟内可摆动( )。 A. 90次 B. 120次 C. 150次 D. 180次 【答案】 B 【解析】【解答】摆的摆动周期一定,因而两分钟摆动次数为:2×60=120次,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掌握周期性稳定的摆才可以作为计时工具。 25.如图所示,同样测量摆10次所需要的时间,则甲、乙两摆所需要的时间关系正确的是( )。 甲 乙 A. 甲用的时间比乙用的时间长 B. 甲用的时间比乙用的时间短 C. 甲和乙所用的时间相等 D. 无法比较甲和乙所用的时间关系 【答案】 B 【解析】【解答】摆长是影响摆的速度的条件,摆长越长,摆的速度越慢,摆长越短,摆的速度越快。摆长短的摆必然比摆长长的摆完成相同次数摆动所用时间少。 【分析】本题中,甲的摆长比乙的短。因此要完成相同次数的摆动,甲所用的时间必然比乙用的少。 26.齿轮由( )控制,钟表内的齿轮与指针可以连带牵动。 A. 垂体 B. 操纵器倒钩 C. 长针 【答案】 A 【解析】【解答】齿轮最终是由垂体控制的,而钟表内的齿轮与指针可以连带牵动。 【分析】齿轮归根结底是由垂体控制的。 27.摆的次数计算方法( )。 A. 摆来回摆动1次 B. 摆来回摆动2次 C. 摆来回摆动4次 【答案】 A 【解析】【解答】来回摆动1次称为摆摆动一次。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的是摆的计数方法。 28.人类计时工具从简单到精确的一组是( )。 A. 太阳钟—水钟—摆钟 B. 水钟—摆钟—太阳钟 C. 太阳钟—摆钟—水钟 【答案】 A 【解析】【解答】人类一开始利太阳钟等方式来计算时间,但是这样的方式误差较大;水肿的误差较小,随着科技的进步,摆钟是现代家庭计算时间的工具。 【分析】我们可以用过某些除钟表外的方式来计算时间。 2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正常情况下,一分钟内我们只眨一下眼睛 B.古代的人们常常用日影来计时,如日晷 C.水钟在我国古代又叫“刻漏”,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 答案:A 30.有摆的挂钟产生于惠更斯的实验室内。它是以( )发现摆的摆动具有等时性这个原理为基础而发明的。 A. 惠更斯 B. 伽利略 C. 苏颂 【答案】 B 【解析】【解答】A、惠更斯在摆的摆动具有等时性这个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复摆,所以A不符合题意; B、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所以B符合题意; C、苏颂领导制造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钟"水运仪象台",开启近代钟表擒纵器的先河,所以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摆的等时性的发现者。 31.航天员在太空中需要按作息时间安排工作。下列装置可以在太空中用于计时的是( )。 A. 水钟 B. 日晷 C. 摆钟 D. 原子钟 【答案】 D 【解析】【解答】A、水钟要利用水的重力下滴,而太空中没有重力,所以不能用水钟在太空中计时,A不符合题意; B、日晷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而飞船在航天飞行中的昼夜周期和我们在地球上的昼夜周期是不同的,所以不能用日晷在太空中计时,B不符合题意; C、钟摆要利用摆锤的重力向下运动,而太空中没有重力,所以不能用水钟在太空中计时,C不符合题意; D、原子钟是利用原子吸收或释放能量时发出的电磁波来计时的,这种电磁波非常稳定,可以用于太空计时,D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各种计时仪器的工作原理,注意太空中物体没有重力及昼夜周期和地球不同进行分析。 32.树木以( )来记录它的成长过程。 A. 年轮 B. 大小 C. 高矮 【答案】 A 【解析】【解答】年轮是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季节影响形成的,一年产生一轮。同时树木生长环境的改变,在年轮上也有体现。所以树木以年轮来记录它的成长过程。 故答案选A。 【分析】根据年轮的产生进行分析。 33.张华同学要做一个每分钟摆动60次的摆,结果发现一分钟内摆动了55次,你认为应该( )。 A. 适当加长摆绳 B. 适当缩短摆绳 C. 适当增加摆锤重量 D. 适当增大摆幅 【答案】 B 【解析】【解答】摆绳越长摆的速度越慢,所以为使摆的速度增加一些,可以使摆绳剪短一些,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摆长与摆速的关系。 34.影响单摆摆动快慢的因素是摆绳长短,( )证实了这一点。 A. 傅科 B. 牛顿 C. 伽利略 【答案】 C 【解析】【解答】影响单摆摆的速度的因素是摆绳的长度,摆绳越长,摆的速度就越慢。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发现了这一规律。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影响摆速的因素只有摆长。 35.一只摆钟一昼夜走快了三分钟,为了使它计时准确,下列方法有效的是( )。 A. 缩短摆的长度 B. 加长摆的长度 C. 增大摆锤的重量 D. 减小摆锤的重量 【答案】 B 【解析】【解答】摆钟速度与摆的速度是摆长摆长越长,摆的速度就越慢。所以为使摆速加快,应该加成摆的长度。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摆速的因素。 36.下面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描述时间所用的语言,其中比较准确的是( )。 A. 一支烟的工夫 B. 一顿饭的时间 C. 一小会儿 D. 一刻钟 【答案】 D 【解析】【解答】运用时间单位描述的时间才具有准确性,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时间的描述形式。 37.和其他时钟相比,摆钟的最大特点是( )。 