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7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模拟试卷(10套试卷带答案解析).doc
《重庆7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模拟试卷(10套试卷带答案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7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模拟试卷(10套试卷带答案解析).doc(5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重庆7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模拟试卷(10套试卷带答案解析) 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卷 卷首寄语:前方的路还很长!你想走一条美好的人生之路吗?那就请你把握青春年华,以最佳姿态进入一个新的起点站,加足油,鼓足劲,认准方向,勇往直前!你好学勤奋了六年,一定已有了良好的语文素养,能够支撑你向着新的彼岸进发。今天先在这里亮个相吧。 全卷120分,其中书写整洁3分,基础与能力97分,附加题——暑假作业检查(20分)。 一、 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38分) 1、写出拼音的词语,给加点的字注音(6分) jǐn gū zhòu 紧箍咒 xiángyāochúmó 降妖除魔 不亦说( yuè )乎 Luàntánqín 乱弹琴 rĕshìshēngfēi 惹是生非 忍俊不禁( jīn ) 2、成语解读填空(8分) 温 故 知新 弃 旧 图新 推 陈 出新 所填的字都是“新”的 反义 词 讳疾忌医的“讳”声母是 h 破釜沉舟的“釜”韵母是 u 滥竽充数的“滥”声调是 去声 汗流浃背的“浃”音节是 jiā (hàn liú jiā bèi) 3、解释成语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走马观花 跑 不屑一顾 看、回头看 比肩继踵 挨着 杯水车薪 柴草 4、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A、晚餐很丰盛,有50%的菜肴为我首次品尝——怎样理解? 晚餐的菜肴品种、数量很多,其中有一半是我以前所没有吃过的。 B、“该事体万关疙瘩嘞,阿拉勿晓得咋弄弄嘞!”这句宁波话啥意思? 这件事非常麻烦,我们不知道怎么处理了! 5、纠正错别字,并为错字写出一个有它意思的成语(8分) 示例:情不自尽( 尽 ~ 禁 ) 山穷水尽 短兵相结( 结 ~ 接 ) 张灯结彩 顾名思议 (议 ~ 义 ) 不可思议 望尘莫急( 急 ~ 及 ) 急中生智 费寝忘食( 费 ~ 废 ) 枉费心机 出人投地( 投 ~ 头 ) 自投罗网 6、 写出常见的连缀语或对偶句(8分) ① 头悬梁, 锥刺股 。 ② 玉不琢 ,不成器。 ③ 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 。 ④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 ⑤ 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 ⑥ 狗咬吕洞宾 ,不识好人心。 ⑦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 ⑧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 二、思维的辨析与判断 (15分) 1、中央电视台办了档特别栏目,将智能机器人跟人进行较量。供评委选择的两个预判答案是“机智过人”或“技不如人”,这里,两个成语在使用中意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机智过人”原指机灵聪明超过一般人,此指智能机器人的智慧超过人。 “技不如人”原指技术本领比不过人家;此指智能机器人的技能比不过人。 2、读好书,做好人,我们都要牢记于心。——句子能有两种怎样不同的理解呢?(4分)读好的书,做好的人,我们都要牢牢记在心里。或:把书读好,把人做好,我们都要牢牢记在心里。 3、将下列几个句子排序组合,在括号里写上序号,并在横线上填上依据。(7分) ( 2 )这只假眼乍看上去,简直跟真的一样。 ( 6 )马克.吐温笑着说:“这很容易,因为你这只眼里没有一点点慈悲,所以我断定是假的。” ( 1 )美国有位百万富翁,花了一大笔钱装了一只假眼。 ( 3 )有一次,富翁遇见了马克.吐温,问道:“作家先生,你猜我哪只眼睛是假的?” ( 5 )富翁十分惊奇地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 4 )马克.吐温端详了一番,指着他的左眼说:“这只是假的。” 这段文字按 事情发展顺序 组合(属时间顺序),对话内容则是事理上的承接(属逻辑顺序)。 三、 阅读的理解与表述 (24分) (一)阅读朱自清散文《春》选段,然后回答问题(10分)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 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 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 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问(1)这是作者描绘的一幅“春花图”,若将语段分成两层,“//”标在哪里?(1分) 问(2)语段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用波浪线划出3处拟人的句子。(3分) 问(3)划线的三个句子从纵向看作者是怎么安排语序的?横向看语序上又有什么特点?(2分) 纵向看是“树——花——果”; 横向看都是“桃——杏——梨”,前后对应着写。 