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太原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doc
《2023太原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太原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暑假期间,我旗小军同学曾到某地旅游,并参观了“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据此判断,小明同学去的地方是 A.山西 B.陕西 C.北京 D.云南 2.余秋雨先生在《故乡》一文中写到.它以七千年前的稻作文明遗迹证明,这儿不仅是我的故乡,而且是中华民族的故乡。余秋雨先生的故乡是( ) A.半坡 B.河姆渡 C.大汶口 D.北京 3.传说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的是 A.炎帝 B.黄帝 C.嫘祖 D.仓颉 4.西周时期的诸侯王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那时得 到诸侯王这个职位的途径可以是 ①禅让制②世袭继承③考试获得④周王分封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余秋雨盛赞.“汉字是第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它是活着的图腾,永恒的星辰。”下列图示文字按汉字演变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③①④ D.④③①② 6.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 ) A.鲁国与齐、晋距离较近,而与周天子相距甚远 B.鲁国想与齐、晋联合共同攻打周天子 C.周天子势力与齐、晋势力差不多 D.周王室衰微 7.“迄今为止世界上仅存的,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变害为利,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伟大“生态工程”的主持修建者是 A. B. C. D. 8.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提出“兼爱”“非攻”思想的是( ) A.孟子 B.墨子 C.庄子 D.韩非 9.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颂扬嬴政 A.灭六国,统一全国 B.开拓和经营边疆地区 C.凿灵渠,沟通湘漓 D.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10.连环画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下列连环画中反映“伐无道,诛暴秦”这一口号的历史事件是 A.约法三章 B.陈胜、吴广起义 C.四面楚歌 D.指鹿为马 11.东汉后期社会动荡的原因不包括 A.外戚专权 B.豪强大族势力膨胀 C.宦官专权 D.七国之乱 12.汉代画像砖《讲经图》(拓片)信息可以印证的史实是 A.儒学教育兴盛 B."推恩令"实行 C.丝绸之路开通 D.汉军北击匈奴 13.历史上把封建社会时期“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丰衣足食”的景象称为“盛世”、“治世”,下列关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局面“文景之治”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出现在汉武帝统治时期 B.统治者重视“以德化民” C.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D.为西汉进入鼎盛奠定了基础 14.公元230年,吴国皇帝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按照公元纪年法换算,这一年应该是 A.2世纪前期 B.2世纪后期 C.3世纪前期 D.3世纪后期 15.古代人物中,被视为中医临床理论体系开创者,被后世尊为“医圣”的是 A.张角 B.蔡伦 C.张仲景 D.华佗 16.正确掌握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是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公元前138年张骞率领随从西出长安,踏上了前往西域的征程。公元前138年处于 A.公元前1世纪 B.公元前2世纪 C.公元1世纪 D.公元2世纪 17.秦始皇、汉武帝、魏孝文帝是三位杰出的帝王,他们的共同点是( ) A.都对国家旧秩序进行过改造 B.都对国家货币政策进行过改革 C.都对匈奴发动过战争 D.都对国家都城进行过迁移 18.两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这表明 A.江南开发加速,农业多种经营 B.南方农业发达,经济重心南移 C.南方赋轻役稀,社会相对安定 D.南方相对稳定,城市经济繁荣 19.如下图,在甘肃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中出现了具有游牧民族饮食习惯的“手持烤肉串的宾客”,这表明魏晋时期 A.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B.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 C.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 D.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交融 20.一位同学分类梳理历史人物,下图中①处应为( ) A.曹操 B.华佗 C.王羲之 D.贾思勰 二、综合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材料二 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编定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 材料三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商鞅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 (2)根据材料二指出哪个措施最受当时秦国农民欢迎?哪个措施是奴隶主贵族最反对的? (3)材料二中有利于增强中央集权并且影响深远的措施是什么? (4)依据材料三,说一说当时商鞅变法得以推行的原因。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材料三 (1)秦王指的是谁?“扫六合”是指什么? (2)材料二是‘他’在我国历史上开创的政治制度,其目的是什么?其中中央机构中的太尉负责管理什么? (3)‘他’在地方上又推行什么制度?有什么影响? (4)材料三是当时统治者采取的统一货币和文字的措施,请你写出秦统一后的货币和文字的名称。你还知道哪些其它的秦朝用来巩固统一的措施? (5)我们由“秦王扫六合”给社会带来的好处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是时天子问奴降者(投降的人),皆言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向匈奴,无与共击之(匈奴)。汉方欲事灭胡(匈奴),闻此言,因欲通使(月氏)。道必更(经过)匈奴中,乃募能使者。 ——《史记・大宛列传》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较早进行汉化改革的皇帝,他在公元496年,领头把复拓跋改为元,从此他的姓名就成了元宏。其他如独孤氏政姓为刘,步六孤氏政姓为陆。当时鲜卑族改姓一百多个。 ——摘编自中新网 材料三 中华文明的演进过程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明整合为一体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虽然历经战乱与分裂,但这文明的完整性、延续性从未被打破。这种完整性、廷续性成了中华文明稳定发展的原因。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招募到的出使月氏的人物是谁?派此人出使的目的是什么?他的出使有何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了北魏孝文帝实行的哪一项汉化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这场改革有何历史作用? (3)据材料三指出中华文明稳定发展的原因。 2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时期.王朝更替,政权分立,江南得到开发,北方民族融合,这些都孕育着国家统一的因素。 第一篇(政权分立) 材料一 仔细观察如图. 第二篇(民族融合) 材料二 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第三篇(经济重心南移) 材料三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税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巳是“良畴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材料一的图片中A、B、C代表的政权分别是什么?结束三国鼎立局面,实现短暂统一的是哪一朝代? (2)材料二中“从平城到洛阳这一举动是北魏的哪位皇帝实施的?作为“汉化先行者”,他还采取了哪些举措?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东晋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推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最终走向统一的因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C 解析.C 【详解】 根据材料“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结合所学可判断出李华同学去的地方是北京周口店。1929年裴文中在周口店发现中国猿人第一个头盖骨,该发现对研究世界古人类学有极重要价值。