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危害分析控制程序.doc
《工艺危害分析控制程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艺危害分析控制程序.doc(5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H:\精品资料\建筑精品网原稿ok(删除公文)\建筑精品网5未上传百度 工艺危害分析(PHA)控制程序 ( 暂行) 公司 目 录 1 范围和应用领域 1 2 参考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职责 1 5 管理要求 2 5.1 PHA的应用 2 5.2 应用时机 2 5.3 PHA管理 3 6 管理系统 10 6.1 资源支持 10 6.2 管理记录 11 6.3 审核要求 11 6.4 复核与更新 11 6.5 偏离管理 11 6.6 培训和沟通 11 6.7 解释 11 附录A PHA再确认方法 12 附录B PHA流程图 15 --------------------------------------------------------------------- 15 附录C PHA检查表示例 16 附录D 定性风险评估规则 30 附录E PHA报告编制指南 37 工艺危害分析控制程序 1 范围和应用领域 1.1 目的 为规范、 统一工艺危害分析( 以下简称PHA) 的方法, 辨识、 评估和控制设计、 施工、 生产过程中的危害, 以预防工艺危害事故的发生, 特制定本程序。 1.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炼油及其辅助装置从设计到报废全过程的工艺危害分析管理。 1.3 应用领域 本程序应用于公司科研、 设计、 生产、 施工作业等活动或过程。 2 参考文件 公司《工艺危害分析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 共因失效(CCF) 在一个系统中,由于某种共同原因引起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同时失效。 3.2 本质安全 采取从根本上消除而不但是经过控制措施的原则, 处理与工艺有关的工艺物料的基本化学特性( 如毒性、 易燃性和反应性) 、 物料处理的物理条件( 如温度和压力) 、 工艺设备的特性、 或是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带来的危害, 从而达到工艺安全的目的。 3.3 高危害工艺 任何生产、 使用、 贮存或处理某些危害性物质的活动和过程。这些危害性物质在释放或点燃时, 由于急性中毒、 可燃性、 爆炸性、 腐蚀性、 热不稳定性或压缩, 可能造成死亡、 不可康复的人员健康影响、 重大的财产损失、 环境损害或厂外影响。危害性物质包括任何产生上述影响的以下物质, 如压缩可燃气体、 易燃物、 高于闪点的可燃物、 反应性化学品、 爆炸物、 可燃粉尘、 高度或中度急性中毒性物料、 强酸、 强碱以及高低温介质。 4 职责 4.1 企管法规处负责组织制定、 管理和维护本程序。 4.2 生产运行处负责组织PHA的实施以及监督管理, 协调PHA整改所需的资源, 并对各单位PHA的实施过程提供工艺方面的技术支持。 4.3 机动设备处负责对各单位PHA的实施过程提供设备/设施方面的技术支持。 4.4 质量安全环保处负责PHA建议措施的监督落实, 并为PHA过程提供安全环保方面的技术支持。 4.5 规划计划处负责组织实施新改扩建项目各个阶段的PHA以及改进建议的落实。 4.6 科技信息处负责与生产相关的科研和技术开发项目PHA分析的组织与落实。 4.7 人事处负责组织与实施PHA方法及本程序的培训。 4.8 项目主管部门及各相关单位按要求实施工艺危害分析并形成PHA报告, 对报告中所提建议进行跟踪、 落实。 5 管理要求 5.1 PHA的应用 5.1.1 PHA是工艺生命周期内各个时期和阶段辨识、 评估和控制工艺危害的有效工具。公司应在研究和技术开发, 新改扩建项目, 在役装置, 停用、 封存装置, 拆除、 报废装置进行PHA。 5.1.2 存在下列情况时也可应用PHA: 5.1.2.1 工艺设备变更; 5.1.2.2 事故调查; 5.1.2.3 所贮存的物质性质、 数量符合高危害工艺定义的仓库、 槽区和其它贮存设施; 5.1.2.4 贮存物质的性质和数量符合高危害工艺定义的实验装置。 