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doc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理解本文借种树人之口阐发的为官治民的道理。 2、体会本文寓言式人物传记委婉、含蓄的讽谏特点及对比与映衬的写法。 3、掌握“偻”等实词、归纳“虽”、“因”、“且”几个重点虚词的用法。 【教学重难点】: 1、本文寓意的理解。 2、重点实词与虚词的掌握。 3、文言基础知识用本文寓意。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以学过的柳宗元诗歌导入,提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推荐作品里有一首七律叫《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请问作者是谁?明确:柳宗元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明确:政治失意,仕途不达的愁苦之情。 我们学习这首诗是说过“愁”是此诗的情感基调,作者的愁完全缘于自身的政治遭遇,从这一点可看出作者是一个关心政治的人,在这里他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他的情感,大家还可以思考一下,既然作者对政治比较敏感,那么他还能不能用其他的作品体裁去发表自己的政治远见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散文《种树郭橐驼传》。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柳宗元:(1)生卒:公元773年—公元819年,享年47岁,中唐时期文学家。 (2)字号、称呼:字子厚。河东(山西永济)人,故有“柳河东”之称。唐代古文运动领袖,古文成就与韩愈齐名,世称“韩柳”。大力提倡古文运动,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 “唐宋八大家” 。819年病卒于任所柳州,故有“柳柳州”之称。 (3)生平概括:柳宗元的一生可用16个来概括:早立远志,少有英才,关心政治、数遭贬谪。早立远志少年时代曾立下“颇慕古之大有为者”的志向。少有英才公元793年,21岁的柳宗元就中了进士,几年后又官至礼部员外郎。关心政治参加王叔文的政治改革运动数遭贬谪805年,政治改革运动失败后,由礼部员外郎被贬为邵阳(湖南邵阳)刺史。被贬途中,又被贬为永州(湖南零陵)司马。 2、背景简介、解题 (1)社会背景:简单介绍了柳宗元的一生,这样一来大家对作者的印象便有了较为形象、深刻的了解,接着我们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柳宗元处于中唐时期,当时的社会现象可用四句话来概括: “富者兼地数万重,贫者无容足之活”官吏繁政扰民,百姓苦不堪言。总结起来,便是四个字:繁政扰民。写作时间。当时柳宗元在长安任职,因不满当时的社会现象,便作此文。 (2)解题:课文的题目我们可以获得那些信息? 明确:文体是一篇传记,主人公是一位橐驼,他的职业是种树。 【引】一位底层的种树者能值得士大夫阶层的柳宗元作传,肯定有他与众不同的特点,文中的郭橐驼有哪些方面的特点?(启发;写人当从哪些方面入手写?) 3、感知课文内容 请学生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各段大意: (1)仿史传体例,介绍人物身世。 (2)转入正题,道出郭橐驼是一个种树的行家。 (3)郭橐驼谈种树经验。 (4)在问答中将话题“移植”到政事上来。 (5)问者的意外收获及作传目的。 第一部分(第1段)介绍郭橐驼名号由来以及性格特征。 第二部分(第2段—第3段)记叙郭橐驼种树技艺高超。 第三部分(第4段—第5段)郭橐驼感悟为官治民之道。 三、赏析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姓名由来:隆然伏行,病偻 性格特征:豁达——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 1、为何郭橐驼要自称“驼”? 明确:表现了郭橐驼的豁达、身残而自信。 【简评】“甚善,名我固当”:指其病而为号,并不雅,但显得很亲切。驼竟以为起得很恰当,放弃自己原来的名字,这样自称起来。作者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豁达的性格,令人猜想在这豁达的背后,一定存在着某种自信,这也就增强了阅读的兴趣。作品通过简洁的叙述,生动的描写,使一个不同一般的“驼者”形象跃然纸上了。 第一自然段紧扣了题目中“郭橐驼”三个字,介绍主人公名字由来、形象特征。写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2、为什么这位驼者有着豁达的个性?驼自信什么? (二)第二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写主人公的籍贯、职业、身份和技艺,紧扣题目“种树”两字,然后分三方面写他精于种树。 1、侧面烘托:“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从欢迎他的人看,作者举了两种有代表性的人物。一是搞观赏游玩的(精神方面),一是种树卖果的(物质方面)。这说明他种树从欢迎他的人看,可知驼种树既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观赏游玩),又能满足物质需要(种树卖果),这两种需求所种之树是大不相同的,因而暗示出橐驼技术的全面。 