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成都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doc
《2023成都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成都市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含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2.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面出土的陶器可以成为我们了解原始农耕时期半坡居民生活的重要依据的是 A. B. C. D. 3.俗话说.“水火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十几年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洪水。下列对他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他是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位部落联盟首领 B.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C.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建立者 D.其子继承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4.“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於焦…於是封功臣谋士…封尚父於营丘…”材料中反映的是( ) A.世袭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5.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下图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商朝 B.秦朝 C.西汉 D.魏晋 6.如下右图讲迹了春秋时期哪位霸主的故事( ) A.齐桓公 B.吴王阖闾 C.越王勾践 D.晋文公 7.《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这段材料说明 A.商鞅保护固守传统的贵族的利益 B.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C.太子即位后顺应民心处死商鞅 D.改革可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8.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是. A.仁者爱人 B.因材施教 C.有教无类 D.为政以德 9.下图所示是与秦朝有关的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不能够印证的历史结论有 A.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B.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C.秦朝设郡管理地方 D.秦朝以楷书作为统一的文字 10.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把夏桀、商纣、秦二世这三个历史人物归成一类,他们最突出的相似点有( ) ①重用人才 ②统治残暴 ③重视农业 ④末代国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对比认识是历史学科的能力之一。下列是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学的不同态度,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12.为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 A.以德化民 B.横征暴敛 C.休养生息 D.“兼爱、尚贤” 13.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他一家人全都当官封侯,横行霸道……一位年幼的皇帝不满梁冀专权,说他是“跋扈将军”,梁冀居然令人在面食中下毒,毒死了这位小皇帝。该故事情节发生于 A.战国初期 B.秦朝时期 C.西汉时期 D.东汉时期 14.《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传体通史,可以从《史记》中查阅的史实有( ) ①齐桓公称霸 ②秦始皇统一中国 ③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④赤壁之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鲁迅先生曾称誉《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下列关于《史记》的表述,正确的是 A.记述了从秦始皇到汉武帝时期的主要史事 B.由史学家司马光所著 C.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是我国歷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16.《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各地的美食,其中就包括葡萄、石榴等。中原人吃上葡萄、石榴最早应在( ) A.秦朝 B.汉代 C.三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17.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直奔似永嘉”,折射了西晋都城洛阳被攻破时,中原人民纷纷南迁的境况。“永嘉南渡”的客观积极影响是( ) 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 B.使南北人口结构达到平衡 C.使北方人口急剧减少 D.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1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和西北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其中不包括 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氐族 D.蒙古族 19.北魏孝文帝改革后,“胡”“汉”观念逐渐淡薄,可见孝文帝改革( ) A.实现了南北统一 B.提升了洛阳地位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增强了北魏实力 20.一位同学分类梳理历史人物,下图中①处应为( ) A.曹操 B.华佗 C.王羲之 D.贾思勰 二、综合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材料二.“治理国家要以德来感化人民。”“学习要反复温习,要有恒心,要坚持不懈。” ﹣﹣《论语》 材料三.……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个学派的观点?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是什么? (2)指出材料二中孔子的政治主张和学习方法分别是什么?并用最简练的语言指出孔子的历史地位。 (3)根据材料三,请问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 (4)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22.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二. 材料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李白盛赞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指的是什么事件? (2)依据材料二两幅图片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 (3)依据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的名称? (4)材料三是一幅与秦朝有关的想象图,它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次事件爆发的时间地点是什么? (5)请写出这次事件的领导者以及口号? (6)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从秦帝国的兴亡史中,你得到哪些启发?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汉“大一统”政治格局为中国古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文化环境和广阔的地理空间……其中汉武帝时期的功绩尤为卓著……各民族在日益增强的互动、交融中相互依赖,共同发展,逐渐加深了感情,加强了认同。 ——《西汉“大一统”政治与多民族交融认同》 材料二 材料三 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请回答. (1)材料一认为西汉民族交融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举一例汉武帝时期促进民族交往的史实。 (2)写出材料二中方框A的政权名称。结合所学,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历史现象? (3)材料三中“魏主”指的是谁?材料反映了“魏主”时期哪一重要举措?结合所学,再举一例魏主“移风易俗”的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有何历史作用? (4)上述材料反映了促进民族交融的哪几种形式? 24.改革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中的“商君”是指谁?请根据材料归纳“商君”变法的一项举措?“商君”的变法对秦国产生怎样的影响?(不得照抄原文) 材料二 图① 图② 图③ (2)材料二中的三幅图片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哪场重大改革有关?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①、图②、图③所反映的改革内容?此次改革有何进步意义? (3)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改革的理解和认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B 解析.B 【详解】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北京人是发现于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骨山北部,B项正确;元谋人发现地点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排除A项;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排除C项;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长江下游,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解析.B 【详解】 依据题干图片和所学知识,人面鱼纹彩陶盆是远古时代半坡居民制造的陶器,故B符合题意;猪纹陶钵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而非半坡居民的,故A不符合题意;白陶鬶是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故C不符合题意;蛋壳黑陶高柄杯,是大汶口文化晚期和山东龙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也是当时最高级的一种饮酒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B 解析.B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禹的父亲鲧曾主持治理黄河水患,他用了9年时间都没有成功,后被处死。