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分享此内容可以赚币 分享](/master/images/share_but.png)
安全标准化手册模版.doc
《安全标准化手册模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标准化手册模版.doc(2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 根据AQ/T 9006-2010 标准编制 文件编号 XZ/AQ-01 文件版本 A版 发布日期 2012年08月01日 实施日期 2012年08月01日 制 定 日 期 2012年06月20日 审 批 日 期 2012年06月25日 江阴市XXXXXX有限公司 2012年3月1日发布 2012年3月1日实施 目 录 发 布 令 4 安全标准化承诺 5 1 安 全 方 针 和 目 标 6 2 公 司 简 介 7 3 目的和范围 8 3.1 目的 8 3.2 适用范围 8 3.3 术语和定义 8 4 规范性引用文件 10 5 安全标准化体系 13 5.1 目标与承诺(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13 5.2 组织机构和职责 14 5.3 安全生产投入 14 5.4 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15 5.5 安全教育与培训 17 5.6 生产设备设施 19 5.7 作业安全 21 5.8 隐患排查和治理 22 5.9 重大危险源监控 24 5.10 职业健康 24 5.11 应急救援 26 5.12 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27 5.13 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28 发 布 令 本《安全标准化管理手册》是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10)和《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轧钢)》的要求,结合公司安全管理特点制定的。本手册规定了公司的安全方针和安全目标,描述了公司安全标准化管理系统,确定了安全标准化管理系统所需的过程顺序及其相互作用,是本公司轧钢生产过程实施安全管理,开展安全策划、安全控制、安全保证和安全改进活动的纲领性文件,是全体员工在安全管理和安全活动中的行为准则,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管理手册》由人保科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组织编写和修订,经总经理审批,发布实施。 总经理: 2012年3月1日 安全标准化承诺 作为公司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本人将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对公司的安全工作全面负责。为确保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特作出如下承诺: 1、遵守国家、地方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有关要求。 2、保证安全标准化工作正常进行,并提供必要的人、财、物支持。 3、消除职业危害,改善劳动环境,保证职工的身心健康。 4、审批安全考核方案,不断强化和奖励正确的安全、健康行为;对违规行为及时制止和处理。 5、定期开展风险评价,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做好风险控制。 6、新建、改建、扩建项,严格执行“三同时”原则。 7、加强员工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水平。 8、按照国家标准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和卫生保健措施。 9、制定完善落实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全面跟踪检查。 10、加强对承包商和供应商的管理,确保安全生产。 11、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及时采纳合理化要求。 12、定期对安全标准化进行评审,使之不断完善,实现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持续改进,在企业内部形成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 总经理: 二〇一二年三月一日 1 安 全 方 针 和 目 标 一、企业安全方针: 以人为本、遵规守法 持续改进、和谐发展 二、2012安全目标为: 1、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率为零; 2、月千人负伤率小于2%; 3、隐患整改率大于或等于80%; 4、安全设施、设备完好率大于或等于95%。 总经理: 日 期:2012年08月01日 2 公 司 简 介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介绍,主要内容包括公司主要产品,位置及主要生产设备及生产能力。 住所:江阴市XXXXXXX工业园 ; 邮编:214400; 电话:0510-888000089; 传真:0510-88808900 E-mail:XXX@XXX.net 3 目的和范围 3.1 目的 本手册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10)和《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轧钢)》,规定了公司轧钢制造和服务过程安全标准化管理系统要求,逐步建立以风险控制为核心,全员参与、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的动态安全管理系统,实现对公司各个环节的风险进行辨识、预控,最大限度地消除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事故隐患,有效降低事故总量,防范事故发生。 3.2 适用范围 本手册描述的安全标准化管理系统适用于本公司轧钢制造和服务的各过程。本公司自设计、施工、生产等过程,均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10)和《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轧钢)》的要求进行控制,标准条款在本公司全部适用,没有删减内容。 3.3 术语和定义 安全生产标准化 work safety standardization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安全绩效 safety performance 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y 与企业的安全绩效相关联或受其影响的团体或个人。 资源 resources 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所需的人员、资金、设施、材料、技术和方法等。 4 规范性引用文件 4.1 法律、法规、规定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 6.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591号令; 7.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445号令; 8.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9号; 9.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修改版)(2004年4月16日江苏省第十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10.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0号; 11.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号; 12.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23号令; 13. 《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 14.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号; 15.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安监总局第30号); 16.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安监总局第36号); 17.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修改〈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部分条款的决定》(安监总局第42号); 18. 《江苏省消防条例》(2003修改); 19. 《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江苏省人大十一届九次会议决议执行; 20. 《江苏省劳动保护条例》2003年5月1日起实施; 21. 