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2.B 解析.B 【详解】 依据题干“它以七千年前的稻作文明遗迹证明,这儿不仅是我的故乡……”信息提示,结合课本所可知,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的农耕,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地展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B正确;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A排除;大汶口原始居民,农耕经济有更大发展,会种植很多农作物。C排除;北京人还不会种植农作物,D排除;故选B。 3.A 解析.A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炎帝:传说中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首创耒耜,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学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传说中他还会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故A符合题意;黄帝:相传在黄帝时期已经能够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学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故B不符合题意;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故C不符合题意;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发明了文字,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4.C 解析.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分封的主要对象是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职位世袭罔替,因此②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禅让制是原始社会的选贤任能制度,①错误,A项排除;科举考试是在隋朝时期出现的,③错误,BD项排除。故选C。 5.B 解析.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甲骨文主要是指我国商朝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以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字体,后来又出现更为简便的隶书,汉朝时期隶书流行,再到后来魏晋时期,草书等字体流行,因此按汉字演变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④②③①。故B正确,ACD 排除。故选B。 6.D 解析.D 【详解】 由题干中的“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周王室衰微,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所以D项符合题意;题干不是说明距离问题,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未体现鲁国想与齐、晋联合共同攻打周天子,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题干未说明各方势力问题,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 7.B 解析.B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该水利工程是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守李冰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综合性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仍然在发挥防洪灌溉等作用,是历史上的伟大“生态工程”,故B符合题意;大禹是远古时代治理黄河的治水英雄,故A不符合题意;战国时期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故C不符合题意;李斯是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辅佐秦始皇统一中国,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8.B 解析.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B项正确;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排除A项;庄子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排除C项;韩非提出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排除D项。故选B。 9.A 解析.A 【详解】 根据材料“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決浮云,诸侯尽西来”,结合所学可知歌颂的是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的丰功伟绩。故选项A正确; BC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0.B 解析.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秦二世更加残暴;直接原因是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连环画中反映“伐无道,诛暴秦”这一口号的历史事件是陈胜、吴广起义,故B符合题意;约法三章、四面楚歌都发生在刘邦灭秦后,故AC不符合题意;指鹿为马的故事说的是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借机排除异己,故事直指秦统治的黑暗,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11.D 解析.D 【详解】 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七国之乱不属于东汉后期社会动荡的原因。D符合题意;东汉后期在中央出现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的恶性循环,动摇了东汉的统治。AC不合题意;在地方上,豪强大族兼并土地,势力膨胀。B不合题意。综上故选D。 12.A 解析.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武帝时期,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讲经图”反映的正是汉武帝时期儒学教育兴盛的历史。A正确;推恩令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与题无关。B错误;丝绸之路开通、北击匈奴与儒家教育无关。CD错误。综上故选A。 13.A 解析.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统治者重视“以德化民”,注重发展农业生产,休养生息,出现文景之治,A符合题意;BCD项表述与文景之治的内容相符,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择A。 14.C 解析.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纪年法换算是要在百位前面数值加 1。公元230年=2+1=3世纪。100 年一个世纪,公元230年是3世纪前期,故C正确;ABD错误。综上故选C。 15.C 解析.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东汉时,张仲景在医学上贡献巨大,他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开创者,被后世尊为“医圣”,故C符合题意;张角是农民起义领袖,故A不符合题意;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故B不符合题意;华佗创制了五禽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6.B 解析.B 【详解】 依据公元纪年法可知,一百年一个世纪,十年一个年代,具体年份与世纪换算公式为千百位数加1,十位数不变。因此公元前138年应属于公元前2世纪末,因为公元前的时间数越小离现在越近,因而公元前138年属公元前2世纪末,B项符合题意;而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7.A 解析.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汉武帝解决了王国问题,实现了大一统的局面,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实现了北方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由此可知,A符合三者的共同点,北魏孝文帝没有对货币进行过改革,也没有对匈奴发动过战争,BC不符合题意;秦始皇和汉武帝没有对国家都城进行过迁移,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8.A 解析.A 【详解】 两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普遍实行“麦稻兼作”,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经济作物,表明江南开发加速,农业多种经营,故选A项;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唐朝后期,故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南方“赋轻役稀”,故排除C项;“城市经济繁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D项。 