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总结.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doc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总结.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总结.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doc(1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总结 变态心理学 概念 关于社会人群的心理活动,正确的说法是:①有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两个方面;②精神异常群体的比例较小;③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是可以转换的。 关于社会人群的心理活动,描述正确的是有正常和异常心理活动两个方面。 关于心理异常经过系统治疗后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异常心理无法被矫正。(能得到改善或完全被矫正。) ICD-10:《国际疾病分类手册》第10版;CCMD-Ⅲ:《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 研究对象 关于变态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正确的描述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对象。精神病学研究的侧重点是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 变态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的区别(研究对象是共同的) 分类 所属分支 着重点 变态心理学 心理学 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和特点,个体差异和环境影响 精神病学 临床医学 着重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精神病的预防与康复 学科历史 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 关于古代“变态心理学”的发端,正确的描述是显现出“心理是脑的功能”这一推论的雏形。关于古代“变态心理学”的发端,不正确的描述是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提出的“体液学说”无关。 关于古代“变态心理学”的发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与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提出的“体液学说”有关;②始于公元前400年。 自然科学诞生后,人们对变态心理学的新见解有:①把心理异常现象和大脑的功能联系起来;②促使用唯物的思维对待心理异常的问题。 自然科学诞生后,人们对变态心理学的新见解有把心理异常现象和大脑的功能联系起来。 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1.精神分析理论解释异常心理现象的两个基本命题 精神分析理论关于变态心理的解释,基本命题中不正确的是意识与潜意识同样重要(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基本命题中正确的是性的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2.弗洛伊德推演出的判断 弗洛伊德推演出的5个判断 5个判断 内容 1 心理动力—力比多 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称为力比多(libido) 2 三个发展阶段 力比多自出生到发展结束有3个发展阶段:①口腔欲;②肛门欲;③生殖器欲 3 心理结构和人格结构 心理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 4 人格结构的活动原则 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 5 防御机制 为防止冲突引起焦虑而具有的防止焦虑的能力(压抑或克制能力) 符合弗洛伊德关于“力比多”的看法的是是心理活动的动力。 符合弗洛伊德关于“心理结构”的看法的是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 不符合弗洛伊德关于“心理结构”的看法的是“力比多”决定了人的心理结构。 不符合弗洛伊德关于“人格结构”的表述的是人格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 符合弗洛伊德关于“防御机制”的表述的是是一种压抑或克制的能力。 3.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说明 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看法有:①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个体要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②性心理发展受挫,就会造成性心理的“退化”或发展“固著”;③ 性心理的“退化”或“固著”,会造成未来人格的变态和心理异常;④在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上,接受的刺激太多或者太少,都会使其发展受到挫折。 