5.2 应用时机 5.2.1 研究和技术开发 对于存在危害性物质的工艺和控制类软件, 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应组织进行PHA。以确保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5.2.2 新改扩建项目 5.2.2.1 项目建议书阶段的PHA 在项目建议书编制阶段进行危害辨识, 提出对项目产生方向性影响的建议, 以减少危害(包括考虑使用本质安全的技术)。对不涉及该阶段的项目, 不做此阶段的PHA。 5.2.2.2 可行性研究阶段的PHA 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后(项目批准前)应开展PHA, 包括对工艺设计方案(工艺路线)变更进行危害辨识, 确认所有的工艺危害均已得到辨识并提出控制措施。按照国家法规要求 进行项目安全预评价的, 可不再进行项目批准前的PHA。 5.2.2.3 初步设计阶段的PHA 完成初步设计后, 评审前期的工艺危害分析报告(包括安全预评价报告), 对工艺过程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 辨识所有工艺危害和后果, 提出消除或控制工艺危害的建议措施。 5.2.2.4 施工图设计和施工阶段的PHA 在施工图设计和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重大变更应补充进行PHA。 5.2.2.5 最终工艺危害分析报告 a) 开车前应形成最终PHA。最终PHA报告应是项目建议书阶段、 可行性研究阶段、 初步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和施工阶段PHA文件的汇编。 b) 该报告应在装置投用前安全检查之前完成, 并作为投用前安全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 c) 该报告应作为装置使用单位永久性PHA档案的一部分。 5.2.3 在役装置 在工艺装置的整个使用寿命期内应定期进行PHA。 5.2.3.1 基准PHA 基准PHA作为周期性PHA或再评估的基础。在新装置运行一年内必须进行基准PHA。对于在开车期间没有影响工艺安全的变更的新装置, 其最终工艺安全报告经过有效性评估可作为基准PHA。 5.2.3.2 周期性PHA 基准PHA之后, 周期性的PHA至少5年进行一次。对于炼化及辅助装置等高危害工艺, 周期性的PHA评审间隔不得超过3年; 对于发生多次工艺安全事故、 有极大的危害或经常进行重大变更的工艺, 评审间隔不得超过3年。 周期性PHA能够采用有效性评估的形式来更新, 应作为下一周期再确认的基准, 有效性评估应遵循的规则参见附录A。 5.3 PHA管理 公司PHA实施项目管理, 视情况由公司、 项目主管部门和相关基层单位指定项目负责人, 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实施PHA。在役装置的PHA, 由生产运行处每年年初制定年度PHA计划并组织实施。 PHA过程一般分为计划和准备、 危害辨识、 后果分析、 危害分析、 风险评估、 建议的提出回复和关闭、 PHA报告、 建议的追踪8个步骤。具体流程见附录B 5.3.1 计划和准备 项目负责人应制定PHA工作任务书, 规定PHA工作组职责、 任务和目标, 选择工作组成员、 提供工作组所需的资源和必须的培训。PHA工作任务书应由项目组织部门(单位)负责人批准。 5.3.1.1 工作组成员的选择 项目负责人应根据研究对象所需的专业技能来选择工作组成员, 并确定PHA工作组组长。全程参加人数可根据PHA的需要和目的来确定, 一般以5-6人为宜。工作组成员应具备: a) 工艺和设备操作有关的基础知识和技术, 并了解工艺设备设计依据; b) 工艺或系统的实际操作经验; c) 工艺或系统的实际维修经验; d) 接受过PHA方法的资格培训, 或对所使用的专门方法有丰富的经验; e) 为完成分析所需的其它相关知识或专业技术( 如机械完整性、 自动化等) 。 5.3.1.2 工作组成员的培训 工作组组长应有PHA的经验, 且每次PHA之前应考虑接受选择和应用的PHA方法的培训。必要时, 其它成员应接受PHA步骤以及方法应用的培训。 5.3.1.3 工作组的准备 a) 工作组组长应组织工作组成员一起研讨工作任务, 包括分析工作的范围、 要求完成的时间、 特殊工作、 工作组已有何种资源、 向何处求助、 以及如何解决优先的矛盾等。 