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doc
《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doc(10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办公楼毕业设计计算书 104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 目录 目录 1 1 绪论 3 1.1 工程概况 3 1.2 设计内容与方法 3 2 建筑设计 4 2.1建筑构造做法 4 2.2其它建筑设计 5 3 结构设计 5 3.1 设计依据 5 3.2 荷载取值 6 3.3 结构计算原则和方法 6 4. 结构布置 7 4.1 结构布置方案构件尺寸 7 4.2 确定结构计算简图 9 4.3 梁、柱惯性矩、线刚度计算 10 5.荷载计算 13 5.1 恒载标准值计算 13 5.2 活载标准值计算 19 5.3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21 6.内力计算 27 6.1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27 6.2活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37 6.3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43 7.内力组合 48 7.1竖向荷载弯矩调幅 49 7.2框架梁内力组合 51 7.3框架柱内力组合 55 8.截面设计 60 8.1框架梁截面设计 60 8.2框架柱截面设计 68 9板的设计 82 9.1板的结构平面布置图 82 9. 2荷载计算 82 9. 3弯矩计算 82 9. 4截面设计 83 10.楼梯设计 84 10.1 梯段板设计 84 10.2 平台板设计 86 10.3 平台梁设计 87 11. 基础设计 89 11.1 基础设计参数 89 11.2 确定基础底面面积 90 11.3 持力层强度验算 90 11.4 基础冲切验算 90 11.5 基础配筋计算 91 1 绪论 1.1 工程概况 此工程建于江西省南昌市(某企业4#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工程采用框架结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类,设计使用年限50年,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6度,地震分组为第二组,类建筑场地;基本雪压0.3kN/m2;基本风压0.45kN/m2,地面粗糙程度为B类;地基允许承载力为fak=80kPa。 1.2 设计内容与方法 1.2.1 建筑设计 1.建筑方案设计 根据房屋建筑学、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知识进行建筑方案设计,针对工程的使用性质作出具体的设计。功能分区要细致合理、符合规范,使建筑物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 2.建筑施工图 运用CAD、天正进行绘图,绘出建筑的平、立、剖等图。 1.2.2 结构设计 1.结构设计内容 (1)结构类型的选择,包括结构的布置及柱网尺寸。 (2)估算结构的梁、板、柱的截面尺寸以及材料等级。 (3)荷载计算:竖向荷载,水平荷载,包括框架柱侧移刚度计算。 (4)内力计算包括恒载,活载,风荷载,以及地震荷载。 (5)内力组合包括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以及地震荷载。 (6)框架梁、柱正截面设计斜截面设计。 (7)板的配筋计算。 (8)楼梯设计,包括楼梯板,平台板,梯梁等设计。 (9)基础的截面尺寸确定,承载力验算,冲切验算,配筋计算。 2.结构设计方法 (1)荷载计算:荷载计算包括竖向荷载与水平荷载计算,竖向荷载包括恒荷载与活荷载;水平荷载包括水平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 (2)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框架结构内力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框架结构的位移及内力可采用D值法计算。 (3)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框架结构内力计算:一般取一榀框架单元,按平面计算简图进行内力分析。 (4)内力计算。 (5)经过内力组合求得梁、柱构件各控制截面的最不利内力设计值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后,即可对其进行截面配筋计算和采取构造措施。 (6)基础设计:根据上部荷载及与建筑物有关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基冻融条件、场地环境条件等来确定基础的类型以及基础埋深。