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设计模板.doc
《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设计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设计模板.doc(7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设计70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本人改正或者删除。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设计1.1 安全保障体系设计1.1.1 概述电子政务内网所涉及的信息/数据涉及国家秘密, 其机密性和完整性尤为重要, 是信息安全保护的重点对象。因此, 电子政务内网平台的安全建设应符合国家保密局的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技术要求和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方案设计指南及其它安全管理部门发布的一系列规定和规范的要求。电子政务内网安全设计应体现: l全局和整体上的考虑。l应用深度防御的战略, 注重防内和整体防外。l适应信息系统安全的动态性、 复杂性和长期性特点。l便于实施和
2、考核。本设计方案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方案设计指南和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 依据本期电子政务内网的安全建设目标, 提出了电子政务内网的安全策略和安全保障体系, 强调了统筹规划, 针对内网网络和边界安全、 局部计算环境与应用安全, 主要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 基础安全防护技术和安全监察与管理方面设计具体的建设任务, 包括CA认证设施、 密钥管理系统、 可信时间戳服务系统、 密码服务系统、 授权服务系统, 防火墙系统、 加密系统、 入侵检测系统、 安全扫描系统、 防病毒系统、 安全审计系统和安全监管系统等等。1.1.2 安全建设目标和原则1.1.2.1
3、总体目标电子政务内网安全建设的总体目标是: 针对电子政务内网可能遇到的各种安全威胁和风险, 着重加强信息安全基础设施、 基础安全防护系统和安全监察与管理系统的建设, 形成有效的政务内网安全保障体系, 保证涉密信息在产生、 存储、 传递和处理过程中的保密性、 完整性、 高可用性、 高可控性和抗抵赖性, 确保电子政务内网能够安全、 稳定、 可靠地运行, 为实现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提供安全保障。1.1.2.2 具体目标针对主要的威胁和风险, 本期电子政务内网安全建设的具体需求和目标概括如下: 1、 确保”电子政务内网”网络传输过程中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电子政务内网定位为机密级的涉及国家秘密的系统,
4、需要采用国家许可的普密级(核密)加密设备来保证网络传输过程中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2、 确保”电子政务内网”与各副省级以上单位接口处的网络访问控制与隔离。3、 建立隶属于国家根CA的电子政务内网CA中心, 统一身份鉴别, 为安全应用系统的运行提供安全基础平台。4、 实现网络防病毒。采用网络防病毒系统, 并与单机防病毒软件相结合, 构建一套完整的防病毒体系。5、 加强对数据交换中心、 CA中心和密钥管理中心的安全保护。电子政务内网数据交换中心、 CA中心和密码管理中心涉及大量国家秘密的敏感度信息, 与之相关的软硬件设施, 应从物理环境安全, 安全运营管理和数据安全保密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技术手段,
5、保证数据和设施的安全。6、 实现多级的访问控制。对网络中的主机及通信设施进行基于地址的粗粒度访问控制或基于用户及文件的细粒度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措施对内部、 外部访问者同样有效。7、 进行网络安全评估。采用网络安全性分析系统, 定期评估网络的安全性, 以便及时发现网络或系统漏洞, 并建议提高网络安全强度的策略。8、 加强主机的信息安全保障功能, 包括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和响应, 域名系统安全, 恶意代码消除。9、 强化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培训制度化, 制定有效措施, 保证系统安全措施的执行, 强化安全管理。10、 采取措施抵抗拒绝服务攻击。1.1.2.3 安全
