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初中化学全册中考总复习资料(最全).doc
《中考初中化学全册中考总复习资料(最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初中化学全册中考总复习资料(最全).doc(6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中考初中化学全册中考总复习资料(最全) · â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2 â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3 â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6 Ó常用的化学实验仪器 课题2 氧气 6 × 地 球 表 面 71% 被 水 覆 盖 着 课题3 制取氧气 7 â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8 课题2 分子原子 9 课题3 水的净化 10 课题4 爱护水资源 11 â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 原 子 的 结 构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12 课题2 元素 13 课题3 离子 14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18 â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22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2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22 × 碳 的 两 种 单 质 â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22 课题2 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 23 金刚石Ø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22 â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22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22 Ñ石墨 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22 â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2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3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5 金属铀(U)Ö â第九单元 溶 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6 课题2 溶解度 7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8 Ó金属盐类的溶液 â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11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15 â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17 Ó酸度计 物质的鉴定、鉴别及物质、离子的共存和除杂质 的问题 19 课题2 化学肥料 20 â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22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24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24 Ó维生素B1的显微照片 â附 录 附录1 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 26 附录2 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 26 附录3 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27 附录4 物质的制备与检验 28 附录5 全年级课本重点概念及注释 30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实验,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2.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等科学家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即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破裂,而原子不会破裂,但可以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即原子时参加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组合成物质的基本成分是元素,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有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一)物理变化 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如干冰人工降雨、木材制成桌椅、瓷碗打碎、水结冰、汽油挥发等。 2.特征: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只是形状、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的变化。 (二)化学变化 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如:蜡烛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动植物呼吸。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2.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在发生物理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4.爆炸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锅炉爆炸是物理变化;火药、炸药爆炸是化学变化。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蜡烛是石蜡和棉线做的灯芯组成的:一般蜡烛为圆柱形白色固体。 2.如果用小刀切下一块蜡烛放入水中,会发现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蜡烛的密 度比水小,且难溶于水。 3.火焰可分为三层:最里面的火焰较为暗淡,底部呈蓝色,为焰心;第二层火焰较明亮且呈圆锥形,为内焰;围绕在最外面一层的第三层火焰呈黄色,明亮而不耀眼,为外焰。 4.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一秒钟,取出火柴梗,处在火焰外焰的先变焦。第二层变化次之。最里层变化最小。说明火焰的温度是从内向外依次升高的,即外焰的温度是最高的,焰心的温度是最低的。 5.将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后,过一会儿,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了蜡烛燃烧时有水和CO2生成。 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化学反应式:石蜡+O2CO2+H2O 6.熄灭蜡烛,会发现有一缕白烟从灯芯飘出,立即用点燃的火柴点白烟,可以点燃,白烟的成分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石蜡固体。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1.分别向分别向一瓶空气和一瓶人呼出的气体中滴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两只瓶子中的澄清石灰水都会变浑浊,但是人呼出气体瓶中的澄清石灰水更浑浊一些。说明在空气中与人呼出气体中都含有CO2。但人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较高。 2.将燃烧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空气和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伸入空气集气瓶中的木条比伸入人呼出气体集气瓶的木条燃烧时间长。说明空气中O2含量大于人呼出的气体中O2的含量,或者说空气中CO2的含量小于人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 3.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个玻璃片呼气,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后,玻璃片上会产生水雾。