按照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解释,与其内涵不符的表述是在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上,无论接受怎样的刺激,都不会导致其遭受挫折。 4.简评 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和评价弗洛伊德,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有:①坚定地抵制宗教思想和支持人本主义思想;②用“力比多”这一生物本能,替代了上帝的意志;③人的动机和行为,是人类自身本能的需求;④将人类思想与行动的驱动权,还给了人类自己。 如果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和评价弗洛伊德,不符合实际的说法是强化了“上帝决定人类生存动机和行为”的理念。 弗洛伊德主义诞生后,遭到了严重的抨击和打压,这种力量主要来自宗教界。 关于心理学界对弗洛伊德学说的主要批评,属实说法的是主要是对其逻辑演绎式的方法论存在质疑。 关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依据,不正确的说法是以研究自我概念为主要内容(是以强迫症和癔病两种病的研究为基础的)。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演变包括:①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基本被所谓“新精神分析”理论所代替;②将关注重点从“本我”移植到“自我”;③ 将幼儿期的发展论修正为“终身发展论”。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演变不包括彻底抛开关于潜意识的研究。 精神分析对症状的解释遭到严格科学质疑的主要事实是认知神经心理学的出现。 下列说法中符合“学科理论替代”观点的是“替代”可以是革命性变化(可以是渐进的和革命性的)。 (二)行为主义的解释 行为主义心理学介入变态心理学的早期记载是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说明了人类的异常心理现象。 不符合巴甫洛夫对人类的异常心理现象的解释的描述是通过演绎式的方法(是用类比的方法来解释的)。 依据巴甫洛夫的理论,符合区分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判断的表述是两者的区别在神经活动障碍的复杂性或精细特征上。 符合巴甫洛夫关于神经症和精神病原因的描述的说法是是大脑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 关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的一般技术路线,正确的说法是通过动物实验的结果,进而演绎和推论人的心理过程。 关于行为主义理论整合的趋势,不正确的表述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与认知理论潮流的结合(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现代脑科学的结合)。 (三)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 符合人本主义对异常心理的解释的表述是“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和趋于完善的“潜能”特征受阻。 不符合人本主义理论的实质的表述是带有分析性特色的宗教性理论(目前仍然是一种哲学理念)。 不符合人本主义理论的特征的描述是吸收了以往心理学各种理论的合理内核。 心理状态: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 概念 正常心理活动的三大功能:①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地生存发展;②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③能使人类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 不属于人类正常心理活动的主要功能的描述是能防止人的各类躯体疾病。 区分 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方法不包括半标准化区分法。区分方法包括:①常识性;②标准化;③非标准化;④心理学的区分。 一、常识性的区分 在常识性区分法中,判断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关键不包括有无明显躯体反应。 常识性的区分方法归纳为4点: (一)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二)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三)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四)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二、非标准化的区分 正常与异常心理的5种非标准化区分 区分角度 对心理异常的解释 1 统计学角度 将心理异常理解为某种心理现象偏离了统计模 2 文化人类学角度 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某一文化习俗的偏离 3 社会学角度 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社会准则的破坏 4 精神医学角度 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古怪无效的观念或行为 5 人指心理学角度 将心理异常看作是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 不属于以“非标准化标准”判断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主要内容的描述是从心理学角度看,将心理异常视为个性心理特征与他人不一致 三、标准化的区分(4类判别标准) 对人的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进行判别时,不属于“标准化区分”法的内容的表达是伦理学标准。 