6、建设原则电子政务内网安全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统一规划、 分级保护电子政务内网安全建设应从安全体系的角度, 在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和组织下进行整体规划, 有计划分阶段建设和完善电子政务内网安全保障体系。重点突出信息/数据的安全, 保证政务内网的整体安全; 根据政务内网不同应用的特点、 安全需求、 重要性和风险性, 参照国家有关标准, 科学划分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等级, 实施安全等级保护策略, 提高政务内网安全体系的有效性。2、 面向发展, 务求实用随着电子政务内网及应用的规模和水平的不断发展变化, 新的需求不断增加, 电子政务内网安全建设既要考虑未来的安全需求和安全技术的发展因素, 使选用的
7、安全技术和设备应具备良好的可升级性、 可扩展性; 同时, 更要立足电子政务内网的实情, 注重实用性、 可操作性和适度性。在安全系统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 要尽量采取成熟的、 有成功先例的技术, 合理选用安全设备和安全软件, 优化系统性能价格比, 精心设计、 科学施工, 避免采用过高和华而不实的技术、 设备和软件, 避免失误和重复劳动, 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安全风险和成本之间寻找平衡点, 在使用最好的技术方案同时, 降低成本, 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 求得资金投入最大效益。3、 坚持标准与规范化原则中国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信息安全的法律、 法规和规定。电子政务内网的安全建设应严格符合这
8、些安全标准和规定。具体要求如下: 1) 电子政务内网涉及国家秘密, 在具体工程实施中要遵从国家保密法和涉密信息系统的有关法规和指南进行。2) 电子政务内网配置安全服务和机制的强度应符合中保委1998年6号文件 涉及国家秘密的通信、 办公自动化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审批暂行办法的要求。3) 何符合要求的局域网或系统连接到电子政务内网时必须按照国家对涉密系统的安全建设要求采取足够强度的安全措施。4) 整个电子政务内网范围内采用统一的安全保障体系框架。5) 由国家有关管理部门牵头成立国家PKI/PMI建设协调管理委员会, 统筹负责内网PKI/PMI体系的建设。6) 由国家有关管理部门统一领导密钥管理基础设
9、施( KMI) 的建设, 为密码和密钥的有效管理提供服务。需要指出的是在电子政务内网的主干网络接入到六大系统后, 六大系统需要连接到电子政务内网主干网络的内网系统建设也应遵循这里的安全建设原则。1.1.3 安全策略1.1.3.1 安全建设方针电子政务内网安全建设采取的方针是: 应用纵深防御战略, 统一规划安全支撑平台建设, 从政务内网骨干网络设施、 网络区域边界、 各主机环境与应用安全等方面, 分层多处设防。以党务和政务业务数据, 特别是机密数据为核心, 注重从局部计算环境防止内部的威胁和从各种不同类型的边界区域,联合采用多种安全技术整体防御外部威胁。采取减轻风险的技术途径也就是尽可能减少安全
10、漏洞、 尽可能阻止安全威胁、 尽可能减小安全事件造成的损失, 尽可能加强安全防范手段, 经过保护、 检测和响应和强化安全管理等行为把安全风险减轻到最低程度。1.1.3.2 网络与边界安全保密策略电子政务内网采取的网络与边界安全保密策略主要包括: 1、 电子政务内网网络安全建设应采用符合国家保密要求的网络安全设备与技术和普密级密码设备2、 网络管理数据与用户数据分离, 以提高电子政务内网的可用性; 3、 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保护电子政务内网的CA中心、 密钥管理中心、 网络管理中心、 数据交换中心和备份中心; 4、 应对电子政务内网的网络管理系统实施良好的配置管理策略, 以便有助于灾后的迅速恢复和
11、使用新的安全措施。5、 建立完善的应急响应和灾难恢复机制, 提高电子政务在遭遇网络恐怖活动或其它网络突发事件时的生存和恢复能力6、 多层防御: 部署多种防御机制, 每一种机制应该包括”保护”和”检测”措施; 对于各网络信息中心或其它重要的局部网络, 划VLAN分区保护。7、 加强防止内部威胁的措施。8、 必须采取措施使系统能够及时检测到安全漏洞和入侵, 并能够及时作出反应。 1.1.3.3 主机环境安全策略电子政务内网采取的主机环境安全保密策略主要包括: 1、 充分利用主机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 防止未授权使用客户机、 服务器; 对于特别重要的数据库服务器和综合服务网站服务器, 可适当采用访问控