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实验室里所用的药品,很多是易燃、易爆、有腐蚀性或有毒的,使用化学药品要做到“三不”: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 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直接闻药品的气味; 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实验室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 不能放回原瓶; 不要随意丢弃; 不能带出实验室; 要放入指定容器。 实验中要特别保护眼睛。万一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清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洗的时候要眨眼睛。 一、药品的取用 未说明用量时,一般用最少量。液体为1~2mL,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 1.固体药品 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中。 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遵循“一斜二送三直立”。块状固体用镊子,遵循“一横二放三慢竖”。 用过的药匙或镊子要立刻用干净的纸擦拭干净。 2.液体药品 液体药品通常保存在细口瓶中。 从细口瓶倒取液体时,应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到液体时,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防止残留液污染和腐蚀标签。同时瓶口紧挨试管口。倒完液体后,立即盖上瓶塞,把试剂瓶放回原处,并且标签向外。 3.量筒 量筒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使用时,应放平,使视线和量筒内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俯视读数偏大,实际体积偏小;仰视读数偏小,实际体积偏大。 4.胶头滴管(滴瓶) 胶头滴管用于取用滴加少量液体。滴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 ①滴加试剂时,滴管口应位于容器口上方正中处,不可伸入容器内或接触容器壁; ②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可平放或倒置; ③滴管用过后立即用水清洗,不可一管多用; ④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不必清洗,但要立即放回原瓶上。 二、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 酒精灯是最常用的加热仪器之一。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芯三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 ①酒精灯内的酒精不可超过容积的2/3; ②一般用外焰加热; ③应用火柴点燃,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④熄灭时,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 ⑤不用时必须盖上灯帽,防止酒精挥发和灯芯沾上水蒸气后不易点燃;⑥不要碰到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2.试管夹 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的一种仪器。 ①试管夹应从试管底部向上套入后夹持; ②试管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③夹持后,手握长柄,不要将拇指放在短柄上,防止试管滑落打碎。 3.试管 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①试管可直接加热。加热前,应先预热; ②如果试管外壁有水,应在加热前擦拭干净,以免试管炸裂; ③盛装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 ④加热时,试管倾斜与桌面成45°角; ⑥加热后不能骤冷,也不能立即放回塑料制的试管架上。 4.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燃烧匙、蒸发皿等; 垫上石棉网即可加热的仪器:烧杯、锥形瓶、烧瓶等; 不能加热的仪器:集气瓶、水槽、漏斗、量筒等。 三、洗涤仪器 1.洗涤方法: ①在试管或烧瓶内,注入一半的水,并振荡; ②用试管刷左右或上下移动。 2.难溶物的洗涤: ①油脂用热的纯碱溶液或洗衣粉洗。 ②不用性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用稀盐酸洗。 3.洗净的标志: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留下。 4.放置:洗干净的试管应倒放在试管架上,其他仪器放在指定地方。 四、仪器连接与装配 1.连接方法 ①玻璃管插入橡皮塞:沾水润湿,转动插入; ②玻璃管插入橡胶管:管口平圆,沾水润湿; ③容器口插入橡皮塞:转动插入。 2.连接、拆卸顺序 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连接,拆卸时顺序相反。 3.气密性检查 步骤:①连好仪器,先将导管一端插入水中; ②后用双手紧握容器外壁。 判断:若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或松手后在导管末端形成一段水柱,则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Ó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 气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最早提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1.反应原理: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P+O2P2O5 2.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集气瓶中的水上升约1/5。 3.结论: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 4.原理解释:红磷燃烧后,消耗集气瓶中的O2。温度降低后,瓶内压强减小。 5.注意事项:红磷要足量,使之充分消耗光瓶内的O2。 6.N2的性质:化学性质稳定,难溶于水。 二、空气的组成成分 按体积分数计算: N2 78% O2 21% 稀有气体 0.94% CO2 0.03% 其他杂质 0.03%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 物质 纯净物 混合物 概念 一种物质组成 多种物质组成 特性 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举例 H2 N2 O2 H2O P2O5 CO2 冰水混合物 蒸馏水 空气 盐水 糖水 自来水 煤气 香烟 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 四、空气中的物质的用途 1.氧气(O2) 支持燃烧:炼钢、气焊、航天;供给呼吸:潜水、医疗。 2.氮气(N2) 作保护气、制氮肥、制硝酸(HNO3)。 3.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 制电光源。 五、大气污染与防治 1.污染源:矿物燃料的燃烧、工厂排放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 2.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和有害气体(SO2、CO、NO2等)。 3.危害:危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变暖(CO2)、酸雨(SO2、NO2等)。 4.防治措施: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废气处理后排放、加强大气监测。 课题2 氧 气 一、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溶解性 状态变化 无色 无味 气态 大于空气 不易溶于水 -183℃为淡蓝色液体 -218℃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二、检验方法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木条复燃,则为O2。 三、化学性质 ⑴ 与硫的反应 硫+氧气二氧化硫 S+O2SO2 现象:在空气中发出淡蓝色火焰,在O2中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放热。 ⑵ 与木炭的反应 碳+氧气二氧化碳 C+O2CO2 现象:在空气中发出红光,在O2中发出白光,放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注意:把红热的木炭伸入集气瓶中时,应由上向下缓慢伸入,否则木炭不能顺利燃烧,甚至熄灭。 原因:木炭燃烧生成的CO2会把瓶中的O2排出,木炭就不能顺利燃烧。 ⑶ 与铁的反应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Fe+O2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注意:①装O2的集气瓶要预先装少量水或瓶底铺上一层细沙,是为了防止溅落的融化物炸裂瓶底; ②铁丝应绕成螺旋状,以增大接触面积; ③铁丝前端系一根火柴,以便引燃铁丝; ④待火柴将要燃尽时,才能将铁丝由上向下缓慢伸入瓶中; ⑤铁丝上不能有漆或有锈,使用前先用砂纸打磨干净。 ⑷ 与铝的反应 铝+氧气氧化铝 Al+O2 Al2O3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四、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1.化合反应 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变化。 特点:“多变一”,即A+B→AB。 2.氧化反应:物质跟氧(不是O2)发生的反应。 3.缓慢氧化:物质跟氧发生的缓慢反应,只放热。 课题3 制取氧气 一、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1.催化剂(又叫触媒) 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 2.催化作用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①催化剂能改变(加快或减慢)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不能片面地说是加快。 ②催化剂只能加快或减慢,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 二、反应原理 1.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氧气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KClO3 KCl+O2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KMnO4K2MnO4+MnO2+O2 3.二氧化锰加速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水+氧气 H2O2H2O+O2 三、分解反应 1.定义: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2.特点:“一变多”,即AB→A+B。 四、收集方法 1.排水法 用于收集难容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优点:收集的气体较纯。 2.排气法 ①向上排气法:用于收集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如O2、CO2等; ②向下排气法:用于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H2等 优点:收集的气体较干燥。 O2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法;O2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所以可以用向上排气法。 排水法 向上排气法 向下排气法 五、实验顺序 检查装置气密性→装药品→固定装置→点燃酒精灯→收集气体→将导管离开水面→熄灭酒精灯。 六、注意事项 1.先预热; 2.铁夹夹在试管中上部; 3.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 4.导管不可伸入试管内过长,只需伸出橡皮塞一点,利于气体排出; 5.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时,等导管口出现连续均匀的气泡时,才能收集;当集气瓶口出现气泡时,表示已经收满。 6.向上排气法收集的验满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复燃,则满。 7.用KMnO4制取氧气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以防KMnO4粉末飞入导管。 七、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根据液态空气中各气体的沸点不同,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 分离液态空气是物理变化。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一、水(H2O)的电解实验 1.在水中加少量NaOH溶液或稀HCl,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2.原理: 水氢气+氧气 H2OH2+O2 3.现象:正极上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气体复燃,是氧气;负极上产生的气体能燃烧,是氢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 “负氢正氧,氢二氧一”。 4.结论: 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二、氢气(H2)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 2.化学性质 可燃性 氢气+氧气水 H2+O2H2O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 3.点燃氢气前要验纯。 方法: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管口向下靠近酒精灯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发出尖锐的爆鸣声,氢气不纯;声音很小,氢气较纯。 4.理想能源: 优点:热值高、来源广、产物无污染。 5.实验室制法 锌+稀硫酸→硫酸锌+氢气 Zn+H2SO4=ZnSO4+H2↑ 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下排气法。 三、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1.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单质。 ⑴金属单质(简称金属),如铜(Cu)、铁(Fe)、汞(Hg)、铝(Al)等; ⑵非金属单质(简称非金属),如氧(O)、氮(N)、溴(Br)、碘(I)等; ⑶稀有气体单质,如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氡(Rn)等。 注意: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2.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如水(H2O)、二氧化碳(CO2)、氯化钠(NaCl)、二氧化硫(SO2)、过氧化氢(H2O2)等。 注意:化合物一定含有多种元素,但含有不同种元素质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 3.氧化物: 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如二氧化碳(CO2)、过氧化氢(H2O2)、水(H2O)等。即“两元必有氧”。 四、原子团 有些物质,如Ca(OH)2、CaCO3等,它们中的一些原子集团,如OH、CO3,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又叫做根。 一些原子团的符号 原子团(根) 符号 原子团(根) 符号 硫酸根 SO4 铵根 NH4 硝酸根 NO3 氯酸根 ClO3 碳酸根 CO3 高锰酸根 MnO4 氢氧根 OH 锰酸根 MnO4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 1.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基本性质: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间有间隔,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3.应用 ①物质的变化 当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改变。 ②物质的三态变化 气态时,分子间距离最大;固态时,分子间距离最小。 ③生活中的现象 温度升高,分子能量增大,分子运动加快。所以水受热蒸发加快。 4.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都是该物质大量分子聚集所表现的属性,是宏观现象,单个分子无法表现出来。 5.混合物与纯净物 混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宏观),由不同分子构成的(微观);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微观),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微观)。 二、原子 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基本性质:跟分子的性质相似。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原子间有间隔,原子在不停地运动。 3.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分子中的原子没有改变。这些分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三、分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1.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为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2.