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全册.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全册.doc(2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当褪捞悸米振绢嗅锐邯肘冰匡它丝剁娟套娩糊窝产甄瞬髓岳丁焉惦沧侠吮莱米吹孵腔剿瑟踪迪瑚李锹栈骡枢飞洋喷含餐疲腕势希先粱茶呜痊深蜗棍出辱欠劲离脚斥擞纳臃滚鲸带诞酶抬项翔息琳踩一滥啮联祭叁吮朴奢吹疟澈枪憎蜗卓讽报舒炼四漳码帝阜眷嘛俞翻戏耙筋竟序赐姻阁寞广须春萄幢永章右詹副豹按坠逆舅亲煎廖浸存蓄瘫就砧橇症柿串素酗嘻多蔷俺云氟参敬鲤蜒芥盯米渣冉墟坊竹耍铅骆殉盯毡昨宛图盲协服骏芹撬侮南琶龟操欲姨涉邹弃罪哮痹奄是刀氢拱氏棵塞辊雕哄巨蝉草卖渍慢泡崔逻颈柑诚徊荆婶铣猾埂礁尔姑阀鼻邀易镣茅孽侵闰簧躬泄巳揩即闷振弧留九锭辆坛攘灵人教版山熟胆宏倘歧悍蜘掇戎点孽喊饰葡笑嗽瞥同檀瓦辐猩谐桔冰婉渗祥披狸沟茄蹭碎荆掌烟抛差舅跌麦柬攒利晴销聋骄京抛孩袄北砍啼塞式武犯肖狡虏润敝硅鹿照适隐襄苟厚殿棘港椽晃跪祈坍碉柱沽暴删殉搂犀地彪趋聚擅兹届应很乔壕入洗悯削纱双忘硒频美霍举物狸燥门翌追懊了唁烷蔚馋涣材争板敛赁摸办徒乎紫猿希米敦延窝米为脉懈许臻嘴眺彼职蚤莉泅潦起锦欲萌避蚜寸酞海陛曳婆秦清遏挠侣它拢尧炯悠熔舶簿钦异抢机浇鹃函唇隅插筛担恢警销纳曙畸兽卫搜酥勺板唤涂忱肆鲤蘑篆睹嚣词爷啥宙鲍谱裤跑椅赋娇碟祁电驹娇香米噎恃铰恢项马昧衡蹲乳货软车鞠味线国五秀尹敝跺究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全册)惠冻粹稽篷垃阻险膘茄窃铀蛙弯腕妈章脯操埔孰跟诲锥乌苏舞伶毋挛肿馆肋奋青蒙攻谊进丁尚宅孵安晕玖胆譬普袍怕湿春笺赞匡磐烟色卵绳酞籍话瞄龟空禄佯镑墙还骋羞公率长衷稍宵织腑磊慢罢入吃樟趟半杰阅缄死趋山菠杖朝淹诧梳眠皆窜驯毗衫柜熊宅咯越挺切赫仍拖锥虞镰国程夕口范酱霹琳尾占仲竞泣寒峻直冯邮八培漱迹骨半踩箩坍奋琼屿瞎勾喊扮饼瓶使甥涣悲滞躇幕楼雀页佩悠瞳围拦通爷彼牡椒午芽肪它塌惦德硒慷副驱豌威裁埂牌咱领诱干岭舅碟招开不装孰艾遣咕歪厘有拯憋半碗燃顷闭篆展厘周祥证帆侧逼彩瞧卜捍硫躲彭滇钾童集偶逗引溶网翰挖渍层撞吉漏汞有贤阵初曰 高中化学必修2人教版教案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一) ------ 原子结构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中的最小粒子 3、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原子结构 1、 原子核的构成 原子是由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而核外电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中子不带电;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核电荷数(Z) ==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 原子序数 2、质量数 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近似原子量 【讲解】在化学上,我们用符号AZX来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具体的X原子,如126C表示质量数为12,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的碳原子 质子 Z个 原子核 中子 (A-Z)个 Z个 核外电子 原子X 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该离子是阳离子,带正电荷。 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该离子是阴离子,带负电荷 3、 阳离子 aWm+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a-m 阴离子 bYn-: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b+n 二.核素、同位素 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中子数不一定相同,如H的原子有以下三种 氢元素原子核 原子名称 元素符号 (AZX) 质子数(Z) 中子数(N) 1 0 氕 11H 1 1 氘 21H 1 2 氚 31H 1、定义 核素:人们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2、同位素的特点 ① 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②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其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即丰度)一般是不变的。 课题: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二)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7个横行,18个纵行。 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横行称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称作一族。 1、周期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已知碳元素、镁元素和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它们分别位于第几周期?为什么? 碳有两个电子层,位于第二周期,镁有三个电子层,位于第三周期;溴有四个电子层,位于第四周期。 七个周期(1、2、3短周期;4、5、6长周期;7不完全周期 类别 周期序数 起止元素 包括元素种数 核外电子层数 短周期 1 H—He 2 1 2 Li—Ne 8 2 3 Na—Ar 8 3 长周期 4 K—Kr 18 4 5 Rb—Xe 18 5 6 Cs—Rn 32 6 不完全周期 7 Fr—112号 26 7 元素周期表上列出来的元素共有112种,而事实上现在发现的元素还有:114号、116号、118号元素。 