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引论知识要点材料.doc
《哲学引论知识要点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引论知识要点材料.doc(2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哲学引论第四章知识要点 第四章 认识论认识论是关于人类认识问题的理论。它探讨人类认识的起源、 本质、 界限、 认识经验与认识对象的关系等与人类认识密切相关的最一般的理论问题。认识论与形而上学一起构成了哲学理论的核心和基础。第一节 传统认识论所谓传统认识论, 主要是指相对于现代认识论而言的、 以近代哲学为代表的哲学认识论。在传统认识论研究中, 人们首先关注的核心问题或首要问题就是认识路线的问题。其基本观点归结起来, 无非是以经验还是以理性作为认识的根据而引起的争论最为典型、 最为激烈。一、 概念基础1理性。( 1) 理性的定义。所谓理
2、性, 在直观的意义上, 主要是指人的理智经过抽象或推理把握事物类的特性和一般性的能力。从狭义上讲, 理性就是人的抽象思维能力的代名词; 从广义上讲, 理性就是指与非理性相对而言的, 运用思维的原则或法则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各样问题的能力。( 2) 理性的作用以及判定理性运用得合理与否的依据。理性在人的认识中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因为只有经过抽象或推理的认识活动, 人们才有可能达到对真理的认识。但理性的运用有一个是否合理的问题。判定理性运用得合理与否的依据就是逻辑。因为逻辑就是保证推理正确性所必须遵守的规则或原则。一般地说, 逻辑推理主要有两大类: 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3) 演绎推理。所谓演
3、绎推理, 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 经过推导即”演绎”, 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演绎推理的逻辑形式对于理性的重要意义在于, 它对人的思维保持严密性、 一贯性有着不可替代的校正作用。这是因为, 演绎推理保证推理有效的根据, 并不在于它的内容, 而在于它的形式。演绎推理的最典型, 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应用, 一般存在于逻辑和数学证明中。( 4) 归纳推理。所谓归纳推理, 是指从个别性的前提出发, 经过感官的观察和经验的推理, 得出一个具有或然性的一般结论的过程。从整个认识范围来看, 演绎与归纳是互补的而不是对立的关系: 演绎推理告诉我们, 当一个前提确定时我们如何能够有效地从中引出何种结论;
4、而归纳推理则告诉我们, 在给定的经验性证据基础上, 怎样的结论才是可能的。尽管归纳推理所给予的只是一种或然性的结论, 但并不意味着这种推理是无价值的。事实上, 假如没有在感官观察和经验概括基础上形成一般性结论的归纳推理过程, 科学将成为不可能。2经验。( 1) 经验的定义。所谓经验, 在直观的意义上, 就是借助人的感官所获得的关于作为认识对象的事物的感觉和知觉。人所知道的东西, 至少就其作为常识的部分来说, 绝大部分是来自感觉经验的。但经验绝不像我们在常识中所体验的那么简单。概括起来, 它大致分为感知、 内省和直觉等几种形式。( 2) 感知。所谓感知是指经过人的感官所获得的关于外部对象的经验。
5、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 大多是经过我们的感知获得的。离开了感知, 我们的认识将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尽管在许多情况下, 我们的感知与事物的实际存在往往不相符合或不尽一致。( 3) 内省。所谓内省, 就是指我们自己在某一时刻、 某一场合或某一情境中的所思、 所想、 所感等内在的经验体验。内省与感知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 感知是对外部对象的体验, 而内省则是人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 4) 直觉。所谓直觉, 是一种以感知和内省为基础, 但又突破了感知和内省限制所形成的关于认识对象的即时的、 敏捷的、 直接的观念。在认识论的意义上, 直觉不过是一种人在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的把握方式, 或者
6、说是对熟悉的事物的经验”再认”( recognition) 。缺乏经验就不可能”再认”, 而没有”再认”, 直觉就成了”无源之水”。直觉最普遍、 也是最典型的形式, 表现为人对她所面正确事物或面临的情况具有的一种特殊的洞察力和反应能力, 这就是人们一般所说的直感或预感。( 5) 理性、 经验的认识意义。在传统认识论的范围内, 不论是唯理论所说的理性( rationality) , 还是经验论所说的经验( experience) , 都属于”理性”( reason) 或”知性”( understanding) 的范畴, 只是对理性的解释不同而已。概括地说, 传统认识论都崇尚人的理性, 反对以宗教
