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食礼仪.pptx
《中国饮食礼仪.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饮食礼仪.pptx(2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食礼的含义及分类2、中国古代饮食礼仪的发展3、中式宴席活动的性质4、现代中式宴席的各种礼仪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第一节、食礼第一节、食礼一、食礼概念作为“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食礼是饮膳宴筵方面的社会规范与典章制度、餐饮活动中的文明教养与交际准则,赴宴人和东道主的仪表、风度、神态、气质的生动体现。饮食礼仪饮食礼仪在饮食活动中应当遵循的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饮食礼制饮食礼制被国家礼法所肯定的饮食典章制度和重要经籍饮食礼义饮食礼义饮食礼俗饮食礼俗饮食礼貌饮食礼貌饮食礼节饮食礼节筵席时为表示某种敬意而隆重举行的各种仪式与礼义、礼制、礼义相关且在民间流传已久的饮食风习是餐饮活动中表示敬重与友情的日常行为规范是饮食礼仪的节度和饮食礼貌的综合评价二、食礼内容二、食礼内容三、食礼的分类三、食礼的分类1 1、按时代划分、按时代划分2 2、按民族划分、按民族划分 汉族食礼少数民族食礼原始社会食礼奴隶社会食礼封建社会食礼资本主义社会食礼社会主义社会食礼祭神祀祖食礼重教尊师食礼敬贤养老食礼生寿婚丧食礼接风饯行食礼诗文欢会食礼社交游乐食礼百业帮会食礼3 3、按按用用途途划划分分贺年馈节食礼民间应酬食礼|最早出现的食礼,与远最早出现的食礼,与远古的祭神仪式直接相关。古的祭神仪式直接相关。原始社会的先民,把黍米和猪肉块放在烧石原始社会的先民,把黍米和猪肉块放在烧石上烤炙而献食,在地上凿坑当作酒樽用手掬上烤炙而献食,在地上凿坑当作酒樽用手掬捧而献饮,还用茅草扎成长槌敲击土鼓,以捧而献饮,还用茅草扎成长槌敲击土鼓,以此来表示对鬼神的敬畏和祭祀。此来表示对鬼神的敬畏和祭祀。据据礼记礼运礼记礼运描述描述|后来食礼由人与神鬼的沟通后来食礼由人与神鬼的沟通扩展出人与人的交际,以便调扩展出人与人的交际,以便调节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逐步节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逐步形成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形成吉礼、凶礼、军礼、宾礼、佳礼等佳礼等“先秦五礼先秦五礼”,奠定了,奠定了古代饮食礼制的基石。古代饮食礼制的基石。第二节、古老的中国食礼第二节、古老的中国食礼|为发挥为发挥“礼,经国家、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嗣”的作用,周公通过的作用,周公通过“制礼作乐制礼作乐”对皇家和对皇家和诸侯的礼宴作出了具体诸侯的礼宴作出了具体的规定;的规定;|儒家学派的三大宗师儒家学派的三大宗师孔孔子、孟子、荀子,又继续对食子、孟子、荀子,又继续对食礼加以规范,补充进仁、义、礼加以规范,补充进仁、义、礼、法等内涵,将其拓展成人礼、法等内涵,将其拓展成人与人的伦理关系;与人的伦理关系;|他们的学生还对先师的他们的学生还对先师的理论加以阐述、充实,最理论加以阐述、充实,最后形成后形成周礼周礼、仪礼仪礼、礼记礼记三部经典著三部经典著作,使之成为数千年封建作,使之成为数千年封建宗法制度的核心与灵魂。宗法制度的核心与灵魂。由于强调“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则不宁”,食礼与其他的礼,成为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贵族等级制度的社会规范及道德规范,维系压迫、剥削制度的思想工具。古代食礼中有一部分积极健康的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准则和筵席、餐饮上的礼尚往来,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它被广大劳动人民群众所接受,演变成各种合理的饮食礼仪与礼俗,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一。第三节、中式宴席礼仪第三节、中式宴席礼仪一、宴请活动的性质一、宴请活动的性质 如为迎接重要的来宾或政界要员的公务性来访;为庆祝重大的节日等举行的宴会,属于礼仪上的需要,这种宴会要有一定的礼宾规格和程序。1、礼仪性质、礼仪性质 主要是为了沟通感情、表示友好、发展友谊,如:接风、送行、告别、聚会等。2、交谊性质、交谊性质3、工作性质、工作性质 主人为解决某项工作而举行的宴请,以便在餐桌上商谈工作。二、请客方餐前须知二、请客方餐前须知1、宴请的准备确定宴请目的、名义、范围和形式确定宴请时间和地点 发出邀请定菜单现场布置女士:女士:为为,谨订于,谨订于年年月月日日(星期(星期)晚)晚时在时在宾馆举行宴会。