A. 体积大 B. 制作精美 C. 独有的钟摆 【答案】 C 【解析】【解答】摆钟的摆具有等时性,所以具有较大精确性。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摆钟和其他计时工具的优点。 38.当我们的手表或时钟出现不准确时,最好的校对方法是( )。 A. 与同学对表 B. 听广播报时 C. 自己估计 【答案】 B 【解析】【解答】我们的钟表不精确时,应与准确时间对照。B选项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与他人对表和自己估计都无法得到准确的时间。 39.下列各种计时工具最为准确的是( )。 A. 水钟 B. 日晷 C. 沙漏 D. 机械摆钟 【答案】 D 【解析】【解答】机械摆钟中的摆具有等时性,具有一定的精确性,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钟摆的原理。 40.许多动植物都会精确记录它们的成长过程,树木以( )来记录它的成长过程。 A. 年轮 B. 大小 C. 高矮 【答案】 A 【解析】【解答】每增加一年,树木的年轮都会增长一圈,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年轮来记录树木的形成。 【分析】我们可以用过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来大致计算时间。 三、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选择题 41.在河流对土地的侵蚀过程中,( )很容易被水流带走。 A. 大石块 B. 植被 C. 黏土和细沙 【答案】 C 【解析】【解答】A、大石头很重,一般很难被冲走,不符合题意。 B、植被一般都有根,固定在土壤中,也很难被冲走,不符合题意。 C、黏土和细沙,轻小,易被冲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当细沙和粘土冲到下游时,一般会沉积下来,形成平原。 42.石灰岩地区特有的溶洞,是由于( )作用形成的。 A. 冷和热 B. 流水 C. 动物植物 【答案】 B 【解析】【解答】石灰岩地区地下可能存在较小的裂隙,雨水流入,发生侵蚀和化学溶蚀作用,小的裂隙不断扩大,后来该地区地壳上升,地下水位下降、继续向下侵蚀,形成溶洞。 【分析】本题考查溶洞形成的原因。 43.古人修栈道时,常用火烧岩石,待岩石温度升得很高时,再浇以冷水,这样岩石便爆裂了,这是人们利用了( )可使岩石爆裂的特征。 A. 冷热作用 B. 流水作用 C. 植物作用 【答案】 A 【解析】【解答】用火烧岩石,待岩石温度升的很高时,再浇以冷水,这样岩石便爆裂了,这是人们利用了冷热作用使岩石爆裂。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热胀冷缩的原理,岩石在经过火烧后再遇到冷水就会爆裂。 44.土壤中的微粒按颗粒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沙砾一粉沙一黏土一沙 B. 黏土一粉沙沙一沙砾 C. 沙砾一沙一粉沙一黏土 【答案】 B 【解析】【解答】土壤中的微粒按颗粒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砂砾-沙-粉沙-黏土。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颗粒的大小,把土壤的微粒排序,最大的土壤颗粒是砾,其次是沙砾,接着是粉粒,最小的是粘粒,这些统称为土壤微粒。 45.下列环境中,( )最容易被雨水侵蚀。 A. 茂密的森林 B. 绿绿的草地 C. 无植物覆盖的坡地 【答案】 C 【解析】【解答】在植被荒芜的地方土壤容易被雨水侵蚀。 故答案为:C。 【分析】植被对土壤具有固着、保护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多多植树造林,以防水土流失。 46.如果我们看到堆满了卵石的河床,则可以判断这是河的( )。 A. 上游 B. 中游 C. 下游 【答案】 B 【解析】【解答】如果我们看到了堆满卵石的河床,可以判断这是河的中游,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水流量,河流的上游一般会有岩石,中游会有鹅卵石,下游会有细沙堆积。 47.浙江没有的是( )地形。 A. 山地 B. 高原 C. 丘陵 D. 平原 【答案】 B 【解析】【解答】浙江没有的地形是高原,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高原是指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的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或者有一定起伏的广阔地区。如我国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高原素有“大地的舞台”之称,它是在长期连续的大面积的地壳抬升运动中形成的。 48.土壤中的水分是一种( )。 A. 纯净水 B. 溶液 C. 蒸馏水 【答案】 B 【解析】【解答】土壤中的水分是一种溶液,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土壤中的水分中含有很多的可溶性物质,这就说明土壤中的水分是溶液。 49.杭州地区主要是( )地形。 A. 山地 B. 高原 C. 丘陵 D. 平原 【答案】 C 【解析】【解答】杭州主要的地形是丘陵,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丘陵,为世界五大陆地基本地形之一,是指地球岩石圈表面形态起伏和缓,绝对高度在500米以内,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由各种岩-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新版 教科版 科学 上册 第二 单元 地球表面 变化 测试 试卷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