问(4):这段文字描写景物虚实相间,你觉得哪个句子是虚写?为什么?(2分) “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是虚写,因为眼前正在开花,结满果实是作者的想象。 问(5):语段中写到了蜜蜂和蝴蝶,作者的目的是什么?这种写法叫什么?(2分) 写蜜蜂、蝴蝶是为了突出花的繁茂与甜香; 这叫“侧面衬托”。 (二)阅读文言文《王戎识李》,然后按要求答题(14分)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解释加点字:(4分) 尝与诸小儿游 曾经 许多、众多 人问之,答曰 指代“王戎” 说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A.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众多小孩争着跑过去摘树上的李子,只有王戎站在原地不动。 B.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李树长在路边却有那么多果子,这李子就一定是苦的。 3、回答问题(6分) (1)王戎根据什么推断李子是苦的?(2分) 长在路边,摘取方便,若好吃,应该没有那么多李子了。 (2)从“信然”一词看,其他孩子对王戎所讲的理由原来抱有怎样的态度?(1分) 原来抱有不相信的态度。 (3)“王戎识李”带给你的启示是什么?(3分) 如:要善于观察,对事物要有强烈好奇心和丰富想象力。或:要在观察事物时善于动脑筋,能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两种启示都各有三个要点,每点1分) 四、语文的活学与活用 (20分 ) 1、古代有一老人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写了一副对联:“家有万金不富,人养五子还孤。”你能读懂字背后的意思吗?已知:古代女儿叫“千金”,女婿算半个儿子。(3+1+10分) 求解:老人晚年是一种怎样的处境?你若是他的亲人,看到对联会怎么做?为什么? 解答:老人虽有10个女儿,10个女婿,但晚年还是过着孤苦、凄凉的生活。 以后多去看他。 (短文250字以上,围绕“尽孝”展开,要有自命题。) 2、 读下列这首诗,按要求提出三个有价值的问题。(6分)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赠从弟》(汉·刘桢)(注:从弟,堂兄弟。) (1)从松柏角度提问—— 松柏有怎样的本性或松柏的本性是什么? (2)从作者角度提问—— 为什么写这样的诗赠送给堂兄弟? (3)从读者角度提问—— 读了这首诗你有怎样的启发?(或:你认为该如何面对困境?) 五、附加题:暑假作业检测(20分) 1、背诵的古诗填空:(12分) (1)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 (5) 遥怜故园菊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6)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7)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8)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9)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0)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1)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12)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 。(谭嗣同《潼关》) 2、《西游记》的阅读记忆:(8分)(2+3+3) (1)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全书共 100回 ,孙悟空自号 齐天大圣 。《西游记》中许多故事脍炙人口,如 三打白骨精 、 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 、三借芭蕉扇等。 (2)《西游记》中,孙悟空原为东胜神州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他拜谁为师?他的武器是在东海龙宫得到的,在那里这东西叫什么?重二万三千五百斤,经孙悟空变化,名字叫什么了? 菩提祖师 、 定海神针 、 如意金箍棒 (3) 唐僧分别在哪里收了三个徒弟?观音赐的名字分别叫什么?(示例:鹰愁涧收白龙马) 五行山救孙悟空 高老庄收猪悟能 流沙河收沙悟净 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模拟试题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分) 1.看拼音写词语。(6分) yùn niàng miǎo shì cū guǎng lìn sè pái huái kuān chǎng ( ) ( ) ( ) ( ) ( ) ( ) 2.选字组词。(6分) (烘 哄)______托 (健 键)_______壮 气____(魂 魄) (诀 决)______别 (嘹 缭)____亮 化_____(妆 装) 3.用“√”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4分) ①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xuán xuàn)涡中脱出身来。 ②他用彩纸折(zhē zhé)了一只漂亮的小青蛙。 ③星期天,我背(bèi bēi)着妈妈买了两本书。 ④我昨天看了一位艺术大师的肖(xiào xiāo)像。 4.根据前面的提示,把下面这些与“看”有关的成语补充完整。