b) 工作组必须制定工艺危害分析的工作计划, 包括工作组成员任务分工、 完成计划的总体时间表。 c) 工艺技术资料的准备 项目组织部门(单位)负责人应提供最新的和准确的工艺技术资料包, 工艺技术资料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1)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 ( 2) 工艺设计依据; ( 3) 设备设计依据; ( 4) 操作规程; ( 5) 标准操作条件以及安全操作极限; ( 6) 自上次PHA以来的变更管理文件; ( 7) 自上次PHA以来的事故调查报告; ( 8) 上几次PHA报告。 5.3.1.4 工作组职责 a) PHA工作组长。选择适宜的PHA方法, 按照工作计划组织实施PHA, 对PHA进度、 质量负责, 并将PHA进展情况及结果报告PHA项目负责人; b) 工作组成员。参加PHA会议, 现场察看和分析、 提出工艺危害清单和相应的控制措施建议, 编写PHA报告, 并对所分析工艺的安全可靠性作出结论。 5.3.2 危害辨识 在PHA起始阶段, 对可能导致火灾、 爆炸、 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或不可康复的人员健康影响的工艺危害进行辨识并列出清单, 作为下一步分析和重点讨论以及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沟通的重要内容。 5.3.2.1 危害辨识方法 a) 审阅相关事故事件报告及以往的PHA报告; b) 审阅变更管理文件; c) 通用危害辨识检查表( 见附录C) ; d) 化学品相互反应矩阵( 见附录C) ; e) 封闭性失效检查表( 见附录C) ; f) 专家、 顾问的经验。 5.3.2.2 现场确认 PHA工作组必须对所分析的装置进行现场确认, 确定工艺图纸的准确性, 熟悉工艺和区域布置, 并识别危害, 补充完善危害清单。 5.3.3 后果分析 后果分析的目的是帮助工作组了解潜在伤害的类型、 严重性和数量, 可能的财产损失以及重大的环境影响。 5.3.3.1 工作组可采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 针对危害辨识清单进行后果分析, 应考虑以下内容: a) 所造成事故、 事件的类型( 如火灾、 爆炸或暴露于毒性物质) ; b) 可能的释放量; c) 事故、 事件的后果(如毒性物质浓度、 热影响、 超压或显著的环境影响等); d) 可能受危害影响的人员( 含周边人员) , 包括评估其潜在的伤害类型和严重性。 5.3.3.2 后果分析方法 a) PHA工作组应辨识风险潜在的后果。假设所有硬件和软件防护措施都失效, 危害事件、 事故能导致的毒性物质释放、 爆炸、 火灾、 泄漏等最坏后果; b) 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进行后果评估; c) 辨识现有硬件和软件措施。 5.3.4 危害分析 5.3.4.1 PHA工作组应对分析对象的工艺进行系统的、 综合的研究和分析, 辨识和描述所有潜在的危害事故、 事件和现有的防护措施, 内容包括: a) 辨识每个危害事件可能出现的方式、 途径和原因; b) 辨识针对这些事件现有的主要防护措施; c) 对每个防护措施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 5.3.4.2 PHA方法的选择 故障假设/检查表法、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是PHA的两种基本方法。而对于高危害工艺中的关键性工段、 组件或单元操作的分析, 可采用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 FMEA) 或故障树( FTA) 等方法进行更深入分析。 a) 故障假设/检查表法 (What If/ Checklist) 故障假设/检查表法组合了两个基本危害分析方法: 故障假设法和检查表法。故障假设法运用头脑风暴的形式, 让工作组对研究的对象提出各种可能故障问题的假设, 然后辨识现有的防护措施并判断其完整性和可靠性, 需要时提出建议措施。检查表法利用预先准备的检查表, 对研究对象进行逐项查对, 如有漏项应进行判断, 需要时提出建议措施。