首先要确定基础底面尺寸,按地基持力层承载力和地基软弱层承载力进行验算。应用地基计算模型计算,然后进行各项配筋计算。 (7)按照制图标准绘制结构施工图。 2 建筑设计 2.1建筑构造做法 2.1.1屋面做法(顺序均为从上到下) 防水层 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150mm厚水泥蛭石保温层 120厚钢筋混凝土板 V型轻钢龙骨吊顶 2.1.2楼面做法 地砖地面 120厚钢筋混凝土板 V型轻钢龙骨吊顶 2.1.3内墙做法 内墙体为200mm厚的加气混凝土,墙面两侧各20mm厚水泥砂浆抹灰。 2.1.4外墙做法 外墙体为200mm厚的烧结多孔砖,墙面两侧各20mm厚水泥砂浆抹灰。 2.1.5女儿墙做法 女儿墙墙体为200mm厚的烧结多孔砖,墙面两侧各20mm厚水泥砂浆抹灰。 2.2其它建筑设计 其它建筑详见建筑施工图。 3 结构设计 3.1 设计依据 3.1.1 国家标准 (1)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 (2)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 (3)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 (4)国家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 ) (5)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 3.1.2 地质勘察报告 建筑场地较平坦,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80kPa,场地为类。 3.1.3 结构设计参数 结构计算参数 表3-1 技术指标 技术条件 取值依据 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第1.0.5条 抗震设防烈度 6度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3.2.4条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丙类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第6.0.8条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0.05g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3.2.4条 设计地震分组 第二组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3.2.4条 房屋抗震等级 四级抗震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6.1.2条 混凝土环境类别 一类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第3.4.1条 3.2 荷载取值 风、雪荷载取值 表3-2 荷载类型 取值(kN/m2) 取值依据 基本风压 0.4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第7.1.2条 基本雪压 0.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第6.1.2条 3.3 结构计算原则和方法 3.3.1 手算 采用简化方法选取横向一榀框架计算结构内力和位移。 3.3.2 电算 1.软件名称:PKPM 2.版 本: 3.编制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PKPM CAD 工程部 4. 结构布置 4.1 结构布置方案构件尺寸 4.1.1 结构承重方案选择 根据建筑功能要求以及建筑施工布置图,本工程确定采用框架方案,框架梁、柱布置如图2.1所示。 4-1 结构布置图 4.1.2 梁截面尺寸估算 1. 横向框架梁 AB跨梁:7300mm,912.5mm~608.33mm,取550mm 275mm~183.33mm,取250mm BC跨梁:2400mm,300mm~200mm,取400mm 200mm~133.33mm,取250mm CD跨梁:7300mm,912.5mm~608.33mm,取550mm 275mm~183.33mm,取250mm 2 纵向框架梁 4500mm,562.5mm~375mm,取400mm 200mm~133.33mm,取250mm 4.1.3 柱截面尺寸估算 按轴压比要求初估框架柱截面尺寸,以B柱(C30混凝土)为例。 