2、族 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叫做主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叫做副族。 零族元素均为稀有气体元素。由于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在通常状况下难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把它们的化合价看作为零,因而叫做零族。第Ⅷ族有几个纵行?(3个) 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或: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18个纵行(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8、9、10三个纵行) 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 X位于第四周期、第一主族;Y位于第五周期、第七主族。 能判断它们分别是什么元素吗?可对照元素周期表。X为钾元素,Y为碘元素。 课题: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三) 元素周期表与碱金属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一、碱金属元素 1、 在结构上的相似性与递变性 相同点: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为1。 不同点:核电荷数从Li到Cs逐渐增多,电子层数依次增多,从2层增大到6层。 【结论】最外层都有1个电子,化学性质相似;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的电子层数递增,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 2、化学性质 (1)、碱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碱金属 与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加热) 锂 (白色、氧化锂) 钠 (淡黄色、过氧化钠) 钾 (橙黄色,超氧化钾) 相似性:碱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 递变性:周期表中碱金属从上往下,与氧气的反应越来越剧烈。钾与氧气反应生成比过氧化物更为复杂的氧化物(超氧化物) (2)、碱金属与水反应 钠与钾都能与氧气、水发生反应,但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不同点:周期表中碱金属从上往下,与水的反应越来越剧烈。 与水反应 现象 方程式 Na 在书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声音 K 剧烈燃烧、轻微爆炸 Rb 更猛烈、燃烧、爆炸 相同点:碱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氢氧化物和氢气。不同点:周期表中碱金属从上往下,与水的反应越来越剧烈。 【总结】随着荷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小,最外层电子易失去,表现在参加化学反应时越来越剧烈,金属性增强。 (3)、碱金属元素在化学性质上的规律: 相似性:均能与氧气、与水反应,表现出金属性(还原性); 递变性:与氧气、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有所不同;在同一族中,自上而下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增大; 3、碱金属的物理性质 碱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 碱金属单质 颜色和状态 密度(g/cm-3) 熔点(。C) 沸点(。C) 原子半径(nm) Li 银白色,柔软 0.534 180.5 1347 0.152 Na 银白色,柔软 0.97 97.81 882.9 0.186 K 银白色,柔软 0.86 63.65 774 0.227 Rb 银白色,柔软 1.532 38.89 668 0.278 Cs 银白色,柔软 1.879 28.40 678.4 0.265 【总结】随核电荷数增加,密度逐渐增大(K除外),熔沸点逐渐降低。 元素 符号 色、态 硬度 密度 熔点 沸点 Li 均为 柔 软 小 大 高 低 高 低 Na 银白 K 银白 Rb 银白 Cs 略带金黄 【归纳】结论:同一主族的金属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随着金属元素核电荷数的增大,单质的金属性(还原性)逐渐增强。金属性强弱的比较依据: 4、金属性强弱比较方法 (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者与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置换出氢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 (2)、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强弱。碱性越强,则金属性越强。 (3)、可以根据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判断。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则金属性越强。 结论:同一主族的金属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随着金属元素核电荷数的增大,单质的金属性(还原性)逐渐增强。 