1.医学标准 对人的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进行判别时,符合“医学标准”的涵义的表述是将心理障碍当做躯体疾病一样看待。对人的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进行判别时,不符合“医学标准”的内涵的表述是将心理问题与统计学标准联系起来。 2.统计学标准 不符合“统计学标准”对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分析判断的描述是“心理异常”是绝对的,它是一个恒定的因子。 对人的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进行判别时,反映了“统计学标准”局限性的表述是有些心理特征和行为不一定成常态分布。 3.内省经验标准 在判断人的心理正常与否的情形下,符合“内省经验标准”涵义表述的是病人的内省经验。 自知力判断属于李心天关于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判断标准的内省经验标准 正常与异常心理标准化区分的4类判别标准 类别 判别标准 1 医学标准 将心理障碍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 2 统计学标准 以一个人偏离统计学上常态分布平均值的程度判断是否正常 3 内省经验标准 按求助者的内省经验和观察者的内省经验(有主观性)判断 4 社会适应标准 能否按社会认可的方式和道德规范行事,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 4. 社会适应标准 在判断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时,按照“社会适应标准”的要求,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准则,能够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 不属于“社会适应标准”的内容的表述是人能按照自我认可的方式行事。 四、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心理学标准”判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原则,包括:①主一客观世界统一原则;②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③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判断正常与异常、病与非病的三原则 不符合“心理学标准”判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原则的说法是个人理想与他人理想的一致原则。 (一)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在临床上,可以将“自知力不完整”或“无自知力”作为判断精神病的指标之一。 不符合“自知力不完整”或“无自知力”的描述是对“自我”概念的错误认知(双重否定题)。 “自知力不完整”或“无自知力”是指:①判断精神病的指标之一;②“自我认知”与“自我现实”的统一性的丧失。 (二)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符合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的表述是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 (三)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符合“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的内涵的描述是人格特征一旦形成,便有相对的稳定性。 不符合“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的内涵的描述是人格类型与心理结构之间具有对应关系。 心理学区分正常与异常、病与非病的3原则 类别 判别原则 1 统一性原则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2 协调性原则 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知、情、意的协调一致性) 3 稳定性原则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常见异常心理的分类及症状 知/情/意分类 症状分类 认知障碍 感知障碍 感觉障碍 ①感觉过敏;②感觉减退;③内感性不适 知觉障碍 ①错觉;②幻觉:6种幻觉/真性假性幻觉/功能性幻觉;思维鸣响;心因性幻觉 感知综合障碍 ①视物变形症;②“非真实感”;③“窥镜症 思维障碍 思维形式障碍 13种:思维奔逸/迟缓/贫乏/松弛或散漫/破裂/不连贯/中断/插入/云集/倒错等 思维内容障碍 ①10种妄想;②强迫观念(强迫性思维);③超价观念 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 注意障碍 ①注意减弱;②注意狭窄 记忆障碍 ①记忆增强;②记忆减退;③遗忘(顺行/逆行/心因性);④错购;⑤虚构 智能障碍 ①精神发育迟滞;②痴呆(脑器质性/假性) 自知力障碍 神经症患者自知力完整;精神病患者自知力完全丧失或无自知力 