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人海。他全身心投人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人,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解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黄帝和炎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不是禹,B符合题意;为抵御共同的灾难,黄河流域的部落走向联盟,尧、舜、禹通过禅让制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禹是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位部落联盟首领。A排除;约公元前2070年,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C排除;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D排除;故选B。 4.C 解析.C 【详解】 根据材料“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於焦…於是封功臣谋士…封尚父於营丘”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周王把土地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以建立诸侯国,材料内容体现了西周时期对先代贵族的分封制,因此体现了分封制,C项正确;世袭制是指古代君王去世或者逊位时,将王位转给自己的子孙的传承制度,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世袭制,A项错误;宗法制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的制度,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宗法制,而是体现了分封制,B项错误;禅让制是部落联盟时期的首领转让的制度,与题意无关,D项错误。 5.A 解析.A 【详解】 仔细观察图片可知,图片是商朝的甲骨文,甲骨文是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因而通过题干图片文物,我们可以了解商朝的历史,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6.C 解析.C 【详解】 根据材料显示“卧薪尝胆”,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凭着自己国力强大,领兵攻打越国。结果越国战败,越王勾践于是被抓到吴国。吴王为了羞辱越王,因此派他看墓与喂马这些奴仆才做的工作。越王心里虽然很不服气,但仍然极力装出忠心顺从的样子。吴王出门时,他走在前面牵着马;吴王生病时,他在床前尽力照顾,吴王看他这样尽心伺候自己,觉得他对自己非常忠心,最后就允许他返回越国。越王回国后,决心洗刷自己在吴国当囚徒的耻辱。为了告诫自己不要忘记复仇雪恨,他每天睡在坚硬的木柴上,还在门上吊一颗苦胆,吃饭和睡觉前都要品尝一下,为的就是要让自己记住教训。除此之外,他还经常到民间视察民情,替百姓解决问题,让人民安居乐业,同时加强军队的训练。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变得国富兵强,于是越王亲自率领军队进攻吴国,也成功取得胜利,吴王夫差羞愧得在战败后自杀。后来,越国又趁胜进军中原,成为春秋末期的一大强国。故C符合题意;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与题干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吴王阖闾是吴王诸樊之子,春秋末期吴国君主,军事统帅。与题干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题干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7.D 解析.D 【详解】 依据题干材料“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可知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结合课本所学,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军功等措施,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旧贵族反扑时,商鞅被以车裂执行处死。为变法牺牲了自己的性命。说明改革可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D正确;A排除;材料的内容与“社会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无关,B排除;由材料“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惠王车裂商君以徇”,处死商鞅是因为宗室贵族的怨声载道。C排除;故选D。 8.C 解析.C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首创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他认为无论贵贱等级差别,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即“有教无类”,体现了一种教育平等的思想,C项正确;“仁者爱人”是待人要有仁爱之心,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因材施教”是要求差别化教育,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为政以德”是孔子的政治思想,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9.D 解析.D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 秦朝建立后,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秦始皇任命丞相李斯制定笔画规整的文字是小篆作为全国推广的标准文字,故D符合题意;中国古代皇帝制度是指中国古代社会以皇帝为中心,实行皇权至上和皇权专制的政治制度。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创立,故A不符合题意;秦朝统一后,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故B不符合题意;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设郡管理地方,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0.C 解析.C 【详解】 依据题干“夏桀、商纣、秦二世”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夏桀是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因为实行暴政而亡国,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也是因为暴政被人民推翻,秦二世是秦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他由于统治残暴,最后被推翻,由此可知②④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1.D 解析.D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自由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所以没有促进学术思想的繁荣,D项表述有误,符合题意,故选D;ABC中的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12.C 解析.C 【详解】 根据所学,为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其采取了与民休养生息的策略,促进了生产的恢复,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主旨,排除。 13.D 解析.D 【详解】 据材料“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年。他一家人全都当官封侯,横行霸道……”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故D项正确;据所学可知,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皇帝称号,而战国初期尚未有“皇帝” ,排除A项;秦朝时期秦始皇独断专制,而其后继者二世而亡,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西汉时期汉武帝设立“中外朝”,加强了皇权,排除C项。故选D项。 14.A 解析.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史记》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所著,主要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齐桓公称霸、秦始皇统一中国、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都是属于司马迁所记述历史的时间范围,故A项正确;赤壁之战是在东汉末年,不在司马迁记载的时间范围内,故排除BCD项;故选A。 15.C 解析.C 【解析】 根据课本所学,《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所以C项符合表述正确,ABD项表述均错误。故选C项。 16.B 解析.B 【详解】 西汉时期,开辟丝绸之路,沿着汉朝开辟的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冶铁、凿井、造纸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石榴、核桃等食物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纷纷东来,B项正确;秦朝时期尚未开辟丝绸之路,排除A项;三国时期和南北朝时期和西汉相比,不是石榴传入中国最早时期,排除C和D项。故选B项。 17.D 解析.D 【详解】 李白的诗句反映了西晋时期民族大迁移的史实。其方向是由北向南。中原人迁移到战争较少的江南地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永嘉南渡”并不是加剧南方混乱局面,排除A项;此时,北方人口南迁,并没有使南北人口结构达到平衡,排除B项;北方人口的南迁也没有使北方人口急剧减少,排除C项。故选D项。 18.D 解析.D 【详解】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和西北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民族。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过着游牧的生活。