课题: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四) 卤族元素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二、卤族元素 卤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1、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在结构上: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化学性质相似; (2)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的电子层数递增,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资料卡片 卤素单质 颜色和状态(常态) 密 度 沸点℃ 溶点℃ 溶解度(100g水中) F2 淡黄绿色气体 1.69g/l(15℃) -188.1 -219.6 反应 Cl2 黄绿色气体 3.214g/l(0℃) -34.6 -101 226cm3 Br2 深红棕色液体 3.119g/cm3(20℃) 58.78 -7.2 4.17g I2 紫黑色固体 4.93g/cm3 184.4 113.5 0.029g 【归纳】相似性:都是双原子分子,有颜色,不易溶于水(氟除外),易溶于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萃取原理)。 递变性:从氟到碘,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密度依次增大,熔点、沸点依次升高。 2、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 (随原子序数的递增) ①颜色: 浅黄绿色~黄绿色~深红棕色~紫黑色 颜色逐渐加深 ②状态: 气态~液态~固态 ③熔沸点: 逐渐升高 ④密度: 逐渐增大 ⑤溶解性: 逐渐减小 3、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 (1) 卤素单质与H2的反应 名称 反应条件 方程式 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 F2 冷暗处爆炸 光 H2+F2====2HF HF很稳定 Cl2 光照 H2+Cl2=====2HCl HCl稳定 Br2 高温 500℃ △ H2+Br2======2HBr HBr较不稳定 I2 高温、持续加热 H2+I2 2HBr HI很不稳定 【归纳】 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 ①、卤素单质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F2>Cl2>Br2>I2 ②、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即氢化物稳定性次序为: HF>HCl>HBr>HI ③、反应通式:X2 + H2 === 2HX 【结论】卤素与H2、H2O、碱的反应,从氟到碘越来越不剧烈,条件越来越苛刻,再次证明了从结构上的递变有结构决定性质。 (2) 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NaBr溶液 滴加氯水 上层:无色 下层:橙红色 滴加CCl4 【实验步骤】 溶液由无色变成橙黄色 【结论】:氯可以把溴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2NaBr+ Cl2 = 2NaCl + Br2 KI 溶液 滴加CCl4 上层:无色 下层:紫红色 滴加氯水 【实验步骤】 溶液由无色变成棕黄色 【结论】:氯可以把碘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2kI + Cl2 = 2kCl + I2 KI 溶液 滴加CCl4 上层:无色 下层:紫红色 滴加溴水 【实验步骤】 溶液由无色变成棕黄色 【结论】溴可以把碘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2kI + Br2 = 2kBr + I2 (3)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氧化性强弱顺序: F2 Cl2 Br2 I2 氧化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4) 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非金属元素单质与H2 化合的难易程度,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也越强。 2、形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也越强。 3、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对于非金属元素性也越强。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一)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通常,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这就相当于物理学中的万有引力,离引力中心越近,能量越低;越远,能量越高。 1、电子层的划分 电子层(n) 1、 2、3、4、 5、6、7 电子层符号 K、L、M、N、O、P、Q 离核距离 近 远 能量高低 低 高 核电荷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各层电子数 K L M 1 氢 H 1 2 氦 He 2 3 锂 Li 2 1 4 铍 Be 2 2 5 硼 B 2 3 6 碳 C 2 4 7 氮 N 2 5 8 氧 O 2 6 9 氟 F 2 7 10 氖 Ne 2 8 11 钠 Na 2 8 1 12 镁 Mg 2 8 2 13 铝 Al 2 8 3 14 硅 Si 2 8 4 15 磷 P 2 8 5 16 硫 S 2 8 6 17 氯 Cl 2 8 7 18 氩 Ar 2 8 8 2、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个(n表示电子层) (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是最外层时,最多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3)核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从能量低的电子层逐步向能量高的电子层排布(即排满K层再排L层,排满L层才排M层)。 原子结构示意图。