1.2×14×21.83×4×1.05×1.1×1=1694kN 131623.93mm=362.8mm×362.8mm µN——框架柱的轴压比一级抗震0.65;二级抗震0.75;三级抗震0.85; 四级抗震0.9 Ac ——框架柱的截面面积 f c——柱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N——柱轴向压力设计值 γG——竖向荷载分项系数 q——每个楼层上单位面积的竖向荷载,可取q=12~14kN/m² S——柱一层的受荷面积 n——柱荷载楼层数 α——考虑水平力产生的附加系数,四级抗震时α1=1.05,三~一级抗震时 α1=1.05~1.15 α2——边角柱轴向力增大系数,边柱α2 =1.1,角柱α2 =1.2 β——柱由框架梁与剪力墙连接时,柱轴力折减系数,可取为0.7~0.8 柱子截面尺寸 表4-1 柱号 N(kN) un fc(mm²) Ac(mm²) bc(mm²) hc(mm²) bc(mm²)×hc(mm²) A柱 1391 0.9 14.3 108080.8 328.8 328.8 400×400 B柱 1694 0.9 14.3 131623.9 362.8 362.8 400×400 C柱 1694 0.9 14.3 131623.9 362.8 362.8 400×400 D柱 1391 0.9 14.3 108080.8 328.8 328.8 400×400 4.1.3 板厚度确定 根据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板的跨厚比:钢筋混凝土单向板不大于30,双向板不大于40,综合考虑取屋面板厚为100mm,楼面板厚为100mm。 4.2 确定结构计算简图 三个假设: (1) 平面结构假设:认为每一方向的水平力只由该方向的抗侧结构承担,垂直于该方向的抗侧力结构不受力; (2) 板在自身平面内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之间不产生相对位移; (3) 考虑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扭转作用; 根据结构平面布置图以第④轴作为计算单元如图4-2所示。 4.2.1 水平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图4-2 水平框架计算简图 4.2.2 垂直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图4-3 垂直框架计算简图(底层柱高从基础顶面算起) 基础埋深1.5m,基础假设高度0.5m 4.3 梁、柱惯性矩、线刚度计算 4.3.1梁、柱惯性矩计算 构件惯性矩公式:,其中平行于弯矩平面的截面宽度定义为h。 AB跨梁:Ib= 0.25×0.55³/12=0.00347m4 BC跨梁:Ib= 0.25×0.4³/12=0.00133m4 CD跨梁:Ib= 0.25×0.55³/12=0.00347m4 柱:Ic = 0.4×0.4³/12=0.00213m4 4.3.2 梁、柱线刚度计算 中框架梁取I=2Ib,线刚度计算公式。梁混凝土等级为C30,弹性模量Eb=30000000kPa,柱混凝土等级为 C30,弹性模量Ec=30000000kPa。 AB跨梁:ib = EbIb/l=30000000×0.0034661×2/7.3=28488.49kN·m BC跨梁:ib = EbIb/l=30000000×0.0013333×2/2.4=33332.5kN·m CD跨梁:ib = EbIb/l=30000000×0.0034661×2/7.3=28488.49kN·m 2~4层柱:ic = EcIc/l=30000000×0.0021333/3.6=17777.5kN·m 1层柱:ic = EcIc/l=30000000×0.0021333/4.6=13912.83kN·m 图4-4 框架线刚度图(kN·m) 5.荷载计算 5.1 恒载标准值计算 5.1.1屋面框架梁恒载标准值 屋面面荷载计算 防水层 0.4kN/m² 20mm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0.02×20=0.4kN/m² 150mm厚水泥蛭石保温层 0.15×5=0.75kN/m² 120厚钢筋混凝土板 0.12×25=3kN/m² V型轻钢龙骨吊顶 0.25kN/m² 屋面荷载合计 4.8kN/m² 屋面框架梁线荷载计算 AB跨梁自重 0.25×0.55×25=3.4375kN/m AB跨梁抹灰 2×(0.55-0.1)×0.02×20=0.36kN/m 合计 3.7975kN/m BC跨梁自重 0.25×0.4×25=2.5kN/m BC跨梁抹灰 (2×(0.4-0.1)+0.25)×0.02×20=0.34kN/m 合计 2.84kN/m CD跨梁自重 0.25×0.55×25=3.4375kN/m CD跨梁抹灰 2×(0.55-0.1)×0.02×20=0.36kN/m 合计 3.7975kN/m gab=gcd=4.8×4.5=21.6 kN/m gbc=2.4×4.8=11.52 kN/m 5.1.2楼面框架梁恒载标准值 楼面面荷载计算 地砖地面 0.55kN/m² 120厚钢筋混凝土板 0.12×25=3kN/m² V型轻钢龙骨吊顶 0.25kN/m² 楼面荷载合计 3.8kN/m² 楼面框架梁线荷载计算 AB跨梁自重 0.25×0.55×25=3.4375kN/m AB跨梁抹灰 2×(0.55-0.1)×0.02×20=0.36kN/m AB跨梁上墙自重 (3.6-0.55)×0.2×7.5=4.575kN/m AB跨梁上墙面抹灰 2×(3.6-0.55×0.02×20=3.16kN/m 合计 11.5325kN/m BC跨梁自重 