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某乙烯项目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doc
《大庆某乙烯项目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庆某乙烯项目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doc(9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大庆乙烯由80万吨/年 挖潜改造调整为并线改造到120万吨/年 新建第二污水处理场 方案设计 目 录 1总论 1 1.1项目及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 1.2研究依据及原则 2 1.3编制范围 2 1.4项目建设必要性 2 1.5主要研究结论 3 1.6设计中采用的标准规范 3 2建设规模、产品方案 6 2.1建设规模 6 2.2产品方案 6 3工艺装置技术选择 8 3.1 设计原则 8 3.2关于处理工艺的说明 8 3.3处理技术工艺介绍 9 4工艺装置技术及设备方案设计 16 4.1方案一 16 4.2方案二 30 4.3方案比选及最优方案确定 44 4.4电气设计 45 4.5自控设计 48 4.6总图输运 54 4.7 建筑设计 58 4.8结构设计 60 4.9 给排水和空调通风设计 61 4.10主要工程量 63 4.10.2主要设备 64 5环境保护 70 5.1 工程建设期间环境影响和环保措施 70 5.2 项目建成后的环境影响和环保措施 72 6 污水处理厂风险影响预测 76 6.1工程风险预测 76 6.2 污水处理厂系统维修风险预测 77 7 安全、工业卫生和劳动保护 78 7.1安全措施 78 7.2安全教育 79 8 节能设计 80 8.1能源构成 80 8.2节能措施 80 9 消防设计 81 9.1 编制依据 81 9.2 防火等级 81 9.3 火灾及消防措施 81 10管理机构、劳动定员和建设进度 83 10.1管理机构 83 10.2劳动定员 84 10.3 建设进度 85 11 工程效益 90 11.1 环境效益 90 11.2 社会效益 90 11.3 经济效益 91 12 投资估算及成本分析 92 12.1编制依据及说明 92 12.2 工程投资估算 93 12.3 成本分析 97 附图目录 99 附图1: 工艺平面布置图 99 附图2: 工艺高程布置图 99 1总论 1.1项目及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1.1项目基本情况 1.1.1.1项目名称 大庆乙烯由80万吨/年挖潜改造调整为并线改造到120万吨/年新建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 1.1.1.2项目建设性质 该项目为大庆乙烯由80万吨/年挖潜改造调整为并线改造到120万吨/年,2007年6月获国家发改委批准,本污水处理场项目为其配套工程,属新建项目。 1.1.1.3项目建设地点 1.1.2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1.2.1建设单位名称、性质及负责人 1.1.2.2建设单位概况 某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直属的地区分公司,是以大庆油田原油、轻烃和油田气为主要原料,从事炼油、化工、化肥、化纤生产的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 大庆石化公司现有6个生产厂,2个辅助生产厂,1个研究院和1个储运公司。公司拥有生产装置131套,年原油加工能力600万吨,年产乙烯48万吨,聚乙烯36万吨,腈纶纤维6万吨,合成氨33万吨,尿素56万吨,可生产60种151个牌号的石油化工产品。年销售收入150亿元左右。大庆石化公司的前身大庆石油化工总厂,是我国较早的石油化工企业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曾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 “大庆乙烯由80万吨/年挖潜改造调整为并线改造到120万吨/年”项目于2007年6月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大庆石化将成为全国最大的乙烯生产基地之一。 1.2研究依据及原则 1.2.1研究依据 (1) 某公司《大庆乙烯由80万吨/年挖潜改造调整为并线改造到120万吨/年新建第二污水处理场技术预询价书》 2007年2月。 (2) 中国石油《炼油化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试用版)2002年。 (3) 国家的有关技术规范。 1.2.2研究原则 (1)综合考虑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尽量减少占地面积,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 (3)采用先进、成熟、易管理、易操作的处理工艺,并具有较高的自控水平。 (4)污水处理设施应与周围环境及景观达到协调一致。 1.3编制范围 新建第二污水处理场工艺设计,包括:工艺说明、工艺流程、高程、平面布置、设备一览、建构筑物一览等。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点、控制方案、在线分析仪表类型等及报警系统连锁系统的设计。 1.4项目建设必要性 大庆乙烯由80万吨/年挖潜改造调整为并线改造到120万吨/年项目于2007年6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由某公司实施。该项目实施后将产生工艺污水和急冷水排污废水,为满足环境保护达标排放及总量控制的 要求,在项目实施的同时,将建立第二污水处理场用于处理新建项目产生的工业排水。 1.5主要研究结论 (1)出水主要污染物指标 新建污水处理场出水指标可达到: COD<100 mg/L; BOD5<20 mg/L; SS<70 mg/L; NH3-N<15 mg/L; 石油类<10 mg/L; 硫化物<1.0 mg/L。 (2)事故池可满足事故状态下储存污水。 1.6设计中采用的标准规范 1.6.1给水排水、环境保护专业 (1)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J8978-1996 (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3)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5 (4)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5)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CB50015-2003 (6)《石油化工污水处理设计规范》SH3095-2002 (7)《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H3024-95 (8)《石油化工企业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规范》SH3015-2003 (9)《石油化工给水排水管道设计规范》SH3034-1999 (10)《石油化工给水排水管道设计图例》SH3089-1998 (11)《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隔热设计规范》SH3010-2000 (12)《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SH3022-1999 (13)《除油罐设计规范》SY/T0083-94 (14)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GB50332-2002 (15)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02 (16)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CB/T50335-2002 (17) «泵站设计规范» GB/T50265-97 (18)《石油化工污水处理设计规范》SH3095-2002 (19)《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H3024-95 (20)《石油化工企业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规范》SH3015-2003 (21)《石油化工给水排水管道设计规范》SH3034-1999 (22)《石油化工给水排水管道设计图例》SH3089-1998 (23)《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隔热设计规范》SH3010-2000 (24)《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SH3022-1999 (25)《除油罐设计规范》SY/T0083-94 1.6.2土建专业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2) 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50009-2001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6)《砌体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03- 2002 (7)《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 2002 (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001 (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11)《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92(2000年版) (1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年版) (13)国家、行业及装置所在地区与项目有关的结构标准图 1.6.3电气、自控专业 (1)《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50061-92 (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3)《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95 (4)《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3097-2000 (5)《化工企业腐蚀环境电力设计规程》HG/T20666-1999 (6)《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94 (7)《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5-93 (8)《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 50053-1994 (9)《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SH 3005-1999 (10)《石油化工控制室和自动分析器室设计规范》SH 3006-1999 (11)《石油化工仪表管道线路设计规范》SH/T 3019-2003 (12)《石油化工仪表接地设计规范》SH/T 3081-2003 (13)《石油化工仪表供电设计规范》SH/T 3082-2003 (14)《石油化工分散控制系统设计规范》SH/T3092-1999 2建设规模、产品方案 2.1建设规模 2.1.1 处理能力 新建第二污水处理场,设计污水处理能力为 800 m3 /h。 2.1.2 操作弹性 满足每小时设计处理能力的70-125%。 2.1.3 操作周期 全年365天。 2.2产品方案 2.2.1 污水水源、水量分配 ①工艺污水总量:按300m3/h计(该水来自乙烯装置工艺污水预处理单元)。 ②急冷水排污总量:按200m3/h计(最大250m3/h) ③西区10#线废水:为平衡量 2.2.2 设计进水水质 新建第二污水处理场设计进水水质条件见表2.2-1。 表2.2-1 设计进水水质条件表 项目 装置 分项项目(除pH外其余为mg/L) BOD COD pH CN- S2- 油 酚 碱度 氨氮 硬度 工艺污水+急冷水排污 2500 6-9 300 5 200 15 140 西区10#线废水 150 6-9 40 120 10 100 2.2.3 设计出水水质 处理后出水指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主要指标见表2.2-2。 表2.2-2 出水水质主要指标(mg/L) 序号 污染物 要求指标 GB8978-1996 一级标准 备注 1 pH 6-9 6-9 2 悬浮物(SS) ≤70 ≤70 3 BOD5 ≤30 ≤20 4 COD ≤100 ≤100 5 石油类 ≤5 ≤5 6 硫化物 ≤1.0 ≤1.0 7 氨氮 ≤15 ≤15 3工艺装置技术选择 3.1 设计原则 (1)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法规、政策、规范和标准。 (2)选择国内外先进、可靠、高效、节能、运行管理方便、维修简便的污水处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新设备。 (3)技术成熟,运行可靠,满足处理出水要求。 (4)充分体现节约用水、资源回收利用的原则。 (5)运行管理方便,运转灵活,对进水水量、水质的变化有相应的抗冲击能力及应变能力。 (6)充分考虑当地气象的影响。设备、仪表、管道考虑热水伴热。临时停车期间,考虑安全的、可行的保温和防冻措施。 (7)采用高水平的工艺过程自动化控制标准。 (8)选择简单适用的污泥处理工艺,对污泥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和减量化处理。 3.2关于处理工艺的说明 (1)为了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原则上应尽量采用分质处理,本方案设计中,做了两个方案,方案一将工艺污水、急冷水排污水及西区10#线来水在二级生化处理之前分别处理,在二级生化处理时将其合并处理。方案二是将10#线来水经一级气浮后与经二级气浮、酸化水解后的工艺水合并进生化池处理。这两个方案在一级生物处理的构筑物容积上有1000-1500m3的差别。 (2)为使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水质均衡,避免对处理流程的冲击负荷,本 方案考虑采用较大的均质调节容量,建设事故调节池。 (3)考虑到进水浓度(COD)比较高,且含有一些难降解、致毒物质,本方案中采用多次酸化水解工艺,该工艺不需曝气、省动力,在厌氧缺氧条件下利用产酸菌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便于在好氧阶段降解,同时厌氧菌有一定耐毒性物质的能力。 (4)均质调节池和事故池做成罐体,采用罐中罐技术,其作用有三个方面:一是做均质调节,二是作隔油池用,三是在罐中作一定的构造设施,使其充当水解酸化池的作用。 (5)本工程将采用在DCS/PLC基础上的管控技术,实现中央控制和就地控制可随意切换的模式。 (6)为使设计方案做到切实可靠,科学合理,建议作必要的试验。 3.3处理技术工艺介绍 3.3.1方案一 3.3.1.1方案一工艺流程 方案一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3.3-1。 3.3.1.2方案一工艺简介 工艺污水与急冷排污水经细格栅入集水池,经提升泵送入均质调节罐,在集水池内设在线TOC测定仪,当TOC超过设定值时,将工艺污水与急冷排污水自动切换到事故池。 均质调节池采用罐中罐的结构,罐内设旋液油水分离装置,通过该装置可将大部分浮油分离出来,预期出水的含油量在150mg/L以下,可以替代隔油池。本方案中,拟在罐的调节部分局部增加填料,并接种水解酸化 污泥使其起一定的水解酸化作用。 罐中罐分离出的油,由管道引入储油罐回收。分离沉淀的泥,由管道引入污泥浓缩池,浓缩脱水后和第一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一起焚烧。 事故池构造与调节池相同,使其具有分离油的功能,当来水超出正常浓度范围时提升泵自动切换,将来水提升到事故储罐中。本方案初步确定以TOC作为判别事故的指标,待设计深入后可以更合理的监测指标来判定事故与否的标准。 当来水正常时,均质调节罐中的水,靠重力注入一级气浮池。在水流进入气浮池之前的管道上设管道混合器,通过投药装置,向水中投加pH调节剂、混凝剂和助凝剂。pH调节剂除在进入气浮池之前投加以外,在集水池中也设投加点,集水池中作为粗控pH,使pH在6.0-7.5之间,而一级气浮池进水的pH值,则是微调,控制pH在6.5-7.0之间。投加pH调节剂,是通过在线pH监测仪,控制投加系统自动投加的。 两级气浮均采用加压溶气气浮,通过两级气浮可使水中含油降到15mg/L以下,如果操作精心,甚至可使水中含油降到6mg/L以下,并且还可除去15%~20%的COD(去除出部分大分子有机物)。 出气浮池的工艺污水及急冷排污水进入水解酸化池。这主要是为改善工艺污水及急冷排污水的可生化性,对于水中一些难降解的大分子和致毒有机物,厌氧菌的耐受力要好于好氧菌。在本工艺中多次采用水解酸化就是利用厌氧菌的这个特性,同时厌氧不需充氧,省动力费用。水解酸化的出水预期COD可降解25%左右。 好养生物处理可以采用活性污泥法。回流比50%~100%。池内污泥浓 度控制在4.5g/L,停留时间28.16(h)。 二沉池采用横向流斜板沉淀池,以提高效率,减少占地。二沉池的污泥除回流外,剩余污泥入污泥浓缩池。 二沉池出水入二次水解酸化池,此时,西区10号线污水经过气浮后也流入水解酸化池。停留时间5h,二次水解酸化池有效容积4000m3。 好氧生物滤池:二次水解酸化出水入好氧生物滤池,由于好氧生物滤池的填料有巨大的表面积,且表面粗糙多孔,适宜于微生物生长。因此,生物量大,处理效率高。