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建设规划样本.doc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建设规划样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建设规划样本.doc(2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规划( ) 一、 专业现状1、 本系专业设置情况概述蚌埠学院 正式招收本科生,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首批开办的六个本科专业之一, 被列为院级特色建设专业。当前我系有两个本科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和四个专科专业, 全系在校生1317人, 其中本科生有536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477人、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59人) 。 以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按照蚌埠学院的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不断在专业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 实验室建设、 教学研究、 教学管理、
2、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富有创新和应用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本系现有专任教师37人, 其中教授和副教授共5人, 占专任教师人数的14%, 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29人, 占专任教师人数比例78%, 其的专业背景、 学历、 学缘、 年龄、 职称等结构较合理, 发展趋势良好, 能够较好开展教学、 科研、 教育等各方面工作。师资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 45岁以下教师有32人, 比例为86%, 现已初步形成了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 数量适当、 结构较合理、 充满活力的教学及科研队伍。当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建有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如图1-1所
3、示) 。该中心搭建了四个实验平台: 公共基础实验平台、 专业基础实验平台、 专业实验平台、 创新与科技竞赛实验平台, 教学实验室总面积约2650平方米, 实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675.6万元。图1-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组成结构公共基础实验平台由8个计算机教学机房构成, 完成全院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专业基础实验平台由4个基础实验室组成, 专业实验平台包含网络技术与工程实验室和嵌入式系统实验室, 共8个专业实验分室(如图1-1), 用于完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与科技竞赛实验平台由创新实验室构成, 为学生参加”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
4、作品竞赛、 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智能车等竞赛提供设备与技术上的支持, 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当前, 我系师生在”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一等奖及优秀指导教师奖, 在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智能车等竞赛中获得二等奖一项, 三等奖两项。本系专业实习基地主要分为校内实习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习基地6个, 分别是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机电工程系科技创新活动基地、 本系科技创新活动基地、 院内各相关科研实验室、 本系开放实验室等。经过校内实习基地完成相关课程实训过程、 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工作, 提高学生课外实践及动手能力。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个, 分别为创睿信息
5、科技有限公司、 合肥求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昆山安博科技有限公司, 各实习基地均按各自的实习大纲开展实训工作。图书馆馆藏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纸质图书, 共计1221种, 51918册, 电子图书69551册, 专业纸质期刊217种, 电子期刊1779种, 9种专业数据库, 资料充分, 种类齐全, 满足教学需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建立了自己的资料室, 内有计算机专业图书300余册; 建立了电子图书服务器, 收集了6000余册的计算机电子图书与研发资料, 为本系师生教学与学习提供更加便捷的知识来源与专业参考, 能够满足本专业教科研需要。2、 专业现状 本专业设置及办学情况的简要概述。为实现蚌埠学院办
6、学层次由专科向本科的重大转变, 学院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确认为第四批开办的本科专业之一。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了当前和今后若干年社会对从事电子技术和信息化产业人才的需求, 审视电子专业教育在中国的现状, 放眼国家信息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回顾电子专业在中国成长的历史, 参考国际相关学科发展的趋势, 得出在国家信息化建设需求的大背景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人才需求量逐年上升的朝阳专业。为了全面调查本专业的社会需求状况, 为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在 底, 开展了本专业人才社会需求调查活动。调查内容主要涉及: 各企业对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 社会需求岗位、 对软硬件人
7、才的工作性质及其技能要求、 对电子技术人才的综合要求等方面。在此基础上, 制定了本专业培养规格和要求以及人才培养方案, 使本专业学生有相对优势的知识结构, 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第二批开办的本科专业, 7月获得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并招生, 蚌埠学院 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报到学生59名, 报到率93.4%, 使我系本科学生占比上升到40.7%。 本专业建设现状。课程建设现状。本专业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定位与要求, 科学制定课程体系, 并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基础、 专业基础、 专业方向限选、 专业选修四个模块构成。规范了教师教学
8、过程。编写了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实验大纲、 课程设计大纲和课堂教学教案等教学文件; 制作了教学用PPT, 规范教师基本教学行为; 精选大量典型的、 针对性强的例题, 减少教师教学过程中选择例题的盲目性, 也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提高; 每次实验内容针对性, 提高了实验课效率; 对课程设计进行了方案设计, 给出样例和参考课题, 规范整个课程设计环节。形成了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的良好氛围。教研室隔周开一次教研会议, 讨论教育、 教学、 教改等方面的内容; 系里每年召开一次教学研讨会。我系已经形成教学研讨工作的常态机制, 教师的教学与教改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积极申报各级教研项目, 积极撰发表