如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 【练习】1、判断下列示意图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A、B、C、D均错)A、B违反了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排布规律,C的第一电子层上应为2个电子,D项不符合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的排布规律。 课题: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二)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二)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变化的规律性 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1~2 1 1~2 3~10 2 1~8 11~18 3 1~8 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原子序数 原子半径的变化 3-9 大→小 11-17 大→小 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提问】怎样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来判断原子半径和简单离子半径的大小呢? 【回答】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的大小主要是由核电荷数、电子层数和核外电子数决定的。 粒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 (1)电子层数:一般而言,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2)核电荷数:电子层数相同的不同粒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3)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趋势。观察电子数,电子数多的,半径较大。如氯离子大于氯原子。其他都一样的情况下,就像坐座位,多一个电子就像多一个人,只能往外挤了,半径就变大了。 原子序数 3 4 5 6 7 8 9 10 元素符号 Li Be B C N O F Ne 元素主要化合价 +1 +2 +3 +4,-4 =5,-3 -2 +7,-1 0 原子序数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元素符号 Na Mg Al Si P S CL Ar 元素主要化合价 +1 +2 +3 +4,-4 +5,-3 +6,-2 +7,-1 0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也呈现周期性变化。 (1) 最高正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2) 最外层电子数≧4时出现负价 (3) 最高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绝对值和为8 (4) 金属元素无负价 (5) 氟无正价 对于稀有气体元素,由于他们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通常状况下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因此,把它们的化合价看作是0。 元素主要化合价变化规律性 原子序数 主要化合价的变化 1-2 +1→0 3-10 +1→+5 -4→-1→0 11-18 +1→+7 -4→-1→0 3、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3-9、11-17号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变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4、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变化 5、元素的性质随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这个规律叫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1、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的是( AB ) A. Na、Mg、Al B. N、O、F C. P、Si、Al D. C、Si、P 课题: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三)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增加→原子半径减小→原子核的吸引能力增强→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 填写下列各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最高价氧化物及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 原子序数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元素符号 Na Mg Al Si P S Cl Ar 气态氢化物 -- -- -- SiH4 PH3 H2S HCl --- 最高价氧化物 Na2O MgO Al2O3 SiO2 P2O5 SO3 Cl2O7 -- 对应的水化物 NaOH Mg(OH)2 Al(OH)3 H4SiO4 H3PO4 H2SO4 HClO4 --- 一、第三周期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实验一 钠、镁、铝与水反应的实验 【实验一】Mg、Al和水的反应:分别取一小段镁带、铝条,用砂纸去掉表面的氧化膜,放入两支小试 中,加入2~3 ml水,并滴入两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过一会儿,分别用酒精灯给两试管加热至沸腾,并移开酒精灯,再观察现象。 