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民事诉讼解决机制研究硕士毕业论文设计.doc
《群体民事诉讼解决机制研究硕士毕业论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体民事诉讼解决机制研究硕士毕业论文设计.doc(6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 10126-30706037 分类号 密级 U D C 编号 论 文 题 目群体民事诉讼解决机制研究研 究 生:张莉蔚 指导教师:付冬梅 副教授 专 业:诉讼法学 2010 年5月原 创 性 声 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本文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内蒙古大学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日 期: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使用承诺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2、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内蒙古大学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全部内容或部分保留并向国家有关机构、部门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也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为保护学院和导师的知识产权,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属于内蒙古大学。作者今后使用涉及在学期间主要研究内容或研究成果,须征得内蒙古大学就读期间导师的同意;若用于发表论文,版权单位必须署名为内蒙古大学方可投稿或公开发表。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日 期: 群体民事诉讼解决机制研究摘 要随着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涉及众多当事人的群体性民事纠纷随之产生。由于这些纠纷
3、主体一方人数众多且往往属于弱势群体,所受侵害的利益已由个体利益演变为扩散性利益和集合性利益,传统的单一诉讼形式已无法适应这一特殊的纠纷类型,群体民事诉讼制度应运而生。当今世界比较有代表性的群体民事诉讼制度包括英国的集团诉讼、美国的集团诉讼、德国的团体诉讼、日本的选定当事人诉讼以及新近出现的示范诉讼。群体民事诉讼制度能够通过有限的司法资源,救济大量“小额多数”的“易腐权利”,不仅节约了诉讼资源,而且保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使正义与效益达到最佳的结合。在群体性民事纠纷不断增加的当今社会,对群体民事诉讼解决机制的研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我国应对群体性民事纠纷的诉讼解决机制
4、主要包括代表人诉讼、团体诉讼以及示范诉讼,但这些制度均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因此,本文以群体民事诉讼解决机制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证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以及比较分析法,系统论述了群体民事诉讼解决机制的基本理论,在分析借鉴当今世界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群体民事诉讼制度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我国群体民事诉讼解决机制的发展现状,并提出我国群体民事诉讼解决机制的重构应立足我国国情,在处理群体性民事诉讼时,应优先考虑个体权利的保护和救济,兼顾社会公共利益,尤其是社会稳定的价值,不能盲目推进群体民事诉讼制度的适用,应建立一种多元化的诉讼解决机制,以有效解决我国当前多发的群体性民事纠纷,为构建和谐社会提
5、供有力的法律支持。关键词:群体民事诉讼;理论基础;比较;现状;重构THE STUDY ON THE SYSTEM OF GROUP CIVIL ACTION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large-scale socialized production, the group civil disputes involving multitudinous litigants has come into being. One party in the dispute with the many people often belonging t
6、o vulnerable groups and the evolution of interests suffered from the individual interests to the diffuse interests and collective interests. The system of group civil action has come into being as the result of which the single traditional form of action has been unable to adapt to this particular t
7、ype of dispute. The representative systems of group civil action include the British Class Action, the American Class Action, the German Association Action, Japanese Designated Litigant Action as well as the newly emerging test action on the world these days. The system of group civil action can rel
8、ieve large number of “the majority of small” “perishable rights” through the limited judicial resources and can combine the justice and efficiency together well by saving the litigation resources and protec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vulnerable groups. The study on the system of group c
9、ivil action has already become an important common highlight around the world as the result of increasing the civil disputes involving multitudinous litigants in todays society.At present, our systems of litigious resolution responding to the civil disputes involving multitudinous litigants mainly i
10、nclude representative action, association action and test action all of which can not play the role very well due to their respective so many shortcomings. Therefore, the author deals with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system of group civil action by taking the system of group civil action as the studying
11、 object in the empirical method, the investigating method and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author puts emphasis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of our system of group civil action and puts forward that the our re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f group civil action sh
12、ould be based itself on the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on the basis of the representative systems of group civil action on the world today. When we deal with the group civil action, we should give priority to the protection of and the remedy for the individual rights by taking account of the social p