检查表示例见附录C; b) 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法( FMEA) FMEA是有条理地研究个别组件失效模式及其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可用于辨识共因失效和单一组件失效导致的危害事件、 事故。FMEA也是帮助辨识、 研究防护措施、 故障概率和风险的方法; c) 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 HAZOP) HAZOP是有条理地研究工艺参数偏离的原因及其对整个工艺系统的影响的方法; d) 故障树分析( FTA) FTA是使用逻辑图来描述所有导致特定顶端事件故障路径的方法。分析是从一特定的顶端事件开始, 逻辑推导出产生顶端事件所需的多系列子事件( 或分支) 。 5.3.4.3 方法应用 在应用PHA方法时, 应考虑方法的适用性。影响方法适用性的因素包括研究对象性质、 危险性大小、 复杂程度以及所能获得的资料数据等。 5.3.4.4 防护措施辨识 工作组应依据以下原则分析、 评估现有的防护措施情况: a) 独立性。防护措施成功发挥作用是否取决于其它系统的成功操作; b) 可信性。防护措施是否具有高度可靠性, 是否需要人的动作; c) 可审核性。防护措施的设计是否易于定期检验或测试; d) 完整性。防护措施是否以正确的方式安装和维护。 5.3.4.5 人为因素分析 人为因素分析包括人员及其工作环境如何相互作用的所有方面, 包括日常和应急情况。在PHA的内容中, 人为因素主要关注人员与其工作环境中的设备、 系统和信息之间的关系。在PHA过程中重点是辨识和避免人为失误可能发生的情况。人为因素主要考虑以下领域: 人体工效学, 人机界面, 注意力分散, 培训、 技能和表现, 操作、 维修程序。 a) 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工作组在整个PHA过程中应特别考虑人为因素。在现场察看所分析的装置以及在应用工艺危害分析方法辨识危害事件/事故和考虑防护措施等活动时, 均应详尽考虑人为因素。 b) 方法 对于大多数装置, PHA重点应当放在利用工作组成员的专长上, 包括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经验, 以帮助认定和突出某些由于人与工艺的相互影响很有可能引起工艺不正常、 使工艺事故逐步升级或削弱工艺防护措施性能等情况。潜在人为失误的情况可能涉及以下一种或更多的因素: (1) 有缺陷的操作程序; (2) 数量不够, 或不可操作及易误导操作人员的仪表; (3) 不合理的布置或控制设计; (4) 不合理的任务分配; (5) 没有进行有效沟通; (6) 矛盾的优先顺序。 另外, 能够运用人为因素检查表( 见附件C) 帮助工作组辨识和评估人为因素, 或者使用”故障假设/检查表”作为人为因素分析的方法。 c) 现场察看 (1) 现场察看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来辨识人为因素问题, 特别是吸取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经验。在现场察看时, 工作组应观察有人-机界面的地方并关注工艺安全非常重要的地方。 (2) 工作组应评审关键信息的显示、 联锁按钮的位置和标识、 仪表标识、 警报排列和其它控制项等。关键是控制室( 如: 中控室、 DCS室)的环境( 如照明、 通讯能力、 噪声、 布置) 。另外还应考虑应急防护装备的配备、 是否容易获取以及装备的有效性。 d) 辨识危害事件/事故 在应用PHA方法时, 工作组应辨识以操作者为事故链始发者的危害事件/事故。在这些危害事件/事故中, 操作者得到的是明确指示还是含糊的指示? 在极度依赖人员操作的工艺中, 按次序对操作程序进行分析, 重点应放在辨识可能出现人为失误的情况。 e) 防护措施辨识 工作组在分析潜在危害的防护措施时, 应考虑人为因素。当操作员的干预是防护措施起作用的必要条件时, 工作组应考虑操作者是否有能力顺利完成所要求的规定动作, 以及其它可能妨碍操作者完成动作的因素。 5.3.4.6 装置定点评审 PHA应考虑选址、 平面布置、 气候条件、 建筑物结构和功能设计等是否符合相关法规要求, 并按本规范进行周期性评审和更新。 