7、信仰、 神学教条作为知识的前提、 基础和标准, 同时注意区别知识、 无知和伪知识; 都关注知识基础问题, 认为知识的确切真理是在确切的基础上按照正确的方法建构起来的, 而且任何知识体系都是从简单的、 无可置疑的命题出发, 使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对整体与部分、 原因与结果的关系进行探讨。二、 经验论经验论认为, 人的一切认识( 知识) 最初都来自经验, 更确切地说是来源于人的感觉。人所知道的东西, 至少就其作为常识的部分来说, 绝大部分是来自人的感觉经验的。在这个意义上, 一些经验论哲学家声称, 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根据或来源。A经验论的根据: 1经验的基础性针对唯理主义哲学家笛卡尔把人的知识看作
8、是”天赋观念”的假设, 洛克指出, 不但就儿童和未开化族群而言, 不具有这种”天赋观念”, 而且就人们现实地对”天赋观念”的解释或反思而言, 也因彼此情况的差异而显示出极大的不同。这足以证明, 对于人的认识而言, ”天赋观念”是虚假的观念。既然”天赋观念”是不存在的, 由此反推, 就可证明人的心灵最初不过是一块”白板”, 是感觉经验使”白板”获得了思想内容。2经验的可靠性。( 1) 具有普遍认识意义的”共相”概念, 必须以经验为前提才能得以成立; ( 2) 与感觉经验相比, 共相概念不过是个别事物的符号或名称; ( 3) 推理本身不过是经验的一种结果而已; ( 4) 数学、 逻辑知识不可能不由
9、经验而建立。3经验的相对性。知识的确定性乃是在人的认识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 其可靠性程度的高低, 最终取决于认识过程中获取的外部经验证据程度的高低。B经验论的贡献及其局限性: 1经验论的贡献。( 1) 就其关于经验在认识中的基础地位的论证来看, 不但较好解释了人们的常识性认识, 体现了其与经验科学基本精神的内在联系, 而且对后来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2) 经验论哲学对于唯理论所主张的”天赋观念”的批判, 在方向上是正确的。因为人的认识能力可能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 但就认识的实质来看, 经验的作用无疑是最基本的。 ( 3) 经验论哲学对绝对主义或独断论的怀疑和批判, 对
10、于我们深化关于科学理论基本性质的认识, 也是有启发的。2经验论的局限性。( 1) 尽管感觉经验是知识的可靠来源,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 2) 经验论由对因果关系的经验性分析, 得出了否定认识必然性的结论, 也是有所偏颇的。因果关系固然不具备逻辑的必然性, 但它的真实意义也决不是简单的心理”习惯”或心理定势所能涵盖的。( 3) 经验论由追求知识的确定性出发, 却得出了知识相对性的结论, 也与自己的理论初衷相悖。三、 唯理论与经验论不同, 唯理论并不否认认识中感觉经验因素的存在, 但认为就根源和基础来看, 认识应是先天的、 与生俱来的、 依存于理性的, 而不是后天的、 依存于感
11、觉经验的。在这个意义上, 唯理论被称为先验论。A唯理论的根据: 1 理性的基础性。理性的观念是天赋的、 自明的, 而且理性的这些性质是能够经过理性的怀疑方法获得确证的。这就是所谓”我思故我在”。2 理性的先天性。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 不可能由经验导出, 必然是先天的, 数学和逻辑知识就是最好的明证。3 理性的可靠性数学的演绎证明就是最典型的可靠性工具之一。B唯理论的贡献及其局限性: 1唯理论的贡献。( 1) 唯理论在认识论研究中弘扬了人的理性, 这无疑确定了人作为认识主体的地位, 推动并引导了近代哲学注重主体的倾向。( 2) 唯理论哲学对于经验论哲学相对主义立场的反驳, 对于作为经验论哲学理
12、论基础的”白板论”的批判, 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2唯理论的局限性。( 1) 唯理论哲学对于自我意识的证明是缺乏根据的; ( 2) 唯理论哲学对于数学和逻辑知识所具有的普遍必然性的信念, 也是一种缺乏根据的独断。( 3) 唯理论哲学对于经验作用的贬低和忽视, 显然不能对认识过程给予完整的说明。四、 批判论所谓批判论, 是一种力图调和经验论和唯理论之间的对立, 对经验和理性的认识作用运用对立统一的方法加以分析和解决的认识论理论。在传统认识论中, 这种理论就是康德建立的”先天综合判断”理论。A批判论的根据: 1关于知识普遍必然性的基础。一方面, 康德接受经验论的”人的知识源于感觉经验”观点, 认为,
13、 没有感觉经验作为直观的基础, 认识的材料将无法得到说明; 但另一方面, 康德更为强调人的理性的作用, 她认为, 人的经验性的认识作为感性直观之因此得到实现, 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是受到人的心灵中某些因素的左右或影响。这些因素被她称为”先天的时间与空间的直观形式”。2关于”时间空间直观形式”的性质。按照康德的观点, 时间和空间并不像人们一般认为的那样, 是外部世界或外部事物的属性, 而是一种纯粹主观性的认识形式, 即主观意识中用来把握经验的直观形式。这种直观形式不但先于经验而存在, 而且是感性的认识成为可能的先决条件。3关于感性经验和直观形式的作用。它们的作用并不是完全对等的。经验只是为人的认识