情感障碍 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 ①情感高涨;②情感低落;③焦虑;④恐怖 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 ①情感迟钝;②情感淡漠;③情感倒错 脑器质损害的情感障碍 ①情感脆弱;②易激惹;③强制性哭笑;④欣快 意志行为障碍 意志增强 意志活动增多,不同的精神障碍表现不同:①躁狂状态;②被害妄想患者 意志缺乏 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行为被动,生活极端懒散,个人和居室卫生极差 意志减退 意志活动减少:①抑郁状态患者;②程度较轻的意志缺乏,意志低下者 精神运动性兴奋 ①协调性精神运动兴奋;②不协调性精神运动兴奋 精神运动性抑制 10种抑制:木僵/违拗/腊样屈曲/缄默/被动服从/刻板动作/模仿动作/作态等 心理咨询师掌握心理异常症状,是为了鉴别精神障碍和非精神障碍。 对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咨询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主要包括:①必须是在经过系统临床治疗,病理性症状基本消失以后;②主要以社会功能的康复为主;③必须密切配合精神科医生一起实施。 对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咨询是有条件的,不符合这些条件的规定表述的是必须停药以后才能进行心理咨询。 认知障碍 一、感知障碍 关于“感知障碍”的类型,正确的说法是:①感知综合障碍;②感觉障碍;③知觉障碍。 关于“感知障碍”的类型,不正确的描述是躯体障碍。 (一)感觉障碍 关于“感觉障碍”的类型,正确的说法是:①感觉过敏;②内感性不适;③感觉减退(不包括“外感性过敏”)。 (二)知觉障碍(包括错觉和幻觉) 知觉障碍包括:①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②幻觉:无对象性的知觉(虚幻的知觉)。 根据幻觉涉及的感受器官的不同,幻觉类型包括:①幻听、幻视;②幻嗅、幻味;③幻触;④内脏不适感。 根据幻觉体验的不同真实性,幻觉可以分为:①真性幻觉;②假性幻觉。 根据幻觉产生的特殊条件,幻觉又可以分为:①心因性幻觉;②功能性幻觉;③思维鸣响。 假性幻觉不属于特殊条件下的幻觉类型假性幻觉是幻觉体验的来源之一)。 如果一个人出现虚幻的知觉,不存在某种事物而感知到这种事物的情况,那就属于幻觉。 如果一个人出现下列情况,就不能肯定有幻觉:①歪曲的感觉,把这种事物感知成那种事物;②)歪曲的知觉,把这种事物感知成那种事物(这两种情况属于错觉)。 (三)感知综合障碍 符合“感知综合障碍”涵义的描述是:①感知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如大小、长短、远近时产生变形;②感觉周围事物像“水中月”、“镜中花”;③ 感觉自己的面孔或体形改变了形状。 不符合“感知综合障碍”涵义的描述是感觉周围的人在监视自己。 二、思维障碍 (一)思维形式障碍 包括联想障碍和思维逻辑障碍,常见的症状有13种:思维奔逸、思维迟缓、思维贫乏、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破裂型思维、思维不连贯、思维中断、思维插入、思维云集、病理性赘述、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维。 符合“思维奔逸”的主要表现的是:①一种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②思维活动量增加;③思维联想速度加快;④表现为语量多,语速快,滔滔不绝。 “思维松弛或思维散漫”的临床特点是:①对问题的叙述不够中肯,也不很切题;②给人感觉患者的回答是“答非所问”。“思维贫乏”和“思维迟缓”两个症状的鉴别要点之一,是前者在回答问题时内容极为简单\思维迟缓和思维贫乏的区别:①迟缓者语速慢,贫乏者语速不慢;②迟缓者苦恼,贫乏者漠然处之。 (二)思维内容障碍 1.妄想(包括10种妄想) “思维内容障碍”的类型不包括音联义联。包括妄想、强迫观念和超价观念。 “妄想”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理性思维,其类型不包括病理性象征思维。 妄想的主要特点有:①对荒唐结论坚信不移,不能通过讲道理、进行教育以及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结论;②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 按照妄想的起源分类,可以将妄想分为原发性妄想和继发性妄想。 “原发性妄想”的主要特点有:①是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②与既往经历和当前处境无关;③不是起源于其他精神异常的一种病态信念;④找不到任何心理学上的解释。原发性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包括三症状:①突发性妄想;②妄想知觉;③妄想心境。 关于“继发性妄想”,不正确的说法是在诊断精神分裂症时,其临床价值大于原发性妄想。继发性妄想指:①以错觉、幻觉、情感高涨或低落等精神异常为基础所产生的妄想;②在某些妄想的基础上产生的另一种妄想。 2.强迫观念 强迫性思维与强制性思维的区别(史杰) 分类 思 来源 痛苦感 是否有反强迫意向 多见于 强迫性思维(强迫观念) 思维内容障碍 来源内部 为此苦恼 有 强迫症(神经症) 强制性思维(思维云集) 思维形式障碍 来源外部 无痛苦感 没有 精神分裂症(精神病) 关于“强迫观念”与“强制思维”的临床意义,正确的表述是:①强制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②强迫观念多见于强迫症。注:教材(P268)中说:“强迫观念可以表现为脑中总是出现一些对立的观念(强迫性对立观念)”因此,习题228将“强迫性对立属于强迫观念”作为不正确的表述似乎有误。 