2、正面描叙主人公精于种树:“视驼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藩。” 前半句强调种树或移栽树没有不成活的,隐含一个“寿”字;后半句强调种的树高大茂盛,且果实结得早、多,隐含一个“孳”。这句直叙主人公种树技艺之高明。又说明了“争迎取养”的原因。 技艺高超: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整体而言 具体而言:且硕茂,早实以蕃 树:树冠——大 树叶——多 果:不但成熟早而且多。 3、以对比手段来反衬郭橐驼精于种树:“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以种树技艺进行对比: 郭橐驼——————(对比)——————“他植者” 所种树,或迁徙,无不活, 窥伺效慕, 且硕茂,早实以藩 莫能如 2.这里写橐驼种树本领全面高超---“技高”,是种树行家,用了什么方法? 明确:从两方面——人、树(侧面、正面),侧重于侧面描写。 【述评】乡在京畿,名曰丰乐,颇有些传说色彩。作者先说橐驼种树为他带来的“际遇”──“争迎取养”,再说他身手不凡。说欢迎他的人,举了两种有代表性的。谈到了两种不同的需求,写出橐驼技术全面。说他技艺高超,也点出了两个方面。一是他种的树不怕“移徙”,有“树挪活”的神奇;二是他种的树具有全优的品质,枝繁叶茂,早熟多果。最后,用“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点染一笔,更增加了玄妙气氛。 段意:转入正题,道出郭橐驼是一个种树的行家。 第二自然段结尾设置了一个悬念,即“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使读者急于想知道郭橐驼到底有什么诀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赏析课文 (一)第三自然段 1、分析。从郭橐驼与“他植者”种树的态度方法的对比中,阐述种树之道在于顺天致性。紧承上文,采用对话、对比形式展开。 先是总结概括我的植树方法: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种树时: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种树后: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他人种树方法 种树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种树后: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2、梳理、归纳。(板书)以种树态度和方法进行对比: 郭橐驼——————(对比)——————“他植者”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木之性日以离” “舒”、“平”、“故”、“密” “拳”、“易”、“过”、“不及” “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3、总结: 通过这层层对比,阐述了郭橐驼的种树经验,突出“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的重要性。主人公种树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从而得到使木“寿且孳”的结果,与下段中写到的官吏“好烦其令”,从而造成使人民“病且怠”的恶果,这两者也是对比。因此这段的对比也为下文进行种树与治民的类比作了充分的铺垫。 4、这样写其他种树人对表现橐驼有什么作用?(即“用了什么方法表现橐驼?”) 明确:对比、映衬。(通过上下文内容或语意上的遥相呼应来强化表达效果的写法叫映衬。) 【述评】郭橐驼说的这一番话语,既是平凡朴素、毫不矫情的实情自谦,又是深远的哲理,类似老子的“道”。 5、理清作者写作意图。 我们再看看下文是否还是在写种树。(点明:下文已不是写种树。) 6、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什么? 明确:作者为他立传的目的并非只是为“驼”作传,而是另有深意。 段意:橐驼谈种树经验。 (二)第四自然段 读完第四段,就会明白第三段写植树是为说官理服务,是一种衬托手法。 1、 课文为什么设计出“有问之”“问者曰”这样的问话者? 明确:这样造成一问一答的形式,自然地引出郭橐驼的话,也就是引出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 2、“问者”问“养树”后,提出了怎样的建议? 明确: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3、这一句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过渡。转移话题,由谈种树转到谈政事上来。 4、郭橐驼眼里的社会现象: 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5、感悟: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第四自然段以问者的口吻写出“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然后,通过郭橐驼的答语,由养树术推出养人术。