14、提供材料, 真正赋予认识以意义的是直观的纯粹认识形式。正是由于人的认识具有这种”先验性”的能力, 才使我们的心灵不但能够适应外部事物, 而且完全能够让事物适应我们的心灵。4关于”感性和知性”的关系。感性认识提供直观对象, 知性认识则经过概念思考对象。尽管在认识中, 二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但它们却有着质的区别: 感性认识并不具有普遍必然性, 要使认识具有普遍必然性, 就必须达到知性认识的水平。知性认识需要更高级的先天认识形式, 即知性范畴。这意味着, 知性认识的实现, 就是把经验纳入知性范畴加以整理的过程。知性形式只与逻辑判断的形式有关, 而与判断的内容无关。5关于”先天综合判断”。真正的
15、知识只能由综合( 经验) 判断所构成, 但并非所有的综合判断都是真正的知识。只有那些既增加了知识的内容又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判断, 才是真正的知识。”先天综合判断”就是这样的判断。数学判断就是先天综合判断。比如, 以”2+3=5”这一等式来说, 它是先验的即并非来自经验; 但同时又是综合的, 因为5不是早已包含在2和3以及加和之中。因此, 先天综合判断是真理判断。6先天综合判断是知性判断, 只能认识到”现象”。对”物自体”本身的认识, 则是理性范围的任务。B批判论的贡献及其局限性: 1批判论的贡献。( 1) ”哥白尼式的革命”真正确立了认识主体的地位, 把理性主义传统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2
16、) 被经验论和唯理论分割开来认识形式和认识内容, 在先天综合判断理论中得到了有机统一; ( 3) 其对认识论研究深层矛盾的揭示与阐发, 对现代认识论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2批判论的局限性。( 1) 从表面上看弥合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矛盾, 但并没有真正解决经验和理性的统一问题; ( 2) 在一般与个别、 普遍和特殊的问题上, 同样留下了诸多矛盾, 这些矛盾直接导致了不可知论; ( 3) 这种不可知论与其对普遍必然性的信念, 又使批判论研究陷入两难困境之中。第二节 现代认识论一、 观念论1定义。所谓观念论, 就是把观念作为认识对象加以研究的认识论理论。它实际上是一种研究关于认识者与认
17、识对象之间关系的理论。2基本观点。观念论的基本观点就是: 没有主体就没有客体, 没有关于存在或对象的意识就谈不上有所谓的存在或对象。在现实世界中, 不可能发现有所谓不为人所知的东西。3代表人物。现代观念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哲学家布拉德雷和美国哲学家布兰夏德。二、 实在论1定义。所谓实在论是研究实在的最一般性质的理论。这里所谓”实在”, 是指事物本身的真实存在性。2基本观点。在实在论看来: 实在是独立于主体或主体知觉、 观念而存在的东西; 实在不能由现象决定; 实在永远超出我们从现象出发所做的一切探究努力的范围。实在论探讨的, 主要是”事物本身究竟是怎样的? ”、 ”人们应当怎样看待事物的真实
18、性? ”等这样一些问题。3类型。在认识论的意义上, 实在论大致分为经验实在论和理性实在论两种。所谓理性实在论, 是指那种坚持认为理性是世界的本质或唯一真实的存在, 只有理性才是知识的唯一对象的理论。笛卡儿以来的几乎所有的唯理论哲学, 都属于这种理论。而在现代认识论的范围内, 居于主流的主要是各种各样的经验实在论。从普遍的经验原则出发, 强调物质世界或物理对象的实在性, 是这一理论的基本特点。3经验实在论的派别。在现代认识论的范围内, 最具代表性的经验实在论理论是: 常识实在论、 新实在论和批判实在论。三、 分析哲学1定义。所谓分析哲学, 简言之, 就是认为语言是哲学首要的、 甚至是唯一的研究对
19、象, 全部有意义的哲学问题都可归结为语言问题; 哲学的基本方法就是语言分析, 而哲学的任务就是经过语言分析弄清楚包括日常语言、 哲学语言等在内的各种语言的意义。2”语言的转向”。在哲学史上, 分析哲学的诞生是以”语言的转向”( linguistic turn) 为标志的。所谓”语言的转向”, 是指由近代哲学认识论研究向现代语言哲学研究所实现的哲学主题的转换。用美国哲学家罗蒂的话来说就是, ”要求经过改革语言或了解语言的用法”来实现”解决哲学问题的哲学主张”。实际上, ”语言的转向”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哲学的语言化。分析哲学家普遍认为, ”语言的转向”是与近代哲学所实现的”认识论转向”同等重要的
20、一次”哲学转向”。因为, 经过这一转向, 哲学实现了与传统哲学的”决裂”, 并经过这种”决裂”为自己找到了全新的任务、 对象和方法。3”元哲学”。按照分析哲学的观点, 如果说科学的任务是研究命题是否是真理的话, 那么, 哲学的性质就应该是一种确定或澄清命题意义的活动。因此, 哲学不是一种知识体系, 而只是一种分析活动的体系。经过这样的分析活动, 哲学不但能够实现”语言批判”, 而且能够经过这种”语言批判”重新确立思想的界限。这样一来, 这种”语言批判”就不是按照传统哲学的发展线索进行的, 而是采取了一种”元哲学”的方式来进行的, 即它把哲学变成了一种”基础性”的研究。4分析哲学的类型。按照”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哲学 引论 知识 要点 材料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