0.25×0.4×25=2.5kN/m BC跨梁抹灰 (2×(0.4-0.1)+0.25)×0.02×20=0.34kN/m 合计 2.84kN/m CD跨梁自重 0.25×0.55×25=3.4375kN/m CD跨梁抹灰 2×(0.55-0.1)×0.02×20=0.36kN/m CD跨梁上墙自重 2×(3.6-0.55×0.02×20=3.16kN/m CD跨梁上墙面抹灰 2×(3.6-0.55×0.02×20=3.16kN/m 合计 11.5325kN/m 楼面线荷载 gab=gcd=3.8×4.5=17.1kN/m gbc=2.4×3.8=9.72 kN/m 5.1.3屋面框架节点集中恒载标准值 A、D轴顶层节点集中恒载 连系梁自重 (4.5+4.5)/2×0.25×0.4×25=11.25kN 连系梁抹灰 2×(0.4-0.1)×(4.5+4.5)/2×0.02×20=1.08kN 0.6m女儿墙自重 (4.5+4.5)/2×0.2×0.6×16=8.64kN 女儿墙抹灰 2×(4.5+4.5)/2×0.6×0.02×20=2.16kN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2.25×2.25×4.8/2=12.15kN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2.25×2.25×4.8/2=12.15kN 合计 47.43kN B、C轴顶层节点集中恒载 连系梁自重 (4.5+4.5)/2×0.25×0.4×25=11.25kN 连系梁抹灰 2×(0.4-0.1)×(4.5+4.5)/2×0.02×20=1.08kN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2.25×2.25×4.8/2=12.15kN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2.25×2.25×4.8/2=12.15kN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4.5-1.2)×1.2×4.8/2=9.504kN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4.5-1.2)×1.2×4.8/2=9.504kN 合计 55.638kN 5.1.4楼面框架节点集中恒载标准值 A、D轴顶层节点集中恒载 连系梁自重 (4.5+4.5)/2×0.25×0.4×25=11.25kN 连系梁抹灰 2×(0.4-0.1)×(4.5+4.5)/2×0.02×20=1.08kN 窗自重 2×2.1×2×0.45/2=1.89kN 墙自重 ((4.5+4.5)×(3.6-0.4)-8.4)×0.2×16/2=32.64kN 墙抹灰 ((4.5+4.5)×(3.6-0.4)-8.4)×0.02×20=8.16kN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2.25×2.25×3.8/2=9.619kN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2.25×2.25×3.8/2=9.619kN 合计 74.258kN B、C轴顶层节点集中恒载 连系梁自重 (4.5+4.5)/2×0.25×0.4×25=11.25kN 连系梁抹灰 2×(0.4-0.1)×(4.5+4.5)/2×0.02×20=1.08kN 门自重 2×1×2.1×0.45/2=0.945kN 墙自重 ((4.5+4.5)×(3.6-0.4)-4.2)×0.2×7.5/2=32.64kN 墙抹灰 ((4.5+4.5)×(3.6-0.4)-4.2)×0.02×20=8.16kN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2.25×2.25×3.8/2=9.619kN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2.25×2.25×3.8/2=9.619kN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4.5-1.2)×1.2×3.8/2=7.524kN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4.5-1.2)×1.2×3.8/2=7.524kN 合计 88.361kN 5.1.5恒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 图5-2 恒载作用下结构计算简图 5.2 活载标准值计算 5.2.1 屋面框架梁线活载标准值 根据屋面的使用功能查询《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5.1.1,得出屋面均布活载见图5-3活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注:板传递给框架梁的梯形荷载或三角形荷载为板面荷载与板的短方向长度的乘积的一半。) 