《冶金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冶生[1996]204号文); 22.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 23. 《江苏省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2007版)》苏安监[2001]196号; 24.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第16号令) 25. 《无锡市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市政府令第107号)。 4.2 主要技术规范和标准 1.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10) 2. 《冶金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轧钢)》 3.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 2.2-2007); 4.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 5.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 12801-2008); 6.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 9002-2006); 7. 《企业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 8.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2000版]); 9.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 50140-2005); 10.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 13955-2005); 11. 《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 4064-83); 12.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1-2010); 13. 《噪声作业分级》(LD 80-1995); 14.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95); 15. 《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 8196-2003); 16. 《火灾分类》(GB/T 4968-2008); 17. 《用电安全导则》(GB/T 13869-2008); 18. 《电气安全管理规程》(机械工业部(86)机生字76号文颁发) 19. 《工业与民用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94); 20.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 95); 21. 《安全色》(GB 2893-2008); 22. 《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 7231-2003); 23.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 24. 《钢铁冶金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414-2007) 25. 《轧钢安全规程》(AQ 2003-2004) 26. 《锻造生产安全与环保通则》(GB 13318-2003) 27. 《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GB 17120-1997) 28. 《冲压车间安全生产通则》(GB/T 8176-1997 ) 29. 《机械加工设备一般安全要求》(GB 12266-1990) 30. 《磨削机械安全规程》(GB 4674-84 J55); 31. 《焊接与切割安全》(GB 9448-1999)。 5 安全标准化体系 5.1 目标与承诺(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5.1.1 方针 (1)方针的制定 公司依据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公司轧钢生产的风险特点与核心业务制定了公司安全生产方针,并由总经理签发。 (2)方针的内容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持续改进,注重实效。 (3)方针的沟通与传达 方针的制定过程中广泛征求了员工的意见,并与相关方进行了沟通,以公司文件的形式下发,张贴在公司公告栏。 (4)方针的评审与修订 每年12月公司对安全生产方针进行定期评审;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对方针进行修改,以确保其适应性。 5.1.2 目标 (1)目标的设立 公司安全生产目标为: 1、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率为零; 2、月千人负伤率小于2%; 3、隐患整改率大于或等于95%; 4、安全设施、设备完好率大于或等于95%。 (2)安全目标管理 公司每年初根据公司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制定修订本年度安全目标的实施方案,各部门严格按照实施方案执行管理。 公司对各部门安全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监测,纳入年终安全绩效考核。 公司每年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对本年度安全目标进行修订。 5.2 组织机构和职责 5.2.1 组织机构 5.2.1.1 公司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由总经理担任组长,生产厂长,车间、各部门责任人为组员,并由此构成安全生产管理网络,负责企业重大安全工作的决议。 5.2.1.2 公司配备专职安全员二名,通过江阴市安监局的培训并考核合格,持证上岗,具体负责本单位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5.2.2 职责 5.2.2.1 总经理为公司主要负责人,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安全生产义务。 5.2.2.2 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建立《各部门、岗位安全生产职责》,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5.2.2.3 建立《安全绩效评定管理制度》,人保科负责每月对各级部门、各级人员安全职责的履行情况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现情况进行考核,年终进行汇总,予以奖惩。 5.2.3 相关文件 《各部门、岗位安全生产职责》、《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安全绩效评定管理制度》。 5.3 安全生产投入 5.3.1 工伤保险 公司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 5.3.2 安全费用的管理 公司总经理负责组织建立《安全投入费用管理规定》,确保安全生产所需的投入,并对因投入不足所导致的后果负责。 财务部建立安全费用提取、使用台帐。安全费用包括:安全培训教育所需费用;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及保健品的经费;安全设施,如:安全连锁、报警装置、安全通讯设施、防触电设施、防噪声和粉尘设施、防灼伤冲淋设施、员工洗浴和休息设施等;保证重大隐患治理费用;安全风险抵押金;安全检查工作所需费用;保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及其他有关经费的投入;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所需的费用;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用等。 5.3.3 相关文件 《安全投入费用管理规定》 5.4 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5.4.1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制度,明确人保科为主管部门,同时确定了获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渠道、方式。 公司各部门应及时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跟踪、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修订情况,及时提供给人保科汇总。 人保科负责每年至少组织1次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符合性评价,消除违规现象和行为。 人保科负责将各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公司安全规章制度及文件及时发放到有关部门和人员。