12、制增强技术。2、 确保客户机、 服务器遵守安全配置指南并安装了所有适当的安全补丁; 3、 采取恰当的措施防止内部人员和系统的误操作1.1.3.4 应用系统安全策略电子政务内网采取的应用系统安全保密策略主要包括: 1、 信息的分类保护策略: 电子政务内网涉及的信息/数据的敏感度分为三类: l机密l秘密l普通对这三类数据和系统要采取相应的保护策略: 机密类数据敏感度最高, 与之相关的软硬件设施均是重点的安全防护的对象, 应用系统应严格控制访问数据的对象; 对其它数据, 应用系统应建立完善的访问控制策略, 对各类用户或角色要按照”知其所必须”( ”需知”) 和”最低特权”的原则分配访问信息的权限。2
13、、 应用系统的分类保护策略: 依据应用系统处理的数据的敏感度和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 电子政务内网涉及的应用系统分为三类: l特别重要l重要l普通应根据应用系统的不同类别, 采取不同程度的安全保护措施。3、 鉴别/认证策略用户可采用口令或智能卡之类的措施进行用户身份鉴别; 对经过网络传输特别重要的( 如机密类) 信息应采用安全证书( CA) 进行用户鉴别和授权管理。1.1.3.5 信息存储和传输的安全策略: 1、 特别重要类的电子政务内网应用系统的信息/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中必须采用密码进行保护, 所采用的密码算法必须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要对密码设备进行集中管理和密钥管理分发。2、 机密信息的传
14、输实施端到端加解密、 完整性保护策略, 防止数据被窃听、 修改、 删除、 替换或重发, 保证合法用户接收和使用该数据的真实性。3、 对于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特别重要信息( 如数据库、 文件系统和涉密信息) 要充分利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全控制策略进行保护, 同时对重要数据可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密码进行加密保护。1.1.4 安全保障体系设计电子政务内网安全保障体系将实现安全服务所有的安全保障措施和行动按人、 技术和运作三个要素划分为三个层面, 如下图所示。人、 技术和实施运作是电子政务内网安全保障体系中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利用各种技术来对网络和信息系统进行运作, 从而达到保护网络和信息
15、系统安全性的目的。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毫无疑问需要以信息安全保障技术为基础来解决。获得信息安全性强烈地依赖于人的要素, 电子政务内网安全保障体系强调信息安全保障需要人、 技术和运作三种要素的均衡。信息安全是过程, 安全管理必然不可缺少。安全管理涉及人与环境、 安全技术以及安全运作的各个方面, 良好的安全管理机制和措施是各种要素取得均衡的关键。安全标准化将确保各种安全技术和措施能够协同工作和实现整体效能。电子政务内网安全保障体系具有以下特点: 1、 体现了安全管理是纲, 安全技术是基础, 安全的人和运作是保障( 确保) ; 2、 强调信息安全保障需要人、 技术和运作三种要素的均衡; 3、 强调安全的
16、过程性和动态性以及防护、 检测和反应( PDR) 模型的应用; 4、 强调多处防御和分层防御的原则图: 电子政务内网安全保障体系框架图依据上述的安全保障体系框架, 结合电子政务内网网络结构, 本方案主要从技术层面进行设计。电子政务内网安全建设涉及的信息安全保障技术总体视图见。图: 电子政务内网安全方案总体视图 图: 局部计算环境与边界安全保障示意图1.1.4.1 信息安全保障如上面两个图所示, 整个电子政务内网的信息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由四大方面构成: 1、 安全支撑平台: 作为电子政务内网的安全基础设施, 基本内容包括: 密码管理中心, 基于PKI技术的CA认证系统、 可信时间戳服务; 基于PM
17、I的授权管理设施; 政务内网的安全监测与应急响应设施。2、 针对局部计算环境所采用的防护措施: 政务内网的局部计算环境主要有中央六大机构( 中办、 国办、 人大、 政协、 高检和高法) 内网局部计算环境; 住京各部委和北京市内网局部计算环境; 京外各副省级以上单位内网局部计算环境; 各大机构政务内网运作中心( 如认证中心、 密码管理中心数据交换中心和网络管理中心等等) 局部计算环境。政务内网各局部计算环境的安全保障措施应根据各种局部计算环境的具体安全要求进行设计。基本内容应包括: 应用系统安全、 基于主机的安全防护与检测系统( 主要应用于政务内网各局部计算环境中的Web服务器、 DNS域名服务