关于“强迫观念”与“强制思维”的临床意义,正确的表述是强制性思维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强迫观念多见于强迫症。 常见思维障碍的临床表现 类 思维障碍 主要症状 多见于 思维形式障碍 思维奔逸 兴奋性思维联想障碍,思维活动量增加,联想速度加快,语量多,语速快 躁狂 思维迟缓 抑制性思维联想障碍,思维活动显著缓慢,联想困难,思考吃力,反应迟钝 抑郁 思维贫乏 思想空虚,概念词汇贫乏,对询问无明确应答或回答简单,语速不慢 精分 思维松弛/散漫 联想松弛,内容散漫,对问题叙述不够中肯,不很切题,给人感觉答非所问 精分早期 破 性思维 意识清楚,思维联想过程破裂,谈话或语句缺乏意义上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精分参考 思维不连贯 严重破裂性,不仅语句不连贯,词句也不连贯,言语支离破碎,成词语杂拌 意识障碍 思维中断 无意识障碍,思维短暂突然中断,言语突然停顿,不受意愿的支配 精分 思维插入/被夺 思考突然出现与主题无关的意外联想,有不自主感,别人强加或被外力掠夺 精分 思维云集 强制性思维,不受意愿支配的思潮大量涌现,杂乱多变,毫无意义毫无系统 精分 病理性赘述 不能简单明了直截了当回答问题,夹杂不必要细节,不觉罗嗦认为必不可少 脑器质性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以普通概念词句或动作表示特殊的、不经解释别人无法理解的含义 精分 语词新作 自己创造文字图形或符号,并赋予其特殊的含义 精分 逻辑倒错性思维 思维逻辑性明显障碍,推理荒谬,无前提,缺逻辑,坚持己见 精分 思维内容障碍 妄想 关系妄想 把实际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 精分 被害妄想 坚信周围某人或某团伙对其进行跟踪监视、打击、陷害,放毒等 精分/偏执 特殊意义妄想 认为周围人的言行,日常的举动,不仅与其有关,而且有一种特殊的含义 物理影响妄想 认为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行为活动受到外界某力量支配、控制和操纵 精分 夸大妄想 夸大自己的财富、地位、能力、权力等 躁狂/精分 自罪妄想 罪恶妄想,毫无根据认为自己犯了严重错误和罪行,罪大恶极,应受惩罚 抑郁/精分 疑病妄想 毫无根据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躯体疾病或不治之症,反复医检不能改变 精分 嫉妒妄想 坚信配偶对其不忠,另有外遇 精分等 钟情妄想 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严词拒绝,认为是考验自己的忠诚 精分 内心被揭露感 被洞悉感,认为其内心的想法 本人及其家人的隐私,未经表达别人就知道 精分 强迫观念 强迫性思维,指某一种观念或概念,反复地出现在患者的脑海中 强迫症 超价观念 其发生虽常有一定事实基础,但观念是片面的,与实际情况有出入的 人格障碍 3.超价观念 关于“超价观念”,正确的表述是:①它的发生虽然常常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是这种观念是片面的;②是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③多见于人格障碍和心因性精神障碍患者。 关于“超价观念”,不正确的描述是患者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荒谬的,并力图加以摆脱 三、注意、记忆与智能障碍 (一)注意障碍 关于“注意”,正确的表述是:①注意对判断是否有记忆障碍有重要意义;②注意对判断是否有意识障碍有重要意义;③智能活动也需要注意的参与。 关于“注意”,不正确的描述是注意对判断有无行为障碍具有重要意义。注意对判断是否有意识障碍有重要意义。 关于“注意”,不正确的描述是注意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 关于“注意减弱”,不正确的描述是多见于智力障碍群。多见于神经衰弱症状群。 关于“注意狭窄”,不正确的描述是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是注意范围显著缩小。 注意衰退的表现包括:①主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②被动注意的兴奋性减弱。 (二)记忆障碍 1.记忆增强:记忆增强是一种病理性改变,一般没有记忆增强的疾病是强迫症。 2.记忆减退:关于“记忆减退”的临床表述,不正确的描述是神经症患者,早期容易出现远记忆减退记忆减退临床上较多见,它的主要特点是远记忆力和近记忆力的减退。 3.遗忘:关于遗忘,不正确的说法是“顺行性遗忘”是指患者忘掉受伤前一段时间的经历(应为受伤后一段时间的经历,忘掉受伤前一段时间的经历是“逆行性遗忘”)。 4.错构:错构是一种病理性的记忆错误,通过别人的提醒和对证,也不能纠正。 5.虚构:关于“虚构”,不符合虚构概念的说法是以记忆中的事实来弥补他所遗忘的一段经历(患者在回忆中将过去事实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说成是确有其事)。 (三)智能障碍 智能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的精神活动,它不包括感知觉、注意力。 智能障碍分为精神发育迟滞和痴呆两大类型。 1.精神发育迟滞 2.痴呆 符合“痴呆”的特点的情况是:①后天获得的知识、能力下降或丧失;②本能的意向活动亢进。关于“痴呆”,不正确的说法是绝大多数是功能性的;不正确的说法还有多数是非器质性的能力明显受损。关于假性痴呆的特点,不正确的说法是与环境污染相关。 四、自知力障碍 “自知力”是精神科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临床意义主要包括:①判断患者有无精神障碍;②判断精神障碍的严重程度;③判断疗效的重要指征之一。 “自知力完整”是指患者具有如下特点:①通常能认识到自己的不适;②能主动叙述自己的病情;③主动要求治疗。 不符合“自知力完整”涵义的说法是不能主动叙述自己的病情和接受治疗。 情感障碍 一、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 (一)情感高涨 情感障碍的三高症状是指:①心境(情感)高涨;②思维奔逸;③运动性兴奋。 (二)情感低落 “情感低落”的临床表现包括:①面带愁容、表情痛苦;②有自杀企图和行为;③喜欢独处。 不属于“情感低落”的临床特点的说法是常常伴有思维内容极度贫乏。 (三)焦虑 (四)恐怖 关于恐怖情绪,不正确的说法是属于心理学性质,一般无明显自主神经紊乱的症状。 二、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 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不包括情感焦虑。 (一)情感迟钝 关于情感迟钝特征性症状,不正确的说法是见于焦虑症患者。 (二)情感淡漠 关于“情感淡漠”,不正确的说法是内心体验丰富,但表达不出来。 (三)情感倒错 关于“情感倒错”的临床表现,不正确的说法是多见于广泛性焦虑症。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三、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 (一)情感脆弱;(二)易激惹;(三)强制性哭笑;(四)欣快 意志行为障碍 一、意志增强 二、意志缺乏 关于“意志缺乏”,不正确的说法是多见于躁狂症患者中。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精神衰退时。 三、意志减退 四、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性兴奋常区分为:①协调性;②不协调性。 五、精神运动性抑制 (一)木僵 紧张性木僵症候群,是紧张症性综合症的一部分,其临床症状不包括意向倒错、作态等。 (二)违拗 患者对他人的要求做出完全相反的动作称为主动性违拗。 (三)蜡样屈曲 (四)缄默 关于“缄默”,不正确的说法是机械刻板地反复重复某一单调的动作。 (五)被动性服从;(六)刻板动作;(七)模仿动作;(八)意向倒错;(九)作态 (十)强迫动作 关于“强迫动作”,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①患者感到痛苦但又无法摆脱;②强迫洗手、强迫检查;③是一种违反本人意愿,反复出现的动作。 意志行为障碍主要症状 分类 主要症状 多见于 意志增强 意志活动增多,躁狂高涨时,终日不知疲倦忙忙碌碌,有始无终,一事无成 意志缺乏 缺乏应有的主动 和积极性,行为被动,生活极端懒散,个人及居室卫生极差 精分衰退 意志减退 意志活动减少,抑郁状态者情感低落意志消沉;意志减退者为轻度抑制缺乏 精神运动性兴奋 协调性者动作和行为增加与思维情感协调一致;不协调性者动作杂乱无章,难理解 精分青春 精神运动性抑制 木僵 不言不语不吃不喝不动,言语活动和动作行为处于完全抑制,大小便潴留 精分紧张 违拗 对别人要求做的动作做出完全相反动作为主动违拗,或不做任何反应为被动违拗 精分紧张 蜡样屈曲 不仅木僵而且肢体任人摆布,即使不舒服姿势,也可在较长时间内像蜡塑维持不动 精分紧张 缄默 缄默不语,不回答问题,有时用手势或点头、摇头示意,或写字交流 精分紧张 被动性服从 被动服从他人命令和要求,即使对其不利,会使其难受也绝对服从 精分紧张 刻板动作 机械刻板地反复重复某一单调动作,常与刻板言语同时出现 精分紧张 模仿动作 无目的模仿别人动作,常与模仿言语同时出现,以木僵为主要临床表现 精分紧张 意向倒错 意向活动与一般常情相违背,导致行为活动无法为他人所理解 精分青春 作态 做出幼稚愚蠢、古怪做作的姿势、动作、步态与表情 精分青春 强迫动作 违反本人意愿,反复出现的动作,如强迫性洗手,强迫性检查门是否锁好等 精分 [专栏4-1] 关于“梦”的临床诊断意义 弗洛伊德对“梦境”的解读十分重视,因此他认为梦境是性本能挣脱意识禁锢之后的变相宣泄,具有临床诊断价值。潘菽教授认为“梦”是特殊意识状态下的思维与情绪活动。“特殊意识状态”指的是睡眠状态。 关于人的“正常意识活动”,不正确的说法是包含“昏迷状态”。 从“梦境的结构”来看,梦是非逻辑性思维活动的结果,因此,具有临床诊断价值是不正确的说法。根据教材中对梦中的情绪体验的描述,作者不赞成的关于梦的观点有梦仅仅是对性本能的宣泄。 常见精神障碍 常见精神障碍的分类及症状 分类 症状 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妄想性障碍 精神分裂症 患病期自知力基本丧失:①青春型;②偏执型;③紧张型;④单纯型 偏执性精神障碍 又称妄想性障碍,是一种以系统妄想为突出临床表现的精神性障碍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①两周内急性起病;②精神病性症状为主;③有相应的心因;④2~3月内痊愈 心境障碍 躁狂发作 躁狂3主症(3高):①情绪高涨;②思维奔逸;③精神运动性兴奋 抑郁发作 抑郁3主症(3低):①情绪低落;②思 缓慢;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 双相障碍 情绪高涨与情绪低落交错发作(躁郁症:躁狂与抑郁交错发作) 持续性心境障碍 持续并常有起伏发心境障碍,每次发作极少严重到轻躁狂,甚至达不到轻度抑郁 神经症 恐怖症 ①场所恐怖;②社交恐怖;③特定恐怖 焦虑症 ①惊恐障碍又称急性焦虑发作;②广泛性焦虑障碍又称慢性焦虑症 强迫性障碍 又称强迫症:①强迫思维;②强迫行为(强迫仪式动作/洗涤/询问/计数等) 躯体形式障碍 ①躯体化障碍;②疑病症;③躯体形式植物功能紊乱;④躯体形式疼痛障碍 神经衰弱 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易烦恼易激惹/入睡困难/多梦易醒 应激相关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 