12 世纪时, 部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人们盼望草原统一,结束战争。蒙古族不属于内迁的少数民族,D符合题意;A、B和C都是内迁的少数民族,不符合题意,排除A、B和C项。故选D项。 19.C 解析.C 【详解】 “胡”“汉”观念逐渐淡薄反映的是民族间的交融增强,C项正确;北魏没有实现南北统一,排除A;材料与洛阳无关,排除B;材料主旨强调民族融合,而不是国家实力的增强,排除D;故选C 。 20.C 解析.C 【详解】 钟繇、顾恺之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家和画家,都和艺术有关,所以和类别三归为一组的应该是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所以①处应为王羲之,故选C;曹操是政治家,华佗是医学家,贾思勰是农学家,都和类别三中的人物不符,排除ABD。 二、综合题 21.(1)儒家学派;“仁”;百家争鸣。 (2)为政以德;温故而知新;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既要坚持依法治国,又要重视以德治国,要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解析.(1)儒家学派;“仁”;百家争鸣。 (2)为政以德;温故而知新;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既要坚持依法治国,又要重视以德治国,要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应强加于人,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观点。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仁”。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是百家争鸣。 (2)根据材料二“治理国家要以德来感化人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政治主张.为政以德;根据材料“学习要反复温习,要有恒心,要坚持不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孔子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根据材料三“……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是可得出现代治国方略.既要坚持依法治国,又要重视以德治国,要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4)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只要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即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和发扬等。 22.(1)秦始皇(嬴政),灭六国,统一中国 (2)统一文字,统一货币 (3)中央集权制度 (4)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大泽乡 (5)陈胜,吴广 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6) 解析.(1)秦始皇(嬴政),灭六国,统一中国 (2)统一文字,统一货币 (3)中央集权制度 (4)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大泽乡 (5)陈胜,吴广 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6)暴政亡国,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等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王嬴政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准备,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开始了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战争,先后攻灭韩、赵等六国,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2)措施.由图中所示内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措施之一为统一文字,秦始皇为消除文字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另一个措施为统一货币,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3)名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4)由图所示情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历史事件为陈胜、吴广起义,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征发闾左贫民屯戍渔阳,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在蕲县大泽乡(今宿州)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陈胜、吴广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军官,发动兵变。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他们当中的领队人陈胜和吴广认为,与其送死不如起来反抗,“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他们号召下,大家热烈响应,决心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 (6)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可以从秦灭亡的原因这个角度来谈启发,如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等。 23.(1)西汉“大一统”政治格局;张骞通西域。 (2)西晋;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贵族联姻等;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民族间的 解析.(1)西汉“大一统”政治格局;张骞通西域。 (2)西晋;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贵族联姻等;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民族间的友好交往、民族迁徙、统治者的改革 【详解】 (1)根据材料“西汉“大一统”政治格局为中国古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文化环境和广阔的地理空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民族交融的原因是西汉“大一统”政治格局;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二次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促进汉朝与西域各民族的交流。故答案为.西汉“大一统”政治格局;张骞通西域。 (2)根据材料二地图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匈奴、鲜卑、羯族、氐族、羌族的内迁,山西、陕西是迁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西晋灭亡后,北方各民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故答案为.西晋;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于494年力排众议迁都洛阳;然后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进行改革.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贵族联姻等;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巩固了北魏的统治。故答案为.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贵族联姻等;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4)根据前三则材料及答案,归纳可得.材料一反映了通过民族间的友好交往促进民族交融,材料二反映了通过民族迁徙促进民族交融的,材料三反映了通过统治者的改革促进民族交融。故答案为.民族间的友好交往、民族迁徙、统治者的改革。 24.(1)商鞅;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和军功;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 (2)北魏孝文帝改革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交融 (3)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要发 解析.(1)商鞅;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和军功;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 (2)北魏孝文帝改革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交融 (3)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勇于改革创新 【详解】 (1)依据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并结合所学分析可知,该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所以材料一中的“商君”是指商鞅;依据材料概括可知,商鞅变法的措施有.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奖励耕织和军功。其变法的影响是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2)依据材料二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分析可知,材料二中的三幅图片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关;北魏孝文帝即位后,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如图①反映的是改汉姓;图二反映的是穿汉服;图三反映的是说汉语。此次改革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我们对改革的理解和认识是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要发展进步,就必须与时俱进,勇于改革创新。-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成都市 历史 年级 上册 期末试卷 答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丰****】。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丰****】,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