每年组织至少一次旨在提高职工法律法规意识的活动,讲解有关国家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年终对员工安全培训内容进行考核,及时了解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掌握情况。 公司各级人员均应了解和自觉遵守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各部门和各级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及时到人保科查阅各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文件,并及时反馈对法律法规的需求信息。 5.4.2 规章制度 根据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总经理负责组织各部门编制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将其汇编成册发放到相关的工作岗位。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至少应包含下列内容: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文件和档案管理、隐患排查与治理、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管理,职业健康管理、防护用品管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等。 5.4.3 操作规程 生产厂长负责组织安全员、技术骨干、外聘专家,根据生产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特点和物料的危险性,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发放到相关岗位,以规范从业人员的操作行为,控制风险,避免事故的发生。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置、新产品投产或投用前,应及时重新编制或更新操作规程。 5.4.4 评估 每年自评时,总经理负责组织相关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5.4.5 修订 制订《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明确评审和修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时机和频次,保证公司所使用的法律法规是当前最新的版本,确保各部门岗位使用最新有效版本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总经办负责及时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培训学习修订后的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5.4.6 文件和档案管理 公司严格执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 人保科负责组织建立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档案,并加强对安全记录的有效管理。 5.4.6 相关文件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 5.5 安全教育与培训 5.5.1 教育培训管理 5.5.1.1 公司各部门每年年初按规定及岗位需要,系统辨识、确定本部门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需求。 5.5.1.2 总经办负责编制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5.5.1.3 总经理确保为安全教育培训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 5.5.1.4 总经办负责记录安全教育培训过程,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实施分级管理,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 5.5.2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总经理、生产厂长和安全员必须经有关上级职能部门的培训并考核合格;其他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由总经理会同安全员进行培训并考核合格。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有: (1) 国家安全方针、法律、法规、制度和标准; (2)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安全职责; (3) 安全管理、安全技术、职业卫生和安全文化等知识; (4) 有关事故案例及事故应急管理等。 5.5.3 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 5.5.3.1 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和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保证其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能力,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5.5.3.2 特种作业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并定期参加复审。 5.5.3.3 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生产厂长负责组织安全员、技术骨干和外聘专家编制新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总经办负责会同安全员对相关操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有关人员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操作。 5.5.3.4 未经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的操作岗位人员,或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5.5.4 新人员培训教育 新人员进单位必须经厂、车间(部门)、班组三级安全生产培训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新员工安全培训教育内容主要是: (1) 有关的安全卫生法律、法规; (2)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3) 本单位安全规章制度,劳动纪律; (4) 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风险、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 (5) 有关事故案例等。 5.5.5 其他人员教育培训 5.5.5.1 从业人员转岗、干部顶岗以及脱离岗位一年以上(含一年)者,应进行车间(部门)级、班组级安全培训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新岗位工作。 5.5.5.2 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的告知。 5.5.5.3 对外来施工单位的作业人员进行入厂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发放入厂证。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部门进行进入现场前安全培训教育。 5.5.6 安全文化建设 5.5.6.1 公司应力争通过多形式、多类型的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5.5.6.2 总经办应会同其它部门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逐步形成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公司特点的安全价值观,实现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5.5.7 相关文件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5.6 生产设备设施 5.6.1 生产设施建设 5.6.1.1 确保公司新、改、扩建项目的所有设备设施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安全设备设施与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三同时”)。 5.6.1.2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总体开工方案、开工前安全条件确认和竣工验收等阶段进行规范管理。 5.6.1.3 生产设备设施建设过程中的变更应严格履行变更程序,并对变更全过程进行隐患控制。 5.6.2 设备设施运行管理 5.6.2.1 制订《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对生产设备设施执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其安全运行。 