严重急剧精神打击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人格解体 创伤后应激障碍 延迟性心因性反应:强烈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适应障碍 应激性生活事件1月内起病,病程不超过半年,反应性情绪障碍,适应不良 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 人格障碍 明显偏离正常,形成一贯的异常行为,常见8种障碍 偏执性 以财遗和偏执为特点 分裂样 观念、行为、外貌装饰奇特,情感冷漠、人际关系明显缺陷 反社会性 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 冲动性 阵发性情感暴发,伴明显冲动性行为,又称攻击性人格障碍 表演性 又称癔症性人格障碍,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以吸引他人注意 强迫性 过分要求严格与完美无缺 焦虑性 一贯感到紧张、提心吊胆、不安全和自卑,总要人喜欢和接纳 依赖性 依赖,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怕被遗弃,常感无助、无能和缺乏精力 性心理障碍 既往称性变态 性身份 异性症 性偏好 恋物症、异装症、露阴症、窥阴症、摩擦症、性施虐症与性受虐症 性指向 同性恋 心理生理障碍 进食障碍 ①神经性厌食;②神经性贪食;③神经性呕吐 睡眠障碍 ①失眠症;②嗜睡症;③某些发作性睡眠异常(睡行症、夜惊、梦魇等) 性功能障碍 性欲减退、阳疾、早泄、性乐高潮缺乏、阴道痉挛、性交疼痛等 癔症 分离性障碍 癔症性精神障碍:癔症性意识障碍/假性痴呆/遗忘/身份障碍/漫游/精神病等7种 转换性障碍 癔症性躯体障碍:①运动障碍;②感觉障碍 癔症特殊表现形式 流行性癔症或称癔症的集体发作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妄想性障碍 一、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疾病,具有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或脱离现实为特征。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多完好,可出现某些认知功能损害。患病期自知力(基本)丧失。基督 关于“精神分裂症”,不正确的说法是:①是一组器质性障碍征候群;②自己的内部世界与外部客观世界保持一致。关于“精神分裂症”,不正确的说法是是一组器质性障碍征候群。 关于“精神分裂症”,不正确的说法是自己的内部世界与外部客观世界保持一致。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亚型不包括儿童型。 以“意向逐渐减退、进程缓慢、预后不良”为主要表现的精神分裂症属于单纯型。 常见精神分裂症类型 类型 主要症状或临床表现 青春型 联想障碍,精神活动全面紊乱,思维松散破裂,行为愚蠢,恶作剧 偏执型 以妄想、幻觉为主 紧张型 以精神运动性抑制障碍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交替出现为主 单纯型 起病缓慢,持续发展意向逐渐减退、退缩、懒散为特征 二、偏执性精神障碍 符合“偏执性精神障碍”的特点的是妄想常有系统化的倾向。 不符合“偏执性精神障碍”的特点的说法是病程进展快速。 三、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不符合“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的说法是在6个月内痊愈 不符合“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的是在4周~6周内急性起病。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共同特点:①在两周内急性起病;②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③起病前有相应的心因;④在2~3个月内痊愈。 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心境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 关于“心境障碍”, 常伴有意志减退是不正确的说法。 一、躁狂发作 躁狂发作的主要特点,不包括语词新作。躁狂3主症(躁狂“3高”)为:①情绪高涨;②思维奔逸;③精神运动性兴奋。 二、抑郁发作 “抑郁发作”的特点不包括思维中断。抑郁3主症(抑郁“3低”)为:①情绪低落;②思维缓慢;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 三、双相障碍:情绪高涨与情绪低落交错发作(躁狂与抑郁交错发作——躁郁症) 四、持续性心境障碍 不符合“持续性心境障碍”的主要特点的说法是情绪高涨与情绪低落交错发作。 神经症 神经症,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非精神病性的功能性障碍。 神经症的共同特征包括:①是一组心因性障碍,人格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是主要致病因素,但非应激障碍;②自知力充分(完整);③社会功能相对良好。其他特征还有:④是一组机能性障碍,障碍性质属功能性非器质性;⑤具有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症状;⑥具有一定的人格特质基础但非人格障碍;⑦各亚型有其特征性的临床相;⑧神经症是可逆的,外因压力大时加重,反之症状减轻或消失。 不符合神经症的一般共同特征的说法是60%~70%患者无人格障碍。 “神经症”的主要类型不包括强迫性意向。易性癖不是“神经症”的主要类型。 