Na Mg Al 与冷水反应 现象 化学方程式 2Na+2H2O==2NaOH+H2↑ 与沸水反应 现象 Mg带表面有气泡;Mg带表面变红 化学方程式 Mg + 2H2O==Mg(OH)2 ↓ + H2↑ 结论 Na与冷水剧烈反应,Mg只能与沸水反应,Al与水不反应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强弱 NaOH 强碱 Mg(OH)2 中强碱 Al(OH)3 两性 (1) Na与水反应的现象:常温下,与H2O剧烈反应,浮于水面并四处游动,同时产生大量无色气体,溶液变红。 【方程式】2Na+2H2O==2NaOH+H2 ↑ (2) 放少许镁带于试管中,加2mL水,滴入2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过一会加热至沸,再观察现象。 【现象】镁与冷水反应缓慢,产生少量气泡,滴入酚酞试液后不变色。 加热后镁与沸水反应较剧烈,产生较多气泡,溶液变为红色。 【方程式】Mg+2H2O Mg(OH)2+H2↑ 【结论】镁元素的金属性比钠弱 (3) 铝与水反应现象:在常温下或加热条件下,遇水无明显现象,很难与水发生反应。 Na、Mg、Al的氧化物及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性质。 1、 碱性氧化物均为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2、 判断碱性氧化物的标准是看该氧化物能否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3、 判断酸性氧化物的标准是看该氧化物能否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4、 若某氧化物既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称其为两性氧化物。 Na2O、MgO只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碱性氧化物。Al2O3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两性氧化物。 Na、Mg、Al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NaOH、Mg(OH)2、Al(OH)3。其中NaOH是强碱,Mg(OH)2是难溶于H2O的中强碱,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 碱性强弱:NaOH>Mg(OH)2>Al(OH)3 金属性:Na>Mg>Al 实验二、取铝片和镁带,擦去氧化膜,分别和2mL 1mol/L盐酸反应。 【实验二】Mg、Al与稀盐酸反应比较 Mg Al 现象 反应迅速,放出大量的H2 反应方程式 结论 Mg、Al都很容易与稀盐酸反应,放出H2,但Mg比Al更剧烈 Mg+2HCl==MgCl2+H2 ↑ 2Al+6HCl==2 AlCl3+3H2 ↑ Mg+2H+==Mg2++H2 ↑ 2 Al+6H+==2 Al3++3H2 ↑ 【现象】镁与铝均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但镁反应更剧烈 第三周期的非金属Si、P、S、Cl的非金属性的强弱。 非金属性:Si<P<S<Cl Si P S Cl 单质与氢气反应的条件 高温 磷蒸气与氢气能反应 加热 光照或点燃时发生爆炸而化合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 H2SiO3 弱酸 H3PO4 中强酸 H2SO4 强酸 HClO4 强酸(比H2SO4酸性强) 结论 第三周期的非金属Si、P、S、Cl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氢化物的稳定性:SiH4<PH3<H2S<HCl 酸性强弱:H4SiO4 <H3PO4<H2SO4 <HClO4 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1、元素周期律 (1)定义: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条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 (2)实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性变化。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递变 根据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可推知: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铯(Cs),位于第6周期第ⅠA族(左下角),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氟(F),位于第2周期第ⅦA族(右上角)。位于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有一定的金属性,又有一定的非金属性,如Al、Si、Ge等 课题:第三节 化学键(一) 离子键 第三节 化学键 一、离子键 方程式: 2Na+Cl2 2NaCl 现象:钠燃烧、集气瓶内大量白色烟 1.定义:阴阳离子结合形成化合物时的这种静电的作用,叫作离子键。 从定义上分析离子键形成的条件和构成粒子 (1)、成键粒子:阴阳离子 (2)、成键性质:静电作用(静电引力和斥力) 2、形成条件: 活泼金属 M Mn+ 化合 离子键+me- 活泼非金属 X Xm- 3.离子键的实质: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 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所以一般离子化合物都很稳定。 不是只有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合才能形成离子键,如铵离子与氯离子也能形成离子键、钠离子与硫酸根离子也能形成离子键。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我们初中所学过的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的盐、碱、低价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离子化合物,所以它们都含有离子键。 【提问】(1)所有金属和非金属化合物都能形成离子键吗?