5.3.4.7 本质安全工艺 a) 与工艺有关的工艺物料的基本化学特性( 如毒性、 易燃性和反应性) 、 物料处理的物理条件( 如温度和压力) 、 工艺设备的特性, 或是这些因素的综合危害, 应经过从根本上消除而不是控制方法达到提高工艺本质安全水平的目的; b) 本质安全依赖于工艺和设备的内在安全特征以防止出现人员伤害、 财产损失和环境影响, 而不是阻止事故发生的控制系统、 联锁或操作规程; c) 在工艺生命周期内任何阶段都能够提高工艺本质安全水平, 但最好时机是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对所有新改扩建项目应进行本质安全工艺分析, 本质安全工艺检查表见附录C。可采用以下原则实现工艺本质安全。 (1) 尽量少用危害物质; (2) 采用低危害物料替代或消除高危害物料; (3) 采用低危害性工艺条件( 如低压) 或低危害性物料形态; (4) 将危害物料释放量或能量的影响降至最小( 如容器制造足以承受内部能产生的最高压力) ; (5) 使发生操作失误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 或增加对操作失误的容忍度。 5.3.5 风险评估 5.3.5.1 工作组应评估辨识出的危害事故、 事件的风险。根据风险等级最终确定是否应提出建议措施。 5.3.5.2 风险是事件的严重性( 后果) 与其出现可能性( 概率) 的综合度量。工作组不能仅考虑后果的严重性而提出建议措施, 还应避免资源浪费。 5.3.5.3 工作组可用本程序所列故障假设/检查表、 HAZOP、 FMEA等PHA方法在危害辨识、 防护措施分析、 危害分析等阶段, 定性地确定每个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并运用此信息, 结合危害事故、 事件的后果分析, 对每个事件的风险进行定性评估, 确定该风险是否可接受。 5.3.5.4 风险评估方法可参见附录D: 定性风险评估规则。 5.3.6 建议的提出、 回复和关闭 5.3.6.1 建议的提出 PHA建议应考虑以下关键因素: a) 建议内容与工艺危害和危害事故、 事件的控制直接相关; b) 风险等级; c) 建议明确且可行; d) 不应给出一个特定的解决方案。因为它可能妨碍创新的或更经济有效的设计提出。解决方案的详细设计应由指定完成建议任务的人员落实; e) 建议应以部门或单位文件进行管理。 5.3.6.2 建议的回复 a) PHA的建议应由项目组织部门(单位)负责人加以审核, 采用完全接受、 修改后接受、 拒绝建议的方式做出书面回复。 b) 出现以下条件之一者, 项目组织部门(单位)负责人能够拒绝建议, 并以书面形式回复。 (1) 建议所依据的分析是建立在确实有错误的资料上; (2) 建议对于保护员工或承包商的安全和健康不是必须的; (3) 另有可供选择的方法能提供足够的保护; (4) 建议是不可行的。 c) 项目组织部门(单位)负责人能够采用以下形式修改建议: (1) 修改建议:在某种情况下, PHA建议可能被修改以实施另一种解决方案。 (2) 改变建议预定完成日期:如果建议不能在已规定的日期前完成, 应书面说明原因并制定控制措施, 确定新的完成日期。 (3) 取消以前接受的建议 1) 必须有详细和完整的文件阐明取消建议的正当理由。此文件应包含支持变更的原因、 思路和支持变更的计算或文件。 2) 所有对建议的修改和关闭必须加以文件化, 经项目组织部门(单位)负责人批准并归入PHA档案。 5.3.6.3 关闭 一旦项目组织部门(单位)负责人对建议作出回复, 建议即关闭。 5.3.7 PHA报告 5.3.7.1 内容要求 a) PHA报告应文字简洁、 内容详尽, 便于相关人员清楚了解工艺危害、 潜在的危害事故、 事件, 控制危害的防护措施和防护措施失效的后果; b) 工作组提出建议的思路和依据应在报告的相关章节中完整的描述, 为制定解决方案的人员提供详细的信息, 并有助于在以后的工艺危害分析中避免重复工作; c) PHA报告原件应包括工作组工作的所有文件, 包括故障树计算、 参考资料目录和其它有关的支持性文件等。PHA报告应在装置的使用寿命期内存档备案。 5.3.7.2 PHA报告起草前, 应按PHA完成情况检查表( 附录C 8) 的要求进行检查, 确保整个过程均已完成。 5.3.7.3 PHA报告格式及附录清单参见附录E。 5.3.7.4 批准与分发 PHA报告经项目组织部门(单位)负责人审核、 相关职能部门会签、 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分发。其分发范围可包括:公司相关领导, 主管部门负责人, 所分析装置的负责人, 工作组成员和其它。 5.3.7.5 沟通 项目组织部门(单位)负责人应将PHA报告的相关内容与受影响的所有人员进行沟通, 必要时进行培训。 