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红宝书.doc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红宝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红宝书.doc(17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政治大纲解析[红宝书]之一 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1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作为一门学问, 是同人们的世界观联系在一起的。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世界观人皆有之, 但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是哲学。哲学是将人们的世界观用理论的形式加以高度的抽象概括, 经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 范畴和系统的逻辑论证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哲学是理论化、 系统化的世界观, 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这样的世界观不但要回答世界”是怎样”的问题, 还要解决世界对人来说”应怎样”的问题, 反映人的情感、 愿望、 理想和信念, 因此哲学世界观同时包含人生观、 价值观。哲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知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它源于知识, 又高于知识, 是知识的综合和升华, 达到对世界、 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人自身本质的认识。各门具体科学是哲学的认识基础, 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理论指导。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为人们理解和协调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人与自我, 即人与世界的关系提供根本准则和一般方法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是人类文明的活的灵魂, 哲学革命是社会变革的前导。 2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 恩格斯总结哲学发展的历史, 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即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与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因此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这是由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这一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 ( l )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 是解决其它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 ( 2 )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间题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区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 3 )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实际生活中并决定着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出发点和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哲学基本问题原理的意义在于: 它为研究哲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线索, 为划分哲学中的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标准, 是反对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 不可知论、 形而上学的锐利武器; 它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个根本原则.是引导我们不断更新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 现实地变革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强大工具。 3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及其历史形态 ( l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含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它们只能在哲学意义上, 即在回答思维和存在、 精神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上使用, 而不能在别的意义上使用。唯物主义是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物质第一性、 精神第二性的哲学: 唯心主义是断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精神第一性、 物质第二性的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专门的哲学术语有着特定的含义和确定的标准, 不能随意乱用, 也不能另立标准, 否则会造成混乱。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或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 这是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哲学史上有所谓二元论, 认为精神和物质是平行的, 同为世界的本原, 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但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哲学派别, 最终还是陷人唯心主义。 ( 2 ) 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 要把作为一般世界观的唯物主义与它在各个时代的具体形态区别开来。唯物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形态, 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般世界观的唯物主义坚持按世界的原来面目去说明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来的成分, 唯物主义与科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它是无神论的哲学基础。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 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 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古希腊、 罗马关于水、 火、 气是世界本原的学说。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伴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而出现的。这种唯物主义以自然科学为依据, 对唯物主义的论证比起朴素唯物主义有许多进步, 但缺少古代哲学那种把世界看成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的观念。( 3 ) 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和存在根源 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 人的感觉、 经验、 观念、 意志、 心等) 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 客观事物以至整个物质世界都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其荒谬之处在于它必然导致认为只有自我才是唯一存在的”唯我论”。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 理、 理念、 宇宙精神、 绝对观念等) 变为独立的存在, 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其荒谬之处在于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 其所谓的客观精神不过是上帝的别名。 唯心主义之因此长期存在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的过程, 它不是直线式地进行的.而是近似于一串圆圈, 近似于螺旋的曲线, 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都可能被片而地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 这条直线会把人们引到唯心主义的泥坑.而反动或保守的阶级和势力的利益和政治需要则会把它巩固下来。把人的认识过程中的某一特征、 成分、 片断、 方面加以夸大, 使之绝对化, 造成主观和客观、 认识和实践的分离, 这就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一般说来, 主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感觉经验, 客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概念理性。列宁说, 唯心主义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然而它却是生长在结果实的、 活生生的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中的伟大变革 ( l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 作为唯物主义现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既是基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需要而诞生的, 又是在实践基础上对旧哲学的全面的清算和批判的继承, 它是哲学史上伟大的革命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 主要表现在: 第一, 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以往的一切唯物主义者在探讨社会历史的时候都背叛了自己, 成了历史唯心主义者。在社会历史领域, 唯心史观长期占统治地位。唯物史观的创立, 把唯心主义从其最后的避难所驱逐了出去, 把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统一起来, 使唯物主义成为完备的、 彻底的科学体系。第二, 结束了旧唯物主义缺乏能动原则的状况。以往的一切唯物主义对于物质世界仅仅从客体方面去理解, 不能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只是把物质世界当作人们直观的对象, 而不是把物质世界当作人们改造的对象, 抹杀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相反地, 能动性原则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马克思、 恩格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 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去理解物质世界, 使唯物主义具有了能动性, 成为生气勃勃的科学体系。第三, 为无产阶级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以往的一切占统治地位的哲学都是剥削阶级的哲学, 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改造世界、 解放全人类为目的, 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 已充分显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体系的内容结构上、 哲学的主题和研究对象上、 哲学的本质特征及其功能与使命上, 都具有不同于以往哲学的特点。( 2 )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概念的科学规定和实践观点的确立, 是实现哲学上伟大变革的关键。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它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 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 即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 因而导致它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提出了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概念, 并以此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 把对象、 现实、 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 从而在世界观、 自然观、 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的解释, 构筑了统一的、 彻底的、 科学的哲学体系。