一、恐怖症(主要为3种类型:场所恐怖;社交恐怖;特定恐怖) 二、焦虑症(2种类型:急性焦虑发作—惊恐障碍;慢性焦虑症—广泛性焦虑障碍) 三、强迫性障碍 又称强迫症,临床上可分为强迫思维(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动作)两类(症状)。 关于强迫性思维,不正确的说法是强迫性意向。 强迫性行为不包括强迫性表象。 “强迫性行为”包括:①强迫性仪式动作;②强迫性洗涤;③强迫性询问。 四、躯体形式障碍 包括4个亚型:①躯体化障碍;②疑病症;③躯体形式的植物功能紊乱;④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 关于躯体障碍,不正确的说法是有相应的器质性变化。 关于疑病症患者,不正确的说法是:①不相信他人解释;②只信任专家的解释;③各种检查的阴性结果方可消除疑虑。注:选择项①似乎有误。 五、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的症状包括:①易烦恼,易激惹;②多梦易醒;③入睡困难。 应激相关障碍 一、急性应激障碍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在受到强烈的或灾难性的精神创伤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三、适应障碍 适应障碍是指①在易感个性基础上、②遇到了应激性生活事件出现的反应性情绪障碍,适应不良性行为障碍和社会功能受损。 适应障碍是指在遭遇生活事件后1个月内起病。 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 一、人格障碍 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临床常见8种人格障碍。 常见的人格障碍类型不包括内向型人格。 关于冲突性人格障碍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亦称攻击性人格障碍;②有阵发性情感爆发;③有明显冲动性行为。 强迫型人格障碍,是以过分要求严格与完美无缺为特征的。 二、性心理障碍(性变态,临床包括3种类型) 心理生理障碍 心理生理障碍是与心理因素相关(以生理活动异常为表现形式)的精神障碍。 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有:①进食障碍;②睡眠障碍;③性功能障碍。 一、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不包括神经性消化不良。 二、睡眠障碍 睡眠障碍包括的类型有:①失眠症;②嗜睡症;③睡行症;④梦魇。 三、性功能障碍 癔症 旧称歇斯底里,是一种没有器质性病变,以解离(精神)症状和转换(躯体)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 癔症,多以人格倾向为发病基础,在心理社会因素影响下产生,病程反复迁移。 一、分离性障碍 癔症分离性障碍,又称癔症性精神障碍,是癔症较常见的表现形式,其中包括癔症性情感爆发。 二、转换性障碍 三、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 心理健康 概要 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定心理健康的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教材定义:心理健康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必须是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因素。 正确的说法是智力水平与心理健康的高低并无显著相关。 一、评估心理健康的三标准 许又新认为心理健康可以用三类标准(或从三个维度)去衡量:①操作;②体验;③发展。 许又新综合考察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包括统计学标准。 通过观察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过程及其效率的指标,被称为操作标准。 着重对人的个体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察与分析作为评价指标,被称为发展标准。 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状况作为评价指标,被称为体验标准。 二、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标准 评估心理健康水平十个标准是由郭念锋提出来的。 (一)心理活动强度: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 遭遇精神打击时,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类精神刺激,反应各不相同。这种对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被称为心理活动强度。 (二)心理活动耐受力:心理活动耐受力强是指在遇到精神刺激时有较持久的经受力。 衡量心理健康水平,从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来判断,被称为心理活动耐受力。 (三)周期节律性:心理活动的形式和效率存在自身的变化规律,叫心理活动的周期节律性。 心理活动周期节律性一般可以用心理活动的效率作为指标。 (四)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咨询 基础知识 总结 变态心理学 健康 心理学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人****来】。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人****来】,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