他植者“种树”与为官者“治民”如出一辙。 要求学生从三、四两段中找出他植者的“种树”与为官者的“治民”相类比的语句。 6、梳理、归纳。(板书)以他植者的“种树”与为官者的“治民”进行类比: 他植者——————(类比)——————为官者 种树马马虎虎 不关心老百姓痛痒 “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长人者好烦其令”: “旦视而暮抚”“爪其肤”“摇其本”。 “旦暮吏来而呼”“鸣鼓”“击木”。 “木之性日以离” 百姓在烦琐政令下“病且怠” 同样,我们可以通过类比联想从郭橐驼的养树术推出为官者应采用的养人术。 7、要求学生根据三段中郭橐驼的养树术,参考四段为官者的“治民”推出做官者应采用的养人术。教师帮助梳理、归纳。 (板书)从郭橐驼的养树术推出为官者应采用的养人术: 养树术—————— (类比)——————养人术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 “其莳也若子” 要爱护老百姓 “其置也若弃” 治国要让老百姓休养生息 勤虑害树 繁政扰民 8、这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观点? 明确:种树人有“勤虑害树”的错误,做官者也有“烦令扰民”之过。 【引】“长人者好烦其令”就如勤虑害树一样,繁政扰民,从而将旦暮而来的官吏打入“他植者”行列。文章从种树之理谈到做官之理,其实谈种树是为了谈做官,这里同样是运用了映衬的手法。(通过上下文内容或语意上的遥相呼应来强化表达效果的写法叫映衬)这一点也反映作者写作思路上的严谨。 【述评】结合中唐时期时代背景理解。 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竟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盘剥,民不聊生。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里关于繁政扰民有生动的表述:“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总评】 如果说在上一段中,问者的身份还比较隐晦,酷似一个求艺的人,那么在这一段中,他就渐而露出了作者的身影,表现出“别有用心”,以一种咨询的语气,根本扭转了话题。在这种默契的问答中,橐驼仍谦逊如故,明确表示“理,非吾业也”,然后以“外行”的身份试探着用他的种树理论衡量官吏的所作所为,比照之下,自然得出繁政扰民犹如勤虑害树的结论,从而将旦暮而来的官吏打入“他植者”的行列。这样,前面批评种树人的话,如“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等,自然也可以“移植”到这些扰民的官吏身上,而又尽在不言中。悍吏来乡,闹得鸡犬不宁,橐驼对这一场景的描绘细致入微,也不妨说他是一个以种树为掩护的政治观察家。 段意:在问答中将话题“移植”到政事上来。 (三)第五自然段 1、作者写作本文的用意何在? 明确:传其事以为官戒。 【述评】如果将这一段比作一出戏的尾声,那么,郭橐驼完成了使命,从旁门下场了。作者在形式上仍保留了问者的独立身份,写出了他“问养树,得养人术”的欣喜。由此可知,作者真正意图并不在谈种树,而在谈“养人”,借这种方式抨击了官吏繁政扰民的社会现象。文章最后一句(结语)“传其事以为官戒”,实际上表明了作传的真正意图是警示上层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让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承平之世。 通过问者之口,说写本文的目的在于使当官者作为鉴戒。 文章体现了柳宗元进步的“养民”的治国思想。 三、人物形象、写作目的 1、读完课文后,你认为郭橐驼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郭橐驼是一个豁达,技高,睿智的驼背种树者。 豁达在别人给他起外号,他从不在意。技高在种树技艺无人能及。睿智在通过种树能悟出为官治民之道。 2、探讨本文的写作目的 归纳主题:顺民之性以养民的治道。 治民之道,养人之术万不可,好烦其令,繁政扰民,一定要使百姓修生养息,顺其自然。 本文主旨是讲顺民之性以养民的治道,但文章却不是直接进行理论上的论证,而是巧妙地通过给郭橐驼立传,介绍橐驼养树的经验,再把养树之道“移之官理”,巧妙地把“种树”与“治民”联系起来,委婉含蓄的说明顺民之性以养民的道理。揭露并讽刺了统治者的苛政繁令对百姓的骚扰侵害,提出宽简为政,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主张。 四、写作特点 1、简洁而生动 在一篇文章中,简洁和生动是不容易共存的。这篇寓言式的人物传记,就写得既简洁又生动。简洁体现了史传的特点,生动则蕴含了文学的情趣。如第一段介绍人物,仅用“隆然伏行”几个字,就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又用“甚善。名我固当”几个字,写出了人物的性格。这样,通过简洁的叙述,生动的描写,一个不同凡响的“驼者”形象,便跃然纸上了。在短短几句话中,这种史笔和文辞的完美结合,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语言表现力。 2、对比与映衬 以“种树”喻“治民”是这篇传记写作的出发点,对比和映衬的写法也是这种寓言风格的需要。 对比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显现事物的差别,加强说理的力度,甚至收到不言自明的功效。