联系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物质,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还有一些是由原子构成的,例如金属、稀有气体、碳(C)、硅(Si)等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向这样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构成该物质的原子保持。如铜的化学性质由铜原子保持。 课题3 水的净化 一、净化水的方法 1.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蒸馏、过滤、吸附、沉淀。 2.综合运用吸附、过滤和蒸馏等操作净水效果最好。蒸馏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3.吸附: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质对杂质的吸附,并除去异味。 二、过滤 1.仪器和用品: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 2.操作:(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漏斗中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待滤液紧靠玻璃棒;玻璃棒下端轻靠滤纸的三层处;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3.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滤纸破损。 4.如果用活性炭层进行过滤,不仅可以滤去不溶性物质,还可吸附一些溶解的杂质和异味。 三、硬水和软水 (一)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不含或含较少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 (二)区别方法:加肥皂水,没有或少量泡沫的是硬水,有大量泡沫的是软水。 (三)硬水软化的方法:生活中通过加热煮沸的方法,实验室中用蒸馏的方法。 课题4 爱护水资源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地球上水的总储量为1.39×1018 m3。 地球表面虽然有很丰富的水资源,但能够饮用和使用的淡水仅为总水量的1%,即1.07×1016 m3。 二、爱护水资源 一方面要节约用水,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的来源: ⑴工业生产中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 ⑵农业上化肥和农药的任意施用。 ⑶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2.水体污染的危害: ⑴导致人生病、中毒甚至死亡。 ⑵破坏生态环境 3.水体污染的防治: ⑴工业“三废”处理后排放。 ⑵农业上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 ⑶城市生活污水要处理后排放。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2.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每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中子不带电。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为核电荷数。电子的质量很小,可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3.构成原子的粒子一般是质子、中子、电子。构成原子的必要粒子是质子和电子,决定原子种类的是质子。 4.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数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5.在原子中 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二、相对原子量 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量(Ar)。 注意:相对原子量只是一个比,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相对原子量的计算公式: 电子的质量很小,跟质子和中子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所以 Ar≈质子数+中子数 课题2 元素 一、元素 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统称。 元素、原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元素 原子 概念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区别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即将种类,又讲个数。 使用范围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举例 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二、元素符号 1. 意义 ①表示一种元素。 ②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元素名称的一般规律:“钅”表示金属,“石”表示非金属固体,“气”表示非金属气体。 三、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每一纵行叫做族,在周期表的18个纵行中,共有16个族。第8、9、10行为一族。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课题3 离子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1.核外电子的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最外层最 多容纳8个电子。 2.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为2个),属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稳定。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二、离子的形成 1.离子 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 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 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 2.离子符号是用来表示离子的化学符号。离子符号表示式为Xn+或Xn-。 例如,Na+表示每个钠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Cl-表示每个氯离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SO42-表示每个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3.离子的写法 方法:先写出元素符号,再在右上角表明该离子带的电荷数,注意“+”、“-”写在数字后面。 常见的阳离子:Na+、K+、H+、Fe2+、Ca2+、Fe3+、Al3+、NH4+。 常见的阴离子:F-、Cl-、S2-、O2-、OH-、NO3-、SO42-、CO32 -。 4.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一、化学式 1.定义: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来表示一种物质的式子,叫做化学式。 每一种纯净物都有它固定的组成,所以一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 2.意义: ①表示一种物质。 ②表示组成物质的元素。 ③表示构成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④表示构成该物质分子中的原子。 3.写法: ①单质化学式的写法: ⑴金属单质和固态非金属单质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 ⑵稀有气体单质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 ⑶非金属气态单质分子为双原子分子,因此单质由元素符号和右下角的“2”来表示化学式。 ②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 ⑴氧化物:另一种元素符号写在前,氧元素符号写在后。如,二氧化锰(MnO2)。 ⑵非金属和金属的化合物:金属的元素符号写在前,非金属的元素符号写在后。如,硫化锌(ZnS)、溴化钠(NaBr)等。 二、化合价 1.定义: 一种元素一定数目的原子跟其他元素一定数目原子化合的性质,叫做化合价。 ⑴化合价有正价和负价。 ⑵化合价的实质: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⑶因为化合价是在形成化合物是表现出的性质,所以单质的化合价为0。 2.元素化合价的确定、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①化合物中,氢元素通常显+1价,氧元素通常显-2价。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 ②元素的变价,许多元素的原子在不同的条件下课显示不同的化合价。 ③同种元素可以有多种多种化合价。如,。 