(4分) ①左看看,右看看——左顾右( ) ②站在高处往远处看——高( )远瞩 ③斜着眼睛看人——侧目而( ) ④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瞻前( )后 5.修改病句。(6分) (1)吉安的秋天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管你信不信,事实才是事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班带着凿子、锯子、斧子、和木工用具去拜师学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填空。(4分) (1)写一句抒写思念故乡、怀念亲友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一句借月抒怀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王强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他沉迷于各种游乐中的时候,你真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格言警句) (4)你认为教室里应张贴什么样的名言警句或千古佳句,请写出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择恰当的比喻,依次填入空格处。(4分)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扬柳 如小桥流水 若大江东去 春联,是文学殿堂里的一枝奇葩,它发自于千人之心,出自于万人之手,各展其才,各显千秋,豪放_________,婉约_________,粗犷________,细腻________,洋洋洒洒,蔚为大观。 8.下面语句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你才能真正懂得读书,学会读书。 ②读教科书,在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当然是必需的。 ③所为读书,不只是读教科书。 ④但是,只有超越了读教科书的阶段,把读书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精神上的需求。 ⑤这是求知的阶梯,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段路程。 A、③②④⑤① B、③②⑤④① C、⑤③②④① D、③①②④⑤ 9.下列诗句中有咏莲的,也有咏菊的,其中咏莲的诗句是( )(2分) 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②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⑤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10.口语交际(2分) 爱唱流行歌曲的贝贝每次在家写作业的时候,都忍不住哼上几句。这时候妈妈总是责怪贝贝“不务正业”。如果你是贝贝,你会怎样回答妈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1.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则寓言的大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富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其家甚智其子”,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读了这则寓言,你最想对文中的哪个人发表一些感慨?请写在下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牛 现在,我对牛是很熟悉的。第一,我就属牛。第二,我有只小铜牛,我非常喜欢它。 我十岁生日那天,爷爷对我说:“今天是你的生日。你属牛,我就把这只小铜牛作为礼物送给你。”说完,就把一只金黄色的小铜牛递给了我。 小铜牛好看极了。它有壮实的身骨,稳健的腿脚,尖利的犄角,灵巧的尾巴。爷爷说:“牛的尾巴不仅可以用来驱逐蚊蝇,还时常用来鞭策自己啊!”真的,我意外发现:那条牛尾巴似乎在左右鞭打自己,让它的四肢更使劲地朝前蹬。爷爷还说:“牛是踏踏实实苦干的动物,是从不喜欢偷懒的。”我越发对这只小铜牛感兴趣了,爱惜地用绸布把它包好,放在写字台上。 从此,每当我坐在写字台前做作业,写日记时,总要看看这自觉、踏实、耐劳的“牛”。 两年过去了。有一天,我又一次坐在写字台前,用双手托着小铜牛。看着,看着,眼前好似出现了一幅壮观的画面:手中的牛动起来,走在广阔的田野里。它腿上沾满肥沃的泥土,低着头,鼻孔里喷出热气,使足劲在用犄角开创道路。它的尾巴用劲地甩在自己的身上,让自己奋力向前。它的身后是一望无垠的耕作过的土地。在它的身旁又出现了成千上万个同伴,向着同一个方向顽强地前进。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熟悉—( ) 喜欢—( ) 坚强—( ) 2. 照样子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3分) 例:(壮实的)身体 ( )小铜牛 ( )身骨 ( )腿脚 ( )犄角 ( )尾巴 ( )田野 3. 用“鞭策”写一句话。(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_______”画出作者想象的内容。(1分) 5. 这些想象,作者是根据生活中的牛“( )、( )、( )”这三个特点展开的,从作者的想象中,可以看出他平时很注意( )观察,如果不熟悉牛的习性,也就不可能有如此( )的想象、细致的描写。(5分) 6. 作者写《牛》这篇文章是因为[在括号里打√]。(1分) ①对牛很熟悉。( ) ②非常喜爱牛。( ) ③为了赞扬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精神。( ) (三)、挪树 ①院子里那株腊梅 ________一息 了。