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中心范畴,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 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观点, 就不可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 不可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思想体系。 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和基本特征 ( l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表现在理论内容上, 是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 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 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 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哲学中,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从总体上说是互相分离的。古代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过某种结合, 但缺乏科学根据。近代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分离的, 出现了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辩证法。而唯物主义脱离了辩证法, 唯物主义就不能坚持到底; 辩证法脱离了唯物主义, 辩证法就要受到窒息或歪曲。马克思主义哲学经过实践活动的物质性和辩证运动揭示出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物质性和辩证性, 就为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提供了现实· 了· 的基础。唯物论和辩证法这两种传统哲学获得了统一, 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辩证法被置于唯物主义的基础上, 成为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在马克思主义之前, 唯物主义只是存在于自然领域, 而在社会历史观上.虽然也有个别哲学家表述过某些唯物主义的观点, 但在总体上却一直由唯J 亡主义占据着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 把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理解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现实的历史过程, 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 形成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 说明自然史和人类史是密不可分的.这就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 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它揭示了人类自身活动的规律, 使人们对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 为人类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成为自己历史的主人提供了强大的认识工具, 它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理论基石。 ( 2 )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根据, 以揭示事物的规律为己任, 经过概括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 揭示了自然、 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从而为人类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批判精神, 它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 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反对把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 凝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革命的和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由它的实践性所决定的, 也是它的阶级性所要求的.因而这两个方面是内在统一的。马克思、 恩格斯指出: ”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 全部问题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 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实现共产主义、 解放全人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崇高使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决定它必然是一个生机勃勃的、 开放的、 不断发展的创造性科学。它随着时代的前进、 实践的发展、 科学的进步, 在同其它各种学说的比较和斗争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 改变自己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在于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 ( 3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与整个马克思主义一样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整个物质世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作为对自然、 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也必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充分证明了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就是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些具体结论.都是以时间、 空间、 条件为转移的.当时代发生了变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那些反映特定时代的结论, 也应当变化, 必须对现时代所提出的问题做出新的哲学概括。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求我们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更不能否定经过实践证明为真理的哲学原理.而是要科学地反映人类在实践领域和认识领域所取得的最新成果, 及时回答和解决时代提出的重大问题, 从中得出新的结论.提出新的观点, 发展新的理论。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集中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 本质特征和社会功能。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 作为行动的向导.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 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 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的批判的本质所在; 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 把握规律性、 富于创造性.不断开拓创新, 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 也是它的强大功能。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是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 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3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 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 胡锦涛同志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因此, 掌握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为我们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在马克思主义以前, 旧的社会历史观之因此从总体上看都是唯心主义的,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社会现象具有不同于自然现象的特点。离开人和人的活动.自然界照样存在, 自然规律照样发生作用。可是.社会是由人组成的, 历史是人的活动的结果, 离开人和人的活动, 也就无所谓社会和社会历史的发展; 而人则是有思想的, 人的活动是受思想支配的。这种现象使得在社会历史领域内.人们往往会片面夸大思想的作用, 在思想中寻找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 关键的问题在于找出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客观的物质的动因, 也就是恩格斯所说的”动力的动力”, 这是发现”在历史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的唯一途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这个动因就是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 这就坚持了对社会历史现象认识的唯物论原则。列宁指出: ”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 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 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不言而喻.没有这种观点, 也就不会有社会科学。”具体到我们今天的实际, 那就是发展是硬道理, 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解决中国各种社会问题的最终出路。 第二,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认识社会提供了辩证法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论思想, 同时又强调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的辩证法思想。今天, 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也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而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就是积极建设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思想, 深刻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中道德建设和思想建设的重要作用。我们不能像过去一段时间那样空洞地夸大思想的作用, 但又不能陷人只讲物质利益, 只讲金钱, 不讲理想, 不讲道德的拜金主义。我们要保护和发扬一切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思想和精神, 一切有利于人民团结、 社会进步的积极思想和精神。总之, 我们要变精神力量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引导亿万人民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 终身受益, 它能够帮助人们把握自我、 规范人生.正确理解自我与她人、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摆正自己在社会上和自然界中的位置, 为人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起着导向和激励的作用。 第四,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能够提高人们对社会发展、 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能力。”