19.D 解析.D 【详解】 根据题干“在甘肃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中出现了具有游牧民族饮食习惯的‘手持烤肉串的宾客’”可知,“烤肉”是游牧民族的饮食习惯,但在黄河流域出现了这样的壁画,这体现了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交融,故选D项;题干体现的是民族交融,而不是北方少数民族内迁,排除A项;题干没有体现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排除B项;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 20.C 解析.C 【详解】 钟繇、顾恺之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家和画家,都和艺术有关,所以和类别三归为一组的应该是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所以①处应为王羲之,故选C;曹操是政治家,华佗是医学家,贾思勰是农学家,都和类别三中的人物不符,排除ABD。 二、综合题 21.(1)富国强兵,秦孝公. (2)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4)公平无私、严格执法;不畏强权,敢于同守旧势力 解析.(1)富国强兵,秦孝公. (2)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3)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4)公平无私、严格执法;不畏强权,敢于同守旧势力作斗争。 【详解】 (1)根据材料一中“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可知商鞅变法的目的是富国强兵,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 (2)根据材料二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的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最受当时秦国农民欢迎。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是奴隶主贵族最反对的。 (3)根据材料二“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编定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中有利于增强中央集权并且影响深远的措施是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4)根据材料三“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商鞅变法得以推行的原因是公平无私、严格执法;不畏强权,敢于同守旧势力作斗争。 22.(1)嬴政或秦始皇统一天下或统一中国 (2)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军事 (3)郡县制加强了对全国的控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4)小篆半两钱 统一度量衡,统一道路和车辆的宽窄,开凿 解析.(1)嬴政或秦始皇统一天下或统一中国 (2)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军事 (3)郡县制加强了对全国的控制,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4)小篆半两钱 统一度量衡,统一道路和车辆的宽窄,开凿灵渠,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焚书坑儒等 (5)只有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民族团结,才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使国家繁荣富强。(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王嬴政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准备,公元前230年,开始了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战争,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目的.根据材料二可知,该政治制度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该制度;太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使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地方上,秦朝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战国时,七国的文字书写各异,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将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此外采取的措施有统一度量衡,统一道路和车辆的宽窄,开凿灵渠,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焚书坑儒等。 (5)启示.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可以从维护国家统一重要性这个角度去谈启示,如只有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民族团结,才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使国家繁荣富强。 23.(1)人物.张骞。 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意文:促进了汉与西域相互了解和文化的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幵辟创造了条件。(任一点) (2)措施:改姓汉姓。 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増强了北魏的突力。( 解析.(1)人物.张骞。 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意文:促进了汉与西域相互了解和文化的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幵辟创造了条件。(任一点) (2)措施:改姓汉姓。 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増强了北魏的突力。(任一点) (3)原因:中华文明的完整性、延续性。 【详解】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招募到的出使月氏的人物是张骞;据材料“汉方欲事灭胡(匈奴),闻此言,因欲通使(月氏)。道必更(经过)匈奴中,乃募能使者。”可知,派张骞出使的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历经13年的艰难险阻回到长安。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与西域的相互了解和文化的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创造了条件。 (2)依据材料二“他在公元496年,领头把复姓拓跋改为元,从此他的姓名就成了元宏。其他如独孤氏政姓为刘,步六孤氏政姓为陆。当时鲜卑族改姓一百多个”可知,该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之一.改鲜卑姓为汉姓;通过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依据材料三“……在此过程中,虽然历经战乱与分裂,但这文明的完整性、延续性从未被打破。这种完整性、廷续性成了中华文明稳定发展的原因”可知,中华文明稳定发展的原因是中华文明的完整性、延续性。 24.(1)A.魏,B.蜀,C.吴;西晋。 (2)北魏孝文帝;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采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 (3)①北方战乱,人口南迁,为南方提供劳动力、生产经验和技术;②江南地区相对安定;③江南 解析.(1)A.魏,B.蜀,C.吴;西晋。 (2)北魏孝文帝;推行一系列汉化措施.采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汉婚。 (3)①北方战乱,人口南迁,为南方提供劳动力、生产经验和技术;②江南地区相对安定;③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④东晋政权采取有利生产发展的措施。 (4)北方局部统一的完成;江南经济的发展;北方民族的大交融。 【详解】 (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建立蜀汉,定都成都;222年孙权称王,建立吴,定都建业,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故A.魏,B.蜀,C.吴;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城,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结合所学可知,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还有改说汉话、改穿汉服、改姓汉姓、与汉族人通婚等,这些举措促进了民族融合。 (3)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因为北方长期战乱,而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他们给南方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再加上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东晋政权采取有利生产发展的措施,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4)依据所学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民族融合加强;南方相对稳定,江南经济发展,北方局部统一的完成都推动了社会最终走向统一。-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太原市 历史 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答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