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________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腊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 ②“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腊梅会挪死吗?”我有点担心。 ③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他铲开了!刨开了!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已经成熟的腊梅啊!它的根须长长的在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产断了!他又抡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④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 ⑤“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 ⑥“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 ⑦“不砍断怎么挪呀!”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 ⑧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 ⑨“嚓!嚓!嚓!”一铲,一铲,一铲……“喀!喀!喀!”一锄,一锄,一锄……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了。“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那老土依然沉重。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它会死吗? ⑩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又过了几天,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腊梅新生了! ⑪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人挪活!树也挪活!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2分) ________一息 风姿飘________ 2. 文中第3段有两个错别字,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1分) 3. 诗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2分) 4. 没有字典和词典可查,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中加粗词的意思。(2分) ①像断裂的骨骼,白得 骇人。( ) ②又抽出了几条新枝……腊梅新生了( ) 5. 最后一段中,画“_______”线的句子里蕴含着什么意思?把你的体会写下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概括。(2分) ①从第3段到第9段,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认为本文作者在文中赞美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30分) 题目:xx,我想对你(您)说 临别之际,你想念某个同学或老师,用书信的形式写出心里话。注意书信的格式要正确,语言要流畅,情感要真诚。 答案及解析: 1.酝酿 藐视 粗犷 吝啬 徘徊 宽敞 2.烘 健 魄 诀 嘹 妆 3.①xuán ②zhé ③bēi ④xiào 4.①盼 ②瞻 ③视 ④顾 5.(1)秋天的吉安市一座美丽的城市 (2)不管你信不信,事实就是事实。 (3)鲁班带着凿子、锯子、斧子等木工用具去拜师学艺。 6.答案: (1)每逢佳节倍思亲。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②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③…… 解析:这是考查同学们积累并准确书写的情况,要注意记忆的准确和书写的准确,不要写错别字。 7.若大江东去 如小桥流水 如旭日喷薄 似风拂杨柳 解析:这是考查同学们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概括能力。完成这样的题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根据整体语境来选择合适的答案。 8. B 解析:排列句子的顺序,可以先找出开头句,然后根据其意思往下推想,依次找出与之相衔接的句子。 9. D 解析:这道题是考查古诗积累情况的灵活运用的一道题,我们先要弄懂各句是什么意思,然后再根据题目要求分类,最后得到合理答案。 10 略 二、 (一) 1.略。 2.天雨墙坏,不及时修补。富人认为儿子聪明,是因为事情的发生在他儿子的意料之中。 3.略。 (二) 1.熟知 喜爱 顽强 2.金黄色的 壮实的 稳健的 尖利的 灵巧的 广阔的 3.略。 4.手中的牛动起来……向着同一个方向顽强地前进。 5.自觉 踏实 耐劳 细致 合理 6.③为了赞扬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精神。(√) 解析:这是一篇咏物的文章,作者是根据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特点展开的,也赞扬了生活中的牛自觉、踏实、耐劳的精神。做题时应紧扣住这一中心来思考。 (三) 1.奄奄 逸 2.漫——蔓 产——铲 3.卜算子•咏梅 陆游 4.