生物滤池停留时间3h,COD去除率40%~50%。 过滤:好氧生物滤池出水经过滤处理,使出水中SS降低到2~3mg/L以下,含油小于0.2mg/L。由于去除了悬浮物,也就去除了悬浮物所表现的部分COD。 3.2.2方案二 3.2.1.1方案二工艺流程 方案二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3.2-2。 3.2.1.2方案二工艺简介 工艺污水与急冷排污水经格栅、集水池和提升泵送入均质调节罐,在集水池内设在线TOC测定仪,当TOC超过定值时,水泵的出水管上的电动闸将自动将污水切换到事故罐。 均质罐采用罐中罐结构,管内设旋液油水分离装置,通过该装置可将大部分浮油分离出来,预期出水含油在150mg/L 以下,可替代隔油池。罐的均质调节部分加填料,并接种污泥使其起一定水解酸化作用。 罐中罐分离出的油,由管道引入储油罐回收。分离出的泥由管道引入 污泥浓缩池,浓缩脱水后和第一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一起焚烧。 事故调节罐构造做法与均质调节池相同,使其具有分离浮油的功能,当来水超出正常浓度范围时提升泵自动切换到事故池。当来水正常时,提升泵的出水仍回复到向均质调节池送水。 正常运行时,均质调节罐中的水,靠重力注入一级气浮池。在水流进入气浮池之前的管道上设管道混合器,通过投药装置,向水中投加pH调节剂、混凝剂和助凝剂。为了进罐中罐的水能顺利分离浮油,在集水池中也设pH调节剂的投加点,pH剂投加量受在线pH监测仪的控制。 二级气浮也用同样的方法投加pH调节剂、混凝剂和助凝剂。两级气浮均采用加压溶气气浮。其优点是形成的气泡小而均匀,气浮效果好。在气浮过程中还可以去除部分大分子有机物。 一次水解酸化池,两级气浮出水进入水解酸化池,使工艺污水及急冷排污水中的难降解物质在水解酸化处理工艺中借助厌氧菌和兼性菌进行降解,厌氧菌和兼性菌对毒性物质的耐受能力好于好氧菌,而且运行时可节省部分动力。 好氧生物处理,采用活性污泥法,本方案中将工艺污水和急冷排污水经气浮、酸化后的水与西区10号线的来水(经一级气浮后)混合,一同进好氧生物处理,主要目的是对工艺污水、急冷排污水进行稀释以降低工艺污水及及冷水排污水的致毒物质的浓度,改善处理效果。 二沉池:好氧生物处理出水经二沉池沉淀,污泥回流比50~100%,剩余污泥入污泥浓缩池, 二次酸化:二沉池出水尚不能将污水处理到达标排放标准,还需作进 一步的处理。为提高可生化性,作第二次酸化处理,酸化停留时间为5h。 好氧生物滤池:二次水解酸化出水入好氧生物滤池,生物滤池内填料粒径为2~4mm的陶粒,因陶粒表面多孔、粗糙,易于微生物生长。因此,生物滤池内的生物量大,对于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十分有利。经生物滤池后水中有机物可降解40~50%。 过滤池:生物滤池出水带出一些生物膜,它可以形成水中的悬浮物,并且它本身就是有机物,需用过滤方式去除。过滤方式可供选择的较多,本方式拟采用普通砂滤或多介质过滤,滤池可用普通快滤池。其特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维护方便。过滤后的水质SS可在5mg/L以下,甚至在2mg/L以下;对水中的COD也有一些去除效果,这主要是去除了SS所附带产生的效果。 污泥浓缩 污泥回流 泵 均质调节罐 一级气浮池 二级气浮池 好氧生化池 斜板沉淀 池 二次水解酸化池 好氧生物滤池 排放(或深度处理后回用) 细格栅 集水池 事故调节池 水解酸化池 过滤 10#线污水 细格栅 泵 集水池 一级气浮池 浮渣池 浮渣池 工艺污水急冷排污 浮油回收罐 污泥浓缩池 污泥浓缩池 浮油回收罐 图3.2-1 方案一工艺流程图 清水池 污泥浓缩 污泥回流 泵 均质调节罐 一级气浮池 二级气浮池 好氧生化池活性污泥法 斜板沉淀 池 二次水解酸化池 好氧生物滤池 排放(或深度处理后回用) 细格栅 集水池 事故调节池 水解酸化池 过滤 10号线污水 细格栅 泵 集水池 一级气浮池 浮渣池 浮渣池 工艺污水急冷排污 浮油回收罐 污泥浓缩池 污泥浓缩池 浮油回收罐 图3.2-2 方案二工艺流程图 清水池 4工艺装置技术及设备方案设计 4.1方案一 4.1.1方案一工艺设计 4.1.1.1细格栅(设施编号101) 功 能:除去原水中细小的飘浮物,以保证后续处理流程特别是污泥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设计流量:Q=800 m3/h 1、构筑物 格栅井尺寸: L×B×H=3.5m×6.0m×2.5m 2、主要设备 数量:3台,二台工艺急冷污水,一台10号线污水。 规格:栅片间距:6mm 每台格栅尺寸:L×B×H=3.033m×0.9m×5.7m 安装倾角: 60o 4.1.1.2集水池与提升泵站(设施编号102) 功能:调节进水不均匀性,提升污水以满足后续污水处理单元自流要求。 