18、器和邮件服务器) , 数据库安全增强工具、 系统安全增强工具等安全措施。3、 针对区域边界所采用的安全保障措施: 政务内网的区域边界主要有上述各局部计算环境的边界。内网边界安全保障措施应根据各种区域边界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基本内容应包括: 防火墙、 加密机、 网络防病毒系统、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与脆弱性扫描和安全审计等安全措施。4、 针对政务内网骨干网络设施所采用的安全保障措施: 内网骨干网络设施的安全保障措施应根据其具体配置进行设计。基本内容应包括: 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设施, 保障网络可用性的设施和节点设备的安全措施( 主要是路由器的安全) 。1.1.4.2 网络运行安全网络运行安全涉
19、及日常维持网络安全态势的所有活动。电子政务内网的网络运行安全主要包括: 1、 安全状态维护: 管理信息保障的技术的安全态势( 例如, 安装安全补丁、 更新病毒库、 维护访问控制表) 。维护系统安全策略及时更新并为大家所知。认证和认可对信息技术基线的更改。2、 提供密钥管理服务并保护这一基础设施。3、 政务内网的安全监管。4、 定期完成系统安全评估5、 保证系统的电磁兼容6、 保证系统和数据的可用性, 实现灾后的恢复和重构。1.1.4.3 物理环境安全物理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 设施以及其它媒体免遭地震、 水灾、 火灾等环境事故以及人为操作失误或错误及各种计算机犯罪行为导致的破坏过程。电子政
20、务内网的物理安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环境安全: 对系统所在环境的安全保护, 如区域保护和灾难保护。2、 设备安全: 主要包括设备的防盗、 防毁、 防电磁信息辐射泄漏、 防止线路截获、 抗电磁干扰及电源保护等。3、 介质安全: 包括介质数据的安全及介质本身的安全。必须采取措施将存放政务相关数据的介质( 磁盘、 磁带等) 妥善保管。1.1.4.4 安全管理电子政务内网必须加强安全保密管理, 设置安全保密管理机构, 制定严格的安全保密管理制度, 采用适当的安全保密管理技术将电子政务内网中的各种安全保密产品进行集成, 并加强对涉密人员的管理, 形成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1.1.5 信息安全保密技术
21、和措施信息安全保障技术是电子政务内网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多处防御和分层防御的原则, 依据电子政务内网安全保障体系框架, 本方案将信息安全保障技术分为安全支撑性基础设施、 基础安全防护系统和安全管理与监控三个方面进行设计。1、 安全支撑性基础设施电子政务内网的安全支撑性基础设施的建设任务包括: ( 1) 政务内网PKI设施由中办机要局等国家密码管理部门牵头建立隶属于国家政务根CA的电子政务内网CA系统、 证书查询验证服务系统和可信时间戳系统。( 2) 密钥/密码管理基础设施。密钥/密码管理基础设施能够为密钥/密码的管理提供基本的服务。根据”党管密码”的原则, 密钥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该
22、由中办机要局等密码管理部门统一领导, 统一规划, 统一建设。( 3) 授权服务系统。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立基于PMI的电子政务内网电子政务授权服务系统。授权管理基础设施主要提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应用系统的访问控制功能。授权管理基础设施以扩展的PKI技术为基础, 对资源的访问授权由资源的管理者进行控制分配。授权管理基础设施能够对外提供授权管理服务, 资源管理者根据授权管理服务为资源使用者分配资源访问权限, 并加以签名。应用系统检查资源使用者的访问权限, 达到资源安全访问的目的。( 4) 密码服务系统。提供加解密、 签名及验证签名、 数字信封、 密钥管理操作和数字证书操作等服务。2、 基础安全防护系
23、统电子政务内网的基础安全防护系统负责网络安全、 区域边界安全、 局部计算环境安全。基础安全防护系统的部署参考实现见图图644所示。( 1) 网络边界的安全防护网络边界的安全防护设施包括: 路由器、 防火墙系统、 入侵监测系统、 漏洞扫描系统和网络防病毒系统等, 其设计实现或选型、 配置应在技术方案中详细说明。其中内边界防护和外边界防护中的防火墙系统应选用不同厂家的产品。( 2) 局部计算环境安全防护局部计算环境安全防护包括: 操作系统安全、 主机安全检测与响应、 Web防篡改系统、 DNS服务器安全、 数据库安全和安全审计等, 其设计实现或选型、 配置应在技术方案中详细说明。( 3) 网络运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政务 安全 保障体系 设计 模板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