5.2.2 楼面框架梁线活载标准值 根据楼面的使用功能查询《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5.1.1,得出楼面均布活载见图5-3活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 5.2.3 屋面框架节点集中活载标准值 5.2.3 屋面框架节点集中活载标准值 A、D顶层节点集中活载 屋面传递活载 2.25×2.25×0.5/2=1.266kN 屋面传递活载 2.25×2.25×0.5/2=1.266kN 合计 2.532kN B、C顶层节点集中活载 屋面传递活载 2.25×2.25×0.5/2=1.266kN 屋面传递活载 2.25×2.25×0.5/2=1.266kN 屋面传递活载 (4.5-1.2)×1.2×0.5/2=0.99kN 屋面传递活载 (4.5-1.2)×1.2×0.5/2=0.99kN 合计 4.512kN 5.2.4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A、D标准层节点集中活载 屋面传递活载 2.25×2.25×2/2=5.063kN 屋面传递活载 2.25×2.25×2/2=5.063kN 合计 10.126kN B、C标准层节点集中活载 屋面传递活载 2.25×2.25×2/2=5.063kN 屋面传递活载 2.25×2.25×2/2=5.063kN 屋面传递活载 (4.5-1.2)×1.2×2.5/2=4.95kN 屋面传递活载 (4.5-1.2)×1.2×2.5/2=4.95kN 合计 20.026kN 5.2.5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 图5-3活载作用下结构计算简图 5.3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5.3.1 风荷载标准值 为了简化计算,作用在外墙面上的风荷载可近似用作用在屋面梁和楼面梁等处的等效集中荷载替代。作用在屋面梁和楼面梁节点处的集中风荷载标准值计算公式为: ——基本风压;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风荷载体型系数,根据建筑物的体型查得=1.3; ——风阵系数,因为建筑物高H=14.4m≤30m,因此βz=1.0; ——下层柱高,对底层为底层层高与室内外高差之和。 ——上层柱高,对顶层为女儿墙的2倍; ——迎风面宽度。 计算过程见下表: 风荷载计算 表5-1 层次 h μz βz μs ω0 hi hj wk 4 14.7 1.122 1.00 1.30 0.45 3.6 1.2 7.09 3 11.1 1.029 1.00 1.30 0.45 3.6 3.6 9.75 2 7.5 1.000 1.00 1.30 0.45 3.6 3.6 9.48 1 3.9 1.000 1.00 1.30 0.45 3.9 3.6 9.87 图5-4 框架受风荷载作用图(kN) 5.3.2 侧移刚度D 框架柱侧移刚度,式中为柱子刚度修正系数,按下表采用。 为柱线刚度,为柱高度。 楼层类别 边柱 中柱 一般层 底层 4~2层A轴柱侧移刚度D值计算: 4~2层B轴柱侧移刚度D值计算: 4~2层C轴柱侧移刚度D值计算: 4~2层D轴柱侧移刚度D值计算: 1层A轴柱侧移刚度D值计算: 1层B轴柱侧移刚度D值计算: 1层C轴柱侧移刚度D值计算: 1层D轴柱侧移刚度D值计算: 5.3.3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侧移计算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层间侧移可按下式计算 Vi——第i层的总剪力; ΣDi——第i层所有柱的抗侧移刚度之和; Δui——第i层的层间侧移; 框架在风荷载作用下侧移的计算见表5-2。 风荷载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表5-2 层次 层高(m) wk(kN) V(kN) ∑D/(kN/m) Δui(mm) Δui/hi 4 3.6 7.09 7.09 35555 0.199 1/18090 3 3.6 9.75 16.84 35555 0.474 1/7595 2 3.6 9.48 26.32 35555 0.74 1/4865 1 4.6 9.87 36.19 18873.06 1.918 1/2398 侧移验算:层间侧移最大值:1/2398﹤1/550(满足要求)。 6.内力计算 内力计算弯矩、剪力以顺时针转动为正,逆时针为负,轴力受压为正,受拉为正,弯矩单位均为kN·m,剪力轴力单位均为kN。 6.1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6.1.1弯矩分配系数计算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较规则的框架产生的侧向位移很小,可忽略不计。框架的内力采用无侧移的弯矩分配法进行简化计算。具体方法是对整体框架按照结构力学的—般方法,计算出各节点的弯矩分配系数、计算各节点的不平衡弯矩,然用进行分配、传递,在工程设计中,每节点只分配两至三次即可满足精度要求。 相交于同一点的多个杆件中的某一杆件,其在该节点的弯矩分配系数的计算过程为: 1.确定各杆件在该节点的转动刚度 2.