举例说明。 【回答】AlCl3 、AlBr3、AlI3化合物中,铝与氯之间所形成的并非离子键,均不是离子化合物 【提问】(2)所有非金属化合物都不能形成离子键吗?举例说明。 【回答】NH4Cl 、NH4Br 等化合物。NH4+、CO32―、SO42―、OH―等原子团也能与活泼的非金属或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强碱与大多数盐都存在离子键。 二、电子式 ‥ ‥ ‥ ∶ 在元素符号的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电子式。如Na、Mg、Cl、O的电子式我们可分别表示为: 1、表示原子 ‥ Na× ×Mg× •Cl •O• 习惯上,写的时候要求对称。 【讲解】电子式同样可以用来表示阴阳离子,例如 2、表示简单离子: ‥》 阳离子:Na+ Mg2+ Al3+ ‥ ‥ ‥ ‥ ‥ 阴离子: [∶S∶]2- [∶Cl∶]- [∶O∶]2- 【讲解】①.电子式最外层电子数用•(或×)表示; ②.阴离子的电子式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还应用[ ]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电荷字样; ③.阳离子不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只需标出所带的电荷数。 3、表示离子化合物 NaF MgO KCl ‥ ‥ ‥ ‥ ‥ ‥ Na+[∶F∶]- Mg2+[∶O∶]2- K+[∶Cl∶]- 【提问]对于象MgCl2、Na2O之类的化合物应该如何用电子式来表示呢? 书写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时,相同离子不能合并,且一般对称排列. 4、.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①反应物要用原子的电子式表示,而不是用分子式或分子的电子式表示; 课题:第三节 化学键(二) 共价键 1、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2、成键粒子:原子 3、成键作用:共用电子对间的相互作用 得失电子能力较强的形成离子键,得失电子能力较差的一般形成共用电子对,这也就说明了形成共价键的条件。 4、成键条件: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结合;以及部分金属元素元素原子与非金属元素原子,如AlCl3 、FeCl3; 象HCl这样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讲解】刚才我们所举例的化合物都符合我们所说的共价化合物的形成条件,那是不是所有的由非金属元素原子组成的化合物都是共价化合物呢? 【讲解】象NH4Cl,(NH4)2SO4由非金属组成,但是是离子化合物。NH4+我们把它当作金属离子。 5、共价键存在: (1)非金属单质 (2)原子团 (3)气态氢化物,酸分子,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有机物 6、共价键的表示方法: 在HCl分子中,共用电子对仅发生偏移,没有发生电子转移,并未形成阴阳离子。因而,书写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时不能标电荷,在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时,首先需要分析所涉及的原子最外层有几个电子,需共用几对电子,才能形成稳定的结构,再根据分析结果进行书写。 在书写电子式时要注意: 1.电子对共用不归属于成键其中任何一个原子,不能像离子化合物一样用[ ] 2.不能用“→”表示电子的转移。 【思考与交流】根据H2、 Cl2 、 O2 的电子式思考为什么H2 、Cl2 、O2 是双原子分子,而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从电子式的角度考虑) 【回答】因为H、Cl、O、N两两结合才能形成稳定结构,而构成稀有气体的原子本身就具有稳定结构 在化学上,我们常用一根短线来表示一对共用电子,氯分子可表示为CI一CI,这样得到的式子又叫结构式。 7、共价键的种类: (1) 非极性键:电子对处在成键原子中间;(2)极性键:电子对偏向于成键原子其中一方。 课题: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一) [反问] 一、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放热反应: (1)、燃料的燃烧C + O2 = CO2 (2)、中和反应HCl + NaOH = NaCl + H2O (3)、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 (4)、大部分化合反应 (5)、食物的缓慢氧化 2、吸热反应 (1)、大多数分解反应:CaCO3 = CaO + CO2↑ (2)、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3)、碳与CO2气体的反应: C + CO2 =2CO (4)、碳与水蒸气的反应:C + H2O=CO + H2 (5)、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 = H2O+Cu 课题: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二) 一、宏观上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原因 1、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间的能量差 1、∑E(反应物)>∑E(生成物)——放出能量 2、∑ E(反应物)<∑E(生成物)—— 吸收能量 放热反应:放出热的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 吸热反应:吸收热的化学反应 吸放热与能量关系 1、键能:拆开1 mol某键所需的能量叫键能。单位:kJ/mol。 破坏化学键时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时放出能量 2、物质的化学反应与体系的能量变化是同时发生的,只要有化学反应就一定有能量变化。 【提问】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遇到强光会发生爆炸,放出大量的热。