9、教研论文, 全系参与校级以上教研立项教师的比例达到95%以上, 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精品课程建设初有成效。已逐步形成了一批重点建设课程, 省级精品课程1门、 院级重点课程1门、 系级重点课程2门。90%以上的教师9参与建设,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包括教学网站、 编写教材、 实验指导、 课程设计指导、 教研论文等。实践教学条件( 实验室及实习实训中心) 现状。当前, 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在整合、 建设过程中, 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 专业与基础相结合、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师资队伍开始向整体优化的方向变化, 形成了一支稳定的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和实验技术核心队
10、伍。实验教学中心人员由三部分组成: 管理人员、 实验教师( 含主讲教师和任课教师) 、 实验技术人员。中心鼓励理论课教师从事实验教学、 实验教师兼任理论教学, 实现两类教师与教学的融会贯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有计算机专业基础实验室下设的软件技术实验室、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室, 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实验室下设的嵌入式系统( ARM) 实验分室、 嵌入式系统( DSP)实验分室、 嵌入式系统( 51单片机) 实验分室和嵌入式系统( Freescale单片机) 实验分室。各专业实验室的种类、 数量、 配置能够满足教学需求, 各类功能教学实验室配备完善, 仪器设备先进, 利用率高, 能够很
11、好地满足本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教师队伍现状。本专业现有一支以中青年为主的师资队伍, 师资结构合理、 学历层次高、 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强, 且拥有工程师背景的”双能型”教师。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名, 外聘教师4名, 其中, 客座教授1人, 副教授1人, 高级实验师1人, 共66.7%的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学位, 专任教师中讲师以上职称为60%, 教师队伍专业背景、 学历、 学缘、 年龄、 职称等结构较合理, 发展趋势良好。本专业生师比为4.92:1。教师科研能力。在做好各项教学工作和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同时, 本专业教师非常注重科学研究, 以科研促教学, 科研工作正逐步取得成果。本专业教师的
12、科研方向涉及领域: 数据挖掘、 网络信息处理、 数据库、 管理信息系统、 网络工程技术、 多媒体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 自动控制、 虚拟现实等。近年来, 主持或参与院级、 横向科研项目及产学研项目15余项; 在国家级及省级大奖赛上获奖14项( 指导学生参与安徽省”挑战杯”杯大学生竞赛赛、 ”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 安徽省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等获得了奖项) 。在国内外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电子信息专业论文近20篇。每年安排青年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10余人次; 经常以专题报告形式汇报各自的研究和学习进展; 聘请省内知名电子信息领域专家围绕教学、 前沿技术及学术热点, 来院开展学术
13、讲座与交流。长期的研究积累和实际项目经验为课程教学、 教材编写、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开展、 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活动、 指导毕业设计工作等奠定了基础, 科研工作有效地促进了本专业教师学术水平、 教学水平与质量的提高, 对专业建设起到了推进和提升的作用。 与同类院校比较本专业的主要优势、 特色或差距及原因分析。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有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为依托;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教研室教师队伍职称、 学历结构较合理, 在精品课程建设、 教材建设、 教科研、 指导学生竞赛等工作上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专业负责人有28年的电子专业教学经历, 教科研成果丰硕, 教学经验丰富, 能起到优秀的引领作用。总体上看,
14、本专业教师结构较合理, 教学、 科研力量较强, 可是由于最近几年我院办学规模的快速发展,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任务日益繁重, 再加上电子信息科学发展迅速、 技术更新速度快等因素, 使我系的教学、 科研能力面临严峻的挑战。队伍总体比较年轻, ”双师型”教师缺乏; 教学一线的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偏低, 特别是具有教授职称的专业领军人员太少, 需进一步培养或引进, 从而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我院升本以来, 在办学特色方面虽然有所积累, 但由于时间较短, 与省内外同类院校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特别是在办学特色培育方面还不够鲜明突出, 需要进一步凝炼。现阶段3.5+0.5培养模式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应用型人才
15、培养的需要, 一是专业方向与地方经济结合不够紧密。二是工学结合度不够突出, 表现为实践教学时间不足。部分实践教学环节还有待加强, 如综合性、 设计性实验项目偏少等。三是校企结合的紧密程度还不够, 深度合作有待开展, 需要切实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强化实践教学内容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使学生真正掌握行业要求的实际能力。二、 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基本思路1、 指导思想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要坚持蚌埠学院”地方性、 应用型、 工程化”的办学定位, 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致力于培养理论基础扎实、 实践能力强, 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把握现代社会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
16、本要求,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认真落实学校办学定位的同时, 致力于体现”实基础、 适口径、 重应用、 强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主动适应国家、 区域以及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走内涵发展道路,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以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核心, 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 以师资队伍和实验室条件为保障,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坚持重基础、 重实践、 重创新的育人理念, 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高级应用型人才。2、 基本思路(1) 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校企合作以适应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原则, 将教学改革与学生就业紧密结合, 探讨我系专业结构调整及符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特征的人才