1、构筑物 结构型式:地下式污水泵站,包括钢筋混凝土矩形集水池和泵房,中间分成2格,第1格储存工艺废水,第2格储存10号线污水。泵房内包括设备间、低压配电室及值班室。 数量:1座 集水池两格的最小容积分别按最大泵7分钟的流量计算, 集水池尺寸:L×B×H=13.2m×3.0m×7.0m 设备间、低压配电室及值班室尺寸:L×B×H=13.2m×3.0m×6.0m 2、主要设备 (1)提升泵 工艺急冷排污:IS150-125-315A 4台(三用一备) Q=187m3/h H=28m N=22KW η=77% 西区10号线污水 :IS150-125-250B 3台(二用一备) Q=173m3/h H=15m N=15KW η=77% 水泵控制方式:根据集水池水位由PLC自动控制水泵的开停及轮换,同时设手动控制。 (2)电动葫芦 设备类型:CD1型电动葫芦 数量:1台 设备型号:CD13-12D,W=3t,N=4.5Kw. (3)液位开关 仪表类型:浮球开关 设备型号:UQK-614 数量:1套 控制方式:信号远传,由PLC自动控制水泵的开停。 4.1.1.3均质调节罐(设施编号103) 功能:调节水质,油水分离,水解酸化 数量:1座 规格:ф34×17.82m 总容积:15000 m3 均质容积:5000 m3 调节容积:8200 m3 内罐容积:1500 m3 内罐直径:ф10m 水力旋液分离器处理水量500 m3/h 4.1.1.4事故罐 (设施编号104) 同上 数量1座 4.1.1.5一级气浮池(设施编号105) 1构筑物 功能:去除水中的石油类和部分悬浮物。 处理对象:工业污水、急冷水和10号线污水; 处理水量:Q=800m3/h 结构型式:钢筋混凝土池 尺寸:L×B×H=26.0m×20m×2.0m 分五格并列 单格尺寸:26.0m×4m×2.0m,其中三格是工业污水和急冷排污,其余两格是10号线污水。 2主要设备: (1)加压溶气罐 尺寸:ф1.2×2.5m 数量:5座 (2)回流水泵 型号:IS65-40-200A Q=23.4 m3/h, H=44m, N=7.5KW 数量 10台,(5用5备) (3)压缩气:采用共用的压缩气系统(减压到4kg/cm2) (4)潜污泵:将10号线污水提升进入生化池。 WQ2260-429 2台,1用1备,Q=250m3/h, H=11m, N=15KW 4.1.1.6二级气浮池(设施编号106) 1构筑物 功能:去除水中的石油类和部分悬浮物。 处理对象:工业污水、急冷水处理 水量:Q=550m3/h 结构型式:钢筋混凝土池 尺寸:L×B×H=26.0m×20m×2.0m 分五格并列 单格尺寸:26.0m×4m×2.0m 2主要设备: (1)加压溶气罐 尺寸:ф1.2×2.5m 数量:5座 (2)回流水泵 型号:IS65-40-200A Q=23.4 m3/h, H=44m, N=7.5KW 数量 10台,(5用5备) (3)压缩气:采用共用的压缩气系统(减压到4kg/cm2) (4)提升泵:WQ2260-429 3台,2用1备,Q=250m3/h, H=11m, N=15KW 4.1.1.7水解酸化池1 设施编号107) 功能:将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水解酸化为小分子有机物 处理对象:(工艺污水、急冷水排污) 处理水量:550m3/h 设计参数:HRT=5.0h 有效容积:2500 m3 结构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尺寸:L×B×H=30m×20m×6.5m 中间管廊宽4m 主要设备:曝气管一套 4.1.1.8 生化池(设施编号108) 1、构筑物 功能:利用活性污泥中大量繁殖的微生物降解水中的有机物。 结构型式:钢筋混凝土 数量:2座 设计参数: 单池水量:Q=275 m3/h 污泥负荷:FW=0.2kgCOD/kgMLSS.d 污泥浓度:MLSS=4.5g/L 污泥回流比:R=50-100% 停留时间:HRT=28.16h 单池容积:V=10560 m3 单池尺寸:L×B×H=96m×20m×6.0m 有效水深:H=5.5m 污泥产率:Y=0.4kgDS/kgBOD5 需氧量:O=1.5kgO2/kgCOD 供气量:G=400000 m3/h=277.8 m3/min 运行方式:两池并列布置,同时工作,根据池内的溶解氧在线检测仪来监测水中溶解氧,然后调节鼓风机叶轮进行风量调节. 2主要设备 (1)曝气头 设备类型:模式不堵塞微孔曝气头(包括池内管路) 曝气头直径:D=240mm 曝气头个数:7680个 材质:ABS (2)溶解氧仪 仪表类型:在线监测 测量范围:0-5mg/l 数量:2台 控制方式:现场显示,信号在线远传中控室,并与鼓风机变频器连锁。 