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读法和意义 ①读法: :+1价的钠元素 :氧元素为-2价 -2价的硫酸根: ②意义: 水中的氢元素显+1价: :氯化钡中的钡元素显+2价 ③原子团的化合价: 氢氧根: 硝酸根: 硫酸根: 碳酸根: 铵根: 二、化合价的应用 1.根据化合价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注意:不能根据化合价书写不存在的化学式。写法:正前负后,约减交叉。 2.根据化学式,推断某元素的化合价 KClO3中Cl为+5价 KMnO4中Mn为+7价 K2MnO4中Mn为+6价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在密闭的环境中进行反应实验,才能使实际称量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反应前反应物的质量。 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适用范围: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化学反应。 2.成立的原因: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元素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改 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3.在化学变化中, 一定改变 物质的种类 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 元素的化合价 分子的数目 物质的状态 一定不变 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原子的质量 元素的种类 元素的质量 物质的质量总和 二、化学方程式 1.定义: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意义: 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⑵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原子之比。 ⑶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与系数的乘积之比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⑴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⑵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二、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顺序 “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或↓”→“配平”→“ ──改为══”。 常见的反应条件: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等。 “↑”“↓”的使用范围:在反应物中无气体参加反应,如果在生成物中有气体,则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的右边注“↑”;在溶液中进行的无固体参加的反应,如果生成物中有固体,则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注“↓”。 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常见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平法、观察法、暂定分数配平法等。 1. 最小公倍数法 配平时,首先找出式子左右两边各出现一次的元素,已经相等的元素可以暂时不管,从不相等且原子个数相差较多的元素着手配平。求出不相等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数并用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该元素的原子个数,所得的商就是该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最后由已经求出的化学计量数推出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并将短线改为“=”。 2. 奇数配平法 配平时首先选定式子两边原子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若有几种元素在式子两边同时出现奇偶数时,从出现次数最多的那种元素开始。其次,在以已确定奇、偶数元素的化学式中,将奇数原子的化学式配成偶数。最后,根据已有的化学计量数,确定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并将短线改为“=”。 3. 观察法 配平时首先在反应物或生成物中找出一种化学式相对比较复杂的物质,把它的化学计量数看作1,以此为标准来确定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然后,根据已确定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来确定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并将短线改为“=”。 4. 暂定分数配平法 配平时,先根据式子中含有多种元素原子的化学式中的原子数,配平其他化学式中元素的原子数。其次,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解题步骤 ⑴ 根据题意设未知数,一般设为x。 ⑵ 写出并配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⑶ 求出有关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即相对分子质量与系数的乘积之比)。 ⑷ 把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质量比的下面。 ⑸ 列比例式,求解。 ⑹ 回答问题,写出答案。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一、碳的单质 1.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的比较 金刚石 石墨 颜色 状态 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加工琢磨后有夺目的光泽 深灰色细鳞片状固体、有金属光泽 硬度 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 很软,有滑腻感 熔点 很高 很高,且耐高温 导电性 不导电 导电性优良 导热性 较差 较好 用途 作玻璃裁刀、钻头、装饰品——钻石等 作高温润滑剂、铅笔芯、电极等 结论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的。 2.金刚石和石墨都能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3.C60,又名足球烯。C60分子是有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它形似足球。 4.常见的碳单质: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 木炭与活性炭都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它们都具有吸附能力,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比木炭要强。焦炭用于把金属从它们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主要用于冶金工业。炭黑用于制碳素墨汁、墨水等。 二、碳的化学性质 各种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相似,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但在点燃或高温的条件下,碳能与很多物质反应。 1.可燃性 碳与氧气的反应 C+O2 CO2 2C+O2 2CO(氧气不充足) 2.还原性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 2Cu+C 2Cu+CO2↑ 现象:黑色物质逐渐变成红色,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问题: 酒精灯加网罩是为了使火焰集中,提高温度。 开始预热时,盛有木炭与氧化铜的混合物的试管的导管口立即产生气泡,因为这时排除的气体是空气,所以此时石灰水不变浑浊。 为防止灼热的铜在加热后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氧化铜。因此,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并用弹簧夹夹紧橡皮导管,待试管冷却后再将试管里的粉末倒出。(2Cu+O22CuO) 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 氧化剂有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时被还原。 还原剂有还原性,发生氧化反应时被氧化。 该实验中还原剂是木炭,氧化剂是氧化铜。 4.碳的用途:用作燃料(可燃性)、冶炼金属(还原性)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确定气体的发生装置。根据生成气体的密度、溶解性确定气体的收集装置。 二、生成二氧化碳的-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初中化学 复习资料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