①使人害怕 ②再生;获得新的生活。重获生机。 5.作者相信那株腊梅一定会重新绽放、重获生机的。 解析:此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含义应为“作者相信那株腊梅一定会重新绽放、重获生机的。” 6. ①老花匠把腊梅移栽到新的地方。 ②本文赞美腊梅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注与喜爱之情。 解析:此题考查对于文章内容和中心的理解。做这样的题必须认真读懂全文,抓住主要情节,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第三段至第九段主要写老花匠把腊梅花移栽到新的地方。本文赞美腊梅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注与喜爱之情。 初一新生分班(摸底)语文考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亲爱的同学们,请大家认真思考,把字写端正,相信你一定能展现最棒的自己。加油吧! 一、 积累与运用:(36分) 1、用你最好的字把下面一句话写在方格子内。(要注意格式哦!) (3分) 在溪流两岸,满是高过码头的野花,像织不完的锦缎那样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样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2、请用“ ”画出句子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4分) 只(zhī zhǐ)能怪你自己没(mò méi) 有处(chù chǔ)理好,不能埋(mán mái)怨别人 3、下面的几组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 污辱 清廉 督都 竣工 菜羹 迥然不同 B 慰籍 筋脉 慷慨 磅礴 妥贴 自相矛盾 C 防御 允诺 咨询 脾胃 投掷 迫不及待 D 辈份 屋檐 屹立 炊烟 申斥 腰缠万贯 4、用“_”画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内改正 (3分) 眼花瞭乱 莫名其妙 名符其实 完璧归赵 千钧一发 阴谋鬼计 改 改 改 5、平时你一定掌握了不少成语,现在就来考考你。(6分) (1)我们在描写人们爱科学的时候,经常要用到这样的成语:见微知著、锲而不舍。你还能写出三个与科学精神有关的成语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些带有动物的成语也特别有趣,如:鹤立鸡群、凤毛麟角。你还能写出三个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6分) (1)东东与人交往常常说话不算数,你会送他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格言) (2)你认为教室里应该张贴怎样的名言警句或千古佳句,任选其一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写一句自己最欣赏的公益广告用语。(听到的、看到的、自己设计的更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填空(10分) (1)留连戏蝶时时舞, 。(杜 甫)《 》 (2) ,要留清白在人间。(于 谦)《石灰吟》 (3)水是眼波横, 。___(作者名)《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4)在美丽的春天,我们常常会想起古诗词中的许多咏春佳句:站在柳树下,我们会吟出 , ;在动物园里,当我们看到戏水的群鸭时,又会吟出 , ;沐浴春雨,又有了 的惬意之感。 8、做个小诗人,发挥你的想象,把小诗补充完整。(2 分) 小苗会长成大树,幼鹰将飞上高空,今天的儿童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综合性学习(7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 材料一:各种媒体上经常可见“绯闻”一词,①许多人甚至一些著名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都把“绯”读为“fěi”,其实“绯”的正确读音是“fēi” 。 材料二:②有人对某学校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全班共45人,其中39人认为“绯闻”的“绯”读“fěi”6人认为读“fēi”;前者还认为“绯”是多音字,在“绯闻”中读“fěi”,在“绯红”中则应读“fēi”。 材料三:调查结果还显示,③学生对“绯闻”的认知来自平时收看电视、网络及广播的娱乐节目,而“绯红”一词则是通过正式的课堂学习获得的。 材料四: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绯闻”一词常被误写成“诽闻”。如“④编造同事诽闻被判3000元。”(注:“诽”读“fěi”,意思是说别人的坏话。) ⑴从第二则材料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1分) 答: ⑵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绯”字读错的原因有几条? (2分)答: ⑶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来纠正这种错误?(2分) 答: ⑷在上述材料的画横线句中还有两处语病,请指出错处序号并改正。(2分) 答: 三、阅读(21分) 敬重卑微 ①我读到一篇英国课文,讲的是蚂蚁。-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 初一 新生 摸底 语文 考试 模拟 试卷 10 答案 解析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