4.1.1.9二沉池(斜板沉淀池)(设施编号109) 1、构筑物 功能:将生化处理后的混合液进行谷液分离以达到出水水质要求。结构型式:钢筋混凝土 数量:2座 设计参数: 单池水量:Q=275 m3/h 表面负荷:q=2.0m3/m2 h 单池尺寸:L×B×H=16m×9m×5.3m 有效水深:H=4.8m 2主要设备 (1)斜管 斜板间距:60mm 斜板倾角: 60。 斜板长度:L=1000mm 斜板数量:S=318m2 (2)锈钢集水槽 设备类型:不锈钢 单槽尺寸:L×B×H=16m×250m×560mm 数量:12根 (3穿孔排泥管 设备类型:ABS 尺寸:DN200×9m 数量:12根 4.1.1.10污泥调节池及污泥泵房 (设施编号1010) 1、构筑物 功能:收集斜板沉淀池的排泥,将部分污泥回流至生化池,并将剩余污泥提升至污泥脱水机房。 结构型式:半地下式钢筋混凝土污泥池与泵房合建 设计参数: 污泥产率:0.4kgMLSS/kgCOD 产泥量:5068.8kg干污泥/d 含水率:99% 污泥体积:506.88m3/d(21.2 m3/h) 污泥池尺寸:L×B×H=10.0×5 m×6.5 m 2、主要设备 (1)污泥回流泵 设备类型:可提升式不堵塞型潜污泵(包括配套提升导杆、吊链和自动藕合装置) 型号:AS55-4CB 2台(1用1备) Q=145 m3/h,H=10m N=7.5kw η=69% (2)剩余污泥泵 设备类型:可提升式不堵塞型潜污泵(包括配套提升导杆、吊链和自动藕合装置) 型号:AS55-4CB 2台(1用1备) Q=145 m3/h,H=10m N=7.5kw η=69% 控制方式:根据实际运行经验和液位情况,由人工定时控制剩余污泥泵的运行、停止。 (3)电动葫芦 设备类型:CD1型电动葫芦 数量:1台 设备型号:长度10m,荷载1.0T,N=3Kw 控制方式:现场手动 4.1.1.11水解酸化池2 (设施编号1011) 功能:将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水解酸化为小分子有机物 处理对象:(工艺污水、急冷水排污、10号线污水) 处理水量:800 m3/h 结构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设计参数:HRT=5.0h 有效容积:4000 m3 池体尺寸:40×28×6.0m ,每格尺寸:40×6×6.0m对称布置廊道宽4m 设备:曝气管一套 4.1.1.12好氧生物滤池(设施编号1012) 1构筑物 功能:进一步去除COD、BOD、SS等 结构型式:半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处理水量800 m3/h(工艺污水及冷水排污+10号线污水) 设计参数:HRT=3h 滤池尺寸:L×B×H=52m×22m×6.0m 滤池数量:1座,分成16格 单格尺寸:L×B×H=6.5×8.0×6.0m 廊道宽:6.0m 运行方式:降流式 反冲洗方式:气水联合反冲洗 气冲强度:10L/m2.s 水冲强度:20L/m2.s 2 主要设备 (1)电动蝶阀 DN700 (反冲水) 16套 DN400 (反冲气) 16套 DN300 (出水管)16套 (2)生物陶粒滤料:130m3 4.1.1.13滤池(设施编号1013) 1构筑物 功能:进一步去除COD、BOD、SS等 结构型式:半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处理水量800 m3/h(工艺污水及冷水排污+10号线污水) 设计参数:v= 5m/h 滤池尺寸:L×B×H=16m×13.2m×5.0m 滤池数量:1座,分成3格 单格尺寸:L×B×H=8.0×7.0×5.0m 单排布置 运行方式:降流式 反冲洗方式:气水联合反冲洗 气冲强度:14L/m2.s 水冲强度:4L/m2.s 2 主要设备 (1)电动蝶阀 DN500 (反冲水) 3套 DN300 (反冲气) 3套 DN200 (出水管)3套 (2)均质滤料:120m3 (3)长柄滤头:3136个 4.1.1.14 反冲洗水池(设施编号1014) 1 构筑物 功能:满足生物滤池和滤池的反冲洗用水 结构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设计参数:有效容积:v=320m3 尺寸:L×B×H=10.0m×8.0m×4.5m 2主要设备 (1)水泵:300QW950-24-110三台,配套电机N=110KW。 4.1.1.15鼓风机房(设施编号1015) 1构筑物 功能:向生化池供气,向好氧生物滤池供气,提供好氧生物滤池和过滤池的反冲洗供气。 