13、ublic interests, especially the value of social stability. We can not promote unrealistically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ystem of group civil action while we should establish a pluralistic litigation system of the civil disputes involving multitudinous litigants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civil disputes
14、involving multitudinous litigant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effective legal suppor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Key Words:group civil action;theoretical basis;comparison;the present situation;reconstruction目 录引 言1第一部分 群体民事诉讼概述2一、群体民事诉讼的概念2二、群体民事诉讼的特征3(一)当事人人数的复数性3(二)多数当事人之间利益的同一性或同质性3(三
15、)群体成员权利实现的间接性4(四)判决效力的扩张性4三、群体民事诉讼的价值5(一)疏导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稳定5(二)提高诉讼效益,维护法律适用的统一6(三)追求公益,保障实体法的实施6(四)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7(五)促使公共政策形成7第二部分 群体民事诉讼解决机制的理论基础9一、诉讼效率理论9二、接近正义与公民诉权理论10三、公共利益理论11第三部分 国外群体民事诉讼解决机制比较研究12一、国外群体民事诉讼制度主要内容12(一)英国群体民事诉讼制度12(二)美国群体民事诉讼制度14(三)德国群体民事诉讼制度17(四)日本群体民事诉讼制度20(五)示范诉讼22二、国外群体
16、民事诉讼制度比较和启示26(一)共性26(二)差异27(三)国外群体民事诉讼制度的启示28第四部分 我国群体民事诉讼解决机制现状考察30一、代表人诉讼制度30(一)代表人诉讼制度的主要内容和评价30(二)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司法实践32二、团体诉讼制度35(一)工会诉讼35(二)业主委员会诉讼35(三)音乐著作权协会诉讼36(四)对我国团体诉讼制度的评价36三、示范诉讼37第五部分 我国群体民事诉讼解决机制的重构38一、我国群体民事诉讼解决机制重构的基本原则38(一)区分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建立不同的群体诉讼制度38(二)构建多元化的群体民事诉讼解决机制39(三)立足我国国情进行法律移植39二、我
17、国群体民事诉讼解决机制的重构举措40(一)完善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具体措施40(二)完善我国团体诉讼的具体举措44(三)建立示范诉讼制度45结 论49注 释50参考文献55致 谢57在校就读期间发表的论文58VI引 言群体民事诉讼制度肇始于19世纪英国衡平法的代表诉讼,其后不同国家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先后建立了不同模式的群体民事诉讼制度,如美国的集团诉讼、德国的团体诉讼、日本的选定当事人诉讼等。不论这些诉讼制度有多大的差别,在解决众多当事人因同一或同类违法事实而涉诉的群体性民事纠纷方面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工业化大生产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环境污染、产品质量、证券投资等领域发生的大规模集团性侵害事
18、件日益增多,如何作到公正与效率地解决此类纠纷,已成为群体民事诉讼制度不可推卸的责任。2007年9月下旬在巴西召开的第十三届国际民事诉讼法学大会上,“群体性诉讼”被列为会议的六个议题之一,可见,对群体民事诉讼解决机制的研究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不断发展,各类群体性民事纠纷大量涌现,如近几年出现的“苏丹红”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这类纠纷不仅涉及人数多、持续时间长、社会影响大,而且成因复杂、种类繁多,及时有效地解决此类纠纷,不仅关系到当事人合法权利、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也关系到司法的统一性和权威性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我国民事诉讼法及司法实践针对此类纠纷的特殊性,在借鉴国
19、外先进立法的基础上确立和探索了包括代表人诉讼、团体诉讼以及示范诉讼在内的群体民事诉讼解决机制。这些制度在有效解决群体性民事纠纷方面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对个体权利的救济与保护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因而在群体性民事纠纷高发的现阶段,对群体民事诉讼解决机制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我国学者对这个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几年虽有一些学者著书立说,但研究成果缺乏系统性,甚至脱离了我国的实际情况。正是基于此,本文将群体民事诉讼解决机制作为研究对象,在吸收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阐述我国群体民事诉讼解决机制的运行现状,在对我国群体民事诉讼解决机制作出比较客观评价的基础上提出
20、完善措施,希望能够促进群体民事诉讼解决机制的立法完善与司法改革。 第一部分 群体民事诉讼概述一、群体民事诉讼的概念每一种法律制度的产生与发展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群体民事诉讼制度也不例外。要准确地界定群体民事诉讼的概念必须考察其产生的历史背景。17世纪末,处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英国,农民与教会、封建政府之间因高额的税赋而产生了激烈的矛盾。按照当时的习惯,采煤地教区的居民必须就其采集的煤向教士交纳“什一税”,几名村民对其不满通过衡平法院向教士提起了诉讼,要求衡平法院确认采煤地教区的传统习惯是否有效。1676年法院通过判决废除了居民向教士交纳“什一税”的习惯。该判决作出后,不仅对参加诉讼的几名居民
21、具有法律效力,而且对当地教会的全部居民具有法律效力。1这就是被后人看作是现代群体民事诉讼前身的代表诉讼。其与传统的“一对一”的诉讼形态不同,在该诉讼中具有相同事实或法律问题的众多民事主体作为一方当事人,由其中一人或数人作为代表提起诉讼,法院作出的判决不仅及于提起诉讼的当事人,而且对具有相同事实或法律问题的其他民事主体也有约束力。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集团性侵害越来越多,正如意大利著名的诉讼法学家卡佩莱蒂教授所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单单一个行动就致使许多人或许得到利益或许蒙受不利的事件频繁发生,其结果使得传统的把一个诉讼案件仅放在两个当事人之间进行考虑的框架越发显得不甚完备。”2为寻求对
22、这些新型的、大规模的、分散的权利给予足够的司法救济,各国都在立足本国法律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了各具特色的群体民事诉讼制度。一般认为,现代群体民事诉讼制度是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形成的。其代表性的形式包括英国的集团诉讼、美国的集团诉讼、德国的团体诉讼、日本的选定当事人诉讼以及新近出现的示范诉讼等。由此可见,群体民事诉讼(以下简称群体诉讼)制度是一个集合性的学术概念,可以将世界各国的类似制度都统合在这个概念之下,其与广义的集团诉讼同义。尽管目前对群体民事诉讼制度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但从该制度产生的背景、程序的设置、承载的价值功能等方面还是能总结出该制度的基本内涵,即群体民事诉讼制度是专门为解决
23、群体民事纠纷而设置的,由众多当事人一方的一人或数人或某个团体作为代表,实施全部或者部分诉讼行为,诉讼结果及于所有当事人的程序制度的总称。二、群体民事诉讼的特征(一)当事人人数的复数性当事人人数众多是群体诉讼最典型的特征。群体诉讼是用来解决群体民事纠纷而专门设置的纠纷解决机制,由于群体民事纠纷人数众多,有时甚至会呈现出规模化的特点,因而,决定了群体诉讼在当事人人数上的复数性特点。可以说,人数越多越能体现群体诉讼的优势。正如谷口安平教授所言:“这里所说的人数,并不一定指多数人作为原告,如果居民们建立了某种组织或开展了某种运动,在此基础上由其中某位成员作为代表提起的诉讼,性质也是一样的。不过无论何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群体 民事诉讼 解决 机制 研究 硕士 毕业论文 设计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