5.3.8 建议的追踪 项目组织部门(单位)负责人应建立建议落实的跟踪系统。 5.3.8.1 对于运行设施的PHA建议, 应定期发布报告, 公布尚未完成的建议并提交给指定完成建议的人员及其主管。 5.3.8.2 对于新建项目的PHA建议, 应由项目组织部门负责人进行监督、 跟踪。 5.3.8.3 如果项目组织部门(单位)负责人不能保证实施建议所需资源的落实, 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或公司主管领导申请, 主管部门或公司主管领导应按建议的回复要求予以书面答复并组织落实。 5.3.8.4 质量安全环保处监督建议措施的整改,以及所存在相关问题的协调和上报。 6 管理系统 6.1 资源支持 公司管理层组织协调本程序所需资源的配置。 6.2 管理记录 企管法规处保留本程序各版本的留存记录和修改明细。 6.3 审核要求 按HSE管理体系运行方案的要求组织审核。 6.4 复核与更新 本程序应定期评审和必要时进行修订, 最低频次自上一次发布起不可超过3年。 6.5 偏离管理 本程序所发生的偏离应报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偏离应书面记载, 其内容应包括支持偏离理由的相关事实。每一次偏离的有效期不能超过一年, 逾期须重新申报。 6.6 培训和沟通 本程序由人事处负责组织培训和沟通, 相关技术人员、 操作人员都应接受培训。 6.7 解释 本程序由企管法规处负责解释。 附录A PHA再确认方法 1 概述 1.1 在基准PHA完成后, 按本程序规定的周期和要求对PHA进行再确认, 以保证PHA与工艺的实际情况相符。 1.2 对以前的PHA进行再确认过程, 首先应确定上一次的PHA是否符合PHA基准的要求, 以及是否按照本程序要求进行的。然后, 检查自上一次PHA以来已实施的所有变更和工艺安全事故/事件, 确认是否对这些变更的相关危害及原因进行了充分分析。再确认的结果应当是一个新的、 准确反映了工艺设备状况的PHA基准。 2 程序 启动再确认过程前, 工作组应确定先前的PHA是否符合PHA基准的要求。如果确定上一次的PHA中有严重的不足和疏漏, 应做一次新的PHA, 而此方法也不再适用。 2.1 资料收集 2.1.1 应收集大量的资料以评估自上次PHA以来实施的变更和工艺安全事故。 2.1.2 工艺安全技术信息应齐全并符合实际情况。 2.2 评估工艺变更 工作组的经验有利于确定自上次PHA以来进行变更的数量和重要性。必须对以上要求收集的资料进行审阅, 辨别和评估已实施的变更。如果发现工艺上有重大变更, 应重新做一次PHA。 2.3 核实上一次PHA的质量 能够用《再确认检查表》( 详见附录C 7) 来检查上一次PHA的质量。对没有完全符合检查表要求的条目应标记出来, 并在再确认的过程中加以更新和补充。另外, PHA工作组应查看上一次PHA中所用的方法( 如故障假设法或HAZOP) 及提出的问题和建议, 判断其是否依然适用于现有的工艺设备状态。 2.4 PHA完整性 上一次的PHA可能未包括所有的PHA要素, 如: —— 后果分析( CA) ; —— 装置定点( FS) 分析; —— 人为因素分析; —— 本质安全工艺分析。 如果未使用这些分析方法, 应作为补充内容加入到更新后的PHA中。 2.5 工艺变更评审 2.5.1 应对自上次PHA以来工艺流程中实施的变更进行评审, 检查是否在危害控制方面对这些变更进行了充分的分析。 2.5.2 如果有些变更项目已做过PHA分析, 应首先检查这些PHA, 确定是否所有的危害已得到辨识, 是否已经确定潜在的严重后果, 并制定了相应的防护措施。然后将这些PHA作为一项更新内容包含在再确认的文件中。 2.5.3 变更如没有进行详细评审, 应对变更重新进行一次新的PHA分析。 2.6 运行经验 如果自上一次PHA以来多次发生了工艺事故或事件, 应重新做一次PHA。如果只有少数意外事件, 能够把事件或事件的分析内容应用到现有PHA中。 2.7 法规变更 如果自上次PHA以来, 出现了法律法规方面的变化, 这些变化应应用到再确认过程中。 2.8 新的PHA基准 有效性评估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新的PHA基准。如果可能, 经过修改、 更新、 补充上一次PHA基准的方法发布新版本。如果以修改原PHA文件的方式更新PHA困难时, 可行的方法是编写补充文件以附件形式附在原PHA文件后。在本周期结束时, 这个新的基准PHA应是下一次有效性再确认工作的起点。 