5.6.2.2 制定并实施《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由公司设备部负责管理各种安全设备设施,制定安全设备设施检维修计划,定期组织进行检维修,建立台账。 5.6.2.3 在进行检维修前,人保科负责组织对检维修作业进行风险评价,制定检维修方案(包含作业行为分析和控制措施)。检维修过程中执行隐患控制措施并由人保科进行监督检查。 5.6.2.4 安全设备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确因检维修拆除的,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维修完毕后立即复原。 5.6.3 新设备设施验收及旧设备拆除、报废 5.6.3.1 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维修、改造、拆除和报废,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5.6.3.2 建立实施《生产设备设施到货验收和报废管理制度》,购买使用质量合格、设计符合要求的生产设备设施。 5.6.3.3 建立实施《生产设施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拆除前,拆除作业负责人应与需拆除设施的主管部门和使用部门共同到现场进行对接,对拆除作业进行风险评价,制定拆除计划或方案。 5.6.3.4 凡欲报废、拆除的容器、设备和管道内仍存有危化品的,应先清洗干净,验收合格后方可报废、拆除。 5.6.4 相关文件 《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管理制度》、《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制度》、《生产设备设施到货验收和报废管理制度》、《生产设施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 5.7 作业安全 5.7.1 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 公司一贯注重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及时进行分析和控制。对动火作业、受限空间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因素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企业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时,应当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5.7.2 作业行为管理 企业应加强生产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对作业行为隐患、设备设施使用隐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分析,采取控制措施。 5.7.3 警示标志 根据公司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按照GB2894规定,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示,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 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时,现场应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 5.7.4 相关方管理 5.7.4.1 制定并执行《相关方及外用工(单位)管理制度》,人保科会同生技部对供应商、承包商资格预审、选择、服务前准备、作业过程、提供的产品、技术服务、表现评估、续用等进行管理。 5.7.4.2 人保科会同生技部组织建立合格相关方的名录和档案,根据服务作业行为定期识别服务行为风险,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 5.7.4.3 公司内同一作业区域内有两个以上相关方同时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时,应组织并监督相关法之间签订安全生产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 5.7.4.4 严禁将项目委托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或条件的相关方。公司和相关方的项目协议中应明确规定双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 5.7.5 变更 5.7.5.1 制定并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对机构、人员、工艺、技术、设备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化进行有计划的控制。 5.7.5.2 变更的实施应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并对变更过程及变更所产生的隐患进行分析和控制。 5.7.5 相关文件 《相关方及外用工(单位)管理制度》、《变更管理制度》。 5.8 隐患排查和治理 5.8.1 隐患排查 5.8.1.1 建立并执行《安全检查制度》、《事故隐患整改制度》,由人保科负责会同各部门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5.8.1.2 当发生如下情况时,应及时组织隐患排查: (1)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生变更或有新的公布; (2) 公司操作条件或工艺改变; (3)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建设; (4) 相关方进入、撤出或改变; (5) 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有新的认识; (6) 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等。 5.8.1.3 各部门在隐患排查前应制定排查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排查方法。排查方案应依据: (1)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 (2)设计规范、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3)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等。 5.8.2 排查范围与方法 5.8.2.1 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公司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 5.8.2.3 由人保科牵头,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公司隐患排查。 5.8.3 隐患治理 5.8.3.1 执行《事故隐患整改制度》,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隐患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 5.8.3.2 治理完成后,人保科负责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5.8.4 预测预警 人保科负责根据公司生产经营状况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分析、计算,生成安全生产预警指数图。 利用预测理论,建立数学模型,定量表示未来安全生产发展趋势; 根据安全生产预警指数图和安全生产趋势图,对事故征兆的发展趋势采取不同措施; 对可能造成损失的事件及时进行整改,分析规律,防范同类事件的发生。 5.8.5 相关文件 《安全检查制度》、《事故隐患整改制度》。 5.9 重大危险源监控 5.9.1 辨识与评估 制定并实施《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由人保科负责每年定期按照GB 18218要求,进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5.9.2 登记建档与备案 对构成重大危险源的项目,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安全评估,并按规定登记建档,报当地安监部门备案。 5.9.3 监控与管理 人保科负责对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监控管理,保存相关监控、检查、维护、检测、评估记录,形成重大危险源档案。同时根据评价报告,采取适当的安全管理技术措施,防范重大危险源事故的发生。 5.9.4 相关文件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 5.10 职业健康 5.10.1 职业健康管理 5.10.1.1 公司制定并实施《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管理制度》,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配备与职业健康保护相适应的设施、工具。 