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我们既要反对那种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自然、 社会、 思维等领域提供一个万能公式的”哲学万能论”, 也要反对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失去价值的”哲学无用论”。当今社会变化越来越快, 社会互动越来越频繁, 社会生活越来越复杂.更要求人们具有越来越高的社会认知能力、 社会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做好一切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它十分重视科学技术领域的一切成就。恩格斯说, 随着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 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技术是相互促进的, 现代科技革命突飞猛进, 对于创造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认真研究和概括现代科技革命的成就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则是推动现代科技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现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推动作用, 主要表现在: 第一, 现代科技革命中一系列重大成果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例如, 新的物质结构理论对于辩证唯物论的物质观、 运动观和时空观, 现代高级神经生理学和脑科学的新进展以及人工智能的研究对于辩证唯物论的意识论, 系统科学和自组织理论对于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 一系列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及其应用所引起的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对于唯物史观, 等等。第二, 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领域。例如, 人工自然系统、 生态系统、 技术系统和网络系统以及基因技术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系统认识论和系统思维方法成为现代哲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知识经济等理论观点的提出大大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历史的研究, 哲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等等。第三, 现代科学研究的新方法引人哲学领域, 使哲学研究的方式、 方法发生变革。因此, 我们要重视科学技术对哲学的作用。善于运用科学的力量来丰富、 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作用, 主要表现在: 第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例如, 在透析科学技术的本质, 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把握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的方向.解决科技创造和创新中的各种问题, 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研究能力和水平以及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等等方面.都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第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哲学论证。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灵魂是创新, 而创新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性, 更需要科学论证, 而哲学论证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从科学假设到科学理论的形成, 从科学理论的形成到新技术的产生, 从科学技术的付诸实践到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成果的获得.既需要重复的实验、 实践, 也需要不断的科学论证和哲学论证。第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正确分析和解决现代科技革命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它的应用所带来的后果是双重的。如何评价科技应用中所出现的各种社会思潮, 怎样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都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也不可能推翻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反地, 它愈发显示出科学技术越发展, 越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同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比较和斗争中发展起来的。19 世纪40 年代, 随着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哲学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 一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它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传统和积极成果; 另一个是现代西方哲学, 它反对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的理性主义传统, 转向非理性主义。 在当代.西方哲学主要存在着两种对立的思潮, 即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科学主义以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 它推崇自然科学, 主张哲学应仿效自然科学, 放弃或排斥传统的”形而上学”( 世界观) 的研究, 致力于对具体科学知识的综合或逻辑、 语言分析, 强调人的认识只能停留在实证范围内, 哲学由此变成了对科学进行分析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以叔本华、 尼采、 伯格森以及存在主义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则批判科学技术, 反对理性, 认为科学不能回答人的价值问题, 主张哲学应抛弃对外界的认识而回到人的存在本身, 注重对人的内心生活的非理性的发掘.重建”现代性”崩溃后人类的精神价值, 强调人的存在的本体论, 具有强烈的非理性主义色彩。现代西方哲学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现实问题和自然科学问题的特殊认识, 对某些哲学问题的研究是有一定意义的, 但总的来说, 它们在本质上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既反对极端的科学主义, 也反对抽象的人本主义; 既强调世界的客观性和规律性, 又充分肯定人的主体地位, 重视人本身的发展和要求。它反对科学主义但重视科学精神, 反对抽象人本主义但重视人文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反对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潮的同时, 注意吸取它们中某些合理的有启发性的思想, 力求在当代科学成就的基础上, 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美统一。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与时代特征和各国实际相结合,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 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及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 使之具有中国的作风、 气派, 以中华民族的风格和形式表现出来并获得发展, 为中国人民所掌握,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的哲学不同, 它不是专属于某一民族的哲学, 而是国际性的学说, 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世界性哲学”; 同时它又能够在各个民族和地区生根发芽, 与各国的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 成为它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因此能在中国生根结果, 除了中国革命实践的需要这一根本原因外,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即中国自古就有丰富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优良传统, 因而中国人民比较容易接受和体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丰富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便利的思想桥梁和理论途径。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最辉煌的成果,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统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指针, 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4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科学社会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它同样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的。 首先,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基础。邓小平指出: ”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 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国情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但为我们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指明了思想原则, 而且为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不断解决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了思想武器。 其次,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论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须坚持主观和客观、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它能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中国的历史和现状、 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基本规律, 不断地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总结新经验、 开拓新局面,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第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 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 方针和政策的制定,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选择以及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有效实施, 都是正确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的结果。 