PHA有效性再确认流程图 有较大问题 PHA建议和解决方案 PSM审核结果 变更管理及投用前安全审查文件 最近的PHA 上次PHA工作组的成员 人员变更管理文件 PSM关键设备清单 是否进行了人为因素和本质安全分析? 运行经验 检查PHA的文件化完成情况( 见本指南PHA完成情况检查表) 备注: MOC: 变更管理 PSSR: 投用前安全检查 附录B PHA流程图 Ø 需要进行PHA的装置 Ø PHA的再确认 Ø PHA审核 公司年度PHA 目标和计划 Ø 工作任务书 Ø 选择工作组成员及培训 Ø 制定本次PHA工作计划 Ø 资料收集 --------------------------------------------------------------------- 计划和准备 Ø 头脑风暴 Ø 现场查看 Ø 危害辨识清单 危害辨识 后果分析 Ø 针对危害辨识清单进行分析 危害分析 人为因素分析 装置定点分析 本质安全分析 Ø 定义危害事件 Ø 后果分析 Ø 原因分析 Ø 辨识现有防护措施 Ø 严重性的评估( 1-4级) Ø 可能性的评估( 1-4级) Ø 风险定级 风险评估 建议的提出、 回复和关闭 Ø 提出建议 Ø 回复建议 Ø 工作组完成PHA报告, 并提交直线组织管理层 PHA报告 Ø 由直线组织管理层进行建议的 追踪 建议的追踪 Ø 将PHA报告与所有装置内人员及其它相关人员( 如仪表、 电气、 等) 进行沟通 PHA报告的沟通 PHA报告的审核追踪 Ø 公司主管领导、 部门应对工艺危害分析管理的质量进行审核 PHA有效性再确认 Ø 工艺变更 Ø 自上次PHA以来的项目 Ø 先前PHA的质量 附录C PHA检查表示例 1 化学品相互反应矩阵 评估化学品相互反应的方法是编制一个矩阵图, 一般矩阵应包括所有的物料, 并应考虑管道系统和容器的材质与物料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表给出了编制化学品相互反应矩阵的示例。 化学品相互反应矩阵表 A B Cl2 丁二烯 HCl 空气 过氧化物 润滑油 钢 Cl2 N Y N N Y Y Y 丁二烯 Y Y Y ? ? N HCl N N Y Y Y 空气 N Y N N 过氧化物 Y Y ? 润滑油 N N 钢 N 注: 1.A与B反应会造成问题吗? Y=是, N=否, ?=不知道; 2.列表中应包括原料、 中间产物、 产品、 废弃物等所有物料; 3.对于每个”Y”, 该反应和反应必须的条件应被记录。 2 通用危害检查表 危害辨识是辨认可能造成火灾、 爆炸、 超压、 中毒、 冻伤、 化学灼伤、 核辐射、 高温、 环境污染等重大事件的原因。 通用危害辨识检查表( 范例) 序号 事件 问题 1 火灾 是否涉及可燃/易爆的物料? 列出所有的火灾危险及其潜在危害。 …… 2 爆炸 是否存在由于非正常反应、 分解、 放热、 聚合等带来的潜在爆炸 按照常规标准设计的泄压、 排放设施是否能提供足够的保护? …… 3 物理性 超压 高压气体是否会窜入低压容器? …… 4 暴露于毒性物质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 是否会暴露于有毒气体中? …… …… 3 封闭性失效检查表 本检查表对由于封闭性失效而使物料排放至环境的情况进行了分类。 3.1 经由开放路径至大气的封闭性失效; 3.2 由于设备的不完善, 在设计操作条件下封闭性失效; 3.3 由外部条件造成的封闭性失效( 如吊车、 筑路机械、 挖掘机或与工艺有关的其它机械所造成的冲击损坏, 或由于地理或气候因素或因腐蚀致使结构支座沉降等造成的结构支座失效) ; 3.4 由于工艺条件超过设计极限的偏离而引起的封闭性失效: 3.4.1 设备超压; 3.4.2 设备受负压( 对于不能承受真空的设备) ; 3.4.3 金属温度过高( 引起强度损失) ; 3.4.4 金属温度过低( 引起冷脆和超应力) ; 3.4.5 错误的工艺物料或异常杂质( 引起腐蚀、 化学侵蚀密垫片、 应力腐蚀裂纹、 脆裂) 。 4 人为因素检查表 人为因素是贯穿于工艺安全管理( PSM) 系统各个方面的一个普遍因素。人为失误是工艺安全事故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本检查表的提示是促进小组讨论人为因素, 而不是要覆盖PSM每个要素里的所有情形。认为因素一般包括在工艺安全分析范围内的部分, 协助分析小组对易于诱发人为失误的情况进行辨识和消除。而其余部分则更适于归在PSM的分析组的工作范围里。 PHA小组应当关注有整改需要的发展趋势。以下例子目的不是限制讨论, 而是帮助澄清提出这些问题的目的。 