5.10.1.2 公司制定实施《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按规定每年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进行检测,在检测点设置标识牌予以告知,并将检测结果存入职业健康档案。 5.10.1.3 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按规定设置报警设施、冲洗设施、防护急救器具专柜,制定应急预案,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定期检查,并记录。 5.10.1.4 一般防护器具(灭火器、安全帽、电工绝缘用具等)定点存放在现场安全、便于取用的地方,急救药箱放于人保科,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 5.10.1.5 人保科会同生技部对现场急救用品、设备和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检维修,定期检测其性能,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 5.10.1.6 建立完善《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对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体防护用品购置、发放、使用、检验和维护进行管理。 5.10.2 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5.10.2.1 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时,总经办应如实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告知从业人员。 5.10.2.2 人保科每年至少对从业人员及相关方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安全知识的教育宣传,使其了解公司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后果。 5.10.2.3 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按照GBZ158要求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5.10.3 职业危害申报 人保科负责根据相关法规法律、标准规范的要求,定期向江阴市安监局申报生产过程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并依法接受其监督。 5.10.4 相关文件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发放管理制度》、《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制度》。 5.11 应急救援 5.11.1 应急机构和队伍 5.11.1.1 根据公司安全生产特点,制定并实施《应急管理制度》。 5.11.1.2 按规定建立应急指挥系统,实行分级管理。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明确各级应急指挥系统和救援队伍的职责。 5.11.2 应急预案 5.11.2.1 公司按AQ/T 9002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针对重点作业岗位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形成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 5.11.2.2 人保科负责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演练,并应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价,评审应急救援预案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在潜在事件和突发事故发生后,及时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评审修订。 5.11.2.3 人保科负责按法律法规将公司应急预案报送江阴安监局及有关部门备案,并通报有关应急协作单位,建立应急联动机制。 5.11.3 应急设施、装备、物资 5.11.3.1 公司按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并经常性的进行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 5.11.3.2 建立健全应急通讯网络并保证应急通讯网络的畅通。 5.11.4 应急演练 公司每年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定期演练,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管理工作,确保应急救援预案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并形成记录。 5.11.5 事故救援 5.11.5.1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积极抢救,妥善处理,以防止事故的蔓延扩大。发生重大事故时,应按照公司应急救援预案的有关规定,进行现场抢救和警戒工作,保护事故现场。 5.11.5. 2 对有害物大量外泄的事故或火灾事故现场,设置警戒线,抢救人员佩戴好防护器具,对中毒窒息、烧伤、烫伤等人员应及时进行抢救处理。 5.11.6 相关文件 《应急管理制度》、《应急预案》。 5.12 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 5.12.1 事故报告 公司遵循事故报告程序,制定《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规定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除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外,应按规定和程序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及有关部门。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5.12.2 事故调查和处理 5.12.2.1 执行《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规标准的要求,按照事故的不同类别、等级,组建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或配合上级部门的事故调查。明确事故调查人员的能力、职责与权力。 5.12.2.2 事故调查组负责编制事故调查报告,包括事故基本情况,事故经过,原因分析,事故教训及预防措施,事故责任分析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等。 5.12.2.3 落实事故整改和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整改和预防措施应包括:事故调查处理提出的预防措施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培训教育措施和管理措施。 5.12.2.4 建立事故台帐。内容包括事故时间、事故类别、伤亡人数、损失大小、事故经过、救援过程、事故教训、“四不放过”处理等内容。 5.12.3 相关文件 《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5.13 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 5.13.1 绩效评定 5.13.1.1 建立《自评管理制度》,根据制度要求,公司每年至少一次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评定,验证各项安全生产制度措施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检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5.13.1.2 总经理负责组织建立自评小组,对绩效评定工作全面负责。绩效评定后,自评小组应将评定工作形成正式的自评报告,并向所有部门和从业人员通报,作为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 5.13.1.3 发生死亡事故后,公司总经理应及时组织自评小组,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重新进行评定。 5.13.2 持续改进 自评小组应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绩效评定结果和当年公司安全生产发展趋势,对公司安全生产目标、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绩效。 5.13.3 相关文件 《自评管理制度》。-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 标准化 手册 模版
![提示](https://www.zixin.com.cn/images/bang_tan.gif)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