计算弯矩分配系数μ A4节点弯矩分配系数 下柱: 右梁: B4节点弯矩分配系数 左梁: 下柱: 右梁: C4节点弯矩分配系数 左梁: 下柱: 右梁: D4节点弯矩分配系数 左梁: 下柱: A3节点弯矩分配系数 上柱: 下柱: 右梁: B3节点弯矩分配系数 左梁: 上柱: 下柱: 右梁: C3节点弯矩分配系数 左梁: 上柱: 下柱: 右梁: D3节点弯矩分配系数 左梁: 上柱: 下柱: A2节点弯矩分配系数 上柱: 下柱: 右梁: B2节点弯矩分配系数 左梁: 上柱: 下柱: 右梁: C2节点弯矩分配系数 左梁: 上柱: 下柱: 右梁: D2节点弯矩分配系数 左梁: 上柱: 下柱: A1节点弯矩分配系数 上柱: 下柱: 右梁: B1节点弯矩分配系数 左梁: 上柱: 下柱: 右梁: C1节点弯矩分配系数 左梁: 上柱: 下柱: 右梁: D1节点弯矩分配系数 左梁: 上柱: 下柱: 6.1.2恒载作用下固端弯矩计算 常见荷载作用下杆件的固端弯矩 表6-1 荷载形式 图 公式 集中荷载 均布荷载 梯形荷载 三角形荷载 根据以上公式,计算所得梁固端弯矩如下表所示: 顶层AB、CD跨均布荷载固端弯矩=3.3975×7.3×7.3/12=16.87 kN.m 顶层BC跨均布荷载固端弯矩=2.84×2.4×2.4/12=1.36 kN.m a=0.5×4.5/7.3=0.308 kN.m 顶层AB、CD跨梯形荷载固端弯矩=21.6×7.3×7.3×(1-2×0.3082/7.3/7.3+0.3083/7.33)=80.51 kN.m 顶层BC跨三角形荷载固端弯矩=5/8×11.52×2.4×2.4/12=3.46 kN.m AB、CD固端弯矩:16.87+80.51=97.37kN.m BC固端弯矩:1.36+3.46=4.82 kN.m 恒载作用下固端弯矩计算结果 表6-2 层次 AB左 AB右 BC左 BC右 CD左 CD右 4 -97.37 97.37 -4.82 4.82 -97.37 97.37 3 -114.95 114.95 -4.1 4.1 -114.95 114.95 2 -114.95 114.95 -4.1 4.1 -114.95 114.95 1 -114.95 114.95 -4.1 4.1 -114.95 114.95 6.1.3恒载作用下弯矩二次分配过程 方法:首先将各点的分配系数填在相应方框内,将梁的固端弯矩填写在框架横梁相应位置上,然后将节点放松,把各节点不平衡弯矩同时进行分配。假定远端固定进行传递(不向滑动端传递),右(左)梁分配弯矩向左(右)梁传递,上(下)分配弯矩向下(上)柱传递(传递系数均为0.5)。第一次分配弯矩传递后,再进行第二次弯矩分配。梁跨中弯矩计算:,其中M为简支梁作用下的跨中弯矩。弯矩分配过程如下: 图6-1 恒载作用下的弯矩图(kN·m) 6.1.4恒载作用下梁柱剪力的计算 梁左右端剪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柱子剪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恒载作用下AB框架梁剪力 表6-3 层数 l(m) RA RB Ml Mr V左 V右 4 7.3 68.4 68.4 -53.59 80.18 64.76 -72.04 3 7.3 85.27 85.27 -88.24 100.99 83.52 -87.02 2 7.3 85.27 85.27 -87.47 101.06 83.41 -87.13 1 7.3 85.27 85.27 -77.05 97.11 82.52 -88.02 恒载作用下BC框架梁剪力 表6-4 层数 l(m) RA RB Ml Mr V左 V右 4 2.4 16.37 16.37 -40.65 40.65 16.37 -16.37 3 2.4 13.67 13.67 -31.29 31.29 13.67 -13.67 2 2.4 13.67 13.67 -31.21 31.21 13.67 -13.67 1 2.4 13.67 13.67 -36.92 36.92 13.67 -13.67 恒载作用下CD框架梁剪力 表6-5 层数 l(m) RA RB Ml Mr V左 V右 4 7.3 68.4 68.4 -80.18 53.59 72.04 -64.76 3 7.3 85.27 85.27 -100.99 88.24 87.02 -83.52 2 7.3 85.27 85.27 -101.06 87.47 87.13 -83.41 1 7.3 85.27 85.27 -97.11 77.05 88.02 -82.52 恒载作用下的柱子剪力 表6-6 层次 层高 A柱 B柱 M上 M下 V M上 M下 V 4 3.6 53.59 45.53 -27.53 -39.53 -35.01 20.71 3 3.6 42.81 43.29 -23.92 -34.83 -34.79 19.34 2 3.6 44.27 50.16 -26.23 -35.18 -38.19 20.38 1 4.6 26.77 13.38 -8.73 -22 -11 7.17 恒载作用下的柱子剪力 表6-7 层次 层高 C柱 D柱 M上 M下 V M上 M下 V 4 3.6 39.53 35.01 -20.71 -53.59 -45.53 27.53 3 3.6 34.83 34.79 -19.34 -42.81 -43.29 23.92 