结构型式:砖混结构单层工业厂房 结构尺寸:L×B =21m×12m 2主要设备 (1)鼓风机 设备类型:罗茨鼓风机(包括配套设备) 鼓风机型号:SD60*63-160/700 三台(两用一备) Q=160 m3/min,H=70000mmH2O N=240KW 鼓风机型号:RD-30-125A 四台(三用一备) Q=28.5 m3/minH=58.8Kpa N=37.7KW(电机45KW) (2)消音系统 设备类型:进出口消音器、隔声罩等 数量:7套 (3)轴流风机:Q=3000m3/h,N=0.25Kw 数量:4台 (4)电动葫芦:CD1型 数量:1台 设备型号:W=3T,N=4.5KW 4.1.1.16污泥脱水间(设施编号1016) 1、建筑物 功能:污泥浓缩减容、降低污泥含水率,以减少污泥体积,便于储存运输。 结构型式:框架结构 数量:1座 结构尺寸:L×B =24m×12m 设计参数: 浓缩前湿污泥体积:Q=506.88m3/d(211.2 m3/h) (含水率:99%) 脱水后污泥量:Q=25.34m3/d(含水率:80%) 干污泥量: W=5068.8kgDS/d PAM加药量:15.20 kg/d 2、主要设备 (1)污泥浓缩脱水系统选用成套设备,包括电气控制系统。 污泥脱水机 设备类型:带式压滤机DYB1500 设备数量:2台 单机性能:处理能力30m3/h 功率:N=1.5KW (2)絮凝剂投加系统 计量泵2台,Q=0.3-1.2m3/h,N=7.5KW 空压机 设备类型:D-2 设备台数:2台 单机性能:Q=0.1m3/min,N=0.75Kw 冲洗水泵 设备类型:KDL40-250(I)A 设备台数:2台 单机性能:Q=15m3/min,H=68m,N=7.5kw (3)污泥泵 设备类型:NM045BY01L06V 设备台数:2台 单机性能:Q=15m3/min, N=4.0w 污泥运输机 设备类型:水平式皮带输送机 设备台数:1台 设备类型:倾斜式皮带输送机 设备台数:1台 4.1.1.17综合楼(设施编号1017) 包括行政办公用房、中控室、仓库等用房 面积:1000m2 4.1.1.18机修间和化验室(设施编号1018) 化验室设在楼上,机修间在楼下, 面积:270m2 4.1.1.19仓库和车库(设施编号1019) 合建:面积240m2 4.1.1.20配电室 安放变配电设备 面积:180m2 4.1.1.21大门及门卫室 设立两个门,门卫室面积共70m2. 4.1.2方案一预期效果 方案一的预期出水水质见表4.1-1。 表4.1-1方案一各单元处理效果 分析项目 工艺流程 分项项目(除PH外其余为mg/L) pH COD 石油类 SS 水质 水质 去除率 水质 去除率 水质 去除率 工艺污水+急冷水排污进水 6-9 2500 300 均质调节出水 6-9 2200 12% 150 两级气浮出水 6-7 1760 20% 15 一次酸化出水 6-9 1408 20% 10 好氧生物处理二沉出水 6-9 352 20% 5 ≤60 西区10号线污水进水 6-9 150 75% 40 一级气浮出水 6-9 135 10% ≤15 工艺污水+急冷二沉池与10号线气浮出水混合 271 % ≤10 ≤60 混合水酸化出水 217 20% ≤5 好氧生物滤池出水 108 50% ≤5 过滤出水 98 10% ≤2 ≤5 4.2方案二 4.2.1方案二工艺设计 4.2.1.1细格栅(设施编号101) 功 能:除去原水中细小的飘浮物,以保证后续处理流程特别是污泥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设计流量:Q=800 m3/h 1、构筑物 格栅井尺寸: L×B×H=3.5m×6.0m×2.5m 2、主要设备 数量:3台,二台工艺急冷污水,一台10号线污水。 规格:栅片间距:6mm 每台格栅尺寸:L×B×H=3.033m×0.9m×5.7m 安装倾角: 60o 4.2.1.2集水池与提升泵站(设施编号102) 功能:调节进水不均匀性,提升污水以满足后续污水处理单元自流要求。 1、构筑物 结构型式:地下式污水泵站,包括钢筋混凝土矩形集水池和泵房,中间分成2格,第1格储存工艺废水,第2格储存10号线污水。泵房内包括设备间、低压配电室及值班室。 数量:1座 集水池两格的最小容积分别按最大泵7分钟的流量计算, 集水池尺寸:L×B×H=13.2m×3.0m×7.0m 设备间、低压配电室及值班室尺寸:L×B×H=13.2m×3.0m×6.0m 2、主要设备 (1)提升泵 工艺急冷排-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庆 乙烯 项目 污水处理 设计方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二***】。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二***】,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