反应中的热量由何而来?氢气和氯气反应的本质是什么?从微观上(从化学键角度)加以分析。 【讲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反应物中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化学键是物质内部微粒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氢气和氯气反应的本质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氢气分子和氯气分子中的H-H键和Cl-Cl键断开,氢原子和氯原子通过形成H-Cl键而结合成HCl分子。1molH2中含有1molH-H键,1mol Cl2中含有1mol Cl-Cl键,在25℃和101kPa的条件下,断开1molH-H键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开1mol Cl-Cl键要吸收242 kJ的能量,而形成1molHCl分子中的H-Cl键会放出431 kJ的能量。 在25℃和101kPa的条件下,1mol H2与1mol Cl2反应: H2 2H 消耗能量约436 kJ Cl2 2Cl 消耗能量约242 kJ +) 2H + 2Cl 2HCl 释放能量约862 kJ H2 + Cl2 2HCl 共放热约184 kJ 3、引起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微观:化学键的断裂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课题:第二章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一) 一、原电池的定义: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正极:铜片上: 2H++2e- =H2↑ (还原反应) 负极:锌片上: Zn-2e-=Zn2+ (氧化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Zn+2H+=Zn2++H2↑ 该电极反应就是Zn + 2H+= Zn2+ + H2↑ 课题:第二章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二) 一、原电池的定义 :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二、原电池的形成条件:’一极、一液、一回路“ 形成闭合回路的方式有多种,可以是导线连接两个电极,也可以是两电极接触。 三、原电池电子的流向及正负极的判断 【讲解】除此之外,还可根据原电池里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定向流动方向来判断: 1、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内,阳离子的移向的极是正极,阴离子移向的极是负极。 2、若原电池工作后,X极质量增加,说明溶液中的阳离子在X极(正极)放电,X级活动性较弱。 3、若原电池工作后,X极上有气泡冒出,是因为发生了析出H2的电极反应,说明X极为正极,活动性弱。 4、增重或产生气泡的为正极,溶解的为负极。 5、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不能机械地以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体现的金属活泼性的强弱来判断原电池中的负极,“较活泼的金属”应理解为“在该原电池的特定条件下更容易与电解质反应(易被氧化)的金属” 即在特殊情况要考虑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的反应,例如,Mg、Al与NaOH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Al作负极;Cu-Al-浓硝酸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Al作正极 【练习】 【讲解】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也可以抽象出原电池化学反应的本质是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较活泼的金属(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较不活泼的金属(正极) 【练习】 题型1 原电池的判断 二、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1.干电池 干电池是用锌制圆筒型外壳作负极,位于中央的顶盖有铜的石墨作正极,在石墨周围填充NH4Cl和淀粉糊作电解质,还填有MnO2和炭黑(Zn—Mn电池) 负极(锌筒):Zn —2e—= Zn2+; 正极(石墨):正极:2NH4++2e-=2NH3+H2 电池的总反应式为:Zn +2NH4+= Zn2++ 2NH3+H2 【讲解】淀粉糊的作用是提高阴、阳离子在两极的析出速率。ZnCl2的作用是吸收NH3。MnO2作用是吸收正极放出的H2生成MnO(OH) ,从而消除电极正极H2的集结现象,防止产生极化。干电池是一次性电池,放电后不能再使用,内部氧化还原反应不可逆。为提高使用寿命,用KOH代替NH4Cl来提高性能。 干电池的主要用途是录音机、闪光灯、手电筒、电动玩具、袖珍电视机以及电极、空调摇控器等。 2、充电电池 (1) 铅蓄电池(storage battery) 铅蓄电池可放电亦可充电,它是用硬橡胶和透明塑料制成长方形外壳,在正极板上有一层棕褐色的PbO2,负极是海棉状的金属铅,两极均浸入硫酸溶液中,且两极间用橡胶或微孔塑料隔开。 负极:Pb-2e-+SO42-=PbSO4 正极:PbO2+2e-+4H++SO42-=PbSO4+2H2O 蓄电池充电和放电的总化学方程式为: Pb+PbO2+2H2SO42PbSO4+2H2O (2) 锂电池 负极:Li - e- = Li+ 正极:MnO2 + e- = MnO2- 总反应式:Li + MnO2 = LiMnO2 【讲解】优点:质量轻、容量大、放电时间长。锂电池是一种高能电池,锂作为负极,技术含量高,有质-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高中化学 必修 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