4.1 管理体系 经过建立管理体系, 来减少容易产生人为失误的管理承诺, 管理层对日常操作中人为因素的重要性定下基调, 并建立清晰的责任预期, 同时提供资源, 以促进员工对人为因素的理解, 最重要的一点是: 建立一个不以追究责任为目的的氛围, 一般是达到上述目标的最佳做法。经过下面的问题发掘, 表明管理体系范围内问题的症状。 序号 问题 回答 1 管理层是否对员工的违章行为或违反操作规程的做法采取默认和置之不理的态度? 是否以随意的口头指令来指导员工的操作? 2 工作环境, 如设备、 设施总体的整洁和拥挤情况是否维持在一个可接受的程度; 或是否习惯性地容忍, 直到情况变得不堪忍受? 是否有证据表明情况有恶化的趋势? 3 是否所有意外事件均被确认( 例如是否存在未经正式调查的关于夜间发生事件的传言) ? 事故调查报告是否发掘了根本的原因( 不是肤浅的或表象的) ? 随后的改进工作是否完成并确认? 4 是否对工艺安全管理的各种要素已进行审查? 管理层对做出的建议反应如何? 5 是否所有的人都理解安全制度? 员工是否对其执行负有责任? 员工是否充分了解安全的重要性和违反程序的纪律处分? 6 是否有有效的方法来发现和改正由于酗酒或药物滥用造成员工不在工作状态的现象? 7 是否有有效的方法发现并更正员工的身体和精神能力已经不能满足生产任务要求的情况? 8 当员工感觉到她们的工作表现可能受过度疲劳影响时, 管理层是否有有效的方法来减轻她们的疲劳? 9 有无方法识别在某一方面是否存在容易诱发人为失误的情形? 如果发现了管理层反应速度如何? 10 员工是否有清晰的、 成文的指南判断何时采取措施关闭一个单元或中断一项行为, 以免因为担心事后被质疑决定的正确性而干扰了决策过程? 11 人员变动频率是否维持在可接受的水平? 是否有程序控制人员变更, 来保持管理和技术队伍的稳定性? 4.2 操作规程 一个内容清晰、 写得好的操作规程会显著降低出现人为失误的风险。下面的问题能够帮助PHA小组判断对工艺安全有明显影响的操作规程的完整性和质量。 序号 问题 回答 1 相关操作的操作规程是否存在? 例如开车、 停车、 闲置、 正常运行和紧急情况等? 2 该部分是否确定了主要的紧急情形? 是否有相应的操作规程用于这些事故的控制, 与现场操作人员的协调, 并将人员和财产的损失降到最小程度? 员工是否能方便的获取并理解使用这些操作规程? 3 操作规程是否清晰和完整? 术语的使用上是否统一并与使用者的理解水平相匹配? 4 操作规程是否保持更新? 是否对操作规程进行例行审查, 与使用者的行为进行对照, 并进行适当的修正? 5 操作规程的审核和编写工作是否有操作规程使用者的参与? 6 岗位配备的操作规程是否是最新修订版本? 操作规程是否作为受控文件得到维护, 而且严禁未经授权的复制而导致混乱? 7 员工获取操作规程是否容易和快速? 操作规程是否编有合适的索引? 8 是否有用于核对关键或复杂操作的检查表? 检查表是否与操作规程上的指导保持一致? 9 如果操作规程中某些章节的页面带有颜色, 纸张的颜色编码是否统一, 并被使用者理解? 患有色盲的员工是否能辨认这些颜色编码? 10 操作规程是否指出了”为什么这么做”而不但是”怎么做”? 操作规程里是否包含了关于危险源的警告、 注意事项或解释? 11 是否有”程序陷阱”( 也就是说操作是否按照合适的顺序描述, 例如在要求的操作步骤前先给予解释性的警告, 而不是在这之后) ? 12 如果同样的工艺或设备有不同的配方或配置, 操作规程是否清晰地表述了什么时候和如何使用这些操作指导? 是否有检查方法来确保所使用的程序是对应某配方或配置的正确程序? 13 故障排查、 工艺异常的响应或应急程序中留给诊断和更正问题的时间是否实际可行? ( 也就是说, 情况是否会在组织起有效的响应之前失去控制? ) 14 是否有太多的变更文件( 例如检验授权, 临时程序) 以至于员工无法对每个文件的情况都充分掌握? 15 关于操作规程改动的信息, 其交流的质量和效果如何? 4.3 培训 良好培训的效果超出了对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实践。它融合了对程序设计理由的理解以及对偏离操作规程可能造成后果的了解。 序号 问题 回答 1 人员是否理解: a. 工艺的潜在危险源和危害? b. 对危险源和危害的防护措施是什么? c.-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艺 危害 分析 控制程序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