宾馆举行宴会。敬请光临!敬请光临!请答复请答复 (盖章)(盖章)电话电话 年年月月日日 2、确定拟请的人士、就餐的人数、开支计划3、确定拟设宴的餐馆卫生情况和烹饪质量4、预先知道客人民族、信仰,是否有禁忌或排斥某种食物5、提前与餐馆联系,预定座位,并了解停车的难易情况7、宴请当日再次和宴请的客人联系,提醒并确定出席与否8、可提前订好菜单,待客人入座征求意见后交给服务员9、请客方应提前15-20分钟到达餐厅,迎接陆续到达的宾客10、拟订菜单的数目不宜过少或过多,应量力而行。1、及时告知设宴主人是否赴宴,如赴宴是否能准时2、赴宴前应保持身体清洁3、赴宴的服装应与宴请的人士相符4、如果身体突然感到不适,应及时和主人联系取消赴宴5、切忌携带未受到邀请的其他友人和子女及配偶出席宴会。6、应携带一定数目的现金,已备救急之需。7、应事先告知家人自己赴宴的地址和大致时间8、如果是参加家宴,一定要事先购买礼品,不能空手赴宴9、尽量避免携带多余的物品,否则宴客方可能误认为所携带的物品为礼物而造成尴尬局面。三、客人赴宴前须知三、客人赴宴前须知 正式宴会,一般都事先安排座次,以便参加宴会者入席时井然有序,同时也是对客人的一种礼貌;非正式的宴会不必提前安排座次,但通常就坐也要有上下之分。四、入座礼仪四、入座礼仪 1、以主人的位置为中心,如有女主人参加,则以主人和女主人为中心,以靠近主人者为上,依次排列;离门最远的、面对着门的位置是上座,离门最近的、背对着门的位置是下座,上座的右边是第二号位,左边是第三号位,依次类推。2、在遵从礼宾次序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相邻者便于交谈;3、主人的陪客尽可能插在客人之间,以便与客人交谈;4、应等长者坐定后,方可入座;5、客人应等主人邀请才可坐下;6、主人不可让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7、需要中途离席时,跟同桌的人招呼一声是绝对必要的;8、离席时,应帮助隔座长者或女士拖拉座椅。9、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它宾客方可离席。宴会的成功有赖于主人的热情好客,慷慨招待和细致周到的组织安排。从礼节上讲,主人的职责是使每一位来宾都感到主人对自己的欢迎之意。五、进餐时主人须知五、进餐时主人须知1、迎宾和引宾入座 宴会开始前,主人应站立门前依次招呼每一位来宾,待客人大部分到齐后,再回到宴会场所中来,分头跟客人招呼、应酬。入席前,烟、茶不可全部假手他人或服务员代劳递送,主人应尽可能地亲自递烟倒茶。2、致词、祝酒上菜后,主人要先向客人敬酒,说一些感谢光临的客气话。3、上菜、介绍菜肴 要照顾到客人的用餐方便,及时调换菜点或转动餐台。主人应确保不冷落任一位客人,不应依客人的身份不同而加以明显的区别对待,应当关照每一名客人,令其感到备受重视和享受主人的友谊。4、侍应和斟酒顺序5、适时结束、送客 席散后,主人要到门口,恭送客人离去。对那些在宴请中照顾不多的客人,说几句抱歉和感谢之类的话。1、服从主人的座位安排,入座后不可旁若无人,也不可眼睛直盯着盘中菜肴。2、在主人致词时,应停止任何交谈,认真倾听并视情况鼓掌感谢和致意。3、点菜 如果主人安排好了菜,客人就不要再点菜了。如尚未安排好点菜的宴会,点菜时不要选择太贵的菜,同时也不宜点太便宜的菜。4、取菜时,应取靠近自己一方盘中的菜,不能在盘中挑来拣去,也不可只夹取自己喜欢食用的菜肴,一次取菜不应太多。六、进餐时宾客须知六、进餐时宾客须知5、斟茶 座位最近茶壶的人应负责斟茶,次序由最长者至最年轻者,最后为自己斟;当人家为你斟茶时,礼节上应该用手指轻敲桌子以示感谢和敬意。6、注意吃相要文雅、从容 不要发出声响或因进食过快而打嗝,席间不得不打喷嚏、咳嗽时,应转身用手捂住嘴鼻,并向邻座表示歉意;吃食物时要用食物就口,不可将口去就食物;嘴内有食物切勿说话,若进餐中遇别人问话,可等食物咽下后再回话;进餐时同别人讲话,最好放下勺子、筷子,如不放下,也不要用手中的餐具挥舞或指指划划。7、不要批评菜肴的质量和味道,决不要将此次菜品与既往历次相比,如系主人亲自烹调食物,勿忘予主人赞赏。8、筷子的用法 忌敲筷,把它们当鼓槌是非常失礼的做法,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忌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筷子通常放在碗的旁边,不能放在碗上或两边各放一根。中国人的好客,在酒席上发挥得淋沥尽致。人与人的感情交流往往在敬酒时得到升华。七、喝酒礼仪七、喝酒礼仪 中国人敬酒时,往往都想对方多喝点酒,以表示自己尽到了主人之谊,客人喝得越多,主人就越高兴,说明客人看得起自己,如果客人不喝酒,主人就会觉和有失面子。劝酒适度,切莫强求 敬酒有序,主次分明 1 1、食礼按用途可分为哪几类?、食礼按用途可分为哪几类?2 2、中式宴请活动的性质有哪些?、中式宴请活动的性质有哪些?3 3、简述参加中式宴会应注意哪些问题?、简述参加中式宴会应注意哪些问题?本章思考题本章思考题本章思考题本章思考题-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饮食 礼仪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