17、培养模式和方案。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将致力于拓展校企合作办学, 探索”合作办学、 合作育人、 合作就业、 合作发展”、 ”人才共育、 过程共管、 成果共享、 责任共担”的四合四共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 逐步试行”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 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总体质量进一步改进。形成学历层次、 年龄结构、 职称结构合理、 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硕士比例达到70%以上。努力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和层次。积极参与省级、 院级科研项目, 实现科研成果和科研经费跨越增长。 (3) 教学体系建设注重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教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依托课程设计、
18、专业实习、 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 以综合电子设计制作为平台, 深入开展实践和创新活动, 培养电子信息高级应用型人才。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了基础、 专业、 创新三级实践教学平台。基础实验包括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实验, 包含验证实验、 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 注重课程知识的融会贯通; 创新实验借助大学生电子科技创新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开展, 经过参加各类大学生竞赛等培养具有应用、 创新能力的学生。在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均保持以就业需求为导向, 做到知识、 能力、 素质三位一体,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四年不掉线。(4) 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以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为根本的原则, 积极推进我系特色学科
19、专业建设, 在特色学科专业的优势和特色方面取得新突破, 发挥特色学科专业建设对全系其它专业工程化建设和改革起着示范和引领作用。以各类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平台, 打造专业品牌。三、 专业建设的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规模、 结构、 质量、 效益”的统一, 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把教育教学质量作为系部工作的生命线; 遵循高等教育规律, 坚持蚌埠学院”地方性、 应用型、 工程化”的办学定位, 充分体现 ”实基础、 适口径、 重应用、 强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优化资源配置, 有利于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 坚持在人才培养模
20、式改革等方面创新发展; 主动适应经济转型、 新兴产业布局和区域经济建设发展需要, 形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特色。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以教学质量为抓手, 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依托, 构建教学与实践并重、 服务地方能力较强的、 有品牌特色的应用型工科专业。办学规模: 根据未来几年人才需求情况和专业师资条件, 拟将 - 每年招生人数稳定在90至110人左右, 新引进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教师( 硕士及以上) 3至5人。师资队伍建设: 壮大师资队伍, 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电子信息教研室教师自身的教科研水平, 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引进高层次教学人才及具有企业开发
21、与项目管理经验的工程技术人才, 把企业的文化和生产过程、 技术要求带回课堂, 为开展”工程化、 应用型”课程教学打好基础。实践条件建设: 在完善现有实验室的基础上, 充分开发利用新建的创新实验室, 本教研室拟扩建四个专业实验教室, 促进学生专业基础能力、 专业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强校企合作, 开展生产一线课题和应用性技术研究。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注重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探索深度合作模式, 不断改进实践教学条件, 增加实践教学学时, 确保实习实训有计划、 有组织、 有考核、 有切实效果。在现有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上, 增加建立2至3个实训基地, 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实习实训场所, 保障学生实
22、习实训活动的开展。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 以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主流技术需求为主线, 设置与之对应的课程组, 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嵌入式系统、 电子测量技术等作为重点课程, 重组教学内容, 重构课程, 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学习能力、 专业素养、 合作精神与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质量和预期就业率: 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主, 立足皖北, 面向安徽, 辐射长三角地区, 适应社会需要, 培养实基础、 强能力、 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有较高专业水平与团队协调能力的基层应用型IT人才。预期 、 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四、 专业建设的具体目标与主要内容1、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23、与规格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 智、 体、 美全面发展, 基础扎实, 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工程素养, 能够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应用开发、 电子产品设计与制造、 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 较强的创新意识、 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健康的身心素质, 并系统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基本训练, 具有本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能力。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掌握数学等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电子信息
24、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 了解仪器仪表、 微电子学等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法规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 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较好地掌握一门外语, 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外文翻译能力; 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 较强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2、 专业规模根据未来几年人才需求情况和专业师资条件, - 每年招生人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人数规模, 至 逐年招生人数稳定在9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信息 科学 技术 专业 建设 规划 样本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