本文中的对比,有叙事性的,如两种种树方法的对比;有论述性的,如郭橐驼对自己种树方法的归纳和对“他植者”的批评。 映衬就是互相照应的写法,通过上下文内容或语意的遥相呼应,来强化表达效果。本文先谈“养树”,后论“养人”,这本身就是运用了映衬的写法。这样写,有关树和人的话题合而为一,互相补充,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在语意上相互映衬的例子,如郭橐驼谈“养树”一段,开头说“橐非能使木寿且孳也”,最后则以“吾又何能为哉”回应,在自谦之中,起到了强化观点的作用;论“养人”一段的首尾也是这样呼应的。 3、婉约而多讽 本文结尾一句道出了写作意图,那就是“传其事以为官戒”。以寓言的方式进行讽谏,是中国古代文人向帝王或上层统治者提意见的传统做法,它有着委婉含蓄的特点,也间杂着幽默的成分。柳宗元这篇人物传记,也是通过故事进行劝诫的,这决定了它“婉约而多讽”的风格。这种风格基本上是通过所传人物的话语表现出来的,如第四段,一个“知种树而已”的驼者,欲止又言,在朴实的简单类比中,揭示出了吏治的弊端,颇具讽刺意味。其中的一些话语,如“理,非吾业也”,“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婉转而幽默,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五、板书设计 种树郭橐驼传 郭橐驼对自己种树方法的归纳 对比 对“他植者”的批评 种树 映衬 养人 附:文言语法现象举例 (一)通假 1、蚤缫而绪;蚤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而”通“尔”,你们的) 2、根拳而土易(“拳”通“蜷”,蜷曲) (二)古今异义 ⑴故乡人号之“驼”(故,所以;乡,乡里) ⑵不抑耗其实而已(其,它们;实,果实) ⑶其实害之(其,那;实,实际上) ⑷见长人者好烦其令(长,管理;人,百姓) ⑸字而幼孩(字,抚育;而,你,你们) ⑹得养人术(养,治理;人,百姓) (三)一词多义 ⑴虽:他植者虽窥伺效慕(即使,连词) 虽曰爱之(虽然,连词) ⑵故:其土欲故(旧,形容词) 故不我若也(所以,连词) ⑶实:早实以蕃(结果实,动词) 不抑耗其实而已(果实,名词) 其实害之(实际上,副词) ⑷若:其置也若弃(像,动词) 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连词) 故不我若也(如,连词) ⑸然:隆然伏行(……的样子,助词) 既然已(这样,副词) 然吾居乡(然而,连词) ⑹病:病偻(害了……病,动词) 故病且怠(困苦,形容词) ⑺者:有类橐驼者(的样子,助词) 他植者则不然(的人,助词) 则与吾业者(的职业,名词) ⑻以:以致其性焉尔(来,连词) 早实以蕃(不译,连词)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把,介词) ⑼而:鸣鼓而聚之(表承接,连词) 字而幼孩(你,代词) 旦视而暮抚(表并列,连词)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表转折,连词) ⑽且:无不活,且硕茂(而且,连词) 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尚且、还,连词) 故病且怠(既……又,表示并列关系,连词) ⑾业:驼业种树(以……为职业、从事于,动词) 理,非吾业也(职业,名词) (四)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⑴不知始何名(叫) ⑵病偻(生……病) ⑶名我固当(命名) ⑷蚤实以蕃(结果实) ⑸橐驼非不能使木寿且孳也(活得长久) ⑹其莳也,若子(抚育子女) ⑺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用手指甲抓) ⑻传其事(记载)(《知识》H版归入“为动用法”,为……写传) ⑼其筑欲密(用杵捣) ⑽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飧,吃晚饭;饔,吃早饭) ⑾故乡人号之“驼”(给……起诨名) 2.动词作名词 ⑴凡长安豪家富人为观游及买果者(观赏游览的园林) ⑵或移徙(移栽的树) 3.名词作状语 ⑴旦视而暮抚(旦,在早上;暮,在晚上) ⑵而木之性日以离矣(一天天) 4.使动用法 ⑴非有能硕茂之也(硕,使……高大;茂,使……茂盛) ⑵非有能蚤而蕃之也(蚤,通“早”,使早;蕃,使……多结果) ⑶见长人者好烦其令(使……繁多) ⑷而卒以祸(使……遭祸) ⑸遂而鸡豚(使……顺利地成长) ⑹鸣鼓而聚之(鸣,使……鸣响;聚,使……聚集) ⑺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使……多;安,使……安定) 5,意动用法 驼业种树(以……为职业) 6.为动用法 ⑴其培之也(为……培土) ⑵忧之太勤(为……担忧) (五)句式 1.判断句 “……也”式 理,非吾业也 2.倒装句 宾语前置 ⑴故不我若也(“我若”,若我,如我) ⑵不知始何名(“何名”,名何,叫什么) ⑶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何以”,以何,用什么) ⑷吾又何能为哉(“何能为”,为何能,有什么本领) 8-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种树郭橐驼传 种树 郭橐驼传 教学 设计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