2 3.6 35.18 38.19 -20.38 -44.27 -50.16 26.23 1 4.6 22.00 11.00 -7.17 -26.77 -13.38 8.73 图6-2 恒载作用下的剪力图(kN) 6.1.5恒载作用下柱子轴力计算 柱子轴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恒载作用下A轴柱轴力 表6-8 层次 N b(m) h(m) l(m) V左 V右 柱重 柱顶 柱底 4 47.43 0.4 0.4 3.6 0 64.76 14.4 112.2 126.6 3 74.258 0.4 0.4 3.6 0 83.52 14.4 284.4 298.8 2 74.258 0.4 0.4 3.6 0 83.41 14.4 456.5 470.9 1 74.258 0.4 0.4 4.6 0 82.52 18.4 627.7 646.1 恒载作用下B轴柱轴力 表6-9 层次 N b(m) h(m) l(m) V左 V右 柱重 柱顶 柱底 4 55.638 0.4 0.4 3.6 -72.04 16.37 14.4 144 158.4 3 88.361 0.4 0.4 3.6 -87.02 13.67 14.4 347.5 361.9 2 88.361 0.4 0.4 3.6 -87.13 13.67 14.4 551.1 565.5 1 88.361 0.4 0.4 4.6 -88.02 13.67 18.4 755.6 774 恒载作用下C轴柱轴力 表6-10 层次 N b(m) h(m) l(m) V左 V右 柱重 柱顶 柱底 4 55.638 0.4 0.4 3.6 -16.37 72.04 14.4 144 158.4 3 88.361 0.4 0.4 3.6 -13.67 87.02 14.4 347.5 361.9 2 88.361 0.4 0.4 3.6 -13.67 87.13 14.4 551.1 565.5 1 88.361 0.4 0.4 4.6 -13.67 88.02 18.4 755.6 774 恒载作用下D轴柱轴力 表6-11 层次 N b(m) h(m) l(m) V左 V右 柱重 柱顶 柱底 4 47.43 0.4 0.4 3.6 -64.76 0 14.4 112.2 126.6 3 74.258 0.4 0.4 3.6 -83.52 0 14.4 284.4 298.8 2 74.258 0.4 0.4 3.6 -83.41 0 14.4 456.5 470.9 1 74.258 0.4 0.4 4.6 -82.52 0 18.4 627.7 646.1 图6-3 恒载作用下的轴力图(kN) 6.2活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6.2.1弯矩分配系数计算 活载弯矩分配系数计算同恒载分配系数计算,计算结果见弯矩分配过程。 6.2.2活载作用下固端弯矩计算 根据6.1.2公式,计算所得梁固端弯矩如下表所示: 活载作用下固端弯矩计算结果 表6-12 层次 AB左 AB右 BC左 BC右 CD左 CD右 4 -8.38 8.38 -0.36 0.36 -8.38 8.38 3 -33.55 33.55 -1.8 1.8 -33.55 33.55 2 -33.55 33.55 -1.8 1.8 -33.55 33.55 1 -33.55 33.55 -1.8 1.8 -33.55 33.55 6.2.3活载作用弯矩二次分配过程 弯矩分配过程如下。 图6-4 活载作用下的弯矩图(kN·m) 6.2.4活载作用下梁柱剪力的计算 梁左右端剪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柱子剪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柱子剪力见剪力图) 恒载作用下AB框架梁剪力 表6-13 层数 l(m) RA RB Ml Mr V左 V右 4 7.3 5.68 5.68 -6.64 7.60 5.55 -5.81 3 7.3 22.73 22.73 -23.99 29.05 22.04 -23.42 2 7.3 22.73 22.73 -25.48 29.67 22.16 -23.3 1 7.3 22.73 22.73 -22.44 28.54 21.89 -23.57 恒载作用下BC框架梁剪力 表6-14 层数 l(m) RA RB Ml Mr V左 V右 4 2.4 1.35 1.35 -2.61 2.61 1.35 -1.35 3 2.4 6.75 6.75 -10.34 10.34 6.75 -6.75 2 2.4 6.75 6.75 -9.61 9.61 6.75 -6.75 1 2.4 6.75 6.75 -11.25 11.25 6.75 -6.75 恒载作用下CD框架梁剪力 表6-15 层数 l(m) RA RB Ml Mr V左 V右 4 7.3 5.68 5.68 -7.60 6.64 5.81 -5.55 3 7.3 22.73 22.73 -29-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办公楼 毕业设计 计算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