5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意义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 高举邓小平理沦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 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 集中全党智慧, 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 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这一科学理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发展道路、 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 根本任务、 发展动力、 依靠力量、 国际战略、 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用一系列紧密联系、 相互贯通的新思想、 新观点、 新论断,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 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 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 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涵盖了经济、 政治和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 凝聚着极其丰富深刻的哲学内涵, 是面向21 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 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6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 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既继承前人又勇于创新, 深刻阐明了发展的本质、 内涵和基本要求, 揭示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对实现文明发展、 和平发展、 又快又好发展, 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 ”为谁发展”、 ”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 发展模式、 发展战略、 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 集中休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 发展应该是辩证的发展, 辩证的发展是不断解决矛盾的发展, 是全面的发展、 协调的发展、 可持续的发展。( I ) 辩证的发展观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不断产生、 运动和解决的过程。旧的矛盾解决了, 新的矛盾又出来了, 往复循环, 事物才向前发展, 事物是以矛盾发展为动力的。科学的发展观从本质上说, 其哲学依据就是发现矛盾、 认识矛盾、 解决矛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说到底, 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对立统一的观点, 认识和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2 ) 辩证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辩证的发展应当是系统的、 全面的、 保持内在各要素均衡的发展, 也就是说, 任何健康的发展.都应当是全面的发展.而不能是片面的、 畸形的、 不均衡的、 单一突进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全面地兼顾到系统构成的各个要素。社会发展是全面的, 必须看到它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工程, 必须系统、 全面、 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3 ) 辩证的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一事物不是孤立存在, 而是在与它事物的联系中存在的, 一事物离开与它事物的联系, 就谈不上存在, 更谈不上发展。因此, 按照辩证法, 要从事物的相互联系中把握事物的发展。只有以协调、 兼顾的观点和方法处理发展的问题, 才符合社会发展本身的辩证法。( 4 ) 辩证的发展观就是可持续的发展观。辩证法讲发展.是要求连续的、 保持内在发展能力的健康发展。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 包括社会发展, 一定要有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健康的、 正常的发展应是持续的、 有后劲的发展。 第二, 科学发展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 是说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l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观认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历史的发展, 归根结底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的发展所决定的。发展是硬道理, 社会发展归根到底首先要解决好生产力的发展。( 2 )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强调历史辩证法。首先, 强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不能仅仅把经济、 生产力归结为发展的唯一因素, 要讲政治、 文化、 思想各方面因素在整体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其次, 既重视人和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又重视自然因素对社会与人发展的制约性。人是社会发展的积极的能动的主体.而人的发展、 社会的发展又依赖于自然的发展, 自然的发展制约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一定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最后, 强调人是发展的目的、 发展的主体, 而不但仅是发展的手段。历史唯物主义就是从现实的人出发, 以现实的人的发展为目的的社会发展理论。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表明, 必须以人为本, 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要一切依靠人民、 一切为了人民, 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 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社会发展不等于单纯的经济增长.它内在地包括稳定、 公平、 民主、 价值等社会和人全面发展的诸要素。社会发展中的政治、 经济、 文化三大部分缺一不可, 物质文明建设、 政治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和谐社会建设缺一不可.社会发展是一个全面系统的过程。第三, 科学发展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观。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 尊重和把握客观规律, 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正是建立在认识发展的客观规律, 尊重发展的客观规律, 按照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之上的。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 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所要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 科学发展观也正是要回答在社会发展过程中, 如何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 9 · 能动性和创造性, 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问题。人们只有尊重规律、 认识规律、 把握规律.按照规律去办事,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反之, 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总之, 科学发展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创造性应用, 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一、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1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的最高抽象, 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对”物质”认识的不同深度和广度, 是区分唯物主义三种形态的重要依据。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依据对自然现象的笼统直观, 把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儿种实物。这是一种天才的猜测, 但缺乏科学根据, 过于简单化。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根据当时自然科学关于原子是物质最小单位的认识.把物质归结为原子, 认为原子的属性就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属性。这虽然有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但混淆了自然科学物质结构概念同哲学物质范畴的区别.经不起自然科学发展的检验.也经不起唯心主义的进攻.特别是不能说明社会生活的物质性。辩证唯物主义从无限多样的物质现象( 个性) 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 共性) , 从哲学上作了最高概括, 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本质规定。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集中体现在列宁关于”物质”的经典性定义中: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这种客观实在是人经过感觉感知的, 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 摄影、 反映。”列宁是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给物质下定义的, 其基本思想包括: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是对一切能够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 它既包括一切能够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 也包括能够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 这种客观实在独立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 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列宁的这个物质定义.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 它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同唯心主义、 二元论划清了界限。这个定义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规定物质, 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 说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 根源性, 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 派生性, 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这一定义还表明,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 只有在本体论的范围内指出它们何者为第一性、 何者为第二性才具有绝正确意义; 超出这个范围, 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便是相正确。因为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反映, 而反映者是不能同被反映的对象相脱离的.因此二元论是错误的。第二, 它指出物质”是人经过感觉感知的”, ”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 摄影、 反映”, 具有可知性, 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可知论, 同怀疑感觉经验之外的客观实在、 否认客观事物可知性的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指明了方向。 第三, 它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统一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 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性, 具有深刻的辩证性质。它肯定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概念的联系.又把它们区别开来, 从而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物质的具体形态和具体结构是物质的个性.人们对它们的认识是相正确、 可变的.但它们都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性, 这是绝正确、 不变的。不论物质的双态、 属性和结构多么特殊、-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 部分 马克思主义 哲学原理 红宝书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